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13045Y - 组合把持器接触元件 - Google Patents

组合把持器接触元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413045Y
CN201413045Y CN2009200409747U CN200920040974U CN201413045Y CN 201413045 Y CN201413045 Y CN 201413045Y CN 2009200409747 U CN2009200409747 U CN 2009200409747U CN 200920040974 U CN200920040974 U CN 200920040974U CN 201413045 Y CN201413045 Y CN 201413045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element
electrode holder
composite electrode
holder contact
uti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04097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郝有顺
胡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Sifang Electric Furna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Sifang Electric Furna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Sifang Electric Furna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Sifang Electric Furna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2004097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413045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413045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413045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把持器接触元件,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左连接块、右连接块、连接块紧固螺栓、平垫、O型密封圈、左接触元件、右接触元件、调整螺栓、调整螺母、调整垫、碟簧、定位螺钉组成。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容易、不易故障,可根据现有技术各种矿热炉的电极系统中对接触元件所通过电流的要求,制造出适用于每对接触元件所通过的最大额定电流的不同规格的组合把持器接触元件,满足国内各种不同的矿热炉对接触元件的要求,在相等技术的载流和强度下,提高了接触元件的使用效果;改变了接触元件必须由专业生产厂、专业人员和专用设备进行制作的情况,降低了制作成本,便于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组合把持器接触元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极组合把持系统,更为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应用于矿热炉的组合把持器接触元件。
背景技术
组合把持器接触元件是矿热炉电极系统中的一个关键部件,通过它将变压器的电能输送到电极上,在专用设备下三相电极短路产生大量的热量将原料溶化生产出产品。
目前我国铁合金、电石行业所使用的组合把持器技术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从挪威埃肯公司引进的,其形状固定,尺寸固定,所承受最大额定电流也是固定的数值,但是不同的矿热炉的电极直径不同,且每个电极系统所通过的电流也不同,如果用统一的接触元件就很难满足各种不同矿热炉生产工艺要求。且该组合把持器用接触元件结构复杂,采用若干制作件拼接、制作要求很高、加工工作量大、价格昂贵、易发生故障,使组合把持器技术难以在我国推广。
目前我国铁合金、电石行业所使用的矿热炉炉型主要有硅锰炉、硅铁炉、硅铬炉、镍铁炉、电石炉等,容量在16500-12500KVA以下的炉子为主,由于这些炉子污染严重,在2010年后都必须关闭,这些炉子都将面临技术改造更新。作为矿热炉电极系统中关键部件的组合把持器接触元件,是技术改造的首选,由于现有技术的电极组合把持器接触元件是固定的形状、固定的尺寸,只能用于新建的矿热炉,在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组合把持器接触元件的组数和它们所容许承受的负荷来确定新建炉子的容量,旧矿热炉容量及设备厂房的限制以及电极系统空间的位置等因素,需要不同尺寸的组合把持器接触元件来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
因此现有技术的组合把持器接触元件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满足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满足组合把持器接触元件功能的要求,又能根据各种不同炉型的不同,进行合理配置的组合把持器接触元件。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组合把持器接触元件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组合把持器接触元件,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左连接块、右连接块、连接块紧固螺栓、平垫、O型密封圈、左接触元件、右接触元件、调整螺栓、调整螺母、调整垫、碟簧、定位螺钉组成。
前述的组合把持器接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把持器接触元件的长度为655mm。
前述的组合把持器接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把持器接触元件的长度为665mm。
前述的组合把持器接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把持器接触元件的长度为675mm。
前述的组合把持器接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把持器接触元件的长度为68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组合把持器接触元件,结构简单、制作容易、不易故障,可根据现有技术各种矿热炉的电极系统中对接触元件所通过电流的要求,制造出适用于每对接触元件所通过的最大额定电流的不同规格的组合把持器接触元件,满足国内各种不同的矿热炉对接触元件的要求,在相等技术的载流和强度下,提高了接触元件的使用效果;改变了接触元件必须由专业生产厂、专业人员和专用设备进行制作的情况,降低了制作成本,便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组合把持器接触元件的左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组合把持器接触元件的主视图;
图3是图2本实用新型组合把持器接触元件中A-A方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组合把持器接触元件,主要由:左连接块1、右连接块11、连接块紧固螺栓2、平垫3、O型密封圈4、左接触元件5、右接触元件12、调整螺栓6、调整螺母10、调整垫7、碟簧9、定位螺钉8组成。
上述的组合把持器接触元件的长度可以设计为655mm、665mm、675mm和685mm。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各种容量的炉子,也适用于生产不同产品的矿热炉;针对国内矿热炉进行设计开发,因此它的使用寿命长;对新型的接触元件制作加工进行了改进,改变了原来的制作工艺,使接触元件加工成本大幅下降,原来的接触元件的加工需要专业人员和专业设备进行制作,现在普通的机械厂就可加工制作。
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如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超出本实用新型基本技术思想的范畴内,相关行业的技术者可对其进行多种变形,并且,上述进行的变形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

