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24322Y - 电梯召唤盒 - Google Patents

电梯召唤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424322Y
CN201424322Y CN200920116687XU CN200920116687U CN201424322Y CN 201424322 Y CN201424322 Y CN 201424322Y CN 200920116687X U CN200920116687X U CN 200920116687XU CN 200920116687 U CN200920116687 U CN 200920116687U CN 201424322 Y CN201424322 Y CN 201424322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tton
housing
wiring board
hole
elevator ca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11668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波
宗妍芳
李磊
马卫红
李海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OPTIMA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OPTIMA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OPTIMA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OPTIMA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2011668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424322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424322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424322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vator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配件制造技术领域,涉及电梯召唤盒,包括按钮及显示装置的罩壳,罩壳开有显示窗口及按钮通孔,显示窗口与壳体的显示窗口相对应,按钮通孔与壳体的按钮通孔相对应;按钮装入按钮通孔,按钮可沿按钮通孔移动;PCB线路板正面上方安装显示模块,PCB线路板与罩壳固定相连并置入壳体的容纳区时,显示模块对应于罩壳的显示窗口及壳体的显示窗口;PCB线路板的正面下方安装电子元器件及按钮触动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电梯召唤盒对显示装置进行超薄设计,其将现有的电子元器件部分从线路板的背面移至线路板的正面,并下移至原空余空间中减薄了显示装置的厚度,间接解决了电梯无底召唤盒的厚度问题。

Description

电梯召唤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配件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召唤电梯上下行的超薄型无底召唤盒。
背景技术
在电梯楼宇中,每一楼层都需装配至少一只电梯召唤盒,其用于召唤电梯的上行与下行。目前的电梯无底召唤盒的结构参见图1-5,其包括无底的壳体1、显示盖板2、按钮装置3、显示装置4。显示装置4通常包括显示模块41、PCB线路板42和电子元器43件三部分,如图4、5所示,显示模块41叠加在PCB线路板42的正表面,电子元器件43则叠加在PCB线路板42的背面。参见图5,显示装置4的总厚度为显示模块41的厚度t1、PCB线路板42的厚度t2、电子元器件43的厚度t3三者之和。而为了容纳显示装置4,壳体1的厚度必须大于t1、t2、t3之和,从而致使电梯召唤盒的总体厚度较厚。
其次,传统电梯召唤盒的按钮装置3采用独立式结构,参见图3,其包括按钮活动主体31、按钮回复件(如弹簧或钣簧)32、按钮壳体33、线路板34、按钮固定件35。