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68602Y - 真空管组合式的太阳能空气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真空管组合式的太阳能空气加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368602Y
CN201368602Y CNU2009200121458U CN200920012145U CN201368602Y CN 201368602 Y CN201368602 Y CN 201368602Y CN U2009200121458 U CNU2009200121458 U CN U2009200121458U CN 200920012145 U CN200920012145 U CN 200920012145U CN 201368602 Y CN201368602 Y CN 201368602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cuum tube
heat
pipe
heat collector
tube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92001214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晓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U20092001214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368602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368602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368602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 Y02E10/44Heat exchange system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管组合式的太阳能空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式的太阳能空气加热装置由若干套真空管集热装置经分布排列连接组成;所述的每套真空管集热装置在风机上串接尺寸相同的真空管集热装置组,使处于末尾的真空管集热装置的出口以热气输出管或是与需要采暖的处所连通相接或是与需要热能的装置连通相接,在真空管集热装置组中的任一只真空管内装设测温器;所述的真空管集热装置组由内管进口端封闭的真空管集热装置和内管两端敞口的真空管集热装置组成,本实用新型不仅设计合理,使主要零、部件标准化和通用化,既易于制造,生产效率高,质量好,成本低,又便于安装维修以及使用十分方便等优点。

Description

真空管组合式的太阳能空气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空气加热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真空管组合式的太阳能空气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能源需求的压力日益增大。近年来对太阳能产品的开发,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以空气为介质的各种各样的太阳能加热装置,也层出不穷地进入了市场。这充分说明利用太阳能热具有非常大的潜力。如专利号为ZL200820011997.0的一种太阳能空气加热装置的专利产品,已开始得到了人们的青睐;它的结构由平板集热器、真空管集热装置和热气输出管组成,其中真空管集热装置由保温层的外管、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口的内管、镀膜真空管和耐热风管组成,在保温层的外管内悬置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口的内管。尽管其中真空管集热装置对于热空气温度的二次提升起到了较大的作用,但它还存在下述的缺点和不足之处:
1、由于真空管集热装置中的耐热风管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既笨重又不便于密封连接,同时也不利于运输和安装,尤其在高空作业时将招致操作上极大的困难。
2、目前,已有技术中的真空管集热装置是按照用户的要求来生产制造的,因此在不同的产品中使用不同根数的真空管,也必须匹配不同管径的内、外管,这种按需定做的生产方式,既主要零、部件不能通用,生产速度慢,效率低,成本高,又质量不稳定,不便于安装维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为了避免上述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之处,而提供不仅设计合理,使主要零、部件标准化和通用化,既易于制造,生产效率高,质量好,成本低,又便于安装维修以及使用十分方便的一种真空管组合式的太阳能空气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真空管组合式的太阳能空气加热装置,包括风机、内管进口端封闭的真空管集热装置及热气输出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式的太阳能空气加热装置由若干套真空管集热装置经分布排列连接组成;所述的每套真空管集热装置在风机上串接尺寸相同的真空管集热装置组,使处于末尾的真空管集热装置的出口以热气输出管或是与需要采暖的处所连通相接或是与需要热能的装置连通相接,在真空管集热装置组中的任一只真空管内装设测温器;所述的真空管集热装置组由内管进口端封闭的真空管集热装置和内管两端敞口的真空管集热装置组成,或是在风机上单独连接一个内管进口端封闭的真空管集热装置,或是在继风机连接一个内管进口端封闭的真空管集热装置后,在内管进口端封闭的真空管集热装置的出口上连接至少一个内管两端敞口的真空管集热装置。
