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98569Y - 平台底座移位升起时的充水启闭装置 - Google Patents

平台底座移位升起时的充水启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198569Y
CN201198569Y CNU2008200798488U CN200820079848U CN201198569Y CN 201198569 Y CN201198569 Y CN 201198569Y CN U2008200798488 U CNU2008200798488 U CN U2008200798488U CN 200820079848 U CN200820079848 U CN 200820079848U CN 201198569 Y CN201198569 Y CN 201198569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cylinder
base
cylinder body
wate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07984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家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o Huying
Original Assignee
Luo Huy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o Huying filed Critical Luo Huying
Priority to CNU20082007984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198569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198569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198569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台底座移位升起时的充水启闭装置,属于海洋设备技术领域。该装置安装在平台底座的上面或下面,包括底座法兰、缸体、进水口、出水口、控制口;该底座法兰为带有中心通孔的圆盘,该缸体包括缸体外壁及外壁内的缸腔,该缸腔分为前后缸腔,该缸体的顶端有缸体口、底部有后盖封堵,该进水口、出水口与前缸腔连通,该控制口与后缸腔连通,该底座法兰与平台底座固定连接,该缸体与底座法兰固定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的装置安装在海洋勘探船或石油钻井平台底座充水管下的多个位置,当该底座需要移位拔起时,高压水通过该装置冲出水道,冲散淤泥、破坏平台底座与海底的吸附力和板结在平台底座底面上的泥砂,使底座能够松动,便于其移位。

Description

平台底座移位升起时的充水启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海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平台底座移位升起时的充水启闭装置的结构设计。
背景技术
海洋勘探船和石油钻井平台是靠海底平台底座,简称“平台底座”、俗称“牛腿”来支撑和稳定的,一般海洋勘探船和石油钻井平台至少在数千吨以上,平台底座一经下沉定位固定,则需牢固地与海底接触,平台底座也会陷入松软的海底,甚至达数十米之深,其在海底放置的时间越长,周围被淤泥掩埋的程度越严重,而且长时间沉于海底的平台底座,压在底座下面的淤泥和泥砂容易板结。
当海洋勘探船或石油钻井平台要移动到另外的位置时,就需要将海底的底座收缩回来,否则是移动不了的。因此,目前的平台底座在升起时就采取向平台底座的底部充入高压水,简称“充水”,以破坏平台底座的吸附力,从而将平台底座升起收缩回来,这样海洋勘探船和石油钻井平台才可移位。
