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12609Y - 一种行李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行李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312609Y
CN201312609Y CNU2008201341501U CN200820134150U CN201312609Y CN 201312609 Y CN201312609 Y CN 201312609Y CN U2008201341501 U CNU2008201341501 U CN U2008201341501U CN 200820134150 U CN200820134150 U CN 200820134150U CN 201312609 Y CN201312609 Y CN 201312609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uggage case
flexible tube
pulling apparatus
plate
han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13415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维斯·飞利浦·罗伯特
希曼·肯
瑞库克·理查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L Inc
Original Assignee
HL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L Inc filed Critical HL Inc
Priority to CNU20082013415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312609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312609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312609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可收起手柄,可滚动的改进型的储物行李箱,所述装置包括多片成型板材,相对的侧板和端板以及底板共同形成的一个储物空间,拉手装置的套管安装在储物空间之外以使储物空间最大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的行李箱具有平顺的底部表面使收藏的衣物起皱减到最小,轮组装置移到行李箱外部转角以免侵占储物空间;为提高强度,被外盖隐藏的套管由纤维增强聚合物制成;拉手装置和轮组装置以提高行李箱结构强度和刚性的方式与箱体相连;拉手装置手柄上的可移动的耐磨板由耐磨损性材料制成。

Description

一种行李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有轮行李箱及行李箱这一类物品,尤其一种改进的平整储物行李箱,该箱的拉杆装置和滚轮组件均处于储物箱的外部以提供最大的储物空间,并可降低装于其中的衣物的起皱。
背景技术
现有储物行李箱的设计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带滚轮可在地面滚动的,和那些具有与滚轮配套的拉伸拉杆而可以让人方便地在地面拉动或者推动行走的行李箱或行李箱。这样的行李箱在外形上一般是直线型,而且外部轮廓和内部容腔均是直线型,两个分开的同轴车轮通常安装在外部,在箱的下边缘上面或里面,有一根或几根可滑动的拉手或从箱体内部伸缩的拉杆或拉管,以便于压缩收藏或者拉伸使用。
现有技术中的行李箱有一个特征是拉手的柄管包含在箱体的容腔内,这种设计的好处在于可以保持箱体背面外形平整,同时也保护轻便拉手(通常是铝制的)在受到外力时免于损害,但是当箱子掉在或者倾倒于在一个坚硬的表面时,巨大的冲击力会作用于箱子的表面,如果外面的拉管被撞凹进,内管将会卡住或者难以滑动,有时候由于卡住拉管会无法缩回。
现有技术中的行李箱或行李箱当拉手安装于箱体内时,箱体框架可以承受误操作时产生的冲击力,防止可能影响拉手伸缩功能的拉管凹陷。但是,由于柄管安置在箱体的内部,这样的设计会减少高达40%的放置衣服或者其他用品的空间,它也导致箱体内部底部表面参差不齐。因此,为了顺利放置物品,在放置较大的衣物之前,用户必须先将小物品卷起并放置于拉管周围。同样,滚轮组件侵占了箱体空间也导致了类似的问题。
因此,可使总内部空间最大化以放置衣服或其他物品,并且也有平整的箱体底部表面以减小衣服起皱的改进型行李箱结构是很有优势的,而且该改进型设计也应该是轻便和易于廉价生产及维护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平顺箱体底部表面以减小所放衣服起皱的改进型行李箱设计,可以克服现有工艺设计的相关不利因素。
