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76491Y - 石膏粉沸腾炒锅 - Google Patents
石膏粉沸腾炒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276491Y CN201276491Y CNU2008201725910U CN200820172591U CN201276491Y CN 201276491 Y CN201276491 Y CN 201276491Y CN U2008201725910 U CNU2008201725910 U CN U2008201725910U CN 200820172591 U CN200820172591 U CN 200820172591U CN 201276491 Y CN201276491 Y CN 201276491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t
- vent
- wind
- wind scooper
- pi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石膏粉沸腾炒锅,包括至少一个锅体,其中第一锅体内开设空腔,空腔内设置第一隔板,第一隔板将空腔分隔成第一室和第二室,第一锅体上安装第一孔板,第一孔板与第一隔板的下端设有间隙,第一孔板上开设通孔,第一锅体内安装通风管,第一锅体的外壁上安装导风罩,导风罩与通风管相通,第一锅体上安装上盖,上盖或锅体上开设进料口、出料口和出气口,第一锅体的下部设置集风罩,集风罩位于第一孔板下方,集风罩上开设进风口。它是可以充分换热的石膏粉炒锅,可使热风在通风管内反复弯折流动,充分利用其热量,确保换热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并且,可确保鼓风机正常工作,延长鼓风机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膏粉沸腾炒锅。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所使用的石膏粉炒锅,大都是向换热管内通入高温气体,对锅内的石膏粉进行加热,以使石膏粉内的水分蒸发,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人们发现这种设备经常出现换热不均匀的情况,有时因为换热不充分,气体在排出时仍带有相当高的温度,既浪费资源,又容易烧坏引风机,而且,石膏粉的干燥效果也不易控制,所得产品的水分含量也有所差别。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石膏粉沸腾炒锅,它是可以充分换热的石膏粉炒锅,可使热风在通风管内反复弯折流动,充分利用其热量,确保换热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并且,可确保鼓风机正常工作,延长鼓风机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石膏粉沸腾炒锅,包括至少一个锅体,其中第一锅体内开设空腔,空腔内设置第一隔板,第一隔板将空腔分隔成第一室和第二室,第一锅体上安装第一孔板,第一孔板与第一隔板的下端设有间隙,第一孔板上开设通孔,第一锅体内安装通风管,第一锅体的外壁上安装导风罩,导风罩与通风管相通,第一锅体上安装上盖,上盖或锅体上开设进料口、出料口和出气口,第一锅体的下部设置集风罩,集风罩位于第一孔板下方,集风罩上开设进风口。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第一锅体与第二锅体连接,第二锅体内开设空腔,空腔内安装第二隔板,第二隔板将空腔隔成第三室和第四室,第二锅体上安装第二孔板,第二孔板上开设通孔,第二锅体内安装通风管,第二锅体的外壁上安装导风罩,导风罩与通风管相通,第二锅体的底部设置集风罩,集风罩上开设进风口。第一锅体和第二锅体的同一侧安装一个导风罩,导风罩与第一锅体和第二锅体内的所有通风管相通,第一锅体和第二锅体内的所有通风管和导风罩构成热风通路。第一锅体和第二锅体的同一侧各安装一个导风罩,第一锅体和第二锅体的另一侧安装第三个导风罩,第三个导风罩分别与第一锅体和第二锅体连接,同时与第一锅体和第二锅体内的部分通风管相通,三个导内罩与所有的通风管构成热风通路。第一锅体的一侧安装一个导风罩,该导风罩分别与第一锅体和第二锅体连接,并且,导风罩与第一锅体内的全部通风管以及第二锅体内的部分通风管相通,第二锅体的另一侧安装第二个导风罩,第二个导风罩仅与第二锅体连接,第二个导风罩与第二锅体内的全部通风管相通,两个导风罩分别位于炒锅的两侧,两个导风罩与通风管构成热风通路。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上端分别与上盖连接,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上盖的内腔分成三个空腔,上盖上开设三个出气口,三个出气口与上盖内的三个空腔一一对应相通。