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54434Y - 起重机操纵装置及其起重机操纵保护系统 - Google Patents

起重机操纵装置及其起重机操纵保护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254434Y
CN201254434Y CNU2008201266089U CN200820126608U CN201254434Y CN 201254434 Y CN201254434 Y CN 201254434Y CN U2008201266089 U CNU2008201266089 U CN U2008201266089U CN 200820126608 U CN200820126608 U CN 200820126608U CN 201254434 Y CN201254434 Y CN 201254434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st rod
joystick
hoisting crane
detecting
overload pro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12660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斌
黄磊
吴涛
刘丹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Automobile Hoisti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Sany Hoist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Sany Hoisti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Sany Hoist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82012660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254434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254434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254434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And Safety Of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起重机操纵装置,包括控制起重机动作的至少一个操纵杆,还包括至少一个检测杆、以及对应每个检测杆设置的检测元件;所述操纵杆和检测杆相交,并且,通过相交位置的连带机构,操纵杆的移动能够带动检测杆运动;所述检测元件检测其对应的检测杆的移动,并将检测结果发送到起重机力矩限制器,供其作为判断操纵杆发生移动的依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起重机操纵装置专门设置了与操纵杆相交的检测杆,该检测杆动作信息实际上反映了操纵杆的动作信息,通过检测杆可以将几个同类的操纵信息反映在一个检测杆上,减少了检测信号数量,从而简化了控制。

Description

起重机操纵装置及其起重机操纵保护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机操纵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起重机操纵装置,以及一种具有该起重机操纵装置的起重机操纵保护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起重机是工业生产及建筑施工中的重要设备,又是危险性较大、容易发生事故的特种设备。各种类型的汽车起重机通常安装力矩限制器和各种液压保护系统,保证起重机的安全工作。
力矩限制器由载荷检测器、臂长检测器、角度检测器、工况选择器和微型计算机构成。当起重机进入工作状态时,将各参数的实际检测信号输入计算机,经过运算、放大、处理后,显示相应的参数值,并发出各种保护信号。例如,过载保护信号和三圈保护信号。上述信号出现后,力矩限制器需要禁止起重机向危险方向继续运动,而允许起重机向解除危险的方向运动。因此,在力矩限制器进行各种保护的过程中,必须正确获取起重机的动作方向信号,以确定是否要对起重机的动作方向加以限制。
