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21551Y - 可调节扭矩的转轴及一种笔记本电脑 - Google Patents

可调节扭矩的转轴及一种笔记本电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221551Y
CN201221551Y CNU2008201087854U CN200820108785U CN201221551Y CN 201221551 Y CN201221551 Y CN 201221551Y CN U2008201087854 U CNU2008201087854 U CN U2008201087854U CN 200820108785 U CN200820108785 U CN 200820108785U CN 201221551 Y CN201221551 Y CN 201221551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rotating shaft
torsion spring
axle
fixed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10878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小松
刘伟
辛志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U20082010878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221551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221551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221551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扭矩的转轴,安装于带有翻盖设备的翻盖和底座之间,包括:连接翻盖的长支架,连接底座的定位支架,心轴,所述心轴一端与所述长支架固定连接,以保证所述心轴与所述长支架同步转动;扭簧,穿套在所述心轴上,所述扭簧包括从两端延伸而形成的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所述第一支脚与所述长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脚与所述定位支架固定连接;锁紧装置,穿套在所述心轴上,位于所述心轴的另一端,压紧所述定位支架;在所述翻盖打开与所述底座呈第一预设角度范围时,所述扭簧处于自由状态。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笔记本电脑。

Description

可调节扭矩的转轴及一种笔记本电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定位转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调节扭矩的转轴及一种笔记本电脑。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广大消费者日益追求笔记本的便携性,生产厂商也以此作为卖点来迎合消费者,在笔记本的设计上,日益轻薄、重量越来越轻的笔记本则会受到青睐。这样,在产品的便携性越来越好的同时,也带来一个直接并且普遍的顽疾,即笔记本用户在打开显示屏(LCD)部分时,笔记本底座(BASE)会受到转轴较大的扭力发生翻转。这是因为厂家为了防止笔记本在多次开合后可能出现转轴失效这一现象,通常都采用加大笔记本转轴扭力值的做法予以规避。但转轴扭矩过大,会对笔记本的机壳带来比较大的隐患,即笔记本电脑显示屏的背盖容易破裂。此外,在使用时用户必须对笔记本的BASE部分施加额外的外力才能打开LCD部分,由此给用户带来不便和很差的使用感受。
另外还有一种现象就是随着笔记本电脑取代台式电脑成为一种趋势。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大尺寸电脑。比如17寸,19寸等,同样的,由于转轴扭矩过大,会对笔记本的机壳带来比较大的隐患,即笔记本电脑显示屏的背盖容易破裂,同时大的扭矩对用户来说开启也会很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调节扭矩的转轴及一种笔记本电脑,以避免由于扭矩过大而导致带有翻盖设备的翻盖的背盖容易破裂,同时提高用户使用感受。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扭矩的转轴,安装于带有翻盖设备的翻盖和底座之间,包括:
连接翻盖的长支架,
连接底座的定位支架,
心轴,所述心轴一端与所述长支架固定连接,以保证所述心轴与所述长支架同步转动;
扭簧,穿套在所述心轴上,所述扭簧包括从两端延伸而形成的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所述第一支脚与所述长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脚与所述定位支架固定连接;
锁紧装置,穿套在所述心轴上,位于所述心轴的另一端,压紧所述定位支架;
在所述翻盖打开与所述底座呈第一预设角度范围时,所述扭簧处于自由状态。
其中,所述长支架上还设置有第一孔,所述扭簧的第一支脚通过插入所述第一孔与所述长支架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底座的定位支架包括支撑圈和底座固定支架,
