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75554Y - 一种改进的可调试四爪骨折复位固定钳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进的可调试四爪骨折复位固定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375554Y
CN201375554Y CN200920009180U CN200920009180U CN201375554Y CN 201375554 Y CN201375554 Y CN 201375554Y CN 200920009180 U CN200920009180 U CN 200920009180U CN 200920009180 U CN200920009180 U CN 200920009180U CN 201375554 Y CN201375554 Y CN 201375554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les
cylindrical
interlock
paws
mount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0091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卫红
刘同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9200091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375554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375554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375554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可调式四爪骨折复位固定钳,由两个前爪、两个后爪、一个后爪臂、两个前爪的前后调节装置和两个前爪的左右调节装置组成。其中,两个左侧前爪的下后方分别连接一个向中心部位倾斜的拐臂,两个拐臂分别各连接在一个圆柱形支架的前下部,从而使两个前爪能够在连杆的纵向中心线上合并在一起使用;两个圆柱形滚花螺丝帽分别与一个联动套管是一个整体,两个销钉分别将两个联动套管各自锁定在一个圆柱形支架的圆环形安装槽内,锁定后的两个联动套管分别可以在两个圆环形安装槽内转动,使两个圆柱形滚花螺丝帽在沿着左右调节螺杆以旋转的方式实现左右移动时,能够分别带动两个圆柱形支架及两个前爪同时移动。其优点是:由于两个前爪分别可以自动跟随一个相邻的外侧控制螺母进行左右移动,从而去掉了前爪内侧的控制螺母,简化了零件数量,减少了操作步骤,提高了手术过程中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改进的可调试四爪骨折复位固定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可调试四爪骨折复位固定钳,尤其是两个前爪分别可以自动跟随一个螺丝帽进行左右移动并能够在钳子的中心位置合并使用的可调式四爪骨折复位固定钳。
背景技术
申请人在2009年1月份申请过一个实用新型专利,其专利名称是:“一种可调试四爪骨折复位固定钳”,其申请号是:………………………。其优点是:
①由于两个前爪分别可以以滑块形式固定在一个与人体管形骨平行的螺杆中心两端的任何位置,从而使两个前爪之间可以保持一个便于观察骨折线的间隔距离,以便于在固定骨骼的同时直观地观察到骨折线的对位情况;②由于两个前爪通过两侧的调节螺母可以在螺杆上实现强制性左右移动,以便于在骨折线初步对正的情况下精确地调节两前爪之间的间隔距离,从而实现了在不需要将固定钳完全松开的情况下即可调节两个前爪的位置,避免了骨折的再次复位;③由于两个前爪内侧面分别各有一个与人体管形骨平行的骨骼加固钢板的固定槽,便于使骨骼加固钢板固定于满意位置,防止了钢板沿着人体管形骨骼圆周面横向滑动;④由于两个前爪上分别各有一螺孔通过内调节螺钉,可以对钢板向前顶压,克服了钢板与骨骼接触不满意的现象。
总之,该设计方案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简化管形骨骼复位固定手术的重复步骤、减少手术操作时间,更重要的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骨折线对接时的便利性和对接后的精确性,最终达到了提高手术质量和手术效率的双重目的。