由于目前的平台底座仅仅是在平台底座上安装了连接充水的直通水管,简称“充水管”,没有任何的隔离启闭措施,在平台底座沉入海底后,平台底座底部产生了一定的压强,将淤泥和泥砂倒灌进入充水管,长时间以后充水管内的泥砂也形成板结,俗称“倒灌香肠”,再要充水时,高压水根本无法将充水管内板结的泥砂冲洗出来,达不到破坏平台底座吸附力的效果,平台底座需要耗费相当长的时间、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才能将平台底座升起收缩回来,而有的底座甚至无法收缩回来只得放弃,严重地影响作业、造成巨大的浪费和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海洋勘探船和石油钻井平台底座的快速升起,尽快移位和重复使用的问题,设计出一种平台底座移位升起时的充水启闭装置,安装在现有的平台底座每个通孔的上面或下面,防止淤泥进入充水管,当平台底座需要升起移位时,将该装置打开,高压水可以通过该装置冲出水道进入平台底座的底部,有效地破坏平台底座底部的吸附力,冲散周围的淤泥,使平台底座能够松动,便于其升起移位,提高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海洋勘探船和石油钻井平台底座移位升起的充水启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安装在平台底座通孔的的上面或下面,包括底座法兰、缸体、进水口、出水口、控制口;所述底座法兰为带有中心通孔的圆盘,所述缸体包括缸体外壁及外壁内的缸腔,该缸腔分为前后缸腔,该缸体的顶端有缸体口、底部有后盖封堵,所述进水口外接充水管,该进水口、出水口与前缸腔连通,所述控制口外接控制管并与后缸腔连通,该底座法兰与平台底座固定连接,该缸体与底座法兰固定连接。
该装置可安装在平台底座通孔的的上面或下面。
当该装置安装在平台底座通孔的下面时,所述进水口为缸体口,所述出水口为穿过缸体外壁的径向通孔,该出水口为直孔、内小外大的阶梯孔或内小外大的喇叭形孔,所述控制口为由缸体外壁上的径向孔和与之垂直相交并连通的轴向孔组成,或为从进水口穿过缸体外壁、与缸体轴线平行的孔。
当该装置安装在平台底座通孔上面时,所述出水口为缸体口,所述进水口为穿过缸体外壁的与缸体轴线成一定角度的孔,所述控制口为由缸体外壁上的径向孔和与之垂直相交并连通的轴向孔组成,或为从进水口穿过缸体外壁、与缸体轴线平行的孔。
所述前后缸腔内设有中心有通孔的活塞、中心有盲孔的活塞杆、复位弹簧、球头弹簧座、密封件;该中心有通孔的活塞位于后缸腔内,该中心有盲孔的活塞杆的孔口端插入活塞中心通孔内,与活塞固定连接,该活塞杆的另一端为锥形或球形表面,该表面直接顶在进水口或出水口处,该进水口或出水口处为直角锐边或带一定角度的锥形锐边,该锐边可以提高锥形或球形活塞杆的密封可靠性,在关闭状态时,隔断进水口与出水口的连通;该活塞杆的盲孔内设有复位弹簧,该复位弹簧的一头顶在缸体后盖上,另一头顶部有球头弹簧座,该球头弹簧座顶在活塞杆中盲孔的底部的中心位置,该密封件分别置于活塞、缸体及后盖上。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将平台底座移位升起时的充水启闭装置安装在海洋勘探船或石油钻井平台底座平台底座通孔上面或下面的多个位置,当该底座需要移位拔起时,高压水可以通过该装置冲出水道,向平台底座下充水,冲散周围的淤泥、破坏平台底座与海底的吸附力、破坏板结在平台底座底面上的泥砂,使底座能够松动,便于其收缩回来及移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1(a)为关闭状态,图1(b)为图1(a)中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开启状态),图1(c)为安装示意图。
图2为为图1(a)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开启状态)。
图3为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3(a)为关闭状态,图3(b)为图3(a)中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开启状态),3(c)为安装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图4(a)为关闭状态,图4(b)为图4(a)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开启状态),图4(c)为安装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5的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