所述支撑圈位于所述底座固定支架内,所述支撑圈和底座固定支架都穿套于所述心轴上;
所述底座固定支架上设有第二孔或第二沟槽,所述扭簧的第二支脚插入所述第二孔或第二沟槽。
其中,所述支撑圈和底座固定支架是两个独立的部件,或者,所述支撑圈和底座固定支架所构成的连接底座的定位支架是一次成型的一个部件。
其中,所述长支架上的第一孔和所述底座固定支架上的第二孔是通孔或盲孔。
其中,所述转轴还包括摩擦片,穿套于所述心轴上,位于所述底座固定支架和锁紧装置之间。
其中,所述转轴还包括扭簧固定套,与所述心轴固定连接,以保证与所述心轴同步转动;所述连接底座的定位支架包括依次穿套于所述心轴上的底座固定支架,底座固定支架辅助支架,
所述扭簧位于所述扭簧固定套和底座固定支架辅助支架之间,所述扭簧固定套上设有第三孔或第三沟槽,所述底座固定支架辅助支架上设有第四孔或第四沟槽,所述扭簧的第一支脚插入所述第三孔或第三沟槽,通过所述扭簧固定套与所述长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扭簧的第二支脚插入所述第四孔或第四沟槽,通过所述底座固定支架辅助支架与所述定位支架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扭簧固定套上的第三孔和所述底座固定支架辅助支架上的第四孔是通孔或盲孔。
其中,所述转轴还包括摩擦片,穿套于所述心轴上,位于所述底座固定支架辅助支架和锁紧装置之间。
其中,所述连接底座的定位支架还包括凸轮和凹轮,穿套于所述心轴上,位于所述底座固定支架辅助支架和摩擦片之间,所述凸轮上设有第一凸点和第二凸点,所述凸轮通过所述第一凸点和所述底座固定支架辅助支架上的第四孔或第四沟槽与所述底座固定支架辅助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凹轮与所述心轴固定连接,以与所述心轴做同步转动;
当所述翻盖和底座之间小于等于第二预设角度时,所述凸轮上的第二凸点滑入所述凹轮上的凹坑内,当所述翻盖和底座之间大于预设角度时,所述凸轮上的第二凸点滑出所述凹轮上的凹坑。
其中,所述底座固定支架辅助支架和凸轮是两个独立的部件,或者是一次成型的一个部件。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角度范围为80度到100度。
其中,所述锁紧装置包括固定螺母,或固定销。
其中,所述带有翻盖的设备为笔记本电脑,或是带有翻盖的手机或个人数字助理PDA。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笔记本电脑,包括:显示屏,笔记本底座以及连接在显示屏和笔记本底座之间的转轴;所述转轴包括
连接显示屏的长支架,
连接笔记本底座的定位支架,
心轴,所述心轴一端与所述长支架固定连接,以保证所述心轴与所述显示屏同步转动;
扭簧,穿套在所述心轴上,所述扭簧包括从两端延伸而形成的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所述第一支脚与所述长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脚与所述定位支架固定连接;
锁紧装置,穿套在所述心轴上,位于所述心轴的另一端,压紧所述定位支架;
在所述显示屏打开与所述笔记本底座呈第一预设角度范围时,所述扭簧处于自由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角度范围为80度到100度。
其中,所述锁紧装置包括固定螺母,或固定销。
应用本实用新型,避免了由于扭矩过大而导致带有翻盖设备的翻盖的背盖容易破裂的问题,同时由于扭簧扭矩的作用,使得用户开启和关闭都很轻松,提高了用户的使用感受。
再有,由于转轴上增加了一对凸凹轮结构,使得在保证外观整洁的同时,避免了前端开口的问题,以使带有翻盖设备在携带过程中前端不会张嘴。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轴安装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转轴组成部件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扭簧安装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转轴组成部件图;
图5a、5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扭簧安装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转轴组成部件图;
图7a、7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扭簧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再做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调节扭矩的转轴,安装于带有翻盖设备的翻盖和底座之间,包括:连接翻盖的长支架,连接底座的定位支架,心轴,所述心轴一端与所述长支架固定连接,以保证所述心轴与所述长支架同步转动;扭簧,穿套在所述心轴上,所述扭簧包括从两端延伸而形成的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所述第一支脚与所述长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脚与所述定位支架固定连接;锁紧装置,穿套在所述心轴上,位于所述心轴的另一端,压紧所述定位支架;在所述翻盖打开与所述底座呈第一预设角度范围时,所述扭簧处于自由状态。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角度范围可以是80~100度,例如具体可以是是80度,85度,90度,95度,100度。下面以90度为例进行说明。
