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73109Y - 燃气阀切换开关 - Google Patents

燃气阀切换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373109Y
CN201373109Y CN200920008952U CN200920008952U CN201373109Y CN 201373109 Y CN201373109 Y CN 201373109Y CN 200920008952 U CN200920008952 U CN 200920008952U CN 200920008952 U CN200920008952 U CN 200920008952U CN 201373109 Y CN201373109 Y CN 201373109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valve
hole
tube
gas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0089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日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K ENTERPRIS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K ENTERPRIS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K ENTERPRIS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K ENTERPRIS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200089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373109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373109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373109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燃气阀切换开关,包括一具有回复性的帽盖、一内阀杆、一中筒和一外筒;帽盖固定于燃气阀的组装孔;内阀杆的底端连接于帽盖;中筒具有供内阀杆顶端缘滑配于其中的容室,并在中筒与内阀杆之间安装有第一弹簧,中筒一侧至少具有一连通主气室的入气孔,以及在中筒顶端贯设有连通主气室的排气孔;外筒的顶端具有塞体,以及具有供中筒滑配于其中的阀室,并在外筒与中筒之间安装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的弹力小于第一弹簧的弹力;外筒的一侧具有连通副气室、入气孔的进气道,以及在塞体贯设有连通副气室与泄孔的出气道,此出气道与中筒的排气孔相对。此切换开关可自由选择使用天然瓦斯或液态瓦斯进行供气。

Description

燃气阀切换开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让消费者自由选择使用天然瓦斯或液态瓦斯供气的燃气阀切换开关。
背景技术
请参看图1A与图1B所示,其是现今常用的燃气阀切换开关10,该燃气阀切换开关10是安装在图2A、图2B所示燃气阀20的组装孔21与流体泄孔22之间,用以作为泄孔22启闭的最终流量控制,该燃气阀20的详细结构已在早先申请的中国台湾第094206759号专利前案中充分揭露,故而本案并不赘述。
此燃气阀切换开关10是由帽盖11、阀杆12及塞体13组成;所述帽盖11是采用橡胶成型,使之具有极佳的回复性,帽盖11固定在组装孔21上,而阀杆12底端与帽盖11连接,塞体13则连接在阀杆12的顶端,并使之与泄孔22相对应,然后在燃气阀20上安装一能碰触离、合帽盖11的电磁阀23,从而能连动塞体13启闭泄孔22。
由上述说明可知,现今燃气阀切换开关10仅能进行单纯的启闭控制,造成使用者根本无法广泛地根据燃气来源而进行弹性的流量调整。因为现今主要燃气可分成天然瓦斯、液化瓦斯等桶装瓦斯,由于桶装液化瓦斯的气压高于天然瓦斯,切换开关10为维持最佳的燃烧效率,此燃气阀切换开关10的流量设定在出厂时便已调校完成,所以其仅能适用于天然瓦斯或液化瓦斯中的任意一种,造成使用者只能屈就选择燃气种类或必须另外更换驱动切换开关10的零件,就此而言,燃气阀切换开关10显然不符合弹性使用的人性化需求,而有其不便之处。
有鉴于此,本设计人积极努力研究,经多次试验与改良,终于发展出本案所揭示确具实用功效的燃气阀的切换开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气阀切换开关,其可自由选择使用天然瓦斯或液态瓦斯进行供气。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燃气阀切换开关,安装在燃气阀的组装孔与流体泄孔之间,包括一具有回复性的帽盖、一内阀杆、一中筒和一外筒;帽盖固定于燃气阀的组装孔;内阀杆的底端连接于帽盖;中筒具有供内阀杆顶端缘滑配于其中的容室,并在中筒与内阀杆之间安装有第一弹簧,使容室顶端与内阀杆顶端保持有一主气室,该中筒一侧至少具有一连通主气室的入气孔,以及在中筒顶端贯设有连通主气室的排气孔;外筒的顶端具有能启闭燃气阀泄孔的塞体,以及具有供中筒滑配于其中的阀室,并在外筒与中筒之间安装有第二弹簧,使阀室顶端与中筒顶端保持有一副气室,且该第二弹簧的弹力小于第一弹簧的弹力;外筒的一侧具有连通副气室、入气孔的进气道,以及在塞体贯设有连通副气室与泄孔的出气道,此出气道与中筒的排气孔相对。
上述内阀杆的顶端安装有一止漏元件,中筒的排气孔与该止漏元件相对应;另外中筒的顶端还组设有一止漏垫片,此止漏垫片具有与排气孔相对的贯孔,且外筒出气道透过止漏垫片而与中筒排气孔间隔相对。
