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65022Y - 电连接装置及其插头、插座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装置及其插头、插座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365022Y CN201365022Y CNU2008201242756U CN200820124275U CN201365022Y CN 201365022 Y CN201365022 Y CN 201365022Y CN U2008201242756 U CNU2008201242756 U CN U2008201242756U CN 200820124275 U CN200820124275 U CN 200820124275U CN 201365022 Y CN201365022 Y CN 201365022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ode
- power
- keyhole
- source base
- power sour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装置及其插头、插座,该插头具有一方形插接栓,其上设有第一接地电极和方形的第一电源电极,该插座具有插接栓孔,孔壁上设有第二接地电极和第二电源电极,且该第一接地电极、第一电源电极的下边缘设有第一弧形倒角,而第二接地电极、第二电源电极的上边缘设有第二弧形倒角,二者在插入时彼此配合以便于电极插入,且该第一电源电极以较长边插入接触导电,第一接地电极以较短边插入接触导电,使电连接更可靠,且操作更简单。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装置及其插头、插座,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直接插拔的电连接装置及其插座,不仅适用于电器插头及普通插座、接线板、暗盒插座、专用活动插座等弱电用电装置,尤其适用于强电用电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电连接方法和装置均是直接插入式,插入即连通,拔出即断开,是将用电器的插头直接插入带有电源的插座的插孔里以达到用电接续的目的。这种传统的电连接方法和装置,虽然用起来比较简便,但由于它是靠金属触点自身的回弹性以及导电性来完成电连接。这样的金属触点必须同时具备导电和卡紧双重功能,容易造成松动或虚接,不能确保电连接的可靠性。并且,传统的插头由于外露的金属部分太长、太多,不仅浪费原材料而且在插接和拔出时如与插座配合不好或方法不对容易触电。金属部分太长,在运输中或使用中容易折弯而影响使用。另外,这种传统的电连接方法和装置,不能保证同步插入,在插拔插头时经常会起弧,不仅浪费电能,严重者还会发生用电事故。
为了克服现有的直接插拔的电连接方法和装置不安全、危险性大、浪费电能、可靠性差等缺点,现有技术揭露了一种旋转回弹式电连接方法及装置,该装置包括带有导向凹槽以及触点A的旋转回弹式插头和带有安全防护凸台以及触点B的旋转回弹式插座,通过导向凹槽和凸台配合,将插头旋转并回弹至触点A和B啮合来完成电连接;反之,反向旋转后可断电,并可从原路拔出。但是,在发生紧急情况时,人们往往希望能直接拔出插头从而快速断电,然而上述的电连接装置由于自身结构上的限制,其必须反向旋转后才可断电并从原路拔出插头,因此,断电速度慢,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现有技术还揭露了一种同轴心型旋转式电连接方法及装置,该装置也是通过同轴心旋转插头,在插头和插座的侧面接触导电,并反向旋转断电拔出的方法来实现电连接的。但是,这种结构的装置,也同样存在断电速度慢、容易起弧等缺陷,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现有技术中还揭露一种旋转式电连接装置,其插头的插接栓由两个圆柱体成台阶状布置,且其中一圆柱体上设有一接地电极,另一圆柱体上设有两相对的电源电极,其插座具有与该插接栓形状配合的插接栓孔,孔壁上设有一导向槽,该导向槽包括连通的插入导向槽和拔出导向槽,插头通过其上的接地电极经由插入导向槽插入并旋转一定角度使其上的接地电极、电源电极与相应设置在孔壁上的接地电极、电源电极接触导电,并可自拔出导向槽直接拔出断电,保证了用电安全。但是,这种结构的电连接装置由于具有两个开口,即插入导向槽和拔出导向槽,导致用户常会插错开口,且大多用户会觉得这种旋转导电方式操作比较麻烦。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可以操作简单且用电安全可靠的电连接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并可直接插拔以通断电的电连接装置及其插头、插座,克服了现有的旋转接触式插座操作麻烦且无法快速断电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连接装置,包括有插座以及沿一插入方向插入该插座内并与之电性连接的插头,其特点在于,
所述插头具有一插接栓,其沿该插入方向分为由大到小的两个方形柱体,第一插接柱和第二插接柱,且该第一插接柱的一侧面上设有一第一接地电极,该第二插接柱的两个相对侧面上各设有一第一电源电极,该第二插接柱的该两个相对侧面与该第一插接柱的该侧面相互垂直,且每一该第一电源电极为一方形电极,其具有两相对的长边和两相对的短边,该两相对的长边垂直于该插入方向,且所述第一接地电极、第一电源电极的导电接触面上靠近该插入方向的下边缘形成有便于该第一接地电极、第一电源电极插入的第一弧形倒角;
