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07090Y - 一种光纤机械接合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纤机械接合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207090Y
CN201207090Y CNU2008200935625U CN200820093562U CN201207090Y CN 201207090 Y CN201207090 Y CN 201207090Y CN U2008200935625 U CNU2008200935625 U CN U2008200935625U CN 200820093562 U CN200820093562 U CN 200820093562U CN 201207090 Y CN201207090 Y CN 201207090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ber
keeper
sheath body
press
joint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09356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焦胜军
邓伟
宋启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unsea Telecommunication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unsea Telecommunication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unsea Telecommunication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unsea Telecommunications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82009356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207090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207090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207090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纤机械接续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光纤机械接合件,属于通信领域内光纤固定连接领域。包括一个裸光纤对接接合件,所述裸光纤对接接合件包括一个开有容纳光纤的凹槽的接头零件,及一用于将裸光纤保持对抵连接状态的配合件,一用于将接头零件与配合件压紧并保持的外框套壳,其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一个光纤的外保护层固定件。这种光纤接合件结构紧凑,可以很方便的使裸光纤对接接合,又可稳定地保持住光纤的外保护层,且施工中不需要使用其它接合工具。

Description

一种光纤机械接合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纤机械接续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光纤机械接合件,属于通信领域内光纤固定连接领域。
技术背景
随着科技的进步及时代发展,FTTH(光纤到家)的发展使得光纤延伸到用户终端成为产业的热点及发展重点。用户终端的最显著的特点是:数量巨大、点状分布和低成本需求,因而对于光纤的接续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传统的光纤接续方法是将两根不同的光纤用光纤熔接机熔接,熔接具有可靠度高,光学性能优异的特点,但熔接需要电源,熔接设备需要预热,操作时间长而且复杂。所以熔接技术在应付传统的骨干或城域网时,由于光纤需要接续的点集中,而且主要又集中在机房内,可以很大程度上消除预热和需要电源的问题,熔接技术得以长期稳定的使用。
但熔接方式在应对FTTH分散而且总量又巨大的接续问题时,其低效和高成本的劣势已经显露无遗。用于光纤低成本连接装置的开发就成为技术和时代发展的需要。现有光纤固定连接技术着眼于作为临时工具或应急工具对光纤进行连接,无法满足FTTH时代对光纤连接的要求。也有一些国内外厂商正在大力研究适合FTTH时代光纤连接的产品,比如,3M公司的CN1069810A、CN1675573A专利文献,日立的CN1564955A专利文献,安捷伦的CN1752783A专利文献,北电的US005394496A专利文献,住友的JP-A-11-160563专利文献等。但前述文献记载的方案尚存种种不如意之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光纤接合件,这种光纤接合件结构紧凑,可以很方便的使裸光纤对接接合,又可稳定地保持住光纤的外保护层,且施工中不需要使用其它接合工具。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光纤接合件,包括一个裸光纤对接接合件,其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一个光纤的外保护层固定件。
所述裸光纤对接接合件包括一个开有容纳光纤的凹槽的接头零件,及一用于将裸光纤保持对抵连接状态的配合件,一用于将接头零件与配合件压紧并保持的外框套壳。
所述接头零件与配合件存放在一保持件中,所述保持件为一空心圆柱,中空部分用于存放接头零件与配合件。
所述接头零件一面开有容纳光纤的凹槽,另一面设置突起部分;为了能够顺利存放入保持件中,在保持件相应开有导向槽,突起部分的高度超过保持件的壁厚。
所述外框套壳内孔采用规则圆形弧面与不规则圆形弧面相切过渡的结合方式制成,套设在保持件的外围。旋转外框套壳,可使其内孔与接头零件的突起部分相接触。
所述光纤的外保护层固定件包括对称安设在所述保持件两端的两组压装零件,以及与压装零件配合设计的套壳。
所述压装零件整体呈空心圆柱形,一端与保持件配合设计,另一端采用受力可产生弹性形变的齿状设计。
所述套壳配合压装零件设计有锥形内孔。
当套壳套到压装零件齿状端口后,受到套壳锥形内孔的挤压,端口的齿状部分将向内收缩,直径缩小,从而实现对光纤覆盖层或缓冲层的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物总装完成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构件分解图;