起重机安全保护主要有过载保护(主起钩、副起钩、落幅、伸臂)、三圈保护(主落钩、副落钩)等。当进入过载保护状态时,起重机应当禁止主钩升钩、副钩升钩、伸臂、落幅等增大载荷的运动,而允许相反方向的运动。所述三圈保护是指主钩或者副钩已经落钩到只有最后三圈缠绕在轱辘上了,如果继续落钩,则再次升钩时可能造成乱绳;所以此时只允许主钩升钩或者副钩升钩,而禁止主钩落钩或者副钩落钩等动作。
目前实现上述保护功能主要是采用较多的单向阀组和电磁溢流阀等液压元件组合的方式,在液压环节阻止起重机向危险方向动作。但这种方式存在明显的缺陷,主要问题在于,这些液压元件增加了液压系统的复杂度,这些液压元件及其管路的安装是产品总装过程中较为耗时间的工作,影响了装配效率;过多的液压元件与管路需要装配布置,影响了产品整体外观。另外,很难避免溢流阀卡死、单向阀组反向导通、管路管接头漏油等故障产生,而液压系统的检修又比较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起重机操纵装置,该起重机操纵装置可向力矩限制器提供起重机操纵杆移动的信号,力矩限制器据此判断是否要采取保护措施。本实用新型同时提供一种起重机保护操纵系统,该系统根据上述起重机操纵装置提供的起重机操纵杆移动信号,判断是否需要采取保护措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起重机操纵装置,包括控制起重机动作的至少一个操纵杆,还包括至少一个检测杆、以及对应每个检测杆设置的检测元件;所述操纵杆和检测杆相交,并且,通过相交位置的连带机构,操纵杆的移动能够带动检测杆运动;所述检测元件检测其对应的检测杆的移动,并将检测结果发送到起重机力矩限制器,供其作为判断操纵杆发生移动的依据。
优选地,所述检测杆通过一旋转轴与起重机机身固定;所述操纵杆和检测杆相交满足以下条件:所述操纵杆的延长线不通过所述旋转轴;所述操纵杆的移动能够带动检测杆运动,具体是,所述操纵杆带动检测杆绕所述旋转轴转动。
优选地,所述检测杆共有两个,分别为过载保护检测杆和三圈保护检测杆;所述操纵杆包括主钩升落操纵杆、副钩升落操纵杆、伸缩臂操纵杆、起落幅操纵杆;所述操纵杆的移动能够带动检测杆运动,具体包括:所述主钩升、副钩升、伸臂、落幅等操纵杆动作能够带动过载保护检测杆,所述主钩落、副钩落等操纵杆动作能够带动三圈保护检测杆。
优选地,所述检测杆设置有复位装置,该复位装置在所述检测杆被操纵杆带动偏离其初始位置后,向其施加复位作用力,使其在操纵杆回位后复位到初始位置。
优选地,所述复位装置具体是复位弹簧,其一端定位在起重机机身上,另一端定位在所述检测杆上;所述检测杆设置有限位板,所述过载保护检测杆和三圈保护检测杆分别穿过该限位板上的两个腰型孔;在所述操纵杆未带动检测杆运动时,所述复位弹簧对操纵杆施加的作用力使上述检测杆靠紧各自腰型孔的一侧,该位置就是所述初始位置。
优选地,所述检测元件为接近开关,对应所述过载保护检测杆的接近开关称为过载保护接近开关,对应所述三圈检测杆的接近开关为三圈保护接近开关;所述接近开关安装在起重机机架上,并且其检测端正对各自对应的检测杆的一端;当检测杆在初始位置时,其对应的接近开关得电,当检测杆被操纵杆带动离开初始位置时,其对应的接近开关失电。
优选地,所述连带机构具体是固定在操纵杆外周上的夹圈,该夹圈上设置凸台;在检测杆处于初始位置时,该凸台紧挨所述检测杆的一侧;所述操纵杆动作时,在该凸台的作用下,实现所述操纵杆带动检测杆运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起重机操纵保护系统,包括起重机力矩限制器,还包括上述任一优选方案中所述的起重机操纵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起重机操纵装置专门设置了与操纵杆相交的检测杆,该检测杆在操纵杆向某一个方向动作时,能够被带动;对应该检测杆安装的检测元件能够检测到该检测杆的动作。该检测杆动作信息传送给力矩限制器,供力矩限制器判断操纵杆是否向危险方向动作,以便力矩限制器进行动作限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起重机操纵保护系统中,所述力矩限制器根据其从其它检测元件检测获得的过载保护信号和三圈保护信号,判断是否处于过载保护和三圈保护状态,结合上述信号以及从所述起重机操纵装置获得的检测杆动作信息,进行起重机保护动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装置和系统,直接以检测杆的动作信息作为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起重机保护动作的依据。该检测杆动作信息实际上反映了操纵杆的动作信息,通过检测杆可以将几个同类的操纵信息反映在一个检测杆上,减少了检测信号数量,从而简化了控制。通过上述装置和系统实现保护后,可以将原来通过在液压系统中设置单向阀等方式采取的保护措施,转而采用力矩限制器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动作限制的方式实现。由于简化了液压系统的复杂性,使液压系统成本降低,故障率下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轴侧示意图;