但该“一种可调试四爪骨折复位固定钳”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缺陷:
1、由于每个前爪两侧的控制螺母不能与前爪之间实现联动,使每个前爪的左右移动,需要分别调整前爪两侧的两个控制螺母才能推进前爪的左右移动,使需要操作的螺母数量太多,从而使手术过程中的操作程序繁琐、费时,进而延长了手术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
2、由于调节前进和后退的连杆挡在两个前爪之间,致使两个前爪不能在连杆纵向中心线上合并在一起使用,从而缩短了两个前爪在中间部位的左右调节范围,并在需要的情况下,限制了四爪钳作为三爪钳使用的可能,就是说,不能将两个前爪合并在一起作为一个前爪使用。总之,降低了手术过程中的方便性。
因此,针对“一种可调试四爪骨折复位固定钳”两个前爪在中间区域的左右移动范围以及控制螺母和前爪支架之间分别各自独立的移动方式,需要进一步地改进,使其两个前爪能够在中心部位合并使用,使其一个控制螺母的左右移动能够带动相邻前爪的左右移动,以提高其工作效率和手术过程中的方便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克服前爪不能与相邻的一个控制螺母联动的缺陷,提供一种两个前爪分别可以自动跟随一个相邻的外侧控制螺母左右移动的可调式四爪骨折复位固定钳,以减少控制螺母的数量,减少操作步骤,提高其手术过程中的工作效率,缩短手术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克服了两个前爪不能在中心位置合并使用的缺陷,提供一种可以使两个前爪能够在连杆纵向中心线上合并使用的可调式四爪骨折复位固定钳,以使其前爪在中间部位的移动范围没有盲区,并在需要的情况下可以将两个前爪合并在一起作为一个前爪使用,从而提高本实用新型在手术中的方便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的可调试四爪骨折复位固定钳,它由两个前爪、两个后爪、一个后爪臂、两个前爪的前后调节装置和两个前爪的左右调节装置组成,其中:
左侧前爪的下后方连接一个向右侧倾斜的左侧拐臂,左侧拐臂连接左侧圆柱形支架的前下部,并使左侧前爪向右侧伸出的距离L1≥连杆的二分之一横向宽度;右侧前爪的下后方连接一个向左侧倾斜的右侧拐臂,右侧拐臂连接右侧圆柱形支架的前下部,并使右侧前爪向左侧伸出的距离L2≥连杆的二分之一横向宽度,以便使两个前爪能够在连杆的纵向中心线上合并在一起;
两个圆柱形支架的结构相同,但左侧圆柱形支架横断面上形成的圆环形安装槽的槽口朝向左侧,右侧圆柱形支架横断面上形成的圆环形安装槽的槽口朝向右侧;左侧圆环形安装槽的外侧形成一个外套管,左侧圆环形安装槽的内侧形成一个内套管;右侧圆环形安装槽的外侧形成一个外套管,右侧圆环形安装槽的内侧形成一个内套管;两个可滑动方孔分别沿着两个圆柱形支架的轴线位于两个圆柱形支架的内套管的中心部位并贯通两个圆柱形支架的两端;
左侧圆柱形支架通过可滑动方孔从左侧套在左右调节螺杆的左端,右侧圆柱形支架通过可滑动方孔从右侧套在左右调节螺杆的右端,使圆柱形支架可以在左右调节螺杆上左右滑动;
在左侧圆环形安装槽内安装有一个联动套管,在右侧圆环形安装槽内安装有一个联动套管;左侧联动套管外侧沿着其圆柱面的中间部位并环绕该圆柱面设有一个圆环形联动槽,右侧联动套管外侧沿着其圆柱面的中间部位并环绕该圆柱面设有一个圆环形联动槽;左侧圆柱形支架外套管上侧壁上安装的销钉插入圆环形联动槽内,并将左侧联动套管锁定在左侧圆环形安装槽内,锁定后的左侧联动套管可以在左侧圆环形安装槽内转动;右侧圆柱形支架外套管上侧壁上安装的销钉插入圆环形联动槽内,并将右侧联动套管锁定在右侧圆环形安装槽内,锁定后的右侧联动套管可以在右侧圆环形安装槽内转动;左侧联动套管与左侧圆柱形滚花螺丝帽是一个整体,右侧联动套管与右侧圆柱形滚花螺丝帽是一个整体,两个圆柱形滚花螺丝帽的内螺纹与左右调节螺杆的外螺纹相互吻合,使两个圆柱形滚花螺丝帽在沿着左右调节螺杆以旋转的方式实现左右移动时,能够分别带动两个圆柱形支架同时移动。
所述左侧前爪、左侧拐臂和左侧圆柱形支架是一个整体,右侧前爪、右侧拐臂和右侧圆柱形支架是一个整体。
所述左侧圆柱形支架的外套管和内套管通过左侧圆环形安装槽的底部即左侧圆柱形支架的右端形成一个整体;右侧圆柱形支架的外套管和内套管通过右侧圆环形安装槽的底部即右侧圆柱形支架的左端形成一个整体。
所述两个圆柱形支架的轴线与圆柱形滚花螺丝帽和左右调节螺杆位于相同的轴线上,使两个圆柱形支架及两个前爪分别位于相同的平面上左右移动。
所述左侧销钉的轴线垂直于与左侧圆柱形支架的轴线,右侧销钉的轴线垂直于与右侧圆柱形支架的轴线。