第一锅体内安装挡板,挡板的下端与第一孔板连接,第一锅体内安装两个第一隔板,两个第一隔板分别位于挡板两侧。通风管与第一隔板相交,通风管的两端穿过第一隔板分别与第一锅体连接。第一锅体和第二锅体之间设置密闭的风室,风室与第一锅体和第二锅体内的通风管相通,风室内安装两块横隔板,横隔板将风室分成三个封闭的室。第一锅体和第二锅体之间设置密闭的风室,风室由第一折沿、第二折沿和密封板连接构成,第一锅体和第二锅体的外周共安装四个导风罩,其中一个导风罩仅与第一锅体连接,第一锅体内的通风管均与该导风罩相通;第二个导风罩仅与第二锅体连接,第二锅体内的通风管均与该导风罩相通;第三和第四个导风罩都既与第一锅体连接又与第二锅体连接,并且,第三个导风罩与风室和第一锅体内的部分通风管相通,第四个导风罩与风室和第二锅体内的部分通风管相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它既能节约能源,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又可增加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可显著提高产品的质量,帮助生产厂家节能增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中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上端分别与上盖连接;图3是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安装一个导风罩;图4是是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安装三个导风罩;图5是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炒锅的两侧安装两个导风罩;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第一锅体内安装挡板,挡板的底部与第一孔板连接;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通风管透过隔板与隔板垂直;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第一锅体与第二锅体之间设置风室,通风管与隔板垂直;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通风管与隔板平行;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第一锅体与第二锅体之间设置风室,风室与第一锅体一侧的通风管及第二锅体另一侧的通风管相通;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开设在第一锅体和第二锅体上;图12是图11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1的C-C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11的D-D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5是图11的E-E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第一锅体 2第二锅体 3上盖 4进料口 5出料口 6出气口 7第一隔板 8通风管 9第一孔板 10通孔 11第一鼓风道 12第一鼓风机 13第二鼓风道14第二鼓风机 15导风罩 16第一集风罩 17第一室 18第二室 19第三室 20第四室 21第二隔板 22第二集风罩 23第二孔板 24通气孔 25挡板 26横隔板 27风室 28第一折沿 29第二折沿 30密封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石膏粉沸腾炒锅,包括第一锅体1,第一锅体1内开设空腔,空腔内设置第一隔板7,第一隔板7将空腔分隔成第一室17和第二室18,第一锅体1上安装第一孔板9,第一孔板9上开设通孔10,为使第一孔板9布风均匀,其上的通孔10可以开设多个,通孔10的数量越多,第一孔板9的布风效果越好,石膏粉的沸腾效果越好;第一孔板9可以安装于第一锅体1的下部,也可以安装于第一锅体1的空腔内,第一孔板9位于第一隔板7的下方,第一隔板7与第一孔板9之间存在间隙,即,第一室17和第二室18的底部相通,第一锅体1内安装至少两根通风管8;第一隔板7可以是两侧与第一锅体1连接,下部与第一孔板9相距一定距离,也可以是第一隔板7的下部与第一孔板9连接,第一隔板7的下部设置通风的透槽或通孔,该透槽或通孔可使第一室17和第二室18的下部相通;第一锅体1的外壁上安装导风罩15,导风罩15与通风管8相通但不连接,导风罩15与通风管8构成热风通路,导风罩15的