图6(a)为关闭状态,图6(b)为开启状态,图6(c)为安装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7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平台底座移位升起时的充水启闭装置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平台底座移位升起时的充水启闭装置1的结构,如图1所示,其闭合状态如图1(a)所示,其开启状态如图1(b)所示,其安装示意如图1(c)所示,该装置安装在平台底座通孔的下面,包括底座法兰1、缸体2、进水口16、出水口17、控制口18;该底座法兰1为带有中心通孔的圆盘,该缸体2包括上部带有凸台的缸体外壁及外壁内的缸腔,该缸腔分为前后缸腔,该缸体2的顶端有缸体口、底部有后盖5封堵;该进水口16外接充水管,该进水口16、出水口17与前缸腔连通,该控制口18外接控制管并与后缸腔连通,该底座法兰1的顶面与平台底座的底面固定连接,该缸体2的顶面与底座法兰1的底面固定连接。
该进水口16为缸体口,该出水口17为缸体2上部外壁凸台的左右两侧开有的径向通孔,该径向通孔与缸体2轴线垂直,该控制口18为从顶面穿过底座法兰1和缸体外壁开有的轴向通孔。
该前后缸腔内设有中心有通孔的活塞4、中心有盲孔的活塞杆3、复位弹簧6、球头弹簧座7、密封件8;该中心有通孔的活塞4位于后缸腔内,并可在后缸腔内上下移动,该中心有盲孔的活塞杆3的孔口端插入活塞4中心通孔内,与活塞4固定连接,该活塞杆3的另一端为锥形(也可以为球形)表面,该表面直接顶在该缸体口处,该缸体口处为直角锐边或带一定角度的锥形锐边,该锐边可以提高锥形(也可以为球形)活塞杆的密封可靠性,在关闭状态时,隔断进水口16与出水口17的连通;该活塞杆3的盲孔内设有复位弹簧6,该复位弹簧6的一头顶在缸体2的后盖5上,另一头顶部有球头弹簧座7,该球头弹簧座7顶在活塞杆3中盲孔的底部的中心位置,该密封件8分别置于活塞4、缸体2及后盖5上,对各个有密封要求的地方起到隔离和封闭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按下述方式进行工作:
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平台底座充水管的下面,以阻挡淤泥封住平台底座上的通孔;当平台底座需要移位缩回时,首先开启高压水,高压水通过进水口16到达前缸腔;开启控制管路,控制介质(如压力液压油、压力气体或压力水)从控制口18进入后缸腔,在控制介质的作用下,活塞4带着活塞杆3压缩复位弹簧6向下运动,打开被活塞杆3前端锥形(也可以为球形)端面封住的孔口,高压水则从出水口17喷出,达到破坏平台底部吸附力、冲散淤积在平台底部的泥砂或板结物的作用;当平台缩回后,首先关闭控制管路,使其处于零压或低压状态、其次再关闭高压水,在复位弹簧6弹簧力的作用下,活塞杆3和活塞4向上运动,将已经连通的进水口16和出水口17关闭,为下一次将平台放入海底做准备,这样在再次将平台放入海底时泥砂就不会进入充水管、消除了“倒灌香肠”的现象。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平台底座移位升起时的充水启闭装置2的结构如图1、图2所示,其闭合状态如图1(a)所示,其开启状态如图2所示,该装置安装在平台底座的通孔的下面,包括底座法兰1、缸体2、进水口16、出水口17、控制口18;该底座法兰1为带有中心通孔的圆盘,该缸体2包括缸体上部带有凸台的缸体外壁及外壁内的缸腔,该缸腔分为前后缸腔,该缸体2的顶端有缸体口、底部有后盖5封堵;该进水口16外接充水管,该进水口16、出水口17与前缸腔连通,该控制口18外接控制管并与后缸腔连通,该底座法兰1的顶面与平台底座的底面固定连接,该缸体2的顶面通过螺栓与底座法兰1的底面固定连接。
该进水口16为缸体口,该出水口17为缸体2上部外壁的左右两侧开有的径向通孔,该径向通孔与缸体2轴线垂直,该控制口18包括缸体2下部一侧开有的径向孔和与之垂直相交并连通的轴向孔。
该前后缸腔内设有中心有通孔的活塞4、中心有盲孔的活塞杆3、复位弹簧6、球头弹簧座7、密封件8;该中心有通孔的活塞4位于后缸腔内,并可在后缸腔内上下移动,该中心有盲孔的活塞杆3的孔口端插入活塞4中心通孔内,与活塞4固定连接,该活塞杆3的另一端为锥形(也可以为球形)表面,该表面直接顶在该缸体口处,该缸体口处为直角锐边或带一定角度的锥形锐边,该锐边可以提高锥形(也可以为球形)活塞杆的密封可靠性,在关闭状态时,隔断进水口16与出水口17的连通;该活塞杆3的盲孔内设有复位弹簧6,该复位弹簧6的一头顶在缸体2的后盖5上,另一头顶部有球头弹簧座7,该球头弹簧座7顶在活塞杆3中盲孔的底部的中心位置,该密封件8分别置于活塞4、缸体2及后盖5上,对各个有密封要求的地方起到隔离和封闭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按下述方式进行工作:
