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06617Y - 限滑差速器 - Google Patents

限滑差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206617Y
CN201206617Y CNU2008201152923U CN200820115292U CN201206617Y CN 201206617 Y CN201206617 Y CN 201206617Y CN U2008201152923 U CNU2008201152923 U CN U2008201152923U CN 200820115292 U CN200820115292 U CN 200820115292U CN 201206617 Y CN201206617 Y CN 201206617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fferential
slip
limited
bearing seat
main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11529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国铭
谢幼安
刘进展
林佳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tal Industrie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re
Original Assignee
Metal Industrie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r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tal Industrie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re filed Critical Metal Industrie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re
Priority to CNU20082011529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206617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206617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206617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一种限滑差速器,包含一差速器壳体、一驱动齿轮、一输入轴、两个输出轴、一承载座、一差速主轴、两个定位座、两个限滑差速斜齿轮、以及多个限滑件。利用纵向形成有多个卡置空间的定位座,与形成于承载座周缘的容置空间相互配合,再利用所述可滑动地容置于相对应的每个容置空间中的限滑件,实现防止所述两个输出轴空转的功效,并减少容置于差速器壳体内的组件数量,以减少组件间磨耗的问题,且只需修改承载座与所述两个定位座的结构,无须更换整个差速器壳体以及所述两个传动轴,有效降低整体换装成本,并缩小限滑差速器的体积。

