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25364Y - 凸轮总成 - Google Patents

凸轮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225364Y
CN201225364Y CNU2008201308594U CN200820130859U CN201225364Y CN 201225364 Y CN201225364 Y CN 201225364Y CN U2008201308594 U CNU2008201308594 U CN U2008201308594U CN 200820130859 U CN200820130859 U CN 200820130859U CN 201225364 Y CN201225364 Y CN 201225364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ring
fixed block
shock absorber
chute
set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13085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振翔
杨铭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rllyte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arllyte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rllytec Co Ltd filed Critical Jarllytec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82013085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225364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225364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225364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凸轮总成,其包括:一固定件,其开具一轴孔,且一侧接合面外、内圈设有凹入且等角的至少二第一干涉元件,该第一干涉元件包括一外滑槽及一内滑槽,且各滑槽两侧各具有一斜面,该斜面上端缘各自邻接一凸起的第一缓冲件;一滑动件,与固定件对接,其开具一嵌孔,而邻接于固定件的接合面外、内圈对应各第一干涉元件位置设有凸起且等角的第二干涉元件,该第二干涉元件包括一外滑块及一内滑块,且各滑块两侧各具有一斜面;当外、内滑块触及第一缓冲件时,因爬坡作用,而形成一较大的扭力值,并形成缓冲作用。

Description

凸轮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凸轮总成,尤指一种具有用自动闭合及多段扭力变化的凸轮总成。
背景技术
具掀盖的消费性3C电子产品,诸如可携式计算机、电子辞典、携带型影音播放装置及掀盖式手机...等,大致上,是将主体部置于下半部,并由转轴与上半部的盖体部连结,使盖体部相对于主体部可为之开合。因此,转轴亦为决定上述产品良窳的一大要因。
唯前述的3C电子产品,为避免主体部与盖体部的任意开合,是以,在两者间的开放端通常设有至少一滑动式或按压式开关,俾于闭合时,可通过所述开关将两者结合,而处于关闭状态。而相关业者为避免在该电子产品的开放端设置滑动式关关或按压式开关之不便,因此,如本案申请人所拥有的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M296586号专利案的具自动闭锁的转轴结构所示,其在转轴上结合一组凸轮构件,其中该凸轮构件由一固定件及一滑动件所对接而成,而使其具有自动闭合效果。
如本案申请人所拥有的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M309841号的减少异音的凸轮构件为例,该固定件的第一干涉元件为凸出部,其在该固定件同心的外圈及内圈相对设有一第一外滑块及一第一内滑块;而该滑动件的第二干涉元件为凹入部,其在该滑动件同心的外圈及内圈相对设有一第一外滑槽及一第一内滑槽。由上述的实施,使得该滑动件的凹入部由闭锁位置旋转至对向端时,因该固定件无凸出部的设置,而不会造成再度闭锁的困扰发生。
此举固然赋予该案的凸轮构件仅具有一自动闭锁位置,亦即滑动件的第一外、内滑槽各自啮合于固定件的第一外、内滑块。此举,当盖体部欲盖合,所述滑槽移动至对应的滑块时,在某个角度范围内,例如0度至70度之间,因滑槽与滑块间的斜面,以及该滑动件所结合盖体部,例如显示屏幕自身重量等因素,使得该盖体部会加速地自动落下(free down),此举往往会使该盖体部会撞击该主体部,而造成损坏。此外,该盖体部在掀开至某一角度,例如120度时,亦因其自身的重量,往往造成滑动落下(slipdown)的情况发生,诚为美中不足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申请人本于多年来从事转轴设计及产销的经验,期能克服现有具有单一自动闭锁功能的凸轮构件因无缓冲件的设置,而容易因盖体部自身重量的影响,以致于开合时产生加速自动落下或滑动落下的严重缺点,经再三实验与测试,进而发展出本实用新型的凸轮总成。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单一自动闭锁位置,且具有多段式扭力变化的凸轮总成。
