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87100Y - 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287100Y
CN201287100Y CNU2008201348680U CN200820134868U CN201287100Y CN 201287100 Y CN201287100 Y CN 201287100Y CN U2008201348680 U CNU2008201348680 U CN U2008201348680U CN 200820134868 U CN200820134868 U CN 200820134868U CN 201287100 Y CN201287100 Y CN 201287100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tank
working solution
atomizing piece
atomis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13486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淑品
林建华
林昌纬
孟轩
许由忠
黄美惠
黄家桢
熊介铭
刘亮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B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Microbase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WEIB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B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B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82013486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287100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287100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287100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7/00Apparatus for spraying or atomis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not covered by the preceding groups
    • B05B17/04Apparatus for spraying or atomis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not covered by the preceding groups operating with special methods
    • B05B17/06Apparatus for spraying or atomis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not covered by the preceding groups operating with special methods using ultrasonic or other kinds of vibrations
    • B05B17/0607Apparatus for spraying or atomis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not covered by the preceding groups operating with special methods using ultrasonic or other kinds of vibrations generated by electrical means, e.g. piezoelectric transducers
    • B05B17/0638Apparatus for spraying or atomis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not covered by the preceding groups operating with special methods using ultrasonic or other kinds of vibrations generated by electrical means, e.g. piezoelectric transducers spray being produced by discharging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hrough a plate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orif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4/00Arrangements for collecting, re-using or eliminating excess spraying material

Landscapes

  • Special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雾化装置,其包含一雾化片、一压电驱动元件、一液珠输送管、一水槽及一主动供水元件。压电驱动元件是接合雾化片以带动雾化片震动。液珠输送管是设置于雾化片下方。水槽是容置液珠输送管。主动供水元件是导接液珠输送管及水槽,其供应工作液至液珠输送管使得液珠输送管的管口与雾化片形成一曲面水膜,让雾化片能雾化工作液。其中,工作液在液珠输送管的管口聚集成一液珠,液珠藉由表面张力的吸引而附着于雾化片上,以形成此曲面水膜。藉由本实用新型的雾化装置,可在供工作液于液珠输送管的管口聚集成一液珠,液珠藉由表面张力的吸引而附着于雾化片上形成曲面水膜,以避免雾化片上残留过多工作液而造成雾化激发量不均。

Description

