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49066Y - 改良通用序列汇流排连接座结构 - Google Patents

改良通用序列汇流排连接座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349066Y
CN201349066Y CNU2008202068530U CN200820206853U CN201349066Y CN 201349066 Y CN201349066 Y CN 201349066Y CN U2008202068530 U CNU2008202068530 U CN U2008202068530U CN 200820206853 U CN200820206853 U CN 200820206853U CN 201349066 Y CN201349066 Y CN 201349066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ial bus
universal serial
connection block
block structure
load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20685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居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ESON TECHNOLOGIES (DONGGU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IESON TECHNOLOGIES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ESON TECHNOLOGIES (DONGGU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WIESON TECHNOLOGIES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82020685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349066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349066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349066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良通用序列汇流排(USB)连接座结构,系包括:一前端壳体,系呈现一凹字状,包括一底部、一左侧部与一右侧部;一PCB承载板,该PCB承载板上可附有复数个连接端子,并装设于该前端壳体上,PCB承载板的一下表面与前端壳体的该底部之一上表面系呈现二相对面,以形成一空间,以在需要时可设置更多电子元件;及一后端壳体前端壳体与PCB承载板系延伸并设置于该后端壳体内。

Description

改良通用序列汇流排连接座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良通用序列汇流排(USB)连接座结构,尤其是指一种可以节省材料,并可将其扩充性充分发挥的通用序列汇流排连接座结构。
背景技术
现今科技的应用几乎已经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状态。从桌上型电脑、早期笨重的手提电脑、三公斤以下的电脑到目前所谓的仅一公斤出头的手提电脑,这个演变只是众多3C产口的代表。亦即,所有科技的产品,都朝向轻、薄、短、小的方向去进行。然而,有时为了在体积、重量上更行细微化,其性能如处理速度等都可以暂时放在一边了。
以最近所流行的不到一公斤或超过一公斤一点的手提电脑而言,其处理速度已经不是首要的条件了。所以,科技研发人员与市场已经针对消费者的需要,又作了一次小型的工业革命。于是,新的趋势已经渐渐取代过去十数年间所谓的光速的世代;取而代之的潮流是,小型化才是王道。如此,也可直接反应在材料成本上。
通用序列汇流排(USB)的广泛应用已经行之有数年了,因其可应用于各种配备的特性,所以也会随着所应用的产品的体积的变化而变化。如手提式电脑的体积变小,则通用序列汇流排的结构当然必须缩短、变薄。另一个例子如具有复数个USB接头的外接式转接装置,也因着其配合的产品或携带方便所致,其体积必须轻巧。因此,习知技术中已经有许多专业的改良文献,今将举出二前案探讨。请参考图8,系中国台湾专利编号I220039之图2,其中所述如下:“所示为USB介面之数位资料卡片之连接装置200,其中包括有一载具201,及一组金属端子202于上述载具201上,而载具201则可提供上述USB介面之数位资料卡片之乘载,亦即可将其藉由嵌插而进入载具内部,因此得以保护并提高信号接触的稳定性,以改善前述之缺点,同时,于此连接装置的设计上,可以进一步增加连接装置的金属端子202的数目,形成如图2(本专利说明书和图8)之203端子部分,而不需再局限于标准USB介面规范之4个连接端子(VBUS、D+、D-、GND)可依实际需要将所需要之信号加以连接。”
然而,由于USB介面的连接装置其内部的空间非常有限。因此,以上述案例而言,与原设计即有的金属端子202在同一个空间上增加新的额外设计之信号金属端子203,恐增加有限。且若电子元件距离太近,以我国潮湿的气候而言,其应用层面的可行性有多少,仍须考虑清楚。
请参考图9与图10,系中国台湾专利编号I288315之第3图与中国台湾专利编号I288315之第3A图,其中所述如下:“首先,请参阅第3图(本专利说明书的图9)及第3A图(本专利说明书的图10),系分别为本实用新型USB应用一较佳实施例之立体示意图及局部构造剖视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USB应用装置20……,其前端设有一连接头(Series A Plug)21,连接头21之后端连接有一USB电子应用模组25。其中,该连接头21系一外壳层213内包覆有一由PCB电路板所制成之PCB承载板211,在PCB承载板211顶表面与外壳层213之间可自然形成有一连接夹层215,该连接夹层215系可与另一连接座(Seriesa A receptacle)(70:如图8所示)(本说明书未示)相互插接,而连接夹层215内之PCB承载板211顶表面上,可承载有复数个可与电子应用模组25电性连接之第一连接端子23。当连接夹层215与相对应之USB连接座(70:如图8所示)相互插接时,该第一连接端子23将可与USB连接座内之第二连接端子(71:如图8所示)(本说明书未示)电性连接。又,于该PCB承载板211底表面与外壳层213之间也可自然形成有一板底夹层217,该板底夹层217内部系可用以设置有至少一电子元件24或一板底资料传输线路,该电子元件24系可设置为另一组可增加工作效能之工作元件;而板底资料传输线则可增加传输功能者,藉此以增加USB应用装置20之工作效能。”
综观上述之前案,可以了解其解决了I220039中所有的问题,即增加其内部空间以可以设置更多工作元件,却不会有距离、空间不足等问题。但是,I288315所揭露的结构却相当复杂。相对的,其生产成本一定相对提高。因此,如何避免这样的状况,即既可以将USB连接座结构的可扩充性发挥到最大,又可以节省生产成本、材料成本与人力成本,将是熟悉该项技术者所欲探讨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良通用序列汇流排(USB)连接座结构,其节省生产成本、材料成本与人力成本。
本实用新型之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良通用序列汇流排(USB)连接座结构,其增加该连接座结构的内部空间,以将USB连接座结构的可扩充性发挥到最大。
一种改良通用序列汇流排(USB)连接座结构,系包括:一前端壳体,系呈现一凹字状,包括一底部、一左侧部与一右侧部;一PCB承载板,该PCB承载板上可附有复数个连接端子,并装设于该前端壳体上,PCB承载板的一下表面与前端壳体的该底部之一上表面系呈现二相对面,以形成一空间,以在需要时可设置更多电子元件;及一后端壳体,前端壳体与PCB承载板系延伸并设置于该后端壳体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一种改良通用序列汇流排(USB)连接座结构一较佳实施例立体示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一种改良通用序列汇流排(USB)连接座结构较佳实施例立体分解示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一种改良通用序列汇流排(USB)连接座结构较佳实施例前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一种改良通用序列汇流排(USB)连接座结构较佳实施例立体后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一种改良通用序列汇流排(USB)连接座结构较佳实施例立体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一种改良通用序列汇流排(USB)连接座结构较佳实施例立体上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一种改良通用序列汇流排(USB)连接座结构较佳实施例立体下视图;