本实用新型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该多段式扭力变化,使滑动件于固定件的接合面旋转时,在移动至自动闭锁位置之前,会产生扭力变大及形成缓冲的凸轮总成。
为达成前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手段是提供一种凸轮总成,其包括:一固定件,其开具一轴孔,且一侧接合面外、内圈设有凹入且等角的至少二第一干涉元件,该第一干涉元件包括一外滑槽及一内滑槽,且各滑槽两侧各具有一斜面,该斜面上端缘各自邻接一凸起的第一缓冲件;一滑动件,与固定件对接,其开具一嵌孔,而邻接于固定件的接合面外、内圈对应各第一干涉元件位置设有凸起且等角的第二干涉元件,该第二干涉元件包括一外滑块及一内滑块,且各滑块两侧各具有一斜面;当外、内滑块触及第一缓冲件时,因爬坡作用,而形成一较大的扭力值,并形成缓冲作用。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另一技术手段是提供一种凸轮总成,其包括:一固定件,其开具一轴孔,且一侧接合面外、内圈设有凸起且等角的至少二第一干涉元件,该第一干涉元件包括一外滑块及一内滑块,且各滑块两侧各具有一斜面;一滑动件,与固定件对接,其开具一嵌孔,而邻接于固定件的接合面外、内圈对应各第一干涉元件位置设有凹入且等角的第二干涉元件,该第二干涉元件包括一外滑槽及一内滑槽,且各滑槽两侧各具有一斜面,该斜面上端缘各自邻接一凸起的第一缓冲件;当外、内滑块触及第一缓冲件时,因爬坡作用,而形成一较大的扭力值,并形成缓冲作用。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再一技术手段是提供一种凸轮总成,其包括:一固定件,其轴向形成一套孔,该套孔供一内环体的固接,且该内环体开具一轴孔,该固定件环体周缘及内环体一侧接合面外、内圈设有凹入且等角的至少二第一干涉元件,该第一干涉元件包括一外滑槽及一内滑槽,且各滑槽两侧各具有一斜面,该斜面上端缘各自邻接一凸起的第一缓冲件;一滑动件,与固定件对接,其开具一嵌孔,而邻接于固定件的接合面外、内圈对应各第一干涉元件位置设有凸起且等角的第二干涉元件,该第二干涉元件包括一外滑块及一内滑块,且各滑块两侧各具有一斜面;当外、内滑块触及第一缓冲件时,因爬坡作用,而形成一较大的扭力值,并形成缓冲作用。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又一技术手段是提供一种凸轮总成,其包括:一固定件,其开具一轴孔,且一侧接合面外、内圈设有凸起且等角的至少二第一干涉元件,该第一干涉元件包括一外滑块及一内滑块,且各滑块两侧各具有一斜面;一滑动件,与固定件对接,其轴向形成一套孔,该套孔供一内环体的固接,且该内环体开具一嵌孔,该滑动件环体周缘及内环体一侧接合面外、内圈设有凹入且等角的至少二第二干涉元件,该第二干涉元件包括一外滑槽及一内滑槽,且各滑槽两侧各具有一斜面,该斜面上端缘各自邻接一凸起的第一缓冲件;当外、内滑块触及第一缓冲件时,因爬坡作用,而形成一较大的扭力值,并形成缓冲作用。
经由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其所增益的功效在于,通过该第一、第二缓冲件的设置,使外、内滑块接触所述缓冲件因产生较大的干涉力(扭力),而必须施以较大的外力予以克服,从而使该凸轮总成具有多段式扭力变化的效果。尤有进者,该滑动件于固定件的接合面旋转时,在移动至自动闭锁位置的前,其外、内滑块因接触缓冲件,会产生扭力变大及形成缓冲的效果,以避免因加速自动落下所可能产生的碰撞,诚为同类物品前所为见的一大佳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凸轮总成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凸轮总成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凸轮总成于闭合至一预设角度所形成缓冲的平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凸轮总成于掀开至一预设角度所形成缓冲的平面图。
图5为图2所示的凸轮总成施用于转轴的立体分解图。
图6为图5所示转轴组立后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揭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内容,首先请参阅图式,其中,
如图1所示,基本上,本实用新型的凸轮总成1由一固定件11,及一滑动件12所构成。
固定件11为一环体,其中央开具一圆形轴孔111,供后叙转轴的枢接件2的轴杆21穿越。该环体一侧周缘或延伸部突伸至少一卡榫112,以便嵌插于一物品,例如支架3所预设的孔洞,而使该固定件11固定于支架3一侧。
而该固定件1另侧接合面的外、内圈设有等角的至少二第一干涉元件113,例如一外滑槽113a及一内滑槽113b。其中,该对滑槽113a、113b呈楔形内凹,且各滑槽两侧各具有一斜面113c。
滑动件12亦为一环体,与固定件11对接,其中央开具一嵌孔121,该嵌孔121对应轴接件的轴杆21断面,使其可随轴杆21同步作动。
而该滑动件12邻接于固定件11接合面的外、内圈亦相对设有等角的至少二第二干涉元件122,例如一外滑块122a及一内滑块122b。其中,该对滑块122a、122b呈楔形外凸,且各滑块两侧各具有一斜面122c。
