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74804Y - 派型辐射同轴对称驱动音箱 - Google Patents

派型辐射同轴对称驱动音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374804Y
CN201374804Y CN200920032174U CN200920032174U CN201374804Y CN 201374804 Y CN201374804 Y CN 201374804Y CN 200920032174 U CN200920032174 U CN 200920032174U CN 200920032174 U CN200920032174 U CN 200920032174U CN 201374804 Y CN201374804 Y CN 201374804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yndeton
full frequency
frequency speaker
coaxial
speaker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0321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卫国
梁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9200321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374804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374804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374804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btaining Desirable Characteristics In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派型辐射同轴对称驱动音箱,它包括相同且相对应的柱形空腔壳体I和柱形空腔壳体II及对称曲线锥体连接结构;柱形空腔壳体I、柱形空腔壳体II分别内置同轴全频扬声器单元I、同轴全频扬声器单元II;同轴全频扬声器单元I和同轴全频扬声器单元II相同并相对安装;对称曲线锥体连接结构两端分别与柱形空腔壳体I、柱形空腔壳体II的一端及同轴全频扬声器单元I、同轴全频扬声器单元II的一端相连。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一组360°的对称曲线锥体连接结构作为一个360°辐射声导向结构,同时又由于两个同轴全频扬声器单元完全相同,因此可有效地增加音箱辐射功率,从而实现了大功率及360°的全方向、全频带的声波辐射。

