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96333Y - 双踏板滑板车 - Google Patents
双踏板滑板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296333Y CN201296333Y CNU2008201553505U CN200820155350U CN201296333Y CN 201296333 Y CN201296333 Y CN 201296333Y CN U2008201553505 U CNU2008201553505 U CN U2008201553505U CN 200820155350 U CN200820155350 U CN 200820155350U CN 201296333 Y CN201296333 Y CN 201296333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edal
- axis
- power
- kickboard scooter
- power whe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踏板滑板车,包括一车体及设于车体两侧的带有滚轮的踏板,该车体上还设有一动力轮以及一动力转换装置,其包括:一中轴,两端分别设于二第一单向轴承的内圈中心,该中轴上还连接有一将中轴转动力转换为动力轮向前动力的传动装置;二连杆,第一端分别连接于二第一单向轴承的外圈,第二端分别连接于二第二单向轴承的外圈,该第二单向轴承的可旋转方向与该第一单向轴承的可旋转方向相反;二拉杆,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二连杆上,自由端分别与二踏板固定连接;二固定杆,与中轴位于同一轴线上,其第一端分别设于二第二单向轴承的内圈中心,第二端固定。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中动力转换装置的设计,提高了双踏板滑板车的安全性和能量的使用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板车,尤指一种双踏板滑板车。
背景技术
滑板车是一种深受青少年喜爱的用于健身和娱乐的体育用品。现有的滑板车通常具有一踏板,使用者通过一脚向后蹬地,而另一脚置于踏板之上,从而驱动滑板车向前滑行。然而这种滑板车获得向前动力仅来自于使用者对地向侧外的蹬力,因此能量的使用效率较低,滑板车所能达到的速度也十分有限,不能满足使用者对速度感的追求。
由此,一种摆动式滑板车应运而生。这种滑板车具有二踏板,使用者可以通过将踏板作开、合运动使滑板车向前滑动。虽然这种滑板车提高了能量的使用效率,从而能达到一定的速度,但在滑动时却存在安全隐患。由于二踏板通常能够无限度的打开,或者仅靠弹簧使二踏板强制归位,因此在这种没有强制归位装置或在用于强制归位的弹簧发生疲乏时,对于初学者或者那些追求高速刺激的使用者来说极易造成运动伤害。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所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踏板滑板车,通过动力转换装置的设计从而达到既能提高能量使用效率又能保证使用安全性的功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手段在于,提供一种双踏板滑板车,包括一车体及设于车体两侧的带有滚轮的踏板,该车体上还设有一动力轮以及一将踏板向外和向内的滑动力转换为动力轮向前动力的动力转换装置,其包括:
一中轴,其两端分别设于二第一单向轴承的内圈中心,该中轴上还连接有一将中轴转动力转换为动力轮向前动力的传动装置;
二连杆,其第一端分别连接于二第一单向轴承的外圈,其第二端分别连接于二第二单向轴承的外圈,该第二单向轴承的可旋转方向与该第一单向轴承的可旋转方向相反;
二拉杆,其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二连杆上,其自由端分别与二踏板固定连接;
二固定杆,与中轴位于同一轴线上,其第一端分别设于二第二单向轴承的内圈中心,其第二端固定;
所述动力转换装置还具有一外壳,二固定杆的第二端分别固定于该外壳的内壁上,该外壳两侧还分别开设有长槽,所述二拉杆的自由端从二长槽中穿过并与二踏板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中动力转换装置的设计,不仅使两踏板向外和向内的往复运动转换成向前的动力,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而且还使两踏板的打开范围得到限定,从而保证了双踏板滑板车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轮的中心设有一飞轮,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一连接于所述中轴上的传动轮,一套设于传动轮和飞轮上的传动带,以及至少一设于传动带上的转向器。通过上述装置,能将飞轮的旋转转化为动力轮向前的滚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双踏板滑板车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双踏板滑板车的较佳实施例的动力转换装置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双踏板滑板车的较佳实施例的传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双踏板滑板车包括一车体10,一内部容置动力转换装置20的外壳21以及踏板装置30。
