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58490Y - 组合型智能正压叠加供水设备 - Google Patents

组合型智能正压叠加供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358490Y
CN201358490Y CNU2009200195199U CN200920019519U CN201358490Y CN 201358490 Y CN201358490 Y CN 201358490Y CN U2009200195199 U CNU2009200195199 U CN U2009200195199U CN 200920019519 U CN200920019519 U CN 200920019519U CN 201358490 Y CN201358490 Y CN 201358490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supply equipment
water supply
pressure
stack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92001951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雷
刘卫礼
李福青
闫志刚
饶秋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U20092001951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358490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358490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358490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Landscapes

  • Control Of Fluid Press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层建筑使用的组合型智能正压叠加供水设备,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的供水设备直接从市政管网上抽水,如果突然停水,设备要立刻停止运行,供水安全无保证等技术问题。其至少包括两套加压供水设备,通过串联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供水设备为一级恒压供水设备,其进水口接安全水箱或水池,其出水口一路供给低区用户,另一路与第二套供水设备的进水口相连接,第二套供水设备的出水口接中区或高区用户。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套供水设备无需直接从市政管网上抽水,而是与安全水箱或水池连接,既有效保证了供水安全,又实现了节省占地、节能环保的目的。

Description

组合型智能正压叠加供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层建筑的二次供水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组合型智能正压叠加供水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高层、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自来水管网供水压力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供水要求,现有技术的高楼二次供水方式大多数采用并联分区供水、串联分区供水和减压供水;并联分区供水方式因加压设施均设于地下泵房,泵房面积大、供水管线长、水池(箱)占面积多;串联分区供水方式因设备分散,且水池(箱)分设于不同高度楼层,非常不便于管理,且占地面积大;减压分区供水方式存在低区管网承压过高,供水安全系数低,中低区加设减压阀,使已加压的水再次减压造成能源浪费,且安装困难,现有某些二次供水技术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目前应用最多的无负压设备就是解决了上述问题实现了占地小、全自动节能供水,但他们都直接从市政管网上抽水,如果突然停水,设备立刻要停止运行,供水安全无保证,在一些要求不能间断供水的地方无法采用,还有一些不允许直接从市政管网上直接抽水的城市也无法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的供水设备直接从市政管网上抽水,如果突然停水,设备要立刻停止运行,供水安全无保证等技术问题,而提供的一种结构紧凑、设计合理、供水安全的,不对自来水管网产生任何不利影响的组合型智能正压叠加供水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组合型智能正压叠加供水设备,其至少包括两套加压供水设备,通过串联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供水设备为一级恒压供水设备,其进水口接安全水箱或水池,其出水口一路供给低区用户,另一路与第二套供水设备的进水口相连接,第二套供水设备的出水口接中区或高区用户。
在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细节结构中,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所述供水设备包括一级恒压供水设备、二级叠加供水设备和三级叠加供水设备,一级恒压供水设备的进水口连接安全水箱或水池,其出水口一路供给低区用户,另一路与二级叠加供水设备的进水口相连接,二级叠加供水设备的出水口一路供给中区用户,另一路与三级叠加供水设备的进水口相连接,三级叠加供水设备的出水口供给高区用户。
在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细节结构中,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所述安全水箱或水池上装有液位传感器,
在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细节结构中,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所述第二套及以后的叠加供水设备前加装流量平衡阀,以保证用户用水稳定。
与本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套供水设备无需直接从市政管网上抽水,而是与安全水箱或水池连接,既有效保证了供水安全,又实现了节省占地、节能环保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为两级接力的组合型智能正压叠加供水设备的实施例。其包括两套加压供水设备,通过串联连接,第一套供水设备为一级恒压供水设备,其进水口10接安全水箱16,其出水口一路供给低区用户,另一路与二级叠加供水设备的进水口30相连接,二级叠加供水设备的出水口接中区或高区用户。
本实用新型组合型智能正压叠加供水设备通过进水管14接市政自来水管,阀门8安装在进水管14和过滤器7之间,过滤器7后面接安全水箱16,一级恒压供水设备的进水口10接安全水箱16,一级恒压供水设备包括液位传感器3、管中泵1、阀门11、止回阀12、阀门13、出口压力传感器4、高压保护器5、可曲挠橡胶接头6,控制柜17等。安全水箱16上装液位传感器3,安全水箱16之后接管中泵1进水管,管中泵1前后分别接阀门11、止回阀12,止回阀12之后接阀门13,管中泵1出水管上依次装出口压力传感器4、高压保护器5、阀门15、可曲挠橡胶接头6,可曲挠橡胶接头6之后接用户,其中液位传感器3、出口压力传感器4、高压保护器5、管中泵1分别接控制柜17。
二级叠加供水设备的进水管30接一级恒压供水设备的出水管,进水管30后接流量平衡阀31,止回阀9安装在进口压力传感器21之前,进口压力传感器21之后装管中泵20,管中泵20前后分别接阀门26、止回阀27,止回阀27之后接阀门32,管中泵20出水总管上依次装出口压力传感器22、高压保护器23、阀门15、可曲挠橡胶接头24,可曲挠橡胶接头24之后接用户,进口压力传感器21、出口压力传感器22、高压保护器23、管中泵20分别接控制柜28。
所述管中泵1、管中泵20均可采有用超静音管中泵。
一级、二级供水设备的运行顺序为,首先检测安全水箱16水位在安全开机水位以上,一级恒压供水设备正常运行之后,检测二级叠加供水设备的进口压力传感器21,达到开机压力之后,高区设备正常运行之后,如果有更高层接力设备,按照上边程序依次启动。
一级恒压供水设备开机前,首先检测液位传感器3信号,如果安全水箱16液位在开机范围以内,设备自动开机,并以保证出口压力传感器4压力恒定为目标,控制管中泵1变频运行。
二级叠加供水设备开机前,首先检测进口压力传感器21的压力值,符合正常开机压力,设备正常开机,并以出口压力传感器22为目标控制管中泵20变频运转。
当自来水停水时,实时检测安全水箱16水位,如果达到设定的停泵水位低限值,控制柜依次关闭高区管水泵20、低区管中泵1。
高区管中泵20的进水管30上加装流量平衡阀31,防止高区接力水泵抽水时,影响低区用户用水,保证用户用水稳定。
无论各区供水设备的用水量如何变化,各区供水设备始终保持联动,当某一区用水设备水量加大时,其下的各区水泵运行频率都会随着用水量变化,反之如果用水量减少,其下各区的水泵运行频率也会相应改变,各区水泵的运行频率根据本区和上一区的用水量变化而变化。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组合型智能正压叠加供水设备,其至少包括两套加压供水设备,通过串联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供水设备为一级恒压供水设备,其进水口接安全水箱或水池,其出水口一路供给低区用户,另一路与第二套供水设备的进水口相连接,第二套供水设备的出水口接中区或高区用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型智能正压叠加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设备包括一级恒压供水设备、二级叠加供水设备和三级叠加供水设备,一级恒压供水设备的进水口连接安全水箱或水池,其出水口一路供给低区用户,另一路与二级叠加供水设备的进水口相连接,二级叠加供水设备的出水口一路供给中区用户,另一路与三级叠加供水设备的进水口相连接,三级叠加供水设备的出水口供给高区用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型智能正压叠加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水箱或水池上装有液位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型智能正压叠加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及以后的叠加供水设备前加装流量平衡阀。
CNU2009200195199U 2009-02-10 2009-02-10 组合型智能正压叠加供水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58490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9200195199U CN201358490Y (zh) 2009-02-10 2009-02-10 组合型智能正压叠加供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9200195199U CN201358490Y (zh) 2009-02-10 2009-02-10 组合型智能正压叠加供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358490Y true CN201358490Y (zh) 2009-12-09