本实用新型能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所述的行李箱,其具体结构是:把拉手管从箱体储物空间里移出来,安置于行李箱的背面,得到平顺箱体底部表面。这样的设置可以利用箱背面和滚轮最后面延伸处之间的空间,这是现有设计“未使用的”的空间。由于航空公司通常限制随身行李的总宽度(宽度从箱的顶部到车轮的最后面延伸处测量),本设计利用箱背面和滚轮最后面延伸处之间、过去“未使用的”的空间安装拉手装置。这样,在保持现有设计相同总宽度的同时,已经充分地增加了箱体的储物空间。
基于上述构思,所述的行李箱由第一和第二侧板,第一和第二端板和一个底板组成的箱体框架;所述行李箱还包括一个与箱体框架连接的拉手装置,拉手装置包含由纤维加强聚合物材料制备的伸缩拉管装置。还进一步包括一个轮组装置,轮组装置设有一对车轮,连接于箱体框架上。箱体框架的侧板,端板和底板构成储物空间,伸缩拉管装置安装于储物空间外面。如此设计的拉手装置,轮组装置,伸缩拉管装置可以把实际的受力和刚性传递给行李箱装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行李箱,其箱体框架由第一和第二侧板,第一和第二端板组成,拉手装置连接于第一端板上;所述的拉手装置有一个伸缩拉管装置通过第一端板上的沟槽连接于第一端板上,通过端板上的容纳伸缩拉管装置的凸起块连接于第二端板上;箱体框架还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轮组装置连接于第二端板上;行李箱体框架的第一、第二侧板和第一、第二端板构成储物空间,由玻璃增强的塑料材料制成的伸缩拉管装置安装于上述储物空间外面,拉手装置至少有一个可移动的耐磨镶块,该镶块材料的耐磨损性比连接此可移动镶块的拉手装置更高。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行李箱,其箱体框架由第一和第二侧板,第一和第二端板组成,拉手装置连接于第一端板上;行李箱体框架的第一、第二侧板和第一、第二端板构成储物空间,拉手装置有一个伸缩拉管装置,其外管具有两个末端,第一个外管末端连接于第一端板上,第二个外管末端连接于第二端板上,该伸缩拉管装置安装于上述储物空间外面;一个管套包裹在前述的伸缩拉管装置上,并安装于前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一上,泡沫镶块在管套内填充于伸缩拉管装置周围;更进一步的,所述泡沫镶块的一个表面形成行李箱的底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储物行李箱装置使得行李箱或行李箱具有平顺箱体底部表面以减小所放衣服起皱的改进型结构,可以克服现有工艺设计的相关不利因素;(2)该箱的拉杆装置和滚轮组件均处于储物箱的外部以提供最大的储物空间,并可降低装于其中的衣物的起皱;(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轻便、易于廉价生产及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只传统的带滚轮的行李箱箱体的等轴侧视图。
图2是本发明设计的箱体内部的等轴侧视图。
图3是图2箱体设计的背面等轴侧视图,显示了凸起的管套和伸缩拉管装置的位置。
图4是图2箱体设计的横截面图,沿图3的4-4截面展开,显示了凸起的管套和伸缩拉管装置和管套填充材料。
图5A是图2箱体设计的横截面图,沿图3的5-5截面展开;图5B是更详细的用虚线表示轮子和轮组装置的图5A横截面图,图5C是用虚线表示的轮子和轮组装置的传统设计横截面图。
图6是伸缩拉管装置和箱体框架之间相互关系的细节图。
图7是图6的伸缩拉管装置和箱体框架之间相互关系的细节图。
图8A是图2设计箱体内部的等轴测视图;图8B-D是图8A中用于连结箱体框架端板和侧板的构造细节图。
图9是图8A箱体框架端板部分的等轴测视图。
图10是图2设计中箱体框架的侧面图,显示了拉手装置及其中一个轮组装置与箱体框架的侧板和端板的相互位置。
图11是图8A箱体框架另一端端板部分的等轴测视图。
图12是图2设计的手柄托架部分的等轴测视图。
图13A是图2设计的拉手组件的等轴测视图,图13B是图13A的拉手组件的横截面。
图14是图8A箱体框架的俯视图。
图15是图8A箱体框架另一面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的改进型带轮行李箱,将伸缩拉手装置和轮组安装于箱体框架储物空间之外使内部储物总空间最大化,以放置衣服或其他物品,并且也有平整的箱体底部表面以减小衣服起皱。虽然所述专利一般仅提及带轮行李箱的应用,本发明也覆盖其他多种带轮的运输行李装置,例如露营用品,服装袋,手提袋,背包,公务包和运动包。
实施例1