上述内阀杆的顶端凹设有一供形状相对应的止漏元件安装的T形孔,而中筒顶端凹设有一与排气孔连通并供止漏垫片安装的沉槽。
上述内阀杆的顶端缘具有一直径较大的套头,此套头还在底部外周径向突伸有一环肩部;中筒由底端向上凹设有一容室,此容室供内阀杆的环肩部滑配,第一弹簧安装在容室内周及套头外周之间,使得第一弹簧的顶端抵接于容室顶端、底端抵接于环肩部,中筒的底部外周还径向突伸有一抵肩;外筒的底端向上凹设有一阀室,此阀室供中筒的抵肩滑配,第二弹簧安装在阀室内周及中筒外周之间,使得第二弹簧的顶端抵接于阀室顶端、底端靠接于抵肩。
上述外筒在阀室底端径向内弯有一固定垫圈的折缘,使垫圈形成套头及中筒底端的挡止,此垫圈具有供内阀杆中段贯穿的通孔,使套头及中筒被限制地在阀室中滑合。
上述外筒在塞体外周套合有一止漏环,使得塞体通过止漏环而启、闭泄孔。
上述帽盖为半球形,该帽盖具有开口朝上的半球孔,并在此半球孔的底部成型有一扣座,而帽盖的周边则形成有径向突出的帽缘,此帽缘透过一螺套及垫片而锁结封闭于组装孔;且内阀杆底端具有能连接于扣座的扣块。
上述燃气阀安装有一作为帽盖行程控制之用的电磁阀。
上述燃气阀安装有一作为帽盖行程控制之用的步进马达。
上述燃气阀安装有一作为帽盖行程控制之用的手动开关。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一弹簧与第二弹簧之间的弹力差,使得塞体、主气室及副气室形成能四段调整流量大小或关闭的使用模式,从而可根据天然瓦斯或液态瓦斯的供气来源而作相应的调整,以达到使用广泛的原则及新颖功能,使用范围更广。
附图说明
图1A是习用燃气阀切换开关的立体示意图;
图1B是习用燃气阀切换开关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2A、图2B是习用燃气阀切换开关的动作示意图;
图2A(1)、图2B(1)分别是图2A、图2B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4A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4B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在燃气阀上的示意图;
图6A是本实用新型处于第一段流量控制的剖面示意图;
图6A(1)是图6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B是本实用新型处于第二段流量控制的剖面示意图;
图6B(1)是图6B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C是本实用新型处于第三段流量控制的剖面示意图;
图6C(1)是图6C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D是本实用新型处于关闭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6D(1)是图6D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A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B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切换开关    11帽盖
12阀杆        13塞体
20燃气阀      21组装孔
22泄孔        23电磁阀
24螺套        25垫片
30帽盖        31半球孔
32扣座        33帽缘
40内阀杆      41扣块
42套头        43T形孔
44止漏元件    45环肩部
50中筒        51容室
52第一弹簧    53主气室
54入气孔      55排气孔
56沉槽        57止漏垫片
571贯孔       58抵肩
60外筒        61塞体
611止漏环     62阀室
63折缘        64垫圈
641通孔       65第二弹簧
66副气室      67进气道
68出气道      70燃烧器
71点火管路    72母火管路
81步进马达    82手动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特征进行详细说明。
参考图3、图4A、图4B、图5及图6A所示,本实用新型可以安装在燃气阀20的组装孔21与流体泄孔22之间,用以控制泄孔22的出气流量,其包括有一具有半球形的帽盖30、一内阀杆40、一中筒50和一外筒60。
帽盖30采用橡胶成型,使之具有极佳的回复性,该帽盖30具有开口朝上的半球孔31,并在此半球孔31的底部成型有一扣座32,而帽盖30的周边则形成有径向突出的帽缘33,此帽缘33能透过螺套24及垫片25而锁结封闭于组装孔21。
内阀杆40的底端具有能连接于扣座32的扣块41,顶端缘则具有一直径较大的套头42,该套头42的顶端凹设有一T形孔43,此T形孔43可供一形状相对应的止漏元件44安装,此止漏元件44为橡胶制品,此套头42另在底部外周径向突伸有一环肩部45。
中筒50由底端向上凹设有一容室51,此容室51是供内阀杆40的环肩部45滑配于其中,并在容室51内周及套头42的外周之间安装有第一弹簧52,使得第一弹簧52的顶端抵接于容室51的顶端,而底端抵接于环肩部45,以使容室51的顶端与内阀杆40的顶端保持有一主气室53;该中筒50的一侧具有连通主气室53的入气孔54,并在中筒50的顶端纵向贯设有连通主气室54的排气孔55,并使排气孔55与止漏元件44相对应;另外,中筒50的顶端凹设有一与排气孔55连通的沉槽56,此沉槽56是提供一止漏垫片57安装,此止漏垫片57为橡胶制品,且具有与排气孔55相对的贯孔571,再则,中筒50还在底部外周径向突伸有一抵肩58。