而为提供该凸轮总成1具有多段式扭力变化,亦即缓冲功能,是以,该外、内滑槽113a、113b的各斜面113c上端缘各自邻接一外凸的第一缓冲件114,其为薄的楔形或弧形凸块,当进行盖合动作时,该外、内滑块122a、122b沿着固定件11接合面移动至某个角度范围内,例如120度至70度,会形成一预设的扭力值。如图3所示,当外、内滑块122a、122b继续移动至该外、内滑槽113a、113b外侧的突起状第一缓冲件114,因必需进行爬坡,而形成一较大的扭力值,以便越过各第一缓冲件114,而此爬坡过程,即形成缓冲,以避免所述外、内滑块122a、122b移入外、内滑槽113a、113b内,因加速自动落下所可能产生的碰撞。
尤有进者,该固定件1环体另侧的接合面外、内圈相对设有等角外凸的一对第二缓冲件115,其为薄的楔形或弧形凸块。如图4所示,当进行掀开动作时,该外、内滑块122a、122b沿着固定件11接合面移动至某一角度,例如120度,会触及该对第二缓冲件115,因必需进行爬坡,而形成一较大的扭力值,以便越过各第二缓冲件115,而此爬坡过程,亦形成所谓的缓冲,以避免所述外、内滑块122a、122b在移动至某一掀开角度时,所造成滑动落下的情况发生。
请参阅图2,所揭示的,乃本实用新型凸轮总成1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其与前述实施例的差异在于,该固定件11的环体轴向形成一套孔116,其外圈则具有前述实施例所示的一外滑槽113a、两第一缓冲件114及一第二缓冲件115。而该轴孔111、内滑槽113b、两第一缓冲件114,及一第二缓冲件115则设于一内环体117的侧面,该内环体117周缘形成一定位部117a,例如凸缘,而该套孔116对应该定位部117a则形成一容置部116a,例如凹槽。当该内环体117套接于套孔116时,使该定位部117a结合于容置部116a内,以形成卡掣与定位,使该内环体117不致随着滑动件12旋转,且有利于该固定件11的组装及相关第一干涉元件113、第一缓冲件114及第二缓冲件115的相对位置关系。
其中,该对滑槽113a、113b与该对滑块122a、122b,以及第一、第二缓冲件114、115的设置方式不以前述的实施例为限,其亦得相互置换,亦即将固定件11设置一对突起的滑块,而滑动件12设置一对凹入的滑槽及第一、第二缓冲件,甚至将该滑动件12设计成两元件的套接结合,亦可获致具有单一自动闭锁位置及多段式扭力变化的功能。
如图5所示,其将本实用新型的凸轮总成1装设于一转轴的立体分解图,该转轴由一枢轴件2,一支架3,一摩擦片4,一凸轮总成1,至少一弹性元件5,及一端封件6所组成。
该枢轴件2为一杆体,其由一轴杆21及一衔接部22所构成,该轴杆21断面为非圆形,与后叙的摩擦片4及凸轮总成1的滑动件12套接,使其可随轴杆21同步作动。再者,该轴杆21自由端具有一结合段211,其与后叙的端封件6结合,使后叙的各元件不致轴向脱出。而衔接部12则是与一固定架23相结合,该固定架23具有多个穿孔231,以利于锁固于主体部。
支架3为一架体,其架面31开具一心孔311,供轴杆21穿越,该心孔311周缘开具一榫槽312及若干呈环形排列的油孔313,以供固定件11的卡榫112嵌插与定位,使该固定件11固设于支架3一侧,并夹置后叙的摩擦片4。此外,该支架3另设有一接合部32,其固接于另一物品,例如盖体部,该接合部32开具至少一接孔321,利用现有的锁固件,例如螺丝通过后,而锁固于盖体部。
摩擦片4为一金属片体,其邻接于架面31的心孔311,其供轴柱21穿越,并可随之连动,以致该摩擦片4分别与架面31和固定件11的接触部位形成摩擦力。而为提供进一步的润滑效果,该摩擦片4周缘亦设有多个油孔41,以便容置润滑油脂。
该具有多段式扭力变化的凸轮总成1的功能与作用前以述及,在此不拟赘述。
弹性体5套接于轴杆21,使滑动件12可在轴杆21轴向移动。该弹性体5实施时,如图所示,以碟形弹片为之,但不以此为限,其亦得为波形弹片或弹簧亦可获得相同效果。
端封件6结合于轴杆21的结合段211,用以规范前揭各元件,使其不致由轴杆21脱出。该端封件6实施时为一防脱螺帽。
尤有进者,该轴杆21与架面31间令成套接一限位件7,其设有一限位部71,例如一扇形凸缘,而该架面31则依最大掀开角度位置突设一止挡部314,例如凸块。当旋转该支架2时,其止挡部314可抵止于该限位件7的限位部71,进而限制该支架3的旋转角度。
依据前述对转轴的各元件的说明与组立后,即可形成图6所示的具有自动闭锁功能的转轴,且该转轴的支架3相对于枢轴件2旋转时,该滑动件12的外、内滑块122a、122b沿着固定件11接合面移动,以致在预设角度范围内,例如70至120度具有一预设的扭力值。若继续进行掀开动作,例如超过120度,直到该外、内滑块122a、122b触及第二缓冲件115,而进行爬坡,形成一较大的扭力值,并形成缓冲作用,以避免该转轴产生滑动落下的情况。
若进行盖合动作,例如小于70度,该外、内滑块122a、122b触及第一缓冲件114,而进行爬坡,形成一较大的扭力值,并形成缓冲作用,以避免该转轴因加速自动落下所可能产生的碰撞。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乃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凡是局部的变更或修饰而源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而为熟习该项技艺的人所易于推知的,俱不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畴。

Claims (18)

1.一种凸轮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固定件,其开具一轴孔,且一侧接合面外、内圈设有凹入且等角的至少二第一干涉元件,该第一干涉元件包括一外滑槽及一内滑槽,且各滑槽两侧各具有一斜面,该斜面上端缘各自邻接一凸起的第一缓冲件;