所述左侧外套管的上侧管壁上并与圆环形联动槽上下相对的位置,设有一个带内螺纹的螺丝孔,该螺丝孔内安装有一个带外螺纹的销钉,当销钉紧固到该螺丝孔内以后,销钉的下端圆柱形的头部安插在圆环形联动槽内;右侧外套管的上侧管壁上并与圆环形联动槽上下相对的位置,设有一个带内螺纹的螺丝孔,该螺丝孔内安装有一个带外螺纹的销钉,当销钉紧固到该螺丝孔内以后,销钉的下端圆柱形的头部安插在圆环形联动槽内。
所述两个圆环形联动槽的宽度相等,两个销钉下端圆柱形头部的直径略小于两个圆环形联动槽的宽度,以便使两个销钉下端圆柱形头部分别插入两个圆环形联动槽内以后,两个联动套管可以分别随着两个圆柱形滚花螺丝帽的转动而转动。
所述两个销钉是在圆头螺栓或六角螺栓等普通螺栓的带螺纹一端,沿着螺栓的轴线延长一段圆柱体作为销钉而构成的。
所述左右调节螺杆上下各有一个纵向的平面分别与两个可滑动方孔的上下内平面相互吻合,使两个圆柱形支架可以沿着左右调节螺杆实现左右滑动,但不能沿着左右调节螺杆的圆周面转动。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一种可调试四爪骨折复位固定钳”(专利申请号:…………………)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右侧前爪与右侧圆柱形支架的立体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右侧螺丝帽与右侧套管的立体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右侧圆柱形支架与右侧螺丝帽组装后的立体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左侧圆柱形支架与左侧螺丝帽组装后的立体结构图。
图7是图5的放大图。
图8是图6的放大图。
图9是在图7中沿着销钉和螺丝帽的轴线纵向剖开后的A向图。
图10是在图8中沿着销钉和螺丝帽的轴线纵向剖开后的A向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左侧前爪和左侧圆柱形支架在图8基础上的俯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右侧前爪和右侧圆柱形支架在图7基础上的俯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俯视图,即两个前爪与连杆及其相关部分组合后的俯视图。
在说明书附图中:
1是旋钮。                             14a、14b、18a、18b是控制螺母。
2是前后调节螺杆。                     15a、15b是可滑动方孔。
3是支架。                             16a、16b、16c是固定螺钉。
4是连杆。                             17a、17b是钢板固定槽。
5a、5b是支架。                        19是方孔。
6a是左右调节螺杆。                    20a、20b是圆柱形支架。
6b是调节螺杆上的纵向平面。            21a、21b是圆柱形滚花螺丝帽。
7a是内调节螺钉。                      22a、22b是销钉。
7b、7c是内调节螺丝孔。                23a、23b是拐臂。
8a是左前爪。                          24a、24b是圆柱形支架的外套管。
8b是右前爪。                          25a、25b是圆环形安装槽。
9a是左后爪。                          26a、26b是圆柱形支架的内套管。
9b是右后爪。                          27a、27b是联动套管。
10是前部滑槽。                        28a、28b是圆环形联动槽。
11是前螺钉。                          29a、29b是螺丝帽的内螺纹。
12是后抓臂。                          30a、30b是螺丝帽的螺丝孔。
13是后部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2、3、4、5、6、7、8、9、10、11、12、13,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可调试四爪骨折复位固定钳,由两个前爪、两个后爪、一个后爪臂、两个前爪的前后调节装置和两个前爪的左右调节装置组成。