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雾化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藉由设置一液珠输送管,并使液珠输送管与雾化片之间因表面张力而相互吸附,以形成曲面水膜而可供雾化装置稳定雾化工作液的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按,利用震动原理使液体转换为雾态飘送的方式,广泛被应用于药物或芳香剂的驱离操作,一般主要是利用一压电陶瓷震荡子载动一表面具有击发孔的震荡板,藉由高频微幅的震波动作,分化液体表面使之形成一具向量性击发的微小颗粒水雾分子,并通过布朗运动效应使空气中混入香精,以改变空气性质或产生药性水雾而可供吸入式疗理操作。此外,除了芳香及喷雾药剂用途,另有为气候较为干燥的地区国家,提供室内加湿的用途。
请参阅图1所示,其是现有习知技艺的压电式液体雾化装置的剖面图。图中,压电式液体雾化装置包含一压电陶瓷式驱动器11、一圆形微孔片12、一导水纤维13及一容器14。驱动器11的内部具有通孔111,微孔片12的中央设有一半球面121,且半球面121设有多个击发孔122。
此种雾化装置的工作原理是藉由导水纤维13的底端伸入容器14内部进行毛细作用,而将容置于容器14内的液体汲出。且导水纤维13的上端因表面张力而形成一水膜131,且水膜131是吸附于半球面121上。当驱动器11通电震动后,带动微孔片12的击发孔122击发水膜131以将其转换成气态。
然而,导水纤维13是为变形膨胀吸收体,容易因所吸收的液体饱和程度的不同,而产生相对应的变形量,因此使水膜131变形而与半球面的亲近力不均匀而导致雾化激发量不均。
此外,当导水纤维13膨胀后,将挤压微孔片12大部分震荡波能均被导水纤维13收而损耗。且微孔片12大部分时间遭受导水纤维13挤压时容易造成微孔片12破裂,导致缩短雾化装置的工作寿命。
此外,导水纤维13由毛细管现象作用来汲水,因而易受液面高低变化而影响导水效率,导致雾化速率容易随时间而变动。
此外,若此雾化装置是为医疗用途而使液体参杂药物,若药物的比重与液体不相等而使药物漂浮或沉淀于液体,致使混伴效应不明显而无法均匀混合药物及溶剂,将导致激发出来的雾气带药性不均而影响疗效。
此外,由于导水纤维13及药物的吸附速率不完全相同而产生过滤效应,致使所激发的雾气中,因药物被导水纤维13滤除而留置于液体内,导致雾气带药量不足。
另外,台湾专利I252130是揭露一种高频雾化装置的吃水结构,请参阅图2所示,其是现有习知技艺的另一雾化装置的剖面图。图中,激发装置21具有一微孔片211,且激发装置21是结合于一浮载单元22的一浮载体221而平行于水平方向,浮载体221是浮动于一容器24内部的工作液体23的液面231,而使微孔片211亲近于液面231的水平位置。其工作原理是藉由电力驱动激发装置21,使微孔片22产生高频震荡而作用于液面,使液面的水膜接收震动能量而分解以形成雾气。
然而,此种雾化装置的缺点在于微孔片211是邻近液面而使微孔片211与液面形成一表面张力,微孔片22因受表面张力的吸附导致激发装置传导致微孔片22的大部分震动能量均被液面所吸收以致雾化效率不佳,甚而丧失雾化功效。
此外,微孔片22及液面间的表面张力易使微孔片22的表面累积一层水膜,此水膜将干扰微孔片的正常作动,使的高频震荡的工作效益不彰。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雾化装置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雾化装置,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雾化装置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雾化装置,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雾化装置,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雾化装置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雾化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解决现有习知技艺利用导水纤维吸水,容易因导水纤维的结构设计造成水膜与雾化片的亲近力随距离不等而造成雾化激发量不均,非常适于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雾化装置,其包含:一雾化片;一压电驱动元件,是接合该雾化片以带动该雾化片震动;一液珠输送管,具有一管口,该液珠输送管是设置在该雾化片的下方;一水槽,是容置该液珠输送管及一工作液;以及一主动供水元件,是导接该液珠输送管及该水槽;其中,该主动供水元件是供应该工作液至该液珠输送管使得该管口与该雾化片之间形成一曲面水膜,让该雾化片能雾化该工作液。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雾化装置,其中所述的工作液在该管口聚集成一液珠,该液珠附着于该雾化片上,以形成该曲面水膜。
前述的雾化装置,其中所述的主动供水元件是为一马达或一泵浦。
前述的雾化装置,其更包含一补水槽,该补水槽是导接该主动供水元件及该水槽,以补充该工作液受该雾化片雾化所产生的损失量。
前述的雾化装置,其中所述的管口的截面为矩形、圆形、星形或椭圆形。
前述的雾化装置,其中所述的工作液是为药液、芳香精油或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雾化装置,其包含:一雾化片;一压电驱动元件,是接合该雾化片以带动该雾化片震动;一液珠输送管,具有一管口,该液珠输送管是设置在该雾化片的下方;一水槽,是容置一工作液,并连接该液珠输送管;一被动供水元件,是控制该水槽移动让该工作液流向该液珠输送管,并在该管口与该雾化片之间形成一曲面水膜,使该雾化片能雾化该工作液;以及一壳体,是容置该被动供水元件及该水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雾化装置,其中所述的工作液在该管口聚集成一液珠,该液珠附着于该雾化片上,以形成该曲面水膜。
前述的雾化装置,其中所述的被动供水元件包括一弹簧结构,该弹簧结构是顶抵该水槽的底部及连接该壳体,用以控制该水槽在垂直方向移动以维持该工作液的液面与该液珠输送管的该管口的高度差。
前述的雾化装置,其中所述的被动供水元件更包括多个滑轨,该多个滑轨是设置在该水槽的两侧,当该弹簧结构作动时,该多个滑轨是滑动于该壳体上以保持该水槽顺畅移动。
前述的雾化装置,其中所述的水槽的顶端更设置多个微透气孔,使空气藉由该多个微透气孔进入该水槽以稳定该水槽的气压。
前述的雾化装置,其中所述的管口的截面为矩形、圆形、星形或椭圆形。
