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96449Y - 油烟净化排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油烟净化排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196449Y
CN201196449Y CNU2008201075768U CN200820107576U CN201196449Y CN 201196449 Y CN201196449 Y CN 201196449Y CN U2008201075768 U CNU2008201075768 U CN U2008201075768U CN 200820107576 U CN200820107576 U CN 200820107576U CN 201196449 Y CN201196449 Y CN 201196449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flow controller
oil smoke
soot
gas 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10757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U20082010757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196449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196449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196449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烟净化排出装置,包括一用于向外排出气体的风机,该风机的入口与一箱形的气流控制器的出口连接;所述气流控制器上开设有多个进气孔,该多个进气孔分别与多个圆锥形的旋风管的直径较大端对应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圆锥形的旋风管,形成较强的空气负压区域,能够快速地,大面积地将油烟气体吸入旋风管内,再通过气流控制器的有效控制使油烟气体高速旋转净化并快速流动排出,而不产生噪音,可以对进入旋风管内的油烟气体进行净化处理,从而使排出的油烟气体不会影响周围的空气环境,消除了烹饪时所产生的大量油烟对厨房设施所产生的污染,具有快速、静音处理油烟的能力。

Description

油烟净化排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烟净化排出装置,特别是一种根据离心原理以及通过对油烟气体的流动分配控制,对吸入的油烟气体首先进行净化处理,然后排出的装置。
背景技术
多年来,各种结构形式的抽油烟机作为一种厨房设备,被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们解除了厨房中油烟对环境的污染,但是,现有抽油烟机还存在一些技术上的缺陷:首先,抽油烟机没有对吸入的油烟气体进行有效的净化处理,不仅使排出的油烟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而且,有时那些排到室外的油烟气体还会随着向厨房进行补压流动的空气,从门窗返回厨房内,特别是在夏季,这种境况尤为突出;其次,现有的抽油烟机在工作中会产生较大的工作噪音,对厨房的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
现有抽油烟机,无论其采取顶部吸气方式,还是侧向吸气方式,因其结构的特点,基本都是采用吸入油烟气体后,通过管道向外直接排出。在此过程中,虽然一部分烟油在遇冷后凝结并被滞留在抽油烟机中,但是仍然有很多颗粒较小的烟油被直接排放到了自然环境中,并在气温较高的天气里,随风流动,而滞留在抽油烟机中的烟油经过汇集后,一部分流入专用的烟油收集容器中,另一部分则附着在抽油烟机的内壁上。
因此,现有的抽油烟机,因其在技术结构以及工作原理上所存在的缺陷,无法对吸入的油烟气体进行有效的净化处理,从而导致了对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污染。
另外,在噪音方面,现有的抽油烟机通常都是在抽油烟机的机箱内设置风机及扇叶。为了追求快速排烟效果,通常会使用功率较大的风机以及排风效果较好的扇叶结构。旋转的扇叶和较大的风压使排烟管道、机壳内同时产生机械振动噪声和流动空气在通道中的啸声以及共鸣,进一步加大了噪音。这一应用缺陷则来自于现有抽油烟机的工作原理和技术结构。。