所述插座具有一适于所述插接栓插拔的方形插接栓孔,在所述插接栓孔的孔壁上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接地电极、两第一电源电极相对应的一第二接地电极、两第二电源电极,且该第二接地电极、第二电源电极的导电接触面上远离该插入方向的上边缘形成有便于引导该第一接地电极、第一电源电极插入的第二弧形倒角;
其中,所述插接栓可沿所述插入方向被引导插入至一导电位置,该第一接地电极、第一电源电极在该导电位置上分别与该第二接地电极、第二电源电极全面接触导电,所述插接栓可沿相反于该插入方向的方向自该插接栓孔拔出使该第一接地电极、第一电源电极分别与该第二接地电极、第二电源电极分离断电。
优选地,该第一接地电极为一方形电极,其具有两相对的长边和两相对的短边,该两相对的短边垂直于该插入方向。
优选地,该方形的第一插接柱和第二插接柱的四角形成第三弧形倒角,且该插接栓孔的相应部位形成与该第三弧形倒角适配的第四弧形倒角。
优选地,所述插座包括:一插座基体;一电源基座,固定在该插座基体上,且其具有一电源基座栓孔,该电源基座栓孔孔壁上设有所述第二电源电极;一接地基座,固定在该电源基座上,且其具有一接地基座栓孔,该接地基座栓孔孔壁上设有所述第二接地电极;一外壳,与该插座基体连接并封闭所述电源基座和接地基座于其中,且其具有一外壳开孔,该外壳开孔的边沿上设有一缺口,该插头的第一接地电极自该缺口向内插入至所述导电位置。
优选地,该插座还包括:一中间隔板,设置于该电源基座与该接地基座之间,且其上具有与该接地基座栓孔、电源基座栓孔对应的隔板栓孔。
优选地,该电源基座具有两电源电极安装槽,该两电源电极安装槽相对设置并由该电源基座栓孔连通至该电源基座的外侧面,且每一该电源电极安装槽的底面进一步内凹形成一弹簧安装槽,其内安装有一第一弹簧;并且,每一该第二电源电极包括:一导电接触部,其背面与该第一弹簧一端相接触,其正面暴露于该电源基座栓孔的孔壁上,并在该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与所述第一电源电极在导电时保持紧密接触;一连接部,安装于电源电极安装槽内,且其一端与该导电接触部的顶边缘连接并形成有所述第二弧形倒角;一卡接部,与该连接部另一端连接并可与所述电源基座外侧面卡接。
优选地,该中间隔板与该电源基座相对的背面上具有两电源电极安装槽,该两电源电极安装槽相对设置并由该电源基座栓孔连通至该电源基座的外侧面,且该电源基座上具有两弹簧安装槽,该两弹簧安装槽与该电源电极安装槽对应设置且其内安装有一第一弹簧;并且,每一该第二电源电极包括:一导电接触部,其背面与该第一弹簧一端相接触,其正面暴露于该电源基座栓孔的孔壁上,并在该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与所述第一电源电极在导电时保持紧密接触;一连接部,安装于电源电极安装槽内,且其一端与该导电接触部的顶边缘连接并形成有所述第二弧形倒角;一卡接部,与该连接部另一端连接并可与所述电源基座外侧面卡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接地电极通过一第二弹簧弹性安装在该接地基座上。
优选地,该插座基体上还形成有一基体栓槽,其内设有一插接柱,该插头的插接栓上设有与之对应并用以引导该插接栓插入的插接孔。
优选地,该插接柱上套装有一第三弹簧,该第三弹簧一端抵接于该基体栓槽的底面,另一端与一方形防护盖连接,该防护盖通过其上的一柱孔在该第三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沿该插接柱在该插接栓孔内移动。
优选地,该防护盖外侧面上设有凸台,该插接栓孔的孔壁上设有与之对应并用以引导该防护盖移动的导引凹槽。
优选地,该第一接地电极、第一电源电极的导电接触面的四边都具有所述第一弧形倒角;该第二接地电极、第二电源电极的导电接触面的四边都具有所述第二弧形倒角。
优选地,该第一插接柱的另一侧面上设有一锁定槽,该另一侧面相对于设有该第一接地电极的该侧面;且该插座的外壳背面设有一可与该锁定槽配合锁定的锁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插座,用于与一插头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具有:一方形插接栓孔,在一插入方向上与该插头的一方形插接栓配合插拔,该插接栓沿该插入方向分为由大到小的两个方形柱体,第一插接柱和第二插接柱;一第二接地电极,设置在所述插接栓孔的孔壁上,并与设在该第一插接柱上的一第一接地电极在该插头插入至一导电位置时全面接触导电;两第二电源电极,相对设置在所述插接栓孔的孔壁上,并与相对设置在该第二插接柱上的两第一电源电极在该插头插入至该导电位置时全面接触导电;其中,该第二接地电极、第二电源电极的导电接触面的上边缘具有第二弧形倒角,与对应设置在该第一接地电极、第一电源电极的导电接触面的下边缘上的第一弧形倒角配合,以便于引导该第一接地电极、第一电源电极插入至该导电位置。
优选地,所述插座包括:一插座基体;一电源基座,固定在该插座基体上,且其具有一电源基座栓孔,该电源基座栓孔孔壁上设有所述第二电源电极;一接地基座,固定在该电源基座上,且其具有一接地基座栓孔,该接地基座栓孔孔壁上设有所述第二接地电极;一外壳,与该插座基体连接并封闭所述电源基座和接地基座于其中,且其具有一外壳开孔,该外壳开孔的边沿上设有一缺口,该插头的第一接地电极自该缺口向内插入至所述导电位置;其中,所述电源基座栓孔、接地基座栓孔、外壳开孔构成所述插接栓孔。
优选地,该插座还包括:一中间隔板,设置于该电源基座与该接地基座之间,且其上具有与该接地基座栓孔、电源基座栓孔对应的隔板栓孔。
优选地,该电源基座具有两电源电极安装槽,该两电源电极安装槽相对设置并由该电源基座栓孔连通至该电源基座的外侧面,且每一该电源电极安装槽的底面进一步内凹形成一弹簧安装槽,其内安装有一第一弹簧;并且,每一该第二电源电极包括:一导电接触部,其背面与该第一弹簧一端相接触,其正面暴露于该电源基座栓孔的孔壁上,并在该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与所述第一电源电极在导电时保持紧密接触;一连接部,安装于电源电极安装槽内,且其一端与该导电接触部的顶边缘连接并形成有所述第二弧形倒角;一卡接部,与该连接部另一端连接并可与所述电源基座外侧面卡接。