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平台底座通孔的下面,以阻挡淤泥封住平台底座上的通孔;当平台底座需要移位而缩回的时候,首先开启高压水,高压水通过进水口16到达前缸腔;开启控制管路,控制介质(如压力液压油、压力气体或压力水)从控制口18进入后缸腔,在控制介质的作用下,活塞4带着活塞杆3压缩复位弹簧6向下运动,打开被活塞杆3前端锥形(也可以为球形)端面封住的孔口,高压水则从出水口喷出,达到破坏平台底部吸附力、冲散淤积在平台底部的泥砂或板结物的作用;当平台缩回后首先关闭控制管路,使其处于零压或低压状态、其次再关闭高压水,在复位弹簧6弹簧力的作用下,活塞杆3和活塞4向上运动,将已经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关闭,为下一次将平台放入海底做准备,这样在再次将平台放入海底时泥砂就不会进入充水管、消除了“倒灌香肠”的现象。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平台底座移位升起时的充水启闭装置3的结构,如图3所示,其闭合状态如图3(a)所示,其开启状态如图3(b)所示,其安装示意如图3(c)所示,该装置安装在平台底座通孔的下面,包括底座法兰1、前盖9、缸体2、进水口16、出水口17、控制通道(进入)13、控制通道(排出)14;该底座法兰1及前盖9均为带有中心通孔的圆盘,该缸体2包括缸体外壁及外壁内的缸腔,该缸腔分为前后缸腔,该缸体2的顶端有缸体口、底部有后盖5封堵,该进水口16外接充水管,该进水口16、出水口17与前缸腔连通,该控制通道13、14一端与进水口16连通,另一端与后缸腔连通,该底座法兰1和前盖9的两侧开有轴向通孔,该底座法兰1的顶面与平台底座的底面固定连接,该底座法兰1的底面与前盖9的顶面固定连接,该前盖9的底面与缸体2的顶面固定连接。
该进水口16为缸体口,该进水口16外接充水管,该出水口17为缸体2上部开有的径向通孔,该径向通孔为内小外大的喇叭形孔,这种形状易于破坏板结的泥砂、使水路通畅,该出水口17、进水口16与前缸腔连通,该控制通道的结构为:该底座法兰1底面左右两侧分别开有与该底座法兰1轴向平行的孔,该孔与底座法兰1的径向通孔垂直相交并连通,该底座法兰1的径向通孔的两外端由工艺堵15封堵,形成控制通道(进入)13和控制通道(排出)14,所述前盖9左右两侧分别开有与该前盖9轴向平行的通孔,分别与底座法兰1内的进控制通道(进入)13和控制通道(排出)14连通,所述缸体外壁的左右两侧分别开有与缸体2轴向平行的通孔,分别与前盖内的控制通道(进入)13和控制通道(排出)14连通,该缸体1的顶面与前盖9的底面的连接部位的控制通道(进入)13中有进水单向阀11,控制通道(排出)14中有出水单向阀12;进水单向阀11的阀座面在前盖9上,而其弹簧则顶在缸体2上;出水单向阀12的阀座面在缸体2上,而其弹簧则顶在前盖9上。
该前后缸腔内设有中心有通孔的活塞4、中心有盲孔的活塞杆3、复位弹簧6、球头弹簧座7、密封件8;该中心有通孔的活塞4位于后缸腔内,并可在后缸腔内上下移动,该中心有盲孔的活塞杆3的孔口端插入活塞4中心通孔内,与活塞4固定连接,该活塞杆3的另一端为锥形(也可以为球形)表面,该表面直接顶在进水口16处(此实施例中为前盖底部的中心通孔处),该前盖底部的中心通孔处为直角锐边或带一定角度的锥形锐边,该锐边可以提高锥形(也可以为球形)活塞杆的密封可靠性,在关闭状态时,隔断进水口16与出水口17的连通;该活塞杆3的盲孔内设有复位弹簧6,该复位弹簧6的一头顶在缸体2的后盖5上,另一头顶部有球头弹簧座7,该球头弹簧座7顶在活塞杆3中盲孔的底部的中心位置,该密封件8分别置于活塞4、缸体2及后盖5上,对各个有密封要求的地方起到隔离和封闭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按下述方式进行工作:
