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25205Y - 能够产生均匀条状光源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及照明模块 - Google Patents

能够产生均匀条状光源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及照明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425205Y
CN201425205Y CN2009201559436U CN200920155943U CN201425205Y CN 201425205 Y CN201425205 Y CN 201425205Y CN 2009201559436 U CN2009201559436 U CN 2009201559436U CN 200920155943 U CN200920155943 U CN 200920155943U CN 201425205 Y CN201425205 Y CN 201425205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guide body
strip
micro
light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15594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文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92015594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425205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425205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425205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能够产生均匀条状光源的发光二极管照明模块,其包括:一条状导光单元、一条状反射单元及一发光单元。该条状导光单元具有一导光本体及多个成形于该导光本体顶端的第一导光微结构,其中每一个第一导光微结构具有一第一反射率。该条状反射单元具有一相对应该导光本体的反射本体及一成形在该反射本体内表面的反射层,其中该条状反射单元包覆该导光本体的其中一部分,该些第一导光微结构位于该导光本体与该反射层之间,并且该反射层具有一与该第一反射率不相同的第二反射率。该发光单元具有一设置于该导光本体的其中一侧端的第一发光模块。

Description

能够产生均匀条状光源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及照明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及照明模块,尤指一种能够产生均匀条状光源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及照明模块。
背景技术
电灯的发明可以说是彻底地改变了全人类的生活方式,倘若我们的生活没有电灯,夜晚或天气状况不佳的时后,一切的工作都将要停摆;倘若受限于照明,极有可使房屋建筑方式或人类生活方式都彻底改变,全人类都将因此而无法进步,继续停留在较落后的年代。
因此,今日市面上所使用的照明设备,例如:日光灯、钨丝灯、甚至到现在较广为大众所接受的省电灯泡,皆已普遍应用于日常生活当中。然而,此类电灯大多具有光衰减快、高耗电量、容易产生高热、寿命短、易碎或不易回收等缺点。再者,传统的日光灯的演色性较差,所以产生苍白的灯光并不受欢迎,此外因为发光原理在灯管二极电子的一秒钟120次的快速流动,容易在刚开启及电流不稳定时造成闪烁,此现象通常被认为是造成国内高近视率的元凶,不过这个问题可借助于改装附有“高频电子式安定器”的灯管来解决,其高频电子式安定器不但能把传统日光灯的耗电量再降20%,又因高频瞬间点灯时,输出的光波非常稳定,因此几乎无闪烁发生,并且当电源电压变动或灯管处于低温时,较不容易产生闪烁,此有助于视力的保护。然而,一般省电灯泡和省电灯管的安定器都是固定式的,如果要汰旧换新的话,就得连安定器一起丢弃,再者不管日光灯管再怎样省电,因其含有水银的涂布,废弃后依然不可避免的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种发光二极管灯管因应而生。请参阅图1A所示,公知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灯管,其具有一电路基板1及多个串联且电性地设置于该电路基板1上的发光二极管2,因此透过该些发光二极管2的发光,以产生类似日光灯的发光效果。然而,由于该些发光二极管2彼此间隔设置,因此公知发光二极管灯管所产生的光源会有不均匀的情况发生,例如:每一个发光二极管2正下方区域的光源会比较强(如虚线所相对应的位置),但每两个发光二极管2之间的区域则会产生较弱的光源,因此公知发光二极管灯管无法提供均匀的光源。再者,由于该些发光二极管2会产生超强的投射光束,而导致使用者无法直视公知的发光二极管灯管,进而导致使用者使用上的不便。
为了解决“公知发光二极管灯管无法提供均匀的光源”及“使用者无法直视发光二极管灯管”的问题,通常设计者会在该些发光二极管2的下方设置一透光灯罩(图未示),以进行光源的混合及降低光源的强度。然而此种作法会大大降低原本发光二极管2所能够提供的光源效能。
另外,请参阅图1B及图1C所示,公知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模块,其具有一导光棒3及一设置在该导光棒侧边的发光二极管4。该发光二极管4所产生的光束L投向该导光棒3,然后光束L再透过该导光棒3的导引而产生向下的投光效果。然而,如图1C所示,光束透过该导光棒3的导引所产生的向下投光区域(如虚线所示)A将无法照射到较广的范围(无法提供较广范围的照明)。
