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68433U - 一种新型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68433U
CN208368433U CN201821228775.4U CN201821228775U CN208368433U CN 208368433 U CN208368433 U CN 208368433U CN 201821228775 U CN201821228775 U CN 201821228775U CN 208368433 U CN208368433 U CN 2083684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destal
elastic slice
piece
new type
arm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2877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City Group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City Group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City Group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City Group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22877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684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684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684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magn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继电器,包括相互扣合的外壳和底座,所述底座的一端设有线圈架,底座的另一端设有静端子位和动端子位,所述静端子位穿设有静端子,动端子位穿设有动端子;所述线圈架依次包括上安装座、绕线轴和下安装座,所述绕线轴内穿设有铁芯,绕线轴上绕制有线圈,所述上安装座安装有7字型结构的轭铁,所述轭铁的纵向端连接有复归弹片,轭铁的横向端与铁芯连接;所述下安装座上安装有衔铁,所述衔铁连接复归弹片;所述底座上还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安插有推动片,所述推动片的一端连接衔铁,推动片的另一端连接动端子,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安装槽安插推动片,提高了继电器使用的稳定性,同时结构更加紧凑。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继电器。
背景技术
电磁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较低的电压去控制较大电流、较高的电压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继电器结构设计不合理,继电器内的推动片无安插固定,内部组件组装不牢靠,容易因碰撞而产生移动,影响继电器使用寿命;另外,现有的继电器结构布置不够紧凑,整体占用空间较大,不利于小空间的继电器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组件安装可靠稳定,整体占用空间小的新型继电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方案如下:一种新型继电器,包括相互扣合的外壳和底座,所述底座的一端设有线圈架,底座的另一端设有静端子位和动端子位,所述静端子位穿设有静端子,动端子位穿设有动端子;所述线圈架依次包括上安装座、绕线轴和下安装座,所述绕线轴内穿设有铁芯,绕线轴上绕制有线圈,所述上安装座安装有7字型结构的轭铁,所述轭铁的纵向端连接有复归弹片,轭铁的横向端与铁芯连接;所述下安装座上安装有衔铁,所述衔铁连接复归弹片;所述底座上还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安插有推动片,所述推动片的一端连接衔铁,推动片的另一端连接动端子。
优选的,所述推动片为片状结构,推动片的顶端设有安插于安装槽内的安插块,推动片的两面分别设有左连接端和右连接端,所述左连接端连接衔铁,右连接端连接动端子,提高安装稳定性和接触灵敏性。
优选的,所述动端子包括固定端和弹片端,所述弹片端的一端连接固定端,弹片端的另一端设有动接触点,所述推动片的右连接端连接弹片端,提高接触灵敏性。
优选的,所述固定端和弹片端通过铆接方式连接,便于安装,提高生产效率。
优选的,所述外壳上设有假端子,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使得焊接更加稳定。
优选的,所述线圈连接有线圈端子。
优选的,所述静端子的一端设有静接触点,所述静接触点和动接触点为正对位置关系,弹片端在推动片的推动下,动接触点与静接触点接触。
优选的,所述底座和线圈架为一体化连接结构,有利于节省基础材料和提高装配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设置安装槽安插推动片,推动片的两面分别设有左连接端和右连接端,左连接端连接衔铁,右连接端连接动端子,提高安装稳定性和接触灵敏性;
2、固定端和弹片端通过铆接方式连接,便于安装,提高生产效率;
3、底座和线圈架为一体化连接结构,有利于节省基础材料和提高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4为底座和线圈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推动片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外壳;2为底座;21为安装槽;3为线圈架;31为上安装座;32为绕线轴;321为线圈;33为下安装座;4为静端子;41为静接触点;5为动端子;51为固定端;52为弹片端;521为动接触点;6为铁芯;7为轭铁;8为复归弹片;9为衔铁;10为推动片;101为安插块;102为左连接端;103为右连接端;11为假端子;12为线圈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照图1-图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继电器,包括相互扣合的外壳和底座,底座的一端设有线圈架,底座的另一端设有静端子位和动端子位,静端子位穿设有静端子,动端子位穿设有动端子;线圈架依次包括上安装座、绕线轴和下安装座,绕线轴内穿设有铁芯,绕线轴上绕制有线圈,上安装座安装有7字型结构的轭铁,轭铁的纵向端连接有复归弹片,轭铁的横向端与铁芯连接;下安装座上安装有衔铁,衔铁连接复归弹片;底座上还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安插有推动片,推动片的一端连接衔铁,推动片的另一端连接动端子。
具体的,本实施例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继电器通电时,铁芯吸附衔铁的横向端,此时衔铁的纵向端推动推动片,推动片推动动端子,使动端子与静端子接触,使继电器所在的工作电路处于闭合状态,接上电源;继电器断电后失去磁性,动端子和静端子断开接触,使工作电路断开。
为了提高安装稳定性和接触灵敏性,本实施例中的推动片为片状结构,推动片的顶端设有安插于安装槽内的安插块,推动片的两面分别设有左连接端和右连接端,左连接端连接衔铁,右连接端连接动端子,衔铁推动左连接端,使得推动片发生摆动,推动片的右连接端推动动端子与静端子接触。
动端子包括固定端和弹片端,弹片端的一端连接固定端,弹片端的另一端设有动接触点,推动片的右连接端连接弹片端,提高接触灵敏性,其中,固定端和弹片端通过铆接方式连接,便于安装,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施例的外壳上设有假端子,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使得焊接更加稳定,线圈连接有线圈端子了,静端子的一端设有静接触点,静接触点和动接触点为正对位置关系,弹片端在推动片的推动下,动接触点与静接触点接触。
为了节省基础材料和提高装配效率,本实施例的底座和线圈架为一体化连接结构,使整个继电器的使用稳定性更强。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8)