所述的组合式的太阳能空气加热装置由若干套真空管集热装置经分布排列连接组成;所说的分布排列,这要根据用户需要来确定,当需要套的数量少时,就可以串接;当需要套的数量很多时,套与套之间可并列分布,然后汇集连接在一个总管上。
所述的内管进口端封闭的真空管集热装置由保温层的外管、法兰、内管、保热层、风管接头、镀膜真空管、耐热风管组成,所述的外裹保温层的外管的横断面或是方形或是圆形,外管的出口端连接法兰,在外裹保温层的外管内悬放进口端封闭出口端敞口的带保热层的内管,与外管的横断面或是方形或是圆形相对应,其内管的横断面或是方形或是圆形;内管的封闭端面与外管内进口端面之间留有间距;沿内管底面上均布装设至少八个风管接头,在每个风管接头上或用丝线系接,或用卡箍连接硅胶材料制的耐热风管,所述的耐热风管或用硅胶材料或用高分子材料制成,与每个耐热风管的位置、形状、大小相对应,于外管上连接有容纳耐热风管的镀膜真空管。
所述的内管两端敞口的真空管集热装置由保温层的外管、敞口内管、保热层、套管、风管接头、镀膜真空管和耐热风管组成,所述的外裹保温层的外管的横断面或是方形或是圆形,在外管的进口一端连接法兰,在外裹保温层的外管内悬放两端敞口带保热层的内管,与外管的横断面或是方形或是圆形相对应,其敞口内管的横断面或是方形或是圆形;在内管的两端或采用套管连接或用法兰连接;所述的套管连接是在内管的两端敞口管内均连接套管的一端,沿敞口内管底面上均布装设至少八个风管接头,在每个风管接头上或用丝线系接,或用卡箍连接硅胶材料制的耐热风管,所述的耐热风管或用硅胶材料或用高分子材料制成,与每个耐热风管的位置、形状、大小相对应,于外管上连接有容纳耐热风管的镀膜真空管。
所述的套管的一端连接在敞口内管内,另一端伸露在外,两端分别可套接在内管、敞口内管和热气输出管内。
在内管进口端封闭的真空管集热装置和内管两端敞口的真空管集热装置中的每个风管接头上或用丝线系接,或用卡箍连接耐热风管;所述的丝线系接通常采用耐热的金属丝来系接;所述的卡箍紧固或是用一边由螺栓固紧的卡箍,或是用双边由螺栓固紧的卡箍。
所述的真空管集热装置之间的连接采用法兰连接。
所述的测温器由温度探头、温控仪和电线组成,在真空管内上端装设温度探头,温度探头用电线与温控仪相接,温控仪可装设于真空管集热装置组的相适应的可视处;其温控仪根据设计的温度值,可以自动控制风机的开启和停止,还可以安装变频器控制风机的风量。
所述的内管进口端封闭的真空管集热装置和内管两端敞口的真空管集热装置中的外管和内管的尺寸均采用可通用的标准化尺寸,所述的保温层的外管的长度至少为1米。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操作分述于下:将内管进口端封闭的真空管集热装置内由太阳能加热的热气通过风机输送给内管两端敞口的真空管集热装置内,热气由进口端进入外管后,分流进入镀膜真空管与耐热风管之间的间层,镀膜真空管吸收太阳辐射对热空气再次进行加热。热空气到达镀膜真空管底部后进入耐热风管,经由耐热风管汇集于内管中,最后由内管的开口端送入室内或者其他应用装置。由于对本实用新型中的主要零、部件的形状和尺寸进行了标准化和通用化,就有利于零、部件的大量生产和整机的装配;这样一来,只要对已标准化的主要零、部件储备一定量的库存,就可随时根据用户的不同技术要求来组装各种产品。因此就能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大规模的生产,既便于管理又大大地降低制造成本。综以上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不仅设计合理,使主要零、部件标准化和通用化,既易于制造,生产效率高,质量好,成本低,又便于安装维修以及使用十分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共有三幅附图。其中: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之一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图1中沿A-A线的剖视放大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之二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风机,2、外管,3、内管,4、保温层,5、风管接头,6、卡箍,7、镀膜真空管,8、耐热风管,9、套管,10、敞口内管,11、法兰,12、热气输出管,13、温度探头,14、温控仪,15、保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图1、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之一,它是安装在家居室内采暖用的真空管组合式的太阳能空气加热装置,它的结构包括风机1、内管进口端封闭的真空管集热装置及热气输出管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式的太阳能空气加热装置由一套真空管集热装置经分布排列连接组成;在风机1上串接尺寸相同的真空管集热装置组,所述的真空管集热装置