于是,本设计人有感上述缺陷的可改善,且依据多年来从事此方面的相关经验,悉心观察且研究之,并配合学理的运用,而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产生均匀条状光源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及照明模块。本实用新型使用具有不同反射率的导光材料及反射材料来导引并反射发光二极管所产生的光束,以得到均匀的条状光源,并且此均匀的条状光源不会对使用者产生刺眼的眩光。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方案,提供一种能够产生均匀条状光源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包括:一条状导光单元、一条状反射单元、一固定架单元及一发光单元。其中,该条状导光单元具有一导光本体及多个成形于该导光本体顶端的第一导光微结构,并且该导光本体具有至少两个第一卡扣部,其中每一个第一导光微结构具有一第一反射率。该条状反射单元具有一相对应该导光本体的反射本体及一成形在该反射本体内表面的反射层,其中该条状反射单元包覆该导光本体的其中一部分,该些第一导光微结构位于该导光本体与该反射层之间,并且该反射层具有一与该第一反射率不相同的第二反射率。该固定架单元具有至少一固定架本体及至少两个从该固定架本体向下延伸的第二卡扣部,透过上述至少两个第一卡扣部与上述两个第二卡扣部的配合,以定位该条状导光单元相对于该固定架单元的位置。该发光单元具有一设置于该导光本体的其中一侧端的第一发光模块。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方案,提供一种能够产生均匀条状光源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包括:一条状导光单元、一条状反射单元、一固定架单元及一发光单元。其中,该条状导光单元具有一导光本体及多个成形于该导光本体顶端的第一导光微结构,其中每一个第一导光微结构具有一第一反射率。该条状反射单元包覆该导光本体的其中一部分,该些第一导光微结构位于该导光本体与该条状反射单元之间,并且该条状反射单元具有一与该第一反射率不相同的第二反射率。该固定架单元设置于该条状导光单元的上方,以定位该条状导光单元相对于该固定架单元的位置。该发光单元具有一设置于该导光本体的其中一侧端的第一发光模块。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方案,提供一种能够产生均匀条状光源的发光二极管照明模块,其包括:一条状导光单元、一条状反射单元及一发光单元。其中,该条状导光单元具有一导光本体及多个成形于该导光本体顶端的第一导光微结构,其中每一个第一导光微结构具有一第一反射率。该条状反射单元具有一相对应该导光本体的反射本体及一成形在该反射本体内表面的反射层,其中该条状反射单元包覆该导光本体的其中一部分,该些第一导光微结构位于该导光本体与该反射层之间,并且该反射层具有一与该第一反射率不相同的第二反射率。该发光单元具有一设置于该导光本体的其中一侧端的第一发光模块。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使用具有不同反射率的导光材料(条状导光单元)及反射材料(条状反射单元)来导引并反射发光二极管所产生的光束,以得到均匀的条状光源,并且此均匀的条状光源不会对使用者产生刺眼的眩光。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为达到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相信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与特点,当可由此得一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A为现有技术发光二极管灯管与发光强度相比较的示意图;
图1B为现有技术发光二极管模块的侧视示意图;
图1C为现有技术发光二极管模块产生向下投光区域的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能够产生均匀条状光源的发光二极管照明模块的实施例1的前视示意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能够产生均匀条状光源的发光二极管照明模块的实施例1的侧视示意图;
图2C图为本实用新型能够产生均匀条状光源的发光二极管照明模块的实施例1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能够产生均匀条状光源的发光二极管照明模块的实施例2的上视示意图(已将条状反射单元移除);
图4为本实用新型能够产生均匀条状光源的发光二极管照明模块的实施例3的上视示意图(已将条状反射单元移除);
图5为本实用新型能够产生均匀条状光源的发光二极管照明模块的实施例4的侧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能够产生均匀条状光源的发光二极管照明模块的实施例5的侧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能够产生均匀条状光源的发光二极管照明模块的实施例6的侧视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能够产生均匀条状光源的发光二极管照明模块的实施例7的立体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能够产生均匀条状光源的发光二极管照明模块的实施例8的立体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能够产生均匀条状光源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能够产生均匀条状光源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能够产生均匀条状光源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的侧视示意图;以及
图13为本实用新型能够产生均匀条状光源的发光二极管照明模块的实施例9的前视示意图。
【主要单元附图标记说明】
[现有技术]
电路基板        1
发光二极管      2
导光棒          3
发光二极管      4
光束            L
向下投光区域    A
