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05054U - 一种多层建筑供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层建筑供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05054U
CN206205054U CN201621131884.5U CN201621131884U CN206205054U CN 206205054 U CN206205054 U CN 206205054U CN 201621131884 U CN201621131884 U CN 201621131884U CN 206205054 U CN206205054 U CN 2062050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ter supply
feed pipe
supply pipeline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3188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东
董建曦
李阳
刘平
沈丹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13188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050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050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050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Landscapes

  • Pipeline Systems (AREA)
  • 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层建筑供水系统,包括市政供水管路、稳压供水管路,室内用水管路,设于所述市政供水管路、稳压供水管路和室内用水管路之间的切换阀组以及分别与所述市政供水管路、稳压供水管路和切换阀组的信号端连接的控制器,所述市政供水管路包括第一供水管,所述第一供水管上设有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压力传感器,所述稳压供水管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储水箱、稳压泵组和第二供水管,所述切换阀组分别与所述第一供水管、第二供水管和室内用水管路连接。本实用新型根据所需的供水压力在市政供水管路与稳压供水管路之间进行实时切换,不仅保证了用水高峰期的供水稳定性,且充分利用了市政供水管路的压力,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多层建筑供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实现在稳压泵组供水与市政供水之间实时切换多层建筑供水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大多数城市的多层建筑(6层以下或低于20米的建筑)常用供水方式有两种:
一是直接供水方式,即直接利用市政管网的压力,对室内管网各用水点直接供水。这种供水方案的经济性能很好,不需要任何其他设备或措施。缺点就是在用水高峰期水量、水压不能保证,影响了用户的正常用水。
二是储水箱和稳压泵组的二次增压供水方式,即由市政管网供水至储水箱,由稳压泵组将储水箱中水抽升至室内管网各用水点。这种供水方式安全可靠,但能耗较高,市政管网压力利用率为零,严重浪费了能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层建筑供水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用户不能正常用水以及能源浪费严重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层建筑供水系统,包括市政供水管路,与所述市政供水管路连接的稳压供水管路,室内用水管路,设于所述市政供水管路、稳压供水管路和室内用水管路之间的切换阀组以及分别与所述市政供水管路、稳压供水管路和切换阀组的信号端连接的控制器,所述市政供水管路包括第一供水管,所述第一供水管上设有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压力传感器,所述稳压供水管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储水箱、稳压泵组和第二供水管,所述第二供水管上设有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远传压力计,所述切换阀组分别与所述第一供水管、第二供水管和室内用水管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供水管的进水口处设有进水控制阀,所述第一供水管的出水口与所述室内用水管路之间设有第一旁通管路,所述第一旁通管路上设有第一旁通阀。
进一步的,所述储水箱通过进水管路连接至所述第一供水管,所述储水箱内设有与所述进水管路对应的浮球阀,所述储水箱上还设有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远传液位计。
进一步的,所述储水箱上还设有通气口、溢流口和放水阀,所述溢流口与所述放水阀之间通过水管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稳压泵组包括两端分别与所述储水箱和第二供水管连接的供水泵组以及与所述第二供水管连接的稳压罐,所述供水泵组的信号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供水泵组包括主泵和备用泵,所述储水箱与所述主泵和备用泵之间分别依次设置第一切断阀、Y型过滤器和第一挠性软接头,所述主泵和备用泵与所述第二供水管之间分别依次设置压力表、第二挠性软接头、止回阀和第二切断阀。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供水管路与所述室内用水管路之间设有第二旁通管路,所述第二旁通管路上设有第二旁通阀。
