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34089Y - 黑、灰水耐磨调节阀 - Google Patents

黑、灰水耐磨调节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434089Y
CN201434089Y CN2009201245689U CN200920124568U CN201434089Y CN 201434089 Y CN201434089 Y CN 201434089Y CN 2009201245689 U CN2009201245689 U CN 2009201245689U CN 200920124568 U CN200920124568 U CN 200920124568U CN 201434089 Y CN201434089 Y CN 201434089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resonance
black
head
abrasion resist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12456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文华
陈梅
叶建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92012456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434089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434089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434089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ft Valve (AREA)
  • Details Of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黑、灰水耐磨调节阀,包括阀体、阀盖、阀杆、调节头、阀座,包括共振套,共振套设置在阀体的大腔室内,将大腔室分隔并形成环形的中间流道,共振套上端面紧贴大腔室的顶部,下端面与阀座的上端面紧贴,共振套采用整体碳化钨结构,其形状为圆柱筒体,共振套的中间沿出口流道轴向开设有通孔,沿进口流道轴向周边开设有与通孔垂直的1个或数个过水流道小孔,共振套上的过水流道小孔分别与进口流道和出口流道连通,阀杆穿过共振套并与调节头固定连接。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技术改进,达到了本实用新型防结焦、漩涡、闪蒸、卡死、共振和耐冲蚀的目的,增强了使用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延长了调节阀的使用寿命,带来了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黑、灰水耐磨调节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阀门,尤其涉及的是一种防结焦、闪蒸、卡死、共振的可应用于固体颗粒介质的黑、灰水耐磨调节阀。
背景技术
黑、灰水调节阀主要用于煤化工行业的气化炉装置作流量调节用,黑水、灰水介质具有高温、高压、蒸汽、含有固体颗粒、容易产生结焦、共振、闪蒸、冲蚀等不良现象,工况条件非常苛刻。以往的黑、灰水调节阀通常采用普通套筒、单座和角形调节阀替代使用,没有专用的黑水、灰水调节阀,而这几类调节阀都基本存在以下几种缺陷:1、容易产生共振现象,易损坏阀杆;2、阀杆完全暴露在介质中,高温下容易结焦,极易使阀杆和调节头卡死,造成阀门不能工作而停车;3、容易产生漩涡、闪蒸和冲蚀状态,使流道、阀杆和调节头产生冲蚀,长期使用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对使用者埋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4、调节性能不稳定,使用寿命短经济效益差。因此,这些普通的调节阀根本无法满足气化炉装置黑水、灰水介质长期地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长期使用在蒸汽、含有固体颗粒的高温、高压差流体介质中、使用寿命长、可靠性高的黑、灰水耐磨调节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黑、灰水耐磨调节阀,包括阀体、阀盖、阀杆、调节头、阀座,在阀体的侧面开设有进口流道,在阀体底部开设有出口流道,进口流道和出口流道相互垂直连通,在阀体内部形成连接进、出口流道的大腔室,阀座设置在大腔室内并位于进、出流道交集处下端,调节头设置在阀杆下端,与阀座构成密封副,黑、灰水耐磨调节阀包括共振套,共振套设置在阀体的大腔室内,将大腔室分隔并形成环形的中间流道,共振套上端面紧贴大腔室的顶部,下端面与阀座的上端面紧贴,共振套采用整体碳化钨结构,其形状为圆柱筒体,共振套的中间沿出口流道轴向开设有通孔,沿进口流道轴向周边开设有与通孔垂直的1个或数个过水流道小孔,共振套上的过水流道小孔分别与进口流道和出口流道连通,阀杆穿过共振套并与调节头固定连接。
为了刮去调节头表面的结焦,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共振套的通孔壁上对应调节头位置形成环形的刮刀。当调节头被阀杆上提,经过刮刀时,调节头上的结焦会被刮刀有效地刮去,