为了消除烟油和噪声对环境的污染,必须对现有的抽油烟机的技术结构提出进一步的改进方案,这亦成为业内所共同关注的技术问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的抽油烟机所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油烟净化排出装置,该装置不仅能够使吸入的油烟气体中的烟油气中的油烟和尘埃颗粒快速地分离出来,而且还能够有效控制排出的油烟气体的流动方式,大大降低各种噪音,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影响。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油烟净化排出装置,包括一用于向外排出气体的风机,该风机的入口与一箱形的气流控制器的出口连接;所述气流控制器上开设有多个进气孔,该多个进气孔分别与多个圆锥形的旋风管的直径较大端对应连接。
旋风管直径较小的一端用于吸入厨房灶台上方产生的油烟气体。圆锥形的旋风管是一种管内壁螺旋起伏的变径管,利用该变径管可以使其直径较小的一端能够产生较强的负压力(即,当风机的功率一定时,变径排气管两端的气流量相等,则直径较小的一端的空气压力较大),从而能够在灶台上形成较强的负压区域,该负压区域具有良好的吸入能力,可以有效地将处于汇集状态的油烟气体快速吸入,从而防止油烟向四处蔓延。
为更好地吸入油烟气体,在旋风管直径较小的区域可以设置油烟罩。当风机工作时,在旋风管强力吸入气体的作用下,油烟罩下的区域形成强大的负压区,将上升的油烟气体汇聚吸入旋风管内。
气流控制器上开设的多个进气孔将来自旋风管的油烟气体进行汇聚,可以起到多路气体的融合和流量缓冲分配,然后通过出口进入风机。由于风机与气流控制器采取各自独立设置的方式,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安装中,可以将风机安装在室外,而气流控制器及旋风管则被安装在室内。气流控制器通过一专用排风管道与风机的入口连接,这样就可以消除风机转动的噪音对室内的影响。
另外,如果在旋风管的内壁上再涂覆TiO2光触媒涂层,潮湿的油烟气在光触媒亲水性的作用下被分离后容易顺旋风管的内壁流下,便于收集,处理。TiO2光触媒涂层使旋风管的内壁得到了良好的清洁处理。为了便于清除流下或落下的烟油,在旋风管直径较小的一端通常还可以设置便于拆卸的烟油收集盒,该烟油收集盒表面可以分布开设多个进气孔,使周围较大范围形成负压区,便于捕捉油烟气体,也为使用者清除烟油提供了方便。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气流控制器内设有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油烟气体流速和流向的增流器,该增流器的底端与所述进气孔连通。
增流器的设置数量和设置方式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可以针对每一个进气孔设置一个增流器,也可以只针对几个进气孔设置数量较少的增流器,也可以针对某几个进气孔设置一个公用的增流器。除此之外,还可以将不同的增流器的高度设置为不等,这样可以有效地调整由各个进气孔进入气流控制器内的油烟气体的比例、流速和流向,对油烟气体的流量进行适当地分配、均衡。增流器的具体设置方式还可以根据气流控制器的出口数量和具体位置、口径进行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增流器内设有用于控制空气流速及流向的多个同向排列的扇片。
多个同向排列的叶片主要的作用是可以造成油烟气体的旋转流动,具有引导油烟气体的运动方式的作用。油烟气体在导流的作用下,在旋风管内产生螺旋上升,形成类似“龙卷风”的运动形态。根据流体力学的运动原理,比重较大的烟油在油烟气体的旋转中被汇聚到中心形成更大的烟油集团并落下,而颗粒较小的烟油在旋转中受到离心力的作用,被甩贴在旋风管的内壁上,遇冷凝结。在不断的凝结中,微小的油烟颗粒不断汇聚,最终在重力的作用下,沿旋风管的内壁流下。由此,通过油烟气体的旋转,使大量的烟油颗粒被分离出来,从而完成了对油烟气体的净化处理,使排到室外的油烟气体不会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增流器内还设有用于强制油烟气体产生旋转、加强流速的电驱动扇叶。
电驱动扇叶的设置可以更进一步地提高油烟气体的排出速度和增强油烟气体旋转力度。电驱动扇叶还可以通过控制电驱动扇叶的转速来控制油烟气体的流量。
再有,还可以采取在所述增流器的顶端部增设气流罩的方案,该气流罩上开设有多个同向排列的,用于强制油烟气体产生旋转的导流气口。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气流控制器内还设有对该气流控制器内的空间进行分割的隔板,该隔板采取水平或倾斜方式设置。
隔板可以将气流控制器内部空间进行分割,有利于根据油烟气体的具体状况(如油烟类型、强弱)以及出口位置对油烟气体进行分别排放处理。由于增流器的设置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因此进入增流器的油烟气体可以通过隔板进入气流控制器的任何一层空间得到相应的处理。即使每一个旋风管内的油烟气体均通过一个与之对应的增流器进入气流控制器的某层空间,也可以通过增流器的高度、口径大小的设置,对进入的油烟气体进行相应的分配控制。
隔板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隔板的设置数量和方式是根据具体装置的设计要求而定的,其目的就是为了有效地对进入控制器内的油烟气体的流动状态进行合理控制。
上述方案中,所述隔板为用于对油烟气体进行分离净化的过滤板。