图3是如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总装完成图的全剖视图;
图4是当光纤接合件100在刚穿入光纤180后沿着图3中A—A方向截取的断面剖视图;
图5是当光纤接合件100在刚穿入光纤180后沿着图3中B-B方向截取的断面剖视图;
图6是接头零件110的单件立体视图;
图7是配合件120的立体视图;
图8是保持件130的单件立体视图;
图9是与压装零件140的立体视图;
图10是与套壳零件150、160的单件立体视图和全剖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外框套壳170的端面视图(a)与全剖视立体图(b)。
部件标号:
100   光纤接合件
110   接头零件
120   配合件
130   保持件
140   压装零件
150   套壳
160   套壳
170   外框套壳
180   光纤
200   裸光纤对接接合件
300   光纤外保护层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来描述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光纤接合件和该接合件的使用方法。在所有的附图中,相同的零件用相同的标号来标示。
如图2和3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光纤接合件100包括接头零件110、配合件120、保持件130以及压装零件140和套壳150、160,外框套壳170。
其中,接头零件110与配合件120、保持件件130的主体部分136及外框套壳170构成裸光纤181对接接合件200。
而保持件130的压装部分137、压装零件140及套壳150、160则构成光纤的外保护层182固定件300。
具体的,如图6所示,接头零件110是通过在具有传统V型槽的零件上设计加上一突起部分111构成的。接头零件110中的V型槽112,用于存放裸光纤181。突起部分111用于承接外框套壳170的压力,将接续后的裸光纤181压紧并保持。接头零件110的两端还设置有两个喇叭状口113,便于裸光纤181的顺利插入。
如图7所示,配合件120主要包括平滑的主体部分122,与接头零件110的喇叭状口131相配合,两端设置有喇叭状口121,用于引导裸光纤181顺利插入。
如图8所示,保持件130包括有主体部分136,以及一呈管束状的压装部分137。主体部分136为一中空圆柱,用于存放接头零件110与配合件120。与接头零件110上的突起部分111相配合,主体部分136的圆柱壁上开设有导向槽135。
实际上,在本实用新型中,保持件130属于一中间件,其中空圆柱部分主要用于容纳裸光纤对接接合件200中的接头零件110、配合件120,其两端主要适用于连接外保护层固定件300中的压装零件140。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保持件130一端设有呈管束状的压装部分137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零件数目,提高配合的精度。该压装部分137与压装零件140的结构相近,功能完全相同,主要是用于与套壳150、160配合固定光纤的外保护层。实践过程中,也可以将主体部分136与压装部分137可以分开设置。
所以,接下来将一起介绍压装零件140与保持件130的压装部分137。
如图8所示,压装部分137大体为空心圆柱,其一端与保持件的主体部分130相连,另一端轴向开有四个齿槽,形成受力可产生弹性形变的长齿131,具体应用时,齿槽应不少于两个。
而如图9所示,压装零件140也大体为空心圆柱,一端为受力可产生弹性形变的齿状部分,轴向开有至少两个齿槽。
压装零件140与保持件130的压装部分137的长齿端,在与之配合的套壳160、150的锥形内孔的挤压下,将向内收缩,从而固定穿入其中的光纤覆盖层或缓冲层182。
套壳160、150结构相近,功能相同,主要是为了与压装零件140与保持件130的压装部分137的长齿端配合,通过旋转对穿入其中的光纤覆盖层或缓冲层182施加压力,已达到固定的目的。为实现这一目的,它们的内孔163、153均设为锥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不采用任何工具即可实现光纤对接压合过程。因而在该实施例中主要采用了套接旋转的结合方式。
保持件130作为中间件,其压装部分137要与套壳160相连,另一端要与压装零件140相连,因而其上设计的部件也就比较多。在压装部分137外部设置了一用于卡装固定套壳160的第一突起部分132,第一突起部分132可卡套在套壳160的一小孔部162,使得压装零件130与套壳160相对固定。
在保持件130上与压装零件140相连的一端,设置了一通孔部134,此通孔部134可与压装零件140的第二突起部分144相配合,将保持件130的中空部分封闭。
压装零件140为了与保持件130的主体部分136对接安装,其上设置有第二突起部143。而为了与套壳150对接安装,其上同样设置了一突起部142,具有与保持件130的第一突起部132相同的结构与功能,即用于连接外部的套壳150,以实现对光纤保护层的固定。
在保持件130中部,还设置了由三个突起部组成的第二突起部133,第二突起部133可用于固定外框套壳170,并可与外框套壳170的一突出部173配合达到限定外框套壳170位置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套壳160为了与保持件130的压装部分137对接安装。如图10所示,其上设置了一开口型通道161,用于保持件130的第一突起部132的通过,并设置了一小孔部162,当保持件130的第一突起部132通过通道161进入小孔部162时,可达到使套壳160与压装零件130相互固定的目的。
而套壳150为了与压装零件140对接安装,其上也设置了一开口型通道151,用于压装零件140的第一突起部142的通过,并设置了一小孔部152,当压装零件140的第一突起部142通过通道151进入小孔部152时,可使套壳150与压装零件140相互固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外框套壳170作为施力部分,设置了一半具有规则圆形内孔172与一半具有不规则圆形内孔171相切过渡贯通的内孔,套设在保持件130的主体部分136的外围。如图11所示。其中不规则圆形内孔171为椭圆形内孔。
当旋转外框套壳170时,其内孔将与接头零件110的突起部分111相接触,并从不规则圆形内孔171部分过渡到规则圆形内孔172部分,由于规则圆形内孔172的曲率半径大于不规则圆形内孔的曲率半径,所以旋转过程中,接头零件110突起部分111将逐渐受力,对保持件中的裸光纤产生作用力,达到固定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使用前,需要将各个零件组装在一起。图1所示的就是其装配图,而图2所示是各部件的装配分解图。
