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19247Y - 加工机械双刀座装置 - Google Patents

加工机械双刀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419247Y
CN201419247Y CN200920153843XU CN200920153843U CN201419247Y CN 201419247 Y CN201419247 Y CN 201419247Y CN 200920153843X U CN200920153843X U CN 200920153843XU CN 200920153843 U CN200920153843 U CN 200920153843U CN 201419247 Y CN201419247 Y CN 201419247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the tool
cutter shaft
drive rod
joint bas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15384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德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ODWAY MACHIN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GOODWAY MACHIN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ODWAY MACHINE CORP filed Critical GOODWAY MACHINE CORP
Priority to CN20092015384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419247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419247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419247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ear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加工机械双刀座装置,设有一可装设于刀盘上的结合底座,在结合底座前面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侧车刀以及一前车刀,其中前车刀结合于车刀柄前端的偏心位置,该车刀柄是以可旋转形态穿置于结合底座内,并且与油压驱动的驱动杆啮合,由此,当本实用新型以侧车刀以及前车刀对旋转的碟片加工完毕后,以油压推动驱动杆并带动车刀柄旋转,令前车刀由加工处转开,使得本实用新型加工完毕之后能够容易移出碟片的范围,具有使用上容易快速退刀的功效。

Description

加工机械双刀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工机的刀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双刀具的加工机械双刀座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加工煞车碟片的方式是以双刀的构造进行,在立式的加工机安装双刀座之后,以并列的双刀具对旋转的碟片进行周围表面的加工。
前述现有的双刀座虽可以达到加工碟片表面的功效,然而由于刀具之间缺乏变动移开的设计,因此在退刀时无法即时增大刀具之间的间隙,因此造成退刀不容易进行的缺点,有待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由于现有加工机械的双刀座装置缺乏有效的退刀构造,因此造成退刀不易的情形。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工机械的双刀座装置,其以油压驱动前车刀回转离开加工处,由此手段进行退刀并达到容易移出工件的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工机械的双刀座装置,包括:
一结合底座,在前面的中间凹入形成一凹槽,对应该凹槽的左侧,又在前面朝后贯穿一刀轴孔,在该结合底座内横向穿设一驱动杆孔,该驱动杆孔的左端与该刀轴孔相通,并且在右侧形成一直径较大的活塞部,在该活塞部的左端与该结合底座的表面之间穿设一注油孔;
一回转车刀构造,其是在该刀轴孔的前端以及后端分别嵌设一前轴承以及一后轴承,在前轴承与后轴承之间以可旋转形态穿置一刀轴,在该刀轴朝左凸伸形成一凸轮块,对应该驱动杆孔的左端,在该刀轴的周面形成一转动齿轮,在该刀轴的前端结合一刀柄,该刀柄为盘形,并且在右侧朝前凸伸形成一刀座,在该刀座结合一前车刀,前车刀的右端伸入该凹槽;
一驱动构造,设有一驱动杆,该驱动杆穿插于该驱动杆孔内,在该驱动杆左端的底部形成一驱动齿条,以该驱动齿条啮合于该转动齿轮,对应该活塞部在该驱动杆形成一活塞,在该活塞部的右端螺锁结合一底盖,在该底盖与该活塞的右端之间抵靠设有一弹簧;以及