前述的雾化装置,其中所述的工作液是为药液、芳香精油或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内容如下: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雾化装置,其包含一雾化片、一压电驱动元件、一液珠输送管、一水槽及一主动供水元件。压电驱动元件是接合雾化片以带动雾化片震动。液珠输送管具有一管口,是设置在雾化片下方并容置于水槽中。水槽是容置一工作液及液珠输送管。主动供水元件是导接液珠输送管及水槽。主动供水元件是供应工作液至液珠输送管使得管口与雾化片之间形成一曲面水膜,让该雾化片能雾化该工作液。
其中,工作液是在管口聚集成一液珠,液珠藉由表面张力的吸引而附着于雾化片,以形成曲面水膜。
另外,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另提供了一种雾化装置,其包含一雾化片、一压电驱动元件、一液珠输送管、一水槽、一被动供水元件及一壳体。压电驱动元件是接合雾化片以带动雾化片震动。液珠输送管具有一管口并设置在雾化片下方。水槽是容置一工作液,并连接液珠输送管。被动供水元件是控制水槽移动让工作液流向液珠输送管,并在管口与雾化片之间形成一曲面水膜,使雾化片能雾化此工作液。壳体是容置被动供水元件及水槽。
其中,被动供水元件包括一弹簧结构,弹簧结构是顶抵水槽及连接该壳体,用以控制水槽在垂直方向移动以维持工作液的液面与液珠输送管的管口的高度差。
其中,水槽的顶端更设有多个微透气孔,使空气藉由微透气孔进入水槽以稳定该水槽的气压。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雾化装置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
(1)此雾化装置可在供工作液于液珠输送管的管口聚集成一液珠,液珠藉由表面张力的吸引而附着于雾化片上,以形成曲面水膜,以避免现有习知技艺的雾化装置因利用导水纤维或毛细管束导水,当导水纤维或毛细管束变形后使水膜扩张,导致雾化片上残留过多工作液而造成雾化激发量不均。
(2)此雾化装置可藉由设置主动供水元件或被动供水元件维持液面与管口的高度差而可稳定喷雾速率。
(3)此雾化装置的液珠输送管不产生过滤作用,当用于医疗用途的雾化装置时,雾气的药性维持能均匀而能保持正常疗效。
(4)此雾化装置的液珠输送管不会膨胀变形而顶抵于雾化片,避免雾化片老化破裂而降低工作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雾化装置,其包含一雾化片、一压电驱动元件、一液珠输送管、一水槽及一主动供水元件。压电驱动元件是接合雾化片以带动雾化片震动。液珠输送管是设置在雾化片下方。水槽是容置液珠输送管。主动供水元件是导接液珠输送管及水槽。主动供水元件是供应工作液至液珠输送管使得液珠输送管的管口与雾化片形成一曲面水膜,让雾化片能雾化工作液。其中,工作液在液珠输送管的管口聚集成一液珠,液珠藉由表面张力的吸引而附着于雾化片上,以形成此曲面水膜。本实用新型具有上述诸多优点及实用价值,其不论在装置结构或功能上皆有较大改进,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雾化装置具有增进的突出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习知技艺的压电式液体雾化装置的剖面图。
图2是现有习知技艺的另一雾化装置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雾化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雾化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作动流程意图,说明一液珠藉由表面张力形成于管口。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雾化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管口截面几何形状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雾化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说明雾化装置可增设一补水器以供应工作液。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雾化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
11:             驱动器            111:           通孔
12:             微孔片            121:           半球面
122:            击发孔            13:            导水纤维
14:             容器              21:            激发装置
211:            微孔片            221:           浮载体
22:             浮载单元          23:            工作液体
231、342、442:  液面              24:            容器
31、41:         雾化片            32、42:        压电驱动元件
33、43:         液珠输送管        331、431:      管口
34、44:         水槽              341、441:      工作液
343:            曲面水膜          344:           液珠
35:             主动供水元件      351:           泵浦
353、47:        连接管            354:           输出管件
36:             补水器            443:           微透气孔
45:             被动供水元件      451:           弹簧结构
452:       滑轨           46:       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雾化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一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请参阅图3所示,其是为本实用新型的雾化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中,雾化装置包含一雾化片31、一压电驱动元件32、一液珠输送管33、一水槽34及一主动供水元件35。