见图1,一个传统的带轮行李箱1(为简明,未显示上盖)有直线型的箱体部分2,包括多块板4a-d,一个轮基座部分6,和连接一对伸缩拉管12a,12b的手柄10的把手部分8组成。为了更为清楚的示出结构,没有画出行李箱的内部织物,也没有显示上盖。由图可见,伸缩拉管12a,12b包含在行李箱1的储物空间14内,它们在储物空间14内突起,使放置物品的底部表面16参差不齐。正如前面所提及,这样的设计减少了可供放置物品的总空间,并且参差不齐的底部表面16会使置于箱体1内的衣服起皱。连接在板4b上的轮组结构中的轮子7也侵占了储物空间14的空间,更进一步降低了可供使用的总空间。
见图2-6,本发明所述的箱体18包括可放置衣服或者其他物品可的一直线形箱体部分20。箱体18也可铰接一个顶盖构件54,用一个典型拉链连接以闭合箱子。(为了更为清楚的示出结构,内部织物饰品,衬垫和口袋均没在图中显示,总所周知任何这样的材料和构造适用于本发明后能得到成品)。箱体部分20包括以第一、第二侧板24、26和第一、第二端板28、30形成的箱体框架22。箱体部分20也包括底板32,虽然底板32可以是或不是箱体框架22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本实施方案中,底板32是一块独立的平板拧紧或安装到一个或多个侧板和端板上。伸缩拉手装置34安装在临近第一端板28的箱体框架22上,和一对轮组装置36、38可安装在临近第二端板30的箱体框架22上。伸缩拉手装置34包括连接于一对伸缩拉管装置42、44的把手40,伸缩拉管装置42、44分别安装于临近第一、第二端板28、30的框体22上。伸缩拉管装置42、44至少有一部分隐藏于底板32的外表面50与外盖48之间。外盖48中可填充合适的填充材料52为外盖48支撑和/或赋与形状,同时给伸缩拉管装置42、44提供防护。填充材料52也可为至少箱体18的底板32部分提供支撑(有时候它确实可以形成底板32)。
见图3,箱体18的顶盖构件54通过绞链56连结箱体部分20,绞链56以众所周知的方式沿着边缘连结箱体部分20与顶盖构件54。顶盖构件54包含一个支撑位46,支撑位46包括一个或多个耐磨损性支撑脚47,连接在靠近箱体20的第二端板30的顶盖构件54的端板58上,支撑位46的设计可让用户垂直地竖起箱体18。在该实施方案中,耐磨损支撑脚47是可拆装的,并且可由不同于支撑位46的材料制成。例如,耐磨损支撑脚47可由诸如Zytel尼龙之类非常耐用的材料制成。这种材料的高耐久性提高了支撑脚47的使用寿命,当一个或多个支撑脚超时使用变得损坏或者破烂,可拆装的支撑脚容易迅速地更换。
伸缩拉管装置42、44的位置确定和安装如图4-7所示,伸缩拉管装置被安装在外盖48和箱体部分20的底板32之间。一些填充材料填充于伸缩拉管装置周围保护套管,同时也为外盖48和底板32提供支撑。见图5A、图6和图7,伸缩拉管装置44包括在第二端板30的远端44a和在第一端板28的近端44b和把手架100(稍后更详细描述)。图5B以剖面图显示了轮组110和轮架38的位置,在剖面图里,可发现外盖48的顶部实质上与轮组110和轮架28的顶部平齐。因此,如前提及,可见外盖48(装入了伸缩拉管装置)位于箱背面和滚轮最后面延伸处之间。图5C显示了拉手柄管“HT”包含在箱体容腔内“PS”的传统设计,可见传统设计没有利用到箱背面“B”和滚轮最后面延伸处“W”之间的“未使用”空间“A”。
见图8A至图12,非常详细描述了框架结构22。如前所提及,框架结构22包括第一、第二侧板24、26和第一、第二端板28、30,连结在一起形成直线形箱体部分20。在本实施方案中,这些板由一种轻便的成型聚合物材料分别制成,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聚丙烯材料,其他可用的材料包括聚酯,尼龙,聚苯乙烯,聚乙烯,ABS或者其他热固性聚合物或树脂,如玻璃纤维或反应注塑聚合物泡沫,以及碳增强和/或石墨增强聚合物。为了提高框架的强度和刚度,板可以配有大量的增强筋肋60。另外,由于行李箱结构的转角在操作和使用时将承受大多数的扭曲应力,框架结构22的转角62可能作为端板28,30的整体组成部分而制备。因此,端板28、30在结合部64、66处来连接侧板24、26,离箱体部分20的几何学转角尚有一段距离“CD”,这样第一和第二侧板24,26可以形成直板部分。
实施例2
在本实施方案中,行李箱框架结构22以侧板和端板相互结合而成,并没有一块实心底板32,见图2,储物区的底板32可以是由纸板,聚合物诸如此类制成的独立的平板,其尺寸配合一个或多个第一和第二端板28、30以形成箱体放置物品的平整底部。在本实施方案中,如图8A所示,侧板24、26和端板28、30,通过与各自底部的自然弯曲部分24a、26a连接形成框架结构22底板的一部分,这些底部弯曲部分形成了合适的箱体边缘弯曲形式,由于与各自的板块为一个整体,因此为箱体下边缘提供了强度。
如上所述,框架结构22的转角62是圆滑的,构成成品箱体20外形上的美感。应了解的是,转角62(以及端板和侧板)可以任何形状和曲率制成需要的箱子(例如,带方形转角的矩形箱,带圆形转角的方形箱,圆形,等等)。另外,虽然图示的转角62是由第一、第二端板28、30一体形成的,但当端板太直时,它们也能由第一、第二侧板24、26的一部分制成。