作用是改变热风的流动方向,热风每流经一个导向罩15,其流动方向便改变一次;第一锅体1上安装上盖3,上盖3或锅体上开设进料口4、出料口5和出气口6,上述锅体可以是第一锅体1,也可以是权利要求2中记载的第二锅体2,出气口6可方便石膏粉脱水形成的水蒸气顺利排出锅体外,从而,提高炒锅脱水干燥的效果;根据人们的需要,进料口4、出料口5和出气口6的位置可灵活设置,进料口4、出料口5和出气口6可以全部开设于上盖3上,也可全部开设于第一锅体1或第二锅体2上,还可以部分开设于上盖3,部分开设于第一锅体1或第二锅体2上,例如,可将进料口4开设于第一锅体1侧壁上,将出料口5开设于第二锅体2的侧壁上,将出气口6开设于上盖3上;进料口4、出料口5和出气口6可位于上盖3的顶部,也可位于上盖3的侧壁;第一锅体1的底部设置集风罩,集风罩的数量可根据人们的需要而定,集风罩上开设进风口,进风口处安装鼓风装置,所述的鼓风装置具体可以是鼓风机,还可以是气泵,从实际的工作情况看,鼓风机比气泵的工作效率高,更适合安装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石膏粉沸腾炒锅上使用;所述的鼓风装置还可以级。如图1、图2和图6所示,第一锅体1的底部安装第一集风罩16,第一集风罩16上安装第一鼓风道11,第一鼓风道11上安装第一鼓风机12,第一鼓风机12通过第一鼓风道11向第一锅体1内吹气,从而,为进入第一锅体1内的石膏粉提供动力,产生沸腾效果,第一集风罩16位于第一孔板9下方。第一鼓风机12可与第一集风罩16直接连接,而无需通过第一鼓风道11。
使用时,石膏粉由进料口4进入第一锅体1的第一室17内,石膏粉沿第一室17下落后,在第一鼓风机12的作用下绕过第一隔板7的下端沿第二室18向上升,直至由出料口5排出,石膏粉脱水形成的水蒸气由出气口6排出;热风由通风管8进入,在由通风管8和至少一个导风罩15构成热风通路中流动加热石膏粉,由通风管8和导风罩15构成的热风通路,可使热风在炒锅内至少改变一次方向,既可达到充分利用热风中热量的目的,又可防止热风的排出温度过高而烧坏为热风提供动力的引风机。石膏粉在炒锅内的流动路径至少应是V字形或U字形,即石膏粉在炒锅内流动的路径至少弯折一次,石膏粉在炒锅内的上下往复流动的次数越多,受热越充分,为提高加热效果,第一锅体1内可安装数根通风管8,通风管8的数量越多,炒锅对石膏粉的加热效率越高。第一锅体1或第二锅体2底部设置的第一集风罩16或第二集风罩22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第一集风罩16和第二集风罩22可将第一鼓风机12或第二鼓风机14吹入的风分散均匀,使风可均匀通过第一孔板9和第二孔板23将石膏粉托起,第一孔板9和第二孔板23可以制成一体。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石膏粉沸腾炒锅还可以加工滑石粉、石灰粉和硫酸胺等其他化工粉状或轻质颗粒物料。
为了增加石膏粉在炒锅内的上下往复流动的行程,需增大炒锅的体积,但是,一体式的炒锅,体积较大不方便运输和加工组装,因此,可采取在第一锅体1上安装第二锅体2方法解决上述问题,既可增大炒锅体积,又方便运输和组装,并且,可降低加工制造的难度,从而,降低成本;第二锅体2内开设空腔,空腔内安装第二隔板21,第二隔板21可与第二锅体2连接,第二隔板21将空腔隔成第三室19和第四室20,第二锅体2上安装第二孔板23,第二孔板23可安装于第二锅体2的下方,也可安装于第二锅体2的空腔内,第二孔板23上开设通气孔24,通气孔24数量越多,第二孔板23的布风越均匀;第二锅体2内至少安装两根通风管8,第二锅体2的外壁上安装导风罩15,导风罩15与通风管8相通,第二锅体2的底部设置第二集风罩22,第二集风罩22上安装第二鼓风道13,第二鼓风道13上安装第二鼓风机14。第二鼓风机14可不通过第二鼓风道13而直接与第二集风罩22连接并相通。第二锅体2及其内部各零部件的形状结构可均与第一锅体1相同。根据人们的需要,第一锅体1与第一集风罩16可制成一体,第二锅体2与第二集风罩22可制成一体。
通风管8与导风罩15构成的热风通路中弯折越多,热风中的热量被利用的越充分,节能效果越好,因此,可根据用户的要求在炒锅上安装不同数量导风罩15,变换热风通路的形状,具体方案如下:
如图3所示,可在第一锅体1和第二锅体2的同一侧安装一个导风罩15,导风罩15与所有通风管8相通,所有通风管8和导风罩15连接构成U形或V形热风通路,即热风在流经该热风通路时,仅改变一次方向。该方案具有加工制造简单、制造成本低廉的优点。
如图4所示,可在第一锅体1和第二锅体2的同一侧各安装一个导风罩15,第一锅体1和第二锅体2的另一侧安装第三个导风罩15,第三个导风罩15分别与第一锅体1和第二锅体2连接,并且,与第一锅体1和第二锅体2内的部分通风管8相通,三个导风罩15与所有的通风管8连接构成W形的热风通路,即热风在该通路流动时会流经三个导风罩,改变三次方向。该方案与图3所示的方案相比,制造工艺和成本相对较高,但是,其热风的利用率较高,生产的石膏粉质量较好。
