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51911U - 一种自循环新风管理系统的洁净室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循环新风管理系统的洁净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51911U
CN211551911U CN201922221110.1U CN201922221110U CN211551911U CN 211551911 U CN211551911 U CN 211551911U CN 201922221110 U CN201922221110 U CN 201922221110U CN 211551911 U CN211551911 U CN 2115519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resh air
clean room
return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2111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严整辉
邱实
金敏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Qikang Regenerative Medicin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Qikang Regenerative Medic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Qikang Regenerative Medicin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Qikang Regenerative Medic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2111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519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519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519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自循环新风管理系统的洁净室,包括回风口、新风口、风管、进水口、出水口、温湿度传感器,所述风管从回风口至新风口段上分别设置有干盘管、排风变风量阀、回风新风量阀、新风变风量阀。新风来源于整体空调系统,但能独立实现风量和温度的实时控制管理。同时,空调管道尺寸减小,相应降低了空间要求。通常洁净室全新风进入,风管体积较大,需要较大空间,运行消耗能量高。本实用新型的洁净室不采用全新风进入,减小了送风口的体积,适用于空间受限制情形下的洁净室建造,运行中也节省能量。

Description

一种自循环新风管理系统的洁净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循环新风管理系统的洁净室,属于生物安全净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洁净室是指一定空间范围内将空气中的微粒子、有害空气、细菌等污染物减少到规定指标以下,并将室内的温度、湿度、洁净度、气流速度与气流分布、噪声振动及照明、静电控制在某一需求范围内而特别设计的房间。洁净室在现代生产技术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很多情况下需要控制房间的温度和湿度,如生物制药行业有洁净度要求的空间。现有技术中通常是整体空调系统,100%的新风置换,因此对空调管道大小和新风换风效率,有严格要求。
而现有技术中,通常洁净室全新风进入,风管体积较大,需要较大空间,运行消耗能量高。同时,洁净室内的气流分布不均,在流动过程中易产生涡流使得室内的气体不能完全排出室外,影响洁净度的同时又造成室内空气湿度偏高。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洁净室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独立的带有自循环新风管理系统的洁净室,不依赖于整体空调系统,且能独立实现风量和温度的实时控制管理。同时,空调管道尺寸减小,相应降低了空间要求。优点:本实用新型洁净室不采用全新风进入,减小了送风口的体积,适用于空间受限制情形下的洁净室建造,运行中也节省能量。
本实用新型的带有自循环新风管理系统的洁净室,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循环新风管理系统的洁净室,包括回风口、新风口、风管、进水口、出水口、温湿度传感器,回风口2设置于洁净室1的侧面下部,新风口5设置于洁净室1的顶部,所述回风口2与所述新风口5通过风管3 连通,所述新风口5还包括风机51和高效过滤器52;所述风管3从回风口 2至新风口5段上分别设置有干盘管4、排风变风量阀6、回风变风量阀7、新风变风量阀8;所述干盘管4位于风管3的侧壁面,所述干盘管4上设置有从上至下设置有进水口41和出水口42,控制模块根据温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室内温度控制进出水的水量从而控制进出水的温度,进而调控洁净室内空气的温度,所述排风变风量阀6、回风变风量阀7和新风变风量阀8均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内外新风的温湿度,其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相连;所述排风变风量阀6、回风变风量阀7、新风变风量阀8均设置有控制器,可根据控制模块传递的温湿度传感器的数据调节排出的空气的量和进入洁净室的新风的量。通过降低回风口的高度,从而避免离回风口近的底部气体饶过设备进入回风口而形成扬尘现象。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新风变风量阀8用于控制引入新风的量,所述排风变风量阀6用于控制排出部分经回风口回流的空气的量,所述回风变风量阀7用于控制剩余通过所述新风口5进入洁净室新风的空气的量。经由排风变风量阀6、回风变风量阀7、新风变风量阀8的控制,洁净室1 外部的空气转化为洁净室1内部的新风的转换率为30~40%。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洁净室1的左右侧壁下侧分别设置回风口2,左右侧壁外围的风管3、干盘管4均呈对称设置,回风口2经由风管3与新风口5连接,所述新风口5与回风变风量阀7和新风变风量阀8连通。