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平台底座通孔的下面,以阻挡淤泥封住平台底座上的通孔;当平台底座需要移位而缩回的时候,开启高压水,高压水通过进水口到达活塞杆3的锥形(也可以为球形)端面的周围。与此同时,高压水由控制通道13(进入)打开进水单向阀11(此时的出水单向阀12是关闭的)进入后缸腔,活塞4带着活塞杆3压缩复位弹簧6向下运动,打开被活塞杆3前端锥形(也可以为球形)端面封住的孔口,充水管内的高压水则从出水口17喷出,达到破坏平台底部吸附力、冲散淤积在平台底部的泥砂或板结物的作用。当平台缩回后关闭高压水,在复位弹簧6弹簧力的作用下,活塞杆3和活塞4向上运动,后缸腔内的水通过出水单向阀12(此时的进水单向阀12是关闭的)、控制通道14(排出)及过滤网10后回到充水管,将已经连通的进水口16和出水口17关闭,为下一次将平台放入海底做准备,这样在再次将平台放入海底时泥砂就不会进入充水管、消除了“倒灌香肠”的现象。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平台底座移位升起时的充水启闭装置4的结构,如图4所示,其闭合状态如图4(a)所示,其开启状态如图4(b)所示,该装置安装在平台底座通孔的上面,包括底座法兰1、缸体2、进水口16、出水口17、控制口18;该底座法兰1为带有中心通孔的圆盘,该缸体2包括上部为圆锥外表面、下部有凸台的缸体外壁及外壁内的缸腔,该缸腔分为前后缸腔,该缸体2的顶端有缸体口、底部有后盖5封堵;该进水口16外接充水管,该进水口16、出水口17与前缸腔连通,该控制口18外接控制管并与后缸腔连通,该底座法兰1底面与平台底座顶面固定连接,该缸体的凸台插入底座法兰1中心通孔内固定连接。
该进水口16倾斜孔,开在缸体外壁的一侧,该倾斜孔的轴线与缸体2圆锥外表面垂直,并与缸体2的轴线相交;与进水口16同侧的缸体2的凸台上开有径向孔,该径向孔的轴线与进水口16的轴线相交,该径向孔的一端有工艺堵封堵,另一端与进水口16、出水口17、前缸腔连通;该控制口18包括缸体外壁的另一侧开有的径向孔和与之垂直相交并连通的轴向孔。
该前后缸腔内设有中心有通孔的活塞4、中心有盲孔的活塞杆3、复位弹簧6、球头弹簧座7、密封件8;该中心有通孔的活塞4位于后缸腔内,并可在后缸腔内上下移动,该中心有盲孔的活塞杆3的孔口端插入活塞4中心通孔内,与活塞4固定连接,该活塞杆3的另一端为锥形(也可以为球形)表面,该表面直接顶在该缸体口处,该缸体口处为直角锐边或带一定角度的锥形锐边,该锐边可以提高锥形(也可以为球形)活塞杆的密封可靠性,在关闭状态时,隔断进水口16与出水口17的连通;该活塞杆3的盲孔内设有复位弹簧6,该复位弹簧6的一头顶在缸体2的后盖5上,另一头顶部有球头弹簧座7,该球头弹簧座7顶在活塞杆3中盲孔的底部的中心位置,该密封件8分别置于活塞4、缸体2及后盖5上,对各个有密封要求的地方起到隔离和封闭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按下述方式进行工作:
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平台底座通孔的上面,以阻挡淤泥封住平台底座上的通孔;当平台底座需要移位而缩回的时候,首先开启高压水,高压水通过进水口16到达前缸腔;其次开启控制管路,控制介质(如压力液压油、压力气体或压力水),从控制口18进入后缸腔,在控制介质的作用下,活塞4带着活塞杆3压缩复位弹簧6向上运动,打开被活塞杆3前端锥形(也可以为球形)端面封住的孔口,高压水则从出水口17喷出,达到破坏平台底部吸附力、冲散淤积在平台底部的泥砂或板结物的作用。当平台缩回后,首先关闭控制管路,使其处于零压或低压状态,其次再关闭高压水,在复位弹簧6弹簧力的作用下,活塞杆3和活塞4向下运动,将已经连通的进水口16和出水口17关闭,为下一次将平台放入海底做准备,这样在再次将平台放入海底时泥砂就不会进入充水管、消除了“倒灌香肠”的现象。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平台底座移位升起时的充水启闭装置5的结构,如图4、图5所示,其闭合状态如图5所示,其开启状态如图4(b)所示,其安装示意如图4(c)所示,该装置安装在平台底座通孔的上面,包括底座法兰1、缸体2、进水口16、出水口17、控制通道13、过滤网10、工艺堵15;该底座法兰1为带有中心通孔的圆盘,该缸体2包括上部为圆锥外表面、下部有凸台的缸体外壁及外壁内的缸腔,该缸腔分为前后缸腔,该缸体2的顶端有缸体口、底部有后盖5封堵;该进水口16外接充水管,该进水口16、出水口17与前缸腔连通,该控制通道13一端与进水口连通,另一端通过过滤网10与后缸腔连通;该底座法兰1底面与平台底座顶面固定连接,该缸体2的凸台插入底座法兰1中心通孔内固定连接。