即可消除调节头被卡死的隐患。
为提高刮刀的使用效果,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刮刀包括刀头和落料槽,刀头紧贴调节头的外壁,落料槽位于刀头的上、下两侧。刀头紧贴调节头的外壁,则更易刮去调节头表面的结焦,落料槽的设置,则易于结焦从刮刀处脱落,不会堵塞刮刀。
为了防止介质对流道的冲蚀,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阀体的进口和出口流道镶有整体碳化钨结构的衬套。由于衬套是整体碳化钨结构,硬度很高,可长期抵抗介质的冲蚀,从而保护了流道。
为了防止介质经过调节头下侧产生闪蒸,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调节头采用整体碳化钨结构,通过调节头紧固件与阀杆构成采用机械连接;阀座采用组合结构,由阀座外套和阀座内衬构成,阀座内衬采用整体碳化钨结构并通过热胀冷缩方式固定在阀座外套内。
为实现延长调节头和阀座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调节头采用整体碳化钨结构,并与阀杆构成机械式固定连接;阀座包括阀座外套和阀座内衬,阀座内衬采用整体碳化钨结构并通过热胀冷缩方式固定在阀座外套内。
为了实现调节头与阀杆的机械连接,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调节头中间开设有轴向设置的连接孔,调节头紧固件设置在调节头下端,阀杆下端穿过调节头上的连接孔与调节头紧固件构成上述的机械式固定连接。
为了防止阀杆表面结焦,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设置为在共振套的通孔壁上对应调节头位置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与调节头构成静密封配合。通过密封圈与调节头构成静密封配合,使阀杆处于密闭状态,与介质完全隔离,可防止阀杆表面结焦。
本实用新型在阀体的大腔室内设置共振套,通过共振套上的过水流道小孔,改变介质从进水流道进入后的流向,必须先进入过水流道小孔,然后才能流入出水流道,可消除介质的旋涡状态和共振现象,保护了调节头和阀体。共振套上的刮刀起到防卡死功能,确保设备长寿命正常运行。调节头和阀座内衬采用整体碳化钨结构,并将调节头采用机械紧固方式固定在阀杆上,连接非常牢固,极耐介质冲刷;在阀体的进口和出口流道镶有整体碳化钨结构的衬套。由于衬套是整体碳化钨结构,硬度很高,可长期抵抗介质的冲蚀,从而保护了流道。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技术改进,达到了本实用新型防结焦、漩涡、闪蒸、卡死、共振和耐冲蚀的目的,增强了使用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延长了调节阀的使用寿命,带来了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E部放大图。
图3是图2的F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共振套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是一种黑、灰水耐磨调节阀,包括执行装置、阀体1、阀盖8、阀杆7、调节头4、阀座3、共振套6、刮刀5和衬套2,在阀体1的侧面开设有进口流道11,在阀体1底部开设有出口流道12,进口流道11和出口流道12相互垂直连通,阀体1的进口流道11和出口流道12的内壁上都镶有整体碳化钨结构的衬套2。在阀体1内部形成连接进、出口流道(11、12)的大腔室13,阀座3设置在大腔室13内并位于进、出流道交集处下端,阀座3包括阀座外套和阀座内衬32,阀座内衬32采用整体碳化钨结构并通过热胀冷缩方式固定在阀座外套31内。调节头4设置在阀杆7下端,与阀座3构成密封副,共振套6设置在阀体1的大腔室13内,将大腔室13分隔并形成环形的中间流道14,共振套6上端面紧贴大腔室13的顶部,下端面与阀座3的上端面紧贴,如图4所示,共振套6采用整体碳化钨结构,其形状为圆柱筒体,共振套6的中间沿出口流道12轴向开设有通孔61,沿进口流道11轴向周边开设有与通孔61垂直的6个过水流道小孔62,共振套6上的过水流道小孔62分别与进口流道11和出口流道12连通,阀杆7穿过共振套6并与调节头4固定连接。在共振套6的通孔61壁上对应调节头4位置形成环形的刮刀5,刮刀5包括刀头51和落料槽52,刀头51紧贴调节头4的外壁,落料槽52位于刀头51的上、下两侧。在共振套6的通孔61壁上对应调节头4位置设置有密封圈9,密封圈9与调节头4构成静密封配合。调节头4采用整体碳化钨结构,调节头4中间开设有轴向设置的连接孔41,调节头紧固件10设置在调节头4下端,阀杆7下端穿过调节头4上的连接孔41与调节头紧固件10构成机械式固定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采用机械连接方式实现阀杆7与调节头4之间的固定连接更为牢靠,如果调节头4的前端磨损,更换也方便,是最佳的实施方式。也可以采用其他连接方式来实现阀杆7与调节头4之间的固定连接。
上述实施例为提高刮刀5的使用效果,采用的刮刀5包括刀头51和落料槽52,刀头51紧贴调节头4的外壁,落料槽52位于刀头51的上、下两侧。刀头51紧贴调节头4的外壁,则更易刮去调节头4表面的结焦,落料槽52的设置,则易于结焦从刮刀5处脱落,不会堵塞刮刀5。如果只在刀头51的下侧或上侧单独设置落料槽52,也是可行的,但这样使结焦从刮刀5处脱落的效果没有上述实施例佳。

