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64518Y - 一种汽车功率器件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功率器件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264518Y
CN201264518Y CNU2008200961206U CN200820096120U CN201264518Y CN 201264518 Y CN201264518 Y CN 201264518Y CN U2008200961206 U CNU2008200961206 U CN U2008200961206U CN 200820096120 U CN200820096120 U CN 200820096120U CN 201264518 Y CN201264518 Y CN 201264518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an
power device
conveying pipe
pipe ro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09612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庆魁
尚小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82009612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264518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264518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264518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汽车功率器件冷却装置,包括具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的输风管道,具有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的送风管道,第一风扇,第二风扇,功率器件的一端与输风管道相连,另一端与送风管道相连,第一风扇位于输风管道内,第二风扇位于所述送风管道内,在所述输风管道的第一进风口处还设置有第一过滤装置。在输风管道的第一出风口还设置了止旋装置。由于增加了过滤装置过滤,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同时设置了止旋装置,最大限度的利用了风扇的通风流量,减少了内部损耗,提高了效率。因此,本实用新型有效的降低了功率器件的温度,效率高,安全性好,运行过程中不影响汽车其它部件的温度以及固有的通风系统。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功率器件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功率器件的冷却装置,尤其涉及到一种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上功率器件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中,任何一个功率器件在工作时都有能量的损耗,这些损耗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存在。若不采取相应的冷却措施,温度将急剧上升,造成功率器件工作异常,寿命降低,甚至直接损坏,因此这些功率器件必须添加冷却装置。
冷却的主要目的是将热能耗散,可以采用传导、对流、辐射等无源技术,也可以采用强迫风冷、热交换器、冷却液循环等有源技术。前者虽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但是冷却效率低;后者虽然结构较复杂,成本相对较高,但是冷却效率也相对较高,且可以和其它冷却机构进行合并。目前,在电动汽车或燃油汽车上,一般较大功率的器件,比如电源管理盒、电机控制器、车载充电器、DC/DC盒、空调驱动器等都采用后者的方式进行冷却。但是,不少的冷却装置在用了一段时间之后,就有一些杂质进入了管道,影响了冷却效果,而且还损害了功率器件,系统安全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全性高,可防止空气中的杂质进入管道的汽车功率器件冷却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汽车功率器件冷却装置,包括具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的输风管道,具有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的送风管道,第一风扇,第二风扇,功率器件的一端与输风管道相连,另一端与送风管道相连,第一风扇位于输风管道内,第二风扇位于送风管道内,在输风管道的第一进风口处还设置有第一过滤装置。
由于在输风管道的进风口增加了一过滤装置,其可以防止杂物进入管道,从而防止杂物或杂质损害风扇和功率器件,因此其安全性能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止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
该冷却装置包括输风管道1,送风管道4,第一风扇6,第二风扇7。
功率器件12包括电源管理盒、电机控制器、车载充电器、DC/DC盒、空调驱动器等一切有发热情况的部件。
输风管道1一端与大气相通,另一端与功率器件12相连,输风管道1包括第一进风口8和第一出风口9,用于空气的流通,其断面形状可以为任何形状,并不局限于圆形。
送风管道4一端与功率器件12相连,另一端与大气相通,送风管道4包括第二进风口10和第二出风口11,用于空气的流通,其断面形状可以为任何形状,并不局限于圆形。
第一风扇6位于输风管道1的内部,可位于输风管道1的端部,也可位于输风管道1的中部,可增加空气的流动性,可以大大提高冷却效果。优选将第一风扇6设置在输风管道1的中部。
第二风扇7位于送风管道4的内部,可位于送风管道4的端部,也可位于送风管道4的中部,用于增加空气的流动性,可以大大提高冷却效果。优选将第二风扇7设置在输风管道4的中部。
第一风扇6和第二风扇7运转的目的是为了加大管道内空气的流动性和冷却量,更有效的降低功率器件12的温度。如果在冷却要求不高或散热量较小的情况下,可以取消其中一个风扇,只保留一个风扇。比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取消第二风扇7,保留第一风扇6的正常工作。如果冷却要求十分高的话,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相应的风扇。
由于冷却装置中的输风管道1是与大气直接相通的,为了加强安全性,在输风管道1的第一进风口8还设置有第一过滤装置3。该第一过滤装置3主要是用来过滤空气中的杂质,有效的防止杂物、杂质等进入冷却装置损坏风扇和功率器件。该第一过滤装置3可以为任何起空气过滤作用的部件,优选为过滤网。
同样,如果空气中杂质比较多的话,在经过第一过滤装置3时依然还存在的话,可以在送风管道4的第二出风口11设置第二过滤装置5。该第二过滤装置5主要是用来二次过滤,将经过第一过滤装置3的空气再次进行过滤,有效的净化空气。该第二过滤装置5可以为任何起空气过滤作用的部件,优选为过滤网。
如果工作环境良好或者确保工作环境中没有太多杂质杂物的话,可以取消第一过滤装置3或取消第二过滤装置5或全部取消。优选情况下,在输风管道1的第一进风口设置第一过滤装置3,在送风管道4的第二出风口11设置第二过滤装置5。