在另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新风口5根据房间面积也可以设置为多个,例如可以为两个,分别与左右两侧回风口相连的风管3连通。在另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新风口5设置为多个,并列设置于洁净室1的顶部,每个新风口依次与风管连通,且每个新风口处均设置有风机和高效过滤器。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新风口5还设置有高效过滤器52的过滤尺寸为0.1~0.5μm,优选为0.3μm,以减少细微粒度的灰尘杂质等进入洁净室1内。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高效过滤器的下部还设置设有通风平板 9,平板上设置有气流均衡装置,所述气流均衡装置贯通设置为一体结构,且四周与洁净室的壁密封,从而新风空气可均匀地流入洁净室内部空间,不会引起涡流现象,同时洁净室内的空气循环更加彻底,增加了室内的洁净度。在另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气流均衡装置下侧设置有多个喷嘴,使得新风空气从洁净室的上侧经过洁净区域形成垂直下降流,确保进入洁净室的新风空气不会引起涡流现象并保证进入洁净区的空气循环量。此外,根据洁净室的高度从而选择喷嘴的尺寸,以确保气体达到形成下降流的风速(0.15~0.5m/sec)。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洁净室1的回风口和新风口分别设置有压差计。
本实用新型的洁净室在使用时,不依赖于整体空调系统,且能独立实现风量和温度的实时控制管理。同时,空调管道尺寸减小,相应降低了空间要求。本实用新型洁净室不采用全新风进入,减小了送风口的体积,适用于空间受限制情形下的洁净室建造,运行中也节省能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独立的带有自循环新风管理系统的洁净室,控制房间温度和湿度,在较小受限制空间可以建造传感器和控制进水量的控制器。实现小范围温度控制。
(2)现有洁净室多是100%空气从洁净室排出,100%新风转换。本实用新型回风口流出的空气一部分通过排风变风量阀6排出,另一部分通过回风变风量阀7继续循环至洁净室循环使用,通过排风变风量阀6、回风变风量阀7、新风变风量阀8的控制的协同作用可使得仅转换30-40%,节省能源;同时设置有通风板及喷气喷嘴增加空气循环量以确保有限的空气转换率下同样实现洁净室的净化空气的使用需求。
(3)通过设置间隔分布的形状不同的喷嘴,从洁净室的上侧经过洁净区域形成垂直下降流进一步确保进入洁净室的新风空气不会引起涡流现象,并根据洁净室的高度从而选择喷嘴尺寸,以确保气体达到形成下降流的风速。
(4)通过降低回风口的高度,从而避免离回风口近的底部气体饶过设备进入回风口而形成扬尘现象。
(5)通过设置多个回风口或者多个并列的新风口,并通过通风板及喷嘴贯通连接,可提高空气循环效率并确保空气均匀进入洁净室。
(6)本实用新型的洁净室通过降低空气转化率,节约了空调系统的使用成本,满足了多种实际需求,节约了占地面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洁净室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洁净室另一种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洁净室另一种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洁净室另一种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中:1.洁净室,2.回风口,3.风管,4.干盘管,41.进水口,42.出水口, 5.新风口,51.风机,52.高效过滤器,6.排风变风量阀,7.回风新风量阀,8.新风变风量阀,9.通风平板,10.气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自循环新风管理系统的洁净室,包括回风口、新风口、风管、进水口、出水口、温湿度传感器,回风口2设置于洁净室1的侧面下部,新风口5设置于洁净室1的顶部,所述回风口2与所述新风口5 通过风管3连通,所述新风口5还包括风机51和高效过滤器52;所述风管 3从回风口2至新风口5段上分别设置有干盘管4、排风变风量阀6、回风变风量阀7、新风变风量阀8;所述干盘管4位于风管3的侧壁面,所述干盘管4上设置有从上至下设置有进水口41和出水口42,控制模块根据温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室内新风的温度控制进出水的水量从而控制进出水的温度,进而调控洁净室内空气的温湿度,所述排风变风量阀6、回风变风量阀 7和新风变风量阀8均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内外新风的温湿度,其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相连;所述排风变风量阀6、回风变风量阀7、新风变风量阀8均设置有控制器,可根据控制模块传递的温湿度传感器的数据调节排出的空气的量和进入洁净室的新风的量。通过降低回风口的高度,从而避免离回风口近的底部气体饶过设备进入回风口而形成扬尘现象。
所述新风变风量阀8用于控制引入新风的量,所述排风变风量阀6用于控制排出部分经回风口回流的空气的量,所述回风变风量阀7用于控制剩余通过所述新风口5进入洁净室的空气的量。也就是说,回风口流出的空气一部分通过排风变风量阀6排出,另一部分通过回风变风量阀7继续循环至洁净室循环使用,经由排风变风量阀6、回风变风量阀7、新风变风量阀8的协同控制,洁净室1外部的空气转化为洁净室1内部的新风的转换率为30~40%,极大地节省了资源,提高了利用率。
所述新风口5还的高效过滤器52的过滤尺寸为0.1~0.5μm,优选为0.3 μm,以减少细微粒度的灰尘杂质等进入洁净室1内。
所述洁净室1的回风口和新风口分别设置有压差计,从而控制洁净室内的气流压差。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图示未画出,所述高效过滤器的下部还设置设有通风平板,通风平板下部设置有气流均衡装置,从而新风空气可均匀地流入洁净室内部空间,通风平板的横截面积大于高效过滤器的横截面积,以便增加进入洁净区的循环新风量。所述通风平板及气流均衡装置四周与洁净室的壁密封,确保室内的洁净度。气流均衡装置下侧设置有多个喷嘴,喷嘴结构分别呈上窄下宽和上宽下窄的结构间隔分布,优选为梯形的倒梯形间,或者侧壁呈椭圆面,进入上窄下宽的喷嘴的气体流量少流速相对较小,辐射面广,进入上宽下窄的喷嘴的气体流量大流速相对较大,辐射高度大,这样的间隔设置可确保新风气流进入洁净区更为均匀,且通过不同的下降流流速使得洁净室内的空气循环更加彻底,气体形成的垂直下降流不会引起涡流现象并保证进入洁净区的空气循环量。此外,根据洁净室的高度从而选择喷嘴的尺寸,以确保气体达到形成下降流的风速 (0.15~0.5m/sec)。此外,实施例2相较实施例1而言,通气平板的设置使得气体流入横截面增加,气体流入更为均匀。