现有独立式按钮存在的弊端:首先,部件较多,结构复杂,不便于安装,而且成本也高;其次,按钮回复件通常采用弹簧或钣簧,而这些回复部件都遵循胡克定律,从而使按钮在不同行程时有不同的返回力,致使手感差,且弹簧或钣簧易疲劳,使用寿命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薄型电梯召唤盒,其解决了现有电梯召唤盒存在厚度较厚、结构复杂、成本高及维护麻烦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电梯召唤盒,包括无底的壳体(5)、按钮(71、72)及显示装置(9)、按钮触动装置(10),壳体(5)具有一容纳区,壳体(5)开有显示窗口(56)及按钮通孔(57、58),显示窗口(56)由盖板(6)封盖;显示装置(9)包括显示模块(91)、PCB线路板(92)及电子元器件(93),电梯召唤盒还包括按钮及显示装置的罩壳(8),罩壳(8)开有显示窗口(83)及按钮通孔(84、85),显示窗口(83)与壳体(5)的显示窗口(56)相对应,按钮通孔(84、85)与壳体(5)的按钮通孔(57、58)相对应;按钮(71、72)装入按钮通孔(57、84与58、85),按钮(71、72)可沿按钮通孔(57、84与58、85)移动;PCB线路板(92)正面上方安装显示模块(91),PCB线路板(92)与罩壳(8)固定相连并置入壳体(5)的容纳区时,显示模块(91)对应于罩壳(8)的显示窗口(83)及壳体(5)的显示窗口(56);PCB线路板(92)的正面下方安装电子元器件(93)及按钮触动装置(10)。
所述的电梯召唤盒,按钮触动装置(10)采用薄膜开关组件。
所述的电梯召唤盒,显示模块(91)自带插针,插针插进PCB线路板(92)上的预留插针孔并焊接。
所述的电梯召唤盒,显示模块(91)引出扁平电缆线(912),扁平电缆线(912)连接焊在PCB线路板(92)上的插座(913)。
所述的电梯召唤盒,壳体(5)、罩壳(8)及PCB线路板(92)通过数个种钉(51)螺接。
所述的电梯召唤盒,罩壳(8)通过卡钩(86)与显示装置(9)的PCB线路板(92)相连。
所述的电梯召唤盒,显示模块(91)采用LED数码管、LCD或OLED。
本实用新型的电梯召唤盒对显示装置进行超薄设计,其将现有的电子元器件部分从线路板的背面移至线路板的正面,并下移至原空余空间中,参见图13,显示装置的总厚度为电子元器件的厚度t3,因t3大于显示模块的厚度t1与线路板的厚度t2之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显示装置厚度直接减少了t1与t2之和。本实用新型巧妙地利用空余空间,将其有效利用,减薄了显示装置的厚度,间接解决了电梯无底召唤盒的厚度问题。
此外,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独立式按钮的缺点,把按钮装置整合到显示装置中,并进行一体式设计,由薄膜组件替代原先的微动开关,由回复垫替代回复件,并取消了按钮壳体及按钮固定件,简化了按钮结构,同时解决了按钮的空间、厚度、回弹的手感及成本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电梯召唤盒的侧面透视图。
图2是现有电梯召唤盒的立体爆炸图。
图3是现有电梯召唤盒的按钮装置的立体爆炸图。
图4是现有电梯召唤盒的显示装置的立体爆炸图。
图5是现有电梯召唤盒的显示装置的叠加厚度关系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梯召唤盒的后视图。
图7是图6的A-A视图。
图8是图6的B-B视图。
图9是图6的C-C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电梯召唤盒的结构分解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电梯召唤盒的立体爆炸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电梯召唤盒的显示装置的立体爆炸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电梯召唤盒的显示装置的叠加厚度关系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的插针连接式立体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的插针连接式的另一方向立体图。
图16是图15的I部放大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按钮触动装置立体爆炸图。
图18是按钮触动装置动作前结构图。
图19是按钮触动装置动作后结构图。
图20是另一实施例显示装置的排线连接式立体图。
图21是另一实施例显示装置的排线连接式的另一方向立体图。
图22是图21的II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法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6-1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梯召唤盒包括无底的壳体5、按钮71、72、按钮及显示装置的罩壳8、显示装置9、按钮触动装置10。
壳体5采用不锈钢制成,呈长方形,其四周边向内侧垂直翻边,各边角圆弧形过渡,壳体5的主体部分与四周翻边52、53、54、55围成一容纳区。壳体5的主体沿竖向依次开有矩形显示窗口56及矩形的按钮通孔57、58,显示窗口56处于壳体5的上部,该显示窗口56由显示盖板6封盖。矩形状按钮71、72装入按钮通孔57、58,按钮71、72内侧中部呈矩形凸起711、721。于壳体5的容纳区侧面形成六个种钉51。
按钮及显示装置的罩壳8采用塑料等绝缘材料制成,并进行超薄设计,主要用于安装按钮71、72及显示装置9。