所述进水口16为倾斜孔,开在缸体外壁的一侧,该倾斜孔的轴线与缸体2圆锥外表面垂直,并与缸体2的轴线相交;与进水口16同侧的缸体2的凸台上开有径向孔,该径向孔的轴线与进水口16的轴线相交,该径向孔的一端有工艺堵15封堵,另一端与进水口16、出水口17、前缸腔连通;所述出水口17为缸体口;所述控制通道13为缸体进水口16一侧、缸体外壁上开有的轴向孔。
该前后缸腔内设有中心有通孔的活塞4、中心有盲孔的活塞杆3、复位弹簧6、球头弹簧座7、密封件8;该中心有通孔的活塞4位于后缸腔内,并可在后缸腔内上下移动,该中心有盲孔的活塞杆3的孔口端插入活塞4中心通孔内,与活塞4固定连接,该活塞杆3的另一端为锥形(也可以为球形)表面,该表面直接顶在该缸体口处,该缸体口处为直角锐边或带一定角度的锥形锐边,该锐边可以提高锥形(也可以为球形)活塞杆的密封可靠性,在关闭状态时,隔断进水口16与出水口17的连通;该活塞杆3的盲孔内设有复位弹簧6,该复位弹簧6的一头顶在缸体2的后盖5上,另一头顶部有球头弹簧座7,该球头弹簧座7顶在活塞杆3中盲孔的底部的中心位置,该密封件8分别置于活塞4、缸体2及后盖5上,对各个有密封要求的地方起到隔离和封闭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按下述方式进行工作:
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平台底座通孔的上面,以阻挡淤泥封住平台底座上的通孔;当平台底座需要移位而缩回的时候,开启高压水,高压水通过进水口16到达前缸腔;与此同时,高压水从进水口16经过控制通道进入后缸腔,在高压水的作用下,活塞4带着活塞杆3压缩复位弹簧6向上运动,打开被活塞杆3前端锥形(也可以为球形)端面封住的孔口,高压水则从出水口17喷出,达到破坏平台底部吸附力、冲散淤积在平台底部的泥砂或板结物的作用。当平台缩回后关闭高压水,在复位弹簧6弹簧力的作用下,活塞杆3和活塞4向下运动,将已经连通的进水口16和出水口17隔断,使其处于关闭状态,为下一次将平台放入海底做准备,这样在再次将平台放入海底时泥砂就不会进入充水管、消除了“倒灌香肠”的现象。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的平台底座移位升起时的充水启闭装置6的结构,如图6所示,其闭合状态如图6(a)所示,其开启状态如图6(b)所示,其安装示意如图6(c)所示,该装置安装在平台底座通孔的上面,包括底座法兰1、缸体2、进水口16、出水口17、控制口18;该底座法兰1为带有中心通孔的圆盘,该缸体2包括缸体外壁及外壁内的缸腔,该缸腔分为前后缸腔,该缸体2的顶端有缸体口、底部有后盖5封堵,该后盖5上有孔,该进水口16外接充水管,该进水口16、出水口17与前缸腔连通,该控制口18外接控制管并与后缸腔连通;该底座法兰1的底面与平台底座的顶面固定连接,该缸体2的底面与底座法兰1顶面固定连接。
该进水口16为缸体外壁一侧下部开有的径向孔,该出水口17为缸体口、该控制口18由缸体外壁的另一侧开有的径向孔和与之垂直相交且连通的轴向孔组成。
该前后缸腔内设有中心有通孔的活塞4、中心有盲孔的活塞杆3、复位弹簧6、球头弹簧座7、密封件8;该中心有通孔的活塞4位于后缸腔内,并可在后缸腔内上下移动,该中心有盲孔的活塞杆3的孔口端插入活塞4中心通孔内,与活塞4固定连接,该活塞杆3的另一端为锥形(也可以为球形)表面,该表面直接顶在该缸体口处,该缸体口处为直角锐边或带一定角度的锥形锐边,该锐边可以提高锥形(也可以为球形)活塞杆的密封可靠性,在关闭状态时,隔断进水口16与出水口17的连通;该活塞杆3的盲孔内设有复位弹簧6,该复位弹簧6的一头顶在缸体2的后盖5上,另一头顶部有球头弹簧座7,该球头弹簧座7顶在活塞杆3中盲孔的底部的中心位置,该密封件8分别置于活塞4、缸体2及后盖5上,对各个有密封要求的地方起到隔离和封闭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按下述方式进行工作:
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平台底座通孔的上面,以阻挡淤泥封住平台底座上的通孔;当平台底座需要移位而缩回的时候,首先开启高压水,高压水通过进水口到达前缸腔;其次开启控制管路的控制介质(如压力液压油、压力气体或压力水),控制介质进入后缸腔,在控制介质的作用下,活塞4带着活塞杆3压缩复位弹簧6向上运动,打开被活塞杆3前端锥形(也可以为球形)端面封住的孔口,高压水则从出水口17喷出,达到破坏平台底部吸附、冲散淤积在平台底部的泥砂或板结物力的作用。当平台缩回后首先关闭控制管路,使其处于零压或低压状态、其次再关闭高压水,复位弹簧6弹簧力的作用下,活塞杆3和活塞4向下运动,将已经连通的进水口16和出水口17关闭,为下一次将平台放入海底做准备,这样在再次将平台放入海底时泥砂就不会进入充水管、消除了“倒灌香肠”的现象。