[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条状导光单元  1a    导光本体        10a
                    第一卡扣部      101a
                    第一导光微结构  11a
条状反射单元  2a    反射本体        20a
                    反射层        21a
发光单元      3a    第一发光模块  30a
                    第一基板      300a
                    第一散热组件  301a
                    第一发光组件  302a
                    第一透镜      303a
                    第一壳体      304a
固定架单元    4a    固定架本体    40a
                    第二卡扣部    41a
                    卡扣脚        410a
向下投光区域  B
(实施例2)
条状导光单元  1b
导光本体      10b
第一导光微结构11b
第一发光模块  3b
(实施例3)
条状导光单元  1c
导光本体      10c
第一导光微结构11c
第一发光模块  3c
(实施例4)
导光本体      10d
微凸部        100d
第一导光微结构11d
(实施例5)
条状导光单元  1e
导光本体      10e
第二导光微结构12e
(实施例6)
条状导光单元  1f
导光本体      10f
第二导光微结构12f
(实施例7)
条状导光单元  1g
导光本体      10g
第二导光微结构12g
(实施例8)
条状导光单元    1h
导光本体        10h
第二导光微结构  12h
(实施例9)
条状导光单元  1m    导光本体        10m
                    第一导光微结构  11m
条状反射单元  2m    反射本体        20m
                    反射层          21m
发光单元      3m    第一发光模块    30m
                    第一基板        300m
                    第一散热组件    301m
                    第一发光组件    302m
                    第一透镜        303m
                    第一壳体        304m
                    第二发光模块    31m
                    第二基板        310m
                    第二散热组件    311m
                    第二发光组件    312m
                    第二透镜        313m
                    第二壳体        314m
                    正极接脚        P
                    负极接脚        N
(第二种照明装置)
条状导光单元  1j    导光本体        10j
                    第一卡扣部      101j
固定架单元    4j    第二卡扣部      41j
                    卡扣脚          410j
(第三种照明装置)
条状导光单元  1k    导光本体        10k
                    第一卡扣部      101k
固定架单元    4k    第二卡扣部      41k
                    卡扣脚4         10k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A及图2C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一种能够产生均匀条状光源的发光二极管照明模块,其包括:一条状导光单元1a、一条状反射单元2a及一发光单元3a。
其中,该条状导光单元1a具有一导光本体10a及多个成形于该导光本体10a顶端且彼此分开一预定微距离的第一导光微结构11a,其中每一个第一导光微结构11a具有一第一反射率。以实施例1所举的例子而言,该些第一导光微结构11a凸出于该导光本体10a的顶端,并且依据不同的设计需求,该些第一导光微结构11a可为多个透过后续成形或一体成型的方式设置于该导光本体10a顶端的凸点状导光微结构。
再者,该条状反射单元2a具有一相对应该导光本体10a的反射本体20a及一成形在该反射本体20a内表面的反射层21a,其中该条状反射单元2a包覆该导光本体10a的其中一部分(如图2B所示,该条状反射单元2a包覆该导光本体10a的上部分),该些第一导光微结构11a位于该导光本体10a与该反射层21a之间,并且该反射层21a具有一与该第一反射率不相同的第二反射率。因此,该些第一导光微结构11a的第一反射率与该反射层21a的第二反射率不相同。当然,本实用新型亦可另外增加一个以上的具有另外一种与上述第一反射率及第二反射率不同反射率的导光微结构。
此外,如图2B所示,光束透过该条状导光单元1a的导引及该条状反射单元2a的反射所产生的向下投光区域(如虚线所示)B将可照射到较广的范围,亦即本实用新型的发光二极管照明模块可提供较广范围的照明。
另外,该发光单元3a具有一设置于该导光本体10a的其中一侧端的第一发光模块30a。此外,该第一发光模块30a具有一第一基板300a,一设置于该第一基板300a下端的第一散热组件301a、至少一电性地设置于该第一基板300a上端且面向该导光本体10a的第一发光组件302a(例如可以是一或多数个发光二极管)、一设置于该第一导光本体10a与上述至少一第一发光组件302a之间的第一透镜303a、及一用于包覆该第一基板300a、该第一散热组件301a、上述至少一第一发光组件302a及该第一透镜303a的第一壳体304a,并且该第一散热组件301a的一侧端及该第一透镜303a的一侧端分别被该第一壳体304a的两相反开口所曝露,以提供投光出口及散热出口来使用。另外,该第一透镜303a为非必要组件,可依用户的需求来使用或不使用。
