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24930Y - 抗震抗冲击加强框架 - Google Patents

抗震抗冲击加强框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224930Y
CN201224930Y CNU200820024058XU CN200820024058U CN201224930Y CN 201224930 Y CN201224930 Y CN 201224930Y CN U200820024058X U CNU200820024058X U CN U200820024058XU CN 200820024058 U CN200820024058 U CN 200820024058U CN 201224930 Y CN201224930 Y CN 201224930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horizontal
pad
shock resistance
plu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02405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思念
杨思祖
刘世栋
刘志刚
Original Assignee
杨思念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杨思念 filed Critical 杨思念
Priority to CNU20082002405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224930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224930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224930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震抗冲击加强框架,属于建筑构件技术领域。该实用新型抗震抗冲击加强框架,主要构件包括相应于室内拐角的拐角连接件,以及分别相应于室内墙体间和墙体与天花板、地板间交界处的竖支撑、横支撑,其中:拐角连接件包括相互垂直的三个连接套筒,上述竖支撑和横支撑端部为相应于连接套筒的插头,上述主要构件通过套筒和插头紧固连接构成主框架;上述竖支撑和横支撑构成的墙面和天花板框架间分别设置有竖向护围和横向护围,其边缘固定于相应竖支撑和横支撑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对建筑物进行有效抗震加强的抗震抗冲击加强框架。

