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15927Y - 一种电源供电架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源供电架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215927Y
CN201215927Y CNU2008200951524U CN200820095152U CN201215927Y CN 201215927 Y CN201215927 Y CN 201215927Y CN U2008200951524 U CNU2008200951524 U CN U2008200951524U CN 200820095152 U CN200820095152 U CN 200820095152U CN 201215927 Y CN201215927 Y CN 201215927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electric pressure
pressure converter
isolated
direct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09515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洪波
杨勇
贾艳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82009515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215927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215927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215927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源供电架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源供电架构,包括至少一个交流-直流电压转换器;至少一个隔离式直流-直流电压转换器;至少一个非隔离式负载点直流-直流电压转换器,每一个所述非隔离式负载点直流-直流电压转换器用于提供一个第一直流输出电压;至少一个隔离式负载点直流-直流电压转换器,每一个所述隔离式负载点直流-直流电压转换器用于提供一个第二直流输出电压。通过应用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多种电压,实现了单板与电源架构之间的灵活配置,降低了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电源供电架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源供电架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源供电架构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分布式电源架构DPA(Distributed Power Architecture);另一种是中间总线架构IBA(Intermediate BusArchitecture)。
DPA电源架构,有一个连接交流电压的Ac-Dc(交流-直流)电压转换器,它生成一个直流总线电压,该直流总线电压沿系统向四周分布,输入到不同的电路板上,电路板上有多个iPOL(Isolated Point of Loading,隔离式负载点)Dc-Dc(直流-直流)电压转换器,将输入的直流总线电压转化为直流电压输出,为负载供电。
IBA电源架构,有一个连接交流电压的Ac-Dc电压转换器,它生成一个直流总线电压,该直流总线电压沿系统向四周分布,输入到不同的电路板上,每个电路板上都有一个独立的隔离式(Isolated)Dc-Dc电压转换器,也称为总线(Bus)电压转换器,其将直流总线电压输出到中间总线供给单板上的多个niPOL(Non Isolated Point of Loading,非隔离式负载点)Dc-Dc电压转换器,最终输出直流电压为负载供电。因为这个附加的转换级(即:总线电压转换器),中间总线架构也被称作2级分布式电源架构。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单板与电源架构之间无法灵活配置,因为无论是DPA架构还是IBA架构,均为一种单电源架构,适用于DPA架构的单板不能够接入到IBA架构的电路板上,同样,适用于IBA架构的单板不能够接入到DPA架构的电路板上。如此,假如单板为DPA(或IBA)电源架构,而电路板新开发,要做成IBA(或DPA)电源架构,那目前的技术是必须重新开发支持IBA(或DPA)电源架构的单板,增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源供电架构,实现单板与电源架构之间的灵活配置,降低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源供电架构,包括:
至少一个交流-直流电压转换器;
至少一个隔离式直流-直流电压转换器;
至少一个非隔离式负载点直流-直流电压转换器,每一个所述非隔离式负载点直流-直流电压转换器用于提供一个第一直流输出电压;
至少一个隔离式负载点直流-直流电压转换器,每一个所述隔离式负载点直流-直流电压转换器用于提供一个第二直流输出电压;
其中,每一个所述交流-直流电压转换器的输入为交流电压,输出为直流总线电压,为至少一个所述隔离式直流-直流电压转换器和至少一个所述隔离式负载点直流-直流电压转换器的输入;每一个所述隔离式直流-直流电压转换器的输出为至少一个所述非隔离式负载点直流-直流电压转换器的输入。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源架构至少能够提供一个第一输出电压和一个第二输出电压两种输出电压,至少可供两种单板接入,实现了单板与电源架构之间的灵活配置,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源供电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源供电架构一种实际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源供电架构,能够实现单板与电源架构之间的灵活配置,降低成本。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供电架构。其包括至少一个交流-直流电压转换器;至少一个隔离式直流-直流电压转换器;至少一个非隔离式负载点直流-直流电压转换器,每一个所述非隔离式负载点直流-直流电压转换器用于提供一个第一直流输出电压;至少一个隔离式负载点直流-直流电压转换器,每一个所述隔离式负载点直流-直流电压转换器用于提供一个第二直流输出电压;其中,每一个所述交流-直流电压转换器的输入为交流电压,输出为直流总线电压,为至少一个所述隔离式直流-直流电压转换器和至少一个所述隔离式负载点直流-直流电压转换器的输入;每一个所述隔离式直流-直流电压转换器的输出为至少一个所述非隔离式负载点直流-直流电压转换器的输入。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源架构至少能够提供一个第一输出电压和一个第二输出电压两种输出电压,至少可供两种单板接入,实现了单板与电源架构之间的灵活配置,降低了成本。
需要注意的是,当非隔离式负载点直流-直流电压转换器为两个以上,且位于同一电路板上时,此时它们的输入为同一个隔离式直流-直流电压转换器的输出。这时,每一个所述第一直流输出电压一般是相同的。这样,该电路板至少可以给两个需要相同第一电压的单板供电。
当隔离式负载点直流-直流电压转换器为两个以上,且位于同一电路板上时,这时,每一个所述第二直流输出电压一般是相同的。这样,该电路板至少可以给两个需要相同第二电压的单板供电。
一般而言,第一直流输出电压与第二直流输出电压是不相同的。这样,该电源架构就可以同时为需要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且输入电压不同的两种单板供电。
图2即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源供电架构的一个较佳的实际应用场景。在图2中,交流电压进入背板后,背板通过其自身的交流-直流电压转换器,将交流电压转换成-48V直流总线电压,经过缓启动使电压稳定后,一方面可以将-48V直接提供给一种型号的底板,扣板及接口板等单板,它们再通过自身的隔离式负载点直流-直流电压转换器将-48V直流总线电压转换为自己所需要的电压。
另一方面,-48V直流总线电压经过缓启动稳定后,再经过底板上的隔离式直流-直流电压转换器进行电压转换,将-48V直流电压转换成为12V直流电压,提供给另一种型号的底板、扣板及接口板等单板,它们再通过自身的非隔离式负载点直流-直流电压转换器将12V转化为自己需要的电压。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源供电架构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电源供电架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交流-直流电压转换器;
