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41212Y - 一种微型受话器单元及含有该微型受话器单元的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型受话器单元及含有该微型受话器单元的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341212Y
CN201341212Y CNU2008200952349U CN200820095234U CN201341212Y CN 201341212 Y CN201341212 Y CN 201341212Y CN U2008200952349 U CNU2008200952349 U CN U2008200952349U CN 200820095234 U CN200820095234 U CN 200820095234U CN 201341212 Y CN201341212 Y CN 201341212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eiver
micro
cavity
receiver unit
mobile ph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09523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力
陈泽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U20082009523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341212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341212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341212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型受话器单元及含有该微型受话器单元的移动终端,所述受话器单元包括受话部及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上设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设有至少一个泄漏孔。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开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泄漏孔相对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微型受话器单元上设计一个泄漏孔,实现了受话器的后腔泄漏,从而使手机结构这方面设计变的大大简化并能保证其高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微型受话器单元及含有该微型受话器单元的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型受话器单元及含有该微型受话器单元的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移动终端(手机)作为一种方便人们通信的工具,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尤其是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手机技术取得了长足发展,手机的功能也越来丰富,例如许多手机已经含有MP3、MP4、DV、DC甚至是TV等多媒体功能。但手机的通话语音功能还是最基本的性能。而受话器作为语音通话功能最终的电声转换器件,其性能与设计方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目前,成熟手机受话器方面的高级声学设计体现的一个方面是泄漏式后腔的设计。受话器的泄漏式后腔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手机使用时的位置容忍度。位置容忍度是指手机在使用时相对人耳摆放位置不同对人耳接收受话器的频率响应的影响程度。非泄漏设计手机相对人耳摆放位置变化对接收频响的影响较大,而泄漏式设计可以大幅降低这种影响。
图1为手机接收频响的测试方法示意图,图中所示为典型手机受话器部分的结构方式。受话器本体下方的小腔体为前腔,前腔下方为若干出音孔,而受话器本体上方的大腔体为后腔,与后腔相通的泄漏孔为泄漏式后腔设计的关键,如没有该孔即为普通的密闭后腔的受话器设计。图中所示测量工具人工耳在电声测量技术中分为多种型号(仿真中涉及4185、4195low、4195high),分别模拟手机接听时的不同姿势。
图2为泄漏式后腔设计的手机接收频响在三种人工耳型号的测试的曲线。图3为非泄漏(密闭)后腔设计的手机接收频响在三种人工耳型号的测试的曲线。从两张仿真图结果可以看出,泄漏式后腔设计的手机在不同人工耳型号下测试的结果的差异相对小。也就是说泄漏式后腔设计的位置容忍度相对较大。
传统设计上,受话器的泄漏式后腔是通过手机结构设计来实现的,这给手机结构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设计者具有很高声学设计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微型受话器单元及含有该微型受话器单元的移动终端,可以方便手机的结构设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微型受话器单元,所述受话器单元包括受话部及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上设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设有至少一个泄漏孔。
所述第一腔体的体积为2000ml。
所述泄漏孔的数量为1个,其直径为1mm,孔深为3mm。
所述受话部上设有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第一腔体分处于所述受话器单元的相对两侧,其面积为26.5mm,深度为2.3mm。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含有上述的微型受话器单元的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开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泄漏孔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微型受话器单元上设计一个泄漏孔,实现了受话器的后腔泄漏,从而使手机结构这方面设计变的大大简化并能保证其高性能。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对于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而言,从对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中,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手机接收频响的测试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泄漏式后腔设计的手机接收频响在三种人工耳型号的测试曲线;
图3为现有技术中非泄漏(密闭)后腔设计的手机接收频响在三种人工耳型号的测试的曲线;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受话器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受话器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受话器声学效果的仿真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受话器的位置容忍度的实际测量效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描述。
