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25619Y - 空气和煤气双蓄热的蓄热式燃烧器 - Google Patents

空气和煤气双蓄热的蓄热式燃烧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225619Y
CN201225619Y CNU200820067801XU CN200820067801U CN201225619Y CN 201225619 Y CN201225619 Y CN 201225619Y CN U200820067801X U CNU200820067801X U CN U200820067801XU CN 200820067801 U CN200820067801 U CN 200820067801U CN 201225619 Y CN201225619 Y CN 201225619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urner
gas
regenerator
heat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06780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方钦
罗明
陈莉
戴方冰
房红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KEHONG IND FURNA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KEHONG IND FURNA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KEHONG IND FURNA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KEHONG IND FURNACE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82006780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225619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225619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225619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4Indirect CO2mitigation, i.e. by acting on non CO2directly related matters of the process, e.g. pre-heating or heat recovery

Landscapes

  • Air Supp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气和煤气双蓄热的蓄热式燃烧器,属于燃料燃烧技术领域。空气和煤气双蓄热的蓄热式燃烧器,含有燃烧器本体和烧嘴砖,烧嘴砖上设置有点火孔,所述的燃烧器本体是一个砌有耐火材料内衬的金属腔体,煤气蓄热室和空气蓄热室并列设置在金属腔体内并通过耐火材料分隔墙隔开;与煤气蓄热室连通的煤气通道穿过空气蓄热室上部与前端的烧嘴砖煤气喷口相连通;与空气蓄热室连通的一次空气通道与着火室成一定角度连通,与空气蓄热室连通的二次空气通道沿着火室外围通向烧嘴砖外。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设计合理,技术效果显著。烧嘴结构紧凑,采用组合结构,因此烧嘴的维护和更换很方便,烧嘴和炉体的连接也很严密。