以下仍以笔记本电脑为例进行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轴安装示意图。转轴2连接在显示屏1和笔记本底座3之间,起支撑屏幕开启的作用。
实施例一:
参见图2和图3,其分别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转轴组成部件图和扭簧安装示意图。转轴包括长支架21,扭簧22,心轴23,支撑圈24,底座固定支架25,摩擦片26,固定螺母27。长支架21,扭簧22,底座固定支架25,摩擦片26依次穿附于心轴23上,支撑圈24位于底座固定支架25内,且所述支撑圈24和底座固定支架25都穿套于所述心轴上;固定螺母27通过摩擦片26压紧底座固定支架25,旋固所述心轴23的端部。上述支撑圈24和底座固定支架25可被统称为连接底座的定位支架,且支撑圈24和底座固定支架25可以是两个独立的部件,或者,支撑圈24和底座固定支架25所构成的连接底座的定位支架是一次成型的一个部件。上述摩擦片26是可选部件。
其中心轴23穿入长支架21的孔212内紧密固定,保证二者同步转动。扭簧22包括从两端延伸而形成的第一支脚221和第二支脚222,扭簧22的第一支脚221插入长支架21上设置的第一孔211内,扭簧22的第二支脚222插入底座固定支架25上设置的第二孔251内。长支架21锁附于显示屏1上,带动显示屏1绕心轴23转动。底座固定支架25锁附于笔记本底座3上。因此在显示屏1开启过程中扭簧22的第一支脚221随长支架21的转动而转动,第二支脚222保持静止,这样使扭簧22产生扭矩。上述长支架21上的第一孔211和底座固定支架25上的第二孔251可以是通孔或盲孔,上述第一孔211和第二孔251也可以由第一沟槽213和第二沟槽252替代。
由于本实施例中的扭簧22在显示屏1打开90度时处于自由状态,因此在0度到180度的开启过程中可分为如下两个阶段:0到90度开启过程中,扭簧22会产生一个与转轴扭矩相反方向的力矩,同时这个力矩是随开启角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在开启到90度时减小到零;在90度到180度开启过程中,扭簧22会产生一个与转轴扭矩方向相同的力矩,这个力矩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即随开启角度的继续增大而增大,也就是说在显示屏1处于开启90度时,扭簧22的力矩是零,在显示屏1打开到最大角度即180度时,扭簧22产生的扭矩最大,合力矩也同步达到最大,可以防止显示屏1由于自重自己坠落。这样,避免了由于开启时转轴扭矩过大而使显示屏的背盖破裂,同时带给用户的感觉就是可以轻松打开显示屏。
在闭合过程中,正好相反,即在180度到0度的闭合过程中也可分为如下两个阶段:180度到90度闭合过程中,扭簧22会产生一个与转轴扭矩相反方向的力矩,同时这个力矩随闭合角度的减小而逐渐减小,在闭合到90度时减小到零;在90度到0度闭合过程中,扭簧22会产生一个与转轴扭矩方向相同的力矩,这个力矩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在闭合到0度(完全闭合)时,扭簧22产生的扭矩最大,合力矩也同步达到最大,可以防止显示屏1由于自重自己坠落(如防止显示屏1即将关闭时由于自重自己坠落到底座3上)。这样,避免了由于闭合时转轴扭矩过大而使显示屏的背盖破裂,同时带给用户的感觉就是可以轻松闭合显示屏。
在开启和闭合的初始阶段,由于扭簧的调节作用,一方面用户感受的力矩都是比较小的,所以可以实现轻松开启、闭合的目的,另一方面由于整个转轴合力作用给笔记本底座的力矩也是一个相对较小的力矩,这个力矩只要小于笔记本电脑底座自重产生的力矩就可以有效防止笔记本底座被抬起。
实施例二
扭簧22也可以有另外一种固定方式,参见图4、图5a和图5b,其分别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转轴组成部件图和扭簧安装示意图。
转轴包括长支架21,扭簧22,心轴23,底座固定支架25,摩擦片26,固定螺母27,扭簧固定套28和底座固定支架辅助支架29。长支架21,底座固定支架25,扭簧固定套28,扭簧22,底座固定支架辅助支架29,摩擦片26依次穿于心轴23上,固定螺母27通过摩擦片26压紧座固定支架辅助支架29,旋固所述心轴23的端部。上述底座固定支架25和底座固定支架辅助支架29可被统称为连接底座的定位支架,上述摩擦片26是可选部件。
其中长支架21和心轴23为紧密固定,可保证二者同步转动,扭簧固定套28也一样和心轴23紧密固定,可以与心轴23同步转动。扭簧22位于所述扭簧固定套28和底座固定支架辅助支架29之间,扭簧22包括从两端延伸而形成的第一支脚221和第二支脚222,扭簧22的第一支脚221插于扭簧固定套28上设置的第三孔281内,通过所述扭簧固定套28实现与所述长支架21固定连接,可以随心轴23同步转动,即当开合显示屏1时第一支脚221随显示屏1的转动而转动。扭簧22的第二支脚222插于底座固定支架辅助支架29上设置的第四孔291内,在显示屏1开合时保持静止。上述第三孔281和291可以是通孔也可是盲孔,上述第三孔281和291也可以由第三沟槽282和第四沟槽292替代。
