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26328Y - 一种汽车行李厢的铰链连接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行李厢的铰链连接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326328Y CN201326328Y CNU2008201342650U CN200820134265U CN201326328Y CN 201326328 Y CN201326328 Y CN 201326328Y CN U2008201342650 U CNU2008201342650 U CN U2008201342650U CN 200820134265 U CN200820134265 U CN 200820134265U CN 201326328 Y CN201326328 Y CN 201326328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ending
- section
- compartment
- link mechanism
- railway carri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汽车行李厢的铰链连接机构,包括:铰链主体,其具有弯曲的主支承段,以及至少与其余部分不在同一平面上的两个弯曲段,其中连接主支承段的第一弯曲段朝向铰链主体的左侧或右侧弯曲,第二弯曲段朝向铰链主体的上方弯曲,第一弯曲段与第二弯曲段直接连接或经由其他连接段连接;铰链主体的两端中的第一端可旋转地连接车辆后侧,第二端连接汽车行李厢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铰链连接机构平滑弯曲,并且横向延伸,可以良好地安装在汽车行李厢内,使铰链连接机构的“鹅颈勾”的臂更圆滑,扩大使用空间,并且提供了制动机构和弹簧,从而避免了车门打开时的晃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行李厢的铰链连接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车辆汽车行李厢门经常使用鹅颈勾铰链与车体连接,以使汽车行李厢能够相对于车体开/合。
现有的鹅颈勾铰链具有以下缺陷,当向汽车行李厢内部看的时候,现有的鹅颈勾的“臂”的外形不美观,而且其占据的汽车行李厢的空间比实际所需的大,且十分沉重,没有实现技术上的优化。而且现有的鹅颈勾为二维设计,从车门处实质上在一个平面上直接朝车体及上方延伸,不改变方向,其结果是使汽车行李厢中可搁置物品的空间变窄,同时也使汽车行李厢入口的宽度变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维设计的铰链连接机构,不仅可以扩大汽车行李厢的使用面积,而且可以在移动时减小汽车行李厢门的震动。
因而,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汽车行李厢的铰链连接机构,包括:
铰链主体,其具有弯曲的主支承段,以及至少与其余部分不在同一平面上的两个弯曲段,其中连接主支承段的第一弯曲段朝向铰链主体的左侧或右侧弯曲,第二弯曲段朝向铰链主体的上方弯曲,第一弯曲段与第二弯曲段直接连接或经由其他连接段连接;铰链主体的两端中的第一端可旋转地连接车辆后侧,第二端连接汽车行李厢门。
其中,上述铰链主体上安装有突起的缓冲装置。该缓冲装置可以为弹性件。
其中,上述铰链主体的第一端还连接有弹簧,该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到汽车行李厢内侧壁上。
其中,上述铰链主体为由一根型材经弯折后所形成。
其中,上述铰链主体中,主支承段弯曲呈“C”形,开口向上,还包括连接上述第一弯曲段和第二弯曲段的第一连接段,上述第一连接段朝向第一弯曲段的斜上方延伸;与上述第二弯曲段连接的第二连接段,上述第二连接段朝向车辆后侧延伸,并可旋转地连接车辆后侧。第二连接段末端可以通过固定装置和可旋转的连接装置连接车辆后侧。
其中,上述铰链连接机构分别安装在行李厢的左侧和右侧,从行李厢打开方向看位于左侧的铰链连接机构的主支承段弯曲呈“C”形,开口向上,第一弯曲段朝向铰链主体左侧的车外方向弯曲,从行李厢打开方向看位于右侧的铰链连接机构的主支承段弯曲呈“C”形,开口向上,第一弯曲段朝向铰链主体右侧的车外方向弯曲。
本实用新型使得铰链连接机构平滑弯曲,并且横向延伸,可以良好地安装在汽车行李厢内,使铰链连接机构的“鹅颈勾”的臂更圆滑,扩大行李厢内侧的使用空间,使汽车行李厢变宽,并且提供了制动机构和弹簧,从而避免了车门打开时的晃动,并且在打开汽车行李厢门时使用弹簧,可以有效地使行李厢门在打开和关闭时更加稳定而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汽车行李厢的铰链连接机构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汽车行李厢的铰链连接机构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汽车行李厢的铰链连接机构的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汽车行李厢的铰链连接机构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汽车行李厢的铰链连接机构的连接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汽车行李厢的铰链连接机构如图1-4所示,其为从行李厢打开方向看位于右侧的铰链连接机构。