图2是图1去除操纵杆之后的轴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看图1,该图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起重机操纵装置的机械结构轴侧示意图。请同时参看图2,该图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起重机操纵装置去除操纵杆之后的轴侧示意图,提供该图是为了便于说明图1中被操纵杆遮挡的部位。
图1示出,该起重机操纵装置包括四个操纵杆,两个检测杆、以及对应每个检测杆设置的接近开关。其中,四个操纵杆分别是主钩升落操纵杆5-1、副钩升落操纵杆5-2、伸缩臂操纵杆5-3、起落幅操纵杆5-4;两个检测杆分别是过载保护检测杆4-1、三圈保护检测杆4-2,其对应的接近开关分别为过载保护接近开关8-1、三圈保护接近开关8-2。上述元件安装在包括接近开关安装板7、安装支架10、限位板9、安装座1的固定支架A上,该固定支架A与起重机机身固定为一体,可以视上述操纵杆、检测杆、接近开关均安装在起重机机身上即可。图2中还示出,该装置上还设置有第一弹簧11-1和第二弹簧11-2。以下详细介绍上述元件以及相互之间的连接关系。
以下首先介绍所述固定支架A的结构。
如图1所示,所述固定支架A中的安装支架10为纵向布置的长条状L型型钢,所述接近开关安装板7固定在该安装支架10的一端,并且垂直于该安装支架10伸出,其平面垂直于安装支架10上平面。该接近开关安装板7为薄板,其距安装支架10较远的远端开有腰型的接近开关安装孔7-1,所述过载保护接近开关8-1和三圈保护接近开关8-2分别安装在该接近开关安装孔7-1两端。上述接近开关平行于所述安装支架10安装,并且其检测端朝向安装支架10另一端头的方向。其中,所述过载保护接近开关8-1安装在距离所述安装支架10较近的一端;所述三圈保护接近开关8-2安装在另一端。
在安装支架10上距离上述接近开关安装板7一段距离的位置,平行于所述接近开关安装板7,安装有薄板状的限位板9。该限位板9上距离安装支架10距离不同、高度相同的位置,开有两个形状和尺寸基本相同的腰型孔,上述腰型孔用于穿过过载保护检测杆4-1、三圈保护检测杆4-2,使其获得支撑并对上述检测杆限位。上述腰型孔分别称为过载保护检测杆腰型孔9-1和三圈保护检测杆腰型孔9-2。
在安装支架10上距离所述限位板9一段距离的位置,固定安装有其平面平行于安装支架10上平面的板状的安装座1。在该安装座1上,对应两个检测杆安装有旋转轴,这两个旋转轴为两个检测杆提供转动中心。上述两个旋转轴分别称为第一旋转轴2-1和第二旋转轴2-2,其中第一旋转轴2-1在安装座1上更靠近所述安装支架10的位置。
以下介绍两个检测杆的结构和安装方式。
所述过载保护检测杆4-1为一个长圆杆,初始位置平行于所述安装支架10的长度方向布置,其前端抵近所述过载保护接近开关8-1,末端则延伸到所述安装支架10远离接近开关的一端;该过载保护检测杆4-1穿过限位板9上的所述过载保护检测杆腰型孔9-1,以及第一导块3-1的过载保护检测杆支撑孔3-1-1。所述第一导块3-1是通过所述第一旋转轴2-1可旋转地固定在安装座1上的一个立方体。所述第一旋转轴2-1垂直固定在所述安装座1上,并穿过所述第一导块3-1上垂直于该安装座1表面的一第一旋转轴通孔(图未标出),该第一旋转轴通孔使第一旋转轴2-1和第一导块3-1之间实现可旋转的连接,该连接使所述第一导块3-1可以绕该第一旋转轴2-1旋转。在该第一导块3-1上,还具有空间上垂直于该第一旋转轴通孔,平行于所述安装座1表面的通孔,即所述过载保护检测杆支撑孔3-1-1。所述第一旋转轴通孔与过载保护检测杆支撑孔3-1-1在空间上互不相交。在距离该过载保护检测杆4-1末端较近位置,具有一称为第一弹簧11-1的拉簧,该第一弹簧11-1一端勾住该过载保护检测杆4-1,另一端勾住所述安装支架10上的一个固定环10-1,通过第一弹簧11-1作用在所述过载保护检测杆4-1上的拉力,使该过载保护检测杆4-1以所述第一旋转轴2-1为旋转支点转动,其另一端抵住所述过载保护检测杆腰型孔9-1的远离安装支架10的内环面。此时,该过载保护检测杆支撑孔3-1-1正好平行于所述安装支架10。该位置称为过载保护检测杆4-1的初始位置,在过载保护检测杆4-1不受其它外力时,该过载保护检测杆4-1即在所述第一弹簧11-1的作用下处于该初始位置。该过载保护检测杆4-1只有受到操纵杆的作用力时,才会绕所述第一旋转轴2-1旋转而偏离该初始位置。