其调节原理与实施例一相同:由于本实施例中的扭簧22在显示屏1打开90度时处于自由状态,因此在0度到180度的开启过程中可分为如下两个阶段:0到90度开启过程中,扭簧22会产生一个与转轴扭矩相反方向的的力矩,同时这个力矩是随开启角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在开启到90度时减小到零;在90度到180度开启过程中,扭簧22会产生一个与转轴扭矩方向相同的力矩,这个力矩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即随开启角度的继续增大而增大,也就是说在显示屏1处于开启90度时,扭簧22的力矩是零,在显示屏1打开到最大角度即180度时,扭簧22产生的扭矩最大,合力矩也同步达到最大,可以防止显示屏1由于自重自己坠落。这样,避免了由于开启时转轴扭矩过大而使显示屏的背盖破裂,同时带给用户的感觉就是可以轻松打开显示屏。
在闭合过程中,正好相反,即在180度到0度的闭合过程中也可分为如下两个阶段:180度到90度闭合过程中,扭簧22会产生一个与转轴扭矩相反方向的力矩,同时这个力矩随闭合角度的减小而逐渐减小,在闭合到90度时减小到零;在90度到0度闭合过程中,扭簧22会产生一个与转轴扭矩方向相同的力矩,这个力矩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在闭合到0度(完全闭合)时,扭簧22产生的扭矩最大,合力矩也同步达到最大,可以防止显示屏1由于自重自己坠落(如防止显示屏1即将关闭时由于自重自己坠落到底座3上)。这样,避免了由于闭合时转轴扭矩过大而使显示屏的背盖破裂,同时带给用户的感觉就是可以轻松闭合显示屏。
实施例三
通常在笔记本电脑的设计上,都会增加一个锁扣来保证笔记本电脑闭合时显示屏1可以与底座3紧密固定,前端不会张口。但是现在很多笔记本为了外观简洁,就去掉了锁扣设计。针对可能出现的前端开口问题,在方案二的基础上衍生出一种新的方案,在原转轴基础上增加了一对凸凹轮机构,其优点在于,当笔记本电脑屏幕闭合到第二预设角度如15度时(也可以是其他的角度,如5度、10度等,具体可由实际设计决定),如果继续闭合即当笔记本电脑屏幕和底座之间小于等于这个第二预设角度,笔记本屏幕就自动闭合。这个设计因为凸凹轮结构的存在使笔记本的闭合更加紧密。在携带过程中,前端不会张嘴如附图。
方案简述如下:
参见图6,图7a和图7b,转轴包括长支架21,扭簧22,心轴23,底座固定支架25,摩擦片26,固定螺母27,扭簧固定套28,底座固定支架辅助支架29,凸轮210,凹轮211。长支架21,底座固定支架25,扭簧固定套28,扭簧22,底座固定支架辅助支架29,摩擦片26依次穿于心轴23上,固定螺母27通过摩擦片26压紧座固定支架辅助支架29,旋固所述心轴23的端部。上述底座固定支架25和底座固定支架辅助支架29可被统称为连接底座的定位支架,上述摩擦片26是可选部件。
其中长支架21和心轴23为紧密固定,可保证二者同步转动,扭簧固定套28也一样和心轴23紧密固定,可以与心轴23同步转动。扭簧22位于所述扭簧固定套28和底座固定支架辅助支架29之间,扭簧22包括从两端延伸而形成的第一支脚221和第二支脚222,扭簧22的第一支脚221插于扭簧固定套28上的第三孔281内,通过所述扭簧固定套28实现与所述长支架21固定连接,可以随心轴23同步转动,也即扭簧22的第一支脚221通过扭簧固定套28与长支架21固定,这样当开合显示屏1时第一支脚221随显示屏1的转动而转动。扭簧22的第二支脚222插于底座固定支架辅助支架29上的第四孔291内,在显示屏1开合时保持静止。上述第三孔281和291可以是通孔也可是盲孔,上述第三孔281和291也可以由第三沟槽282和第四沟槽292替代。以上与实施例二相应的内容相同。
上述连接底座的定位支架还可以包括凸轮210和凹轮211。凸轮210,凹轮211也固定安装于心轴23上,其中凸轮210通过其上设置的第一凸点2101(图未示)与第四孔291固定于底座固定支架辅助支架29。由于凸轮210穿于心轴23上的孔为直径略大于心轴23的直径。因此当转轴转动时,凸轮210和底座固定支架辅助支架29一起保持静止。而凹轮211与心轴23连接的孔是与心轴23截面形状一样的孔,同时为紧密固定,所以凹轮211随心轴23做同步转动。当打开笔记本电脑LCD屏幕大于第二预设角度如15度时,凸轮210上设置的第二凸点2102(图未示)就从凹轮211与之配合的凹坑2111(图未示)内滑出,实现正常的开合,当闭合笔记本电脑LCD屏幕小于等于第二预设角度如15度时,凸轮210的第二凸点2102就滑入凹轮211与之配合的凹坑2111内,由于凹轮211会受到摩擦弹片26的挤压,使凸凹轮之间有一比较大的力,因此能保证笔记本的闭合更加紧密。在携带过程中,前端不会张嘴。在无锁扣设计的笔记本内更加实用,具有技术优势。
上述底座固定支架辅助支架29和凸轮210可以是两个独立的部件,也可以是一次成型的一个部件。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例三所示方案中,210也可以为凹轮,211为凸轮,其实现原理与上述相同,不再重复赘述。
上述所有实施例中均是以固定螺母来压紧定位支架的,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是定位销或其他定位工具,在此,可将压紧定位支架的工具统称为锁紧装置。
以上实施例均是以笔记本电脑为例进行说明,上述方案完全可以应用到带翻盖的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DA)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笔记本电脑,包括:显示屏1,笔记本底座3以及连接在显示屏1和笔记本底座3之间的转轴2;所述转轴包括
连接显示屏1的长支架21,连接笔记本底座3的定位支架,
心轴23,所述心轴一端与所述长支架21固定连接,以保证所述心轴23与所述显示屏1同步转动;
扭簧22,穿套在所述心轴23上,所述扭簧22包括从两端延伸而形成的第一支脚221和第二支脚222,所述第一支脚221与所述长支架2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脚222与所述定位支架固定连接;
