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05582Y - 民用蜂窝煤通风孔 - Google Patents

民用蜂窝煤通风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305582Y
CN201305582Y CNU200820066597XU CN200820066597U CN201305582Y CN 201305582 Y CN201305582 Y CN 201305582Y CN U200820066597X U CNU200820066597X U CN U200820066597XU CN 200820066597 U CN200820066597 U CN 200820066597U CN 201305582 Y CN201305582 Y CN 201305582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ntilation hole
honeycomb briquette
ventilation
hole
cen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06659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永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U20082006659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305582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305582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305582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olid Fuels And Fuel-Associated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民用蜂窝煤通风孔,它包括圆柱型蜂窝煤截面,在蜂窝煤截面上开有通风孔,通风孔(B1、B2、B3、B4、B5、B6)分布在以中心为圆心,以0.397R为半径的圆弧与蜂窝煤截面圆60度角等分线交点上,通风孔(C1、C2、C3、C4、C5、C6)分布在以中心为圆心、以0.688R为半径的圆弧与蜂窝煤截面圆60度角等分线交点上,通风孔(D1、D2、D3、D4、D5、D6)分布在以中心为圆心、以0.795R为半径的圆弧与蜂窝煤截面圆60度角等分线交点上。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蜂窝煤无死角燃烧,燃尽率高,热效高,节能;上火速度快、火力猛、温度高;能有效降低有害气体排放。