具体组装顺序为:先将接头零件110与其配合件120对接好,一起装入保持件130的主体部分,然后再把压装零件140与保持件130对接,再在保持件130两端装上套壳160与150,最后再沿着与光纤在光纤通道中延伸时的光纤延伸方向从套壳150一端装入外框套壳170。
组装好这几个零件后的光纤接合件后,应保持各组装零件按顺序装入时的状态,而不可旋转。
同时应做光纤对接接合的准备。利用光纤缓冲覆层去除工具,即光纤剥皮器等将在所要接合的两段光纤180的接合端部处的缓冲覆层182剥去一段预定的长度。在各裸光纤181露出之后,将裸光纤181切割成预定的长度。
然后将两段光纤180分别从套壳160、150的端口处穿入,裸光纤181将经套壳端口后通过保持件130的半开口套管端口131再通过接头零件110的喇叭状口112,即到达接头零件110的光纤存放槽(V型槽)部112处会合;而缓冲覆层182将经套壳端口后进入保持件130的压装部分137以及压装零件140的半开口套管。
图3所示即是两段光纤存放入光纤结合件100内的情形。
图5所示即是光纤180的裸光纤部分181存在于接头零件110的光纤存放槽112内的情形。旋转外框套壳170,其内孔对接头零件110的突起部分111将逐渐施压,使接头零件110与其配合件120相互压紧,并将光纤180裸光纤部分181牢固压装对接在接头零件的光纤存放槽112内。
而压装零件130的突起部分133将卡位固定外框套壳的一外伸部173,使外框套壳170不能再在同一方向做圆周运动;而压装零件130的突起部分也同时限制外框套壳170不能在光纤延伸方向移动,这样,光纤接合件100将持续保持对裸光纤181的压接固定。
图4所示是光纤180缓冲覆层182存放在压装零件140内的情形。此时可对套壳160沿光纤方向施加推力,同时使加旋转力。套壳160受到推力,其内孔就会因为角度差而对保持件130的压装部分137的半开口套管端口131作用压力,使其产生弹性变形,向内收缩,把光纤180的缓冲覆层182牢固抓紧,达到固定光纤缓冲覆层182的目的。当同时旋转套壳160后,可使保持件130的一突起部分132通过套壳160的开口处161到达套壳160的小孔162处,并被固定在此处,可达到固定套壳160的目的,也即能够保持光纤缓冲覆层182被压紧固定。
另一端的套壳150也可使用同样的操作方法使得另一端的光纤缓冲覆层182也同样被保持压紧固定状态。
通过以上操作方法,可使光纤180牢固的保持在光纤接合件100内,从而达到机械接合光纤的目的。并且以上光纤对接压合过程未采用任何接合工具。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式,依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显而易见地想到的一些雷同、替代方案,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光纤机械接合件,包括一个由开有容纳光纤凹槽的接头零件、一用于将裸光纤保持对抵连接状态的配合件及一用于将接头零件与配合件压紧并保持的外框套壳组成的裸光纤对接接合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光纤的外保护层固定件。
2、根据权利1所述的光纤机械接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零件与配合件存放在一保持件中,所述光纤的外保护层固定件包括安设在所述保持件两端的两组压装零件,及与所述压装零件配合设计的套壳。
3、根据权利2所述的光纤机械接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件为一壁上开有导向槽的空心圆柱;所述接头零件一面开有容纳光纤的凹槽,另一面设置突起部分,突起部分的高度超过保持件的壁厚。
4、根据权利2或3所述的光纤机械接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套壳内孔采用规则圆形弧面与不规则圆形弧面相切过渡的结合方式制成,套设在所述保持件的外围,旋转所述外框套壳,可使其内孔与所述接头零件的突起部分相接触。
5、根据权利2所述的光纤机械接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装零件整体呈空心圆柱形,一端与所述保持件配合设计,另一端采用受力可产生弹性形变的齿状设计。
6、根据权利2所述的光纤机械接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壳设计有锥形内孔。
CNU2008200935625U 2008-04-24 2008-04-24 一种光纤机械接合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07090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935625U CN201207090Y (zh) 2008-04-24 2008-04-24 一种光纤机械接合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935625U CN201207090Y (zh) 2008-04-24 2008-04-24 一种光纤机械接合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207090Y true CN201207090Y (zh) 2009-03-11

Family

ID=404661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093562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07090Y (zh) 2008-04-24 2008-04-24 一种光纤机械接合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207090Y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36041A (zh) * 2011-12-23 2012-05-02 深圳日海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固定接头保护组件及其施工工装
CN102576126A (zh) * 2009-10-02 2012-07-11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光纤连接方法