如图5所示,可在第一锅体1的一侧安装导风罩15,导风罩15与第一锅体1和第二锅体2连接,导风罩15与第一锅体1内的全部通风管8以及第二锅体2内的部分通风管8相通,第二锅体2的另一侧安装另一导风罩15,两个导风罩15分别位于炒锅的两侧,两个导风罩15与通风管8连接构成S形热风通路。该方案中热风通路的进气和出气口分别位于炒锅的两侧,因此,该结构的炒锅更便于安装和维修。
如图2所示,第一隔板7和第二隔板21的上端可分别与上盖3连接,第一隔板7和第二隔板21将上盖3的内腔分成三个空腔,上述结构,可有效地防止石膏粉不经下落而直接由第一隔板7或第二隔板21上部流过,可强迫石膏粉流动时上下往复弯折,确保石膏粉充分受热,从而,提高石膏粉的品质;为便于上述三个空腔内的水蒸气排出,可在上盖3上设置三个出气口6,三个出气口6与上盖3内的三个空腔一一对应相通。第一隔板7和第二隔板21也可仅有一块隔板的顶部与上盖3连接,即如图6所示,第一隔板7的顶部未与上盖3连接,第二隔板21的项部与上盖3连接。
为增加石膏粉在第一锅体1内上下往复弯折流动的次数,如图6所示,可在第一锅体1内安装挡板25,挡板25的下端与第一孔板9连接,第一锅体1内安装两个第一隔板7,两个第一隔板7分别位于挡板25两侧。第一锅体1内可增加多个挡板25,每个挡板25的两侧可各安装一个第一隔板7,挡板25的个数越多,石膏粉在第一锅体1流动时,弯折的次数就越多,石膏粉脱去结晶水的效果就越好。
第一锅体1或第二锅体2内安装的通风管8可以与第一隔板7不接触,也可以与第一隔板7相交,如图7所示,通风管8与第一隔板7垂直相交,通风管8的两端穿过第一隔板7分别与第一锅体1连接,图7所示的第一锅体1内安装有一个挡板25,挡板25的下部与第一孔板9连接,挡板25两侧各安装一块第一隔板7,第一锅体1的下部设置第一集风罩16和第二集风罩22,第一集风罩16和第二集风罩22分别通过第一鼓风道11和第二鼓风道13与第一鼓风机12接,第一鼓风机12为第一集风罩16和第二集风罩22分别供风。为方便检修和更换零部件,挡板25可与第一孔板9插接在一起,检修时可将挡板25由第一孔板9上拆下。
如图8所示,第一锅体1和第二锅体2之间可设置密闭的风室27,第一锅体1上设置的第一折沿28、第二锅体2上设置的第二折沿29,风室27可由第一锅体1、第二锅体2、第一折沿28、第二折沿29和密封板30连接构成,第一锅体1和第二锅体2内均安装有通风管8,风室27与第一锅体1和第二锅体2内的通风管8相通,风室27内安装两块横隔板26,通风管8、导风罩15和横隔板26可构成往复曲折的热风回路。
如图9和图10所示,由第一折沿28、第二折沿29和密封板30连接构成风室27,第一锅体1和第二锅体2的外周共安装四个导风罩15,其中一个导风罩15仅与第一锅体1连接,第一锅体1内的通风管8均与该导风罩15相通;第二个导风罩15仅与第二锅体2连接,第二锅体2内的通风管8均与该导风罩15相通;第三和第四个导风罩15都既与第一锅体1连接又与第二锅体2连接,并且,第三个导风罩15与风室27和第一锅体1内的部分通风管8相通,第四个导风罩15与风室27和第二锅体2内的部分通风管8相通。风室27可改变热风进出的方向,图9和图10所示的方案中,热风的进出气口分别位于锅体的两侧,可便于安装和维修。
为增加热风在锅体内的流通路径,最大限度的利用热风中的热量,进一步增强节能效果,可在锅体上安装多个导风罩15,使热风可在锅体内上下异层的两组通风管之内进行上下弯折流动,具体结构,可如图11至15所示,为方便描述结构及工作原理,将图11至图15内的位于不同位置的十一个导风罩15分别用标号15-1至15-11标注;各导风罩15的具体安装位置是:如图12和13所示,第一锅体1的一侧安装导风罩15-1、导风罩15-3和导风罩15-5,第一锅体1的另一侧安装导风罩15-2和导风罩15-4,如图14和15所示,第二锅体2的一侧安装导风罩15-8和导风罩15-10,第二锅体的另一侧安装导风罩15-7、导风罩15-9和导风罩15-11,如图11所示,第一锅体1和第二锅体2之间安装导风罩15-6。上述的上下异层的两组通风管可以是位于同一锅体的同一室内的上下排列的两组通风管,也可以是位于不同室内的上下排列的两组通风管。
热风的流动路径是:热风由图12中的第一室的最上排通风管8进入,经导风罩15-1变向,热风进入同室的中间排通风管8,再经导风罩15-2变向,热风进入同室的最下排通风管8,然后,热风由导风罩15-3流入图13内的第二室18的最下排通风管8内,经导风罩15-4变向进入同室的中间排通风管8内,再经导风罩15-5变向进入同室的最上排通风管8内,然后,经导风罩15-6变向流入第三室19的最上排通风管8内,经导风罩15-7变向进入同室的中间排通风管8内,再经导风罩15-8流入同室的最下排通风管8内,经导风罩15-9进入第四室20的最下排通风管8内,经导风罩15-10进入同室中间排通风管8内,经导风罩15-11流入同室的最上排通风管8内,并最终排出锅体外,完成热风的循环。由上述热风的流动路径得知,在如图11至图15所示的锅体内,热风不仅可水平弯折变向,还可竖直弯折变向,因此,可大幅延长热风在锅体内的流动路径,最大限度的利用热风所带的热量,从而,进一步增强节能效果。
