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96892Y - 一种空调控制器控制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控制器控制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396892Y
CN201396892Y CN2009200646085U CN200920064608U CN201396892Y CN 201396892 Y CN201396892 Y CN 201396892Y CN 2009200646085 U CN2009200646085 U CN 2009200646085U CN 200920064608 U CN200920064608 U CN 200920064608U CN 201396892 Y CN201396892 Y CN 201396892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emitting
emitting diode
group
control circuit
in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06460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92006460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396892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396892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396892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控制器控制电路。本实用新型包括控制器和外围控制电路,所述的控制器包括输入输出口,外围控制电路包括开关电路,输入输出口包括第一输出口,第一输出口包含有两路输出,一路输出口用于与第一、二速风机的其中之一相连,另一路输出口经开关电路反向后,用于与另一速风机相连。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方案,一个输入输出口可同时控制两种器件,即第一速风机和第二速风机,压缩了输出口个数,从而以廉价的控制电路去控制较为复杂的系统,节约了成本又实现了原有地控制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控制器控制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控制器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现有的窗式空调控制器由输入输出口(简称IO口)、输入口或输出口控制目标元件。如:压缩机、风机、蜂鸣器、双8数码管、LED灯、红外接收器、感温头和按键等,为了控制上述元件,控制器(MCU)通常需要使用的IO口有:3个扫描口+7个输入口作为LED灯数据口和按键扫描输入口+1个红外接收口+1个蜂鸣器输出口+1个压缩机输出口+2个风机输出口,共需15个10+1个AD口。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对价格的压力越来越大,一般来说IO口越多价格越贵。上述的一种空调控制器控制电路的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空调控制器控制电路,它尽量减少使用的输入输出口数量,以降低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控制器控制电路,包括控制器和外围控制电路,所述的控制器包括输入输出口,外围控制电路包括开关电路,输入输出口包括第一输出口,第一输出口包含有两路输出,一路输出口用于与第一、二速风机的其中之一相连,另一路输出口经开关电路反向后,用于与另一速风机相连。
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方案,一个输入输出口可同时控制两种器件,即第一速风机和第二速风机,压缩了输出口个数,从而以廉价的控制电路去控制较为复杂的系统,节约了成本又实现了原有地控制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空调控制器控制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空调控制器控制电路,包括控制器MCU和外围控制电路,控制器MCU包括输入输出口,输入输出口包括第一输出口,所述的外围控制电路包括开关电路12、所述的输入输出口包括第一输出口,第一输出口包含有两路输出,一路输出口用于与第一速风机相连,另一路输出口经开关电路12反向后,用于与另一速风机相连。
上述的第一、二速风机分别是高速风机7和低速风机6,上述的开关电路12包括三极管Q1、第二电阻R2、开关电路上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第四电阻R4,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与电源相连,三极管Q1的基极接第二电阻R2,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一电阻R1相连且作为开关电路的输入端;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为第一输出口的第一输出端且与高速风机7的输入端相连,三极管的集电极作为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低速风机6的输入端相连。开关电路上拉电阻(R3)接于三极管的基极和电源之间。