Description

民用蜂窝煤通风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民用蜂窝煤提高燃尽率、提高热效率、提高上火速度、降低有害气体排放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民用蜂窝煤通风孔。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生产的蜂窝煤普遍采用圆柱形、截面预留12—16个圆形通风孔的形状。这种蜂窝煤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通风孔分布不匀,存在燃烧死角,燃烧不透,燃尽率低,煤的燃烧热效率低,浪费大;上火速度慢,火力弱,温度低;燃烧时产生大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污染环境,危害健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种民用蜂窝煤通风孔,改进后的蜂窝煤上火速度快、火力猛、温度高、燃尽率高、热效率高、有害气体大幅度的降低了,实现了节能环保的效果。生产时只需更换成型模具,不改变机械结构;燃烧时不改变炉具及燃烧习惯,使用十分方便,易于推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措施:
在圆柱型蜂窝煤上设置圆柱型蜂窝煤截面圆半径为R,在蜂窝煤截面上开19个通风孔,19个通风孔的编号为第一通风孔A、第二通风孔B1,第三通风孔B2,第四通风孔B3,第五通风孔B4,第六通风孔B5,第七通风孔B6、第八通风孔C1,第九通风孔C2,第十通风孔C3,第十一通风孔C4,第十二通风孔C5,第十三通风孔C6、第十四通风孔D1,第十五通风孔D2,第十六通风孔D3,第十七通风孔D4,第十八通风孔D5,第十九通风孔D6,蜂窝煤19个通风孔中点分布在四个区域:第一通风孔A在中心;第二通风孔B1,第三通风孔B2,第四通风孔B3,第五通风孔B4,第六通风孔B5,第七通风孔B6分布在以第一通风孔A中心为圆心,以0.397R为半径的圆弧与蜂窝煤截面圆60度角等分线交点上;第八通风孔C1,第九通风孔C2,第十通风孔C3,第十一通风孔C4,第十二通风孔C5,第十三通风孔C6分布在以第一通风孔A中心为圆心、以0.688R为半径的圆弧与蜂窝煤截面圆60度角等分线交点上,第十四通风孔D1,第十五通风孔D2,第十六通风孔D3,第十七通风孔D4,第十八通风孔D5,第十九通风孔D6分布在以第一通风孔A中心为圆心、以0.795R为半径的圆弧与蜂窝煤截面圆60度角等分线交点上,R为圆柱型蜂窝煤截面园半径。第十四通风孔D1、第二通风孔B1、第一通风孔A、第五通风孔B4、第十七通风孔D4在同一直径上;第十五通风孔D2、第三通风孔B2、第一通风孔A、第六通风孔B5、第十八通风孔D5在同一直径上;第十六通风孔D3、第四通风孔B3、第一通风孔A、第七通风孔B6、第十九通风孔D6在同一直径上;第八通风孔C1、第一通风孔A、第十一通风孔C4在同一直径上;第九通风孔C2、第一通风孔A、第十二通风孔C5在同一直径上;第十通风孔C3、第一通风孔A、第十三通风孔C6在同一直径上。
第14通风孔D1、第二通风孔B1、第一通风孔A、第五通风孔B4、第十七通风孔D4与第八通风孔C1、第一通风孔A、第十一通风孔C4连线成30度夹角,第十五通风孔D2、第三通风孔B2、第一通风孔A、第六通风孔B5、第十八通风孔D5与第九通风孔C2、第一通风孔A、第十二通风孔C5连线成30度夹角,第十六通风孔D3、第四通风孔B3、第一通风孔A、第七通风孔B6、第十九通风孔D6与第十通风孔C3、第一通风孔A、第十三通风孔C6连线成30度夹角(见附图1)。
第一通风孔A、第二通风孔B1、第三通风孔B2、第四通风孔B3、第五通风孔B4、第六通风孔B5、第七通风孔B6、第八通风孔C1、第九通风孔C2、第十通风孔C3、第十一通风孔C4、第十二通风孔C5、第十三通风孔C6、第十四通风孔D1、第十五通风孔D2、第十六通风孔D3、第十七通风孔D4、第十八通风孔D5、第十九通风孔D6截面为完全相等的正六边形。通风孔的大小(即正六边形边长的长短)按开孔率计算确定(开孔率为各开孔面积之和与蜂窝煤截面积之百分比,以本实用新型制造的蜂窝煤通风孔开孔率以28%—32%为佳)。第一通风孔A、第二通风孔B1、第三通风孔B2、第四通风孔B3、第五通风孔B4、第六通风孔B5、第七通风孔B6、第八通风孔C1、第九通风孔C2、第十通风孔C3、第十一通风孔C4、第十二通风孔C5、第十三通风孔C6、第十四通风孔D1、第十五通风孔D2、第十六通风孔D3、第十七通风孔D4、第十八通风孔D5、第十九通风孔D6轴向垂直贯穿圆柱型蜂窝煤,相邻两孔近边平行排列,任意相邻两孔中心距相等,该分布方式结合与正六边形通风孔形状相互匹配。