Description

限滑差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差速器,特别是涉及一种低磨耗、换装成本低且不占空间的限滑差速器。
背景技术
参阅图1,现有车辆的限滑差速器1是被一输入轴100所带动,而差速器1包含一壳体11、一环设于壳体11上且与输入轴100相啮合的环齿轮12、两个相配合设置于壳体11中的压力环13、两个相对且间隔地沿同一轴线可转动地设置在壳体11与所述两个压力环13中的传动轴14、一容置于上述两个压力环13之间且与上述两个传动轴14相互啮合的差速单元15、以及多片间隔轴装在所述两个传动轴14上的来令片16。
差速单元15包括一垂直轴线转动的差速主轴151,和两个分别轴装于差速主轴151上的差速齿轮152,差速主轴151的两端分别穿伸于所述两个压力环13之间。
所述两个传动轴14与差速单元15的所述两个差速齿轮152相互啮合而连动旋转,借由输入轴100带动环齿轮12进而连动壳体11转动而使所述两个传动轴14转动。
所述两个传动轴14的转速差过大时,使得输入轴100的扭力突然增大,造成差速主轴151卡置于所述两个压力环13之间,迫使等压力环13触抵于所述轴装于所述两个传动轴14上的来令片16,借此,将输入轴100的扭力分配至所述两个传动轴14上,实现防止车辆打滑和提高车辆驾驶的安全性的功效。
然而,现有的限滑差速器1由于结构上的限制,仍具有下列缺点:
1.维修繁杂:所述两个压力环13经常触抵于所述来令片16上,使得所述来令片16因为经常磨损需时常更换或是经常性的维修。
2.成本高:现有的限滑差速器1,借由加装于壳体11中的所述来令片16和所述两个压力环13,以及位于所述两个压力环13之间的差速单元15的差速主轴151,三者间的相互配合,达到防止车辆打滑的功效,车辆若需换装限滑差速器1,则必须将原差速器的壳体11以及所述两个传动轴14一同更换,致使更换成本过高,连带造成换装意愿低落。
3.体积大:现有的限滑差速器1由于在壳体11中增加了所述来令片16以及所述两个压力环13,造成限滑差速器1的体积较一般差速器的体积更大,造成安装限滑差速器1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磨耗、换装成本低且不占空间的限滑差速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限滑差速器包含一差速器壳体、一沿一轴线环设于差速器壳体外的驱动齿轮、一具有一与驱动齿轮相互啮合的输入齿轮的输入轴、两个沿轴线相对的穿设于差速器壳体的输出轴、一承载座、一差速主轴、两个定位座、两个限滑差速斜齿轮、以及多个限滑件,每个输出轴都具有一容置于差速器壳体中的输出齿轮。
承载座具有一容置于壳体中且介于所述两个输出轴之间的基壁,以及两个沿基壁周缘朝相反方向延伸的围壁,基壁与所述两个围壁相配合界定出两个承载空间,每个周壁的内壁面纵向形成有多个与相对应的承载空间相连通的卡置空间。差速主轴从承载座的基壁向外延伸且相反的两端分别固设于壳体上。所述两个定位座可转动地设置于差速主轴上,且分别容置于相对应的承载空间中,每个定位座的周缘形成有多个与所述卡置空间相对应的容置空间。所述两个限滑差速斜齿轮分别与相对应的每个定位座相结合,并与每个输出轴的输出齿轮相互啮合。所述限滑件滑动地容置于相对应的每个容置空间中。
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借由所述两个定位座旋转时所产生的离心力,配合所述可滑动地容置于相对应的每个容置空间中的限滑件,实现防止所述两个输出轴空转的功效,并减少容置于差速器壳体内的组件数量,一方面减少了组件间的磨耗,另一方面有效缩小体积,且修改的组件少,可有效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示意图,说明现有的限滑差速器;
图2是一示意图,说明本实用新型限滑差速器的较佳实施例;
图3是一俯视示意图,辅助说明图2中元件间的位置关系;
图4是一立体图,说明较佳实施例中部分元件的形态;
图5、6是剖面示意图,说明较佳实施例中车辆正常行驶时所述限滑件的形态;
图7、8是剖面示意图,说明较佳实施例中车辆打滑行驶时所述限滑件的形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较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限滑差速器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2、3、4,本实用新型限滑差速器2的较佳实施例是装设于一车辆(未示出)上,限滑差速器2包含一差速器壳体21、一驱动齿轮22、一输入轴23、两个输出轴24、一承载座25、一差速主轴26、两个定位座27、两个限滑差速斜齿轮28、以及多个限滑件29。
驱动齿轮22沿一轴线L1环设于差速器壳体21外,输入轴23具有一与驱动齿轮22相互啮合的输入齿轮231,借由输入齿轮231将动力传递至驱动齿轮22上,而所述两个输出轴24沿轴线L1相对地穿设于差速器壳体21,且每个输出轴24都具有一容置于差速器壳体21中的输出齿轮241。
参阅图4、5并请一并回顾图2,承载座25具有一容置于差速器壳体21中且介于上述两个输出轴24之间的基壁251,以及两个沿基壁251周缘朝相反方向延伸的围壁252。基壁251与所述两个围壁252相配合界定出两个承载空间253(图4中只显示其中之一),每个围壁252的内壁面纵向形成有八个与承载空间253相连通的卡置空间254。
差速主轴26从承载座25的基壁251向外延伸,且相反的两端分别固设于差速器壳体21上,每个定位座27可转动地设置于差速主轴26上且分别容置于相对应的承载空间253中,每个定位座27的周缘形成有八个与所述卡置空间254相对应的容置空间271,而每个限滑差速斜齿轮28则分别与相对应的定位座27相结合,同时与所述两个输出轴24的输出齿轮241相互啮合,所述限滑件29可移动地容置于相对应的每个容置空间271中。
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限滑件29是钢柱,当然也可以是钢珠,并不应以本实施例所公开为限。
每个输出轴24的输出齿轮241与所述两个限滑差速斜齿轮28相互啮合而连动旋转,借由输入轴23带动驱动齿轮22进而连动差速器壳体21转动,而使差速主轴26依据图2中箭头所示方向绕轴线L1转动,而使所述两个输出轴24转动,进而带动车辆前进。
参阅图5、6,并请一并回顾图2,当车辆正常行驶时,由于所述两个输出轴24的摩擦阻力相同,造成所述两个定位座27依据图2中箭头所示方向以轴线L1为中心轴公转,此时,所述限滑件29分别容置于所述两个定位座27周缘相对应的每个容置空间271中。
参阅图7、8,并请一并回顾图2,当车辆处于泥地或易打滑的路况时,所述两个输出轴24间的摩擦阻力差过大,导致两轮间的转速差过大,造成所述两个定位座27一方面依据图2中箭头所示方向以轴线L1为中心轴公转,另一方面则绕着差速主轴26自转,而将输入轴23的全部动力输出至摩擦力较小(也就是转速较低)的一输出轴24上,造成车辆发生打滑,此时,容置于相对应的每个容置空间271中的限滑件29借由所述两个定位座27旋转时所产生的离心力的作用,而移动至承载座25相对应的每个卡置空间254中,增加所述两个定位座27的转动阻力,以将输入轴23的动力重新分配至所述两个输出轴24上,避免因任一输出轴24空转造成车辆打滑发生危险。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限滑差速器2,利用改变承载座25与所述两个定位座27的结构,配合所述可移动地容置于相对应的每个容置空间271中的限滑件29,实现防止所述两个输出轴24产生空转或车辆打滑的功效,一方面克服了现有限滑差速器1的所述两个压力环13与所述来令片16间磨耗的问题,另一方面省去安装于所述两个传动轴14上的所述来令片16,而可有效缩小限滑差速器1的体积,且只需修改承载座25与所述两个定位座27的结构,配合所述可移动地容置于相对应的每个容置空间271中的限滑件29,无须更换整个差速器以及所述传动轴14,有效降低整体换装成本,所以能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Claims (3)