实施例3
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洁净室1的左右侧壁下侧分别设置回风口2,左右侧壁外围的风管3、干盘管4均呈对称设置,回风口2经由风管3与新风口5连接,所述新风口5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排风变风量阀6、回风变风量阀7分别与两个回风口2连通。多个回风口的设置可以提高新风循环效率,确保洁净室的洁净空气量。
实施例4
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所述左右两侧的回风口2分别与新风口5连接,图示未画出,新风口5下侧设置有通风平板以及气流均衡装置,所述通风平板以及气流均衡装置的四周与洁净室的壁密封,所述气流均衡装置下侧间隔设置有多个形状不同的喷气喷嘴。喷气喷嘴的间隔设置可确保新风气流进入洁净区更为均匀,且通过不同的下降流流速使得洁净室内的空气循环更加彻底,气体形成的垂直下降流不会引起涡流现象并保证进入洁净区的空气循环量。此外,实施例4相较实施例3而言,通气平板的设置使得气体流入横截面增加,气体流入更为均匀。
实施例5
如图3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洁净室1的左右侧壁下侧分别设置有回风口2,左右侧壁外围的风管3、干盘管4均呈对称设置,所述新风口 5也可以设置为两个,并列设置于洁净室1的顶部,分别与左右两侧回风口相连的风管3连通。且每个新风口处均设置有风机和高效过滤器52。回风口2经由风管3与新风口5连接,所述新风口5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排风变风量阀6、回风变风量阀7分别与两个回风口连通。此外,实施例5相较实施例3而言,增加了新风口,从而可以分散新风入口,使洁净室的新风通入更为均匀,并可根据洁净室洁净区域的实际情况调整各个区域的新风风量。
实施例6
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两个新风口5通过通气平板9及气流均衡装置贯通设置为一体结构,且四周与洁净室的壁密封,便于新风气体均匀垂直进入洁净区,通气平板下方设置有多个喷嘴10。实施例6相较实施例5而言,通气平板的设置使得气体流入横截面增加,气体流入更为均匀,喷气喷嘴的设置可确保新风气流通过不同的下降流流速使得洁净室内的空气循环更加彻底,气体形成的垂直下降流不会引起涡流现象并保证进入洁净区的空气循环量。
实施例7
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图示未画出,洁净室1的顶部设置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新风口,洁净室1的左右侧壁下侧分别设置有回风口2,左右侧壁外围的风管3、干盘管4均呈对称设置,左侧回风口经由风管分别与左侧新风口连接,并通过风管与中间新风口连接,右侧回风口经由风管分别与右侧新风口连接,并同样通过风管与中间新风口连接,每个新风口上均设置有新风变风量阀以控制接入洁净室的新风量。
实施例8
在实施例7的基础上,图示未画出,洁净室的顶部设置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新风口,洁净室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排风变风量阀、回风新风量阀分别与两个回风口连通。洁净室顶部新风口下侧设置有通风平板以及气流均衡装置,所述通风平板以及气流均衡装置的四周与洁净室的壁密封。多个回风口的设置可以提高新风循环效率,确保洁净室的洁净空气量。多个新风口通过通气平板及气流均衡装置贯通设置为一体结构,且四周与洁净室的壁密封,便于新风气体均匀垂直进入洁净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自循环新风管理系统的洁净室,包括回风口、新风口、风管、进水口、出水口、温湿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回风口(2)设置于洁净室(1)的侧面下部,新风口(5)设置于洁净室(1)的顶部,所述回风口(2)与所述新风口(5)通过风管(3)连通,所述新风口(5)还包括风机(51)和高效过滤器(52);
所述风管(3)从回风口(2)至新风口(5)段上分别设置有干盘管(4)、排风变风量阀(6)、回风变风量阀(7)、新风变风量阀(8);
所述干盘管(4)位于风管(3)的侧壁面,所述干盘管(4)上设置有从上至下设置有进水口(41)和出水口(42),通过调节进出口水的温度进而调控洁净室内空气的温湿度,所述排风变风量阀(6)、回风变风量阀(7)和新风变风量阀(8)均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内外新风的温湿度,其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相连;
所述排风变风量阀(6)、回风变风量阀(7)、新风变风量阀(8)均设置有控制器,可根据控制模块传递的温湿度传感器的数据调节排出的空气的量和进入洁净室的新风的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循环新风管理系统的洁净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变风量阀(8)用于控制引入新风的量,所述排风变风量阀(6)用于控制排出部分经回风口回流的空气的量,所述回风变风量阀(7)用于控制剩余通过所述新风口(5)进入洁净室新风的空气的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循环新风管理系统的洁净室,其特征在于,洁净室(1)的左右侧壁下侧分别设置回风口(2),左右侧壁外围的风管(3)、干盘管(4)均呈对称设置,回风口(2)经由风管(3)与新风口(5)连接,所述新风口(5)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排风变风量阀(6)、回风变风量阀(7)分别与两个回风口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循环新风管理系统的洁净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口(5)为两个,分别与左右两侧回风口相连的风管(3)连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循环新风管理系统的洁净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口(5)设置为多个,且并列设置于洁净室(1)的顶部,每个新风口依次与风管连通,每个新风口处均设置有新风变风量阀、风机和高效过滤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循环新风管理系统的洁净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温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室内新风的温度控制进出水的水量从而控制进出水的温度。