请参阅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移除条状反射单元后)与实施例1最大的差别在于,在实施例2中,该些第一导光微结构11b为多个透过后续成形或一体成型的方式设置于该导光本体10b顶端的凸点状导光微结构,并且该些凸点状导光微结构的密度朝远离该发光单元3b的方向渐渐变密。此外,该些凸点状导光微结构彼此交错地设置,以使得该条状导光单元1b能够导引出均匀的投射光。然而,上述的界定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例如:关于该些凸点状导光微结构的尺寸而言,该些凸点状导光微结构的尺寸可朝远离该发光单元3b的方向渐渐变大。
请参阅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移除条状反射单元后)与上述实施例最大的差别在于,在实施例3中,该些第一导光微结构11c为多个透过后续成形或一体成型的方式设置于该导光本体10c顶端的凸条状导光微结构(每一条凸条状导光微结构可以是连续的或不连续的),并且该些凸条状导光微结构彼此平行。此外,依据不同的设计需求,每一个凸条状导光微结构的宽度可朝远离该发光单元3c的方向渐渐变大,以使得该条状导光单元1c能够导引出均匀的投射光。
请参阅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与上述实施例最大的差别在于,在实施例4中,该导光本体10d的顶端具有多个微凸部100d,并且该些第一导光微结构11d分别设置于该些微凸部100d上。当然,每一个第一导光微结构11d亦可填充于位在每两个微凸部100d之间的凹槽或凹点内。
请参阅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与上述实施例最大的差别在于,在实施例5中,该条状导光单元1e具有多个成形于该导光本体10e底端的第二导光微结构12e,并且该些第二导光微结构12e凸出于该导光本体10e的底端。此外,该些第二导光微结构12e为多个凸点状导光微结构,并且该些凸点状导光微结构的密度朝远离该发光单元(图未示)的方向渐渐变密。此外,该些凸点状导光微结构彼此交错地设置,以使得该条状导光单元1e能够导引出均匀的投射光。然而,上述的界定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例如:关于该些凸点状导光微结构的尺寸而言,该些凸点状导光微结构的尺寸可朝远离该发光单元的方向渐渐变大。
请参阅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与实施例5最大的差别在于,在实施例6中,该条状导光单元1f具有多个成形于该导光本体10f底端的第二导光微结构12f,并且该些第二导光微结构12f内凹于该导光本体10f的底端。此外,该些第二导光微结构12f为多个点状导光微凹槽,并且该些点状导光微凹槽的密度朝远离该发光单元(图未示)的方向渐渐变密。此外,该些点状导光微凹槽彼此交错地设置,以使得该条状导光单元1f能够导引出均匀的投射光。然而,上述的界定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例如:关于该些点状导光微凹槽的尺寸而言,该些点状导光微凹槽的尺寸可朝远离该发光单元的方向渐渐变大。
请参阅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与实施例5最大的差别在于,在实施例7中,该条状导光单元1g具有多个成形于该导光本体10g底端的第二导光微结构12g,并且该些第二导光微结构12g凸出于该导光本体10e的底端。此外,该些第二导光微结构12g为多个凸条状导光微结构,并且该些凸条状导光微结构彼此平行。此外,依据不同的设计需求,每一个凸条状导光微结构的宽度可朝远离该发光单元(图未示)的方向渐渐变大。
请参阅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与实施例7最大的差别在于,在实施例8中,该条状导光单元1h具有多个成形于该导光本体10h底端的第二导光微结构12h,并且该些第二导光微结构12h内凹于该导光本体10h的底端。此外,该些第二导光微结构12h为多个条状导光微凹槽,并且该些条状导光微凹槽彼此平行。此外,依据不同的设计需求,每一个条状导光微凹槽的宽度可朝远离该发光单元(图未示)的方向渐渐变大。
请参阅图10并配合图1所示,以实施例1所举的发光二极管照明模块而言,本实用新型提供第一种能够产生均匀条状光源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包括:一条状导光单元1a、一条状反射单元2a、一发光单元3a及一固定架单元4a。
其中,该条状导光单元1a具有一导光本体10a及多个成形于该导光本体10a顶端的第一导光微结构11a,并且该导光本体10a的两相反侧端具有至少两个第一卡扣部101a,其中每一个第一导光微结构11a具有一第一反射率。该条状反射单元2a具有一相对应该导光本体10a的反射本体20a及一成形在该反射本体20a内表面的反射层21a,其中该条状反射单元2a包覆该导光本体10a的其中一部分,该些第一导光微结构11a位于该导光本体10a与该反射层21a间,并且该反射层21a具有一与该第一反射率不相同的第二反射率。该发光单元3a具有一设置于该导光本体10a的其中一侧端的第一发光模块30a。
再者,该固定架单元4a具有至少一固定架本体40a及至少两个从该固定架本体40a向下延伸的第二卡扣部41a(图10只显示出其中一位于该导光本体的其中一末端的第二卡扣部41a),透过上述至少两个第一卡扣部101a与上述两个第二卡扣部41a的配合,以定位该条状导光单元1a相对于该固定架单元4a的位置。换言之,如图10所示,每一个第二卡扣部41a具有至少两个卡扣脚410a,其分别扣住两个位于该导光本体10a的两相反侧端上的第一卡扣部101a,以定位该条状导光单元1a相对于该固定架单元4a的位置。
请参阅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与第一种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最大的差别在于:在第二种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中,至少两个第一卡扣部101j为两个卡扣槽(换言,该导光本体的两旁分别具有两个内凹的卡扣槽),并且至少两个第二卡扣部41j为两个与上述两个卡扣槽配合的卡扣体(图11只显示出其中一位于该导光本体的其中一末端的第二卡扣部41j)。因此,每一个第二卡扣部41j具有至少两个卡扣脚410j,其分别扣住两个位于该导光本体10j的两相反侧端上的第一卡扣部101j,以定位该条状导光单元1j相对于该固定架单元4j的位置。