US10561353B2 (en) 2016-06-01 2020-02-18 Glysens Incorporated Biocompatible implantable sensor apparatus and methods
US10561351B2 (en) 2011-07-26 2020-02-18 Glysens Incorporated Tissue implantable sensor with hermetically sealed housing
US10638962B2 (en) 2016-06-29 2020-05-05 Glysens Incorporated Bio-adaptable implantable sensor apparatus and methods
US10660550B2 (en) 2015-12-29 2020-05-26 Glysens Incorporated Implantable sensor apparatus and methods
US11255839B2 (en) 2018-01-04 2022-02-22 Glysens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analyte sensor mismatch correction
US11278668B2 (en) 2017-12-22 2022-03-22 Glysens Incorporated Analyte sensor and medicant delivery data evaluation and error redu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s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6126A (zh) * 2009-10-02 2012-07-11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光纤连接方法
US8763246B2 (en) 2009-10-02 2014-07-01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Method for connecting optical fibers
CN102576126B (zh) * 2009-10-02 2015-09-16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光纤连接方法
US10561351B2 (en) 2011-07-26 2020-02-18 Glysens Incorporated Tissue implantable sensor with hermetically sealed housing
CN102436041A (zh) * 2011-12-23 2012-05-02 深圳日海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固定接头保护组件及其施工工装
US10736553B2 (en) 2012-07-26 2020-08-11 Glysens Incorporate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 analyte detector element
US10660550B2 (en) 2015-12-29 2020-05-26 Glysens Incorporated Implantable sensor apparatus and methods
US10561353B2 (en) 2016-06-01 2020-02-18 Glysens Incorporated Biocompatible implantable sensor apparatus and methods
US10638962B2 (en) 2016-06-29 2020-05-05 Glysens Incorporated Bio-adaptable implantable sensor apparatus and methods
US11278668B2 (en) 2017-12-22 2022-03-22 Glysens Incorporated Analyte sensor and medicant delivery data evaluation and error redu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s
US11255839B2 (en) 2018-01-04 2022-02-22 Glysens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analyte sensor mismatch correction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07090Y (zh) 一种光纤机械接合件
CN101806940B (zh) 一种光纤现场连接器
CN101498817B (zh) 光纤接续子
CN201152903Y (zh) 光纤接续子
CN202141834U (zh) 一种插拔自锁型快速光纤连接器
CN102298179A (zh) 紧套光缆光纤连接器
CN201075137Y (zh) 快速连接光纤插头及光纤连接器
CN211629390U (zh) 一种高可靠光电混装连接器
CN101833146B (zh) 直插式预置光纤快速连接器及其实现方法
CN201812061U (zh) 一种光纤连接器
CN201867519U (zh) 光纤连接器防尘暂存接头
CN201107433Y (zh) 一种用于lc型光纤转接适配器的结构
CN204790081U (zh) 一种通用于fttx室内、外圆形引入光缆的快速连接器
CN200941126Y (zh) 光纤插座
CN110333574B (zh) 一种可现场安装的光纤连接器
CN113589459A (zh) 一种5.0mm圆缆光纤组件及其制作方法
CN203178516U (zh) 热熔式光纤连接器保护套及包含该保护套的光纤连接器
CN201955497U (zh) 光纤快速连接器
CN107748416B (zh) 光纤连接器插座
CN202041681U (zh) 熔接型现场组装光纤连接器
CN100587531C (zh) 带有精密对中及压紧机构的光纤机械接头
CN201707470U (zh) 机械式单芯光纤冷接续子
CN102576126B (zh) 光纤连接方法
CN219320531U (zh) 一种光纤光缆续接器
CN212586598U (zh) 一种应用于现场制作的sc型光纤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311

Termination date: 201704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