CN201448639U - 一种照明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照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448639U
CN201448639U CN2009200572895U CN200920057289U CN201448639U CN 201448639 U CN201448639 U CN 201448639U CN 2009200572895 U CN2009200572895 U CN 2009200572895U CN 200920057289 U CN200920057289 U CN 200920057289U CN 201448639 U CN201448639 U CN 2014486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ource
light
light component
reflex reflector
frame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05728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向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92005728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4486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4486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44863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照明装置,包括:一框体、多个光源板、一导光组件、多个反光装置和一驱动电源,所述光源板、导光组件和反光装置均固定在所述框体内,所述光源板位于所述导光组件各光源侧面或各侧面的光源区域,反光装置位于所述框体内且位于导光组件各侧部,光源板上的LED灯发出的直射光线到达反光装置后,被反光装置反射再次进入导光体,经导光体中的纳米材料折射、散射后从正面导出,避免了对射光的损失,提高了LED灯出光率。

Description

一种照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广泛用于室内常规照明或其他商业用途的照明单元,大多为单支或多支管状荧光灯组成的照明单元,近年市场上推出的一类“胶片灯盘”产品,在2至4支灯管的灯盘出光方向上增加一块半透明胶片,意图形成平面光源减少灯光直射产生的眩光以及外观整洁的效果,但由于不能大密度排列多支灯管,如果使用胶片的透明度低可减少灯管的亮点区但会大幅度降低光效,如果使用的胶片透明度高,则能清晰看到荧光灯管形成的亮区,这类产品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面光效果。另外,荧光灯需要更多的荧光灯来实现均匀一致的面光效果,耗能比较高;荧光灯的使用寿命也只有3000-5000小时,需要经常更换。
近年来,随着LED技术的发展,LED的亮度越来越高,价格越来越低,已能够满足常规照明的要求。但LED是一种点光源,通常具有一定的发光角,其中心亮度很高,因此,其作为常规照明产品首先要解决的是LED光线太刺眼的难题。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 200520024202.6公开了一种发光二极管侧背光源,其设计目的是将侧面放置的LED光线从导光板的两侧面射入,并经导光板后面的反光膜,反射导出产生平面光源。该专利虽然揭示了一种将两侧LED光线转换为面光源的方法,但LED光线的利用效率不高,在对侧LED光线进入导光板后,一部分光线直接射出到出光面,一部分射光线向底面被反射出来,而LED主要光线(LED中心的直射光线)是在导光板内继续前进并射向对面,导致的对射光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照明装置,包括一框体、多个光源板、一导光组件、多个反光装置和一驱动电源,其中:
所述框体将所述多个光源板、一导光组件和多个反光装置固定在框体内;
所述导光组件位于所述框体内,所述导光组件各侧面包括光源区域和非光源区域,任一导光组件侧面的光源区域所对应的正对侧面区域为所述任一导光组件侧面所正对应的导光组件侧面的非光源区域;
所述光源板位于所述导光组件各侧面光源区域,所述光源板上设置有多个LED灯;
所述多个反光装置位于所述框体内,且所述反光装置位于所述导光组件各侧面;
所述驱动电源与所述多个光源板连接,用于给所述光源板上设置的LED灯供电。
相应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照明装置,包括一框体、多个光源板、一导光组件、多个反光装置和一驱动电源,其中:
所述框体将所述多个光源板、一导光组件和多个反光装置固定在框体内;
所述导光组件位于所述框体内,所述导光组件各侧面为光源侧面或非光源侧面,所述任一光源侧面所正对的侧面为非光源侧面,所述任一非光源侧面所正对的侧面为光源侧面;
所述光源板位于所述导光组件的各光源侧面,所述光源板上设置有多个LED灯;
所述多个反光装置位于所述框体内,且所述反光装置位于所述导光组件各侧面;
所述驱动电源与所述多个光源板连接,用于给所述光源板上设置的LED灯供电。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LED光源板非对射性设置,且在导光组件的侧部设置反光装置,将LED光源板发出的光线全部反射到导光体内,不仅实现了将LED点光源转换成面光源,而且充分利用了LED光线,提高了出光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照明装置实施例一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照明装置实施例一的光线分布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照明装置实施例二的光源板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1和图2,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照明装置实施例一的分解图和光线分布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照明装置包括:框体1、光源板21、光源板22、光源板23、光源板24、导光组件、反光装置41、反光装置42、反光装置43、反光装置44和驱动电源5,其中:
所述框体1为中空结构,具体实施时可采用中空的铝型材结构,其有容纳LED光源板的卡槽及容纳导光组件的内侧开口,所述框体1将所述光源板21、光源板22、光源板23、光源板24、导光组件、反光装置41、反光装置42、反光装置43、反光装置44固定在框体内。
所述导光组件,包括导光体31、匀光层32及反光层33,所述导光体31包括出光面、底面和侧面,所述反光层33位于所述导光体31底面,所述匀光层32位于所述导光体31的出光面.所述导光组件设位于所述框体1内,所述导光组件各侧面包括光源区域和非光源区域,任一导光组件侧面的光源区域所对应的正对侧面区域为所述任一导光组件侧面所正对应的导光组件侧面的非光源区域.所述光源板21、光源板22、光源板23、光源板24分别位于所述导光组件各侧面的光源区域,由于光源板安装在所述的光源区域,使得光源板的设置成非对射关系,所述非对射关系为与一光源板光直射方向相对的侧面部分不安装相对射的光源板,如图2所示,在光源板21直射方向上的相对侧面部分没有安装相对射的光源板,而是在所述光源板21直射方向上的相对侧面部分的邻近部分安装了另一光源板23,所述光源板21与光源板23不形成对射.所述光源板21、光源板22、光源板23、光源板24上设置有多个LED灯,所述LED灯多串串联或多串串联与并联混合连接设置在所述光源板上,所述LED灯为插脚型LED灯或表面贴装型LED灯,在实际应用本实用新型时,光源板上的LED灯一般优选采用0.2W的LED,其发光角度(指其亮度中心至半亮度之间的夹角,左右夹角之和)行业通用规格为120度.