请参阅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与第一、二种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最大的差别在于:在第三种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中,至少两个第一卡扣部101k为两个卡扣体(换言之,该导光本体的两旁分别具有两个外凸的卡扣体),并且至少两个第二卡扣部41k为两个与上述两个卡扣体配合的卡扣槽(图12只显示出其中一位于该导光本体的其中一末端的第二卡扣部41k)。因此,每一个第二卡扣部41k具有至少两个卡扣脚410k,其分别扣住两个位于该导光本体10k的两相反侧端上的第一卡扣部101k,以定位该条状导光单元1k相对于该固定架单元4k的位置。
请参阅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9提供一种能够产生均匀条状光源的发光二极管照明模块,其包括:一条状导光单元1m、一条状反射单元2m及一发光单元3m,其中该发光单元3m具有两个分别设置于该条状导光单元1m的两相反侧端上的第一发光模块30m及第二发光模块31m。
其中,该条状导光单元1m具有一导光本体10m及多个成形于该导光本体10m顶端且彼此分开一预定微距离的第一导光微结构11m。该条状反射单元2m具有一相对应该导光本体10m的反射本体20m及一成形在该反射本体20m内表面的反射层21m。
再者,该第一发光模块30m具有一第一基板300m,一设置于该第一基板300m下端的第一散热组件301m、至少一电性地设置于该第一基板300m上端且面向该导光本体10m的第一发光组件302m、一设置于该第一导光本体10m与上述至少一第一发光组件302m之间的第一透镜303m、及一用于包覆该第一基板300m、该第一散热组件301m、上述至少一第一发光组件302m及该第一透镜303m的第一壳体304m,并且该第一散热组件301m的一侧端及该第一透镜303m的一侧端分别被该第一壳体304m的两相反开口所曝露。另外,该第一发光模块30m具有一正极接脚P及一负极接脚N,以使得该第一发光模块30m成为一可随时插拔更换的发光模块。
另外,该第二发光模块31m具有一第二基板310m,一设置于该第二基板310m下端的第二散热组件311m、至少一电性地设置于该第二基板310m上端且面向该导光本体10m的第二发光组件312m、一设置于该第二导光本体10m与上述至少一第二发光组件312m之间的第二透镜313m、及一用于包覆该第二基板310m、该第二散热组件311m、上述至少一第二发光组件312m及该第二透镜313m的第二壳体314m,并且该第二散热组件311m的一侧端及该第二透镜313m的一侧端分别被该第二壳体314m的两相反开口所曝露。另外,该第二发光模块31m具有一正极接脚P及一负极接脚N,以使得该第二发光模块31m成为一可随时插拔更换的发光模块。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使用具有不同反射率的导光材料(条状导光单元)及反射材料(条状反射单元)来导引并反射发光二极管所产生的光束,以得到均匀的条状光源,并且此均匀的条状光源不会对使用者产生刺眼的眩光。
但是,本实用新型的所有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为准,凡合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精神与其类似变化的实施例,皆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中,任何本实用新型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可轻易思及的变化或修改皆可涵盖在本案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0)

1、一种能够产生均匀条状光源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条状导光单元,其具有一导光本体及多个成形于该导光本体顶端的第一导光微结构,并且该导光本体具有至少两个第一卡扣部,其中每一个第一导光微结构具有一第一反射率;
一条状反射单元,其具有一相对应该导光本体的反射本体及一成形在该反射本体内表面的反射层,其中该条状反射单元包覆该导光本体的其中一部分,该些第一导光微结构位于该导光本体与该反射层之间,并且该反射层具有一与该第一反射率不相同的第二反射率;
一固定架单元,其具有至少一固定架本体及至少两个从该固定架本体向下延伸的第二卡扣部,透过上述至少两个第一卡扣部与上述两个第二卡扣部的配合,以定位该条状导光单元相对于该固定架单元的位置;以及
一发光单元,其具有一设置于该导光本体的其中一侧端的第一发光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产生均匀条状光源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导光微结构为多个设置于该导光本体顶端的凸点状导光微结构,并且该些凸点状导光微结构的尺寸朝远离该第一发光模块的方向渐渐变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产生均匀条状光源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导光微结构为多个设置于该导光本体顶端的凸点状导光微结构,并且该些凸点状导光微结构的密度朝远离该第一发光模块的方向渐渐变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产生均匀条状光源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导光微结构为多个设置于该导光本体顶端的凸点状导光微结构,并且该些凸点状导光微结构彼此交错地