在现有技术方案中,前爪的前后调节装置由旋钮1、前后调节螺杆2、支架3、连杆4、前螺钉11、后螺钉(图中没有给出)以及后爪臂12上的前滑槽10和后滑槽13构成。两个后爪9a、9b与后爪臂12和支架3是一个整体。连杆4上的后螺钉位于连杆4下方靠近支架3的一端。当旋钮1旋转后,带动前后调节螺杆2旋转,从而推动连杆4实现前后往复移动。在连杆4前后往复移动过程中,连杆4下方的前螺钉11和后螺钉分别相应地在前滑槽10和后滑槽13中实现滑动,进而控制连杆4在一个直线上实现往复运动。同时,左右调节螺杆6a横向插入连杆4前端的方孔19内,并由固定螺钉16c4将左右调节螺杆6a固定在方孔19内。
本实用新型改进部分的结构是:
去掉两个内侧控制螺母14a、18a,用左侧圆柱形滚花螺丝帽21a取代外侧控制螺母14b,用右侧圆柱形滚花螺丝帽21b取代外侧控制螺母18b。
左侧前爪8a的下后方连接一个向右侧倾斜的左侧拐臂23a,左侧拐臂23a连接左侧圆柱形支架20a的前下部,并使左侧前爪8a向右侧伸出的距离L1≥连杆4的二分之一横向宽度;右侧前爪8b的下后方连接一个向左侧倾斜的右侧拐臂23b,右侧拐臂23b连接右侧圆柱形支架20b的前下部,并使右侧前爪8b向左侧伸出的距离L2≥连杆4的二分之一横向宽度,以便使两个前爪8a、8b能够在连杆4的纵向中心线上合并在一起。左侧前爪8a、左侧拐臂23a和左侧圆柱形支架20a是一个整体,右侧前爪8b、右侧拐臂23b和右侧圆柱形支架20b是一个整体,使左右两个前爪8a、8b能够分别与两个圆柱形支架20a、20b同时移动。
两个圆柱形支架20a、20b的结构相同,但左侧圆柱形支架20a横断面上形成的圆环形安装槽25a的槽口朝向左侧,右侧圆柱形支架20b横断面上形成的圆环形安装槽25b的槽口朝向右侧。左侧圆环形安装槽25a的外侧形成一个外套管24a,左侧圆环形安装槽25a的内侧形成一个内套管26a。右侧圆环形安装槽25b的外侧形成一个外套管24b,右侧圆环形安装槽25b的内侧形成一个内套管26b。两个可滑动方孔15a、15b分别沿着两个圆柱形支架20a、20b的轴线位于两个圆柱形支架20a、20b的内套管26a、26b的中心部位并贯通两个圆柱形支架20a、20b的两端。左侧圆柱形支架20a的外套管24a和内套管26a通过左侧圆环形安装槽25a的底部即左侧圆柱形支架20a的右端形成一个整体。右侧圆柱形支架20b的外套管24b和内套管26b通过右侧圆环形安装槽25b的底部即右侧圆柱形支架20b的左端形成一个整体。
左侧圆柱形支架20a通过可滑动方孔15a从左侧套在左右调节螺杆6a的左端,右侧圆柱形支架20b通过可滑动方孔15b从右侧套在左右调节螺杆6a的右端。左右调节螺杆6a上下各有一个纵向的平面6b分别与两个可滑动方孔15a、15b的上下内平面相互吻合,使两个圆柱形支架20a、20b可以沿着左右调节螺杆6a实现左右滑动,但不能沿着左右调节螺杆6a的圆周面转动。
在左侧圆环形安装槽25a内安装有一个联动套管27a,在右侧圆环形安装槽25b内安装有一个联动套管27b。左侧联动套管27a外侧沿着其圆柱面的中间部位并环绕该圆柱面设有一个圆环形联动槽28a,右侧联动套管27b外侧沿着其圆柱面的中间部位并环绕该圆柱面设有一个圆环形联动槽28b。左侧外套管24a的上侧管壁上并与圆环形联动槽28a上下相对的位置,设有一个带内螺纹的螺丝孔,该螺丝孔内安装有一个带外螺纹的销钉22a,当销钉22a紧固到该螺丝孔内以后,销钉22a的下端圆柱形的头部安插在圆环形联动槽28a内。右侧外套管24b的上侧管壁上并与圆环形联动槽28b上下相对的位置,设有一个带内螺纹的螺丝孔,该螺丝孔内安装有一个带外螺纹的销钉22b,当销钉22b紧固到该螺丝孔内以后,销钉22b的下端圆柱形的头部安插在圆环形联动槽28b内。两个圆环形联动槽28a、28b的宽度相等,两个销钉22a、22b下端圆柱形头部的直径略小于两个圆环形联动槽28a、28b的宽度,以便使两个销钉22a、22b下端圆柱形头部分别插入两个圆环形联动槽28a、28b内以后,两个联动套管27a、27b可以分别随着两个圆柱形滚花螺丝帽21a、21b的转动而转动,但两个联动套管27a、27b不能分别从两个圆环形安装槽25a、25b内拔出,从而使控制螺丝帽与前爪支架和前爪之间实现一起移动的目的。
左侧联动套管27a与左侧圆柱形滚花螺丝帽21a是一个整体,右侧联动套管27b与右侧圆柱形滚花螺丝帽21b是一个整体,两个圆柱形滚花螺丝帽21a、21b的内螺纹与左右调节螺杆6a的外螺纹相互吻合,使两个圆柱形滚花螺丝帽21a、21b在沿着左右调节螺杆6a以旋转的方式实现左右移动时,能够分别带动两个圆柱形支架20a、20b同时移动。
两个圆柱形支架20a、20b的轴线与圆柱形滚花螺丝帽21b和左右调节螺杆6a位于相同的轴线上,使两个圆柱形支架20a、20b及两个前爪8a、8b分别位于相同的平面上左右移动。
左侧销钉22a的轴线垂直于与左侧圆柱形支架20a的轴线,右侧销钉22b的轴线垂直于与右侧圆柱形支架20b的轴线。