锁紧装置,穿套在所述心轴上,位于所述心轴的另一端,压紧所述定位支架;
在所述显示屏打开与所述笔记本底座呈第一预设角度范围时,所述扭簧处于自由状态。
上述第一预设角度范围为80度到100度,例如具体可以是是80度,85度,90度,95度,100度。下面以90度为例进行说明。
上述锁紧装置包括固定螺母,或固定销。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第一预设角度再做进一步说明。可以理解,扭簧在自由状态下,两个支脚的固定位置之间具有一角度,在此将该角度称为α1;长支架21上第一孔221与心轴之间形成第一面,底座固定支架25上第二孔251与心轴之间形成的第二面,该第一面和第二面之间形成一个夹角,在此将该夹角的角度称为α2。底座固定支架辅助支架29上第四孔291与心轴之间形成的第三面,该第一面和第三面之间也形成一个夹角,在此将该夹角的角度称为α3。
在笔记本显示屏打开与所述底座呈90度时,只要保证上述α2或α3等于扭簧在自由状态下两个支脚的固定位置之间具有的角度α1,就可以实现在所述笔记本显示屏打开与所述底座呈90度时,所述扭簧处于自由状态;具体的,可通过控制第一孔221、第二孔251和/或第四孔291的位置来保证上述α2或α3等于α1。
同理,也可以让所述笔记本显示屏打开与所述底座呈80度、100度、130度或者其他的任意角度时,使所述扭簧处于自由状态,也即只要保证上述α2或α3等于α1即可,当然在上述具体实施例中,以90度以及90度左右的范围最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6)

1、一种可调节扭矩的转轴,安装于带有翻盖设备的翻盖和底座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翻盖的长支架,
连接底座的定位支架,
心轴,所述心轴一端与所述长支架固定连接,以保证所述心轴与所述长支架同步转动;
扭簧,穿套在所述心轴上,所述扭簧包括从两端延伸而形成的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所述第一支脚与所述长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脚与所述定位支架固定连接;
锁紧装置,穿套在所述心轴上,位于所述心轴的另一端,压紧所述定位支架;
在所述翻盖打开与所述底座呈第一预设角度范围时,所述扭簧处于自由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扭矩的转轴,其特征在于,
所述长支架上还设置有第一孔,所述扭簧的第一支脚通过插入所述第一孔与所述长支架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底座的定位支架包括支撑圈和底座固定支架,
所述支撑圈位于所述底座固定支架内,所述支撑圈和底座固定支架都穿套于所述心轴上;
所述底座固定支架上设有第二孔或第二沟槽,所述扭簧的第二支脚插入所述第二孔或第二沟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扭矩的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圈和底座固定支架是两个独立的部件,或者,所述支撑圈和底座固定支架所构成的连接底座的定位支架是一次成型的一个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扭矩的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支架上的第一孔和所述底座固定支架上的第二孔是通孔或盲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扭矩的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还包括摩擦片,穿套于所述心轴上,位于所述底座固定支架和锁紧装置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扭矩的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还包括扭簧固定套,与所述心轴固定连接,以保证与所述心轴同步转动;
所述连接底座的定位支架包括依次穿套于所述心轴上的底座固定支架,底座固定支架辅助支架,
所述扭簧位于所述扭簧固定套和底座固定支架辅助支架之间,所述扭簧固定套上设有第三孔或第三沟槽,所述底座固定支架辅助支架上设有第四孔或第四沟槽,所述扭簧的第一支脚插入所述第三孔或第三沟槽,通过所述扭簧固定套与所述长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扭簧的第二支脚插入所述第四孔或第四沟槽,通过所述底座固定支架辅助支架与所述定位支架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节扭矩的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固定套上的第三孔和所述底座固定支架辅助支架上的第四孔是通孔或盲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节扭矩的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还包括摩擦片,穿套于所述心轴上,位于所述底座固定支架辅助支架和锁紧装置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调节扭矩的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底座的定位支架还包括凸轮和凹轮,穿套于所述心轴上,位于所述底座固定支架辅助支架和摩擦片之间,所述凸轮上设有第一凸点和第二凸点,所述凸轮通过所述第一凸点和所述底座固定支架辅助支架上的第四孔或第四沟槽与所述底座固定支架辅助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凹轮与所述心轴固定连接,以与所述心轴做同步转动;