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产生均匀条状光源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导光微结构为多个设置于该导光本体顶端的凸条状导光微结构,并且该些凸条状导光微结构彼此平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产生均匀条状光源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导光微结构为多个设置于该导光本体顶端的凸条状导光微结构,并且每一个凸条状导光微结构的宽度朝远离该第一发光模块的方向渐渐变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产生均匀条状光源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导光微结构凸出于该导光本体的顶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产生均匀条状光源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本体的顶端具有多个微凸部,并且该些第一导光微结构分别设置于该些微凸部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产生均匀条状光源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条状导光单元具有多个成形于该导光本体底端的第二导光微结构,并且该些第二导光微结构凸出或内凹于该导光本体的底端。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产生均匀条状光源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至少两个第一卡扣部为两个卡扣槽,并且上述至少两个第二卡扣部为两个与上述两个卡扣槽配合的卡扣体。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产生均匀条状光源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至少两个第一卡扣部为两个卡扣体,并且上述至少两个第二卡扣部为两个与上述两个卡扣体配合的卡扣槽。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产生均匀条状光源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发光模块具有一第一基板,一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下端的第一散热组件、至少一电性地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上端且面向该导光本体的第一发光组件、一设置于该第一导光本体与上述至少一第一发光组件之间的第一透镜、及一用于包覆该第一基板、该第一散热组件、上述至少一第一发光组件及该第一透镜的第一壳体,并且该第一散热组件的一侧端及该第一透镜的一侧端分别被该第一壳体的两相反开口所曝露。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产生均匀条状光源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发光单元更进一步包括:一设置于该导光本体的另外一相反侧端的第二发光模块。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能够产生均匀条状光源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发光模块具有一第一基板,一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下端的第一散热组件、至少一电性地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上端且面向该导光本体的第一发光组件、一设置于该第一导光本体与上述至少一第一发光组件之间的第一透镜、及一用于包覆该第一基板、该第一散热组件、上述至少一第一发光组件及该第一透镜的第一壳体,并且该第一散热组件的一侧端及该第一透镜的一侧端分别被该第一壳体的两相反开口所曝露;该第二发光模块具有一第二基板,一设置于该第二基板下端的第二散热组件、至少一电性地设置于该第二基板上端且面向该导光本体的第二发光组件、一设置于该第二导光本体与上述至少一第二发光组件之间的第二透镜、及一用于包覆该第二基板、该第二散热组件、上述至少一第二发光组件及该第二透镜的第二壳体,并且该第二散热组件的一侧端及该第二透镜的一侧端分别被该第二壳体的两相反开口所曝露。
15、一种能够产生均匀条状光源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条状导光单元,其具有一导光本体及多个成形于该导光本体顶端的第一导光微结构,其中每一个第一导光微结构具有一第一反射率;
一条状反射单元,其包覆该导光本体的其中一部分,该些第一导光微结构位于该导光本体与该条状反射单元之间,并且该条状反射单元具有一与该第一反射率不相同的第二反射率;
一固定架单元,其设置于该条状导光单元的上方,以定位该条状导光单元相对于该固定架单元的位置;以及
一发光单元,其具有一设置于该导光本体的其中一侧端的第一发光模块。
16、一种能够产生均匀条状光源的发光二极管照明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条状导光单元,其具有一导光本体及多个成形于该导光本体顶端的第一导光微结构,其中每一个第一导光微结构具有一第一反射率;
一条状反射单元,其具有一相对应该导光本体的反射本体及一成形在该反射本体内表面的反射层,其中该条状反射单元包覆该导光本体的其中一部分,该些第一导光微结构位于该导光本体与该反射层之间,并且该反射层具有一与该第一反射率不相同的第二反射率;以及