优选地,该中间隔板与该电源基座相对的背面上具有两电源电极安装槽,该两电源电极安装槽相对设置并由该电源基座栓孔连通至该电源基座的外侧面,且该电源基座上具有两弹簧安装槽,该两弹簧安装槽与该电源电极安装槽对应设置且其内安装有一第一弹簧;并且,每一该第二电源电极包括:一导电接触部,其背面与该第一弹簧一端相接触,其正面暴露于该电源基座栓孔的孔壁上,并在该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与所述第一电源电极在导电时保持紧密接触;一连接部,安装于电源电极安装槽内,且其一端与该导电接触部的顶边缘连接并形成有所述第二弧形倒角;一卡接部,与该连接部另一端连接并可与所述电源基座外侧面卡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接地电极通过一第二弹簧弹性安装在该接地基座上。
优选地,该插座基体上还形成有一基体栓槽,其内设有一插接柱,该插头的插接栓上设有与之对应并用以引导该插接栓插入的插接孔。
优选地,该插接柱上套装有一第三弹簧,该第三弹簧一端抵接于该基体栓槽的底面,另一端与一方形防护盖连接,该防护盖通过其上的一柱孔在该第三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沿该插接柱在该插接栓孔内移动。
优选地,该防护盖外侧面上设有凸台,该插接栓孔的孔壁上设有与之对应并用以引导该防护盖移动的导引凹槽。
优选地,该外壳背面还设有一锁片,与对应设于该第一插接柱的另一侧面上的一锁定槽配合锁定。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插头,其特点在于,该插头具有一插接栓,其沿一插入方向分为由大到小的两个方形柱体,第一插接柱和第二插接柱,且该第一插接柱的一侧面上设有一第一接地电极,该第二插接柱的两个相对侧面上各设有一第一电源电极,该第二插接柱的该两个相对侧面与该第一插接柱的该侧面相互垂直,且每一该第一电源电极为一方形电极,其具有两相对的长边和两相对的短边,该两相对的长边垂直于该插入方向,且所述第一接地电极、第一电源电极的导电接触面上靠近该插入方向的下边缘形成有便于该第一接地电极、第一电源电极插入的第一弧形倒角。
优选地,该第一接地电极为方形电极,其具有两相对的长边和两相对的短边,该两相对的短边垂直于该插入方向。
优选地,该第一插接柱的另一侧面上设有一锁定槽,该另一侧面相对于设有该第一接地电极的该侧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直接插拔式电连接装置克服了现有的旋转接触式电连接装置无法直接插拔的缺陷,且方形的插接栓较现有的圆柱形插接栓更稳定,可避免由于意外而使插头发生旋转,从而避免了意外断电的发生。并且,设置在方形插接栓不同侧面上的接地电极和电源电极可使得它们之间的距离拉大,大大减少了电连接过程中容易起弧或电火花的几率,从而保证了用电安全,尤其是保证了强电应用过程中的安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插头上的电极和与之对应的插座上的电极的导电接触面的边缘形成倒角,既可便于电极的插入,又可有效避免电火花的产生,延长电极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插头上的电源电极为方形,且通过长边插入接触导电,使接触面积增大,从而使得导电效果更好。并且,设置在插座上的接地电极、电源电极进一步通过弹簧安装,使两电极紧密接触,从而使得电接触更加牢靠。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的电连接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A为图1中插头的仰视图;
图2B为图1中插头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装置的插座的正面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插座基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源基座的正面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B为图5A的电源基座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A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中间隔板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6B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的中间隔板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7A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的电源基座的正面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B为图7A的电源基座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A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前的接地基座的正面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B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后的接地基座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插座基体、电源基座、中间隔片、接地基座、防护盖等组装后的正面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防护盖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的电连接装置包括有插头100和插座200,该插头100可沿一插入方向C直接插入该插座200内通电,并可反向拔出断电。