其工作原理如下:第一输出口控制两速风机。两速风机包括三极管或者其它电路和继电器等外围电路,控制器MCU输出的电平信号经三极管或者其它电路(高电平有效)驱动继电器,从而控制高速风机7和低速风机6工作。第一输出口PA输出低电平时,通过第一电阻R1控制的高速风机的这一路风机不起动;而第一输出口PA通过第二电阻R2经过三极管Q1反相,从而三极管Q1的集电极输出是高电平,从而驱动低速风机,启动了该路风机;同理当PA输出高电平时,第一路风机启动,而第二路风机停止;而当需要两个风机都停止时,设第一输出口PA为输入口,此时第一电阻R1两端没有驱动电压,该路风机停止,另一路则因为三极管Q1的基极被上拉,所以三极管Q1的集电极输出低电平,故该路风机也停止;从而达到1个输入输出口IO控制两个风机输出的功能。
对于上述电路,开关电路12也可选用其它器件,如集成放大器等。
实施例二:外围控制电路还包括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组成的第一组发光二极管、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组成的第二组发光二极管、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组成的第三组发光二极管LED1、LED2、LED3、LED4、LED5、LED6和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组成的第四组发光二极管,输入输出口还包括第一扫描口5、第二扫描口10和数据输入输出口2、3、4、15、16、17、18,第一扫描口5和第二扫描口10分别并接第二组发光二极管或第一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公共端或正极公共端,第二组发光二极管另一极经限流电阻R6、R7、R8、R9、R10、R11、R12分别接于不同的数据输入输出口2、3、4、15、16、17、18,第一组发光二极管另一极经限流电阻R6、R7、R8、R9、R10、R11、R12也分别接于不同的数据输入输出口2、3、4、15、16、17、18,第三组发光二极管LED1、LED2、LED3、LED4、LED5、LED6一端相互连接且极性相反的连于第二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公共端;第三组发光二极管LED1、LED2、LED3、LED4、LED5、LED6的另一极经限流电阻R6、R7、R8、R9、R10、R11、R12分别接于不同的数据输入输出口2、3、4、15、16、17、18。
外围控制电路还包括至少一个键盘按键S1、S2、S 3、S4、S5、S6、上拉电阻R19、R20、R21、R22、R23、R24和下拉电阻R13、R14、R15、R16、R17、R18,键盘按键一端分别与不同的数据输入输出口2、3、4、15、16、17、18相连,该端分别经上拉电阻R19、R20、R21、R22、R23、R24接电源,键盘按键的另一端经下拉电阻R13、R14、R15、R16、R17、R18接地。
上述的第一组发光二极管、第二组发光二极管分别为七个,第一组发光二极管和第二组发光二极管组成双八数码管。第三组发光二极管(LED1、LED2、LED3、LED4、LED5、LED6)的负极公共端与第二组发光二极管正极公共端相连。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上述电路第一组发光二极管为数码管中的高位发光二极管,第二组发光二极管为数码管中的低拉发光二极管。其中数码管采用共阳型,第二扫描口10接数码管高位的阳极公共端,第一扫描口5接数码管低位的阳极公共端,及第三组发光二极管LED1-LED6的所有负极。上拉电阻R19、R20、R21、R22、R23、R24分别对数据输入输出口2、3、4、15、16、17、18进行上拉到VCC,下拉电阻R13-R18将电平下拉到地,上拉电阻R19-R24是下拉电阻R13-R18的10倍或1/10B倍,这里我们用上拉电阻R19-R24是下拉电阻R13-R18的10倍来分析。首先是灯扫描。扫描数码管高位,第二扫描口10输出高,第一扫描口5设为输入口,数据输入输出口2、3、4、15、16、17、18为高位显示内容,这样,由于第一扫描口5是输入口,第三组发光二极管LED1-LED6与数码管低位没有回路,所以不会亮,而第二扫描口10为高电平,所以数码管高位就显示了;扫描数码管低位,第二扫描口10输出为低,第二扫描口5输出为高,数据输入输出口2、3、4、15、16、17、18输出显示内容,这样,由于第二扫描口10输出为低,数码管高位就不会显示,而第一扫描口5为高,数码管低位就选通了,而第三组发光二极管LED1-LED6是反向了,所以不会显示;扫描第三组发光二极管LED1-LED6,第二扫描口10输出为低,第一扫描口5输出为低,这样,数码管高位仍然不会选通,数码管低位也不会选通,这时第三组发光二极管被选通了,显示内容由数据输入输出口2、3、4、15、16、17、18决定。按键扫描。扫描时先关闭灯,使按键扫描不会影响灯的显示,第二扫描口10,输出低,第一扫描口5为输入口,这样不管数据输入输出口2、3、4、15、16、17、18是什么值,灯也不会亮了,而且也不会影响数据输入输出口2、3、4、15、16、17、18的状态,置数据输入输出口2、3、4、15、16、17、18为输入口,读入数据输入输出口2、3、4、15、16、17、18,如果哪一路为低则该路有按键按下,经过销抖动处理就可以得到按键输入了,以上扫描时间可定为4毫秒。
上述电路还可以根据需要扩展,如增加第四组发光二极管,即增加为1个双数码管和14个LED灯及7个按键。第四组发光二极管负极公共端相互连接且极性相反的连于第一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公共端;第四组发光二极管的另一端分别与不同的数据输出口2、3、4、15、16、17、18相连。数码管可以为共阴极接法,也可选用两个双8数码管。在电路中也可以加更多的电阻,或者利用集成电路芯片内部的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所有这些显而易见的变型均视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和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实施例三:外围控制电路包括隔直电容C2、二极管D1、第五电阻R5和第一电容C1,元件包括压缩机8和蜂鸣器1,隔直电容C2与二极管D1的负极相连且与蜂鸣器1的输入端相连,隔直电容C2的另一端与第二输入输出口PB相连,第五电阻R5和第一电容C1相连且与压缩机8的输入端相连,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与第二输入输出口PB相连。