其中汽车行李厢的铰链连接机构包括弯曲的铰链主体12,其也被称为鹅颈臂,可以是一体成型的,或者是用同一根型材弯曲成型,或者采用多段弯曲段和/或直段连接形成。以下所说明的弯曲段和直段可以是独立的,也可以是同一铰链体上的不同的弯曲段和直段。该铰链主体12呈弓状,一端安装有固定装置17,该固定装置17可以通过例如焊接、铆接、粘接等多种连接方式连接铰链主体12末端的连接段125,固定装置17一端可旋转地连接车体连接端15。在本实施例中,固定装置17例如是约为成90°弯角,使得铰链主体12的连接段125可以紧密贴合固定装置17,并由该固定装置给予支承。当然,该铰链主体12也可以直接地可旋转地连接到车体的车辆后侧的内表面,或者通过车体连接端15可旋转地连接到车体的车辆后侧的内表面。
车体连接端15用以连接到车辆后方的接近汽车行李厢侧的内壁表面,该车体连接端15呈任意形状,其贴紧车辆内表面的表面与汽车内表面契合,连接端可以紧密地贴合到车体右后侧的内侧表面,从而使得车体连接端15周围的可用区域扩大,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端为弯曲的形状,其横截面呈阶梯状,连接端与车辆内表面可以通过任意合适的方式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利用螺钉连接,即连接端与汽车行李厢门的内表面上均有两个或多个相互对齐的螺孔,螺钉穿过该螺孔与螺母连接,从而将连接端固定到车内。
从侧视图和俯视图中可知,铰链主体12分为多段,其中包括弯曲段121、弯曲段122、连接段123、弯曲段124和连接段125,当然多个弯曲段也可以是一根铰链体在多次弯曲作业后形成的,连接段可以是弯曲的,也可以是直的,其中弯曲段121包括铰链主体的汽车行李厢门连接端16,汽车行李厢门连接端16连接到汽车行李厢门的内面板,并紧密地贴合到汽车行李厢门的内面板,在本实施例中,汽车行李厢门连接端16为弯折状,弯折角度约为直角的90°,汽车行李厢门连接端16与汽车行李厢门的内表面可以通过任意合适的方式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利用螺钉连接,连接方式与车体连接端15与车体的连接方式相同。弯曲段和连接段的横截面为方形,其也可以是任意合适的形状,例如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多边形等,不限于上述,只要能够合适地安装并支撑即可。
弯曲段121也是铰链主体12的主支承段,其呈“C”形,开口向上,朝向车体上方的方向略弯,其弯曲处可以是平滑的,铰链连接机构与汽车行李厢门转轴间隔一定距离,使得该铰链连接机构在汽车行李厢门打开时不会因接触行李厢门而阻止行李厢门的开启。弯曲段121的另一端与弯曲段122平滑地连接,连接方式可以是任意合适的方式,例如焊接、铰接、粘接、铆接等,只要是可以连接弯曲段122与弯曲段121即可。当然也可以为同一段材料的折弯。
弯曲段122比弯曲段121短,朝向铰链主体的左侧或右侧弯曲,安装后基本上位于与车辆中轴成一定角度的平面内,朝向汽车行李厢横向延伸的方向弯曲伸展,使得弯曲段122的另一端略微朝汽车行李厢外延伸,并与连接段123的第一端连接。弯曲段122的另一端与连接段123的第一端的连接方式可以是任意合适的方式,例如焊接、铰接、粘接、铆接等,只要是可以连接弯曲段122与连接段123即可。当然,弯曲段122与弯曲段123也可以为同一段材料的折弯。
连接段123略短于弯曲段122,当然,其长度不限于上述,可以是任意合适的长度,大于弯曲段122也是可以的,该连接段可是直的,没有弯曲,也可略带弧度,其一端平滑地连接到弯曲段122的第二端,连接段123朝向弯曲段122的斜上方延伸,安装后表示为在基本上位于垂直于车辆中轴的平面内,朝向汽车行李厢门的外侧、外侧斜上方或前方延伸,并与弯曲段124的第一端连接。连接段123的第二端与弯曲段124的第一端的连接方式可以是任意合适的方式,例如焊接、铰接、粘接、铆接等,只要是可以连接弯曲段124与连接段123即可。当然,连接段123与弯曲段124也可以是同一段材料的折弯。如图3所示,连接段123处安装有缓冲装置,所以连接段123需要适合于缓冲装置的安装,其例如具有安装缓冲装置的凹口、孔洞等,也可以是通过冲压等合适的方式在连接段123待安装缓冲装置的位置形成凹槽或合适形状的安装表面,例如圆形。
弯曲段124与弯曲段122的长度近似,当然,其长度也可以是任意合适的长度,不限于上述,其一端连接有连接段123的第二端,弯曲段124朝向铰链主体的上方弯曲,安装后其朝向车体连接端15弯曲,弯曲段124位于基本垂直于车辆中轴的平面,当然其也可以位于与车辆中轴成一定角度的平面,第二端连接连接段125。弯曲段124的第二端与连接段125的连接方式可以是任意合适的方式,例如焊接、铰接、粘接、铆接等,只要是可以连接弯曲段124与弯曲段125即可。当然,弯曲段124与连接段125也可以为同一段材料的折弯。弯曲段124与弯曲段122可以直接连接,中间可以没有连接段123。