如图2A、2B所示,并结合图1,本实用新型的插头100具有一插接栓10,其沿该插入方向C分为由大到小的两个方形柱体,即第一插接柱11和第二插接柱12,且该第一插接柱11的一侧面111上设有一第一接地电极101,该第二插接柱12的两个相对侧面122和123上各设有一第一电源电极102和103,且该第二插接柱12的该两个相对侧面122和123与该第一插接柱11的该侧面111相互垂直。第一插接柱11上与侧面111相对的另一侧面114上开有凹槽1141。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每一该第一电源电极102、103为一方形电极,其具有两相对的长边和两相对的短边,该两相对的长边垂直于该插入方向C,即该两个第一电源电极102和103是以长边插入插座中,这样可以增加接触面积,使导电更可靠。
更特别的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的所述第一接地电极、第一电源电极的导电接触面1011、1021、1031上靠近该插入方向C的下边缘,如图2B中的下边缘1011a、1031a,形成有第一弧形倒角θ1,这样不仅便于该第一接地电极101、第一电源电极102和103插入插座中,而且可以有效避免电火花产生,从而增加电极的使用寿命。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接地电极101和该第一电源电极102、103的下边缘上所形成的第一弧形倒角θ1角度相同,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其角度也可以不同,这些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一接地电极101也可为方形电极,其具有相对的两长边和相对的两短边,且其短边垂直于该插入方向C,即该第一接地电极101是以短边插入插座中,这样可以使用较少的力即可将插头插入插座中。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插座200具有一适于所述插接栓10插拔的方形插接栓孔210,在所述插接栓孔210的孔壁上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接地电极101、两第一电源电极102和103相对应的一第二接地电极201(参考图8A、8B)、两第二电源电极202和203(参考图5A、5B),且该第二接地电极201、第二电源电极202和203的导电接触面上远离该插入方向C的上边缘形成有第二弧形倒角θ2,与该第一接地电极101、第一电源电极102和103下边缘上的第一弧形倒角θ1相配合,以便于引导该第一接地电极101、第一电源电极102和103插入。这样,在插头100插入插座200中时,通过倒角的配合可以使插头快速地直接插入,直至第一接地电极101、第一电源电极102和103分别与第二接地电极201、第二电源电极202和203完全接触导电,即处于导电位置,当需要断电时,可以直接将插头反向拔出即可。并且,在插入/拔出时,由于插头的插接栓10完全与插接栓孔210适配,故可将接触导电过程中/断电过程中产生的电火花完全封闭在插座内,可以有效防止电火花引发火灾等事故的产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的实施例中,该方形的第一插接柱11和第二插接柱12的四角可形成第三弧形倒角θ3,相应的,该插座200的插接栓孔210相应位置形成与之对应的第四弧形倒角θ4,这样可使得插头的插拔更加容易和更加顺畅。
下面结合图3~图11,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插座200的结构。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插座200可包括插座基体21、电源基座22、接地基座23以及外壳24,其中该电源基座22安装在该插座基体21上,该接地基座23安装在该电源基座22上,而该外壳24与该插座基体21固定,并将该电源基座22、接地基座23封闭于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还可包括中间隔板25及防护盖26,其中中间隔板25安装于电源基座22和接地基座23之间,防护盖26安装于该插接栓孔210内。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插座基体21底面上形成有一基体栓槽211,其中心设置有一插接柱212,可与插头上的导孔120(如图2A所示)配合,用于引导该插头100插入。该基体栓槽211边缘设有导引凹槽216,用以引导防护盖26的移动。