从图4可以获知,本实施例在受话器本体延伸出一部分结构体,在此将原受话器本体称为受话部,而延伸出的结构体称为延伸部。延伸部中间设计了一个泄漏孔。该泄漏孔的位置及尺寸由电声工程师结合受话器本体的电声性能(如TS参数)根据电声理论(如声电类比方法)计算得出。这可以大大简化手机结构关于受话器设计难度。手机结构工程师只要在手机结构件受话器自带泄漏孔处相应开孔对应即可。图4中,泄漏孔位于延伸部上设置的第一腔体中,该第一腔体即受话器的后腔,在图5中,可以看到,受话部设有第二腔体,该第二腔体即受话器的前腔,受话器的后腔和前腔分处于受话器的前后两侧,这里的前后方向的定义为:在受话器实际设置在手机中时,手机壳体上将设置相应的出音孔以释出受话器发出的声音,此时,以与出音孔相邻的一侧为前侧,相背的一侧为后侧。
如图6,通过软件仿真,可以了解泄漏孔的个数对整个曲线的影响:图6显示的Butter1到Buffer4标示(在横轴起点位置,纵轴方向从下向上排列第1-4条)的曲线即为泄漏孔依次为2个、4个、8个、10个的仿真结果,而最上面的(指在横轴起点位置,纵轴方向上的最上面一条)曲线为泄漏孔只有1个的仿真结果。结果表明:泄漏孔依次增多时,曲线将趋于平坦。这增大了手机受话器位置容忍度,对手机音频入网是有好处的。而从图7的实际测量示意图表明的结果也进一步验证了这一趋势。
如表1所示,其列出了本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组参考尺寸数据:
表1
  后腔大小(ml)   前腔深度(mm)、面积 前出声孔直径(mm)、深(mm)、 泄漏孔直径(mm)、孔深(mm)、个数
  (mm^2)   个数
  2000   2.3、26.5   0.9、1、1个   1、3、1(2、4、8、10)个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他实施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凡是依本实用新型内容所做出各种相应的变化与修改,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微型受话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受话器单元包括受话部及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上设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设有至少一个泄漏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受话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的体积为2000ml。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受话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漏孔的数量为1个,其直径为1mm,孔深为3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受话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受话部上设有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第一腔体分处于所述受话器单元的相对两侧,其面积为26.5mm,深度为2.3mm。
5.一种含有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微型受话器单元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开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泄漏孔相对应。
CNU2008200952349U 2008-06-26 2008-06-26 一种微型受话器单元及含有该微型受话器单元的移动终端 Expired - Lifetime CN201341212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952349U CN201341212Y (zh) 2008-06-26 2008-06-26 一种微型受话器单元及含有该微型受话器单元的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952349U CN201341212Y (zh) 2008-06-26 2008-06-26 一种微型受话器单元及含有该微型受话器单元的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341212Y true CN201341212Y (zh) 2009-11-04

Family

ID=41236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0952349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341212Y (zh) 2008-06-26 2008-06-26 一种微型受话器单元及含有该微型受话器单元的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341212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65120A (zh) * 2012-07-31 2015-02-18 京瓷株式会社 耳部模型、头部模型和测量设备及采用该设备的测量方法
WO2017161748A1 (zh) * 2016-03-25 2017-09-28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终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65120A (zh) * 2012-07-31 2015-02-18 京瓷株式会社 耳部模型、头部模型和测量设备及采用该设备的测量方法
WO2017161748A1 (zh) * 2016-03-25 2017-09-28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74566Y (zh) Mems麦克风
CN100531242C (zh) 便携式电子设备中声音再现的装置及方法
CN105307081A (zh) 一种主动降噪的语音信号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02535410U (zh) 带有音响的手机保护壳
CN204810369U (zh) 移动通讯终端
CN205081822U (zh) 移动通讯终端
CN103401966A (zh) 一种兼容麦克风功能的耳机接口
CN203446007U (zh) 一种入耳式耳机
CN203492178U (zh) 一种入耳式耳机
CN201341212Y (zh) 一种微型受话器单元及含有该微型受话器单元的移动终端
CN107222597A (zh) 一种密封圈及相应的整机密封手机
CN103533470A (zh) 一种入耳式耳机
CN1816218B (zh) 具有至少两个换能器的移动终端
CN204681587U (zh) 驻极体麦克风
CN103533475A (zh) 一种入耳式耳机
CN105721639A (zh) 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立体声输出装置和移动终端
CN203368544U (zh) 一种兼容麦克风功能的耳机接口
CN105308939B (zh) 减小的声学耦合
CN104639719A (zh) 一种通话方法和通信终端
CN113347307B (zh) 抑制漏音方法、相关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10444310U (zh) 电话机系统及话机消噪模组
CN109963217A (zh) 一种耳机
CN204616092U (zh) 一种驻极体麦克风
CN204993830U (zh) 一种喇叭模块及移动终端
CN101466057A (zh) 便携式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104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