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71293Y - 改进结构的人工牙根 - Google Patents

改进结构的人工牙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271293Y
CN201271293Y CNU2008201089385U CN200820108938U CN201271293Y CN 201271293 Y CN201271293 Y CN 201271293Y CN U2008201089385 U CNU2008201089385 U CN U2008201089385U CN 200820108938 U CN200820108938 U CN 200820108938U CN 201271293 Y CN201271293 Y CN 201271293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tificial tooth
tooth root
tooth
root
b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10893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正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U20082010893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271293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271293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271293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ntal Prosthet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结构的人工牙根,其在人工牙根的外周缘设有螺纹部,内部设有可搭配螺固假牙的牙柱心的槽孔;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牙根的每一牙深为深浅间隔环绕相接设立,每一牙谷宽度与牙深呈正比,使所述人工牙根的牙深呈不连续断面形态,牙谷呈间隔交错落在两垂直线上,达到人工牙根与牙床骨(齿槽骨)呈稳固且紧密的结合。由此,人工牙根与牙床骨(齿槽骨)在方位接触时,可获得稳固且紧密的最佳包合力,并使螺固的具有牙柱心的假牙的外观近似真牙,并可像真牙一样发挥其功能(恢复缺损颚面组织、恢复同真牙般的咀嚼、吞咽效果)。