如图5A、5B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源基座22具有一方形电源基座栓孔221,其边缘设有导引凹槽226,用以引导防护盖的移动。该电源基座22上相对设置有所述的第二电源电极202、203。本实用新型特别的是,该第二电源电极202、203为一倒U型结构,并分别通过一电源电极安装槽222、223安装,该电源电极安装槽222、223由该电源基座栓孔221连通至该电源基座的外侧面2203。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的实施例中,该电源电极安装槽222、223得底面进一步内凹形成一弹簧安装槽2221、2231,其内安装有一第一弹簧2222、2232,用以弹性安装该第二电源电极202、203。以其中一个第二电源电极202为例,该第二电源电极包括:一导电接触部2021,其背面与该第一弹簧2222一端相接触,使其正面(即导电接触面)暴露于该电源基座栓孔221的孔壁上,该导电接触部2021在该第一弹簧2222的弹力作用下可与所述第一电源电极101在导电时保持紧密接触;一连接部2022,安装于电源电极安装槽222内,且其一端与该导电接触部2021的顶边缘连接并形成有所述第二弧形倒角θ2;一卡接部2023,与该连接部2022另一端连接并可与所述电源基座外侧面2203卡接。其中,当插头插入时,第一电源电极102、103下边缘上的第一弧形倒角θ1与电源基座22上的第二电源电极202、203上的第二弧形倒角θ2配合,使得插入更加容易,且在插入过程中,该第一电源电极102、103可将该第二电源电极202、203向外推,即第一弹簧2222、2232被压缩,而被压缩的第一弹簧2222、2232向内施加一反作用力给该第二电源电极202、203,从而使第二电源电极202、203保持与第一电源电极102、103紧密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电源基座22的背面还设置有凸出部229,可在安转时插入该插座基体21的基体栓孔221内,便于安装固定。并且,在电源基座22的正面设有安装孔228,以与对应设置在位于其上的中间隔板25或接地基座23的背面上的安装柱配合安装,如图6B中中间隔板25背面上的安装柱254,并且,电源基座22的侧面设有固定孔227,以便于与位于其上的接地基座23固定。
当如图5B所示的电源基座22安装好后,可以在其上安装如图6A所示的中间隔板25,该中间隔板25上也具有方形的隔板栓孔251,其边缘上也设有导引凹槽256,用于引导防护盖26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如图6B、图7A、图7B所示,电源基座22上可以直接形成弹簧安装槽2221、2231用以安装第一弹簧,而该第二电源电极202、203可以直接向下安装在其上,并通过设置于中间隔板25背面的电源电极安装槽252、253限制其发生位移。
如图8A、8B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接地基座23具有一方形的接地基座栓孔231,且其上设有所述第二接地电极201。较佳的,该第二接地电极201通过安装槽235安装,并通过安装于一弹簧安装槽233内的第二弹簧2331弹性安装,该第二接地电极201的背面2012与该第二弹簧2331抵接。且该第二接地电极201的上边缘2011形成有所述第二弧形倒角θ2,与第一接地电极101上的第一弧形倒角θ1配合,以便于电极插入。在本实施例中,该接地基座23的接地基座栓孔231上设有一开口232,该开口232与该弹簧安装槽233连通,以便于暴露出该第二弧形倒角θ2,如图8B所示。在该接地基座23上,其侧面设有固定孔238,在安装在中间隔板25上时与位于其下方的电源基座22侧面上的固定孔227对准,以通过螺钉将电源基座22与接地基座固定。接地基座23上端一侧开有螺丝固定孔237。与设置有第二弹簧2331的一侧相对应的另一侧为凹台234。
如图9所示,示出了安装后的插座基体21、电源基座22、中间隔板25、接地基座23。
如图10所示,并参考图3、图9,在插座基体21的插接柱212上还套装有一第三弹簧27,其一端抵接于插座基体21的底面,另一端与该防护盖26抵接,并可通过一圆环状安装部267快速安装。该防护盖26中心设有柱孔261,该插接柱212穿过该柱孔261,从而可以使防护盖26沿插接柱212上下移动。较佳的,在防护盖边缘设有凸台266,与插座基体21上的导引凹槽216、电源基座22上的导引凹槽226、中间隔板25上的导引凹槽256、接地基座23上的导引凹槽236配合,引导其上下移动。
如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外壳24具有一方形的外壳开孔241,且其角部具有第四弧形倒角θ4,以与第一插接柱11角部的第三弧形倒角θ3配合。且该外壳开孔241上设有缺口242,与接地基座23上的开口232对应,该插头100的第一接地电极101即通过该缺口242、开口232插入。外壳开孔241设置缺口242的相对面上设置锁片246,外壳24的上表面上设置锁定装置245。
返回参考图1、3,安装好后的插座200的插接栓孔210由对应的电源基座栓孔221、隔板栓孔251、接地基座栓孔231、外壳开孔241构成,且防护盖26在插头插入时,向下被压缩,而当插头拔出时,其可在第三弹簧27的作用下向上移动至插入口处,并通过外壳开孔的边缘抵挡住其凸台266,使其恰好封闭该插入口。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型,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26)
1、一种电连接装置,包括有插座以及沿一插入方向插入该插座内并与之电性连接的插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头具有一插接栓,其沿该插入方向分为由大到小的两个方形柱体,第一插接柱和第二插接柱,且该第一插接柱的一侧面上设有一第一接地电极,该第二插接柱的两个相对侧面上各设有一第一电源电极,该第二插接柱的该两个相对侧面与该第一插接柱的该侧面相互垂直,且每一该第一电源电极为一方形电极,其具有两相对的长边和两相对的短边,该两相对的长边垂直于该插入方向,且所述第一接地电极、第一电源电极的导电接触面上靠近该插入方向的下边缘形成有便于该第一接地电极、第一电源电极插入的第一弧形倒角;
所述插座具有一适于所述插接栓插拔的方形插接栓孔,在所述插接栓孔的孔壁上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接地电极、两第一电源电极相对应的一第二接地电极、两第二电源电极,且该第二接地电极、第二电源电极的导电接触面上远离该插入方向的上边缘形成有便于引导该第一接地电极、第一电源电极插入的第二弧形倒角;