Description

空气和煤气双蓄热的蓄热式燃烧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料燃烧技术领域,尤其是使用煤气作为燃料的工业炉窑的燃烧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工业炉技术中,利用炉膛废气的余热加热煤气或助燃空气有两种装置,一类是换热器,另一类是蓄热室。
换热器发明于1828年,其大多数是用金属制造的。工业炉使用换热器,一方面是为了回收废气余热,另一方面是提高燃烧温度。由于当时的金属换热器耐高温性能差,所以空气或煤气的预热温度很低,致使一些炉子的燃烧温度不能满足冶炼工艺的要求。
1858年,威廉·西门子(Willian Siemens)在发明平炉炼钢法的同时,发明了蓄热室。它能够把空气预热到较高的温度。1861年,蓄热室首先用在玻璃窑炉上,并获得专利。接着,它在平炉和高炉上普遍使用。这些炉子使用蓄热室不仅是为了节约燃料,而且更重要的是提高了燃烧温度,以满足工艺的要求。所以,在许多炉子上,蓄热室取代了换热器。
后来,随着金属制造业的发展和金属材料性能的改善,金属换热器再度兴起。由于它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所以凡是在空气预热温度不太高的炉子上,换热器又取代了笨重的蓄热室。只有空气预热温度很高的热风炉、平炉和玻璃熔炉等,蓄热室仍在使用。
1982年,英国Hotwork公司发明了第一对陶瓷蓄热式燃烧器(Regenerative Ceramic Burner,RCB),并成功地应用于玻璃熔炉上,取得了显著的节能增产效果。这些效果使几乎被淘汰的蓄热室“东山再起”,得到了各工业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很快在加热炉、锻造炉、热处理炉、加热炉等广泛应用。蓄热式燃烧器的出现标志着蓄热式燃烧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目前采用的蓄热式燃烧器主要为单蓄热,以空气蓄热为主。也有采用空气和煤气合并的燃烧器,但采用空气和煤气蓄热室位于同一个砌有耐火材料内衬的金属腔体内的蓄热式燃烧器还未见有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和现状,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空气和煤气双蓄热的蓄热式燃烧器,其结构紧凑,可应用于各种工业炉窑达到节能效果。尤其是使用低热值煤气作为燃料的工业炉窑,使用这种燃烧器能取得更大的节能效果。而且这种燃烧器在使用过程中维修方便,特别是使用在工作环境比较恶劣的工况下,蓄热体和整个烧嘴的更换都比较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空气和煤气双蓄热的蓄热式燃烧器,含有燃烧器本体和烧嘴砖,烧嘴砖上设置有点火孔,所述的燃烧器本体是一个砌有耐火材料内衬的金属腔体,煤气蓄热室和空气蓄热室并列设置在金属腔体内并通过耐火材料分隔墙隔开;与煤气蓄热室连通的煤气通道穿过空气蓄热室上部与前端的烧嘴砖煤气喷口相连通;与空气蓄热室连通的一次空气通道与着火室成一定角度连通,与空气蓄热室连通的二次空气通道沿着火室外围通向烧嘴砖外。
所述的煤气通道是耐火材料砌成的通道或金属管通道。所述的一次空气通道与着火室中心线之间的角度是0~45°,或以0~45°的旋转角进入着火室,从而形成一次旋转风。所述的一次空气通道在着火室的出口是环煤气喷口圆周均匀分布的2至多个。所述的二次空气通道是环着火室圆周均匀分布的2至多个。
所述的金属腔体上部和下部由法兰连接。所述的金属腔体与烧嘴砖由法兰连接。所述的烧嘴砖与炉体由法兰连接。所述的煤气蓄热室和空气蓄热室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方便蓄热体装卸的入口和出口。所述的煤气蓄热室和空气蓄热室内的蓄热体是蓄热小球或蜂窝体。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设计合理,技术效果显著。采用空气和煤气双蓄热,可以有效地提高燃料的理论燃烧温度,最大限度地回收烟气余热,提高燃料的利用效率,达到节能降耗,减少CO2排放的目的。尤其作为使用如高炉煤气、发生炉煤气等低热值燃料的燃烧装置,本实用新型更为有效。采用空气多级加入的多级燃烧方法,改善了煤气的燃烧过程,提高了燃料燃烧效率,降低了燃料燃烧过程中的NOx的生成量。