Description

抗震抗冲击加强框架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抗震抗冲击加强框架,属于建筑构件技术领域。该抗震抗冲击加强框架用于安装在房间内部,用于加强目的,在受到破坏性地震或台风的强烈冲击而造成房屋破损时,可对内部人员进行有效保护的抗震抗冲击加强框架。
(二)背景技术
在地震或台风预报发布后,或者主震过后,防余震期间,人们通常要对建筑物进行结构性加强。目前对建筑物进行结构性加强,也只有木质建筑才有,对于水泥混凝土建筑,目前还没有好的办法。具体到木质建筑通常是增加对其进行结构加强的构件,比如采用在柱与柱之间设置斜梁、钉斜支架,安装匚字钉、L型材等各种方法。但对于水泥混凝土建筑,地震预报发布后,或者主震过后,防余震期间,人们不得不搬出固定建筑物,在空地搭建的帐篷内住宿。
但是,上述对建筑物进行结构加强的方法在破坏性地震或台风等引起的强烈震动的场合,其加强效果并不理想,在连接部,有可能发生构件错位、破损等,木质建筑物在该连接部位遭到破坏,或者直接造成建筑物的倒塌。
在国外,当飓风来临前几天,人们往往需要大量的木质板材将房门、窗户等紧紧钉住,然而5级飓风的威力足以破坏这些加强装置,造成房间里面的什物和房子全部被摧毁。
目前国内外建筑主要是水泥混凝土建筑,其结构强度高,但韧性差,在6级以上破坏性地震引起的强烈地震场合,容易碎裂,即便是建筑物不倒,其掉落的碎块也容易伤到人。如果地震震级再大一些,水泥预制板或者其他建筑材料,从上往下掉落,有一定的速度,直接落到人体上,其冲击力足以致人伤亡,且上层建筑材料掉落对下层的冲击力和地震波叠加,容易形成雪崩性质的垮塌。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目前对木质建筑物进行结构性加强效果不好,且对水泥混凝土建筑进行结构性加强没有好的办法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对建筑物进行有效抗震加强的抗震抗冲击加强框架。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该实用新型抗震抗冲击加强框架,主要构件包括相应于室内拐角的拐角连接件,以及分别相应于室内墙体间和墙体与天花板、地板间交界处的竖支撑、横支撑,其中:拐角连接件包括相互垂直的三个连接套筒,上述竖支撑和横支撑端部为相应于连接套筒的插头,上述主要构件通过套筒和插头紧固连接构成主框架;上述竖支撑和横支撑构成的墙面和天花板框架间分别设置有竖向护围和横向护围,其边缘固定于相应竖支撑和横支撑上。
上述抗震抗冲击加强框架,所述相应于地板的横支撑间设置有横向护围。
上述抗震抗冲击加强框架,所述连接套筒设置有用于紧固连接的丝孔,所述插头相应设置有丝孔;所述竖护围和横护围为一体护围,其包于所述横支撑和竖支撑外面,通过铆钉紧固。所述同一面的横支撑间和竖支撑间设置有两端带有插头的辅助支撑,该插头与设置于横支撑或竖支撑上的连接套紧固连接。所述横支撑和竖支撑中部设置有用于调整其长度的伸缩机构。
上述抗震抗冲击加强框架,所述伸缩机构为螺纹配合的机构,其一部分为带有柱面回转副的螺杆,另一部分为与其螺纹配合的丝孔,其中螺杆还设置有用于调整该机构的螺帽。所述伸缩机构还可以采用相互插接的插头和套筒,两者相应设置有用于调整所述竖支撑或横支撑长度的多个丝孔。
上述抗震抗冲击加强框架,所述伸缩机构为螺纹配合的机构,其一部分为带有柱面回转副的螺杆,另一部分为与其螺纹配合的丝孔,其中螺杆还设置有用于调整该机构的螺帽。该伸缩机构还可以采用相互插接的插头和套筒,两者相应设置有用于调整所述竖支撑或横支撑长度的多个丝孔。
本实用新型抗震抗冲击加强框架,其从内部对建筑物进行加强,其通过竖支撑、横支撑和拐角连接件构成刚性的支撑主框架,其紧靠于相应建筑体上形成刚性支撑,当地震或台风形成震动时,其可以有效减小建筑物振幅,从而增强了建筑物的抗震级别。本实用新型不仅适用于木制建筑,也是适用于水泥混凝土的建筑,因为目前水泥混凝土建筑的比例更大,从而使其相对于现有对建筑物进行结构性加强的方式适用范围更大。
本实用新型的拐角连接件包括相互垂直的三个连接套筒,以便于与墙角相配,而竖支撑和横支撑端部为相应于连接套筒的插头,两者紧固连接构成主框架,这种连接方式拆装方便。为了获得较好地围护,防止建筑物因震动有部分建筑材料落下,造成人员伤亡,上述竖支撑和横支撑构成的墙面和天花板框架间分别设置有竖护围和横护围,其边缘固定于相应竖支撑和横支撑上。同时,护围的存在使得建筑材料刚一掉落,即受到阻碍,不会造成上层建筑材料掉落形成对下层建筑的冲击力,而避免了雪崩式的崩塌。即便是建筑物倒塌,其构成的围护结构也能够依靠其自身受力挠曲的过程,对冲击力进行一些缓冲,从而对人员形成一定的保护作用。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拐角连接件与横支撑、竖支撑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伸缩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护围安装方式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辅助支撑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拐角连接件,2、连接套筒,3、丝孔,4、插头,5、丝孔,6、横支撑,7、竖支撑,8、柱面回转副,9、螺帽,10、螺杆,11、丝孔,12、护围,13、铆钉,14、横向护围,15、竖向护围,16、插头,17、辅助支撑,18、连接套。
(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照说明书附图1至4,本具体实施方式抗震抗冲击加强框架,其主要构件包括相应于室内拐角的拐角连接件1,以及分别相应于室内墙体间和墙体与天花板、地板间交界处的竖支撑7、横支撑6,其中:拐角连接件包括相互垂直的三个连接套筒2,上述竖支撑和横支撑端部为相应于连接套筒的插头4,上述主要构件通过套筒和插头紧固连接构成主框架;上述竖支撑和横支撑构成的墙面和天花板框架间分别设置有竖向护围15和横向护围14,其边缘固定于相应竖支撑和横支撑上。为了使相应于地板的支撑获得更好的支撑方式,该面的横支撑焊接有角钢或与地板面接触面的钢板,变横支撑与支撑面的线接触为面接触,从而使框架结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提高。
考虑到如果由于破坏性地震或者台风过于猛烈,可能会造成建筑物倒塌或者翻转,所述相应于地板的横支撑6间设置有横向护围,从而形成一个封闭的围护结构,增加人的安全系数。
所述连接套筒2设置有用于紧固连接的丝孔3,所述插头相应设置有丝孔5,套接方式比较方便,采用丝孔方式便于螺栓连接,并且相对于丝孔方向直接旋入即可,非常方便。当然也可以采用光孔方式,不过光孔相对来说还需要螺母与螺栓进行配合才可以进行有效紧固。所述竖护围和横护围可以选用强度比较高的帆布,为了使其更牢固,采用竖护围和横护围为一体护围12,包紧相应支撑后,通过铆钉13将其紧固于相应支撑上,然后从铆合点外侧分开即可构成竖护围和横护围。
护围还可以采用钢丝网或其他强度比较高的材料。
对于跨度比较大的房间,所述同一面的横支撑6间和竖支撑7间设置有两端带有插头16的辅助支撑17,以对框架结构进行加强,其插头与设置于横支撑或竖支撑上的连接套18紧固连接。辅助支撑可以设置成平行于主支撑构件的辅助支撑,也可以设置成与支撑构件构成稳定性更好的三角支撑样式。
因为现有建筑物多采用标准的高度和长度设计,所以本具体实施方式各主要支撑构件——横支撑6和竖支撑7设置成相应于建筑物长度不一的构件,当然由于其尺寸固定的话,不利于装配,在其中部设置有用于调整其长度的伸缩机构。
为了在调整长度范围内获得任意长度,所述伸缩机构为螺纹配合的机构,其一部分为带有柱面回转副7的螺杆10,另一部分为与其螺纹配合的丝孔11,其中螺杆还设置有用于调整该机构的螺帽9。可以通过扳手直接调整螺帽即可,使用非常方便。
实施例2:
相对于实施例1,其区别在于,本具体实施例的伸缩机构采用相互插接的插头和套筒,两者相应设置有用于调整所述竖支撑7或横支撑6长度的多个丝孔,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丝孔就可以了。
当然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伸缩机构不限于以上两种,还可以采用比如丝杠机构。为了有一定的缓冲,还可以在其中部设置缓冲机构,比如弹簧缓冲机构。