所述导光组件用于将所述光源板上设置的LED灯的点光源形成均匀面光源并导出。所述导光体31由塑料板材制成,所述塑料板材为在透明基材中添加具有折射及散射作用的纳米级微粉形成的透明或半透明PMMA塑料板材,所述纳米级微粉为超细硫酸钡或钛白粉或类似材料;所述匀光层32可以由在透明基材中添加具有折射及散射作用的纳米级微粉形成的透明或半透明的乳色塑料板材制成,所述纳米级微粉为超细硫酸钡或钛白粉或类似材料,也可以由透明且带有凹凸花纹表面的塑料板材制成。所述反光层33可以为直接在导光体31底面通过贴或涂反光材料而形成,也可以是在导光体31底部放置反光材料片形成,其反光表面可以是光滑表面也可以是粗糙表面。
所述反光装置41、反光装置42、反光装置43和反光装置44位于所述框体1内,且位于导光组件各侧部,用于将所述各光源板发出的光线全部反射到所述导光体31内;所述反光装置41、反光装置42、反光装置43和反光装置44可以为直接在导光体31各侧部通过贴或涂反光材料而形成,也可以是在导光体31各侧部放置反光板,所述反光板可以为反光材料片,其反光表面可以是光滑表面也可以是粗糙表面。在实施本实施例的时候,可以将侧部反光装置设计为U型,如图1、图2、图3中的各侧部反光装置,将导光体31的侧部和侧部相邻的小部分上下面表面也包裹,以使光源板上的LED灯发出的光能全部反射到导光体31中并经反射折射由匀光层导出,最大限度的提高光利用率,当然,如果侧部反光装置为直接在导光体31各侧部通过涂或贴反光材料而形成时,在设置有导光板的正对侧部将LED灯的入射面空出,即在LED灯的间隙出涂或贴反光材料形成侧部反光装置。
所述驱动电源5与多个光源板连接,用于给所述各光源板上设置的LED灯供电,所述驱动电源为恒流电源或恒压电源,以保证LED光源工作稳定,光线均匀。
另外,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照明装置还可以包括一个固定底板,在图示中未示出,用作结构固定装置或安装固定装置,但其为非必须部件,固定底板可以同导光组件中的反光层33结合在一起,即反光层33既充当反光层又充当固定底板,当然分别设置也是可以的。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揭示的照明装置外形可以是三角形、方形或其他多边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为正方形或长方形照明装置的解决方案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为六边形照明装置的解决方案图。在此方案中,只示出了照明装置中的重要部件,如图3,示出的部件包括六边形导光板311、光源板211、光源板222、光源板233、反光装置411、反光装置422、反光装置433、反光装置444、反光装置455和反光装置466。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导光组件各侧面被划分为光源侧面和非光源侧面,所述任一光源侧面所正对的侧面为非光源侧面,所述任一非光源侧面所正对的侧面为光源侧面,所述光源板位于所述各导光组件的光源侧面.这样设置的结果同样是光源形成非对射关系,即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各光源板的对侧均直接为反光装置,但邻侧是另一光源板,如图3中,光源板211的对侧未安装光源板,光源板21发出的直射光线在传输到达侧部时,被反光装置444反射回来,但是由于光源板的直射光线在传输过程中会逐渐减弱,反射侧亮度会比光源出光侧低,因此,在邻侧要布置另一光源板,如211对侧的邻侧布置的光源板222和光源板233.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适用于照明装置外形为至少六边的多边形,如八边形等.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时,由于光源板的非对射性设置,光源板上的LED灯发出的光线从侧面进入导光组件中的导光体,经过导光体内纳米材料的扩散、传导,上侧光线经匀光层再次扩散、折射及散射后从正面射出,下侧光线经底部反光层反射后偏转再入射到导光体中,到达侧部反光装置的直射光线被侧部反光装置反射再次进入导光体,经导光体中的纳米材料折射、散射及外层匀光层再次混合后,从正面导出,形成均匀一致的面光源,避免了对射光损失,提高了LED灯出光率。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框体、多个光源板、一导光组件、多个反光装置和一驱动电源,其中:
所述框体将所述多个光源板、一导光组件和多个反光装置固定在框体内;
所述导光组件位于所述框体内,所述导光组件各侧面包括光源区域和非光源区域,任一导光组件侧面的光源区域所对应的正对侧面区域为所述任一导光组件侧面所正对应的导光组件侧面的非光源区域;
所述光源板位于所述导光组件各侧面光源区域,所述光源板上设置有多个LED灯;
所述多个反光装置位于所述框体内,且所述反光装置位于所述导光组件各侧面;
所述驱动电源与所述多个光源板连接,用于给所述光源板上设置的LED灯供电。
2.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框体、多个光源板、一导光组件、多个反光装置和一驱动电源,其中:
所述框体将所述多个光源板、一导光组件和多个反光装置固定在框体内;
所述导光组件位于所述框体内,所述导光组件各侧面为光源侧面或非光源侧面,所述任一光源侧面所正对的侧面为非光源侧面,所述任一非光源侧面所正对的侧面为光源侧面;
所述光源板位于所述导光组件的各光源侧面,所述光源板上设置有多个LED灯;
所述多个反光装置位于所述框体内,且所述反光装置位于所述导光组件各侧面;
所述驱动电源与所述多个光源板连接,用于给所述光源板上设置的LED灯供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外形为至少六边的多边形。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源为恒流电源或恒压电源。
5.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述LED灯为插脚型LED灯或表面贴装型LED灯。
6.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板上设置的LED灯连接方式为多串灯串串联或多串灯串串联与并联混合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组件包括导光体、反光层及匀光层,所述导光体包括出光面、底面和侧面,所述反光层位于所述导光体底面,所述匀光层位于所述导光体出光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层为直接在导光体底面形成的或为位于导光体底部的反光板。