Claims (10)

1、一种黑、灰水耐磨调节阀,包括阀体、阀盖、阀杆、调节头、阀座,在阀体的侧面开设有进口流道,在阀体底部开设有出口流道,进口流道和出口流道相互垂直连通,在阀体内部形成连接进、出口流道的大腔室,阀座设置在大腔室内并位于进、出流道交集处下端,调节头设置在阀杆下端,与阀座构成密封副,其特征在于:黑、灰水耐磨调节阀包括共振套,共振套设置在阀体的大腔室内,将大腔室分隔并形成环形的中间流道,共振套上端面紧贴大腔室的顶部,下端面与阀座的上端面紧贴,共振套采用整体碳化钨结构,其形状为圆柱筒体,共振套的中间沿出口流道轴向开设有通孔,沿进口流道轴向周边开设有与通孔垂直的1个或数个过水流道小孔,共振套上的过水流道小孔分别与进口流道和出口流道连通,阀杆穿过共振套并与调节头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灰水耐磨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共振套的通孔壁上对应调节头位置形成环形的刮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黑、灰水耐磨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刀包括刀头和落料槽,刀头紧贴调节头的外壁,落料槽位于刀头的上、下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黑、灰水耐磨调节阀,其特征在于:阀体的进口流道和出口流道的内壁上镶有整体碳化钨结构的衬套。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黑、灰水耐磨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头采用整体碳化钨结构,并与阀杆构成机械式固定连接;阀座包括阀座外套和阀座内衬,阀座内衬采用整体碳化钨结构并通过热胀冷缩方式固定在阀座外套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黑、灰水耐磨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头采用整体碳化钨结构,并与阀杆构成机械式固定连接;阀座包括阀座外套和阀座内衬,阀座内衬采用整体碳化钨结构并通过热胀冷缩方式固定在阀座外套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黑、灰水耐磨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头中间开设有轴向设置的连接孔,调节头紧固件设置在调节头下端,阀杆下端穿过调节头上的连接孔与调节头紧固件构成上述的机械式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黑、灰水耐磨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头中间开设有轴向设置的连接孔,调节头紧固件设置在调节头下端,阀杆下端穿过调节头上的连接孔与调节头紧固件构成上述的机械式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黑、灰水耐磨调节阀,其特征在于:在共振套的通孔壁上对应调节头位置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与调节头构成静密封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黑、灰水耐磨调节阀,其特征在于:在共振套的通孔壁上对应调节头位置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与调节头构成静密封配合。
CN2009201245689U 2009-07-10 2009-07-10 黑、灰水耐磨调节阀 Expired - Lifetime CN201434089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245689U CN201434089Y (zh) 2009-07-10 2009-07-10 黑、灰水耐磨调节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245689U CN201434089Y (zh) 2009-07-10 2009-07-10 黑、灰水耐磨调节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434089Y true CN201434089Y (zh) 2010-03-31

Family

ID=420528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1245689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434089Y (zh) 2009-07-10 2009-07-10 黑、灰水耐磨调节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434089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13685A (zh) * 2017-04-18 2017-08-04 浙江石化阀门有限公司 一种液动角式耐磨阀及其耐磨处理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13685A (zh) * 2017-04-18 2017-08-04 浙江石化阀门有限公司 一种液动角式耐磨阀及其耐磨处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51343U (zh) 黑水调节阀
CN101592227B (zh) 黑、灰水耐磨调节阀
CN205745417U (zh) 一种高压调节球阀
CN205089377U (zh) 蒸汽涡轮机阀
AU2012264342B2 (en) Solids-handling equipment
CN101586667B (zh) 高压差、微调调节阀
CN202144872U (zh) 一种全平衡式节流截止阀
AU2012264342A1 (en) Solids-handling equipment
CN201412533Y (zh) 高压差、微调调节阀
CN201434089Y (zh) 黑、灰水耐磨调节阀
CN101403448B (zh) 一种高温高压差减压阀
CN204083266U (zh) 一种角形调节阀
CN105402418A (zh) 一种角形调节阀
CN202768868U (zh) 一种防护型软密封阀芯结构
US951407A (en) Valve.
CN206159503U (zh) 防冲刷低旁阀
CN104006170A (zh) 高压差锅炉定期排污调节阀
CN210600188U (zh) 一种导向与阀座一体式的截止阀
CN203906819U (zh) 高压差锅炉定期排污调节阀
CN103603965A (zh) 上装式c型球阀
CN103615561A (zh) 高压差在线更换阀芯式黑水偏心旋转阀
CN203686158U (zh) 煤化工专用黑水防结焦耐冲抗振调节角阀
CN209818775U (zh) 一种具有分段式流量特性的抗气蚀阀门
CN105587882A (zh) 一种偏心旋转调节阀
CN206754443U (zh) 一种高温球阀的防堵塞浮动阀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33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9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