组由一个内管进口端封闭的真空管集热装置的出口上采用法兰11串接一个内管两端敞口的真空管集热装置组成,使处于末尾的真空管集热装置的出口以热气输出管12与采暖用的家居室内连通相接;在内管两端敞口的真空管集热装置中的最后一个真空管7内上端装设由温度探头13、温控仪14和电线组成的测温器;所述的内管进口端封闭的真空管集热装置由保温层4的外管2、法兰11、带保热层15的内管3、风管接头5、镀膜真空管、硅胶材料制的耐热风管8和一边由螺栓固紧的卡箍6组成;其中外管2的长度为1000mm,其横断面为方形,在方形横断面的内管3底面上均布装设八个风管接头5,在每个风管接头5与耐热风管8的连接处采用一边由螺栓固紧的卡箍6进行紧固连接;所述的内管两端敞口的真空管集热装置由保温层的外管2、带保热层15的敞口内管10、套管9、风管接头5、镀膜真空管7和硅胶材料制的耐热风管8组成,其中外管2的长度为1000mm,其横断面为方形,在方形横断面的敞口内管10底面上均布装设八个风管接头5,在每个风管接头5与耐热风管8的连接处采用一边由螺栓固紧的卡箍6进行紧固连接。
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之二,它是安装木材干燥的干燥房用的真空管组合式的太阳能空气加热装置,它的结构是继风机1连接一个内管进口端封闭的真空管集热装置后,在内管进口端封闭的真空管集热装置的出口上再串接两个内管两端敞口的真空管集热装置,所述的每个内管两端敞口的真空管集热装置由保温层4的外管2、带保热层15的敞口内管10、套管9、风管接头5、镀膜真空管7、硅胶材料制的耐热风管8和一边由螺栓固紧的卡箍6组成的内管两端敞口的真空管集热装置;其中所述的外管2的长度为1000mm,其横断面为方形,在方形横断面的敞口内管10底面上均布装设八个风管接头5;使处于末尾的真空管集热装置的出口以热气输出管12与需要进行木材干燥的干燥房内连通相接。其余与实施例之一相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所有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真空管组合式的太阳能空气加热装置,包括风机(1)、内管进口端封闭的真空管集热装置及热气输出管(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式的太阳能空气加热装置由若干套真空管集热装置经分布排列连接组成;所述的每套真空管集热装置在风机(1)上串接尺寸相同的真空管集热装置组,使处于末尾的真空管集热装置的出口以热气输出管(12)或是与需要采暖的处所连通相接或是与需要热能的装置连通相接,在真空管集热装置组中的任一只真空管内装设测温器;所述的真空管集热装置组由内管进口端封闭的真空管集热装置和内管两端敞口的真空管集热装置组成,或是在风机(1)上单独连接一个内管进口端封闭的真空管集热装置,或是在继风机(1)连接一个内管进口端封闭的真空管集热装置后,在内管进口端封闭的真空管集热装置的出口上连接至少一个内管两端敞口的真空管集热装置。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管组合式的太阳能空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管进口端封闭的真空管集热装置由保温层(4)的外管(2)、法兰(11)、内管(3)、保热层(15)、风管接头(5)、镀膜真空管(7)和耐热风管(8)组成,所述的外裹保温层(4)的外管(2)的横断面或是方形或是圆形,外管(2)的出口端连接法兰(11),在外裹保温层(4)的外管(2)内悬放进口端封闭出口端敞口的带保热层(15)的内管(3),与外管(2)的横断面或是方形或是圆形相对应,其内管(3)的横断面或是方形或是圆形;内管(3)的封闭端面与外管(2)内进口端面之间留有间距;沿内管(3)底面上均布装设至少八个风管接头(5),在每个风管接头(5)上或是用丝线系接,或是用卡箍(6)连接耐热风管(8),所述的耐热风管(8)或用硅胶材料或用高分子材料制成;与每个耐热风管(8)的位置、形状、大小相对应,于外管(2)上连接有容纳耐热风管(8)的镀膜真空管(7)。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管组合式的太阳能空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箍(6)或是用一边由螺栓固紧的卡箍(6),或是用双边由螺栓固紧的卡箍(6)。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管组合式的太阳能空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管两端敞口的真空管集热装置由保温层(4)的外管(2)、敞口内管(10)、保热层(15)、套管(9)、风管接头(5)、镀膜真空管(7)和耐热风管(8)组成,所述的外裹保温层(4)的外管(2)的横断面或是方形或是圆形,在外管(2)的进口一端连接法兰(11),在外裹保温层(4)的外管(2)内悬放两端敞口的带保热层(15)的内管(10),与外管(2)的横断面或是方形或是圆形相对应,其敞口内管(10)的横断面或是方形或是圆形;在内管(10)的两端或采用套管连接或用法兰连接;所述的套管连接是在内管(10)的两端敞口管内均连接套管(9)的一端,在沿敞口内管(10)底面上均布装设至少八个风管接头(5),在每个风管接头(5)上或是用丝线系接,或是用卡箍(6)连接耐热风管(8),所述的耐热风管(8)或用硅胶材料或用高分子材料制成,与每个耐热风管(8)的位置、形状、大小相对应,于外管(2)上连接有容纳耐热风管(8)的镀膜真空管(7)。