该车体10包括一竖直杆11及一横向支撑架12,该竖直杆11枢接在该横向支撑架12的前端。于竖直杆11的上端横向设有一把手13,于竖直杆11的下端组装有一方向轮14,使用者通过转动把手13改变方向轮14的方向从而调节滑板车的行进方向。于横向支撑架12的后端还组装有用于驱动滑板车前进的动力轮15。
该动力转换装置20,设于所述车体10的横向支撑架12上的外壳21内部。请进一步配合参考图2。该外壳21两侧分别开有长槽211。该动力转换装置20包括有:
一中轴22,沿竖直方向延伸。该中轴22的两端分别设于二第一单向轴承221的内圈中心。该中轴22由一支杆222支撑,该支杆222的一端固设于所述外壳21的侧壁上,另一端通过一轴承223与中轴22相枢接,从而不仅保证中轴22能够自由旋转,还提供了中轴22良好的支撑作用。
二连杆23,呈“コ”字形,其第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二第一单向轴承221的外圈,其第二端分别连接于二第二单向轴承231的外圈。该第二单向轴承231的可旋转方向与该第一单向轴承221的可旋转方向相反。
二拉杆24,呈“Y”字形,由一长杆241及一短杆242组成。该短杆24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长杆241的中段,该长杆241的一端与所述连杆23的中段相枢接。较佳地,通过一护圈243将长杆241和连杆23枢设连接,从而防止在转动过程中,拉杆24和连杆23之间的连接点断开。二拉杆24各有二自由端分别穿过外壳11两侧开设的长槽211并向外凸伸。
二固定杆25,沿竖直方向设置且与中轴22位于同一轴线上,其第一端分别设于所述二第二单向轴承25的内圈中心,其第二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外壳21的上、下内壁上。
一传动装置26,其具有一固设于所述中轴22上的传动轮261(该传动轮261可以是链轮或皮带轮,于图中所示实施例是以皮带轮为例作说明),用于将中轴22的转动力转换为动力轮15的向前动力。请进一步配合参考图3。如图3所示,该传动装置26包括一传动轮261,一传动带262(该传动带262配合传动轮261可以是链条或皮带,在图中所示实施例为皮带)以及复数个转向器263。图3进一步示出,所述动力轮15的中心设有一飞轮151,起作用是使动力轮15在获得动力的同时还能保持自身的惯性转动。该传动轮261固设于所述中轴22上,该传动带262的一端套设于传动轮261的外侧,另一端套设于飞轮151的外侧。复数个转向器263设于传动轮261与飞轮151之间的传动带262上,其作用是将传动轮261在水平面内的旋转方向转换为飞轮151向前的旋转方向。中轴22带动传动轮261转动时,传动带262会带动飞轮151向前转动,在飞轮151的带动下动力轮15也朝同一方向转动。
该踏板装置30,包括分别位于所述车体10左、右两侧的二踏板31、32。所述二拉杆24凸伸出外壳21的自由端分别与踏板31、32固定连接。踏板31、32下还分别设有三个能够在各个方向上自由旋转的滚轮33。较佳地,还可在踏板31、32上设置用于固定脚部的皮带(图中未示),从而使用者可以在必要时将脚抬起,同时保证脚部在快速滑行中不滑出踏板31、32。
此外,本实用新型可采用的刹车装置来提供刹车作用,唯该等刹车装置为现有技术,故于此不再赘述。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双踏板滑板车时,使用者手扶把手13控制行进方向,双脚踩踏于二踏板31、32之上,通过双脚带动二踏板31,32做向内和向外的往复运动从而使滑板车向前滑动。以下结合图1至图3详述滑板车上的动力转换装置20将踏板31、32向内和向外的滑动力转换为动力轮15向前动力的过程。假定第一单向轴承221的可旋转方向为逆时针,因此当第一单向轴承221的外圈逆时针旋转时能够带动内圈转动,而当第一单向轴承221的外圈顺时针旋转时不能带动内圈旋转即外圈实际为空转;第二单向轴承231的可旋转方向为顺时针,其原理与第一单向轴承类似,故不赘述。
当踏板31、32的向内和向外运动时。二拉杆24带动二连杆23以第二单向轴承231为圆心进行逆时针的圆周运动,二第二单向轴承231的外圈为逆时针空转,二第一单向轴承221的外圈也做逆时针旋转并带动设于内圈中心的中轴22按同一方向旋转。旋转的中轴22通过传动装置26带动动力轮15向前滚动,从而实现滑板车的向前滑动。由于第二单向轴承231的内圈中心设有固定杆25,而固定杆25固定于壳体21的内壁上,因此虽然第二单向轴承231的可旋转方向为顺时针,但第二单向轴承231的外圈不能顺时针转动,只能进行逆时针的空转。通过上述设计可使连杆23、拉杆24只能以单向运动,同时中轴22也只能被带动做单向旋转。此外,动力转换装置20采用对称结构,上下两部分相互独立,因此一踏板在做向内和向外的往复运动时,另一踏板也可以不做运动。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两踏板31、32中间设置一个动力转换装置20,不仅使两踏板31、32向外和向内的往复运动转换成向前的动力,提高了能量的使用效率,而且还使两踏板31、32的打开范围得到限定,保证了本实用新型双踏板滑板车的安全性。
Claims (8)
1.一种双踏板滑板车,包括一车体及设于车体两侧的带有滚轮的踏板,其特征在于,该车体上还设有一动力轮以及一将踏板向外和向内的滑动力转换为动力轮向前动力的动力转换装置,包括:
一中轴,其两端分别设于二第一单向轴承的内圈中心,该中轴上还连接有一将中轴转动力转换为动力轮向前动力的传动装置;
二连杆,其第一端分别连接于二第一单向轴承的外圈,其第二端分别连接于二第二单向轴承的外圈,该第二单向轴承的可旋转方向与该第一单向轴承的可旋转方向相反;
二拉杆,其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二连杆上,其自由端分别与二踏板固定连接;