其中,所述插接栓可沿所述插入方向被引导插入至一导电位置,该第一接地电极、第一电源电极在该导电位置上分别与该第二接地电极、第二电源电极全面接触导电,所述插接栓可沿相反于该插入方向的方向自该插接栓孔拔出使该第一接地电极、第一电源电极分别与该第二接地电极、第二电源电极分离断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接地电极为一方形电极,其具有两相对的长边和两相对的短边,该两相对的短边垂直于该插入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方形的第一插接柱和第二插接柱的四角形成第三弧形倒角,且该插接栓孔的相应部位形成与该第三弧形倒角适配的第四弧形倒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包括:
一插座基体;
一电源基座,固定在该插座基体上,且其具有一电源基座栓孔,该电源基座栓孔孔壁上设有所述第二电源电极;
一接地基座,固定在该电源基座上,且其具有一接地基座栓孔,该接地基座栓孔孔壁上设有所述第二接地电极;
一外壳,与该插座基体连接并封闭所述电源基座和接地基座于其中,且其具有一外壳开孔,该外壳开孔的边沿上设有一缺口,该插头的第一接地电极自该缺口向内插入至所述导电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插座还包括:
一中间隔板,设置于该电源基座与该接地基座之间,且其上具有与该接地基座栓孔、电源基座栓孔对应的隔板栓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源基座具有两电源电极安装槽,该两电源电极安装槽相对设置并由该电源基座栓孔连通至该电源基座的外侧面,且每一该电源电极安装槽的底面进一步内凹形成一弹簧安装槽,其内安装有一第一弹簧;并且,每一该第二电源电极包括:
一导电接触部,其背面与该第一弹簧一端相接触,其正面暴露于该电源基座栓孔的孔壁上,并在该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与所述第一电源电极在导电时保持紧密接触;
一连接部,安装于电源电极安装槽内,且其一端与该导电接触部的顶边缘连接并形成有所述第二弧形倒角;
一卡接部,与该连接部另一端连接并可与所述电源基座外侧面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中间隔板与该电源基座相对的背面上具有两电源电极安装槽,该两电源电极安装槽相对设置并由该电源基座栓孔连通至该电源基座的外侧面,且该电源基座上具有两弹簧安装槽,该两弹簧安装槽与该电源电极安装槽对应设置且其内安装有一第一弹簧;并且,每一该第二电源电极包括:
一导电接触部,其背面与该第一弹簧一端相接触,其正面暴露于该电源基座栓孔的孔壁上,并在该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与所述第一电源电极在导电时保持紧密接触;
一连接部,安装于电源电极安装槽内,且其一端与该导电接触部的顶边缘连接并形成有所述第二弧形倒角;
一卡接部,与该连接部另一端连接并可与所述电源基座外侧面卡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或5或6或7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地电极通过一第二弹簧弹性安装在该接地基座上。
9、根据权利要求4或5或6或7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插座基体上还形成有一基体栓槽,其内设有一插接柱,该插头的插接栓上设有与之对应并用以引导该插接栓插入的插接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插接柱上套装有一第三弹簧,该第三弹簧一端抵接于该基体栓槽的底面,另一端与一方形防护盖连接,该防护盖通过其上的一柱孔在该第三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沿该插接柱在该插接栓孔内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防护盖外侧面上设有凸台,该插接栓孔的孔壁上设有与之对应并用以引导该防护盖移动的导引凹槽。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接地电极、第一电源电极的导电接触面的四边都具有所述第一弧形倒角;该第二接地电极、第二电源电极的导电接触面的四边都具有所述第二弧形倒角。
13、根据权利要求4或5或6或7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插接柱的另一侧面上设有一锁定槽,该另一侧面相对于设有该第一接地电极的该侧面;且该插座的外壳背面设有一可与该锁定槽配合锁定的锁片。
14、一种插座,用于与一插头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具有:
一方形插接栓孔,在一插入方向上与该插头的一方形插接栓配合插拔,该插接栓沿该插入方向分为由大到小的两个方形柱体,第一插接柱和第二插接柱;
一第二接地电极,设置在所述插接栓孔的孔壁上,并与设在该第一插接柱上的一第一接地电极在该插头插入至一导电位置时全面接触导电;
两第二电源电极,相对设置在所述插接栓孔的孔壁上,并与相对设置在该第二插接柱上的两第一电源电极在该插头插入至该导电位置时全面接触导电;
其中,该第二接地电极、第二电源电极的导电接触面的上边缘具有第二弧形倒角,与对应设置在该第一接地电极、第一电源电极的导电接触面的下边缘上的第一弧形倒角配合,以便于引导该第一接地电极、第一电源电极插入至该导电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包括:
一插座基体;