一进退车刀构造,在该结合底座前面的右侧结合一车刀座,又在该车刀座嵌设结合一侧车刀,该侧车刀的左端伸入该凹槽。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结合底座右半部的后侧形成一嵌口,所述驱动杆孔穿设于所述刀轴孔后半部与该嵌口之间;在所述刀轴朝左凸伸形成一凸轮块,对应该凸轮块的下方在该刀轴孔的底侧设有一定位座,该定位座以顶端顶靠于该凸轮块的底面;所述驱动齿条啮合于所述转动齿轮的顶侧。
更进一步,本实用新型对应所述凸轮块的下方,在所述结合底座的底面朝上穿设一定位孔,该定位孔的顶端与该刀轴孔相通,所述定位座设有一定位杆,其垂直设置的直杆并且穿置于该定位孔,该定位杆以顶端顶靠于该凸轮块的底面,在该定位杆底端结合一底盘,以该底盘螺锁结合于该结合底座的底面固定。
较佳的,在所述活塞部的左端形成一肩部,该肩部为圆环形的表面,所述注油孔是由所述结合底座的顶面朝下穿设,该注油孔的底端并由该肩部穿抵于该活塞部。
较佳的,对应所述活塞部右端的周围,在所述结合底座面对所述嵌口的表面凹入形成一沉头部,所述底盖嵌设并螺锁结合于该沉头部。
当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是以结合底座螺锁结合于车床的刀盘周围,用于加工碟片时,是将前车刀与侧车刀移入旋转碟片的两侧,以前车刀与侧车刀一同对碟片的表面进行切削加工,过程中并以凹槽提供旋转中的碟片移入的空间。
当前述使用前车刀与侧车刀切削碟片加工完毕之后,是由注油孔朝活塞内注入油液,以油压的方式将活塞朝右推动,令驱动杆以驱动齿条转动啮合的转动齿轮,使刀座以及结合于偏心位置的前车刀转动,令前车刀由加工碟片的位置转开。当本实用新型退刀完成后,由注油孔抽离活塞部内的油液则可以弹簧的推力将驱动杆推回,以此将刀座以及结合的前车刀旋转回复原来的位置,即可再度进行下一次的进刀加工。
由于本实用新型可通过油压的方式旋转前车刀,令前车刀与侧车刀之间能产生较大的空隙,提供较大的空间而使刀具能以较容易的方式移出碟片,由此达到快速且容易退刀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5、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退刀的实施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A)刀盘            (B)碟片
(10)结合底座       (11)嵌口
(12)凹槽           (13)车刀座结合部
(14)刀轴孔         (15)定位孔
(16)驱动杆孔       (161)活塞部
(162)沉头部        (163)肩部
(164)注油孔        (20)回转车刀构造
(21)前轴承         (22)后轴承
(23)车刀柄         (231)刀轴
(232)凸轮块        (233)转动齿轮
(234)刀柄          (235)刀座
(236)前车刀        (24)定位座
(241)定位杆        (242)底盘
(30)驱动构造       (31)驱动杆
(311)驱动齿条      (312)活塞
(32)底盖           (33)弹簧
(40)进退车刀构造   (41)车刀座
(42)侧车刀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工机械双刀座装置,请参看图1至图4的较佳实施例,包括:
一结合底座10,其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矩形块体,并在右半部的后侧形成一嵌口11,嵌口11为方形的空间,通过嵌口11的设置可提供结合底座10嵌套并螺锁结合于工具机的刀盘A周围;
在结合底座10前面的中间朝后凹入形成一凹槽12,对应凹槽12的右侧,在结合底座10的前面形成一车刀座结合部13,对应凹槽12的左侧,在结合底座10的前面朝后贯穿形成一刀轴孔14,对应刀轴孔14中间的左侧,在结合底座10底面朝上穿设一定位孔15,定位孔15的顶端与刀轴孔14中间的左侧相通;
对应刀轴孔14后半部的中间与嵌口11之间,在结合底座10横向贯穿一驱动杆孔16,驱动杆孔16为圆形的直孔,其左端与刀轴孔14的上半部相通,并且在中间以右的部位形成一直径较大的活塞部161,对应活塞部161右端的周围,在结合底座10面对嵌口11的表面凹入形成一沉头部162,在活塞部161的左端形成一肩部163,肩部163为圆环形的表面,并且与驱动杆孔16的周面成垂直的形态,对应活塞部161的左端,在结合底座10顶面朝下穿设一注油孔164,注油孔164的底端是由肩部163穿抵于活塞部161,由此与活塞部161相通。
一回转车刀构造20,其是在刀轴孔14的前端以及后端分别嵌设定位一前轴承21以及一后轴承22,又在前轴承21与后轴承22之间穿设结合一车刀柄23,车刀柄23设有一刀轴231,刀轴231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直杆体,并且以可旋转形态穿置结合于前轴承21与后轴承22之间,对应定位孔15的位置,在刀轴231朝左凸伸形成一凸轮块232,对应驱动杆孔16的左端,在刀轴231的周面形成一转动齿轮233;