通过把煤气蓄热室和空气蓄热室置于同一腔体内,使得烧嘴结构紧凑。在高温的空气蓄热室内设置耐高温的耐火材料通道把煤气蓄热室和设置于烧嘴砖内的煤气喷口连接起来,设计新颖。在蓄热室设置装卸蓄热体的出入口,可以很方便更换蓄热体。烧嘴设计采用组合结构,各部分用法兰或其它方式连接,烧嘴砖和炉墙的连接也用法兰连接,因此烧嘴的维护和更换很方便,烧嘴和炉体的连接也很严密。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的A向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分述如下:1——煤气入口;2——出口;3——蓄热体;4——煤气蓄热室;5——入口;6——蓄热室分隔墙;7——耐火材料;8——隔热材料;9——煤气集气室;10——空气集气室;11——空气入口;12——空气蓄热室;13——煤气通道;14——点火孔;15——着火室;16——煤气喷口;17——一次空气通道;18——二次空气通道,19——烧嘴砖,20——(煤气蓄热室)炉栅,21——(空气蓄热室)炉栅,22——(金属腔体上下部的连接)法兰,23——(烧嘴砖和燃烧器本体的连接)法兰,24——(烧嘴砖和炉体的连接)法兰,25——金属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如附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双蓄热式燃烧器的下部是煤气集气室9和空气集气室10,集气室的侧壁上设置有煤气入口1和空气入口11,用于和外部的煤气管和空气管相连接。集气室9、10的上部是蓄热室4、12,蓄热室外部为钢结构的金属腔体25,金属腔体25内侧砌有用于保温的隔热材料8和耐高温的高温耐火材料7,蓄热室内砌有一道耐火材料分隔墙6把蓄热室分成煤气蓄热室4和空气蓄热室12,蓄热室下部设有炉栅20、21,蓄热体(蓄热体小球、蜂窝体或其它)3置于炉栅20、21上。空气蓄热室12的出口设有烧嘴砖19,用于组织煤气和空气的燃烧,烧嘴砖19内设有煤气喷口16、一次和二次空气通道17、18,一次空气通道17出口指向着火室15,二次空气通道18出口指向烧嘴砖外,即炉内,一次和二次空气通道17、18出口环煤气喷口16周向均匀布置,烧嘴砖19上还设有点火孔14,用于蓄热式烧嘴的点火。空气蓄热室12上部设有一耐火材料通道13(也可以是金属管通道),用于把煤气蓄热室4和设置于烧嘴砖19内的煤气喷口16连接起来。当采用蓄热体小球作为蓄热体时,煤气蓄热室4和空气蓄热室12侧壁上部均设有装球的入口5,侧壁下部设有卸球的出口2(空气蓄热室上部的出入口未示出),当蓄热体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更换或清洗时,可以很方便地把蓄热体从这里装入和卸出。蓄热室上部和下部设有一对连接法兰22,烧嘴砖19和燃烧器本体设有一对连接法兰23,烧嘴和炉体的连接用法兰24连接。
煤气经煤气入口1进入煤气集气室9,然后进入蓄热室4被装在这里的蓄热体3加热至高温,高温的煤气通过煤气通道13经煤气喷口16喷出。空气经空气入口11进入空气集气室10,然后进入空气蓄热室12被装在这里的蓄热体3加热至高温,高温的空气在空气蓄热室12出口被按比例分为一次空气和二次空气,一次空气经环煤气气流圆周分布的一次空气通道17喷入着火室15着火燃烧,二次空气通过二次空气通道18直接喷向烧嘴砖19外,即炉内,然后与高温的一次燃烧烟气相混合而燃烧。
高温预热的煤气从烧嘴砖19中心的煤气喷口16喷出,高温预热的一次空气通过沿圆周方向、与煤气流向呈一定的角度分布一次空气通道17的喷口射向煤气流,在着火室16内煤气与一次空气混合着火并燃烧,燃烧的高温烟气离开着火室16,然后与同样沿园周分布的高温预热的二次空气在炉膛内混合燃烧。通过这种空气多级加入的多级燃烧方法,改善煤气的燃烧过程,提高燃料燃烧效率,降低燃料燃烧过程中的NOX的生成量。通过把煤气蓄热室4和空气蓄热室12置于同一腔体内,使得燃烧器结构紧凑。在蓄热室设置装卸蓄热体3的出入口2、5,可以很方便更换蓄热体3。尤其是在烧嘴使用环境较差的条件下,如熔铝炉、轧钢加热炉的均热段和加热段等使用时,蓄热体3使用一段时间会破碎和变脏,需要更换或清洗,这时只需要通过设置的装卸出入口2、5操作就可以了,因此很方便。本燃烧器设计采用组合结构,分为烧嘴下部、烧嘴上部和烧嘴砖三部分,各部分用法兰连接22、23,烧嘴砖19和炉墙的连接也用法兰24连接。因此烧嘴在烧嘴使用过程中可以更换任一部分,烧嘴也可很快地整体更换,同时和炉体的连接也很严密,不漏气。