如图11至15所示,第一孔板9和第二孔板23分别安装于第一锅体1和第二锅体2的下部,第一集风罩16和第二集风罩22可分别安装于第一孔板9和第一孔板23上;进料口4开设于第一锅体1的侧壁上,出料口5开设于第二锅体2的侧壁上,出气口6开设于上盖3上。
上述的集风罩可以是锥形、矩形等形状,其中锥形集风罩可将鼓风机吹入的风分布均匀,与矩形的集风罩相比,锥形集风罩可使石膏粉的沸腾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未详尽描述的技术内容均为公知技术。
Claims (10)
1、石膏粉沸腾炒锅,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锅体,第一锅体(1)内开设空腔,空腔内设置第一隔板(7),第一隔板(7)将空腔分隔成第一室(17)和第二室(18),第一锅体(1)上安装第一孔板(9),第一孔板(9)与第一隔板(7)的下端设有间隙,第一孔板(9)上开设通孔(10),第一锅体(1)内安装通风管(8),第一锅体(1)的外壁上安装导风罩(15),导风罩(15)与通风管(8)相通,第一锅体(1)上安装上盖(3),上盖(3)或锅体上开设进料口(4)、出料口(5)和出气口(6),第一锅体(1)的下部设置集风罩,集风罩位于第一孔板(9)下方,集风罩上开设进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膏粉沸腾炒锅,其特征在于:第一锅体(1)与第二锅体(2)连接,第二锅体(2)内开设空腔,空腔内安装第二隔板(21),第二隔板(21)将空腔隔成第三室(19)和第四室(20),第二锅体(2)上安装第二孔板(23),第二孔板(23)上开设通孔(24),第二锅体(2)内安装通风管(8),第二锅体(2)的外壁上安装导风罩(15),导风罩(15)与通风管(8)相通,第二锅体(2)的底部设置集风罩,集风罩上开设进风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石膏粉沸腾炒锅,其特征在于:第一锅体(1)和第二锅体(2)的同一侧安装一个导风罩(15),导风罩(15)与第一锅体(1)和第二锅体(2)内的所有通风管(8)相通,第一锅体(1)和第二锅体(2)内的所有通风管(8)和导风罩(15)构成热风通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石膏粉沸腾炒锅,其特征在于:第一锅体(1)和第二锅体(2)的同一侧各安装一个导风罩(15),第一锅体(1)和第二锅体(2)的另一侧安装第三个导风罩(15),第三个导风罩(15)分别与第一锅体(1)和第二锅体(2)连接,同时与第一锅体(1)和第二锅体(2)内的部分通风管(8)相通,三个导内罩与所有的通风管(8)构成热风通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石膏粉沸腾炒锅,其特征在于:第一锅体(1)的一侧安装一个导风罩(15),该导风罩(15)分别与第一锅体(1)和第二锅体(2)连接,并且,导风罩(15)与第一锅体(1)内的全部通风管(8)以及第二锅体(2)内的部分通风管(8)相通,第二锅体(2)的另一侧安装第二个导风罩(15),第二个导风罩仅与第二锅体(2)连接,第二个导风罩(15)与第二锅体(2)内的全部通风管(8)相通,两个导风罩(15)分别位于炒锅的两侧,两个导风罩(15)与通风管(8)构成热风通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石膏粉沸腾炒锅,其特征在于:第一隔板(7)和第二隔板(21)的上端分别与上盖(3)连接,第一隔板(7)和第二隔板(21)将上盖(3)的内腔分成三个空腔,上盖(3)上开设三个出气口(6),三个出气口(6)与上盖(3)内的三个空腔一一对应相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膏粉沸腾炒锅,其特征在于:第一锅体(1)内安装挡板(25),挡板(25)的下端与第一孔板(9)连接,第一锅体(1)内安装两个第一隔板(7),两个第一隔板(7)分别位于挡板(25)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石膏粉沸腾炒锅,其特征在于:通风管(8)与第一隔板(7)相交,通风管(8)的两端穿过第一隔板(7)分别与第一锅体(1)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石膏粉沸腾炒锅,其特征在于:第一锅体(1)和第二锅体(2)之间设置密闭的风室(27),风室(27)与第一锅体(1)和第二锅体(2)内的通风管(8)相通,风室(27)内安装两块横隔板(26),横隔板(26)将风室(27)分成三个封闭的室。