第一、第二端板28、30可以任何方式连接第一、第二侧板24、26,但是最为理想的方式是具有自固定连接件的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简单的锁舌68和槽沟82连接(图8B,图9),或者,正面锁定的棘齿72可置于一面而相应的棱纹凹槽(未显示)置于另一面上(图8C)。另外,一块或多块可松开的锁舌74可置于一面,而相应的凹槽置于另一面上(图8D)。任何这些连接构造可使用合适的黏合剂,螺丝或者其他紧固件来加固。应了解的是,与传统的铆合设计相比,揿钮接头(使用防倒转的棘齿或可松开的锁舌/销)更易迅速地装配框架结构22。更进一步,使用价廉的成型聚合物材料形成端板及侧板24、26、28、30降低了生产箱体18的总费用,同时也降低了箱体的总重量。
虽然前述的框架结构22由四块独立的板材组成,为达到便于制造,降低费用,增加力量等目标,框架结构也可改为由许多片组成。因此,另外还有可供选择的办法是整个框架结构22也可作为一块单独成型块,或者两个成型块。
框架结构22的板可以压制,浇铸成型或者切开而形成多种凹槽和/或孔洞76。这些凹槽和/或孔洞可用于紧固(例如螺丝,铆钉),允许其他结构构件(把手,轮组)在需要的位置连接到框架结构22上。
虽然框架结构22可由轻便的聚合物材料制成,总的箱体设计可能需要提高装置总体强度和结构上的刚性。如图9中所示,第二端板30可塑造成形以配合第一、第二伸缩拉管装置42、44,以及第一、第二轮组装置36、38。第二端板30包括直板部分78,弯曲转角62,以及一倾斜底部部分80。如图9可见,凹槽82承接相关侧板24、26的锁舌68、棘齿72或锁舌74,并把侧板24、26锁定在端板30上。如前所述,端板30有一些整体成型于端板内表面上的增强筋60,以及一些为承接螺丝或者其他紧固件以固定把手,织物类物品等附件到框架结构22上的孔洞76。
安装在倾斜底部80末端的是弯曲凹槽84,其尺寸和形状配合第一、第二轮组装置36、38的相应部分,倾斜底部80上的第一和第二凸起条85与弯曲凹槽84保持一致。这些凸起条85的形状可接合轮组36、38的向前延长部分36a,38a,见图8A和图10,把轮组装置36、38固定到端板30上。由图可见,每个凸起条85上有一些孔洞以承接紧固件来固定轮组装置到端板上。应了解的是,那些块件也可用胶粘合。
端板30上有一对套管支柱86、88安装在凹槽84内侧。这些套管支柱86、88的形状配合各自伸缩拉管装置42、44的远端42a、44a(图10)以便安装到端板30上。套管支柱86、88的尺寸适合相关套管装置的内部表面,或承接套管装置的末端。为保证套管组件和端板之间的长期紧密接合,伸缩拉管装置42、44的远端的42a、44a可用胶粘合,钉住或者固定在套管支柱86、88上。
见图8A和图11,第一端板28和第二端板30相似,一般有一直板部分90,转角62和底部92,加强筋60,以及孔洞76以连接织品等其他结构。第一端板28也有一对套管支座94、96,以支持相应的伸缩拉管装置42、44的近端42b、44b。在一个实施例中,一般每个套管支座94、96的表面都与相关管状支持装置的外表面相符。
第一端板28上套管支座94、96与直板部分90之间是拉手凹槽98以配合拉手架100(图12)。拉手架100用来固定伸缩拉管装置42、44的近端42b、44b。(如后细述,近端42b、44b的固定不会妨碍把手40的伸长/缩回)。在一个实施例中,拉手架100作为伸缩拉管装置42,44的一个套管,要注意的是,它是在每个伸缩拉管装置42、44的第一二级之间(例如,套管组件106和105)的第一个套管。
实施例3
在本实施例中,行李箱的拉手架100采用2种方式接合伸缩拉管装置42、44。首先,一对凹槽101可滑动地将伸缩拉管装置42、44在使用时保持在适当位置。凹槽101的形状一般与相关套管装置的外部形状相符,但是也留有足够的间隙允许伸缩拉管装置42、44延长和缩回而不受拉手架100限制。第二,当装配到第一端板28上时,拉手架100的远端部分102,直接放在第一端板28的套管支座94、96上。这个连接把伸缩拉管装置42、44的近端42b、44b夹在拉手架100与套管支座94、96中间,保持组件在应有位置。另外的固定方法,例如合适的黏着,销连接,螺纹连接或者其他紧固件也能用来保证伸缩拉管装置42、44和框架结构22之间的紧密和持久连接。
在拉手架100的上表面103有一个可更换的耐磨板107,因此当箱子18平放时,可放在可更换的耐磨板107上,这样防止了箱平放时伸缩拉手装置34和拉手架100接触地面或者其他坚固表面。此外降低外盖48的磨损并使箱子18避开水和垃圾。可更换的耐磨板107可由不同于拉手架100的材料制成。例如,可更换的耐磨板107可由诸如Zytel尼龙那样非常耐用的材料制成以提高板107的寿命。当耐磨板107损坏或者破烂时,其可更换性保证其容易迅速更换。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耐磨板107的揿压装配(卡扣装接)特征保证其可迅速装配和拆除。
见图13A和13B,每个伸缩拉管装置42、44包括一些独立的管件,每个套管可依次在大一级的套管内滑动。为了方便描述,插图显示了套管104、105和106。不过,应了解的是,那些套管的数量没并不是固定的,因此更多或更少都可能被使用。