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循环新风管理系统的洁净室,其特征在于,经由排风变风量阀(6)、回风变风量阀(7)、新风变风量阀(8)的控制,洁净室(1)外部的空气转化为洁净室(1)内部的新风的转换率为30~4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循环新风管理系统的洁净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口(5)的高效过滤器(52)的过滤尺寸为0.1~0.5μm。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循环新风管理系统的洁净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口(5)的高效过滤器(52)的过滤尺寸为0.3μm。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自循环新风管理系统的洁净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口的高效过滤器的下部还设置有气流均衡装置,所述气流均衡装置贯通设置为一体结构,且气流均衡装置下侧设置有多个喷嘴。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循环新风管理系统的洁净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洁净室(1)的回风口和新风口分别设置有压差计。
CN201922221110.1U 2019-12-09 2019-12-09 一种自循环新风管理系统的洁净室 Active CN2115519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21110.1U CN211551911U (zh) 2019-12-09 2019-12-09 一种自循环新风管理系统的洁净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21110.1U CN211551911U (zh) 2019-12-09 2019-12-09 一种自循环新风管理系统的洁净室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51911U true CN211551911U (zh) 2020-09-22

Family

ID=725057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21110.1U Active CN211551911U (zh) 2019-12-09 2019-12-09 一种自循环新风管理系统的洁净室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5191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28532A (zh) * 2019-12-09 2021-06-25 上海奇康再生医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循环新风管理系统的洁净室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28532A (zh) * 2019-12-09 2021-06-25 上海奇康再生医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循环新风管理系统的洁净室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22657B (zh) 一种低稳速、辐流洁净室空调送、回风系统
CN204202083U (zh) 通风设备
CN108507134A (zh) 新风智能控制系统
CN105674412A (zh) 一种能自动调节新风量的家用空调
CN211551911U (zh) 一种自循环新风管理系统的洁净室
CN103307718B (zh) 辐流洁净室空调送、回风系统的辐流送风通道装置
CN210373763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7299232U (zh) 一种吊顶式空气净化设备
CN101986832A (zh) 大容蛋量箱体式孵化机
CN113028532A (zh) 一种自循环新风管理系统的洁净室
CN207334911U (zh) 空气处理模块和空调器
CN206160386U (zh) 一种新型洁净室
CN208765181U (zh) 一种利用新风的微型机房系统
CN204191273U (zh) 一种食用菌出菇室通排风系统
CN209197072U (zh) 新风净化装置
TWI518291B (zh) Energy - saving rectification of the windmill diffusion device
CN102080938A (zh) 双复合风道智能换热系统
CN201752196U (zh) 立体种植食用菌的大容量生长室的供氧系统
CN101788178A (zh) 建筑新风换热系统
CN206094364U (zh) 一种大风量多室送风的新风净化设备
CN212081442U (zh) 一种恒温恒湿实验室
CN206281244U (zh) 室内泳池空调与池水加热设备联动节能互补系统
CN204962989U (zh) 一种立式空气处理机装置
CN219640383U (zh) 一种千级洁净室
CN212006019U (zh)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超净生产环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