罩壳8呈长方形,比壳体5小,可置入壳体5的容纳区。罩壳8开有六个通孔82,此六个通孔82与壳体5上的六个种钉51位置相对应且大小适配,当罩壳8完全置入壳体5的容纳区时,六种钉51各穿过相对应的通孔82。
罩壳8沿竖向依次开有矩形的显示窗口83及按钮通孔84、85,显示窗口83与壳体5的显示窗口56位置相对且大小相近,按钮通孔84、85分别与按钮71、72的凸起部711、721相适配。
罩壳8的两长边各设两个卡钩86,卡钩86与显示装置9扣接。
如图12、14、15、16所示,显示装置9包括显示模块91、PCB线路板92及电子元器件93,显示模块91可采用LED数码管、LCD或OLED,其用于显示电梯运行的信息。PCB线路板92的形状、大小与罩壳8相似,其用于安装显示模块91、电子元器件93及按钮触动装置10,电子元器件如电源模块、信号处理模块、显示驱动模块等。PCB线路板92上开有六个通孔921,该六个通孔921分别与壳体5的种钉51、罩壳8的通孔82相对应。当壳体5与罩壳8、显示装置9组装成一体时,壳体5的种钉51穿过罩壳8的通孔82及PCB线路板92的通孔921后,由螺母11旋紧。
PCB线路板92正面上方安装显示模块91,正面下方安装电子元器件93及按钮触动装置10,按钮触动装置10处于PCB线路板92的中部。
显示模块91上下各自带一排插针,插针插进PCB线路板92上的预留插针孔,后通过焊接形成的焊点911。这样,既可以将显示模块91固定于PCB线路板92上,又可传输信号。
本实用新型电梯召唤盒的显示装置改变了传统叠加方式,加大了PCB线路板92,其上半部分用于安装显示模块91,同时将显示所需要的电子元器件93从PCB线路板92的背面移到PCB线路板92的正面下半部分,即把显示装置的电子元器件93移动到到召唤盒中原按钮区域,从而减薄了电梯召唤盒的显示装置的叠加总厚度,间接减薄了无底召唤盒的厚度。
如图17-19所示,按钮触动装置10包括回复垫101、第一导电膜102、绝缘膜103及第二导电膜104,第一导电膜102、绝缘膜103、第二导电膜104为一组3层结构的薄膜组件。回复垫101正面上的两凸起1011、1012通过罩壳8的通孔后正对按钮71、72的凸起部711、721,回复垫101背面紧贴第一导电膜102,第一导电膜102的背面为绝缘膜103,绝缘膜103与两按钮凸起部711、721的相对处被穿孔,绝缘膜103背面为第二导电膜104。第一导电膜102、第二导电膜104对应于回复垫101的导柱位置上有导电覆层,绝缘膜103为不导电层。在非工作状态下即按钮触动装置10动作前,绝缘膜103以自身的厚度隔离第一导电膜102与第二导电膜104。当按钮被按下后,推动回复垫101的导柱,导柱挤压第一导电膜102,使第一导电膜102形变,并使第一导电膜102的导电覆层通过绝缘膜103的穿孔后与第二导电膜104的导电覆层相接触,而实现按钮触动,使电梯召唤盒显示相应的状态。
按钮失去压力后,回复垫101使按钮回弹,从而可再次按压按钮。该回复垫101采用非线性回弹设计,使得按钮在按压和回弹的过程均匀受力,具有良好的力反馈动作。
本实用新型把按钮与显示装置进行一体式设计,由薄膜组件替代原先的微动开关,由回复垫替代回复件,并取消了按钮壳体及按钮固定件,简化了按钮结构,同时解决了按钮的空间、厚度、回弹的手感及成本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不锈钢电梯召唤盒具有外形美观大方、强度高等优点。
实施例二:如图20-22所示,显示模块91引出扁平电缆线912,通过扁平电缆线912连接到焊在PCB线路板92上的插座913上,将显示模块91和PCB线路板92进行连接。
本实施例的其它内容与实施例一相同。
上述只是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作的解释说明,而并非对其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任何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等同变换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电梯召唤盒,包括无底的壳体(5)、按钮(71、72)及显示装置(9)、按钮触动装置(10),壳体(5)具有一容纳区,壳体(5)开有显示窗口(56)及按钮通孔(57、58),显示窗口(56)由盖板(6)封盖;显示装置(9)包括显示模块(91)、PCB线路板(92)及电子元器件(93),其特征是:所述的电梯召唤盒还包括按钮及显示装置的罩壳(8),罩壳(8)开有显示窗口(83)及按钮通孔(84、85),显示窗口(83)与壳体(5)的显示窗口(56)相对应,按钮通孔(84、85)与壳体(5)的按钮通孔(57、58)相对应;按钮(71、72)装入按钮通孔(57、84与58、85),按钮(71、72)可沿按钮通孔(57、84与58、85)移动;所述的PCB线路板(92)正面上方安装显示模块(91),PCB线路板(92)与罩壳(8)固定相连并置入壳体(5)的容纳区时,显示模块(91)对应于罩壳(8)的显示窗口(83)及壳体(5)的显示窗口(56);PCB线路板(92)的正面下方安装电子元器件(93)及按钮触动装置(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