所述三圈保护检测杆4-2同样为一个长圆杆,初始位置平行于所述安装支架10的长度方向布置,与所述过载保护检测杆4-1相比,其位置距离所述安装支架10更远。其前端抵近所述三圈保护接近开关8-2,末端则延伸到所述安装座1所在位置;该三圈保护检测杆4-2穿过限位板9上的所述三圈保护检测杆腰型孔9-2,末端插入第二导块3-2的三圈保护检测杆支撑孔。所述第二导块3-2是通过所述第二旋转轴2-2可旋转地固定在安装座1上的一个立方体。所述第二旋转轴2-2垂直固定在所述安装座1上,并穿过所述第二导块3-2上垂直于该安装座1表面的一第二旋转轴通孔(图未标出),该第二旋转轴通孔使第二旋转轴2-2和第二导块3-2之间实现可旋转的连接,该连接使所述第二导块3-2可以绕该第二旋转轴2-2旋转。在该第二导块3-2上,还具有空间上垂直于该第二旋转轴通孔,平行于所述安装座1表面并且开口朝向所述三圈保护接近开关8-2的盲孔,即所述三圈保护检测杆支撑孔(图中未示出)。在靠近所述限位板9的位置,具有一称为第二弹簧11-2的拉簧,该第二弹簧11-2一端勾住该三圈保护检测杆4-2,另一端勾住所述过载保护检测杆4-1,通过该第二弹簧11-2作用在所述三圈保护检测杆4-2上的拉力,使该三圈保护检测杆4-2以所述第二旋转轴2-2为旋转支点转动,并抵住所述三圈保护检测杆腰型孔9-2的靠近安装支架10的内环面。此时,该三圈保护检测杆4-2正好平行于所述安装支架10。该位置称为三圈保护检测杆4-2的初始位置,在三圈保护检测杆4-2不受其它外力时,该三圈保护检测杆4-2即在所述第二弹簧11-2的作用下处于该初始位置。该三圈保护检测杆4-2只有受到操纵杆的作用力时,才会绕所述第二旋转轴2-2旋转而偏离该初始位置。
以下介绍所述操纵杆的结构和安装方式。应当说明,在本实施例中,仅仅关心操纵杆与所述检测杆相关联的部分,实际上操纵杆需要便于操纵,所以,该操纵杆还需要具有手柄等部位。
所述主钩升落操纵杆5-1的功能是控制主钩的升落。该主钩升落操纵杆5-1垂直于所述安装支架10布置,并且其位置位于所述限位板9和安装座1之间。该主钩升落操纵杆5-1的外周上某段位置安装有夹圈6,该夹圈6上固定有凸台6-1。所述凸台6-1的位置处于上述过载保护检测杆4-1和三圈保护检测杆4-2的中间位置,并且,当所述过载保护检测杆4-1和三圈保护检测杆4-2均处于初始位置时,该凸台6-1在操纵杆长度方向上的前后端面正好抵住上述过载保护检测杆4-1和三圈保护检测杆4-2。
所述副钩升落操纵杆5-2与上述主钩升落操纵杆5-1的布置方式相似,也位于所述限位板9和安装座1之间的位置上。该副钩升落操纵杆5-2上同样具有所述夹圈6和凸台6-1,并且其安装位置与主钩升落操纵杆5-1上的夹圈6和凸台6-1的安装位置相同。
所述伸缩臂操纵杆5-3同样垂直于所述安装支架10布置,其位置处于所述安装座1远离限位板9的一侧。该伸缩臂操纵杆5-3上也固定有夹圈6和凸台6-1,并且,所述凸台6-1的位置在所述安装支架10和过载保护检测杆4-1之间,该凸台6-1在操纵杆长度方向上的靠近所述过载保护检测杆4-1的端面贴紧所述过载保护检测杆4-1。
所述起落幅操纵杆5-4的安装位置和结构和上述伸缩臂操纵杆5-3相同。
以下介绍上述装置的工作原理。
当任何一个操纵杆都没有操作运动时,所述检测杆处于初始位置。此时,所述过载保护检测杆4-1的端头正对所述过载保护接近开关8-1的检测端,所述三圈保护检测杆4-2的端头正对所述三圈保护接近开关8-2的检测端。这样,上述接近开关均得电。
上述起重机操纵装置工作时,所述主钩升落操纵杆5-1、副钩升落操纵杆5-2中任何一个向落钩方向操纵时,操纵杆将向垂直于所述安装支架10并远离该安装支架10的方向运动,此时,三圈保护检测杆4-2会被上述运动的操纵杆上的凸台6-1顶住,随着操纵杆的运动而绕所述第二旋转轴2-2运动,所述限位板9上的三圈保护检测杆腰型孔9-2为该三圈保护检测杆4-2的旋转预留了空间,使其可以向外侧旋转。该三圈保护检测杆4-2的端头将远离所述三圈保护接近开关8-2的检测端,使所述三圈保护接近开关8-2失电。该失电信号传送到起重机的力矩限制器,起重机力矩限制器可以获知主钩或者副钩存在落钩运动。
同样,当主钩升落操纵杆5-1、副钩升落操纵杆5-2中任何一个向升钩方向操纵时,操纵杆将向垂直并接近于所述安装支架10的方向运动,所述过载保护检测杆4-1将被检测杆上安装的凸台6-1带动,绕所述第一旋转轴2-1旋转,所述限位板9上的过载保护检测杆腰型孔9-1预留了足够的空间,使所述过载保护检测杆4-1能够向内侧旋转,其端头远离所述过载保护接近开关8-1的检测端,使其失电。