由于空气经过风扇后不仅具有轴向速度,还具有旋转速度,这将造成空气流中出现紊乱,为了屏蔽管道和功率部件内空气的旋转速度,使其不出现紊流,最大限度的保证空气流动的顺畅,提高冷却效率。在输风管道1的第一出风口9处还设置有止旋装置2。该止旋装置2主要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风扇的通风流量,因此可以采用止旋片来作为止旋装置。如图2所示,止旋片2沿圆周的周围均匀的开有孔13。如果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要求功率器件12的散热效果十分理想,则可对止旋片2稍微进行改进,将孔13的数量增加,并均匀分布在圆周的周围,这样就可以起到更好的冷却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冷却装置中,在考虑到管道散热、加工和美观实用的要求下,输风管道和送风管道应选用散热性能良好,易加工的材料,如铝合金材料等。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大气在第一风扇6的作用下,通过第一进风口8处的第一过滤装置3经过输风管道1,这时滤去了空气中的部分杂质,空气在第一风扇6的作用下,具有了轴向速度和旋转速度,造成空气流出现紊乱,经过止旋装置后,空气流只具有轴向速度,然后对功率器件12进行冷却。经过一定时间冷却后,空气流带走了功率器件12本身的温度,已经变成了热空气,然后通过送风管道4的第二进风口10,进入送风管道4,在第二风扇7的作用下,使得空气流的流动速度加快,在送风管道4的第二出风口11处经过第二过滤装置,将空气流中的杂质或杂物进行再次过滤,然后通过送风管道4,进入到大气中。
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止旋装置,最大限度的利用了风扇的通风流量,减少了内部损耗,提高了效率;同时增加了过滤装置过滤,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因此,本实用新型有效的降低了功率器件的温度,效率高,结构简单,重量轻,安全性好,所需空间小,成本低廉,运行过程中不影响汽车其它部件的温度以及固有的通风系统。
以上所述之具体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范围,凡依照本实用新型之形状、结构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汽车功率器件冷却装置,包括具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的输风管道,具有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的送风管道,第一风扇,第二风扇,所述功率器件的一端与所述输风管道相连,另一端与所述送风管道相连,所述第一风扇位于所述输风管道内,所述第二风扇位于所述送风管道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输风管道的第一进风口处还设置有第一过滤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送风管道的出风口还设置有第二过滤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为过滤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装置为过滤网。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输风管道的第一出风口还设置有止旋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旋装置为止旋片。
CNU2008200961206U 2008-08-01 2008-08-01 一种汽车功率器件冷却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64518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961206U CN201264518Y (zh) 2008-08-01 2008-08-01 一种汽车功率器件冷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961206U CN201264518Y (zh) 2008-08-01 2008-08-01 一种汽车功率器件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264518Y true CN201264518Y (zh) 2009-07-01

Family

ID=408308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0961206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64518Y (zh) 2008-08-01 2008-08-01 一种汽车功率器件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264518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03126A (zh) * 2013-05-31 2013-09-18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中高压电源分配模块的冷却系统及电动汽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03126A (zh) * 2013-05-31 2013-09-18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中高压电源分配模块的冷却系统及电动汽车
CN103303126B (zh) * 2013-05-31 2016-07-06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中高压电源分配模块的冷却系统及电动汽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40554B (zh) 风力发电机组散热系统、散热方法及风力发电机组
CN104282963B (zh) 电动车风冷式动力电池热管理装置及控制系统
CN203420834U (zh) 一种风冷散热装置以及应用该散热装置的风电机组塔筒
WO2022037139A1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冷却系统
CN202144199U (zh) 发动机后置客车的冷却系统
CN201264518Y (zh) 一种汽车功率器件冷却装置
CN102483042B (zh) 具有冷却流再循环特征的风力涡轮机
CN104405586A (zh) 一种陆上直驱风机
CN104564307A (zh) 一种汽车水箱
CN206042637U (zh) 一种带防尘功能的逆变器散热装置
CN203704605U (zh) 糠醛生产废热采集装置
CN206319946U (zh) 机舱发电机组冷却装置
CN206503678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机舱引风散热装置
CN214007310U (zh) 一种车载电站用高效散热系统
CN204060890U (zh) 发动机散热系统
CN209781139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高温冷却设备
CN202280506U (zh) 一种发动机的冷却系统
CN203835767U (zh) 高温地区轿车用发动机冷却风扇
CN202716724U (zh) 一种水冷式电动机的混合动力车辆用冷却系统
CN203522438U (zh) 直驱风力发电机冷却系统
CN106230189A (zh) 一种方便散热的电机
CN207989704U (zh) 自增强散热的风电齿轮箱
CN204344223U (zh) 室内布置的柴油机冷却系统
CN207018081U (zh) 一种散热器
CN202732083U (zh) 一种并联式自动补偿散热的车辆用冷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01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