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13112Y - 一种改良的电磁开关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良的电磁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213112Y
CN201213112Y CNU200820086896XU CN200820086896U CN201213112Y CN 201213112 Y CN201213112 Y CN 201213112Y CN U200820086896X U CNU200820086896X U CN U200820086896XU CN 200820086896 U CN200820086896 U CN 200820086896U CN 201213112 Y CN201213112 Y CN 201213112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electromagnetic switch
coil
movable contact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08689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庄道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uanfang Automobile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庄道芳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庄道芳 filed Critical 庄道芳
Priority to CNU20082008689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213112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213112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213112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iving Mechanisms And Operating Circuits Of Arc-Extinguishing High-Tensi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良的电磁开关,属于开关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电磁开关生产成本过高的问题。本改良的电磁开关包括电磁铁部分和开关部分,所述的电磁铁部分包括内部带有铁芯的筒状线圈支架,线圈支架上绕有线圈,上述开关部分设置于线圈支架的端部,线圈由铝或铝合金材料制作而成。本电磁开关的线圈使用铝或铝合金材料代替原先的铜制作而成,在不影响电磁场强度的前提下,大大减低了生产成本。此外,静触头由两种不同材料制成的部件组成,与动触片接触的一端采用铜材料制成,这样的静触头具有导电性能较强,抗扭力较大、耐久性较好、成本较低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改良的电磁开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开关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由利用电磁场的变化而操作的开关,特别涉及一种电磁开关。
背景技术
电磁开关分交流和直流两种,一般用于远距离、频繁起动的电力设备接通与分断之用,利用按钮开关通过电磁开关安全快捷地控制所用的电力设备,以较小的电压和电流来控制高压、高电流设备的工作,具有安全可靠的优点。
电磁开关中的许多部件都是采用铜材料制作而成的,但是随着目前市场上铜价的上涨,使得电磁开关的生产成本也随之升高,如何降低电磁开关的生产成本也就成为目前各电磁开关生产厂家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电磁开关所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出了一种生产成本低的电磁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改良的电磁开关,包括电磁铁部分和开关部分,所述的电磁铁部分包括内部带有铁芯的筒状线圈支架,线圈支架上绕有线圈,上述开关部分设置于线圈支架的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圈由铝或铝合金材料制作而成。
电磁开关的原理是给线圈一个小电流,产生的电磁场带动铁芯运动,使开关部分的线路闭合,这样电源的电流就通过开关部分输送给大功率电力设备。本改良的电磁开关使用铝或者铝合金代替原先的铜材料来制成线圈。
在上述的一种改良的电磁开关中,所述的开关部分包括盖板及穿设在盖板上的两个静触头,静触头与铁芯之间设有动触头杆,上述的动触头杆上设有能同时与上述两个静触头接触的动触片,动触头杆上套接有复位弹簧,并且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动触片和盖板接触。
各个静触头的两端分别位于盖板的两侧,静触头的内端用于与动触片接触,外端连接在电力设备的供电线路上。动触头杆垂直于盖板设置,线圈通电后,铁芯受力后沿铁芯轴向往盖板方向推动动触头杆,直至动触头杆上的动触片同时与两个静触头的内端接触,铁芯推动动触头杆移动的过程中,复位弹簧被持续压缩。两个静触头之间被动触片所导通,电力设备的供电线路闭合,完成对电力设备的供电。线圈断电后,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在动触片上,推动动触片和动触头杆远离静触头的内端,电力设备失电。复位弹簧套接在动触头杆上,起定位和复位作用。
在上述的一种改良的电磁开关中,所述的静触头的内端固连有静触片,上述的静触头采用铁材料制作而成,静触片采用铜材料制作而成。节省了铜材料的用量,又不影响导电性。
在上述的一种改良的电磁开关中,所述的静触头的内端端部开有凹槽,上述静触片嵌在凹槽中。凹槽的形状与静触片的形状相配合,静触片完全嵌在凹槽中。