其工作原理如下:因为蜂鸣器不会一直鸣,只在有按键输入或遥控器遥控时,才鸣100毫秒,故当蜂鸣器工作时,脉冲信号通过第五电阻R5经第一电容C1平滑吸收后不会使压缩机控制信号变低或高;当蜂鸣器停止工作时,第一输入输出口PB做压缩机控制口用,高电平时,通过第五电阻R5给第一电容C1充电,经过一段时间后输出高电平,使压缩机启动,低电平时第一电容C1通过第五电阻R5放电,经过一段时间后输出低电平,压缩机停止。而蜂鸣器控制口上由于隔直电容C2的隔直,所以不会受影响。
实施例四:外围控制电路包括隔直电容C2、二极管D1、第五电阻R5和第一电容C1,开关电路12,包括压缩机8和蜂鸣器1,高速风机7和低速风机6,第一组发光二极管、第二组发光二极管、第四组发光二极管和键盘按键;第二输入输出口、隔直电容C2、二极管D1、第五电阻R5和第一电容C1与压缩机8和蜂鸣器1组成控制回路;第一输出口、开关电路12与高速风机7和低速风机6组成控制回路,第一扫描口5、第二扫描口10和数据输入输出口与第一组发光二极管、第二组发光二极管、第四组发光二极管和键盘按键组成控制回路。

Claims (8)

1.一种空调控制器控制电路,包括控制器(MCU)和外围控制电路,所述的控制器(MCU)包括输入输出口,其特征是:所述的外围控制电路包括开关电路(12),所述的输入输出口包括第一输出口,第一输出口包含有两路输出,一路输出口用于与第一速风机相连,另一路输出口经开关电路(12)反向后,用于与另一速风机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控制器控制电路,其特征是:还包括开关电路上拉电阻(R3)、第一速风机和第二速风机,所述的开关电路(12)为共射放大电路,开关电路上拉电阻(R3)接于共射放大电路的基极和电源之间,第一输出口的一路输出接共射放大电路的基极,共射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一速风机和第二速风机其中之一的输入口相连,控制器的另一路输出与另一速风机的输入口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调控制器控制电路,其特征是:所述的共射放大电路包括三极管(Q1)、第二电阻(R2)和第四电阻(R4),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第四电阻(R4),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与电源相连,三极管(Q1)的基极接第二电阻(R2),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作为共射放大电路的基极,三极管的集电极作为输出端与第二速风机(6)的输入端相连,第一输出口经第一电阻(R1)接第一速风机(7)。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空调控制器控制电路,其特征是: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组发光二极管、至少一个第二组发光二极管、至少一个第三组发光二极管(LED1、LED2、LED3、LED4、LED5、LED6),所述的输入输出口还包括第一扫描口(5)、第二扫描口(10)和数据输入输出口(2、3、4、15、16、17、18),第一扫描口(5)和第二扫描口(10)分别并接第二组发光二极管或第一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公共端或正极公共端,第二组发光二极管另一极分别接于不同的数据输入输出口(2、3、4、15、16、17、18),第一组发光二极管另一极也分别接于不同的数据输入输出口(2、3、4、15、16、17、18),第三组发光二极管(LED1、LED2、LED3、LED4、LED5、LED6)一端相互连接且极性相反的连于第二组发光二极管或第一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公共端或负极公共端;第三组发光二极管(LED1、LED2、LED3、LED4、LED5、LED6)的另一极分别接于不同的数据输入输出口(2、3、4、15、16、17、18)。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空调控制器控制电路,其特征是:所述的外围控制电路还包括至少一个键盘按键(S1、S2、S3、S4、S5、S6)、上拉电阻(R19、R20、R21、R22、R23、R24)和下拉电阻(R13、R14、R15、R16、R17、R18),所述的键盘按键一端分别与不同的数据输入输出口(2、3、4、15、16、17、18)相连,该端分别经上拉电阻(R19、R20、R21、R22、R23、R24)接电源,键盘按键的另一端经下拉电阻(R13、R14、R15、R16、R17、R18)接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空调控制器控制电路,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组发光二极管、第二组发光二极管分别为七个,第一组发光二极管和第二组发光二极管组成双八数码管,第三组发光二极管(LED1、LED2、LED3、LED4、LED5、LED6)的负极公共端与第二组发光二极管正极公共端相连。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空调控制器控制电路,其特征是:所述的外围控制电路还包括第四组发光二极管,第四组发光二极管一端相互连接且极性相反的连于第二组发光二极管或第一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公共端或负极公共端;第四组发光二极管的另一端分别与不同的数据输出口(2、3、4、15、16、17、18)相连。
