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01745Y - 一种补气型消声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补气型消声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301745Y
CN201301745Y CNU2008202013256U CN200820201325U CN201301745Y CN 201301745 Y CN201301745 Y CN 201301745Y CN U2008202013256 U CNU2008202013256 U CN U2008202013256U CN 200820201325 U CN200820201325 U CN 200820201325U CN 201301745 Y CN201301745 Y CN 201301745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talytic converter
hush pipe
insulation board
silencing apparatus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20132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颜进
韦佳嘉
张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AN QINSHAN
Original Assignee
YUAN QINSHA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AN QINSHAN filed Critical YUAN QINSHAN
Priority to CNU20082020132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301745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301745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301745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haust Gas After Treatment (AREA)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补气型消声器,在所述第一消音管后设有前段催化转化器,所述前段催化转化器后连接有催化转化器接管,所述催化转化器接管后连接有后段催化转化器;所述催化转化器接管上设有补气管构件。在第一消音管后增加了前后两段催化转化器,可以降低发动机尾气排放中的有害气体成分,而且还可以降低排气噪声。

Description

一种补气型消声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用消声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国II排放水平的消声器,如图2所示,其结构包括了消声器筒体12、网筒13、第一消音管2、第二消音管10、第三消音管15、第四消音管14、第一隔音板5、第二隔音板7、第三隔音板9和第四隔音板16。第一消音管2伸入消声器筒体后,穿过第一隔音板5、第二隔音板7和第三隔音板9,并与第二消音管10连接,第二消音管10穿过第三隔音板9,第三消音管15穿过第二隔音板7,第四消音管14穿过第二隔音板7和第三隔音板9。该消声器虽然具有消声效果好、容易批量生产优点。但是,其缺点也相当的明显,消声器内部空间不大,尾气中的有害气体的排放依然比较严重,且排气噪声大。随着国家对摩托车尾气排放的要求愈加严格,国III尾气排放标准的实施使得现有的消声器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日益严峻的摩托车排放要求,在这样的大趋势下,摩托车消声器朝多功能方向发展已成必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补气型消声器,能够降低摩托车尾气有害气体的排放,降低了发动机排气的噪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补气型消声器,包括消声器筒体、网筒、第一消音管、第二消音管、第三消音管、第四消音管、第一隔音板、第二隔音板、第三隔音板和第四隔音板,所述第一消音管伸入消声器筒体,所述第一消音管依次穿过第一隔音板、第二隔音板和第三隔音板;第一消音管后连接有第二消音管,所述第二消音管穿过第三隔音板,所述第三消音管穿过第二隔音板,所述第四消音管穿过第二和第三隔音板;所述第一消音管后设有前段催化转化器,所述前段催化转化器后连接有催化转化器接管,所述催化转化器接管后连接有后段催化转化器;所述催化转化器接管上设有补气管构件。
作为改进,所述催化转化器接管内径与补气管构件内径的比值大于等于1.5。
作为改进,所述前段催化转化器与后段催化转化器两端分别连接有催化转化器接头,所述催化转化器接头较大端内径与较小端内径的比值大于等于1.5。
作为改进,所述网筒上设有密布小孔,并在网筒周围设有玻璃纤维棉。所述的第四消音管上设有密布小孔,并在第四消音管周围设有玻璃纤维棉。降低了排气时的噪声。
发动机所排放的废气进入该补气型消声器后,首先由催化转化器接头进入前段催化转化器,在此处,前段催化转化器22促使发动机排出的废气与空气发生还原反应,将废气中的CO、NOx、HC转化成N2、H2O、CO2等。催化转化器接管与催化转化器接头形成了一个急剧变化的空间,当发生了还原反应的发动机废气以间歇的方式进入催化转化器接管时,催化转化器接管就会在短时间内产生一定的负压,利用此负压通过补气管构件由外界吸入新鲜空气,当新鲜空气与之前已经发生还原反应的废气混合并进入后段催化转化器时,后段催化转化器在氧气充分的情况下,能够更好的对废气进行氧化,从而达到进一步降低排放的目的。经过充分的还原氧化反应后,发动机废气从后段催化转化器经过催化转化器接头进入第一消音管,之后再由第二消音管进入第二隔音板和第三隔音板之间的消声器空间,在此空间中排气噪声被进一步降低。当废气在此空间内膨胀后,它将由第三消音管进入第一隔音板和第二隔音板之间的消声器空间,同样,在此空间中排气噪声也将被降低。最后,发动机废气由第四消音管进入第三隔音板和第四隔音板之间的消声器空间,并最终通过消声器尾管排入大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在第一消音管后增加了前后两段催化转化器,可以降低发动机尾气排放中的有害气体成分,而且还可以降低排气噪声。同时,在两段催化转化器之间增加了一个补气管构件,提高后段催化转化器的工作效率的同时降低了该类消声器所使用的催化转化器成本,另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补气型消声器达到国III尾气排放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现有技术消声器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补气型消声器,包括消声器筒体12、网筒13、第一消音管2、第二消音管10、第三消音管15、第四消音管14、第一隔音板5、第二隔音板7、第三隔音板9和第四隔音板16,所述第一消音管2伸入消声器筒体12;所述第一消音管2后连接有催化转化器接头3,所述催化转化器接头3设置在前段催化转化器4一端上,所述前段催化转化器4另一端上同样设有催化转化器接头3,所述前段催化转化器4通过催化转化器接头3与催化转化器接管6一端连接,所述催化转化器接管6另一端连接有催化转化器接头3,所述催化转化器接头3后设有后段催化转化器8,所述后段催化转化器8通过催化转化器接头3与第二消音管10连接;以上所述的连接方式为:第一消音管2-催化转化器接头3-前段催化转化器4-催化转化器接头3-催化转化器接管6-催化转化器接头3-后段催化转化器8-催化转化器接头3-第二消音管10。所述催化转化器接管6上设有补气管构件1,为达到较好的氧化还原反应,所述催化转化器接管6内径与补气管构件1内径的比值大于等于1.5,同时所述催化转化器接头3较大端内径与较小端内径的比值大于等于1.5,且较大端均与前后两段催化转化器连接。为降低排气噪声,所述网筒13上设有密布小孔,并在网筒13周围设有玻璃纤维棉;所述的第四消音管14上设有密布小孔,并在第四消音管14周围设有玻璃纤维棉。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气型消声器的工作流程如下:发动机所排放的废气进入该补气型消声器后,先经过第一消音管,再通过催化转化器接头3进入前段催化转化器4,在此处,前段催化转化器4促使发动机排出的废气(CO、NOx、HC等)与空气发生还原反应,将废气中的CO、NOx、HC转化成N2、H2O、CO2等。催化转化器接管6与催化转化器接头3形成了一个急剧变化的空间,当发生了还原反应的发动机废气以间歇的方式进入催化转化器接管6时,催化转化器接管6就会在短时间内产生一定的负压,利用此负压通过补气管构件1由外界吸入新鲜空气,当新鲜空气与之前已经发生还原反应的废气混合并进入后段催化转化器8时,后段催化转化器8在氧气充分的情况下,能够更好的对废气进行氧化,从而达到进一步降低排放的目的。经过充分的还原氧化反应后,发动机废气从后段催化转化器8经过催化转化器接头3进入第二消音管10后再进入第二隔音板7和第三隔音板9之间的消声器空间,在此空间中排气噪声被进一步降低。当废气在此空间内膨胀后,它将由第三消音管15进入第一隔音板5和第二隔音板7之间的消声器空间,同样,在此空间中排气噪声也将被降低。最后,发动机废气由第四消音管14进入第三隔音板9和第四隔音板16之间的消声器空间,并最终通过消声器尾管排入大气。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发动机废气被充分的净化,同时,还降低了排气噪声。