压电驱动元件32可为玻璃或陶瓷材质所制成,在通电后产生高频震荡而带动雾化片31产生震荡。液珠输送管33具有一管口331,是设置在雾化片31下方并容置于水槽34中。水槽34是容置一工作液341,且工作液是形成一液面343。主动供水元件35是导接液珠输送管33及水槽34。
请参照图4所示,其是为液珠输送管的第一实施例的作动流程示意图。当工作液341由管口331缓缓溢出时,因表面张力而在管口331自然形成一半球形液珠344。由于雾化片31与管口331的距离约为半球形液珠344高度的一半以上(50%-80%),当溢出的液珠344达到一定程度的大小后,液珠344的一端就会因表面张力吸附于雾化片31而自然形成一曲面水膜343。此外,液珠输送管33的管口331的截面实体可搭配雾化片31的作动面积而有所不同,其可为矩形、圆形、星形、椭圆形的几何图形,或由其中任一者组合排列所形成的几何图形,如图5所示。
主动供水元件35具有一泵浦351(或马达)、二连接泵浦351的连接管353,及二分别连接液珠输送管33及水槽34的输出管件354。输出管件354的一端是与连接管353相连接,使泵浦351通过连接管353及输出管件354稳定供应水至液珠输送管33。当泵浦351供给的水量过多而超过表面张力的吸附力,而使部分溢出至管口331的液体回流至水槽34内,使曲面水膜343不会变形而维持恒定。因此,雾化片31的表面不致累积过多的残留工作液341,导致雾化片31震动能量被残留工作液341所吸收而影响雾化效能。回流至水槽的工作液341可藉由输出管件354及连接管353的导引循环流动至泵浦351而可再回收利用。
此外,雾化装置可再加装一补水器36,并藉由连接管353连接水槽34及泵浦351,使工作液341更能充足稳定供应或满足不同设计需求,如图6所示。其中,工作液341可为药液、芳香精油或用于室内加湿的水。
请参阅图7所示,其是为本实用新型的雾化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图中,雾化装置包含一雾化片41、一压电驱动元件42、一液珠输送管43、一水槽44、一被动供水元件45及一壳体46。
工作液441是容置于水槽44内并形成一液面442,液珠输送管43具有一管口431。水槽44及液珠输送管43是以一连接管47连接。其中,雾化片41、压电驱动元件42、液珠输送管43及水槽44的结构与功能均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再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异处在于被动供水元件45包含具有一弹簧结构451及多个滑轨452。水槽44、弹簧结构451及滑轨452是设置在壳体46内。弹簧结构451的一端是顶抵于水槽44底部,另一端顶抵连接于壳体46,并随当水槽44重量改变时,弹簧结构451用以控制水槽44在垂直方向移动以维持液面442与液珠输送管43的管口431之间的高度差,藉此以维持固定水位液压差而让使工作液441能由管口431稳定溢出。当工作液441由管口431溢出后,因工作液441液与管口431间的表面张力作用而在管口431聚集一液珠432。由于管口431邻近雾化片41,当液珠432成长至一定大小时,便吸附于雾化片41上而形成一曲面水膜433。
滑轨452是设置于水槽44两侧。当弹簧结构451带动水槽44在垂直方向移动时,滑轨452是滑动于壳体46而保持水槽顺畅移动。
举例而言,当雾化装置持续雾化工作液441,而使位于水槽44内的工作液441减少而使水槽44的重量减轻时,弹簧机构451的弹力会将顶抵水槽44向上移动以维持重力与弹力平衡。藉此液面442与管口431之间的高度差得以维持而不随工作液441的增加或减少而改变。弹簧机构451更可对应水槽44的尺寸大小而选用不同弹性系数。
水槽44的顶端更设有多个微透气孔443,其孔径约为1μm至200μm左右。微透气孔443是用以限定外部空气进入水槽44的进气量,而能稳定水槽44内的空气压力以控制工作液在管口的溢出量。藉此,使雾化装置达到稳定微量出水的功效。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一雾化片;
一压电驱动元件,是接合该雾化片以带动该雾化片震动;
一液珠输送管,具有一管口,该液珠输送管是设置在该雾化片的下方;
一水槽,是容置该液珠输送管及一工作液;以及
一主动供水元件,是导接该液珠输送管及该水槽;
其中,该主动供水元件是供应该工作液至该液珠输送管使得该管口与该雾化片之间形成一曲面水膜,让该雾化片能雾化该工作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工作液在该管口聚集成一液珠,该液珠附着于该雾化片上,以形成该曲面水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主动供水元件是为一马达或一泵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更包含一补水槽,该补水槽是导接该主动供水元件及该水槽,以补充该工作液受该雾化片雾化所产生的损失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管口的截面为矩形、圆形、星形或椭圆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工作液是为药液、芳香精油或水。
7、一种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一雾化片;
一压电驱动元件,是接合该雾化片以带动该雾化片震动;
一液珠输送管,具有一管口,该液珠输送管是设置在该雾化片的下方;
一水槽,是容置一工作液,并连接该液珠输送管;
一被动供水元件,是控制该水槽移动让该工作液流向该液珠输送管,并在该管口与该雾化片之间形成一曲面水膜,使该雾化片能雾化该工作液;以及
一壳体,是容置该被动供水元件及该水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工作液在该管口聚集成一液珠,该液珠附着于该雾化片上,以形成该曲面水膜。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被动供水元件包括一弹簧结构,该弹簧结构是顶抵该水槽的底部及连接该壳体,用以控制该水槽在垂直方向移动以维持该工作液的液面与该液珠输送管的该管口的高度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被动供水元件更包括多个滑轨,该多个滑轨是设置在该水槽的两侧,当该弹簧结构作动时,该多个滑轨是滑动于该壳体上以保持该水槽顺畅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水槽的顶端更设置多个微透气孔,使空气藉由该多个微透气孔进入该水槽以稳定该水槽的气压。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管口的截面为矩形、圆形、星形或椭圆形。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工作液是为药液、芳香精油或水。