所述伸缩臂操纵杆5-3向伸臂方向、或者起落幅操纵杆5-4向落幅方向运动时,所述操纵杆上的凸台6-1将带动所述过载保护检测杆4-1绕所述第一旋转轴2-1运动,此时过载保护检测杆4-1的旋转方向和上述主钩升落操纵杆5-1、副钩升落操纵杆5-2中任何一个向升钩方向操纵时的旋转方向相同。这种情况下,同样会使过载保护检测杆4-1的端头远离所述过载保护接近开关8-1的检测端,造成过载保护接近开关8-1失电。
综合上述,可知所述过载保护检测开关失电,表明起重机存在主钩升钩、副钩升钩、伸臂、落幅等一个或者多个增加负载的操纵;所述三圈保护接近开关8-2失电,表明起重机存在主钩落钩、副钩落钩等可能破坏三圈保护的操纵。
上述起重机操纵装置中各个接近开关产生的信号可以传送到力矩限制器(图未示出),供该力矩限制器进行起重机操纵保护判断。这样,上述起重机操纵装置就和力矩限制器一起构成了起重机操纵保护系统。以下想些说明该起重机操纵保护系统的工作过程。
上述起重机操纵装置中的接近开关信号都送入起重机的力矩限制器,当力矩限制器从其它检测元件中检测到出现过载时,不应当允许出现主钩升钩、副钩升钩、伸臂、落幅等一个或者多个增加负载的操纵。此时,如果又检测到所述过载保护接近开关8-1失电,则说明恰恰进行了这种不适当的操纵,所述力矩限制器就会立即发出信号,要求起重机采取保护措施,例如控制液压系统多路阀总控制阀卸压,这样,起重机就不会继续向危险方向运动。
同样,当起重机力矩限制器从其它检测元件获得了三圈保护信号,此时,不允许再出现主钩落钩或者副钩落钩动作。此时,如果力矩限制器检测到所述三圈保护接近开关8-2失电,则表明存在主钩落钩或者副钩落钩的危险操作,所述力矩限制器立刻发出信号,要求起重机采取保护措施,例如控制液压系统多路阀总控制阀卸压卸压,这样,就不会继续落钩,避免出现三圈保护失效的情况。
上述实施例的优点在于,将过载保护时不能出现的操纵和三圈保护时禁止出现的操纵,归结为确定的检测信号,这些检测信号表明出现了这些操作。当力矩限制器已经从其它检测元件获得的信息,判断起重机处于过载保护或者三圈保护状态时,如果又接收到上述相应的信号,则力矩限制器将明确,当前出现了应当禁止的操作,需要采取紧急措施。
在该实施例中,检测杆的作用是将多个操纵杆上可能存在的危险操作转化为一个可检测的信号,达到减少检测元件的数量的效果。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应当明确,在满足上述思路的情况下,该实施例中可以作出进一步的改进。例如,可能只有过载保护检测杆4-1或者只有三圈保护检测杆4-2,只对相应保护中涉及的操纵杆进行检测,这样可以实现相应的保护功能。另外,也可以设置更多的检测杆,以便为其它起重机保护功能提供操纵杆向危险方向运动的信号,供力矩限制器使用。
在上述实施例中,使用接近开关作为检测过载保护检测杆4-1以及三圈保护检测杆4-2发生动作的信号,实际上,可以采用其它形式的检测元件进行检测,例如,可以采用霍尔元件配合安装在检测杆端部的磁铁进行检测,或者采用发光二极管配合光敏元件进行检测等,总之,现有技术为该种检测提供了多种可能性,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以参考各种已知以及将来可能出现的检测方法对检测杆的移动进行检测。
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些位置关系也可以改变,例如,检测杆与操纵杆并不一定相互垂直,可以是斜向相交,只要操纵杆的延长线不通过旋转轴即可,如果操纵杆的延长线通过旋转轴,则会使操纵杆的动作无法推动所述检测杆,造成检测杆无法反映操纵杆动作的后果,所以这一点应该避免。
另外,上述实施例中使用的弹簧也可以是压簧或者其它形式的弹性元件,例如弹力绳等,总之可以为检测杆提供回复力使其在不受外力时保持在初始位置即可。
当出现向危险操纵时可以采取的措施也有多种,比较简单的方法是上述实施例中采用的控制液压系统多路阀总控制阀卸压的方法,实际上可以采用其它方法,具体的方法需要和液压系统的管路相结合。总之,在出现危险操纵时可以停止该操纵意图产生的动作即可。
总之,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起重机操纵装置,包括控制起重机动作的至少一个操纵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检测杆、以及对应每个检测杆设置的检测元件;所述操纵杆和检测杆相交,并且,通过相交位置的连带机构,操纵杆的移动能够带动检测杆运动;所述检测元件检测其对应的检测杆的移动,并将检测结果发送到起重机力矩限制器,供其作为判断操纵杆发生移动的依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杆通过一旋转轴与起重机机身固定;所述操纵杆和检测杆相交满足以下条件:所述操纵杆的延长线不通过所述旋转轴;所述操纵杆的移动能够带动检测杆运动,具体是,所述操纵杆带动检测杆绕所述旋转轴