进一步的,所述切换阀组包括三通切换阀和第一、第二、第三检修切换阀,所述三通切换阀的信号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第二、第三检修切换阀的一端与所述三通切换阀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第一供水管、第二供水管和室内用水管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包括相互连接的输入模块、显示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显示模块与所述第一供水管、储水箱和第二供水管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稳压泵组的信号端和切换阀组的信号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室内用水管路包括用水管和设于所述用水管进水口处的用水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层建筑供水系统,通过在市政供水管路、稳压供水管路和室内用水管路之间设置切换阀组,并设置分别与所述市政供水管路、稳压供水管路和切换阀组的信号端连接的控制器,在市政供水管路上设置与控制器连接的压力传感器,实时检测市政供水管路的给水压力,当该给水压力大于设置的压力值时,通过切换阀组断开稳压供水管路,通过市政供水管路直接供水,而当该给水压力小于设定压力值时,通过切换阀组断开市政供水管路,启用稳压供水管路进行供水;此外,当临时停电或用电设备检修时,关闭切换阀组,通过第一旁通管路或第二旁通管路对用户供水。本实用新型根据需要实现在市政供水管路与稳压供水管路之间的实时切换,不仅保证了用水高峰期的供水稳定性,且充分利用了市政供水管路的压力,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层建筑供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市政供水管路;11、第一供水管;12、压力传感器;13、进水控制阀;2、稳压供水管路;21、储水箱;22、第二供水管;23、浮球阀;24、远传液位计;25、通气口;26、溢流口;27、放水阀;28、稳压罐;29、主泵;210、备用泵;211、第一切断阀;212、Y型过滤器;213、第一挠性软接头;214、压力表;215、第二挠性软接头;216、止回阀;217、第二切断阀;218、远传压力计;3、室内用水管路;31、用水管;32、用水控制阀;41、三通切换阀;42~44、第一~第三检修切换阀;5、控制器;6、第一旁通管路;61、第一旁通阀;7、第二旁通管路;71、第二旁通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层建筑供水系统,包括市政供水管路1,与所述市政供水管路1连接的稳压供水管路2,室内用水管路3,设于所述市政供水管路1、稳压供水管路2和室内用水管路3之间的切换阀组以及分别与所述市政供水管路1、稳压供水管路2和切换阀组的信号端连接的控制器5,所述市政供水管路1包括第一供水管11,所述第一供水管11上设有与所述控制器5连接的压力传感器12,所述稳压供水管路2包括依次连接的储水箱21、稳压泵组和第二供水管22,所述切换阀组分别与所述第一供水管11、第二供水管22和室内用水管路3连接。具体的,压力传感器12实时检测第一供水管11中的给水压力,并将检测到的数据上传至控制器5,控制器5将当前的给水压力与设定的压力值进行比较,若当前的给水压力大于设置的压力值,则控制切换阀组断开稳压供水管路2,通过市政供水管路1直接供水,若当前的给水压力小于设定压力值,则通过切换阀组断开市政供水管路1,启用稳压供水管路2进行供水,不仅保证了用水高峰期的供水稳定性,且充分利用了市政供水管路1的压力,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优选的,所述第一供水管11的进水口处设有进水控制阀13,控制第一供水管11是否进水,所述第一供水管11的出水口与所述室内用水管路3之间设有第一旁通管路6,所述第一旁通管路6上设有第一旁通阀61,当临时停电或用电设备检修时,需闭切换阀组,此时可通过开启第一旁通管路6上的第一旁通阀61使市政供水管路1直接进行供水。
优选的,所述储水箱21通过进水管路连接至所述第一供水管11,所述储水箱21内设有与所述进水管路对应的浮球阀23,储水箱21中的水由第一供水管11通过浮球阀23随时补充,当第一供水管11临时停水时,储水箱21中的水可在一段时间内给用户供水。所述储水箱21上还设有连接所述控制器5的远传液位计24,用于实时检测储水箱21内的水位,并将检测到的数据上传至控制器5。所述储水箱21上还设有通气口25、溢流口26和放水阀27,所述溢流口26与所述放水阀27之间通过水管连通,当储水箱21内的水位高出溢流口26时,多余的水会从溢流口26中溢出,同时也可以通过放水阀27排出多余的水。
优选的,所述稳压泵组包括两端分别与所述储水箱21和第二供水管22连接的供水泵组以及与所述第二供水管22连接的稳压罐28,所述供水泵组的信号端与所述控制器5连接,当压力传感器12检测到的第一供水管11中的给水压力小于设定压力值时,控制器5控制供水泵组将储水箱21中的水抽出,通过稳压罐28稳压,由第二供水管22输出至室内用水管路3。所述供水泵组包括主泵29和备用泵210,所述储水箱21与所述主泵29和备用泵210之间分别依次设置第一切断阀211、Y型过滤器212和第一挠性软接头213,所述主泵29和备用泵210与所述第二供水管22之间分别依次设置压力表214、第二挠性软接头215、止回阀216和第二切断阀217。