外筒60的顶端具有一塞体61,并在塞体61的外周套合有一止漏环611,使得塞体61能通过止漏环611而启、闭泄孔22;而外筒60的底端则向上凹设有一阀室62,此阀室62是供中筒50的抵肩58滑配于其中,并在阀室62的底端径向内弯有一折缘63,用以将一垫圈64固定,使垫圈64形成套头42及中筒50底端的挡止,此垫圈64具有供内阀杆40中段贯穿的通孔641,以使套头42及中筒50能被限制地在阀室62中滑合,并在阀室62内周及中筒50的外周之间安装有第二弹簧65,使第二弹簧65的顶端抵接于阀室62的顶端、底端靠接于抵肩58,以使阀室62的顶端与中筒50的顶端保持有一副气室66,且令该第二弹簧65的弹力小于第一弹簧52的弹力;该外筒60的一侧具有连通副气室66与入气孔54的进气道67,以及在塞体61纵向贯设有连通副气室66与泄孔22的出气道68,此出气道68还通过止漏垫片57与中筒50的排气孔55间隔相对。
请配合图6A及图6A(1)所示,当电磁阀23未作动帽盖30时,其处于天然瓦斯或液化瓦斯第一段的流量全开状态,以便提供大火的控制;此时塞体61开启泄孔22,使得燃气阀20内部的瓦斯会经过塞体61及泄孔22之间的空隙输出,用以形成第一道瓦斯输出路径;此外,燃气阀20内部的瓦斯可经过进气道67、副气室66及出气道68输出,以形成第二道瓦斯输出路径;再则,燃气阀20内部的瓦斯可经过进气道67、入气孔54、主气室53、排气孔55、副气室66及出气道68输出,用以形成第三道瓦斯输出路径。
请配合图6B及图6B(1)所示,由于第二弹簧65的弹力小于第一弹簧52的弹力,所以电磁阀23能触压帽盖30而一体连动内阀杆40、中筒50及外筒60进行预定行程,在保持主气室53及副气室66下,而仅使塞体61关闭泄孔22,此时处于第二段流量状态,用以提供天然瓦斯小火控制;所述燃气阀20内部的瓦斯会经过进气道67、副气室66及出气道68输出,用以形成第一道瓦斯输出路径;再则,燃气阀20内部的瓦斯会经过进气道67、入气孔54、主气室53、排气孔55、副气室66及出气道68输出,用以形成第二道瓦斯输出路径。
请配合图6C及图6C(1)所示,当使用者居住的所在位置需使用桶装液化瓦斯时,可使电磁阀23再进一步动作而加大图6B的行程时,由于第二弹簧65的弹力小于第一弹簧52的弹力,所以图6B所示的副气室66会被止漏垫片57封闭,此时便处于第三段流量状态,如此便能提供桶装液态瓦斯的小火控制;因此,燃气阀20内部的瓦斯只能经过进气道67、入气孔54、主气室53、排气孔55、副气室66及出气道68输出。
请配合图6D及图6D(1)所示,当再进一步驱动电磁阀23而加大图6C的行程时,此时便可克服第一弹簧52的弹力,使止漏元件44封闭图6C中的主气室53,如此便能将瓦斯关闭。
由上述说明得知本实用新型能作出四段流量控制,让使用者可根据天然瓦斯或液态瓦斯供气来源而进行相应的流量调整,较习用结构更符合人性化需求。
请参阅图7A,其说明本实用新型能使用步进马达81取代图6A中的电磁阀23控制,使安装本实用新型的燃气阀20能顺利控制燃烧器70的点火管路71及母火管路72启、闭,至于图7B则是进一步地说明本实用新型能以手动开关82取代图6A中的电磁阀23控制。
前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例示,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燃气阀切换开关,其特征在于:安装在燃气阀的组装孔与流体泄孔之间,包括一具有回复性的帽盖、一内阀杆、一中筒和一外筒;
帽盖固定于燃气阀的组装孔;
内阀杆的底端连接于帽盖;
中筒具有供内阀杆顶端缘滑配于其中的容室,并在中筒与内阀杆之间安装有第一弹簧,使容室顶端与内阀杆顶端保持有一主气室,该中筒一侧至少具有一连通主气室的入气孔,以及在中筒顶端贯设有连通主气室的排气孔;
外筒的顶端具有能启闭燃气阀泄孔的塞体,以及具有供中筒滑配于其中的阀室,并在外筒与中筒之间安装有第二弹簧,使阀室顶端与中筒顶端保持有一副气室,且该第二弹簧的弹力小于第一弹簧的弹力;外筒的一侧具有连通副气室、入气孔的进气道,以及在塞体贯设有连通副气室与泄孔的出气道,此出气道与中筒的排气孔相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阀切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阀杆的顶端安装有一止漏元件,中筒的排气孔与该止漏元件相对应;另外中筒的顶端还组设有一止漏垫片,此止漏垫片具有与排气孔相对的贯孔,且外筒出气道透过止漏垫片而与中筒排气孔间隔相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阀切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阀杆的顶端凹设有一供形状相对应的止漏元件安装的T形孔,而中筒顶端凹设有一与排气孔连通并供止漏垫片安装的沉槽。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气阀切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阀杆的顶端缘具有一直径较大的套头,此套头还在底部外周径向突伸有一环肩部;中筒由底端向上凹设有一容室,此容室供内阀杆的环肩部滑配,第一弹簧安装在容室内周及套头外周之间,使得第一弹簧的顶端抵接于容室顶端、底端抵接于环肩部,中筒的底部外周还径向突伸有一抵肩;外筒的底端向上凹设有一阀室,此阀室供中筒的抵肩滑配,第二弹簧安装在阀室内周及中筒外周之间,使得第二弹簧的顶端抵接于阀室顶端、底端靠接于抵肩。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气阀切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在阀室底端径向内弯有一固定垫圈的折缘,使垫圈形成套头及中筒底端的挡止,此垫圈具有供内阀杆中段贯穿的通孔,使套头及中筒被限制地在阀室中滑合。