Description

改进结构的人工牙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结构的人工牙根,主要是在口内缺牙的部分植入人工牙根,通过人工牙根使牙床骨(齿槽骨)和假牙做一稳固且紧密连接的设计。
背景技术
口腔中大部份的功能都必须仰赖牙齿,当牙齿遇到蛀牙、断牙、牙周病而拔牙后,则可用假牙填补该缺口。通常补牙是「缺一颗、补三颗」,为了要让假牙补上后与真牙一样大小,要将缺牙两侧的健康牙齿磨小,再印模铸造一组牙套。然而牙套的使用易使邻牙倾斜并卡积食物残渣与衍生细菌,另外,全口无牙或后牙臼齿全缺牙使用活动假牙是完全用牙床的黏膜来支撑,导致无法咬硬的东西。因此,配戴该种传统式的假牙,除了常让人感觉到其假假的、看起来较老外,也需丧失真牙,且会降低口腔的咀嚼功能。因此现代科技化牙科改善传统假牙的先天缺点,发展制造出「人工植牙」,以解决缺牙患者配戴传统假牙的问题。
简单的说,人工植牙就是在缺牙区的牙床骨(齿槽骨)10内植入钛金属或被覆氢氧磷灰石的人工牙根20,待人工牙根20与牙床骨(齿槽骨)10紧密结合后,再于其上装设有牙柱心30的假牙40即可(如图1所示)。该种人工植牙具有如下优点:
1、传统假牙是将前后两颗好的牙齿磨小以稳固牙套;而人工植牙是直接在缺牙区植入人工牙根,可以避免损伤其它健康的牙齿。
2、配戴传统活动假牙容易卡住脏东西,引起牙周病,不易清洁,导致更严重的缺牙;采用人工植牙固定式假牙,则较不用担心上述缺点。
3、当全口无牙如以人工植牙根做支撑,使假牙相对稳定支撑,使咀嚼力量增加,且能摆脱传统全口假牙的缺点。
但目前牙科医疗上用于人工植牙的人工牙根20还有急需改进之处,如图1所示,由于人工牙根20的末端呈刀刃状,当其转入牙龈50时容易切断底部四周骨头60间的神经70。且人工牙根20的每一牙深201采用相同深度设立,相对的其每一牙谷宽度202也相同,从而使该种人工牙根20的牙深201呈不连续断面形态(每个牙谷都落在同一垂直线上),而该种人工牙根20在与牙床骨(齿槽骨)10作方位接触时,其包合力较差,时间长了之后,容易产生松动现象。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结构的人工牙根,其可使人工牙根获得牙床骨(齿槽骨)稳固且紧密的最佳包合力,并使假牙的外观近似真牙,并可像真牙一样发挥其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结构的人工牙根,其可增进人工牙根的使用寿命,并可大大增加假牙的美观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结构的人工牙根,其在人工牙根的外周缘设有螺纹部,内部设有可搭配螺固假牙的牙柱心的槽孔;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牙根的每一牙深为深浅间隔环绕相接设立,每一牙谷宽度与牙深呈正比,使所述人工牙根的牙深呈不连续断面形态,牙谷呈间隔交错落在两垂直线上,达到人工牙根与牙床骨(齿槽骨)呈稳固且紧密的结合。
所述人工牙根的末端呈圆球状收束,以将存在骨内的小纤维神经推开,而不会切断神经。
所述人工牙根为朝下渐缩的锥度形态,以在牙根置入手术时避免血块内压力过大,造成人工牙根置入困难。
所述人工牙根外周缘的螺纹部为粗糙面形态,以提高人工牙根与牙床骨(齿槽骨)的结合度,进而增加与骨结合面积,延长人工牙根使用的期限。
所述人工牙根的上顶部为光滑面形态,使所述上顶部上方长出的牙床骨(齿槽骨)与牙龈完全将其包覆,不易滋生细菌,而上方支撑假牙的牙柱心往内缩,离所述人工牙根上顶侧缘一段光滑面距离,以使骨头容易固持在所述人工牙根侧面粗糙缘面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人工牙根的每一牙深为深浅间隔环绕相接设立,促使每一牙谷宽度与牙深呈正比,进而让人工牙根的牙深呈不连续断面形态(牙谷呈间隔交错落在两垂直线上),由此,人工牙根与牙床骨(齿槽骨)在方位接触时,可获得稳固且紧密的最佳包合力,并使螺固具有牙柱心的假牙的外观近似真牙,还可像真牙一样发挥其功能(恢复缺损颚面组织、恢复同真牙般的咀嚼、吞咽效果)。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人工牙根为朝下渐缩的锥度形态,可在牙根置入手术时避免血块内压力过大而造成人工牙根置入困难,而且本实用新型的人工牙根末端呈平滑面或圆球状收束,可防止神经因被人工牙根的置(转)入而被切断,另在人工牙根外周缘的螺纹部设置粗糙面形态,以提高人工牙根与牙床骨(齿槽骨)的结合面积,增加结合度,再者,人工牙根的上顶部采用光滑面形态,使上顶部上方长出的牙床骨(齿槽骨)与牙龈完全将其包覆,不易滋生细菌,且连接的牙柱心在上顶部平滑面内缩处,假牙使用后较不易引起牙床骨牙肉萎缩,进而增进人工牙根的使用寿命,在前牙区更因牙肉较不易退缩,人工牙根金属不易暴露而大大增加了假牙的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人工植牙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人工植牙之外观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人工牙根的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人工植牙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周缘螺纹部的第一种形式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周缘螺纹部的第二种形式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周缘螺纹部的第三种形式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周缘螺纹部的第四种形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及功效,现举以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改进结构的人工牙根,如图2、图3所示,人工牙根1采用朝下渐缩的锥度形态,并于末端呈圆球状收束,并在人工牙根1的外周缘形成以深浅间隔环绕相接而成的牙深11,且每一不同深度的牙深11的牙谷宽度12也与之呈正比(即牙深若深,牙谷宽度则大;反之,牙深若浅,牙谷宽度则小),进而让人工牙根1的牙深11呈不连续断面形态(牙谷呈间隔交错落在两垂直线上),而且人工牙根1外周缘的螺纹部13采用粗糙面处理,人工牙根1的上顶部14采用光滑面处理,并在人工牙根1内部设有可搭配螺固假牙3的牙柱心2的槽孔15(如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人工牙根1的上顶部14周缘采用渐缩状,如图3所示的斜角设置方式,或如图5所示的弧角设置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人工牙根1外周缘的螺纹部13可采用如图5所示的,由底部朝上,牙深11先深后浅间隔环绕相接的方式,即牙谷宽度12按先大后小的顺序依序排列而上。
本实用新型的人工牙根1外周缘的螺纹部13可采用如图6所示的,由底部朝上,牙深11先浅后深间隔环绕相接的方式,即牙谷宽度12按先小后大的顺序依序排列而上。
本实用新型的人工牙根1外周缘的螺纹部13可采用如图7所示的,由底部朝上,牙深11为两道深、两道浅间隔环绕相接的方式,即牙谷宽度12按两大两小的顺序依序排列而上。
本实用新型的人工牙根1外周缘的螺纹部13可采用如图8所示的,由底部朝上,牙深11为两道浅、两道深间隔环绕相接的方式,即牙谷宽度12按两小两大的顺序依序排列而上。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人工牙根1上顶部14的光滑表面,比连接承接假牙3的牙柱心2大,呈渐缩状(Platform Switching),故可减少人工牙根外支撑牙床骨(齿槽骨)4的萎缩速度,进而延长人工牙根1的使用寿命,增进其上假牙3的美观性。
本实用新型的人工牙根应用于实际中具有如下优点:
1、人工牙根1采用锥度设置,可以在手术置入牙根时避免血块内压力过大而造成的人工牙根1置入困难。
2、由于人工牙根1的牙深11呈不连续断面形态,再者外周缘的螺纹部13也采用粗糙面处理到达上顶部14,实现人工牙根1与牙床骨(齿槽骨)4呈稳固紧密结合。
3、利用人工牙根1与牙床骨(齿槽骨)4的最佳包合力,使得锁固於其上的具有牙柱心2的假牙3的外观近似真牙,也可具有像真牙一样的咀嚼功能。
4、人工牙根1的末端呈圆球状收束,只会将骨头5间的神经6推开,而不会有因转入而切断神经6的问题。
5、人工牙根1的上顶部14采用光滑面形态,可使其上方长出的牙床骨(齿槽骨)4与牙龈7完全将其包覆,不易滋生细菌。
6、人工牙根1上顶部14的光滑表面,比连接承接假牙3的牙柱心2大,并呈渐缩状,所以可减少人工牙根外支撑牙床骨(齿槽骨)4的萎缩速度,进而延长人工牙根1的使用寿命,增进其上的假牙3的美观性。
7、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人工牙根1所作的人工植牙,可使人有类似真牙的感觉,不会因缺失的牙齿降低生活质量。