二固定杆,与中轴位于同一轴线上,其第一端分别设于二第二单向轴承的内圈中心,其第二端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踏板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轮的中心设有一飞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踏板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一连接于所述中轴上的传动轮,一套设于传动轮和飞轮上的传动带,以及至少一设于传动带上的转向器。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双踏板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转换装置还具有一外壳,所述二固定杆的第二端分别固定于该外壳的内壁上,该外壳两侧还分别开设有长槽,所述二拉杆的自由端从二长槽中穿过并与二踏板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踏板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轴上还设有一轴承,一用于支撑中轴的支杆连接于该轴承和外壳的内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踏板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通过一护圈与所述连杆枢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踏板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上设有用于控制方向的把手以及方向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踏板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上设有刹车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8201553505U CN201296333Y (zh) | 2008-11-13 | 2008-11-13 | 双踏板滑板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8201553505U CN201296333Y (zh) | 2008-11-13 | 2008-11-13 | 双踏板滑板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296333Y true CN201296333Y (zh) | 2009-08-26 |
Family
ID=410423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820155350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96333Y (zh) | 2008-11-13 | 2008-11-13 | 双踏板滑板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296333Y (zh) |
-
2008
- 2008-11-13 CN CNU2008201553505U patent/CN201296333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659486B2 (en) | Exercise scooter | |
CN201427644Y (zh) | 一种带驱动装置的滑板车 | |
US7784808B2 (en) | Rear-pedaling standing type bicycle structure | |
US8746720B2 (en) | Leisure fitness bike | |
US8448969B2 (en) | Exercise vehicle with rod steering system | |
JP6615610B2 (ja) | 特徴的な駆動アセンブリを備えた自転車 | |
CN201329942Y (zh) | 移动式健身车 | |
US10843767B2 (en) | Dual pedal-driven scooter | |
CN102358387B (zh) | 拉、蹬和后坐力自行车 | |
CN103847911B (zh) | 高效直蹬自行车 | |
CN203854811U (zh) | 直驱式双翼车 | |
CN202029945U (zh) | 链条拉动式手脚双驱动户外健身车 | |
CN201296333Y (zh) | 双踏板滑板车 | |
CN2451178Y (zh) | 一种滑板车 | |
CN101125572A (zh) | 陆上赛艇健身车 | |
KR101228803B1 (ko) | 자전거의 구동장치 | |
CN105000094B (zh) | 一种下肢驱动代步龙行车 | |
CN202481242U (zh) | 陆地划船车 | |
US20100230925A1 (en) | Four Wheel Human Powered Striding Cycle | |
CN102152825B (zh) | 链条拉动式手脚双驱动户外运动车 | |
CN207129094U (zh) | 一种采用弹簧动力的新型健身代步车 | |
CN202670034U (zh) | 一种可骑行与行走的木马 | |
CN203854810U (zh) | 手脚双动力健身自行车 | |
CN218662245U (zh) | 一种两轮载人工具 | |
CN201082344Y (zh) | 陆地赛艇训练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826 Termination date: 20121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