Claims (7)

1.一种抗震抗冲击加强框架,其特征在于:主要构件包括相应于室内拐角的拐角连接件(1),以及分别相应于室内墙体间和墙体与天花板、地板间交界处的竖支撑(7)、横支撑(6),其中:
拐角连接件包括相互垂直的三个连接套筒(2),上述竖支撑和横支撑端部为相应于连接套筒的插头(4),上述主要构件通过套筒和插头紧固连接构成主框架;
上述竖支撑和横支撑构成的墙面和天花板框架间分别设置有竖向护围(15)和横向护围(14),其边缘固定于相应竖支撑和横支撑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抗冲击加强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应于地板的横支撑(6)间设置有横向护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震抗冲击加强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筒(2)设置有用于紧固连接的丝孔(3),所述插头相应设置有丝孔(5);所述竖护围和横护围为一体护围(12),其包于所述横支撑(6)和竖支撑(7)外面,通过铆钉(13)紧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震抗冲击加强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同一面的横支撑(6)间和竖支撑(7)间设置有两端带有插头(16)的辅助支撑(17),该插头与设置于横支撑或竖支撑上的连接套(18)紧固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震抗冲击加强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支撑(6)和竖支撑(7)中部设置有用于调整其长度的伸缩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震抗冲击加强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为螺纹配合的机构,其一部分为带有柱面回转副(7)的螺杆(10),另一部分为与其螺纹配合的丝孔(11),其中螺杆还设置有用于调整该机构的螺帽(9)。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震抗冲击加强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为相互插接的插头和套筒,两者相应设置有用于调整所述竖支撑(7)或横支撑(6)长度的多个丝孔。
CNU200820024058XU 2008-06-12 2008-06-12 抗震抗冲击加强框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24930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24058XU CN201224930Y (zh) 2008-06-12 2008-06-12 抗震抗冲击加强框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24058XU CN201224930Y (zh) 2008-06-12 2008-06-12 抗震抗冲击加强框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224930Y true CN201224930Y (zh) 2009-04-22

Family

ID=405978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024058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24930Y (zh) 2008-06-12 2008-06-12 抗震抗冲击加强框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224930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9882B (zh) * 2008-06-06 2010-06-02 杨思念 抗震抗冲击加强框架
CN113404320A (zh) * 2021-05-20 2021-09-17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一种建筑主体内加固抗震避灾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9882B (zh) * 2008-06-06 2010-06-02 杨思念 抗震抗冲击加强框架
CN113404320A (zh) * 2021-05-20 2021-09-17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一种建筑主体内加固抗震避灾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3404320B (zh) * 2021-05-20 2022-08-26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一种建筑主体内加固抗震避灾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28587B (zh) 自复位梁-格栅式摩擦墙结构体系
CN206220247U (zh) 一种新型装配式交叉支撑柱
CN207348083U (zh) 一种缓冲减震式钢结构支撑装置
US10081961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control rocking of multiple shear wall panels subject to a loading event
KR100966090B1 (ko) 내진성능을 갖춘 이중바닥 구조물
CN202809885U (zh) 一种消能墙结构
CN201224930Y (zh) 抗震抗冲击加强框架
CN205604510U (zh) 一种抗震钢结构
CN111636583B (zh) 一种钢结构系统
CN200975025Y (zh) 木龙骨房屋结构
CN102912878B (zh) 模块化建筑隔震体系
CN101289882B (zh) 抗震抗冲击加强框架
CN111636586A (zh)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住宅alc墙板门洞口结构
CN217999131U (zh) 一种装配式住宅的减震装置
CN209723233U (zh) 高强度钢结构抗震连接件
CN102127962B (zh) 改进的附着升降脚手架的双向受力基础节
CN210151950U (zh) 一种多高层木/竹框架结构用梁柱节点
CN211114952U (zh) 一种古建筑抗震加固设备
CN210263361U (zh) 一种减小扭转变形的框架结构
JP2004143779A (ja) ユニット建物
CN209538379U (zh) 一种新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梁柱连接节点
CN201915616U (zh) 改进的附着升降脚手架的双向受力基础节
CN105672488A (zh) 一种整体卫浴钢框架与钢梁的连接结构
CN101024972A (zh) 组合结构建筑物及其构筑方法
CN111364641B (zh) 一种竹胶板剪力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