至少一个隔离式直流-直流电压转换器;
至少一个非隔离式负载点直流-直流电压转换器,每一个所述非隔离式负载点直流-直流电压转换器用于提供一个第一直流输出电压;
至少一个隔离式负载点直流-直流电压转换器,每一个所述隔离式负载点直流-直流电压转换器用于提供一个第二直流输出电压;
其中,每一个所述交流-直流电压转换器的输入为交流电压,输出为直流总线电压,为至少一个所述隔离式直流-直流电压转换器和至少一个所述隔离式负载点直流-直流电压转换器的输入;每一个所述隔离式直流-直流电压转换器的输出为至少一个所述非隔离式负载点直流-直流电压转换器的输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供电架构,其特征在于,当非隔离式负载点直流-直流电压转换器为两个以上,且位于同一电路板上时,每一个所述第一直流输出电压是相同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供电架构,其特征在于,当隔离式负载点直流-直流电压转换器为两个以上,且位于同一电路板上时,每一个所述第二直流输出电压是相同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供电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流输出电压与所述第二直流输出电压是不相同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供电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直流电压转换器位于背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供电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式直流-直流电压转换器位于底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源供电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隔离式负载点直流-直流电压转换器位于底板、扣板或接口卡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供电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式负载点直流-直流电压转换器位于底板、扣板或接口卡上。
CNU2008200951524U 2008-06-27 2008-06-27 一种电源供电架构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15927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951524U CN201215927Y (zh) 2008-06-27 2008-06-27 一种电源供电架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951524U CN201215927Y (zh) 2008-06-27 2008-06-27 一种电源供电架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215927Y true CN201215927Y (zh) 2009-04-01

Family

ID=405211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095152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15927Y (zh) 2008-06-27 2008-06-27 一种电源供电架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215927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65268A (zh) * 2014-06-17 2014-09-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片上供电网络
CN108900086A (zh) * 2018-08-01 2018-11-27 环鸿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可程序隔离式电源电路架构及系统
WO2021217291A1 (en) * 2020-04-26 2021-11-0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ower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65268A (zh) * 2014-06-17 2014-09-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片上供电网络
CN104065268B (zh) * 2014-06-17 2017-12-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片上供电网络
CN108900086A (zh) * 2018-08-01 2018-11-27 环鸿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可程序隔离式电源电路架构及系统
CN108900086B (zh) * 2018-08-01 2020-01-17 环鸿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可程序隔离式电源电路结构及系统
WO2021217291A1 (en) * 2020-04-26 2021-11-0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ower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46044B2 (en) Power conversion and distribution scheme for electronic equipment racks
CN104682375A (zh) 数据中心的供电设备和供电方法
DE602008003207D1 (de) Leistungswandler und verfahren unter verwendung neetrieb
WO2008103696A8 (en) 3-phase high power ups
US20090179494A1 (en) On-line uninterruptible power system
CN102082460B (zh) 一种cpci电源装置及系统
CN201215927Y (zh) 一种电源供电架构
CN103828231A (zh) 资源池放大器
CN102299620A (zh) 一种电压转换电路及手持设备
US20210111567A1 (en) Voltage Balancing System
WO2021082927A1 (zh) 一种电源模组及整机柜
US20090278408A1 (en) Integrated dc power system with one or more fuel cells
CN201656278U (zh) 一种机柜供电系统
US20090179487A1 (en) Distributed power architecture having centralized control unit
WO2006065435B1 (en) Power system with redundant power supply apparatus
TW201126863A (en) Battery charging/discharging system
CN103595038B (zh) 主动均流及降压均流合并应用的电源系统及电源系统组合
CN103576820B (zh) 具负载平衡功能的切换式电源供应装置
US20130057072A1 (en) Uninterrupted power supply apparatus and power-supplying method for the same
WO2014026350A1 (zh)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控制系统及液晶显示装置
US11368092B2 (en) Interleaved multiphase converter with coupled inductor and active clamp circuit
TWI513160B (zh) Power supply system and its DC converter
CN220570350U (zh) 数据机房
US7844841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06774766B (zh) 桌面处理器的供电架构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401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