在上述的一种改良的电磁开关中,所述的静触片与动触片接触的一侧是凹凸面,也可以是平面。
在上述的一种改良的电磁开关中,所述的静触头和静触片之间通过焊接固连在一起。采用焊接技术固连在一起较为牢固。
在上述的一种改良的电磁开关中,所述的铁芯由软铁或硅钢制作而成。这样的铁芯在通电时有磁性,断电后就随之消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电磁开关的线圈使用铝或铝合金材料代替原先的铜制作而成,在不影响电磁场强度的前提下,大大减低了生产成本。此外,静触头由两种不同材料制成的部件组成,与动触片接触的一端采用铜材料制成,这样的静触头具有导电性能较强,抗扭力较大、耐久性较好、成本较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改良的电磁开关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静触头和静触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在实施例一中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在实施例二中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在实施例三中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在实施例四中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2在实施例五中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2在实施例六中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线圈支架;2、铁芯;3、线圈;4、外壳;5、盖板;6、垫圈;7、铁芯弹簧;8、静触头;81、凹槽;82、静触片;9、动触头杆;92、动触片;10、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改良的电磁开关包括一个圆筒状的线圈支架1,线圈支架1的内部设有由软铁制成的铁芯2,线圈支架1的外表面绕有线圈3,线圈支架1与铁芯2配合后装在外壳4中。线圈支架1的其中一个端部盖有盖板5,盖板5与线圈支架1之间还设有环形垫圈6。本实施例中,线圈3采用铝材料制作而成,铁芯2与盖板5之间设有铁芯弹簧7。
盖板5上垂直设置有两个静触头8,各个静触头8穿过盖板5,静触头8靠近线圈支架1的一端为内端,则另一端为外端,外端连接在电力设备的供电线路上。盖板5与铁芯2之间设有一动触头杆9,动触头杆9上设有动触片91,动触头杆9的一端穿过环形垫圈6伸入到线圈支架1内部,另一端套有一个复位弹簧10,复位弹簧10的两端分别作用在动触片91和盖板5上。
如图2所示,静触头8的内端开有凹槽81,凹槽81内设有静触片82,静触片82的形状与凹槽81的形状相匹配并且通过焊接技术固连在一起,静触片82暴露在外的一面为平面。其中静触头8采用铁材料制作而成,静触片82则采用铜材料制作而成。
电磁开关的原理是给线圈3一个小电流,产生的电磁场带动铁芯2运动,使电力设备的供电线路闭合,启动大功率电力设备进入工作状态。
线圈3通电后,产生的电磁场带动铁芯2向盖板5方向运动,铁芯2在运动过程中与动触头杆9伸入线圈支架1内部的一端接触,并推动动触头杆9和动触片91随铁芯2一同前进,直至动触片91同时与两个静触片82接触,在此过程中,复位弹簧10被持续压缩。两个静触头8之间被动触片91所导通后,电力设备的供电线路则实现闭合,完成对电力设备的供电。铁芯2在运动过程中,同样将铁芯弹簧7进行压缩。
线圈3断电后,电磁场消失,作用在动触头杆9和铁芯2上的作用力也随之撤销,复位弹簧10的弹力作用在动触片91上,推动动触片91和动触头杆9远离静触片82,电力设备的供电线路断开。同样的,铁芯弹簧7也将铁芯2推回到初始位置。
如图3~8所示,静触片82的表面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凹凸面。实施例一中的静触片82的表面是平面,而实施例二至实施例六中的接触片82的表面为凹凸面。实施例二中的接触片82表面的凹凸面呈斜线形,实施例三中的接触片82表面的凹凸面呈菱形,实施例四中的接触片82表面的凹凸面呈方块形,实施例五中的接触片82表面的凹凸面呈散点形,实施例六中的接触片82表面的凹凸面呈直线形。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改良的电磁开关,包括电磁铁部分和开关部分,所述的电磁铁部分包括内部带有铁芯(2)的筒状线圈支架(1),线圈支架(1)上绕有线圈(3),上述开关部分设置于线圈支架(1)的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圈(3)由铝或铝合金材料制作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的电磁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关部分包括盖板(5)及穿设在盖板(5)上的两个静触头(8),静触头(8)与铁芯(2)之间设有动触头杆(9),上述的动触头杆(9)上设有能同时与上述两个静触头(8)接触的动触片(92),动触头杆(9)上套接有复位弹簧(10),并且复位弹簧(10)的两端分别与动触片(92)和盖板(5)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良的电磁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触头(8)的内端固连有静触片(82),上述的静触头(8)采用铁材料制作而成,静触片(82)采用铜材料制作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改良的电磁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触头(8)的内端端部开有凹槽(81),上述静触片(82)嵌在凹槽(81)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改良的电磁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触片(82)与动触片(92)接触的一侧是凹凸面,也可以是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改良的电磁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触头(8)和静触片(82)之间通过焊接固连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改良的电磁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铁芯(2)由软铁或硅钢制作而成。