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气阀切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在塞体外周套合有一止漏环,使得塞体通过止漏环而启、闭泄孔。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气阀切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帽盖为半球形,该帽盖具有开口朝上的半球孔,并在此半球孔的底部成型有一扣座,而帽盖的周边则形成有径向突出的帽缘,此帽缘透过一螺套及垫片而锁结封闭于组装孔;且内阀杆底端具有能连接于扣座的扣块。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气阀切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阀安装有一作为帽盖行程控制之用的电磁阀。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气阀切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阀安装有一作为帽盖行程控制之用的步进马达。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气阀切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阀安装有一作为帽盖行程控制之用的手动开关。
CN200920008952U 2009-03-17 2009-03-17 燃气阀切换开关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73109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008952U CN201373109Y (zh) 2009-03-17 2009-03-17 燃气阀切换开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008952U CN201373109Y (zh) 2009-03-17 2009-03-17 燃气阀切换开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373109Y true CN201373109Y (zh) 2009-12-30

Family

ID=414991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00895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73109Y (zh) 2009-03-17 2009-03-17 燃气阀切换开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373109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88182A (zh) * 2012-08-28 2012-11-21 南京普鲁卡姆电器有限公司 继电器式双气源燃气集成阀
CN109973674A (zh) * 2019-04-22 2019-07-05 浙江新涛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燃气旋塞阀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88182A (zh) * 2012-08-28 2012-11-21 南京普鲁卡姆电器有限公司 继电器式双气源燃气集成阀
CN109973674A (zh) * 2019-04-22 2019-07-05 浙江新涛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燃气旋塞阀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360799U (zh) 双气源燃气控制系统
CN201373109Y (zh) 燃气阀切换开关
CN105833455A (zh) 止回式消火栓
CN209278569U (zh) 一种机械式管道燃气自闭阀
CN101776179B (zh) 可在线清洗维修的温控阀
CN202674409U (zh) 双向自由转换单向阀门
CN101354084B (zh) 气动角阀
CN102720863B (zh) 一种双气源燃气阀门
CN202349364U (zh) 一种气动直角阀
CN102374326A (zh) 具有远程软管脱落及微漏关闭功能的燃气自闭阀
CN210510424U (zh) 一种燃气自闭阀
CN101749475B (zh) 用于流量计量控制的电磁调节阀装置
CN2469271Y (zh) 防泄漏直管调节球阀
CN2835739Y (zh) 用于高压加热器保护装置的入口阀
CN213088896U (zh) 一种气液一体化高性能蝶阀装置
CN216715326U (zh) 无膜片轴杆轴套弹簧k型液体控制阀
CN2596120Y (zh) 自控阀
CN202100769U (zh) 真空断路阀
CN201301972Y (zh) 一种气动角阀
CN101776180A (zh) 可在线清洗阀芯的温控阀
CN109058534A (zh) 一种机械式管道燃气自闭阀
CN201884713U (zh) 一种气动三通阀
WO2022127577A1 (zh) 一种无膜片轴杆轴套弹簧z型液体控制阀
CN211398726U (zh) 压差导阀
CN203718102U (zh) 一种利用输送管线内压力作为动力的输送管线阀门执行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230

Termination date: 2014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