8.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空调控制器控制电路,其特征是:所述的外围控制电路还包括隔直电容(C2)、二极管(D1)、第五电阻(R5)、第一电容(C1)、压缩机(8)和蜂鸣器(1),隔直电容(C2)与二极管(D1)的负极相连且与蜂鸣器(1)的输入端相连,隔直电容(C2)的另一端与第二输入输出口(PB)相连,第五电阻(R5)和第一电容(C1)相连且与压缩机(8)的输入端相连,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与第二输入输出口(PB)相连。
CN2009200646085U 2009-05-27 2009-05-27 一种空调控制器控制电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96892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0646085U CN201396892Y (zh) 2009-05-27 2009-05-27 一种空调控制器控制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0646085U CN201396892Y (zh) 2009-05-27 2009-05-27 一种空调控制器控制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396892Y true CN201396892Y (zh) 2010-02-03

Family

ID=416194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064608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96892Y (zh) 2009-05-27 2009-05-27 一种空调控制器控制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396892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37986A (zh) * 2020-01-13 2020-06-05 广东志高暖通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显示装置及空调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37986A (zh) * 2020-01-13 2020-06-05 广东志高暖通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显示装置及空调
CN111237986B (zh) * 2020-01-13 2022-01-04 广东积微科技有限公司 空调显示装置及空调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022256U (zh) 一种矩阵式led指示灯驱动电路
CN203260299U (zh) 驱动控制电路
CN201396892Y (zh) 一种空调控制器控制电路
CN2619296Y (zh) 一种空调控制器的控制电路
CN103052201A (zh) 一种led控制电路、一种led照明装置和短路保护方法
CN205232546U (zh) 汽车内阅读灯控制电路
CN201994042U (zh) 一种单管扩展端口矩阵led驱动电路
CN102811524B (zh) 一种led灯具及其控制电路
CN101094547B (zh) Led及数码管显示控制电路
CN206490857U (zh) 一种汽车中控台上亮度可调变色多路led指示电路
CN104750003A (zh) 一种智能开关量输入与输出模块及其控制方法
CN101409965A (zh) 一种控制遥控指示灯的电路
CN204536809U (zh) 一种智能开关量输入与输出模块
CN208060982U (zh) 一种开关量输出电路
CN207911068U (zh) 低成本双芯片控制电路
CN110189685A (zh) 一种led驱动电路、驱动装置及驱动方法
CN207232950U (zh) 分时复用串行连接电路
CN202077237U (zh) 一种led灯及灯串的控制电路
CN105451394A (zh) 汽车内阅读灯控制装置
CN213879676U (zh) 一种双直流电机正反转控制可编程控制板
CN204291532U (zh) 闪灯控制芯片
CN209693105U (zh) 一种led驱动电路及驱动装置
CN206805297U (zh) 一种基于2.4g的双电机船模控制系统及遥控船模
CN209200668U (zh) 一种基于蜂鸣器的防止电源与地反接烧毁的电路
CN203278790U (zh) 单火线电容式双控触摸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Ma Fei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to Pay the Fees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Ma Fei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203

Termination date: 2010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