刀轴231的前端朝前凸出刀轴孔14,并在该端结合一刀柄234,刀柄234为盘形,并且在右侧朝前凸伸形成一刀座235,在刀座(235)结合一前车刀236,前车刀236的右端伸入凹槽12的左侧,设有一定位座24,定位座24设有一定位杆241,其垂直设置的直杆并且穿置于定位孔15,定位杆241以顶端顶靠于凸轮块232的底面,避免前车刀236切削加工受力时产生偏转的状况,在定位杆241底端结合一底盘242,以底盘242螺锁结合于结合底座10的底面固定。
一驱动构造30,设有一驱动杆31,驱动杆31以可左、右移动的形态穿插于驱动杆孔16内,对应车刀柄23的转动齿轮233,在驱动杆31左端的底部形成一驱动齿条311,以驱动齿条311啮合于转动齿轮233的顶侧,对应活塞部161的大小在驱动杆31形成一活塞312,以活塞312设置于活塞部161的左侧,在沉头部162嵌设并螺锁结合一底盖32,对应底盖32与活塞312的右端之间,在活塞部161内设有一弹簧33,弹簧33以两端分别抵靠于活塞312与底盖32。
一进退车刀构造40,在结合底座10的车刀座结合部13结合一车刀座41,又在车刀座41的前面嵌设结合一侧车刀42,侧车刀42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刀具,并且左端伸入凹槽12的右侧。
当本实用新型使用时,请参看图1以及图3、图4的较佳实施例,以结合底座10的嵌口11嵌合于车床的刀盘A,由此将结合底座10螺锁于刀盘A的周围。当用于加工煞车的碟片B时,将回转车刀构造20的前车刀236以及进退车刀构造40的侧车刀42移入碟片B的两侧,以前车刀236与侧车刀42一同对碟片B的表面进行切削加工,过程中并以凹槽12提供旋转中的碟片B移入的空间。
当前述使用前车刀236与侧车刀42一同切削碟片B的加工过程完毕之后,需要先将前车刀236退开,以使侧车刀42能够一同由碟片B处移出,此时请参看图4、图5,是由注油孔164朝活塞312内注入油液,以油压的方式将活塞312朝右推,令驱动杆31右移并以驱动齿条311朝右转动啮合的转动齿轮233,由此,使车刀柄23朝右转,使设置于车刀柄23前端偏心位置的前车刀236能够朝下转离加工碟片B的位置,此时即可将前车刀236以及侧车刀42一同移出碟片B的两侧,退刀并完成加工的程序。
当本实用新型退刀后,由注油孔164抽离活塞部161内的油液,此时通过弹簧33的推力将驱动杆31左推,以驱动齿条311推动转动齿轮233,将车刀柄23以及其前端的前车刀236旋转回复原来的位置,即可再度进行下一次的进刀加工。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技术人员,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加工机械双刀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结合底座,在前面的中间凹入形成一凹槽,对应该凹槽的左侧,又在前面朝后贯穿一刀轴孔,在该结合底座内横向穿设一驱动杆孔,该驱动杆孔的左端与该刀轴孔相通,并且在右侧形成一直径较大的活塞部,在该活塞部的左端与该结合底座的表面之间穿设一注油孔;
一回转车刀构造,其是在该刀轴孔的前端以及后端分别嵌设一前轴承以及一后轴承,在前轴承与后轴承之间以可旋转形态穿置一刀轴,在该刀轴朝左凸伸形成一凸轮块,对应该驱动杆孔的左端,在该刀轴的周面形成一转动齿轮,在该刀轴的前端结合一刀柄,该刀柄为盘形,并且在右侧朝前凸伸形成一刀座,在该刀座结合一前车刀,前车刀的右端伸入该凹槽;
一驱动构造,设有一驱动杆,该驱动杆穿插于该驱动杆孔内,在该驱动杆左端的底部形成一驱动齿条,以该驱动齿条啮合于该转动齿轮,对应该活塞部在该驱动杆形成一活塞,在该活塞部的右端螺锁结合一底盖,在该底盖与该活塞的右端之间抵靠设有一弹簧;以及
一进退车刀构造,在该结合底座前面的右侧结合一车刀座,又在该车刀座嵌设结合一侧车刀,该侧车刀的左端伸入该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机械双刀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结合底座右半部的后侧形成一嵌口,所述驱动杆孔穿设于所述刀轴孔后半部与该嵌口之间;在所述刀轴朝左凸伸形成一凸轮块,对应该凸轮块的下方在该刀轴孔的底侧设有一定位座,该定位座以顶端顶靠于该凸轮块的底面;所述驱动齿条啮合于所述转动齿轮的顶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工机械双刀座装置,其特征在于:对应所述凸轮块的下方,在所述结合底座的底面朝上穿设一定位孔,该定位孔的顶端与该刀轴孔相通,所述定位座设有一定位杆,其垂直设置的直杆并且穿置于该定位孔,该定位杆以顶端顶靠于该凸轮块的底面,在该定位杆底端结合一底盘,以该底盘螺锁结合于该结合底座的底面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加工机械双刀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活塞部的左端形成一肩部,该肩部为圆环形的表面,所述注油孔是由所述结合底座的顶面朝下穿设,该注油孔的底端并由该肩部穿抵于该活塞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工机械双刀座装置,其特征在于:对应所述活塞部右端的周围,在所述结合底座面对所述嵌口的表面凹入形成一沉头部,所述底盖嵌设并螺锁结合于该沉头部。
