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28681Y - 自冷却式液压油箱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自冷却式液压油箱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228681Y
CN201228681Y CNU2008203002028U CN200820300202U CN201228681Y CN 201228681 Y CN201228681 Y CN 201228681Y CN U2008203002028 U CNU2008203002028 U CN U2008203002028U CN 200820300202 U CN200820300202 U CN 200820300202U CN 201228681 Y CN201228681 Y CN 201228681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hydraulic
cooling channel
tank
po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30020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和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JIANG JINQITONG PRINTING MACH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JIANG JINQITONG PRINTING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JIANG JINQITONG PRINTING MACH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JIANG JINQITONG PRINTING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82030020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228681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228681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228681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Pressure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够节约能源的自冷却式液压油箱装置,该装置包括油箱(1),油箱(1)包括相互分隔的供油池(7)和回油池(3),设置在油箱(1)外部的冷却通道(2)连通供油池(7)和回油池(3)。冷却通道(2)与供油池(7)的接口设置较低,而冷却通道(2)与回油池(3)的接口设置较高。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传统液压系统中吸油和回油都是在一个油池中进行的方式,同时取消了用冷却泵为动力使液压油经过冷却器冷却再流回油箱(1)的结构,提高了液压系统的稳定性,延长了液压元件的使用寿命,减少了液压油的更换次数,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节约了能源,适应于各种液压设备,尤其可应用于切纸机制造领域用液压油箱装置。

Description

自冷却式液压油箱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液压系统的油箱,尤其是一种无须使用冷却油泵的自冷却式液压油箱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生产设备的液压系统的油箱装置中,油泵的吸油管和液压系统卸压回流的回油管连接到同一个油箱,油箱内盛装适量的液压油形成油池,液压系统的吸油口设置在该油池的液面以下,即该油箱既是供油池,也是回油池。为免油液中进入杂质,油箱通常是密封的。普通液压元件能够正常工作的温度在10℃~60℃间。由于夏季环境温度的升高,或因液压系统中的阀、液压油缸等液压元件的频繁动作,随着工作时间延长,油池中的油温上升。一旦油温达到或超过液压元件的正常工作温度后,将使液压元件误动作或无法动作。为了给液压油降温,部分液压油箱在油池外安装了冷却器,用冷却油泵作动力使液压油经过冷却器冷却后,再流回油箱。这样虽然能达到降温的目的,但需要增加设备的功率和成本,浪费能源。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液压油箱必须依靠冷却油泵使液压油进入冷却器冷却从而浪费能源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约能源的自冷却式液压油箱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自冷却式液压油箱装置,包括油箱,油箱包括相互分隔的供油池和回油池,设置在油箱外部的冷却通道连通供油池和回油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将供油池和回油池分开,并通过冷却通道连通供油池和回油池,液压系统的回油就可以经冷却通道冷却后再进入供油池循环利用,改变了传统液压系统中吸油和回油都是在一个油池中进行的方式,同时取消了用冷却泵为动力使液压油经过冷却器冷却再流回油箱的结构。提高了液压系统的稳定性,延长了液压元件的使用寿命,减少了液压油的更换次数,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节约了能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
图中标记为:油箱1、冷却通道2、回油池3、回油口4、液压装置5、隔板6、输油管7、吸油口8、供油泵9、供油池10、冷却通道进油口11、冷却通道出油口12、连接件13、散热片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自冷式液压油箱装置,包括油箱1,油箱1包括相互分隔的供油池10和回油池3,设置在油箱1外部的冷却通道2连通供油池10和回油池3。
由于将供油池10和回油池3分开,并通过冷却通道2连通供油池10和回油池3,液压系统的回油就可以经冷却通道2冷却后再进入供油池10循环利用,改变了传统液压系统中吸油和回油都是在一个油池中进行的方式。当油箱内的油足够时,也即当液压系统工作时冷却通道进油口11与冷却通道出油口12均在液面以下时,由连通器原理可知,油液将自动从回油池3经冷却通道2流入供油池10。本实用新型不再使用冷却泵为动力使液压油经过冷却器冷却再流回油箱1,提高了液压系统的稳定性,延长了液压元件的使用寿命,减少了液压油的更换次数,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节约了能源。其中,回油池3用于盛贮液压装置5的回油,供油池10里的油是供给供油泵9的吸取。冷却通道进油口11设置得高于冷却通道出油口12,但冷却通道进油口11不得高于系统工作时的回油池3的液面。
为了使冷却通道2的换热效率提高,冷却通道2与供油池10的接口为冷却通道出油口12,冷却通道2与回油池3的接口为冷却通道进油口11,冷却通道出油口12低于冷却通道进油口11。由于离液面较近处的油液从液压装置5的回油口4流出后与回油池3内的油液的热交换还不充分,油温较高,与供油池10中的油液的温差较大,即冷却通道进油口11设置在较高的位置可使冷却通道2的换热效率提高。
为了制造安装方便,所述供油池10和回油池3通过在油箱1内部设置隔板6形成。这样可节省安装空间和制造成本。
如图1所示,隔板6设置于油箱1的底面。隔板6也可设置于油箱1的侧面,此时,供油池10设置在回油池3的下方。
根据液压系统的油量的改变,在油箱1内的隔板6的固定结构至少有两个,即隔板6在油箱1内的位置设计可以变动,如在油箱1的底面设置多个相互平行的隔板。当油液因使用损耗减少时,可以通过调整隔板6的位置使冷却通道进油口11的位置一直保持在液面以下。
为了提高换热效率,所述冷却通道2由外壁设置有散热片14的导热管制成,所述的导热管可采用钢管或铜管等导热性能较好的管子。散热片14宜采用铝片或铜片等散热效果好的材料。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切纸机制造设备的液压系统中应用本实用新型的自冷却式液压油箱装置,包括油箱1和设置在油箱1底面上的隔板6,隔板6在油箱1内分隔出供油池10和回油池3。供油泵9的吸油口8置于供油池10内的液面以下。供油泵9出油口通过输油管7与液压装置5的进油口连接,液压装置5的回油口4置于回油池3内的液面以下。供油池10和回油池3通过连接件13固定在油箱1外部的冷却通道2连通。冷却通道出油口12设置得低于冷却通道进油口11。冷却通道2外壁上设置有若干散热片14。
在液压系统不工作时,利用连通器原理可知,回油池3和供油池10中的油液的液面处在同一高度。当油缸液压系统工作时,安装在供油池10中的供油泵9会通过吸油口8不断的吸入液压油,通过输油管7向液压装置5不断的提供压力油,经过液压装置5的回油口4流回回油池3中。这时回油池3中的液压油的液面因液压装置5的不断卸压回油而高于供油池10的液面。此时回油池3中的液压油会不断的流入冷却通道进油口11,由于冷却通道2的壁外设置有具有散热作用的散热片14,流过冷却通道2后的液压油的温度会有所降低,从冷却通道出油口12不断的回流到供油池10中,供供油泵6再次不断的吸入。