一电源基座,固定在该插座基体上,且其具有一电源基座栓孔,该电源基座栓孔孔壁上设有所述第二电源电极;
一接地基座,固定在该电源基座上,且其具有一接地基座栓孔,该接地基座栓孔孔壁上设有所述第二接地电极;
一外壳,与该插座基体连接并封闭所述电源基座和接地基座于其中,且其具有一外壳开孔,该外壳开孔的边沿上设有一缺口,该插头的第一接地电极自该缺口向内插入至所述导电位置;
其中,所述电源基座栓孔、接地基座栓孔、外壳开孔构成所述插接栓孔。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该插座还包括:
一中间隔板,设置于该电源基座与该接地基座之间,且其上具有与该接地基座栓孔、电源基座栓孔对应的隔板栓孔。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该电源基座具有两电源电极安装槽,该两电源电极安装槽相对设置并由该电源基座栓孔连通至该电源基座的外侧面,且每一该电源电极安装槽的底面进一步内凹形成一弹簧安装槽,其内安装有一第一弹簧;并且,每一该第二电源电极包括:
一导电接触部,其背面与该第一弹簧一端相接触,其正面暴露于该电源基座栓孔的孔壁上,并在该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与所述第一电源电极在导电时保持紧密接触;
一连接部,安装于电源电极安装槽内,且其一端与该导电接触部的顶边缘连接并形成有所述第二弧形倒角;
一卡接部,与该连接部另一端连接并可与所述电源基座外侧面卡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该中间隔板与该
电源基座相对的背面上具有两电源电极安装槽,该两电源电极安装槽
相对设置并由该电源基座栓孔连通至该电源基座的外侧面,且该电源
基座上具有两弹簧安装槽,该两弹簧安装槽与该电源电极安装槽对应
设置且其内安装有一第一弹簧;并且,每一该第二电源电极包括:
一导电接触部,其背面与该第一弹簧一端相接触,其正面暴露于该电源基座栓孔的孔壁上,并在该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与所述第一电源电极在导电时保持紧密接触;
一连接部,安装于电源电极安装槽内,且其一端与该导电接触部的顶边缘连接并形成有所述第二弧形倒角;
一卡接部,与该连接部另一端连接并可与所述电源基座外侧面卡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或17或18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地电极通过一第二弹簧弹性安装在该接地基座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或17或18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该插座基体上还形成有一基体栓槽,其内设有一插接柱,该插头的插接栓上设有与之对应并用以引导该插接栓插入的插接孔。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该插接柱上套装有一第三弹簧,该第三弹簧一端抵接于该基体栓槽的底面,另一端与一方形防护盖连接,该防护盖通过其上的一柱孔在该第三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沿该插接柱在该插接栓孔内移动。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该防护盖外侧面上设有凸台,该插接栓孔的孔壁上设有与之对应并用以引导该防护盖移动的导引凹槽。
23、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或17或18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该外壳背面还设有一锁片,与对应设于该第一插接柱的另一侧面上的一锁定槽配合锁定。
24、一种插头,其特征在于,该插头具有一插接栓,其沿一插入方向分为由大到小的两个方形柱体,第一插接柱和第二插接柱,且该第一插接柱的一侧面上设有一第一接地电极,该第二插接柱的两个相对侧面上各设有一第一电源电极,该第二插接柱的该两个相对侧面与该第一插接柱的该侧面相互垂直,且每一该第一电源电极为一方形电极,其具有两相对的长边和两相对的短边,该两相对的长边垂直于该插入方向,且所述第一接地电极、第一电源电极的导电接触面上靠近该插入方向的下边缘形成有便于该第一接地电极、第一电源电极插入的第一弧形倒角。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接地电极为方形电极,其具有两相对的长边和两相对的短边,该两相对的短边垂直于该插入方向。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插接柱的另一侧面上设有一锁定槽,该另一侧面相对于设有该第一接地电极的该侧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8201242756U CN201365022Y (zh) | 2008-12-09 | 2008-12-09 | 电连接装置及其插头、插座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8201242756U CN201365022Y (zh) | 2008-12-09 | 2008-12-09 | 电连接装置及其插头、插座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365022Y true CN201365022Y (zh) | 2009-12-16 |
Family