图8是中国台湾专利编号I220039之图2;
图9是中国台湾专利编号I288315之图3;及
图10是中国台湾专利编号I288315之图3A。
附图标识说明:
200、连接装置            201、载具
202、金属端子            203、额外设计之信号金属端子
20、USB应用装置          21、连接头
213、外壳层              211、PCB承载板
215、连接夹层            217、板底夹层
23、第一连接端子         24、电子元件
25、USB电子应用模组
1、改良通用序列汇流排(USB)连接座结构
11、前端壳体             111、底部
1111、上表面             112、左侧部
113、右侧部              12、PCB承载板
121、连接端子            122、下表面
123、控制电路            124、记忆元件
13、后端壳体             131、上部
132、下部                A、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以更清楚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所提出之特殊导电结构改良,以下将配合图示详细说明之。
请参考第1至图7,系本实用新型之一种改良通用序列汇流排(USB)连接座结构一较佳实施例立体示图、本实用新型之一种改良通用序列汇流排(USB)连接座结构较佳实施例立体分解示图、本实用新型之一种改良通用序列汇流排(USB)连接座结构较佳实施例前视图、本实用新型之一种改良通用序列汇流排(USB)连接座结构较佳实施例立体后视图、本实用新型之一种改良通用序列汇流排(USB)连接座结构较佳实施例立体侧视图、本实用新型之一种改良通用序列汇流排(USB)连接座结构较佳实施例立体上视图、本实用新型之一种改良通用序列汇流排(USB)连接座结构较佳实施例立体下视图。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改良通用序列汇流排(USB)连接座结构1,系包括:一前端壳体11,系呈现一凹字状,并以金属材质制作,包括一底部111、一左侧部112与一右侧部113;一PCB承载板12,该PCB承载板12上可附有复数个连接端子121,并装设于该前端壳体11上,PCB承载板12的一下表面122与前端壳体11的该底部111之一上表面1111系呈现二相对面,以形成一空间A,以在需要时可设置更多电子元件,其中,该PCB承载板12系以下列任一种方式装设于该前端壳体:焊接、卡扣与榫接,本较佳实施例系以焊接的方式将PCB承载板12与前端壳体11连接;及一后端壳体13,前端壳体11与PCB承载板12系延伸并设置于该后端壳体13内,且后端壳体13更包括一上部131与一下132,该上部131更具有一突出壳体1311,以保护该PCB承载板12更多的面积,而上部131与该下部132系可以下列任一种方式组合:胶合、卡扣与榫接,本较佳实施例以胶合的方式将上部131与下部132连接,再者,PCB承载板12延伸并设置于该后端壳体13内的部分具有复数个电子元件,以与该复数个连接端子121电性连接,如一控制电路123与一记忆元件124,甚且,本较佳实施例之PCB承载板12系一印刷线路板。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备了以下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将多余的空间A设置于与基本USB连接座结构1所该具有的连接端子121分居PCB承载板12的两侧,因此可以免除如习知技术I220039的缺陷,如内部的空间非常有限、电子元件距离太近等问题。
2、与习知技术I288315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并无连接夹层215上部之外壳层213的部分,因此在材料成本可以减少许多,相对地,因着结构的简化,其生产成本与人力成本自然是减少了。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改良通用序列汇流排连接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前端壳体,其呈现一凹字状,包括一底部、一左侧部与一右侧部;
一PCB承载板,该PCB承载板上可附有复数个连接端子,并装设于该前端壳体上,PCB承载板的一下表面与前端壳体的该底部之一上表面系呈现二相对面,以形成一空间,以在需要时可设置更多电子元件;及
一后端壳体,前壳体与PCB承载板为延伸并设置于该后端壳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通用序列汇流排连接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前端壳体为金属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通用序列汇流排连接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PCB承载板系焊接、卡扣或榫接于该前端壳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通用序列汇流排连接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PCB承载板延伸并设置于该后端壳体内的部分具有复数个电子元件,以与该复数个连接端子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良通用序列汇流排连接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复数个电子元件包括至少一控制电路和至少一记忆元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通用序列汇流排连接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后端壳体进一步包括一上部和一下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改良通用序列汇流排连接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上部具有一用于保护该PCB承载板更多面积的突出壳体。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改良通用序列汇流排连接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上部与该下部胶合、卡扣或榫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通用序列汇流排连接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PCB承载板为一印刷线路板。
CNU2008202068530U 2008-12-31 2008-12-31 改良通用序列汇流排连接座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49066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2068530U CN201349066Y (zh) 2008-12-31 2008-12-31 改良通用序列汇流排连接座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2068530U CN201349066Y (zh) 2008-12-31 2008-12-31 改良通用序列汇流排连接座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349066Y true CN201349066Y (zh) 2009-11-18