当所述翻盖和底座之间小于等于第二预设角度时,所述凸轮上的第二凸点滑入所述凹轮上的凹坑内,当所述翻盖和底座之间大于预设角度时,所述凸轮上的第二凸点滑出所述凹轮上的凹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调节扭矩的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固定支架辅助支架和凸轮是两个独立的部件,或者是一次成型的一个部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扭矩的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角度范围为80度到100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扭矩的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包括固定螺母,或固定销。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扭矩的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有翻盖的设备为笔记本电脑,或是带有翻盖的手机或个人数字助理PDA。
14、一种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屏,笔记本底座以及连接在显示屏和笔记本底座之间的转轴;所述转轴包括
连接显示屏的长支架,
连接笔记本底座的定位支架,
心轴,所述心轴一端与所述长支架固定连接,以保证所述心轴与所述显示屏同步转动;
扭簧,穿套在所述心轴上,所述扭簧包括从两端延伸而形成的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所述第一支脚与所述长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脚与所述定位支架固定连接;
锁紧装置,穿套在所述心轴上,位于所述心轴的另一端,压紧所述定位支架;
在所述显示屏打开与所述笔记本底座呈第一预设角度范围时,所述扭簧处于自由状态。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角度范围为80度到100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包括固定螺母,或固定销。
CNU2008201087854U 2008-06-23 2008-06-23 可调节扭矩的转轴及一种笔记本电脑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21551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087854U CN201221551Y (zh) 2008-06-23 2008-06-23 可调节扭矩的转轴及一种笔记本电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087854U CN201221551Y (zh) 2008-06-23 2008-06-23 可调节扭矩的转轴及一种笔记本电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221551Y true CN201221551Y (zh) 2009-04-15

Family

ID=40575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108785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21551Y (zh) 2008-06-23 2008-06-23 可调节扭矩的转轴及一种笔记本电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221551Y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38153A (zh) * 2010-07-16 2012-02-01 安捷资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电脑定位转轴改进
CN102116346B (zh) * 2009-12-30 2013-05-2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半自动翻转的转轴结构及使用该转轴结构的手机
CN104345781A (zh) * 2013-08-08 2015-02-1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170219A (zh) * 2018-02-11 2018-06-15 鞍山佳创博科技有限公司 一体计算机显示屏悬停机构及包含该机构的一体计算机
CN108468707A (zh) * 2018-06-29 2018-08-3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转轴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176385A (zh) * 2020-01-15 2020-05-19 泰州汇锦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电脑转轴外壳结构