Claims (5)

1.一种补气型消声器,包括消声器筒体、网筒、第一消音管、第二消音管、第三消音管、第四消音管、第一隔音板、第二隔音板、第三隔音板和第四隔音板,所述第一消音管伸入消声器筒体,所述第一消音管依次穿过第一隔音板、第二隔音板和第三隔音板;第一消音管后连接有第二消音管,所述第二消音管穿过第三隔音板,所述第三消音管穿过第二隔音板,所述第四消音管穿过第二和第三隔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音管后设有前段催化转化器,所述前段催化转化器后连接有催化转化器接管,所述催化转化器接管后连接有后段催化转化器;所述催化转化器接管上设有补气管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补气型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转化器接管内径与补气管构件内径的比值大于等于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补气型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段催化转化器与后段催化转化器两端分别连接有催化转化器接头,所述催化转化器接头较大端内径与较小端内径的比值大于等于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补气型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筒上设有密布小孔,并在网筒周围设有玻璃纤维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补气型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四消音管上设有密布小孔,并在第四消音管周围设有玻璃纤维棉。
CNU2008202013256U 2008-09-28 2008-09-28 一种补气型消声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1301745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2013256U CN201301745Y (zh) 2008-09-28 2008-09-28 一种补气型消声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2013256U CN201301745Y (zh) 2008-09-28 2008-09-28 一种补气型消声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301745Y true CN201301745Y (zh) 2009-09-02

Family

ID=410853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2013256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301745Y (zh) 2008-09-28 2008-09-28 一种补气型消声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301745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35786A (zh) * 2012-11-27 2014-06-04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消声器和骑乘式车辆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35786A (zh) * 2012-11-27 2014-06-04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消声器和骑乘式车辆
CN103835786B (zh) * 2012-11-27 2016-03-02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消声器和骑乘式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54668Y (zh) 一种发动机尾气净化消声器
CN201301745Y (zh) 一种补气型消声器
CN201273204Y (zh) 一种圆筒型消声器
CN201273205Y (zh) 一种圆锥型消声器
CN205370687U (zh) 一种scr消声器总成
CN101666256B (zh) 柴油机scr催化消声器
CN201041063Y (zh) 通用小型四冲程汽油机的二次再燃烧废气净化装置
CN107035484B (zh) 一种汽车尾气净化装置
CN207847729U (zh) 双级降噪消声器
CN203035318U (zh) 一种发动机消音催化器
CN202768127U (zh) 汽车消音器
CN206035596U (zh) 一种双管道高效三元催化器
CN2821171Y (zh) 用于轿车发动机的排气歧管
CN201090326Y (zh) 臭氧汽车尾气净化器
CN207437172U (zh) 一种汽车尾气净化装置
CN201206488Y (zh) 一种三级净化的汽车排气催化转化器
CN203321633U (zh) 柴油机组净化器
CN207437166U (zh) 一种商用车集成式排气净化消声器
CN201714466U (zh) 具有二次补气装置的摩托车消声器
CN100387326C (zh) 通用小型汽油机尾气净化方法及装置
CN217270421U (zh) 摩托车尾气后处理系统
CN208982149U (zh) 一种带补气装置的发动机
CN205025544U (zh) 一种汽车车体内气体排放装置
CN202001083U (zh) 摩托车消音净化器
CN215256417U (zh) 叉车排气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GUANGZHOU DAYUN MOTORCYCLE CO., LTD.

Assignor: Yuan Qinshan

Contract record no.: 2012440000354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Blowdown muffler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902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120702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