Description

派型辐射同轴对称驱动音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音箱,尤其涉及一种派型辐射同轴对称驱动音箱。
背景技术
最早期的听音方式是单声道(mono)的,它只有一组发声单元(音箱),因此我们还不能把它称之为一个听音的系统,在这种方式下只能听到声音音调高低和音量的大小。
之后产生了立体声(stereo)制式,这种制式的产生是因为录音方式发生了变革,即出现了立体声拾音这种录音方式。虽然只是在录音时增加了一支拾音话筒,在放音时增加了一组发声单元,但对于听音者所获得的听音感受却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在听音时人们不仅听到了声音音量高低大小的变化,还领悟感觉到了声像的真实存在与变化,人们可以听到一个声音不是从两只音箱的任何一只中发出,而是从它们之间中的某一虚幻的点发出,于是声场的概念由此产生。科学研究表明之所以会在人脑中产生声场这样一个虚幻的东西,是与人耳的排列和听音方式有关的。
立体声声场可以真实地再现自然界的声场,虽然这只是一个二维的声场(可以真实再现声像的左右移动),却也让人们体会到前所未有的真实感受。这是一种非常成功的从拾音到还音的格式,一直延用了几十年。其间又经历了混音制作过程的数字化,声音拾取-混音制作-声音还原的过程变得越来越复杂,而带来的好处却是声音的保真度与品质越来越高,甚至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人耳亦无法分辨出其间的微小差别(失真)。然而有意思的是,无论这个过程怎么变化,在声音还原(音箱)这一环节上却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
当前市场上出售的扬声器单元都是有辐射轴向的,传统的音箱都是向一面辐射,有一定的水平辐射角度,中高频部分尤其明显,当人们的听觉偏离两音连线的中垂线时,其声压与相位特性都将发生很大变化,这实际上对于听音是极为不利的。在现实生活中,当人耳听到一个声源发声时,所听到的大部分声波是由空间障碍物等反射过来的,直达声实际并不多,因此这样的声音听起来自然丰满。如果只有直达声而没有反射声,听到的声音则干巴巴的,在强吸音室中这种体验就会更加深刻。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声源也是向四面八方扩散声波,只要你不刻意去改变,它们就会按其规律四处反射扩散开去;而按照目前传统音箱的声音还原方式,这种强的辐射方向性必然会损失很多反射声信息,还原的声场就会不自然;同时,传统的音箱对听音环境也有较高的要求,因为这种强的辐射方向性往往导致局部反射过于强烈,因此必须采取一定的吸声措施,从而白白浪费功放与音箱的能量,而使声音显得呆板无生气。另外,传统音箱受制于集束效应,最佳听音区很窄,离开最佳听音区,听音感受就有很大变化,但如果让声音360°扩散,上述情况就会大大改善,它并不需要太多的空间吸声,也不需要额外的声扩散设施,它的声能量就能向四周平均扩散开去,水平方向没有指向性与方向性,这样听音环境就变成了一个共鸣器,声音自然飘逸,没有压迫感,宛如在音乐厅一样。
因此,作为已经迈入全新时代的声场还原音箱,不论是置于家庭的影院系统、专业的数码影院系统还是一般的会议扩声、现场演出扩声之中,人们都希望最佳聆听位置尽量宽广一点,即便稍有偏差,也不至于声像明显集中于某一局部,使声场比例严重失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声波辐射角度为360°、有效增加音箱辐射功率的派型辐射同轴对称驱动音箱。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派型辐射同轴对称驱动音箱,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相同且相对应的柱形空腔壳体I和柱形空腔壳体II及对称曲线锥体连接结构;所述柱形空腔壳体I、柱形空腔壳体II分别内置同轴全频扬声器单元I、同轴全频扬声器单元II;所述同轴全频扬声器单元I和同轴全频扬声器单元II相同并相对安装;所述对称曲线锥体连接结构两端分别与所述柱形空腔壳体I、柱形空腔壳体II的一端及所述同轴全频扬声器单元I、同轴全频扬声器单元II的一端相连。
所述对称曲线锥体连接结构由两个曲率相同且底部相吻合的曲线锥体、保护格栅、连接结构I和连接结构II组成;所述曲线锥体的底部四周均匀地设有四个所述连接结构I;每两个所述连接结构I中间设有一个所述连接结构II;所述连接结构I与所述连接结构II之间均匀地设有数个所述保护格栅。
所述连接结构II的长度小于所述连接结构I的长度。
所述保护格栅的长度≤所述连接结构II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组360°的对称曲线锥体连接结构作为一个360°辐射声导向结构,同时又由于两个同轴全频扬声器单元完全相同,给它们分别施加的音频驱动信号也完全相同,因此使得本实用新型在输出功率上相对于现有技术增加了一倍(最大输出声压级可增加3分贝),从而实现了用很小的音箱体就可以实现高承受、大动态、大声压的输出。
2、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两个完全相同的同轴全频扬声器单元位于对称曲线锥体连接结构两端,因此当对称曲线锥体连接结构两侧同等功率、同样频率成分及相位特性的声波出现时,声波就会分别沿着由全频扬声器单元的振膜和对称曲线锥体所形成的封闭空间向四周辐射,并在对称曲线锥体的锥体外缘融合成一束辐射声波一同向外辐射,从而实现了大功率及360°的全方向、全频带的声波辐射,可满足各种家庭或专业数码影院、会议室扩声、中小型现场演出等所需的音频效果。
3、由于本实用新型对于复杂建声条件下的声场重建十分简便,其摆位并无特别要求,因此在借助一定的墙壁反射后,声场更加自然贴切,并且最佳听音区比一般音箱产生的声场要宽得多。实际听音测试表明:由本实用新型组成的5.1影院系统具有很强的临场感,低音延伸很低,力度十足,气势磅礴,声像的移动与定位轮廓分明,包围感很强,当偏离最佳听音位置时,声场无明显畸变。
4、由于本实用新型中设有对称曲线锥体连接结构,其中的对称曲线锥体具有非线性的过渡特性,因此可以有效地抑制声波的多余反射与折射,从而使来自上下两个同轴全频扬声器单元的全频段的声波分别经过曲线锥体结构导流,并在辐射器中部融合并以360°的方式向四周辐射。由于声波在融合时的距离很近,在正常聆听距离上,近似于点声源,因此可使其相位特性达到最佳。
5、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同轴全频扬声器单元,因此简化了现有箱体结构,便于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对称曲线锥体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对称曲线锥体连接结构的细部示意图。
图中:11-柱形空腔壳体I    12-柱形空腔壳体II2-对称曲线锥体连接结构    21-曲线锥体    22-保护格栅23-连接结构I    24-连接结构II    31-同轴全频扬声器单元I32-同轴全频扬声器单元II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派型辐射同轴对称驱动音箱包括相同且相对应的柱形空腔壳体I 11和柱形空腔壳体II 12及对称曲线锥体连接结构2(参见图1、图2)。
柱形空腔壳体I 11、柱形空腔壳体II 12分别内置同轴全频扬声器单元I31、同轴全频扬声器单元II 32;同轴全频扬声器单元I 31和同轴全频扬声器单元II 32相同并相对安装。
对称曲线锥体连接结构2由两个曲率相同且底部相吻合的曲线锥体21、保护格栅22、连接结构I 23和连接结构II 24组成(参见图3、图4)。曲线锥体21的底部四周均匀地设有四个连接结构I 23;每两个连接结构I 23中间设有一个连接结构II 24,且连接结构II 24的长度小于连接结构I 23的长度;连接结构I 23与连接结构II 24之间均匀地设有数个保护格栅22,且保护格栅22的长度≤连接结构II 24的长度。对称曲线锥体连接结构2两端分别与柱形空腔壳体I 11、柱形空腔壳体II 12的一端及同轴全频扬声器单元I 31、同轴全频扬声器单元II 32的一端相连。
其中同轴全频扬声器单元I 31、同轴全频扬声器单元II 32分别为广州嘉声音响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同轴全频单元PF-1065156CA+PA34S型。