Family

ID=413685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206853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49066Y (zh) 2008-12-31 2008-12-31 改良通用序列汇流排连接座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349066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75881A1 (zh) * 2015-11-02 2017-05-11 飞天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型化的电子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75881A1 (zh) * 2015-11-02 2017-05-11 飞天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型化的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8220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ontacts and transition module
CN201956490U (zh) 一种可双面插接的usb插座与插头
US7972182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ontact arrangement
US6761580B2 (en) Intelligent universal connector
US8408940B2 (en) Integrated connector
US20080261448A1 (en) Extension/expansion to Universal Serial Bus connector
CA2534960A1 (en) Distribution connecting module
US20080146082A1 (en) Filter
KR20050049484A (ko) 스마트 커넥트 범용 플래시 미디어 카드 어댑터
CN201185248Y (zh) 插卡转接装置及具有该插卡转接装置的服务器
CN201349066Y (zh) 改良通用序列汇流排连接座结构
US6896527B1 (en) Slim USB male connector with system grounding
CN215298224U (zh) 一种核心板及计算机设备
US20070293267A1 (en) Multi-function wireless transmission device
CN201838760U (zh) 连接器的结构
CN201838758U (zh) 连接器的结构
CN201656035U (zh) 电子产品及其插头连接器
CN2689400Y (zh) 一种两用存储装置
US20110158590A1 (en) Cable assembly having floatable optical module
CN217935638U (zh) 一种基于x86架构的一体化智能物联网关
CN2904125Y (zh) 兼具usb接口的sd卡
CN2774074Y (zh) 接口连接器的转接结构
CN219225519U (zh) 一种插针式工业计算机主板
CN2935518Y (zh) 电子讯号连接系统
CN2603596Y (zh) 小型接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118

Termination date: 2011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