每根套管104、105和106很容易依次在大一级的套管内滑动。因此,套管104(内管)很容易在套管105(中管)内滑动,且套管105(中管)很容易在套管106(外管)内滑动。如前所述,伸缩拉管装置42、44被固定到相应的第一、第二端板28、30上。在一个实施例中,只有每个套管装置42、44的外管106被直接固定到第一、第二端板28、30上,套管104、105(内管和中管)可在套管106(外管)和框架结构22之间自由伸长和收缩。
这样固定外管106的好处是增加了箱子18刚度和强度,特别是当套管104、105、106由加强的玻璃纤维材料制成时。
套管104、105和106可具有相同或相似长度,或有不同长度。不过,当套管104、105完全从套管106里伸出时,用户应可舒适的使用。
套管104、105和106可能有任何多种外部几何学构造,如圆形、方形、矩形等等。在一个最优方案中,套管104、105和106有一个椭圆形或者长方形横截面(图13B)以降低管的剖面面积,提高套管强度以及使其从箱子18背面的突出范围减到最小。
在本实施例中,内管为一大直径(MajD)3/4英寸和一小直径(MinD)3/8英寸,中管为一大直径1英寸和一小直径1/2英寸和外管为一大直径1-1/4英寸和一小直径3/4英寸。每一个套管104、105、106的厚度从大约0.055英寸到0.120英寸。在一个优选方案里,厚度是大约0.070英寸。虽然这些管厚一般比类似用途的传统金属(铝)管子的厚度大,不过由于采用聚合物,套管104、105、106仍然是相对较轻的。另外,聚合物制的套管比铝或其他常用金属制的便宜。
套管104、106(内管和外管)可由许多材料制备,例如铝,钢或者聚合物。在本实施例中,套管104、106(内管和外管)由碳增强玻璃聚合物的材料制成以提高强度和耐久性。如前所提及,使用高强材料如碳增强玻璃聚合物材料制造套管也提高了箱子18的强度和硬度,这是因为套管106(外管)固定在框架的端板28,30上。即使在使用时遭遇较大的外力,套管106(外管)可作为加强硬条防止箱体变形。套管提供的力量(抗凹,抗冲或抗扭)可使箱体其他部分高度柔韧,因此可抵抗更多的冲击。
伸缩拉管装置42、44,(更特别地,套管104(内管))可用胶粘合、压制、紧固件、诸如此类的方式固定在把手40上。伸缩拉手装置34可在极限缩回和延长位置之间移动,用户可完全拉出或只部分拉出套管来滚动箱子。一制动装置(未显示)可固定把手在确定位置。把手40可包含由皮革,乙烯基塑料诸如此类制成的把套。
见图8A、图10、图14和图15,轮组装置36、38的轮子108、110包括一个轮轴组合。在本实施例中,螺纹轮轴穿进相应的固定于轮组装置36、38上的螺帽中。螺帽的外部几何学形状符合轮组装置的凹槽以避免旋转(这样轮轴安装时可旋进螺帽)。
轮组装置36、38放在框架结构22上端板30的转角62上面。装置有延长部分36a、38a,盖住端板30及相关侧板24、26之间的接头66的一部分。前伸延长部分36a、38a包括螺旋凹槽以容纳螺杆来连接端板30及相应侧板24、26,将轮组牢固地固定到框架结构22上。轮组装置36、38的后伸延长部分36b、38b置于第二端板30相应转角62上。如此设计,轮组通过连接头66在端板30和侧板24、26之间架桥,提高了框架结构22总强度和硬度。
前伸和后伸延长部分36a、38a和36b、38b也保护了传统型行李箱易磨损的一大块地方(即,轮组可保护箱体转角和边缘附近的织品/皮革罩)。
另外,轮组装置36、38也可保护轮子,每个轮子108,110前面的底部设有缓冲器112、114,当箱子在台阶或障碍物上方向上推时,可保护车轮免受高的冲击应力。另外,如图10和15可见,轮组装置36、38的遮盖了部分轮子108、110,可保护其免于侧面的冲击。
与现有技术的设计将轮组安装于箱体转角内侧相比(见图1),轮组装置36、38固定在框架结构22的外部转角62上不但提高了框架结构22的结构稳定性,也提高了箱体滚动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的增强降低了转弯或高速移动时导致箱体失控的“摇摆”。
轮子108、110可从已知多种设计中选择。在一个较优方案中,车轮有可在高速滚轮方面应用的精密注塑聚氨酯面尼龙芯。轮组可由任何高耐久性的聚合物制成,包括ABS及其他聚合物材料。
另外,虽然本实用新型描述的轮组装置36、38每一个有单个轮子108、110,应了解的是,每个轮组装置可能包含并不止一个轮子,轮子个数取决于箱子的尺寸。另外,超过两个轮组可以使用。例如,框架结构22的四个转角都可以装一组轮组装置,或者大箱子可在其中一块箱板的中点或附近位置安置另外的轮组装置以增加滚动时的支撑。
如前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同于现有技术方案,传统设计将拉手组件和轮组装置仅仅简单地添加到已制成的框架上,这样几乎无法提供对已制成的箱体增加额外的强度或刚度。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轮组装置36、38,拉手架100,伸缩拉管装置42、44与框架结构22接合在一起,在结构上对箱子18提供坚固的强度和刚性。这些增强的强度和刚性使框架结构22本身(即,单个的板块零件)采用成型聚丙烯或者其他轻便聚合物制备时,与金属和/或层压板制备的比较,箱子仍然可以拥有可接受的强度和更轻的重量。