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与效果:蜂窝煤的通风孔分布十分均匀,相邻通风孔间距相等,燃烧时不会有燃烧死角,使燃烧更充分,燃尽率高,有效提高煤的利用率;蜂窝煤的通风孔为正六边形,在规格(高度、直径、开孔率)相同的情况下,正六边形通风孔内壁表面积大于圆形通风孔内壁表面积,通风孔内壁表面积是蜂窝煤的燃烧面积,因此,采用正六边形通风孔可以提高蜂窝煤的燃烧面积,使蜂窝煤上火速度快、火力猛、温度高;由于上火快、火力猛,炉口温度高于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燃点,蜂窝煤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一氧化碳和二化硫等有害气体也被燃烧并释放出大量的热能,同时产生象液化气一样的火苗,在提高热效率的同时还有效地降低有害气体的排放。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民用蜂窝煤通风孔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圆柱型蜂窝煤截面圆直径100mm,其半径为50mm,通风孔。第一通风孔A、第二通风孔B1、第三通风孔B2、第四通风孔B3、第五通风孔B4、第六通风孔B5、第七通风孔B6、第八通风孔C1、第九通风孔C2、第十通风孔C3、第十一通风孔C4、第十二通风孔C5、第十三通风孔C6、第十四通风孔D1、第十五通风孔D2、第十六通风孔D3、第十七通风孔D4、第十八通风孔D5、第十九通风孔D6这19个通风孔的中点分布在四个区域:通风孔A在中心;第二通风孔B1、第三通风孔B2、第四通风孔B3、第五通风孔B4、第六通风孔B5、第七通风孔B6分布在以中心为圆心、以19.85mm为半径的圆弧与蜂窝煤截面圆60度角等分线交点上;第八通风孔C1、第九通风孔C2、第十通风孔C3、第十一通风孔C4、第十二通风孔C5、第十三通风孔C6分布在以中心为圆心、以34.4mm为半径的圆弧与蜂窝煤截面圆60度角等分线交点上;第十四通风孔D1、第十五通风孔D2、第十六通风孔D3、第十七通风孔D4、第十八通风孔D5、第十九通风孔D6分布在以中心为圆心、以39.7mm为半径的圆弧与蜂窝煤截面圆60度角等分线交点上。第十四通风孔D1、第二通风孔B1、第一通风孔A、第五通风孔B4、第十七通风孔D4在同一直径上;第十五通风孔D2、第三通风孔B2、第一通风孔A、第六通风孔B5、第十八通风孔D5在同一直径上;第十六通风孔D3、第四通风孔B3、第一通风孔A、第七通风孔B6、第十九通风孔D6在同一直径上;第八通风孔C1、第一通风孔A、第十一通风孔C4在同一直径上;第九通风孔C2、第一通风孔A、第十二通风孔C5在同一直径上;第十通风孔C3、第一通风孔A、第十三通风孔C6在同一直径上。第14通风孔D1、第二通风孔B1、第一通风孔A、第五通风孔B4、第十七通风孔D4与第八通风孔C1、第一通风孔A、第十一通风孔C4连线成30度夹角,第十五通风孔D2、第三通风孔B2、第一通风孔A、第六通风孔B5、第十八通风孔D5与第九通风孔C2、第一通风孔A、第十二通风孔C5连线成30度夹角,第十六通风孔D3、第四通风孔B3、第一通风孔A、第七通风孔B6、第十九通风孔D6与第十通风孔C3、第一通风孔A、第十三通风孔C6连线成30度夹角(见附图1)。
19个通风孔第一通风孔A、第二通风孔B1、第三通风孔B2、第四通风孔B3、第五通风孔B4、第六通风孔B5、第七通风孔B6、第八通风孔C1、第九通风孔C2、第十通风孔C3、第十一通风孔C4、第十二通风孔C5、第十三通风孔C6、第十四通风孔D1、第十五通风孔D2、第十六通风孔D3、第十七通风孔D4、第十八通风孔D5、第十九通风孔D6截面为完全相等的正六边形,通风孔第一通风孔A、第二通风孔B1、第三通风孔B2、第四通风孔B3、第五通风孔B4、第六通风孔B5、第七通风孔B6、第八通风孔C1、第九通风孔C2、第十通风孔C3、第十一通风孔C4、第十二通风孔C5、第十三通风孔C6、第十四通风孔D1、第十五通风孔D2、第十六通风孔D3、第十七通风孔D4、第十八通风孔D5、第十九通风孔D6的形状为正六边形,第一通风孔A、第二通风孔B1、第三通风孔B2、第四通风孔B3、第五通风孔B4、第六通风孔B5、第七通风孔B6、第八通风孔C1、第九通风孔C2、第十通风孔C3、第十一通风孔C4、第十二通风孔C5、第十三通风孔C6、第十四通风孔D1、第十五通风孔D2、第十六通风孔D3、第十七通风孔D4、第十八通风孔D5、第十九通风孔D6各相邻通风孔间距相等,其边长为6.95mm,开孔率为30%,19个通风孔第一通风孔A、第二通风孔B1、第三通风孔B2、第四通风孔B3、第五通风孔B4、第六通风孔B5、第七通风孔B6、第八通风孔C1、第九通风孔C2、第十通风孔C3、第十一通风孔C4、第十二通风孔C5、第十三通风孔C6、第十四通风孔D1、第十五通风孔D2、第十六通风孔D3、第十七通风孔D4、第十八通风孔D5、第十九通风孔D6轴向垂直贯穿圆柱型蜂窝煤,相邻两孔近边平行排列,任意相邻两孔中心距相等。