Claims (5)

1、一种改进结构的人工牙根,其在人工牙根的外周缘设有螺纹部,内部设有可搭配螺固假牙的牙柱心的槽孔;
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牙根的每一牙深为深浅间隔环绕相接设立,每一牙谷宽度与牙深呈正比,使所述人工牙根的牙深呈不连续断面形态,牙谷呈间隔交错落在两垂直线上,达到人工牙根与牙床骨呈稳固且紧密的结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结构的人工牙根,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牙根的末端呈圆球状收束,以将存在骨内的小纤维神经推开,而不会切断神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结构的人工牙根,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牙根为朝下渐缩的锥度形态,以在牙根置入手术时避免血块内压力过大,造成人工牙根置入困难。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结构的人工牙根,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牙根外周缘的螺纹部为粗糙面形态,以提高人工牙根与牙床骨的结合度,进而增加与骨结合面积,延长人工牙根使用的期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结构的人工牙根,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牙根的上顶部为光滑面形态,使所述上顶部上方长出的牙床骨与牙龈完全将其包覆,不易滋生细菌,而上方支撑假牙的牙柱心往内缩,离所述人工牙根上顶侧缘一段光滑面距离,以使骨头容易固持在所述人工牙根侧面粗糙缘面上。
CNU2008201089385U 2008-06-30 2008-06-30 改进结构的人工牙根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71293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089385U CN201271293Y (zh) 2008-06-30 2008-06-30 改进结构的人工牙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089385U CN201271293Y (zh) 2008-06-30 2008-06-30 改进结构的人工牙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271293Y true CN201271293Y (zh) 2009-07-15

Family

ID=408816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1089385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71293Y (zh) 2008-06-30 2008-06-30 改进结构的人工牙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271293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37421A (zh) * 2016-07-31 2016-11-23 南京浦翮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牙根与牙槽骨的结合面增大型牙种植体及种植牙
CN116158875A (zh) * 2022-12-28 2023-05-26 山东大学 一种新型牙科种植体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37421A (zh) * 2016-07-31 2016-11-23 南京浦翮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牙根与牙槽骨的结合面增大型牙种植体及种植牙
CN116158875A (zh) * 2022-12-28 2023-05-26 山东大学 一种新型牙科种植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19683A (zh) 一种基于3d打印的仿生假牙及其制造方法
JP2018507069A (ja) 歯科補綴部材
CN209966603U (zh) 一种改进的假牙种植构件
JPS63111860A (ja) 人工歯
CN101803957A (zh) 种植牙的仿生型预成瓷基台及预成内冠
CN201271293Y (zh) 改进结构的人工牙根
TWM544918U (zh) 牙科手術境外輔助導引裝置
CN102499768A (zh) 粘骨膜式种植体
CN201658427U (zh) 种植牙的仿生型预成瓷基台及预成内冠
CN201275153Y (zh) 一次完成且具立即功能的植入式人工牙体
CN204501044U (zh) 一种牙科植牙构件
CN201586085U (zh) 一种具有二氧化锆种植体基台的义齿
CN215425217U (zh) 一种带有凹凸结构的弹性材料体种植牙
KR20130014735A (ko) 피에스엔 보철용 임플란트 지대치
KR20150041596A (ko) 치과용 임플란트 기구
CN205198173U (zh) 单件式牙种植体
CN204484365U (zh) 一种复合式植牙钉
CN202801834U (zh) 一种新型义齿种植基台
CN210749568U (zh) 种植牙后牙修复牙冠
CA2377042A1 (en) A device for dental implantation
CN212066906U (zh) 一种带膨胀块的斜楔式胀紧型牙种植装置
CN209645100U (zh) 一种排牙器和排牙套盒
CN206508052U (zh) 牙根与牙槽骨的结合面增大型牙种植体及种植牙
CN202288504U (zh) 一种粘骨膜式种植体
CN201223460Y (zh) 改进结构的人工牙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15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