连接段125的长度可以是大于弯曲段124的长度,其一端连接有弯曲段124的第二端,连接段125朝车辆上方弯曲,位于基本平行于车辆中轴的平面,当然其也可以位于与车辆中轴成一定角度的平面,另一端连接固定装置17。在该实施例中,连接段125的横截面为方形,其紧密的地贴合在固定装置17的弯角,通过例如焊接、铰接、粘接、铆接等方式紧密连接固定装置17。固定装置17与连接段125也可以使用其他合适的连接方式,只要是可以连接连接段125与固定装置17即可。当然,连接段125与固定装置17也可以为同一段材料的折弯。
上述弯曲段可以为任意数目,例如2个、3个、4个、6个、7个、8个等等,连接段也可以是任意数目,只要是使铰链主体自上而下在汽车行李厢门侧边朝向汽车行李厢门内部弯曲并最终弯向行李厢上方的形状即可。
铰链连接机构的材料可以是不锈钢、铁等合适的金属材料,也可以是高强度的塑料制品,不限于上述,只要是能够使铰链连接机构支承即可。
铰链主体12可以是实心的,也可以是中空的,根据需要决定。
铰链主体12上还安装有缓冲装置13,其位于弯曲段122和124之间,当然也可以位于弯曲段122与连接段123之间,或者弯曲段124与连接段123之间,或者位于连接段123上,不限于上述,只要安装在适于对铰链主体12进行缓冲的部位即可。在一个实施例中,缓冲装置13包括弹性突起132与安装端131,安装端为框状突起,其中间具有用以安装弹性突起132的孔,两端朝下弯曲,固定到弯曲段122和124朝向汽车行李厢门内部的一侧,弹性突起132安装到上述孔中,可以利用卡紧的方式卡到其中,弹性突起132的下部可以不接触连接段123,也可以接触连接段123,其高度视汽车行李厢门完全开启后上述连接段与接近的车辆主体的位置而定。当然,缓冲装置13也可以不具有安装端,直接安装在铰链主体12上。弹性突起132可以采用橡胶或任意合适的材料形成,只要其具有一定弹性即可。当然,缓冲装置也可为其他任意合适的方式,例如磁吸式的缓冲装置等,不限于上述。
铰链主体连接有弹簧14,其一端连接到固定装置17,用作铰链主体与汽车行李厢之间的减震装置,该端可以随固定装置17的移动而移动,另一端固定地连接到汽车行李厢的侧壁,以便使行李厢门在移动时更加稳定。弹簧14可以维持汽车行李厢门的稳定性,行李厢门打开时,弹簧处于最小伸展位置,行李厢门关闭时,弹簧处于最大伸展位置。
图1-4所示的铰链连接机构安装在行李厢的右侧,当然也可以有安装在行李厢的左侧的铰链连接机构,此时,该从行李厢打开方向看位于左侧的铰链连接机构的主支承段弯曲呈“C”形,开口向上,如前述主支承段,而第一弯曲段朝向铰链主体左侧的车外方向弯曲,左侧的铰链连接机构与前述右侧的铰链连接机构镜像对称。
现详细说明汽车行李厢门打开时的移动过程,仅以从行李厢打开方向看的铰链连接机构为例。
首先,汽车行李厢门关闭时,如图5所示,铰链主体12位于车辆的汽车行李厢与车体内侧的连接处附近,其一端通过固定装置17和车体连接端15固定到车体上,另一端通过汽车行李厢门连接端16连接到汽车行李厢门的内侧后部,车体连接端15以侧面连接的方式连接到车体,在本实施例中车体连接端15为阶梯状的连接件,其也可以是任意可与车体紧密连接的连接件,车体连接端15两端通过螺钉等部件安装到车体。铰链主体的固定装置17与车体连接端15通过枢轴连接,使得上述固定装置17可以绕车体连接端15的中部枢轴旋转,固定装置17包括成90°角的两部分,位于平行于车体连接端15的第一部分的长度大于垂直于车体连接端15的第二部分的长度,使得固定装置17形成一缺口,连接段125通过该缺口在固定装置17内表面延伸,并且与其紧密贴合。弹簧14一端与行李厢内侧壁连接,另一端与固定装置17连接,处于伸展状态,位于如图1-4中所示的弹簧最大伸展位置,即A位置。缓冲装置13位于正常状态。铰链主体12朝车辆内侧延伸并最终朝车辆上方延伸。
汽车行李厢门打开过程中,铰链主体12随汽车行李厢门向上移动,带动固定装置17沿逆时针方向绕车体连接端15枢轴旋转,此时弹簧14逐渐继续缩紧。
汽车行李厢门打开约45°时,铰链主体12随汽车行李厢门向上移动到几乎中间的位置,固定装置17沿逆时针方向绕车体连接端15枢轴旋转约45°,此时弹簧14继续缩小其伸展,达到如图1-3中所示的中间位置,即B位置,缓冲装置13没有接触车体,位于正常状态。由于弹簧的伸展逐渐减小,因而释放出弹力帮助使用者以较小的力打开行李厢门。
而后汽车行李厢门继续打开,铰链主体12继续上升,固定装置17继续枢轴旋转,弹簧14继续缩紧。
汽车行李厢门完全打开时,铰链主体12达到最大位置,固定装置17不再转动,弹簧14到达最小伸展位置,如图1-4中所示的C位置,释放的能量达到最大,缓冲装置13接触到车辆主体,缓冲装置13具有的弹性突起132可以作为制动机构,由橡胶形成,用作缓冲器,使车门打开时的晃动停止。同时,弹簧14也用作减震装置,在汽车行李厢门打开和关闭时,减小汽车行李厢门打开和关闭时的震动。
当然,采用上述优选技术方案只是为了便于理解而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他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汽车行李厢的铰链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铰链主体,其具有弯曲的主支承段,以及与其余部分不在同一平面上的至少两个弯曲段,其中连接主支承段的第一弯曲段朝向铰链主体的左侧或右侧弯曲,第二弯曲段朝向铰链主体的上方弯曲,第一弯曲段与第二弯曲段直接连接或经由其他连接段连接;