两个销钉22a、22b是在圆头螺栓或六角螺栓等普通螺栓的带螺纹一端,沿着螺栓的轴线延长一段圆柱体作为销钉而构成的。
从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并实现了本实用新型所要实现的两个技术目的。其优点是:
1、由于两个前爪分别可以自动跟随一个相邻的外侧控制螺母进行左右移动,从而去掉了前爪内侧的控制螺母,简化了零件数量,减少了操作步骤,提高了手术过程中的工作效率,缩短了手术时间。
2、由于两个前爪能够在中心位置合并使用,使其前爪在中间部位的移动范围没有了盲区,并在需要的情况下可以将两个前爪合并在一起作为一个前爪使用,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在手术中的方便性。

Claims (9)

1、一种改进的可调试四爪骨折复位固定钳,由两个前爪、两个后爪、一个后爪臂、两个前爪的前后调节装置和两个前爪的左右调节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
左侧前爪(8a)的下后方连接一个向右侧倾斜的左侧拐臂(23a),左侧拐臂(23a)连接左侧圆柱形支架(20a)的前下部,并使左侧前爪(8a)向右侧伸出的距离L1≥连杆(4)的二分之一横向宽度;右侧前爪(8b)的下后方连接一个向左侧倾斜的右侧拐臂(23b),右侧拐臂(23b)连接右侧圆柱形支架(20b)的前下部,并使右侧前爪(8b)向左侧伸出的距离L2≥连杆(4)的二分之一横向宽度,以便使两个前爪(8a、8b)能够在连杆(4)的纵向中心线上合并在一起;
两个圆柱形支架(20a、20b)的结构相同,但左侧圆柱形支架(20a)横断面上形成的圆环形安装槽(25a)的槽口朝向左侧,右侧圆柱形支架(20b)横断面上形成的圆环形安装槽(25b)的槽口朝向右侧;左侧圆环形安装槽(25a)的外侧形成一个外套管(24a),左侧圆环形安装槽(25a)的内侧形成一个内套管(26a);右侧圆环形安装槽(25b)的外侧形成一个外套管(24b),右侧圆环形安装槽(25b)的内侧形成一个内套管(26b);两个可滑动方孔(15a、15b)分别沿着两个圆柱形支架(20a、20b)的轴线位于两个圆柱形支架(20a、20b)的内套管(26a、26b)的中心部位并贯通两个圆柱形支架(20a、20b)的两端;
左侧圆柱形支架(20a)通过可滑动方孔(15a)从左侧套在左右调节螺杆(6a)的左端,右侧圆柱形支架(20b)通过可滑动方孔(15b)从右侧套在左右调节螺杆(6a)的右端,使圆柱形支架(20a、20b)可以在左右调节螺杆(6a)上左右滑动;
在左侧圆环形安装槽(25a)内安装有一个联动套管(27a),在右侧圆环形安装槽(25b)内安装有一个联动套管(27b);左侧联动套管(27a)外侧沿着其圆柱面的中间部位并环绕该圆柱面设有一个圆环形联动槽(28a),右侧联动套管(27b)外侧沿着其圆柱面的中间部位并环绕该圆柱面设有一个圆环形联动槽(28b);左侧圆柱形支架外套管(24a)上侧壁上安装的销钉(22a)插入圆环形联动槽(28a)内,并将左侧联动套管(27a)锁定在左侧圆环形安装槽(25a)内,锁定后的左侧联动套管(27a)可以在左侧圆环形安装槽(25a)内转动;右侧圆柱形支架外套管(24b)上侧壁上安装的销钉(22b)插入圆环形联动槽(28b)内,并将右侧联动套管(27b)锁定在右侧圆环形安装槽(25b)内,锁定后的右侧联动套管(27b)可以在右侧圆环形安装槽(25b)内转动;左侧联动套管(27a)与左侧圆柱形滚花螺丝帽(21a)是一个整体,右侧联动套管(27b)与右侧圆柱形滚花螺丝帽(21b)是一个整体,两个圆柱形滚花螺丝帽(21a、21b)的内螺纹与左右调节螺杆(6a)的外螺纹相互吻合,使两个圆柱形滚花螺丝帽(21a、21b)在沿着左右调节螺杆(6a)以旋转的方式实现左右移动时,能够分别带动两个圆柱形支架(20a、20b)同时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可调试四爪骨折复位固定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前爪(8a)、左侧拐臂(23a)和左侧圆柱形支架(20a)是一个整体,右侧前爪(8b)、右侧拐臂(23b)和右侧圆柱形支架(20b)是一个整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可调试四爪骨折复位固定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圆柱形支架(20a)的外套管(24a)和内套管(26a)通过左侧圆环形安装槽(25a)的底部即左侧圆柱形支架(20a)