Claims (4)

1、一种民用蜂窝煤通风孔,它包括圆柱型蜂窝煤截面,其特征在于:在蜂窝煤截面上开有通风孔,第二通风孔(B1),第三通风孔(B2),第四通风孔(B3),第五通风孔(B4),第六通风孔(B5),第七通风孔(B6)分布在以第一通风孔(A)中心为圆心,以0.397R为半径的圆弧与蜂窝煤截面圆60度角等分线交点上,第八通风孔(C1),第九通风孔(C2),第十通风孔(C3),第十一通风孔(C4),第十二通风孔(C5),第十三通风孔(C6)分布在以第一通风孔(A)中心为圆心、以0.688R为半径的圆弧与蜂窝煤截面圆60度角等分线交点上,第十四通风孔(D1),第十五通风孔(D2),第十六通风孔(D3),第十七通风孔(D4),第十八通风孔(D5),第十九通风孔(D6)分布在以第一通风孔(A)中心为圆心、以0.795R为半径的圆弧与蜂窝煤截面圆60度角等分线交点上,R为圆柱型蜂窝煤截面园半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民用蜂窝煤通风孔,其特征在于:第十四通风孔(D1)、第二通风孔(B1)、第一通风孔(A)、第五通风孔(B4)、第十七通风孔(D4)在同一直径上;第十五通风孔(D2)、第三通风孔(B2)、第一通风孔(A)、第六通风孔(B5)、第十八通风孔(D5)在同一直径上;第十六通风孔(D3)、第四通风孔(B3)、第一通风孔(A)、第七通风孔(B6)、第十九通风孔(D6)在同一直径上;第八通风孔(C1)、第一通风孔(A)、第十一通风孔(C4)在同一直径上;第九通风孔(C2)、第一通风孔(A)、第十二通风孔(C5)在同一直径上;第十通风孔(C3)、第一通风孔(A)、第十三通风孔(C6)在同一直径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民用蜂窝煤通风孔,其特征在于:第一通风孔(A)、第二通风孔(B1),第三通风孔(B2),第四通风孔(B3),第五通风孔(B4),第六通风孔(B5),第七通风孔(B6)、第八通风孔(C1),第九通风孔(C2),第十通风孔(C3),第十一通风孔(C4),第十二通风孔(C5),第十三通风孔(C6)、第十四通风孔(D1),第十五通风孔(D2),第十六通风孔(D3),第十七通风孔(D4),第十八通风孔(D5),第十九通风孔(D6)截面为相等的正六边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民用蜂窝煤通风孔,其特征在于:第一通风孔(A)、第二通风孔(B1),第三通风孔(B2),第四通风孔(B3),第五通风孔(B4),第六通风孔(B5),第七通风孔(B6)、第八通风孔(C1),第九通风孔(C2),第十通风孔(C3),第十一通风孔(C4),第十二通风孔(C5),第十三通风孔(C6)、第十四通风孔(D1),第十五通风孔(D2),第十六通风孔(D3),第十七通风孔(D4),第十八通风孔(D5),第十九通风孔(D6)轴向垂直贯穿圆柱型蜂窝煤,相邻两孔近边平行排列,相邻两孔中心距相等。
CNU200820066597XU 2008-04-22 2008-04-22 民用蜂窝煤通风孔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05582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66597XU CN201305582Y (zh) 2008-04-22 2008-04-22 民用蜂窝煤通风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66597XU CN201305582Y (zh) 2008-04-22 2008-04-22 民用蜂窝煤通风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305582Y true CN201305582Y (zh) 2009-09-09

Family

ID=410980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066597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05582Y (zh) 2008-04-22 2008-04-22 民用蜂窝煤通风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305582Y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973179U (zh) 一种火力可调式节能回风炉
CN103836663A (zh) 一种带双侧波浪形防风支架及固定阀双管节能灶具
CN201305582Y (zh) 民用蜂窝煤通风孔
CN204268469U (zh) 多头直喷式燃烧器
CN202769674U (zh) 一种表面燃烧构件及其燃烧器头部
CN201636873U (zh) 一种管式加热炉用预燃烧器
CN201429080Y (zh) 太阳花悬浮蓝火灶芯
CN204739592U (zh) 一种用于燃烧器的废气均匀环
CN202485201U (zh) 一种燃煤或生物质数控锅炉
CN201652330U (zh) 生物质立式锅炉
CN202747610U (zh) 一种燃生物质燃料链条炉排有机热载体炉
CN202361622U (zh) 节能热风炉
CN202958769U (zh) 改造后的烘烤炉
CN204356282U (zh) 一种余热利用型炭化窑炉
CN202868752U (zh) 一种炉芯
CN203273951U (zh) 一种便携式炉具
CN202647771U (zh) 一种天然气通道周向分布式烧嘴
CN201795529U (zh) 空气自注氧助燃节能炉芯
CN202216602U (zh) 外壁凹槽蜂窝陶瓷蓄热体
CN201165516Y (zh) 一种强化燃烧的型煤结构
CN2694175Y (zh) 油气煤多用燃料的高效节能卧式常压热水锅炉
CN201844400U (zh) 低热值燃气低温点火装置
CN202132970U (zh) 一种富氧燃烧装置
CN201368479Y (zh) 一种高效节能家用炉
CN203010699U (zh) 一种炉灶的旋风节能炉膛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909

Termination date: 2011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