1.一种限滑差速器,包含一个差速器壳体、一个沿一轴线环设于所述差速器壳体外的驱动齿轮、一根具有一与所述驱动齿轮相互啮合的输入齿轮的输入轴、两根沿所述轴线相对的穿设于所述差速器壳体的输出轴、以及两个分别安装于所述两个输出轴上且容置于所述差速器壳体中的输出齿轮,其特征在于:
限滑差速器还包含一个承载座、一根差速主轴、两个定位座、两个限滑差速斜齿轮、以及多个限滑件,所述承载座具有一容置于所述壳体中且介于所述两个输出轴之间的基壁,以及两个沿所述基壁周缘朝相反方向延伸的围壁,所述基壁与所述两个围壁相配合界定出两个承载空间,每个周壁的内壁面纵向形成有多个与相对应的承载空间相连通的卡置空间,所述差速主轴从承载座的基壁向外延伸且相反的两端分别固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两个定位座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差速主轴上且分别容置于相对应的承载空间中,每个定位座的周缘形成有多个与所述卡置空间相对应的容置空间,所述两个限滑差速斜齿轮分别与相对应的每个定位座相结合,并与每个输出齿轮相互啮合,所述限滑件滑动地容置于相对应的每个容置空间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滑差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滑件是钢珠。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滑差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滑件是钢柱。
CNU2008201152923U 2008-05-19 2008-05-19 限滑差速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06617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152923U CN201206617Y (zh) 2008-05-19 2008-05-19 限滑差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152923U CN201206617Y (zh) 2008-05-19 2008-05-19 限滑差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206617Y true CN201206617Y (zh) 2009-03-11

Family

ID=404656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115292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06617Y (zh) 2008-05-19 2008-05-19 限滑差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206617Y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18772A (zh) * 2011-12-26 2012-06-27 天津天海同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摆动型限滑差速器
CN103912654A (zh) * 2014-04-11 2014-07-09 杨俊凯 一种新型两驱轿车用差速器锁
CN106224486A (zh) * 2016-08-31 2016-12-14 重庆宝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基于涡轮的阻尼差速器
CN106438918A (zh) * 2016-08-31 2017-02-22 重庆宝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阻尼差速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18772A (zh) * 2011-12-26 2012-06-27 天津天海同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摆动型限滑差速器
CN102518772B (zh) * 2011-12-26 2013-11-20 天津天海同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摆动型限滑差速器
CN103912654A (zh) * 2014-04-11 2014-07-09 杨俊凯 一种新型两驱轿车用差速器锁
CN106224486A (zh) * 2016-08-31 2016-12-14 重庆宝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基于涡轮的阻尼差速器
CN106438918A (zh) * 2016-08-31 2017-02-22 重庆宝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阻尼差速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06617Y (zh) 限滑差速器
CN106553526B (zh) 动力驱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5485270B (zh) 行星齿轮变速器及行星齿轮变速器组件
CN104048012A (zh) 包括具有嵌套环形齿轮的行星变速器的驱动模块
CN101183816B (zh) 一种控制电机用减速器
US20100144484A1 (en) Torque proportioning differential
CN203374737U (zh) 一种封闭式行星齿轮减速器
CN101338810A (zh) 一种双轴伸输入垂直双轴输出的减速机
CN102555773A (zh) 电动客车用低地板门式轮边电机后桥
CN102774240B (zh) 后驱动桥总成
CN103438177A (zh) 多凸轮自适应多档自动变速器
CN104088981B (zh) 行星齿轮式车辆用等比输出轴间限滑差速器
CN100406779C (zh) 预载式限滑差速器
CN101900194A (zh) 差速器
CN204083080U (zh) 复差动减速传动轴承
CN203670672U (zh) 差速器
CN107956843A (zh) 一种带有自增力结构的行星式摩擦传动减速机构
CN206754316U (zh) 一种差速器
CN203023426U (zh) 圆柱齿轮动力分流式限滑差速器
CN207229694U (zh) 中桥传动结构
CN207111876U (zh) 一种限滑差速器
CN206278217U (zh) 一种可实现快速启动的自行车双轮驱动装置
CN202531772U (zh) 斜键套式自锁差速器
CN210050261U (zh) 一种紧凑型大功率压裂行星减速器
CN103335069A (zh) 筛摆差速减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311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