CN112181053A (zh) * 2020-09-10 2021-01-05 深圳市蓝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单手开合的笔记本电脑转轴结构
CN113235150A (zh) * 2021-03-31 2021-08-10 泰州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镀夹持装置及电镀设备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16346B (zh) * 2009-12-30 2013-05-2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半自动翻转的转轴结构及使用该转轴结构的手机
CN102338153A (zh) * 2010-07-16 2012-02-01 安捷资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电脑定位转轴改进
CN104345781A (zh) * 2013-08-08 2015-02-1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170219A (zh) * 2018-02-11 2018-06-15 鞍山佳创博科技有限公司 一体计算机显示屏悬停机构及包含该机构的一体计算机
CN108170219B (zh) * 2018-02-11 2024-04-30 鞍山佳创博科技有限公司 一体计算机显示屏悬停机构及包含该机构的一体计算机
CN108468707A (zh) * 2018-06-29 2018-08-3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转轴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176385A (zh) * 2020-01-15 2020-05-19 泰州汇锦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电脑转轴外壳结构
CN111176385B (zh) * 2020-01-15 2023-06-30 泰州汇锦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电脑转轴外壳结构
CN112181053A (zh) * 2020-09-10 2021-01-05 深圳市蓝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单手开合的笔记本电脑转轴结构
CN112181053B (zh) * 2020-09-10 2021-07-13 深圳市蓝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单手开合的笔记本电脑转轴结构
CN113235150A (zh) * 2021-03-31 2021-08-10 泰州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镀夹持装置及电镀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21551Y (zh) 可调节扭矩的转轴及一种笔记本电脑
CN105531641A (zh) 用于电子设备的摩擦铰链
CN209845038U (zh) 一种面板可升降的手机支架
CN108700914A (zh) 一种平板电脑用保护套和二合一电脑
CN202252671U (zh) 显示屏用折叠支撑架
CN101614237A (zh) 铰链结构
CN206920981U (zh) 可翻转滑动键盘的笔记本电脑
CN104769516B (zh) 用于设备的支撑组件
CN102654162B (zh) 铰链装置和包括其的电子设备
WO2003073248A3 (en) Display for a portable terminal
CN102573354B (zh) 滑动模组及具有该滑动模组的电子装置
CN211323563U (zh) 一种大学生用便携式电脑桌
CN203114887U (zh) 枢转机构
CN101605438B (zh) 旋盖机构
CN217582851U (zh) 折叠机构及应用其的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
CN215347515U (zh) 一种可减轻手肘疲劳的电脑桌结构
US20200192429A1 (en) Kickstand for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212233392U (zh) 一种钥匙环
CN204186787U (zh) 一种便携式电子产品的翻盖铰链及便携式电子产品
CN203799333U (zh) 便携式平板电脑蓝牙键盘
CN209672018U (zh) 指环支架
CN205370226U (zh) 自动回位转轴
CN202991827U (zh) 转轴结构
CN101749314A (zh) 转轴结构及应用该转轴结构的电子装置
CN204795167U (zh) 一种带镜架的手机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415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