1.一种新型继电器,包括相互扣合的外壳(1)和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的一端设有线圈架(3),底座(2)的另一端设有静端子位和动端子位,所述静端子位穿设有静端子(4),动端子位穿设有动端子(5);
所述线圈架(3)依次包括上安装座(31)、绕线轴(32)和下安装座(33),所述绕线轴(32)内穿设有铁芯(6),绕线轴(32)上绕制有线圈(321),所述上安装座(31)安装有7字型结构的轭铁(7),所述轭铁(7)的纵向端连接有复归弹片(8),轭铁(7)的横向端与铁芯(6)连接;所述下安装座(33)上安装有衔铁(9),所述衔铁(9)连接复归弹片(8);
所述底座(2)上还设有安装槽(21),所述安装槽(21)内安插有推动片(10),所述推动片(10)的一端连接衔铁(9),推动片(10)的另一端连接动端子(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片(10)为片状结构,推动片(10)的顶端设有安插于安装槽(21)内的安插块(101),推动片(10)的两面分别设有左连接端(102)和右连接端(103),所述左连接端(102)连接衔铁(9),右连接端(103)连接动端子(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端子(5)包括固定端(51)和弹片端(52),所述弹片端(52)的一端连接固定端(51),弹片端(52)的另一端设有动接触点(521),所述推动片(10)的右连接端(103)连接弹片端(5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51)和弹片端(52)通过铆接方式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上设有假端子(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321)连接有线圈端子(12)。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端子(4)的一端设有静接触点(41),所述静接触点(41)和动接触点(521)为正对位置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和线圈架(3)为一体化连接结构。
CN201821228775.4U 2018-08-01 2018-08-01 一种新型继电器 Active CN2083684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28775.4U CN208368433U (zh) 2018-08-01 2018-08-01 一种新型继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28775.4U CN208368433U (zh) 2018-08-01 2018-08-01 一种新型继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68433U true CN208368433U (zh) 2019-01-11

Family

ID=649239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28775.4U Active CN208368433U (zh) 2018-08-01 2018-08-01 一种新型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6843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03137A (zh) * 2020-09-25 2020-12-18 湖南三易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推杆式继电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03137A (zh) * 2020-09-25 2020-12-18 湖南三易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推杆式继电器
CN112103137B (zh) * 2020-09-25 2023-08-01 湖南三易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推杆式继电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79119B (zh) 一种大电流电源继电器
CN208368433U (zh) 一种新型继电器
CN205319100U (zh) 一种平衡力式磁保持继电器
CN107403707A (zh) 稳磁式接触器
CN201629271U (zh) 电磁开关
CN205335187U (zh) 一种高压直流真空继电器
CN102262980B (zh) 多极小型直流接触器
CN2929948Y (zh) 一种触点大间隙低功耗电磁继电器
CN201616309U (zh) 电容感式磁保持的电磁电器
CN105428155A (zh) 新型自断开关
CN205959895U (zh) 一种新型拍合式双磁路磁保持继电器
CN204792620U (zh) 磁保持继电器总成
CN206595203U (zh) 一种结构简单的继电器
CN205230958U (zh) 直流操作接触器的电磁铁装置
CN207302987U (zh) 稳磁式接触器
CN206379314U (zh) 高稳定性电磁继电器
CN207489764U (zh) 一种紧凑型电磁继电器
CN208225807U (zh) 一种磁钢内置式汽车继电器
CN208352213U (zh) 一种继电器
CN106328446A (zh) 一种磁保持继电器、磁路结构及其工作方法
CN102306562B (zh) 新型永磁机构开关
CN211858534U (zh) 一种抗冲击接触器
CN201213112Y (zh) 一种改良的电磁开关
CN201570453U (zh) 小型大功率继电器
CN109449056A (zh) 一种拍合式磁保持继电器电磁系统及其装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