Claims (5)

1、一种组合把持器接触元件,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左连接块、右连接块、连接块紧固螺栓、平垫、O型密封圈、左接触元件、右接触元件、调整螺栓、调整螺母、调整垫、碟簧、定位螺钉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把持器接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把持器接触元件的长度为65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把持器接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把持器接触元件的长度为66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把持器接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把持器接触元件的长度为67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把持器接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把持器接触元件的长度为685mm。
CN2009200409747U 2009-04-13 2009-04-13 组合把持器接触元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13045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0409747U CN201413045Y (zh) 2009-04-13 2009-04-13 组合把持器接触元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0409747U CN201413045Y (zh) 2009-04-13 2009-04-13 组合把持器接触元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413045Y true CN201413045Y (zh) 2010-02-24

Family

ID=417149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040974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13045Y (zh) 2009-04-13 2009-04-13 组合把持器接触元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413045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96295A (zh) * 2013-04-02 2013-07-10 姚会元 矿热炉导电用接触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96295A (zh) * 2013-04-02 2013-07-10 姚会元 矿热炉导电用接触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94494A (zh) 一种碳纤维网增强铜基耐磨材料的制备方法
CN201413045Y (zh) 组合把持器接触元件
CN103357863B (zh) 一种高耐磨粉末冶金气门座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16992B (zh) 一种Al2O3-TiC铜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1697316U (zh) 新型高效感应式流体加热管道
CN203518592U (zh) 一种复合炉蓖条
CN102324284A (zh) 一种制造铜合金电缆的方法
CN202384772U (zh) 矿热炉节能控制装置
CN104388828A (zh) 一种高性能弹簧钢
CN201336738Y (zh) 电阻炉发热体
CN206247878U (zh) 三相多根挤压大规格石墨电极工业硅电炉送电冶炼系统
CN100374370C (zh) 二次焙烧与石墨化系统及二次焙烧与石墨化工艺方法
CN2874913Y (zh) 熔融石英生产炉的供电装置
CN202942821U (zh) 一种管道混合器装置
CN201336509Y (zh) 还原蒸馏车间分组配电线路
CN103105053B (zh) 六电极交流矿热炉
CN202616796U (zh) 一种短网补偿系统以及一种矿热电炉
CN2652942Y (zh) 无马弗不锈钢带光亮退火炉
CN105648332A (zh) 一种高性能弹簧钢
CN205666962U (zh) 一种电子产品装配用的加热平台
CN201817535U (zh) 一种还原蒸馏炉加热组件
CN201819549U (zh) 烧结台车用篦条
CN205039050U (zh) 一种单相电炉变压器
CN202109773U (zh) 电石炉炉气用于气烧石灰窑管网连接调节装置
CN201629864U (zh) 一种硅化钼型高温发热元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224

Termination date: 20150413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