实施例7
本实施例的平台底座移位升起时的充水启闭装置7的结构,如图6、图7所示,其闭合状态如图7所示,其开启状态如图6(b)所示,该装置安装在平台底座通孔的上面,包括底座法兰1、缸体2、进水口16、出水口17、控制通道13;该底座法兰1为带有中心通孔的圆盘,该缸体2包括缸体外壁及外壁内的缸腔,该缸腔分为前后缸腔,该缸体2的顶端有缸体口、底部有后盖5封堵,该进水口16外接充水管,该进水口16、出水口17与前缸腔连通,该控制通道13一端与进水口连通,另一端通过过滤网10与后缸腔连通;该底座法兰1的底面与平台底座的顶面固定连接,该缸体2的底面与底座法兰1顶面固定连接。
所述进水口16为缸体外壁一侧下部开有的径向孔,该进水口16外接充水管,所述出水口17为缸体口、所述控制通道13为缸体进水口16一侧、缸体外壁上开有的轴向孔。
所述前后缸腔内设有中心有通孔的活塞4、中心有盲孔的活塞杆3、复位弹簧6、球头弹簧座7、密封件8;该中心有通孔的活塞4位于后缸腔内,并可在后缸腔内上下移动,该中心有盲孔的活塞杆3的孔口端插入活塞4中心通孔内,与活塞4固定连接,该活塞杆3的另一端为锥形(也可以为球形)表面,该表面直接顶在该缸体口处,该缸体口处为直角锐边或带一定角度的锥形锐边,该锐边可以提高锥形(也可以为球形)活塞杆的密封可靠性,在关闭状态时,隔断进水口与出水口的连通;该活塞杆3的盲孔内设有复位弹簧6,该复位弹簧6的一头顶在缸体2的后盖5上,另一头顶部有球头弹簧座7,该球头弹簧座7顶在活塞杆3中盲孔的底部的中心位置,该缸体的底部有后盖5,该密封件8分别置于活塞4、缸体2及后盖5上,对各个有密封要求的地方起到隔离和封闭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按下述方式进行工作:
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平台底座通孔的上面,以阻挡淤泥封住平台底座上的通孔;当平台底座需要移位而缩回的时候,首先开启高压水,高压水通过进水口到达活塞杆3的锥形(也可以为球形)端面的周围;与此同时,高压水通过控制通道进入前缸腔,在高压水的作用下,活塞4带着活塞杆3压缩复位弹簧6向上运动,打开被活塞杆3前端锥形(也可以为球形)端面封住的孔口,高压水则从出水口喷出,达到破坏平台底部吸附力、冲散淤积在平台底部的泥砂或板结物的作用。当平台缩回后关闭高压水,复位弹簧6在弹簧力的作用下,活塞杆3和活塞4向下运动,将已经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关闭,为下一次将平台放入海底做准备,这样在再次将平台放入海底时泥砂就不会进入充水管、消除了“倒灌香肠”的现象。

Claims (4)

1.一种平台底座移位升起时的充水启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底座法兰、缸体、进水口、出水口、控制口;该底座法兰为带有中心通孔的圆盘,该缸体包括缸体外壁及外壁内的缸腔,该缸腔分为前后缸腔,该缸体的顶端有缸体口、底部有后盖封堵,该进水口外接充水管,该进水口、出水口与前缸腔连通,该控制口外接控制管并与后缸腔连通,该底座法兰与平台底座固定连接,该缸体与底座法兰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安装在平台底座通孔的下面,该进水口为缸体口,该出水口为穿过缸体外壁的径向通孔,该出水口为直孔、内小外大的阶梯孔或内小外大的喇叭形孔,该控制口为由缸体外壁上的径向孔和与之垂直相交并连通的轴向孔组成,或为穿过缸体外壁、与缸体轴线平行的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安装在平台底座通孔的上面,该出水口为缸体口,该进水口为穿过缸体外壁的与缸体轴线成一定角度的孔,该控制口为由缸体外壁上的径向孔和与之垂直相交并连通的轴向孔组成,或为穿过缸体外壁、与缸体轴线平行的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前后缸腔内设有中心有通孔的活塞、中心有盲孔的活塞杆、复位弹簧、球头弹簧座、密封件;该中心有通孔的活塞位于后缸腔内,该中心有盲孔的活塞杆的孔口端插入活塞中心通孔内,与活塞固定连接,该活塞杆的另一端为锥形或球形表面,该表面直接顶在进水口或出水口处,该进水口或出水口处为直角锐边或带一定角度的锥形锐边,该活塞杆的盲孔内设有复位弹簧,该复位弹簧的一头顶在缸体后盖上,另一头顶部有球头弹簧座,该球头弹簧座顶在活塞杆中盲孔的底部的中心位置,该密封件分别置于活塞、缸体及后盖上。