如图3-7,外盖48遮盖伸缩拉管装置42、44以保护其免受损伤。外盖48也赋予箱子18的背面总体外观。外盖48可用相同的材料(织品,皮革,等等)作为箱体最后的外表面使用。这种材料可压成有弹性的橡胶填充薄板或者合适的弹性板,然后在加压和加热下进行预成型工艺。压力和加热将外盖压到板上并赋予面板模具的形状。这种成型方式提供了放置伸缩拉管装置42、44的通腔。一旦管子插入外盖48内,外盖保护组件没有难看的痕迹和在树脂里的磨损。外盖48内部未被伸缩拉管装置42、44占据的剩余空间采用和管及通腔形状相符的填充材料52充满。填充材料与箱子18里面的填充区域齐平,为底板32提供支撑,并可使外盖48形状长期保持。
在具体实施例中,填充材料52包括预成型的闭孔聚氨酯泡沫材料。在不同的实施例中,未加工的聚氨酯泡沫填充材料注入外盖48与伸缩拉管装置42、44之间,然后在内部发泡以精确填充外盖和管件间的几何空间。这些只是两个实例,其他合适的填充材料也可使用。
本实用新型虽然归类于通常直线形行李箱,应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完全适用于任何样式和尺寸的行李,包括硬和软边行李。应该这样理解,本实用新型此处的描述和图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特别的实例,因此,这些仅仅是该主题下广泛领域的代表。还应该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领域包含了其他利用此技术变得很明显的范例,并且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并不仅仅局限于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
虽然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一般仅提及带轮行李箱的应用,但也可应用于其他多种运输装置,例如带轮的运输行李设备,露营用品,服装袋,手提袋,背包,公务包和运动包。

Claims (20)

1.一种行李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包括第一和第二侧板,第一和第二端板和一个底板的箱体框架;
连接到箱体框架的拉手装置,拉手装置具有伸缩拉管装置;和
具有一对车轮的轮组装置,轮组装置连接箱体框架;
箱体框架由侧板、端板和底板形成一个储物空间,伸缩拉管装置安装在所述储物空间之外,储物空间内表面是平整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设在箱体框架底板外表面上的外盖,外盖覆盖伸缩拉管装置,在外盖、底板外表面和伸缩拉管装置之间设有填充材料,外盖不延伸至轮子后部以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充材料包括预成型的泡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拉手装置设在第一个端板附近的部分底板上,轮子和拉手装置支持行李箱置于平面,拉手装置还包括与平面接触以防止拉手装置磨损的支承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承件与拉手装置为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支承件包含耐磨损性大于支承件的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伸缩拉管装置包含椭圆形横截面的管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子由纤维加强聚合物树脂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箱体框架包含的第一和第二侧板和第一和第二端板,上述板具有能够相互连接的卡口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拉手装置的一部分通过伸缩拉管装置的外表面与第一端板部分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伸缩拉管装置连接于第二端板表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轮组装置包括至少两对轮组装置,连接在箱体框架相对的转角。
13.一种行李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包括第一和第二侧板,第一和第二端板和一个底板的箱体框架;
连接到第一端板的拉手装置,所述拉手装置还包括通过第一端板的凹槽连接在第一端板上的伸缩拉管装置,伸缩拉管装置通过端板上的凸起块连接第二端板;和
连接第二端板的第一和第二轮组装置;
箱体框架包含了由第一和第二侧板、第一和第二端板与底板形成的储物空间;