的右端形成一个整体;右侧圆柱形支架(20b)的外套管(24b)和内套管(26b)通过右侧圆环形安装槽(25b)的底部即右侧圆柱形支架(20b)的左端形成一个整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可调试四爪骨折复位固定钳,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圆柱形支架(20a、20b)的轴线与圆柱形滚花螺丝帽(21b)和左右调节螺杆(6a)位于相同的轴线上,使两个圆柱形支架(20a、20b)及两个前爪(8a、8b)分别位于相同的平面上左右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可调试四爪骨折复位固定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销钉(22a)的轴线垂直于与左侧圆柱形支架(20a)的轴线,右侧销钉(22b)的轴线垂直于与右侧圆柱形支架(20b)的轴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可调试四爪骨折复位固定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外套管(24a)的上侧管壁上并与圆环形联动槽(28a)上下相对的位置,设有一个带内螺纹的螺丝孔,该螺丝孔内安装有一个带外螺纹的销钉(22a),当销钉(22a)紧固到该螺丝孔内以后,销钉(22a)的下端圆柱形的头部安插在圆环形联动槽(28a)内;右侧外套管(24b)的上侧管壁上并与圆环形联动槽(28b)上下相对的位置,设有一个带内螺纹的螺丝孔,该螺丝孔内安装有一个带外螺纹的销钉(22b),当销钉(22b)紧固到该螺丝孔内以后,销钉(22b)的下端圆柱形的头部安插在圆环形联动槽(28b)内。
7、根据权利要求1、5、6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可调试四爪骨折复位固定钳,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圆环形联动槽(28a、28b)的宽度相等,两个销钉(22a、22b)下端圆柱形头部的直径略小于两个圆环形联动槽(28a、28b)的宽度,以便使两个销钉(22a、22b)下端圆柱形头部分别插入两个圆环形联动槽(28a、28b)内以后,两个联动套管(27a、27b)可以分别随着两个圆柱形滚花螺丝帽(21a、21b)的转动而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1、5、6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可调试四爪骨折复位固定钳,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销钉(22a、22b)是在圆头螺栓或六角螺栓等普通螺栓的带螺纹一端,沿着螺栓的轴线延长一段圆柱体作为销钉而构成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可调试四爪骨折复位固定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调节螺杆(6a)上下各有一个纵向的平面(6b)分别与两个可滑动方孔(15a、15b)的上下内平面相互吻合,使两个圆柱形支架(20a、20b)可以沿着左右调节螺杆(6a)实现左右滑动,但不能沿着左右调节螺杆(6a)的圆周面转动。
CN200920009180U 2009-04-03 2009-04-03 一种改进的可调试四爪骨折复位固定钳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75554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009180U CN201375554Y (zh) 2009-04-03 2009-04-03 一种改进的可调试四爪骨折复位固定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009180U CN201375554Y (zh) 2009-04-03 2009-04-03 一种改进的可调试四爪骨折复位固定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375554Y true CN201375554Y (zh) 2010-01-06

Family