优选的,所述第二供水管22在所述稳压罐28之后设有远传压力计218,所述远传压力计218与所述控制器5连接,远传压力计218用于实时检测第二供水管路22对应处的水压,并将检测到的数据上传至控制器5,通过控制器5控制第二供水管22中供水泵组的启停,所述第二供水管路22与所述室内用水管路3之间设有第二旁通管路7,所述第二旁通管路7上设有第二旁通阀71,当切换阀组故障或检修时,需关闭切换阀组,此时可通过开启第二旁通管路7上的第二旁通阀71使用稳压供水管路2进行供水。
优选的,所述切换阀组包括三通切换阀41和第一、第二、第三检修切断阀42、43、44,所述三通切换阀41的信号端与所述控制器5连接,所述第一、第二、第三检修切断阀42、43、44为常开状态,一端与所述三通切换阀41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第一供水管11、第二供水管22和室内用水管路3连接。具体的,当压力传感器12检测到的第一供水管11中的给水压力大于设定值时,控制器5控制三通切换阀41切断第二供水管22,连通第一供水管11和室内用水管路3,通过市政供水管路1直接供水,当压力传感器12检测到的第一供水管11中的给水压力小于设定压力值时,控制器5控制三通切换阀41切断第一供水管11,连通第二供水管22和室内用水管路3,通过稳压供水管路2供水。
优选的,所述室内用水管路3包括用水管31和设于所述用水管31进水口处的用水控制阀32。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5包括相互连接的输入模块、显示模块和控制模块(图中均未示出),所述显示模块与所述压力传感器12、远传压力计218和远传液位计24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稳压泵组的信号端和切换阀组的信号端连接。具体的,输入模块用于设定三通切换阀41的切换压力值、主泵29和备用泵210的启停压力值;显示模块用于显示第一供水管11的给水压力、第二供水管22的水压、储水箱21的水位;控制模块用于控制三通切换阀41切换、主泵29和备用泵210的启停及空转保护。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层建筑供水系统,通过在市政供水管路1、稳压供水管路2和室内用水管路3之间设置切换阀组,并设置分别与所述市政供水管路1、稳压供水管路2和切换阀组的信号端连接的控制器5,在市政供水管路1上设置与控制器5连接的压力传感器12,实时检测市政供水管路1的给水压力,当该给水压力大于设置的压力值时,通过切换阀组断开稳压供水管路2,通过市政供水管路1直接供水,而当该给水压力小于设定压力值时,通过切换阀组断开市政供水管路1,启用稳压供水管路2进行供水;此外,当临时停电或用电设备检修时,关闭切换阀组,通过第一旁通管路6或第二旁通管路7对用户供水。本实用新型根据需要实现在市政供水管路1与稳压供水管路2之间的实时切换,不仅保证了用水高峰期的供水稳定性,且充分利用了市政供水管路1的压力,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虽然说明书中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作为提示,不应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和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多层建筑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市政供水管路,与所述市政供水管路连接的稳压供水管路,室内用水管路,设于所述市政供水管路、稳压供水管路和室内用水管路之间的切换阀组以及分别与所述市政供水管路、稳压供水管路和切换阀组的信号端连接的控制器,所述市政供水管路包括第一供水管,所述第一供水管上设有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压力传感器,所述稳压供水管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储水箱、稳压泵组和第二供水管,所述第二供水管上设有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远传压力计,所述切换阀组分别与所述第一供水管、第二供水管和室内用水管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建筑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水管的进水口处设有进水控制阀,所述第一供水管的出水口与所述室内用水管路之间设有第一旁通管路,所述第一旁通管路上设有第一旁通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建筑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通过进水管路连接至所述第一供水管,所述储水箱内设有与所述进水管路对应的浮球阀,所述储水箱上还设有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远传液位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层建筑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上还设有通气口、溢流口和放水阀,所述溢流口与所述放水阀之间通过水管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建筑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泵组包括两端分别与所述储水箱和第二供水管连接的供水泵组以及与所述第二供水管连接的稳压罐,所述供水泵组的信号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层建筑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泵组包括主泵和备用泵,所述储水箱与所述主泵和备用泵之间分别依次设置第一切断阀、Y型过滤器和第一挠性软接头,所述主泵和备用泵与所述第二供水管之间分别依次设置压力表、第二挠性软接头、止回阀和第二切断阀。