伸缩拉管装置安装在储物空间外侧;
拉手装置包含至少一块可更换的耐磨镶块。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设在箱体框架底板外表面上的外盖,外盖覆盖伸缩拉管装置,在外盖、底板外表面和伸缩拉管装置之间设有填充材料,外盖不延伸至轮子后部以外。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充材料包括预成型的泡沫。
16.根据权利要求13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伸缩拉管装置包含椭圆形横截面的管子。
17.根据权利要求16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子由纤维加强聚合物树脂制成。
18.根据权利要求13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箱体框架包含的第一和第二侧板和第一和第二端板,上述板具有能够相互连接的卡口结构。
19.根据权利要求13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轮组装置包括至少两对轮组装置,连接在箱体框架相对的转角。
20.一种行李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包括第一和第二侧板,第一和第二端板的箱体框架,箱体框架包含了由第一和第二侧板、第一和第二端板形成的储物空间;
一个拉手装置包括具有第一和第二末端的外管的伸缩拉管装置,伸缩拉管装置的第一末端连接第一个端板,第二末端连接第二端板,伸缩拉管装置安装在储物空间外侧;和
一个管套安装在伸缩拉管装置上,管套至少连接第一和第二侧板之一;和
在管套内侧、围绕伸缩拉管装置设有泡沫镶块;
所述泡沫镶块的一个表面形成行李箱底板。
CNU2008201341501U 2008-09-09 2008-09-09 一种行李箱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12609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341501U CN201312609Y (zh) 2008-09-09 2008-09-09 一种行李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341501U CN201312609Y (zh) 2008-09-09 2008-09-09 一种行李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312609Y true CN201312609Y (zh) 2009-09-23

Family

ID=411243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134150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12609Y (zh) 2008-09-09 2008-09-09 一种行李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312609Y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35803A (zh) * 2011-06-24 2012-12-26 途明股份有限公司 轻质、高强度的行李箱
CN104626608A (zh) * 2015-01-27 2015-05-20 溧阳二十八所系统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轻型碳纤维携行箱整体成型工艺
EP3020302A1 (en) 2014-11-12 2016-05-18 Samsonite IP Holdings S.à.r.l. Integrated pull handle for a luggage case
CN106398098A (zh) * 2016-08-31 2017-02-15 杭州维丽杰旅行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轻便耐磨高强硬箱
CN110487148A (zh) * 2019-09-12 2019-11-22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箱包轮检测装置
CN112424547A (zh) * 2018-07-12 2021-02-26 伊格鲁产品公司 具有无轮轴车轮组件的容器
CN113645874A (zh) * 2020-02-27 2021-11-12 维氏股份公司 用于行李件的伸缩手柄的稳定装置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35803A (zh) * 2011-06-24 2012-12-26 途明股份有限公司 轻质、高强度的行李箱