CN200920153843XU 2009-04-30 2009-04-30 加工机械双刀座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19247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53843XU CN201419247Y (zh) 2009-04-30 2009-04-30 加工机械双刀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53843XU CN201419247Y (zh) 2009-04-30 2009-04-30 加工机械双刀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419247Y true CN201419247Y (zh) 2010-03-10

Family

ID=41805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153843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19247Y (zh) 2009-04-30 2009-04-30 加工机械双刀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419247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85073A (zh) * 2010-07-26 2010-11-17 上海电气核电设备有限公司 冲击韧性试样加工工装夹具
CN104057112A (zh) * 2014-06-26 2014-09-24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装配式圆体成形车刀
CN112792361A (zh) * 2021-01-11 2021-05-14 江苏博尚工业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带切削限位的主轴移动式双通道车削中心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85073A (zh) * 2010-07-26 2010-11-17 上海电气核电设备有限公司 冲击韧性试样加工工装夹具
CN101885073B (zh) * 2010-07-26 2011-12-21 上海电气核电设备有限公司 冲击韧性试样加工工装夹具
CN104057112A (zh) * 2014-06-26 2014-09-24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装配式圆体成形车刀
CN112792361A (zh) * 2021-01-11 2021-05-14 江苏博尚工业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带切削限位的主轴移动式双通道车削中心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96380A (zh) 竹木加工设备
CN201419247Y (zh) 加工机械双刀座装置
US20110067535A1 (en) Lathe machine
CN103568132B (zh) 弧面石材加工设备
US4414724A (en) Tool changing mechanism
CN105689598A (zh) 一种对批量线材进行整体切割的夹紧方法
CN101890511B (zh) 双刃刀具组
CN201645336U (zh) 用于加工螺旋沟槽刀具的砂轮及配合其使用的压辊
CN204075238U (zh) 一种棒料自动送料连续车削装置
CN202922310U (zh) 一种型材切割设备
CN109014355B (zh) 一种渐进式钢板铣孔装置
CN201432133Y (zh) 侧架加工四头铣床
CN105345610A (zh) 一种圆盘刀装夹装置
CN203557543U (zh) 一种弧面石材加工设备
CN203091828U (zh) 组合式铣刀
CN203542035U (zh) 一种打磨装置
CN203426700U (zh) 一种多功能组合式刀架
CN204603696U (zh) 一种深孔镗床用的滚压头
CN211840314U (zh) 一种焊接式铣刀盘
CN202240662U (zh) 刃具加工过程中刃具工件的传动系统
CN104128655A (zh) 用于数控机床的旋转锯单元、数控机床
CN204221022U (zh) 一种具有断屑装置的车刀
CN216608407U (zh) 一种数控车床的磨削机构
CN201012450Y (zh) 车铣复合机
CN204234791U (zh) 镗沉割槽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310

Termination date: 2013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