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69011Y - 一种计算机电源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计算机电源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369011Y
CN201369011Y CNU2009200525930U CN200920052593U CN201369011Y CN 201369011 Y CN201369011 Y CN 201369011Y CN U2009200525930 U CNU2009200525930 U CN U2009200525930U CN 200920052593 U CN200920052593 U CN 200920052593U CN 201369011 Y CN201369011 Y CN 201369011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conducting plate
power supply
heat pipe
micr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92005259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勇
陈创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Newidea & Patent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Newidea & Patent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Newidea & Patent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Newidea & Patent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92005259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369011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369011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369011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计算机电源散热装置,包括底板、与发热电子元件相连接的导热板和散热片,还设置有微热管,所述导热板与所述底板为夹角连接设置,所述导热板表面设置有沟槽,所述微热管通过所述沟槽与所述导热板连接。所述导热板包括第一导热板和第二导热板,所述微热管的前段部分嵌设于所述第一导热板的沟槽中,其后段部分嵌设于所述第二导热板的沟槽中。计算机电源工作时,发热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经导热板,把热量迅速传递到微热管的前段部分和后段部分,由于微热管具有良好的等温性,把热量从前段部分和后段部分传递到中间部分的散热片上,在风扇作用下,强制散热片周围空气的对流传热,把热空气送到计算机外部环境中,实现高效散热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计算机电源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计算机电源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硬件系统耗电量的增加,电源的功率也在不断地提高。虽然现在计算机电源所通用的开关电源转换效率较高,但是仍然有不少的电能转化成热能,使得计算机电源成为计算机系统内部的一个主要的热源,严重影响计算机运行的稳定性。
现有技术中,一般的计算机电源散热装置,通常包括有与发热元件相接的一底板,设置在底板上的若干散热鳍片,以及设置在风口的风扇。底板用来吸收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鳍片把热量散发到空气中,并在风扇的作用下,加强空气的对流传热。但是随着电子元件的体积越来越小,发热量更加集中,其产生热量的散逸变得更加困难,如果仅局限于金属自身固有的热传导,则使得发热芯片和底板接触处的热量过于集中,无法快速传递到散热鳍片上散热,而且温差非常大,从而影响散热效果,使得发热芯片自身温度过高,易造成计算机供电短缺而发生“死机”现象。除此之外,电子元件除了对最高温度有一定的要求外,对温度的均匀性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目前,人们提出了一种利用热管的热传导率高,良好的等温性能,并可以将热量迅速地传递到特定的较远距离的特点,来加强散热装置的散热效果,可以大大改善了散热性能。
中国专利申请200410032541.9公开了一种“热管式散热器”,其结构为:至少包括一底板;至少一个U型热管,包括两端与一中间部分,其中所述中间部分耦合于所述底板上;以及多个散热鳍片,耦合于所述U型热管上,其中所述底板吸收来自于一热源的热量,经由所述U型热管传送至所述多个散热鳍片,以使所述热量移除。该散热器的工作原理为底板吸收热源的热量,并经由所述U型热管的中间部分传送至其两端部分,再传送至多个散热鳍片。但是由于U型热管只有其底部与接触热源的底板接触,接触面积小,从而使得热源和底板接触处的热量往往还是过于集中,不能快速传递到散热鳍片上散热,影响散热效果。
因此,急需提供一种能提高计算机电源的散热效率,减少热量在计算机内部的积聚且散热均匀的计算机电源散热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和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散热效率高,减少热量积聚且散热均匀的计算机电源散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提供一种计算机电源散热装置,包括底板、与发热电子元件相连接的导热板和散热片,其中,设置有微热管,所述导热板与所述底板为夹角连接设置,所述导热板表面设置有沟槽,所述微热管通过所述沟槽与所述导热板连接。微热管具有传热速率快、传热功率大、良好的等温性能的特点,把微热管应用到计算机电源散热装置上,可以提升电源散热装置的散热效果。可以将导热板与底板垂直设置,使得发热电子元件更快的散热,不易将热量积聚于计算机系统内部,并可以节省计算机系统内部空间,使得结构更紧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计算机电源散热装置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导热板包括第一导热板和第二导热板,所述微热管的前段部分嵌设于所述第一导热板的沟槽中,其后段部分嵌设于所述第二导热板的沟槽中。导热板可以吸收发热电子元件的热量,由于其吸热面积大可以更快的传递热量到微热管上,并且还可以起到固定支撑微热管的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计算机电源散热装置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散热片设置有通孔,并通过所述通孔嵌套于所述微热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计算机电源散热装置更加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散热片呈等距离分布设置于所述微热管的中间段部分。以更好地均匀散热。
以上的,所述微热管为U型微热管或者W型微热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计算机电源散热装置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微热管设置为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并沿所述导热板的水平方向并列设置。
以上的,所述微热管的腔体内部设置有沟槽式结构、烧结式结构或者复合式结构的吸液芯。