EP3020302A1 (en) 2014-11-12 2016-05-18 Samsonite IP Holdings S.à.r.l. Integrated pull handle for a luggage case
CN104626608A (zh) * 2015-01-27 2015-05-20 溧阳二十八所系统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轻型碳纤维携行箱整体成型工艺
CN104626608B (zh) * 2015-01-27 2019-03-08 溧阳二十八所系统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轻型碳纤维携行箱整体成型工艺
CN106398098A (zh) * 2016-08-31 2017-02-15 杭州维丽杰旅行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轻便耐磨高强硬箱
CN112424547A (zh) * 2018-07-12 2021-02-26 伊格鲁产品公司 具有无轮轴车轮组件的容器
CN110487148A (zh) * 2019-09-12 2019-11-22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箱包轮检测装置
CN110487148B (zh) * 2019-09-12 2024-03-12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箱包轮检测装置
CN113645874A (zh) * 2020-02-27 2021-11-12 维氏股份公司 用于行李件的伸缩手柄的稳定装置
CN113645874B (zh) * 2020-02-27 2023-07-04 维氏股份公司 用于行李件的伸缩手柄的稳定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12609Y (zh) 一种行李箱
US20090166141A1 (en) Flat packing suitcase system
US20140284157A1 (en) Hard-sided suitcase
US8662268B2 (en) Article of luggage with supporting frame
US20080308372A1 (en) Work Bag or Travel Suitcase with an Incorporated Extendable Pull Handle and with Wheels
CA2634653C (en) Expandable luggage with locking expansion mechanism
US20110186398A1 (en) Hard-Sided Expandable Suitcase
US8196938B2 (en) Modular mobile workstation with storage capacity
EP2363037A1 (en) Trolley case
US5743363A (en) Scuff resistant bag
KR20090108663A (ko) 탄력을 갖춘 가방의 조임 시스템
JP2015033649A (ja) 旅行かばん物品及びその構成方法
CN103799666B (zh) 行李箱的底部框架构造
US20210000230A1 (en) Lightweight suitcase, in particular travel suitcase
KR101167825B1 (ko) 배낭용 프레임
CA2322184A1 (en) Soft-sided luggage article having a split-gusset with a security feature
GB2440206A (en) Luggage item having retractable handle integral to shape defining frame.
CN107117238A (zh) 一种骑行行李收纳系统及骑行车辆
US20170042335A1 (en) Seating device
WO2012143735A2 (en) A case
CN206994732U (zh) 一种多功能承载式拉杆箱
US20120241269A1 (en) Telescopic Handle for Hard-Sided Suitcase
US20170232985A1 (en) Decorative tree storage container
CN209788804U (zh) 一种可变体积的减噪行李箱
EP2981186B1 (en) A suitcas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923

Termination date: 201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