一发光单元,其具有一设置于该导光本体的其中一侧端的第一发光模块。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能够产生均匀条状光源的发光二极管照明模块,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导光微结构凸出于该导光本体的顶端。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能够产生均匀条状光源的发光二极管照明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本体的顶端具有多个微凸部,并且该些第一导光微结构分别设置于该些微凸部上。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能够产生均匀条状光源的发光二极管照明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条状导光单元具有多个成形于该导光本体底端的第二导光微结构,并且该些第二导光微结构凸出或内凹于该导光本体的底端。
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能够产生均匀条状光源的发光二极管照明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本体的两旁分别具有两个内凹的卡扣槽或两个外凸的卡扣体。
CN2009201559436U 2009-05-21 2009-05-21 能够产生均匀条状光源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及照明模块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25205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559436U CN201425205Y (zh) 2009-05-21 2009-05-21 能够产生均匀条状光源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及照明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559436U CN201425205Y (zh) 2009-05-21 2009-05-21 能够产生均匀条状光源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及照明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425205Y true CN201425205Y (zh) 2010-03-17

Family

ID=42024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155943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25205Y (zh) 2009-05-21 2009-05-21 能够产生均匀条状光源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及照明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425205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16697A1 (zh) * 2010-03-24 2011-09-29 Liu Fu-Tsung Led照明装置
CN105065952A (zh) * 2010-04-10 2015-11-18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照明模块及包括该照明模块的照明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16697A1 (zh) * 2010-03-24 2011-09-29 Liu Fu-Tsung Led照明装置
CN105065952A (zh) * 2010-04-10 2015-11-18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照明模块及包括该照明模块的照明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53090B (zh) Led照明装置
CN102720961A (zh) 一种全空间发光的led蜡烛灯
CN201672316U (zh) 一种led灯泡
CN201425205Y (zh) 能够产生均匀条状光源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及照明模块
CN201310824Y (zh) 一种灯板及具有该灯板的灯座、灯具
CN205619117U (zh) 一种led镜前灯
CN105841041B (zh) 一种led镜前灯
CN102384386A (zh) Led灯管
CN201198977Y (zh) 一体式led吸顶灯
CN102829366A (zh) 一种导光柱型亮化灯具
CN202884577U (zh) Led蜡烛灯
CN202691833U (zh) 具双发光模式的吸顶灯结构
CN202769406U (zh) Led线条灯
CN205535156U (zh) 一种led灯泡
CN210601430U (zh) 一种led光源车灯的配光结构
CN202834837U (zh) Led日光灯
CN202972658U (zh) 一种led灯泡组件
CN203298012U (zh) 一种新型导光柱加反射器的精准配光led灯
WO2015090214A1 (zh) 一种陶瓷复合金属路灯
CN205896732U (zh) 一种led面板灯
CN201772287U (zh) 通过破坏全反射光源的方式以增加出光效率的发光装置
CN204611416U (zh) 一种led支架灯
CN208011394U (zh) 一种改进的led天花射灯
CN203273683U (zh) 一种侧发光反光式led日光灯
CN202799250U (zh) 一种oled灯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317

Termination date: 2015052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