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起重机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杆共有两个,分别为过载保护检测杆和三圈保护检测杆;所述操纵杆包括主钩升落操纵杆、副钩升落操纵杆、伸缩臂操纵杆、起落幅操纵杆;所述操纵杆的移动能够带动检测杆运动,具体包括:所述主钩升、副钩升、伸臂、落幅等操纵杆动作能够带动过载保护检测杆,所述主钩落、副钩落等操纵杆动作能够带动三圈保护检测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起重机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杆设置有复位装置,该复位装置在所述检测杆被操纵杆带动偏离其初始位置后,向其施加复位作用力,使其在操纵杆回位后复位到初始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起重机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装置具体是复位弹簧,其一端定位在起重机机身上,另一端定位在所述检测杆上;所述检测杆设置有限位板,所述过载保护检测杆和三圈保护检测杆分别穿过该限位板上的两个腰型孔;在所述操纵杆未带动检测杆运动时,所述复位弹簧对操纵杆施加的作用力使上述检测杆靠紧各自腰型孔的一侧,该位置就是所述初始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起重机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元件为接近开关,对应所述过载保护检测杆的接近开关称为过载保护接近开关,对应所述三圈检测杆的接近开关为三圈保护接近开关;所述接近开关安装在起重机机架上,并且其检测端正对各自对应的检测杆的一端;当检测杆在初始位置时,其对应的接近开关得电,当检测杆被操纵杆带动离开初始位置时,其对应的接近开关失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起重机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带机构具体是固定在操纵杆外周上的夹圈,该夹圈上设置凸台;在检测杆处于初始位置时,该凸台紧挨所述检测杆的一侧;所述操纵杆动作时,在该凸台的作用下,实现所述操纵杆带动检测杆运动。
8、一种起重机操纵保护系统,包括起重机力矩限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3-7任一项所述的起重机操纵装置。
CNU2008201266089U 2008-06-20 2008-06-20 起重机操纵装置及其起重机操纵保护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54434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266089U CN201254434Y (zh) 2008-06-20 2008-06-20 起重机操纵装置及其起重机操纵保护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266089U CN201254434Y (zh) 2008-06-20 2008-06-20 起重机操纵装置及其起重机操纵保护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254434Y true CN201254434Y (zh) 2009-06-10

Family

ID=40737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126608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54434Y (zh) 2008-06-20 2008-06-20 起重机操纵装置及其起重机操纵保护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254434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71973A (zh) * 2013-03-28 2013-06-26 辽宁抚挖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履带起重机塔式工况下的主钩吊重方法