召唤盒,其特征是:所述的按钮触动装置(10)采用薄膜开关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召唤盒,其特征是:所述的显示模块(91)自带插针,插针插进PCB线路板(92)上的预留插针孔并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召唤盒,其特征是:所述的显示模块(91)引出扁平电缆线(912),扁平电缆线(912)连接焊在PCB线路板(92)上的插座(9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召唤盒,其特征是:所述的壳体(5)、罩壳(8)及PCB线路板(92)通过数个种钉(51)螺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召唤盒,其特征是:所述的罩壳(8)通过卡钩(86)与显示装置(9)的PCB线路板(92)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电梯召唤盒,其特征是:所述的显示模块(91)采用LED数码管、LCD或OLED。
CN200920116687XU 2009-03-30 2009-03-30 电梯召唤盒 Expired - Lifetime CN201424322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16687XU CN201424322Y (zh) 2009-03-30 2009-03-30 电梯召唤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16687XU CN201424322Y (zh) 2009-03-30 2009-03-30 电梯召唤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424322Y true CN201424322Y (zh) 2010-03-17

Family

ID=42023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116687X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424322Y (zh) 2009-03-30 2009-03-30 电梯召唤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424322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93120A (zh) * 2013-04-07 2013-07-10 上海微频莱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薄呼梯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93120A (zh) * 2013-04-07 2013-07-10 上海微频莱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薄呼梯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09167B (zh) 可动触点体及使用该可动触点体的开关
CN104505289A (zh) 一种使用扭簧为端子的开关
CN101519173B (zh) 一种超薄型电梯召唤盒
CN105374605A (zh) 一种组合式按键导光操控板
CN201424322Y (zh) 电梯召唤盒
CN2523069Y (zh) 输入/输出连接器
CN101587789B (zh) 按键模组
CN206921733U (zh) 具防水功能的可调校式键盘
CN201424323Y (zh) 塑料电梯召唤盒
CN101976618B (zh) 带有状态显示的轻触电子电源开关
CN204204703U (zh) 一种使用扭簧为端子的开关
CN201424321Y (zh) 电梯召唤盒的一体式显示装置
JP2015049800A (ja) キーボード装置
CN1143500C (zh) 包含机壳、内置电路板和机壳侧板上的键的电子装置
CN118098857A (zh) 一种墙壁智能开关、无线智能开关及开关安装架
CN204178987U (zh) 一种长行程键盘开关
CN101519174B (zh) 电梯用的超薄型塑料召唤盒
CN101950702A (zh) 轻触电子电源开关
CN207338206U (zh) 按键结构及电子装置
CN201688225U (zh) 发光装置
CN201424317Y (zh) 电梯召唤盒的点触式按钮装置
CN205864521U (zh) 指令接收模组结构及具有其的移动终端设备
CN2829051Y (zh) 一种安全开关插座功能件
CN101101519A (zh) 定位器
CN2588588Y (zh) 多向按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317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