CNU2008200798488U 2008-04-10 2008-04-10 平台底座移位升起时的充水启闭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98569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798488U CN201198569Y (zh) 2008-04-10 2008-04-10 平台底座移位升起时的充水启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798488U CN201198569Y (zh) 2008-04-10 2008-04-10 平台底座移位升起时的充水启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198569Y true CN201198569Y (zh) 2009-02-25

Family

ID=404497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079848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98569Y (zh) 2008-04-10 2008-04-10 平台底座移位升起时的充水启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198569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30169A (zh) * 2011-10-13 2014-07-16 Utc消防及保安公司 用于将制剂引入灭火系统中的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30169A (zh) * 2011-10-13 2014-07-16 Utc消防及保安公司 用于将制剂引入灭火系统中的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35186B (zh) 防盗型智能排气阀
CN201610552U (zh) 强力真空疏干降水管井
CN106400892B (zh) 地上消火栓
CN101539018B (zh) 深海海底取样装置
CN101775977A (zh) 双管分注井安全生产管柱
CN108572124A (zh) 高聚物浆液自膨胀特性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CN201851157U (zh) 一种煤矿气动自动排水装置
CN201198569Y (zh) 平台底座移位升起时的充水启闭装置
CN201202430Y (zh) 钻具内防喷装置
CN104373742A (zh) 限压式防液柱分离空气阀
CN201836400U (zh) 防盗型智能排气阀
CN204186331U (zh) 液压活塞式防砂防垢水力锚
CN2561819Y (zh) 一种自动找堵漏洞装置
CN201106454Y (zh) 瓦斯管路排渣放水器
CN206346271U (zh) 地上消火栓
CN104864112A (zh) 一种管件
CN202300306U (zh) 一种油管验管堵塞器
CN100429442C (zh) 一种压力自动关闭阀
CN102720866B (zh) 防泄漏排气阀
CN217352716U (zh) 一种防撞型地上消火栓
CN115263240A (zh) 油井降堵剂的加注装置及其加注方法
CN201513569U (zh) 大通径常开液控截止阀
CN201502756U (zh) 一种升降式垂直瓣止回阀
CN2521392Y (zh) 天然气井井下多功能控制器
CN202597821U (zh) 防泄漏排气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225

Termination date: 2011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