一滑动件,与固定件对接,其开具一嵌孔,而邻接于固定件的接合面外、内圈对应各第一干涉元件位置设有凸起且等角的第二干涉元件,该第二干涉元件包括一外滑块及一内滑块,且各滑块两侧各具有一斜面;
当外、内滑块触及第一缓冲件时,因爬坡作用,而形成一较大的扭力值,并形成缓冲作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轮总成,其特征在于,该固定件的接合面外、内圈异于外、内滑槽的适当位置,相对设有等角外凸的一对第二缓冲件;当外、内滑块触及第二缓冲件时,因爬坡作用,而形成一较大的扭力值,并形成缓冲作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轮总成,其特征在于,该固定件另一侧面周缘或延伸部突伸至少一卡榫。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轮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呈楔形外凸,而所述滑槽呈楔形内凹。
5.一种凸轮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固定件,其开具一轴孔,且一侧接合面外、内圈设有凸起且等角的至少二第一干涉元件,该第一干涉元件包括一外滑块及一内滑块,且各滑块两侧各具有一斜面;
一滑动件,与固定件对接,其开具一嵌孔,而邻接于固定件的接合面外、内圈对应各第一干涉元件位置设有凹入且等角的第二干涉元件,该第二干涉元件包括一外滑槽及一内滑槽,且各滑槽两侧各具有一斜面,该斜面上端缘各自邻接一凸起的第一缓冲件;
当外、内滑块触及第一缓冲件时,因爬坡作用,而形成一较大的扭力值,并形成缓冲作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凸轮总成,其特征在于,该滑动件的接合面外、内圈异于外、内滑槽的适当位置,相对设有等角外凸的一对第二缓冲件;当外、内滑块触及第二缓冲件时,因爬坡作用,而形成一较大的扭力值,并形成缓冲作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凸轮总成,其特征在于,该固定件另一侧面周缘或延伸部突伸至少一卡榫。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凸轮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呈楔形外凸,而所述滑槽呈楔形内凹。
9.一种凸轮总成,其包括:
一固定件,其轴向形成一套孔,该套孔供一内环体的固接,且该内环体开具一轴孔,该固定件环体周缘及内环体一侧接合面外、内圈设有凹入且等角的至少二第一干涉元件,该第一干涉元件包括一外滑槽及一内滑槽,且各滑槽两侧各具有一斜面,该斜面上端缘各自邻接一凸起的第一缓冲件;
一滑动件,与固定件对接,其开具一嵌孔,而邻接于固定件的接合面外、内圈对应各第一干涉元件位置设有凸起且等角的第二干涉元件,该第二干涉元件包括一外滑块及一内滑块,且各滑块两侧各具有一斜面;
当外、内滑块触及第一缓冲件时,因爬坡作用,而形成一较大的扭力值,并形成缓冲作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凸轮总成,其特征在于,该固定件的接合面外、内圈异于外、内滑槽的适当位置,相对设有等角外凸的一对第二缓冲件;当外、内滑块触及第二缓冲件时,因爬坡作用,而形成一较大的扭力值,并形成缓冲作用。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凸轮总成,其特征在于,该套孔周缘设有容置部,而内环体周缘对应设有定位部,该内环体套接于套孔时,该定位部结合于容置部内,以形成卡掣与定位。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凸轮总成,其特征在于,该固定件另一侧面周缘或延伸部突伸至少一卡榫。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凸轮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呈楔形外凸,而所述滑槽呈楔形内凹。
14.一种凸轮总成,其包括:
一固定件,其开具一轴孔,且一侧接合面外、内圈设有凸起且等角的至少二第一干涉元件,该第一干涉元件包括一外滑块及一内滑块,且各滑块两侧各具有一斜面;
一滑动件,与固定件对接,其轴向形成一套孔,该套孔供一内环体的固接,且该内环体开具一嵌孔,该滑动件环体周缘及内环体一侧接合面外、内圈设有凹入且等角的至少二第二干涉元件,该第二干涉元件包括一外滑槽及一内滑槽,且各滑槽两侧各具有一斜面,该斜面上端缘各自邻接一凸起的第一缓冲件;
当外、内滑块触及第一缓冲件时,因爬坡作用,而形成一较大的扭力值,并形成缓冲作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凸轮总成,其特征在于,该滑动件的接合面外、内圈异于外、内滑槽的适当位置,相对设有等角外凸的一对第二缓冲件;当外、内滑块触及第二缓冲件时,因爬坡作用,而形成一较大的扭力值,并形成缓冲作用。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凸轮总成,其特征在于,该套孔周缘设有容置部,而内环体周缘对应设有定位部,该内环体套接于套孔时,该定位部结合于容置部内,以形成卡掣与定位。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凸轮总成,其特征在于,该固定件另一侧面周缘或延伸部突伸至少一卡榫。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凸轮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呈楔形外凸,而所述滑槽呈楔形内凹。