进一步的,上述微热管的腔体内设置有二次蒸馏水、乙醇或者丙酮的传热介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计算机电源散热装置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设置有风扇、在所述散热片的通风流道的相对位置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风扇设置于接近所述微热管的中间段部分,并远离所述进风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计算机电源散热装置更加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风扇固定于所述出风口。
热管的受热端为蒸发段(吸热),散热端为冷凝段(放热),当热管的蒸发段受热时,毛细吸液芯中的液体工质蒸发,‘热的’蒸发段和‘冷的’冷凝段之间的压力差驱动蒸汽流动至冷凝段中并在冷凝段冷凝。变回液体的工质在毛细力的驱动下,沿毛细结构从冷凝段流回蒸发段。如此循环不已,热量由热管的一端传至另一端。因此微热管内部主要靠传热介质的“汽-液”相变传热,热阻很小,具有很高的导热能力,其传热能力比铜、铝等金属高两个数量级以上。因此具有更快的传热速率,更大的传热功率,更好的等温性能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利用微热管作为热传导体,在计算机电源工作时,发热电子元件产生大量的热量,在导热板的作用下,把热量迅速传递到微热管的前段部分和后段部分,由于微热管具有良好的等温性,把热量从前段部分和后段部分传递到中间部分的散热片上,在风扇的作用下,强制散热片周围的空气的对流散热,把热空气送到计算机外部环境中,从而实现高效散热的目的。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计算机电源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计算机电源散热装置的散热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计算机电源散热装置的微热管的吸液芯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计算机电源散热装置的散热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4中包括:1——导热板、2——微热管、21——沟槽式结构吸液芯、22——烧结式结构吸液芯、23——复合式结构吸液芯、3——散热片、4——风扇、5——壳体、6——进风口、7——出风口、8——发热电子元件、9——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计算机电源散热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底板、与发热电子元件8相连接的导热板1和散热片3,其中,还设置有微热管2,所述导热板1与所述底板垂直设置,所述导热板1表面设置有沟槽,所述微热管2通过所述沟槽与所述导热板1连接。将微热管2分为三个部分,前段部分、中间部分和后段部分。微热管2具有传热速率快,传热功率大,良好的等温性能的特点,把微热管2应用到计算机电源散热装置上,可以提升电源散热装置的散热效果。将导热板1与底板垂直设置,使得发热电子元件8更快的散热,不易将热量积聚于计算机系统内部,并可以节省计算机系统内部空间,使得结构更紧凑。
另,导热板1外表面下侧部分与发热电子元件8相接触。
更具体的,所述导热板1包括第一导热板和第二导热板,所述微热管2的前段部分嵌设于所述第一导热板的沟槽中,其后段部分嵌设于所述第二导热板的沟槽中。导热板1既可以吸收发热电子元件8的热量,由于其吸热面积大可以更快的传递热量到微热管2上,同时还可以起到固定支撑微热管2的作用。微热管内部循环动力是毛细力,因此微热管2的前段部分和后段部分受热就可作为蒸发段,而中间段部分向外散热就成为冷凝段。
另一更具体的,如图4所示,所述散热片3设置有通孔9,并通过所述通孔9嵌套于所述微热管2。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所述散热片3呈等距离地设置于所述微热管2的中间段部分。以更好地均匀散热。
以上的,所述微热管2的形状可以为U型结构或者W型结构。还可以为蛇形等形状。
另一更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微热管2设置为一个或一个以上,并沿所述导热板1的水平方向并列设置。也可以设置于在其他方向上的并列设置。
以上的,如图3所示,所述微热管2的腔体内部可以设置为沟槽式结构吸液芯21、烧结式结构吸液芯22或者复合式结构吸液芯23。沟槽式吸液芯结构的微热管主要适用于安装角度要求低、轻质价廉及重力影响小的场合;烧结式吸液芯结构的微热管主要应用于对成本、重量要求不高,工作角度复杂及重力影响突出的高热流密度场合。而沟槽-烧结式吸液芯复合型热管兼有前两者的优势,应用场合更为广泛。另外,还可以根据使用场合,设计微热管2的外形与尺寸。
更进一步,所述微热管2的腔体内设置有二次蒸馏水、乙醇或者丙酮等传热介质。微热管2内部主要靠工作液体的“汽-液”相变传热,热阻很小,因此具有很高的导热能力,其传热能力比铜、铝等金属高两个数量级以上。
另一更具体的,如图1所示,还设置有风扇4以及在壳体5的前壁和后壁与散热片3之间通风流道的相对位置分别设置有进风口6和出风口7,所述风扇4设置于接近所述微热管2的中间段部分,并远离所述进风口6。
进一步的,所述风扇4固定于所述出风口7。
在计算机电源工作时,发热电子元件8产生大量的热量,在导热板1的作用下,把热量迅速传到微热管2,由于微热管2具有良好的等温性,把热量从导热板1传递到散热片3上;在风扇4的作用下,强制散热片3周围的空气的对流传热,把热空气送到计算机外部环境中,从而实现高效散热的目的。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计算机电源散热装置,包括底板、与发热电子元件相连接的导热板和散热片,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微热管,所述导热板与所述底板为夹角连接设置,所述导热板表面设置有沟槽,所述微热管通过所述沟槽与所述导热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电源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包括第一导热板和第二导热板,所述微热管的前段部分嵌设于所述第一导热板的沟槽中,其后段部分嵌设于所述第二导热板的沟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电源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设置有通孔,并通过所述通孔嵌套于所述微热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计算机电源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呈等距离分布设置于所述微热管的中间段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计算机电源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热管为U型微热管或者W型微热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电源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热管设置为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并沿所述导热板的水平方向并列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6所述的计算机电源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热管的腔体内部设置有沟槽式结构、烧结式结构或者复合式结构的吸液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计算机电源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热管的腔体内设置有二次蒸馏水、乙醇或者丙酮的传热介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电源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风扇、在所述散热片的通风流道的相对位置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风扇设置于接近所述微热管的中间段部分,并远离所述进风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计算机电源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固定于所述出风口。