ID=415156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00918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75554Y (zh) 2009-04-03 2009-04-03 一种改进的可调试四爪骨折复位固定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375554Y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63737A (zh) * 2016-03-07 2016-11-02 张宝峰 桡骨远端骨折整复器
CN106725694A (zh) * 2017-01-23 2017-05-31 魏伟 一种妇科止血钳
WO2018218489A1 (zh) * 2017-05-31 2018-12-06 唐佩福 骨固定装置
CN110450080A (zh) * 2019-09-17 2019-11-15 毛兴佳 一种医疗实验用操作钳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63737A (zh) * 2016-03-07 2016-11-02 张宝峰 桡骨远端骨折整复器
CN106725694A (zh) * 2017-01-23 2017-05-31 魏伟 一种妇科止血钳
WO2018218489A1 (zh) * 2017-05-31 2018-12-06 唐佩福 骨固定装置
CN110450080A (zh) * 2019-09-17 2019-11-15 毛兴佳 一种医疗实验用操作钳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75554Y (zh) 一种改进的可调试四爪骨折复位固定钳
CN103917317B (zh) 用于加工旋转的管状工件的机床的夹盘
DE60318257T2 (de) Reifenmontage- und Wulstabdrück-Maschine
EP1983147A2 (de) Baugerät, Mäkler und Verfahren zur Montage des Mäklers am Baugerät
CN102131674B (zh) 机动车辆座椅的包括两个轨副、摇杆和一个座椅支撑体的基部框架
DE102005014489A1 (de) Trägersystem für eine maschinell angetriebene Greifzangenanordnung
CN114433271B (zh) 一种模拟人手摇匀检验试管的摆动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02498039B (zh) 一种制造重飞行器的方法与装置
CN110833448B (zh) 骨折牵引复位装置
CN108307785A (zh) 一种切口留茎式菠萝采摘辅助工具
CN108746677A (zh) 一种气动可自动上锁且具有保险功能的车床
CN106314644A (zh) 一种反向三轮车
CN106414118A (zh) 具有承受剪力的支撑面的构件连接部
CN201799837U (zh) 起落架安装小车
CN1605421A (zh) 用于在塑料管的外表面上准备焊接区域的设备
CN2798538Y (zh) 联合收割机的可伸缩收割台
CN107414791A (zh) 一种面对称过约束混联机器人
EP1020259B1 (de) Werkstückgreifer und Verfahren zu seiner Herstellung
CN110977285B (zh) 一种管道与接头之间焊接用辅助装置
CN107598259B (zh) 一种不锈钢无缝钢管生产加工切割工艺及设备
DE102014106174B4 (de) Zweiradrahmen
CN208219852U (zh) 一种小型厂房钢结构骨架
EP3170722A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montage eines fahrzeugs, insbesondere eines nutzfahrzeugs
CN105689951B (zh) 一种圆管外挂件的焊接夹具
US20120144649A1 (en) Pin Installation Assembly And Associated Machine And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106

Termination date: 201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