铰链主体的两端中的第一端可旋转地连接车辆后侧,第二端连接汽车行李厢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行李厢的铰链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铰链主体上安装有突起的缓冲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行李厢的铰链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缓冲装置为弹性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行李厢的铰链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铰链主体的第一端还连接有弹簧,该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到汽车行李厢内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行李厢的铰链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铰链主体为由一根型材经弯折后所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行李厢的铰链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铰链主体中,主支承段弯曲呈“C”形,开口向上,还包括连接上述第一弯曲段和第二弯曲段的第一连接段,上述第一连接段朝向第一弯曲段的斜上方延伸;与上述第二弯曲段连接的第二连接段,上述第二连接段朝向车辆后侧延伸,并可旋转地连接车辆后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行李厢的铰链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二连接段末端通过固定装置和可旋转的连接装置连接车辆后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行李厢的铰链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铰链连接机构分别安装在行李厢的左侧和右侧,从行李厢打开方向看位于左侧的铰链连接机构的主支承段弯曲呈“C”形,开口向上,第一弯曲段朝向铰链主体左侧的车外方向弯曲,从行李厢打开方向看位于右侧的铰链连接机构的主支承段弯曲呈“C”形,开口向上,第一弯曲段朝向铰链主体右侧的车外方向弯曲。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8201342650U CN201326328Y (zh) | 2008-09-25 | 2008-09-25 | 一种汽车行李厢的铰链连接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8201342650U CN201326328Y (zh) | 2008-09-25 | 2008-09-25 | 一种汽车行李厢的铰链连接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326328Y true CN201326328Y (zh) | 2009-10-14 |
Family
ID=411783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820134265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326328Y (zh) | 2008-09-25 | 2008-09-25 | 一种汽车行李厢的铰链连接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326328Y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53666A (zh) * | 2013-05-13 | 2014-11-19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车辆和用于车辆的存储厢的铰链组件 |
CN104863444A (zh) * | 2015-04-29 | 2015-08-26 | 安徽江南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汽车行李箱盖铰链总成 |
CN104919123A (zh) * | 2012-10-17 | 2015-09-16 | 哈特韦尔公司 | 具有球面轴承组件的锁定铰链 |
CN106050034A (zh) * | 2016-06-30 | 2016-10-26 | 丰业迪睦斯(芜湖)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汽车后盖铰链双层弯管 |
CN109667505A (zh) * | 2017-10-17 | 2019-04-23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伸缩式后备箱盖支撑装置 |