CNU2008201348680U 2008-09-26 2008-09-26 雾化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87100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348680U CN201287100Y (zh) 2008-09-26 2008-09-26 雾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348680U CN201287100Y (zh) 2008-09-26 2008-09-26 雾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287100Y true CN201287100Y (zh) 2009-08-12

Family

ID=409787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134868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87100Y (zh) 2008-09-26 2008-09-26 雾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287100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81573A (zh) * 2011-03-10 2012-09-19 微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湿度调节系统、加湿模块、储藏装置及湿度调节方法
CN104338626A (zh) * 2013-08-07 2015-02-11 广州众恒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ed封装喷雾脱模设备
CN111790558A (zh) * 2019-04-09 2020-10-20 小卫(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雾化系统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81573A (zh) * 2011-03-10 2012-09-19 微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湿度调节系统、加湿模块、储藏装置及湿度调节方法
CN104338626A (zh) * 2013-08-07 2015-02-11 广州众恒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ed封装喷雾脱模设备
CN104338626B (zh) * 2013-08-07 2019-01-04 江西众光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ed封装喷雾脱模设备
CN111790558A (zh) * 2019-04-09 2020-10-20 小卫(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雾化系统
CN111790560A (zh) * 2019-04-09 2020-10-20 小卫(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雾化系统
CN111790559A (zh) * 2019-04-09 2020-10-20 小卫(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雾化器
CN111790560B (zh) * 2019-04-09 2022-01-25 小卫(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雾化系统
CN111790559B (zh) * 2019-04-09 2022-05-20 小卫(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雾化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22005B (zh) 一种超声雾化结构及采用该结构的超声雾化设备
CN102989624B (zh) 雾化装置及超声波加湿器
US20190063768A1 (en) Humidifier and float block for humidifier
CN201287100Y (zh) 雾化装置
CA2500556A1 (en) Atomizer with tilted orifice plate and replacement reservoir for same
CN108326630B (zh) 一种车床
CN108247413B (zh) 一种带有切削液净化系统的车床结构
CN106273512A (zh) 连续提升光固化透氧成型装置
US20100071687A1 (en) Nebulization Apparatus
CN202962766U (zh) 雾化装置及超声波加湿器
CN104014211B (zh) 水浴式雾化空气净化装置
CN102635914B (zh) 自流式加湿器
CN102397028B (zh) 一种液体供给装置
CN201603522U (zh) 摇摆式平板膜组件过滤装置
KR101630627B1 (ko) 생수병 가습기
CN204096259U (zh) 一种自曝式活鱼运输箱
CN103418520A (zh) 一种中频超声雾化器
CN114308505A (zh) 一种超声波雾化结构
CN1227475C (zh) 瞬间加热式蒸气清洁器
WO2019208619A1 (ja) 送水装置及び送水方法
CN212081537U (zh) 一种加湿器
CN109157720A (zh) 一种美容喷雾装置
CN105797909B (zh) 一种超声雾化装置
CN215235309U (zh) 一种点胶头自动清洁机构
CN209197034U (zh) 一种可加湿型空气净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812

Termination date: 2016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