CNU2009200525930U 2009-03-13 2009-03-13 一种计算机电源散热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69011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9200525930U CN201369011Y (zh) 2009-03-13 2009-03-13 一种计算机电源散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9200525930U CN201369011Y (zh) 2009-03-13 2009-03-13 一种计算机电源散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369011Y true CN201369011Y (zh) 2009-12-23

Family

ID=414879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920052593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69011Y (zh) 2009-03-13 2009-03-13 一种计算机电源散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369011Y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85295A (zh) * 2017-11-08 2018-04-06 北京图森未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系统
CN108617136A (zh) * 2016-12-09 2018-10-02 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 散热结构
CN109688768A (zh) * 2018-12-29 2019-04-26 青岛小鸟看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交互设备
CN110129967A (zh) * 2019-06-03 2019-08-16 马鞍山市润祥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玻璃纤维织布机
CN110418555A (zh) * 2019-07-20 2019-11-05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 内含热管的环形散热装置
US10791653B2 (en) 2017-11-08 2020-09-29 Tusimple, Inc. Computer server
CN114253359A (zh) * 2022-03-01 2022-03-29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导热器件及电子设备
US11997835B2 (en) 2017-11-08 2024-05-28 Beijing Tusen Zhitu Technology Co., Ltd. Cooling system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17136A (zh) * 2016-12-09 2018-10-02 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 散热结构
CN107885295A (zh) * 2017-11-08 2018-04-06 北京图森未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系统
US10791653B2 (en) 2017-11-08 2020-09-29 Tusimple, Inc. Computer server
US10973152B2 (en) 2017-11-08 2021-04-06 Tusimple, Inc. Cooling system
US11116110B2 (en) 2017-11-08 2021-09-07 Beijing Tusen Weilai Technology Co., Ltd. Computer server
US11632880B2 (en) 2017-11-08 2023-04-18 Beijing Tusen Zhitu Technology Co., Ltd. Cooling system
US11997835B2 (en) 2017-11-08 2024-05-28 Beijing Tusen Zhitu Technology Co., Ltd. Cooling system
CN109688768A (zh) * 2018-12-29 2019-04-26 青岛小鸟看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交互设备
CN110129967A (zh) * 2019-06-03 2019-08-16 马鞍山市润祥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玻璃纤维织布机
CN110418555A (zh) * 2019-07-20 2019-11-05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 内含热管的环形散热装置
CN114253359A (zh) * 2022-03-01 2022-03-29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导热器件及电子设备
CN114253359B (zh) * 2022-03-01 2022-07-2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导热器件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69011Y (zh) 一种计算机电源散热装置
CN103199316B (zh) 电池组及其散热结构
CN100517665C (zh) 热管散热装置
CN203276154U (zh) 一种计算机cpu的高效散热装置
CN101901036A (zh) 一种用于笔记本电脑的散热装置
CN103363571A (zh) 超导热管电加热器
CN201044554Y (zh) 水冷式微槽群与热电组合激光器热控制系统
CN104154787A (zh) 多级蒸发微通道热管传热散热装置
CN101995183A (zh) 平板式热管
CN202352731U (zh) 基于液态金属热虹吸效应冷却的自驱动led散热装置
CN107548263A (zh) 高热流密度机柜散热冷却方法及其复合换热器
CN201044553Y (zh) 风冷式微槽群与热电组合激光器热控制系统
CN107462094A (zh) 相变集热腔热管组
CN102646651A (zh) 薄型热板结构
CN100584167C (zh) 散热模组及其热管
CN201344753Y (zh) 一种具有复合内腔的组合式平板热管散热装置
CN202142519U (zh) 薄型热板结构
CN201532140U (zh) 一种盘旋状热虹吸回路热管散热器
CN201306960Y (zh) 高功率回路式热管散热装置
CN201571152U (zh) 一种液晶电视机的散热结构
CN201438058U (zh) 脉动热管散热模组
CN102401506A (zh) 热管与tec的组合散热装置
CN204011608U (zh) 一种用于圆电池的相变散热装置
CN207230727U (zh) 散热片、散热组件及取暖器
CN201837956U (zh) 笔记本电脑及便携式小型发热机器的外置散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223

Termination date: 2013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