9.权利要求7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层为光滑表面或粗糙表面。
10.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光装置为直接在导光体侧部形成的或为位于导光体侧部的反光板;
所述反光装置的反光表面为光滑表面或粗糙表面。
CN2009200572895U 2009-05-26 2009-05-26 一种照明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14486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0572895U CN201448639U (zh) 2009-05-26 2009-05-26 一种照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0572895U CN201448639U (zh) 2009-05-26 2009-05-26 一种照明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448639U true CN201448639U (zh) 2010-05-05

Family

ID=42553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0572895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448639U (zh) 2009-05-26 2009-05-26 一种照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448639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62180A (zh) * 2011-12-12 2013-06-19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照明单元及使用该照明单元的显示装置
TWI410590B (zh) * 2011-03-11 2013-10-01 Young Lighting Technology Corp 照明裝置
CN104089202A (zh) * 2014-07-01 2014-10-08 深圳安嵘光电产品有限公司 一种杀菌照明装置
CN111396766A (zh) * 2018-12-30 2020-07-10 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光模组及灯具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10590B (zh) * 2011-03-11 2013-10-01 Young Lighting Technology Corp 照明裝置
CN103162180A (zh) * 2011-12-12 2013-06-19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照明单元及使用该照明单元的显示装置
US9347645B2 (en) 2011-12-12 2016-05-24 Lg Innotek Co., Ltd. Illumination unit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N104089202A (zh) * 2014-07-01 2014-10-08 深圳安嵘光电产品有限公司 一种杀菌照明装置
CN104089202B (zh) * 2014-07-01 2017-04-05 深圳安嵘光电产品有限公司 一种杀菌照明装置
CN111396766A (zh) * 2018-12-30 2020-07-10 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光模组及灯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02065Y (zh) Led日光灯
CN201302115Y (zh) 一种led日光灯
CN202403190U (zh) 一种led投光灯的非对称配光结构
CN203273503U (zh) 直下式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器
CN201448639U (zh) 一种照明装置
CN201407553Y (zh) 一种led照明装置
CN202266940U (zh) 一种led面板灯
CN102588802A (zh) Led平面灯
CN201539796U (zh) 凸球形led吸顶灯
CN203323002U (zh) 一种led路灯透镜及led路灯系统
CN203517397U (zh) 一种侧面背投式led平板灯
CN202580846U (zh) 一种直下式led面光源
CN202521325U (zh) Led平面光源
CN201964337U (zh) 新型led导光板
CN204554404U (zh) 一种600x600mm混光距25mm的直下式面板灯
CN201326933Y (zh) 一种发光面板灯
CN101986019A (zh) 一种拼图式导光板及其制作方法
CN204611539U (zh) 一种侧发光无导光板led面板灯
CN103363501A (zh) 一种具有二级控制的led双侧发光平板灯
CN201836815U (zh) 一种拼图式导光板
CN208901106U (zh) 配光元件、光源组件及照明灯具
CN202065832U (zh) 一种侧光式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CN203421626U (zh) 折反射出光装置
CN202195313U (zh) 节能型led灯具
CN201420975Y (zh) Led日光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05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