Claims (4)

1、一种派型辐射同轴对称驱动音箱,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相同且相对应的柱形空腔壳体I(11)和柱形空腔壳体II(12)及对称曲线锥体连接结构(2);所述柱形空腔壳体I(11)、柱形空腔壳体II(12)分别内置同轴全频扬声器单元I(31)、同轴全频扬声器单元II(32);所述同轴全频扬声器单元I(31)和同轴全频扬声器单元II(32)相同并相对安装;所述对称曲线锥体连接结构(2)两端分别与所述柱形空腔壳体I(11)、柱形空腔壳体II(12)的一端及所述同轴全频扬声器单元I(31)、同轴全频扬声器单元II(32)的一端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派型辐射同轴对称驱动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称曲线锥体连接结构(2)由两个曲率相同且底部相吻合的曲线锥体(21)、保护格栅(22)、连接结构I(23)和连接结构II(24)组成;所述曲线锥体(21)的底部四周均匀地设有四个所述连接结构I(23);每两个所述连接结构I(23)中间设有一个所述连接结构II(24);所述连接结构I(23)与所述连接结构II(24)之间均匀地设有数个所述保护格栅(2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派型辐射同轴对称驱动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II(24)的长度小于所述连接结构I(23)的长度。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派型辐射同轴对称驱动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格栅(22)的长度≤所述连接结构II(24)的长度。
CN200920032174U 2009-03-05 2009-03-05 派型辐射同轴对称驱动音箱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74804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032174U CN201374804Y (zh) 2009-03-05 2009-03-05 派型辐射同轴对称驱动音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032174U CN201374804Y (zh) 2009-03-05 2009-03-05 派型辐射同轴对称驱动音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374804Y true CN201374804Y (zh) 2009-12-30

Family

ID=415008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03217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74804Y (zh) 2009-03-05 2009-03-05 派型辐射同轴对称驱动音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374804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13518A (zh) * 2018-12-17 2019-03-01 黄新耀 一种同轴音响及照明灯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13518A (zh) * 2018-12-17 2019-03-01 黄新耀 一种同轴音响及照明灯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75294U (zh) 全频全方向扩散式音箱
US3976838A (en) High fidelity sound reproduction system
KR100896738B1 (ko) 동심 동일 평면상의 다중 대역 전기 음향 변환기
JPH01192299A (ja) ステレオ音響の収音装置
WO2012053446A1 (ja) ヘッドフォン装置
JPH11504176A (ja) 3次元サウンドイメージを生成するための音響オーディオシステム
CN204316742U (zh) 一种声学装置和一种音箱系统
CN201374805Y (zh) 派型辐射非对称驱动音箱
CN104301837A (zh) 可旋转的全方位组合式音箱
CN201374804Y (zh) 派型辐射同轴对称驱动音箱
CN105706461B (zh) 扬声器换能装置
Capel Newnes Audio and Hi-fi Engineer's Pocket Book
CN202841478U (zh) 一种三层音箱
US832058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rectional sound transmission with a linear array of exponentially spaced loudspeakers
CN204334917U (zh) 可旋转的全方位组合式音箱
WO2005053354A1 (en) Vsr surround tube headphone
CN113539226B (zh) 一种变电站主动降噪控制方法
CN2812459Y (zh) 派型辐射对称驱动数字影院音箱
CN203377997U (zh) 一种全向三维辐射音箱
CN110099351B (zh) 一种声场回放方法、装置和系统
Enomoto et al. 3-D sound reproduction system for immersive environments based on the boundary surface control principle
TWI752487B (zh) 三維聲場生成系統及方法
CN206743473U (zh) 一种音响
CN2419776Y (zh) 四声道耳机
CN221127469U (zh) 一种点声源全频音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230

Termination date: 201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