CN110965875A (zh) * | 2019-12-25 | 2020-04-07 | 汉腾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行李箱盖铰链上固定板横置结构 |
-
2008
- 2008-09-25 CN CNU2008201342650U patent/CN201326328Y/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19123A (zh) * | 2012-10-17 | 2015-09-16 | 哈特韦尔公司 | 具有球面轴承组件的锁定铰链 |
US9500014B2 (en) | 2012-10-17 | 2016-11-22 | Hartwell Corporation | Locking hinge with spherical bearing assemblies |
CN104919123B (zh) * | 2012-10-17 | 2017-09-29 | 哈特韦尔公司 | 具有球面轴承组件的锁定铰链 |
CN104153666A (zh) * | 2013-05-13 | 2014-11-19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车辆和用于车辆的存储厢的铰链组件 |
CN104153666B (zh) * | 2013-05-13 | 2017-05-31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车辆和用于车辆的存储厢的铰链组件 |
CN104863444A (zh) * | 2015-04-29 | 2015-08-26 | 安徽江南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汽车行李箱盖铰链总成 |
CN106050034A (zh) * | 2016-06-30 | 2016-10-26 | 丰业迪睦斯(芜湖)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汽车后盖铰链双层弯管 |
CN109667505A (zh) * | 2017-10-17 | 2019-04-23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伸缩式后备箱盖支撑装置 |
CN110965875A (zh) * | 2019-12-25 | 2020-04-07 | 汉腾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行李箱盖铰链上固定板横置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326328Y (zh) | 一种汽车行李厢的铰链连接机构 | |
US7703784B2 (en) | Vehicle structure | |
CN100482519C (zh) | 车辆的开闭部结构 | |
CN201405707Y (zh) | 一种在车辆中使用的车门总成 | |
CN101736982B (zh) | 用于车门的同步运动系统 | |
US8973972B2 (en) | Lateral rear spoiler device for a vehicle | |
US8256825B1 (en) | Vehicle body structure | |
CN101094801A (zh) | 供月台密封装置和遮蔽装置使用的柔性结构 | |
AU2015320026A1 (en) | Deformable and movable rear spoiler device for a vehicle | |
CN203008615U (zh) | 窗撑 | |
CN204112959U (zh) | 车辆用门铰链 | |
JP2002544056A5 (zh) | ||
WO2024198876A1 (zh) | 头枕转动机构、用于座椅单元的头枕结构和座椅单元 | |
JP2009023550A (ja) | フードヒンジ | |
RU2428323C2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фиксации откидной крыши и транспортное средство, оснащенное соответствующей системой | |
CN203032138U (zh) | 一种新型环夹 | |
CA2361224C (en) | Air drag reducing apparatus | |
CN201415712Y (zh) | 侧叉驾驶室 | |
CN217477053U (zh) | 一种客车平移舱门 | |
CN111852224A (zh) | 用于车辆的机舱盖铰链以及车辆 | |
CA2316584C (en) | Air drag reducing apparatus | |
CN102016209A (zh) | 家用电器 | |
JP2012101716A (ja) | トラックのリヤ構造 | |
CN115489280A (zh) | 一种背门结构及车辆 | |
CN213269444U (zh) | 一种新型鸥翼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014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