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层建筑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供水管路与所述室内用水管路之间设有第二旁通管路,所述第二旁通管路上设有第二旁通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建筑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阀组包括三通切换阀和第一、第二、第三检修切断阀,所述三通切换阀的信号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第二、第三检修切断阀的一端与所述三通切换阀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第一供水管、第二供水管和室内用水管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建筑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相互连接的输入模块、显示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显示模块与所述第一供水管、储水箱和第二供水管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稳压泵组的信号端和切换阀组的信号端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建筑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用水管路包括用水管和设于所述用水管进水口处的用水控制阀。
CN201621131884.5U 2016-10-18 2016-10-18 一种多层建筑供水系统 Active CN2062050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31884.5U CN206205054U (zh) 2016-10-18 2016-10-18 一种多层建筑供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31884.5U CN206205054U (zh) 2016-10-18 2016-10-18 一种多层建筑供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05054U true CN206205054U (zh) 2017-05-31

Family

ID=587584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31884.5U Active CN206205054U (zh) 2016-10-18 2016-10-18 一种多层建筑供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0505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80106A (zh) * 2020-08-17 2020-11-24 惠州市城乡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市政供水管道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80106A (zh) * 2020-08-17 2020-11-24 惠州市城乡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市政供水管道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05454B (zh) Plc智能控制多台变频器调压给水设备
CN101187215A (zh) 全自动限流式无负压管网叠压供水设备
CN206205056U (zh) 一种无负压供水系统
CN204003427U (zh) 一种备用水泵防冻结构
CN206205054U (zh) 一种多层建筑供水系统
CN203049692U (zh) 恒压智能供水控制器
CN103255808B (zh) 一体式超静音供水装置
CN202324069U (zh) 一种智能型管网叠压无负压稳流给水设备
CN105544646B (zh) 一种基于水压状况的室内多水源灵活切换系统及方法
CN209907517U (zh) 道路雨水气动分流处理系统
CN201358490Y (zh) 组合型智能正压叠加供水设备
CN200946293Y (zh) 大型无负压给水设备
CN205205908U (zh) 一种变频恒压供水系统
CN205116297U (zh) 一种变频供水设备
CN201322354Y (zh) 高层建筑无负压供暖设备
CN207003530U (zh) 中高区互为应急备用的二次供水设备
CN203284831U (zh) 一体式超静音供水装置
CN202850122U (zh) 新型智能双源恒压供水设备
CN206205039U (zh) 一种具有小流量保压功能的供水设备
CN206829248U (zh) 小区恒压供水系统
CN206052864U (zh) 一种环保型智能化无负压多泵分体式供水设备
CN203977505U (zh) 远程监控式稳压补偿无负压供水装置
CN209723118U (zh) 一种二次供水设备控制系统
CN212317033U (zh) 一种均衡供水的饮水管网
CN203238707U (zh) 基于远程监控的新型双保障节能二次供水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