CN109956402A (zh) * 2017-12-14 2019-07-02 河南森源重工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起重机限动保护系统及汽车起重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71973A (zh) * 2013-03-28 2013-06-26 辽宁抚挖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履带起重机塔式工况下的主钩吊重方法
CN103171973B (zh) * 2013-03-28 2015-01-07 辽宁抚挖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履带起重机塔式工况下的主钩吊重方法
CN109956402A (zh) * 2017-12-14 2019-07-02 河南森源重工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起重机限动保护系统及汽车起重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04945B (zh) 一种单缸插销式伸缩臂装置及其臂节位置检测系统
CN201321356Y (zh) 塔机群防互撞及区域和边界保护系统
CN200992464Y (zh) 具有位置安全监控系统的起重机械设备
CN101913366B (zh) 常闭式智能防跑车装置
CN202627466U (zh)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CN201254434Y (zh) 起重机操纵装置及其起重机操纵保护系统
CN203237958U (zh) 一种伸缩吊臂的控制系统及起重机
CN203079604U (zh) 能够防止塔吊之间发生碰撞的系统
CN102842155A (zh) 大型起重机械安全监控系统
CN202765994U (zh) 一种电梯曳引钢丝绳安全检测装置
CN202808204U (zh) 大型起重机械安全监控系统
CN104444812A (zh) 新型起重机监控系统
CN104477781A (zh) 工程车辆及其io控制系统
CN201857218U (zh) 桥式起重机主梁下挠变形极限预警装置
CN203451098U (zh) 一种带有限位开关的防风缆装置
CN211769873U (zh) 一种塔机反向控制锁机系统
CN211338571U (zh) 一种黑匣子
CN102674185A (zh) 智能游车安全控制装置
CN213923791U (zh) 一种塔式起重机智能控制装置
CN202322052U (zh) 工程机械远程调试系统
CN107827003B (zh) 用于稳定起重机的设备
CN202558493U (zh) 单一故障保护起重机
CN214734043U (zh) 一种用于防止斗轮机悬臂钢丝绳乱股的保护装置
CN201620175U (zh) 转炉副枪小车防坠落装置
CN204727490U (zh) 门机臂架防碰撞报警保护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ANY TRUCK CRANES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UNAN SANY CRANE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20625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410100 CHANGSHA, HUNAN PROVINCE TO: 410600 CHANGSHA, HUNAN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625

Address after: 410600 Changsha, Jinzhou District, Jinzhou City, New Zealand, West Avenue, No. 168

Patentee after: Sany Mobile Cranes Co., Ltd.

Address before: 410100 Changsha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unan

Patentee before: Hunan Sany Crane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610

Termination date: 2014062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