Family

ID=414242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920019519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58490Y (zh) 2009-02-10 2009-02-10 组合型智能正压叠加供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358490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05734A (zh) * 2011-09-30 2012-06-20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 高层建筑二次恒压供水系统
CN104695504A (zh) * 2009-01-30 2015-06-10 株式会社日立产机系统 增压给水系统
CN107700594A (zh) * 2017-09-08 2018-02-16 安徽兴安电气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叠压供水设备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95504A (zh) * 2009-01-30 2015-06-10 株式会社日立产机系统 增压给水系统
CN104695504B (zh) * 2009-01-30 2016-08-24 株式会社日立产机系统 增压给水系统
CN102505734A (zh) * 2011-09-30 2012-06-20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 高层建筑二次恒压供水系统
CN102505734B (zh) * 2011-09-30 2013-09-04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 高层建筑二次恒压供水系统
CN107700594A (zh) * 2017-09-08 2018-02-16 安徽兴安电气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叠压供水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776007U (zh) 一种无负压供水设备
CN202214764U (zh) 超高层建筑智能供水系统
CN201358490Y (zh) 组合型智能正压叠加供水设备
CN104846960A (zh) 储水式管网叠压供水设备
CN201614615U (zh) 射流型管网叠压供水装置
CN207776002U (zh) 箱式无负压增压供水系统
CN201395813Y (zh) 楼宇供水节能装置
CN204715451U (zh) 智能静音管网叠压供水设备
CN204715453U (zh) 一种智能静音管网叠压供水设备
CN104746584A (zh) 智能箱式无负压给水设备
CN208280225U (zh) 一种矢量变频管网增压给水设备
CN202850122U (zh) 新型智能双源恒压供水设备
CN201704734U (zh) 市政管网与自备井合用供水系统
CN207003530U (zh) 中高区互为应急备用的二次供水设备
CN206205054U (zh) 一种多层建筑供水系统
CN104846969A (zh) 一种高位调储二次供水系统
CN205617482U (zh) 一种具有消毒功能的供水设备
CN201236359Y (zh) 全自动双变频叠压供水设备
CN204551583U (zh) 无负压变频给水设备
CN104746559A (zh) 并联水箱射流式二次供水设备
CN202099858U (zh) 一种卫生洗净装置改进结构
CN104746550A (zh) 管网叠压变频供水设备
CN201241354Y (zh) 无负压给水设备与水池共用联动装置
CN104846968A (zh) 射流式二次供水设备
CN207073167U (zh) 箱式无负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209

Termination date: 2012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