CNU200820086896XU 2008-05-21 2008-05-21 一种改良的电磁开关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13112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86896XU CN201213112Y (zh) 2008-05-21 2008-05-21 一种改良的电磁开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86896XU CN201213112Y (zh) 2008-05-21 2008-05-21 一种改良的电磁开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213112Y true CN201213112Y (zh) 2009-03-25

Family

ID=404972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086896X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13112Y (zh) 2008-05-21 2008-05-21 一种改良的电磁开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213112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8640A (zh) * 2011-12-23 2012-04-18 宁波韵升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磁性开关的起动电动机
CN105280403A (zh) * 2015-10-19 2016-01-27 锦州汉拿电机有限公司 带双层触点的防结冰起动机电磁开关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8640A (zh) * 2011-12-23 2012-04-18 宁波韵升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磁性开关的起动电动机
CN105280403A (zh) * 2015-10-19 2016-01-27 锦州汉拿电机有限公司 带双层触点的防结冰起动机电磁开关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79119B (zh) 一种大电流电源继电器
CN201252059Y (zh) 一种电磁开关
CN105047472B (zh) 一种单极真空接触器
CN201629271U (zh) 电磁开关
CN201213112Y (zh) 一种改良的电磁开关
CN107403707A (zh) 稳磁式接触器
CN105428155A (zh) 新型自断开关
CN217881342U (zh) 一种双铁磁性金属相对式电磁继电器
CN103337414A (zh) 自动断电双向定位节能继电器
CN207637719U (zh) 一种电磁驱动装置及电磁继电器
CN201780910U (zh) 一种器具开关
CN206595199U (zh) 一种性能稳定的继电器
CN202003916U (zh) 接触器线圈控制装置
CN203536307U (zh) 一种带失电保护功能的微功耗、零噪音接触器
CN208368433U (zh) 一种新型继电器
CN203434092U (zh) 一种具有高可靠性启动触点的封闭式接触器
CN207302987U (zh) 稳磁式接触器
CN203950752U (zh) 电磁接触器的触头结构
CN208690174U (zh) 一种新型电气接触器
CN205490079U (zh) 改进的电磁式振动能量收集装置
CN217061923U (zh) 机械切换双线圈节能直流接触器
CN207183173U (zh) 一种pcb板焊接直流接触器
CN213093145U (zh) 一种节能型交流接触器
CN202487489U (zh) 一种带散热装置的户内高压真空断路器操作机构
CN203260535U (zh) 微功耗、零噪音交流接触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ZHEJIANG HUANFANG AUTOMOBILE ELECTRIC APPLIANCE CO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ZHUANG DAOFANG

Effective date: 2011072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728

Address after: 317602 Hongqi Industrial Zone, Kanmen Subdistrict Office, Taizhou, Zhejiang, Yuhuan County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Huanfang Automobile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7602 Kanmen Yuhuan County Hongqi Industrial Zone Zhejiang Zhejiang Fang Fang Automobile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atentee before: Zhuang Daofang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