ID=414756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8201242756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365022Y (zh) | 2008-12-09 | 2008-12-09 | 电连接装置及其插头、插座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365022Y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52756B (zh) * | 2008-12-09 | 2011-10-12 | 韩剑桦 | 电连接装置及其插头、插座 |
CN104852217A (zh) * | 2015-05-22 | 2015-08-19 | 朱招勇 | 一种直插自锁式防爆电连接装置及其插头和插座 |
CN104868274A (zh) * | 2015-05-22 | 2015-08-26 | 朱招勇 | 一种分体式插头及其制作方法 |
CN107608038A (zh) * | 2017-09-18 | 2018-01-19 |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光学次模块及光模块 |
-
2008
- 2008-12-09 CN CNU2008201242756U patent/CN201365022Y/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52756B (zh) * | 2008-12-09 | 2011-10-12 | 韩剑桦 | 电连接装置及其插头、插座 |
CN104852217A (zh) * | 2015-05-22 | 2015-08-19 | 朱招勇 | 一种直插自锁式防爆电连接装置及其插头和插座 |
CN104868274A (zh) * | 2015-05-22 | 2015-08-26 | 朱招勇 | 一种分体式插头及其制作方法 |
WO2016188333A1 (zh) * | 2015-05-22 | 2016-12-01 | 朱招勇 | 一种直插自锁式防爆电连接装置及其插头和插座 |
CN104868274B (zh) * | 2015-05-22 | 2017-04-05 | 朱招勇 | 一种分体式插头及其制作方法 |
US20180159285A1 (en) * | 2015-05-22 | 2018-06-07 | Zhaoyong Zhu | Straight insertion self-locking anti-explosion electrical connection device, and plug and socket thereof |
US10186818B2 (en) * | 2015-05-22 | 2019-01-22 | Zhaoyong Zhu | Straight insertion self-locking anti-explosion electrical connection device, and plug and socket thereof |
CN107608038A (zh) * | 2017-09-18 | 2018-01-19 |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光学次模块及光模块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752756B (zh) | 电连接装置及其插头、插座 | |
CN104852217A (zh) | 一种直插自锁式防爆电连接装置及其插头和插座 | |
CN101834390B (zh) | 一种旋转式电连接装置及其插座 | |
CN201038561Y (zh) | 旋转式电连接装置及其插头、插座 | |
CN201365022Y (zh) | 电连接装置及其插头、插座 | |
CN102280782B (zh) | 旋转式电连接装置及插头、插座、插线板 | |
CN102280783B (zh) | 旋转式电连接装置及插头、插座、插线板 | |
CN101247003A (zh) | 插头、插座及带有插头插座的电连接装置 | |
CN113310001A (zh) | 一种磁吸连接结构及照明设备 | |
CN101325295A (zh) | 旋转式电连接装置及其插头、插座以及电连接方法 | |
CN204558728U (zh) | 一种用于配电柜抽屉单元的带通讯口的二次触头 | |
CN201820977U (zh) | 旋转式电连接装置及插头、插座、插线板 | |
CN213636436U (zh) | 具有外壳防护的连接器 | |
CN201015157Y (zh) | 插头、插座及带有插头插座的电连接装置 | |
CN102280784B (zh) | 旋转式电连接装置及插头、插座、插线板 | |
CN201741954U (zh) | 旋转式电连接装置及插头、插座、插线板 | |
CN102280756B (zh) | 旋转式电连接装置及插头、插座、插线板 | |
CN208315826U (zh) | 自紧式单相电源插座 | |
CN205752914U (zh) | 带有旋转座的墙壁插座 | |
CN201820976U (zh) | 旋转式电连接装置及插头、插座、插线板 | |
CN201820974U (zh) | 旋转式电连接装置及插头、插座、插线板 | |
CN102280745B (zh) | 直插式电连接装置及插座、插线板 | |
CN101162818A (zh) | 旋转回弹楔合式电连接方法及装置 | |
CN205159684U (zh) | 一种具有漏电保护器的墙插及排插 | |
CN205752728U (zh) | 带有旋转座的移动插座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21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812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