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石膏粉沸腾炒锅,其特征在于:第一锅体(1)和第二锅体(2)之间设置密闭的风室(27),风室(27)由第一折沿(28)、第二折沿(29)和密封板(30)连接构成,第一锅体(1)和第二锅体(2)的外周共安装四个导风罩(15),其中一个导风罩(15)仅与第一锅体(1)连接,第一锅体(1)内的通风管(8)均与该导风罩(15)相通;第二个导风罩(15)仅与第二锅体(2)连接,第二锅体(2)内的通风管(8)均与该导风罩(15)相通;第三和第四个导风罩(15)都既与第一锅体(1)连接又与第二锅体(2)连接,并且,第三个导风罩(15)与风室(27)和第一锅体(1)内的部分通风管(8)相通,第四个导风罩(15)与风室(27)和第二锅体(2)内的部分通风管(8)相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8201725910U CN201276491Y (zh) | 2008-10-14 | 2008-10-14 | 石膏粉沸腾炒锅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8201725910U CN201276491Y (zh) | 2008-10-14 | 2008-10-14 | 石膏粉沸腾炒锅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276491Y true CN201276491Y (zh) | 2009-07-22 |
Family
ID=408940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820172591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76491Y (zh) | 2008-10-14 | 2008-10-14 | 石膏粉沸腾炒锅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276491Y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341226A (zh) * | 2018-01-23 | 2018-07-31 | 太仓北新建材有限公司 | 一种粉料分流设备 |
-
2008
- 2008-10-14 CN CNU2008201725910U patent/CN201276491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341226A (zh) * | 2018-01-23 | 2018-07-31 | 太仓北新建材有限公司 | 一种粉料分流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552354C (zh) | 双层回风式干燥装置及其干燥方法 | |
CN107726807A (zh) | 一种多级切削引流布风装置、烘干室及烘干机 | |
CN201331243Y (zh) | 一种蚊香烘干房 | |
CN107642951B (zh) | 一种混合式热泵干燥系统 | |
CN201276491Y (zh) | 石膏粉沸腾炒锅 | |
CN106962070A (zh) | 一种玻璃温室用空气循环装置 | |
CN106871316A (zh) | 一种高大洁净空间的送风系统 | |
CN202041059U (zh) | 一种立式双筒烘干机 | |
CN102003869B (zh) | 一种立式双筒烘干机 | |
CN206160386U (zh) | 一种新型洁净室 | |
CN212362636U (zh) | 一种陶瓷烘干房 | |
CN211551911U (zh) | 一种自循环新风管理系统的洁净室 | |
CN2883334Y (zh) | 石膏粉分室沸腾炒锅 | |
CN210426167U (zh) | 一种用于颗粒状物料的竖式热交换装置 | |
CN202406583U (zh) | 一种立筒粮仓仓内环流均衡温湿度储粮技术配套设施 | |
CN201670900U (zh) | 干热牵伸箱加热循环系统 | |
CN206449811U (zh) | 一种高大洁净空间的一体化送风末端 | |
CN207185827U (zh) | 一种茶叶冷风萎凋发酵室 | |
CN105043080A (zh) | 一种垂直送风型热泵恒温设备 | |
CN103591815A (zh) | 模块化管式间接与直接蒸发式冷气机 | |
CN111124005A (zh) | 一种农业车间控制装置 | |
CN220557125U (zh) | 楼房养殖热回收通风系统 | |
CN220987055U (zh) | 一种废热回收、均匀通风式养殖舍 | |
CN107575968A (zh) | 间接蒸发冷却与热回收复合的高大空间用置换通风系统 | |
CN213713478U (zh) | 低温型风口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22 Termination date: 20161014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