CNU2008201308594U 2008-07-28 2008-07-28 凸轮总成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25364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308594U CN201225364Y (zh) 2008-07-28 2008-07-28 凸轮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308594U CN201225364Y (zh) 2008-07-28 2008-07-28 凸轮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225364Y true CN201225364Y (zh) 2009-04-22

Family

ID=405982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130859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25364Y (zh) 2008-07-28 2008-07-28 凸轮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225364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62210A (zh) * 2013-01-25 2013-04-24 安捷资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左右两侧通用的两段式扭力转轴
CN103778863A (zh) * 2014-01-26 2014-05-07 佛山市青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ed显示屏箱体支架
CN104373782A (zh) * 2013-08-16 2015-02-25 安捷资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具有增强扭力的电脑转轴定位机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62210A (zh) * 2013-01-25 2013-04-24 安捷资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左右两侧通用的两段式扭力转轴
CN104373782A (zh) * 2013-08-16 2015-02-25 安捷资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具有增强扭力的电脑转轴定位机构
CN104373782B (zh) * 2013-08-16 2016-08-10 安捷资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具有增强扭力的电脑转轴定位机构
CN103778863A (zh) * 2014-01-26 2014-05-07 佛山市青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ed显示屏箱体支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28721Y (zh) 枢纽器及其干涉组件
CN201225364Y (zh) 凸轮总成
CN202971543U (zh) 顺畅开合的双轴铰链
WO2004095808A3 (en) Mobile terminal with synchronizing hinge
CN203548549U (zh) 同步转动式双轴铰链
CN101915292A (zh) 一种单动力滚动球面四杆机构
CN201705798U (zh) 铰链
CN104613085A (zh) 同步转动式双轴铰链
CN106801554A (zh) 一种冰箱用门体铰链组件及具有其的冰箱
CN201277257Y (zh) 枢纽器及其干涉组件
CN201277251Y (zh) 具有多段扭力的凸轮结构
CN106763138B (zh) 一种球铰链
CN201606397U (zh) 可旋转360度并具有限位功能的双向枢钮器
CN205485740U (zh) 一种结构改进的组合翻转转轴结构
CN205315474U (zh) 一种新型翻转组合结构
CN202659713U (zh) 枢纽器及其凸轮结构
CN110594545B (zh) 一种摆转屏摄像头升降联动结构
CN105370717A (zh) 一种结构改进的翻转组合结构
CN209670633U (zh) 一种铰链
CN201031874Y (zh) 凸轮构件的改良
CN201255176Y (zh) 用于转轴的止挡结构
CN201786912U (zh) 在工作点具有最大扭力的枢纽器
CN102278024B (zh) 带阻尼器的家具铰链
CN105299028A (zh) 三轴连动式枢纽器
CN205363956U (zh) 一种用于机器人手臂关节的扭矩限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422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