Claims (10)

1、一种空气和煤气双蓄热的蓄热式燃烧器,含有燃烧器本体和烧嘴砖,烧嘴砖上设置有点火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烧器本体是一个砌有耐火材料内衬(7、8)的金属腔体(25),煤气蓄热室(4)和空气蓄热室(12)并列设置在金属腔体(25)内并通过耐火材料分隔墙(6)隔开;与煤气蓄热室(4)连通的煤气通道(13)穿过空气蓄热室(12)上部与前端的烧嘴砖(19)的煤气喷口(16)相连通;与空气蓄热室(12)连通的一次空气通道(17)与着火室(15)成一定角度连通,与空气蓄热室(12)连通的二次空气通道(18)沿着火室(15)外围通向烧嘴砖(19)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和煤气双蓄热的蓄热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煤气通道(13)是耐火材料砌成的通道或金属管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和煤气双蓄热的蓄热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次空气通道(17)与着火室(15)中心线之间的角度是0~45°,或以0~45°的旋转角进入着火室(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和煤气双蓄热的蓄热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次空气通道(17)在着火室(15)的出口是环煤气喷口(16)圆周均匀分布的2至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和煤气双蓄热的蓄热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次空气通道(18)是环着火室(15)圆周均匀分布的2至多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和煤气双蓄热的蓄热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腔体(15)上部和下部由法兰(2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和煤气双蓄热的蓄热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腔体(15)与烧嘴砖(19)由法兰(23)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和煤气双蓄热的蓄热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烧嘴砖(19)与炉体由法兰(24)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和煤气双蓄热的蓄热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煤气蓄热室(4)和空气蓄热室(12)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方便蓄热体装卸的入口(5)和出口(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和煤气双蓄热的蓄热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煤气蓄热室(4)和空气蓄热室(12)内的蓄热体是蓄热小球或蜂窝体。
CNU200820067801XU 2008-06-16 2008-06-16 空气和煤气双蓄热的蓄热式燃烧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25619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67801XU CN201225619Y (zh) 2008-06-16 2008-06-16 空气和煤气双蓄热的蓄热式燃烧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67801XU CN201225619Y (zh) 2008-06-16 2008-06-16 空气和煤气双蓄热的蓄热式燃烧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225619Y true CN201225619Y (zh) 2009-04-22

Family

ID=405985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067801X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25619Y (zh) 2008-06-16 2008-06-16 空气和煤气双蓄热的蓄热式燃烧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225619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08793B (zh) * 2008-06-16 2010-12-08 武汉科虹工业炉有限公司 空气和煤气双蓄热的蓄热式燃烧器
CN102777915A (zh) * 2012-07-19 2012-11-14 马鞍山天洲节能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天然气通道周向分布式烧嘴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08793B (zh) * 2008-06-16 2010-12-08 武汉科虹工业炉有限公司 空气和煤气双蓄热的蓄热式燃烧器
CN102777915A (zh) * 2012-07-19 2012-11-14 马鞍山天洲节能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天然气通道周向分布式烧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08793B (zh) 空气和煤气双蓄热的蓄热式燃烧器
WO2015043296A1 (zh) 一种递进切换蓄热式燃烧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201225620Y (zh) 空气单蓄热的蓄热式燃烧器
CN205119793U (zh) 金属熔炼炉
CN102878808B (zh) 一种串联工业炉窑
CN207716416U (zh) 空气/燃气双预热的连续式自身蓄热无焰燃烧器
CN102618681A (zh) 无炉箅子双预热顶燃式热风炉
CN101294770A (zh) 合金熔化保温的坩埚炉
CN202361375U (zh) 一种带快速旋流混合装置的多孔锥体中燃烧的燃烧器
CN201293319Y (zh) 一种可调焰单蓄热烧嘴
CN202928349U (zh) 一种串联工业炉窑
CN201225619Y (zh) 空气和煤气双蓄热的蓄热式燃烧器
CN103206708B (zh) 一种蓄热式烧嘴
CN107906516A (zh) 一种空气/燃气双预热的连续式自身蓄热无焰燃烧器
CN102012029B (zh) 生物质气加热系统
CN100578085C (zh) 多火孔无焰陶瓷燃烧器
CN106123590A (zh) 天然气梭式节能窑
CN202546737U (zh) 顶置式蓄热燃烧系统
CN101413039B (zh) 连续送风式高风温热风炉
CN106766901B (zh) 一种利用烟气回流低氧高温燃烧的熔铝炉
CN101020966A (zh) 一种高效节能环保型蓄热式金属镁立式还原炉
CN203385195U (zh) 一种可混合冷风的多孔介质烟气热风炉
CN202643723U (zh) 一种无炉箅子双预热顶燃式热风炉
CN2092672U (zh) 多功能低污染陶瓷高速烧嘴
CN206831498U (zh) 一种弥散式蓄热燃烧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42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8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