Claims (7)

  1. 【权利要求1】自冷却式液压油箱装置,包括油箱(1),其特征是:油箱(1)包括相互分隔的供油池(10)和回油池(3),设置在油箱(1)外部的冷却通道(2)连通供油池(10)和回油池(3)。
  2. 【权利要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冷却式液压油箱装置,其特征是:冷却通道(2)与供油池(10)的接口为冷却通道出油口(12),冷却通道(2)与回油池(3)的接口为冷却通道进油口(11),冷却通道出油口(12)低于冷却通道进油口(11)。
  3. 【权利要求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冷却式液压油箱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供油池(10)和回油池(3)通过在油箱(1)内部设置隔板(6)形成。
  4. 【权利要求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冷却式液压油箱装置,其特征是:在油箱(1)内的隔板(6)的固定结构有至少两个。
  5. 【权利要求5】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自冷却式液压油箱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冷却通道(2)由外壁设置有散热片(14)的导热管制成。
  6. 【权利要求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冷却式液压油箱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导热管采用钢管或铜管。
  7. 【权利要求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冷却式液压油箱装置,其特征是:散热片(14)为铝片或铜片。
CNU2008203002028U 2008-02-03 2008-02-03 自冷却式液压油箱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28681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3002028U CN201228681Y (zh) 2008-02-03 2008-02-03 自冷却式液压油箱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3002028U CN201228681Y (zh) 2008-02-03 2008-02-03 自冷却式液压油箱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228681Y true CN201228681Y (zh) 2009-04-29

Family

ID=406336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300202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28681Y (zh) 2008-02-03 2008-02-03 自冷却式液压油箱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228681Y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65188A (zh) * 2010-07-15 2010-10-20 丁健 冷却装置
CN102275586A (zh) * 2011-05-28 2011-12-14 天津市松正电动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电动液压助力机控总成
CN103119267A (zh) * 2010-09-22 2013-05-22 西门子公司 用于静态涡轮机的油供应系统
CN103912540A (zh) * 2014-04-14 2014-07-09 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液压油温控制系统及工程机械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65188A (zh) * 2010-07-15 2010-10-20 丁健 冷却装置
CN103119267A (zh) * 2010-09-22 2013-05-22 西门子公司 用于静态涡轮机的油供应系统
US9188023B2 (en) 2010-09-22 2015-11-17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Oil supply system for a stationary turbomachine
CN103119267B (zh) * 2010-09-22 2016-03-30 西门子公司 用于固定式涡轮机的油供应系统
CN102275586A (zh) * 2011-05-28 2011-12-14 天津市松正电动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电动液压助力机控总成
CN103912540A (zh) * 2014-04-14 2014-07-09 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液压油温控制系统及工程机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28681Y (zh) 自冷却式液压油箱装置
CN200964951Y (zh) 螺杆式空气压缩机的余热利用装置
CN213410072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具有冷却功能的冲压模具
CN103851039A (zh) 液压油水冷却器
CA2550845A1 (en) Heat-storage unit and operation method of heat-storage unit
CN201931147U (zh) 一种机械加工辅助冷却装置
CN2809264Y (zh) 空压机余热产生热水的节能换热装置
CN106089866A (zh) 液压系统
CN102039441A (zh) 一种机械加工辅助冷却装置
CN202441659U (zh) 一种具有冷却装置的液压油箱
CN102400980A (zh) 液压油散热器
CN213711503U (zh) 一种机械液压设备快速降温装置
CN204533064U (zh) Epp成型机液压油箱冷却装置
CN209324789U (zh) 轧钢液压站
CN200982291Y (zh) 混凝土输送泵用液压系统双冷却装置
CN201829303U (zh) 一种片式散热器组阶梯形装配结构
CN202326099U (zh) 一种水冷空气压缩机热回收系统
CN201433899Y (zh) 空气压缩机废热再生装置
CN201381967Y (zh) 一种新型热能转换器
CN204827579U (zh) 一种微通道式机油冷却器
CN216278787U (zh) 一种环保液压打桩锤液压动力站自循环冷却控制系统
CN101539161A (zh) 液压电动泵站
CN106285897B (zh) 一种v型燃气动力压缩一体机用散热器
CN201902244U (zh) 钎焊螺旋翘片式机油冷却器
CN218077174U (zh) 一种可根据废气输送量而改变喷淋模式的吸收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429

Termination date: 201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