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真空管组合式的太阳能空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管(9)的一端连接在敞口内管(10)内,另一端伸露在外,两端分别可套接在内管(3)、敞口内管(10)和热气输出管(12)内。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管组合式的太阳能空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真空管集热装置的连接采用法兰(11)连接。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管组合式的太阳能空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温器由温度探头(12)、温控仪(14)和电线组成,在真空管(7)内上端装设温度探头(13),温度探头(13)用电线与温控仪(14)相接,温控仪(14)可装设于真空管集热装置组的相适应的可视处;其温控仪根据设计的温度值,可以自动控制风机的开启和停止,还可以安装变频器控制风机的风量。
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管组合式的太阳能空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管进口端封闭的真空管集热装置和内管两端敞口的真空管集热装置中的外管和内管的尺寸均采用可通用的标准化尺寸,所述的保温层的外管(2)的长度至少为1米。
CNU2009200121458U 2009-03-17 2009-03-17 真空管组合式的太阳能空气加热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68602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9200121458U CN201368602Y (zh) 2009-03-17 2009-03-17 真空管组合式的太阳能空气加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9200121458U CN201368602Y (zh) 2009-03-17 2009-03-17 真空管组合式的太阳能空气加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368602Y true CN201368602Y (zh) 2009-12-23

Family

ID=414874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920012145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68602Y (zh) 2009-03-17 2009-03-17 真空管组合式的太阳能空气加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368602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69843A (zh) * 2016-10-26 2017-02-01 广西大学 一种太阳能真空管空气集热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69843A (zh) * 2016-10-26 2017-02-01 广西大学 一种太阳能真空管空气集热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87828Y (zh) 太阳能空气加热装置
CN201368602Y (zh) 真空管组合式的太阳能空气加热装置
CN204426639U (zh) 一种瓜子烘干机
CN101539317A (zh) 过滤加热送风机组及其配置方法
CN202101398U (zh) 热风装置
CN202267240U (zh) 太阳能空气集热器
CN101625161A (zh) 双吸热复合式太阳能空气加热器
CN207379101U (zh) 一种无菌承压型太阳能热水系统
CN201206907Y (zh) 串联式太阳能热水器
CN205980317U (zh) 筒节蓄热式电蓄热装置
CN206361915U (zh) 一种节能型燃气热水器
CN203231626U (zh) 一种带式干燥机用加热装置
CN206449895U (zh) 一种新型太阳能空气集热器联箱
CN206724680U (zh) 一种电加热马弗炉
CN205174872U (zh) 无盖板渗透型太阳能空气模块化集热装置
CN208688007U (zh) 调节型多管路太阳能真空管集热器
CN201532032U (zh) 太阳能暖风装置
CN207456135U (zh) 一种新型大空间干燥室温度扰流系统
CN104807319A (zh) 一种物水分离装置
CN206019248U (zh) 一种粉末状物质烘干机
CN205425896U (zh) 一种多用途温差转换装置
CN209271102U (zh) 一种沥青烟气净化烟气防凝结装置
CN214791416U (zh) Pc管太阳能热风循环取暖装置
CN203671942U (zh) 太阳能空气集热器
CN205952468U (zh) 一种无菌砖型包装机粘角热吹风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223

Termination date: 2017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