过滤板可以在控制器内起到对流动的油烟气体进行烟油颗粒滤除的作用,可以进一步提高油烟气体的净化处理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气流控制器内还扣设有拱形气罩,该拱形气罩顶部为油烟气体的出口,该出口边缘设有多个使流过的气体产生旋转的倾斜的导流起伏条;所述拱形气罩的内壁上具有多个用于强制气体产生旋转的螺旋状的凸起;所述导流起伏条的排列方向与所述凸起的螺旋方向相同。
拱形气罩可以扣设在任何进气孔上,也可以扣设在增流器的顶部以及任何一层隔板上开设的供油烟气体流过的孔上。对于进入拱形气罩内的油烟气体来说,该拱形气罩类似一个圆形的天穹顶棚。在拱形气罩内壁上设置的螺旋状的凸起可以引导油烟气体在该拱形气罩内产生旋转,实现净化油烟气体的目的。净化后的油烟气体通过拱形气罩顶部的出口流出时,由于受到了边缘设置的与凸起的螺旋方向相同的导流起伏条的作用,使拱形气罩内的油烟气体的旋转力度和强度进一步加大,从而使净化处理的效果更好。
对于气流控制器来说,所述气流控制器的出口为多个,且所述气流控制器上还开设有多个辅助入口,该辅助入口连接有用于吸入油烟气体的辅助吸气管。多个出口可以分别设置在气流控制器的不同隔层部位,分别将这些隔层内的油烟气体排出,而辅助入口,则可以通过连接设置的辅助增流器,将脱离逃逸出灶台上方区域的油烟气体重新捕捉送回,从而增强装置排除油烟气体的功效。辅助增流器的吸气口可以设置在装置的各个部位。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多个旋风管的直径较小的一端开设在用于汇集吸入油烟气体的集气筒的侧壁上。
集气筒通常为一个直径相对较大的筒状体,在其周边侧壁上分布开设多个孔,并且将这些孔各自对应与一个旋风管的直径较小的一端连接。集气筒的顶部可以封闭,由每一个旋风管对集气筒进行抽气,这样在工作中,集气筒内产生负压,使外部的油烟气体通过集气筒的开口向集气筒内补压流动,并进入旋风管得到净化处理。由于油烟气体在进入集气筒遇冷后,会有许多烟油颗粒因凝结而被清除,而剩余的油烟气体在进入旋风管后,得到了进一步的旋转净化处理,所以排到室外的油烟气体具有良好的空气质量,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影响。
通过以上概括性地描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通过管壁起伏的变径圆锥形的旋风管,可以形成较强的空气负压区域,使灶台的油烟不易向其他区域蔓延,能够快速地,大面积地将油烟气体吸入旋风管内,再通过气流控制器的有效控制使油烟气体高速旋转并快速流动排出,而不产生噪音,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对进入旋风管内的油烟气体进行净化处理,从而使排出的油烟气体不会影响周围的空气环境,当气温较高时,也不会因被反向流入室内而影响室内的空气质量。本实用新型消除了烹饪时所产生的大量油烟对厨房设施所产生的污染,具有快速、静音排除油烟的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出气罩的一种剖示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增流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烟油收集盒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二实施例的一种变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第三实施例的一种变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拱形气罩的内侧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中拱形气罩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中图9所示结构的一种变形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第七实施例中增流器的俯视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第八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第九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第九实施例中旋风管与集气筒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0为第九实施例中旋风管与集气筒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一用于向外排出气体的风机1,该风机1的入口11通过一管道12与一箱形的气流控制器2的出口21连接。气流控制器2上开设有多个进气孔22。每个进气孔22分别与一个圆锥形的旋风管3的直径较大端对应连接。几个旋风管3被置于一个机柜箱体31内,在机柜箱体31的下方还设有油烟罩32。
在工作时,内设多个旋风管3的机柜箱体31、油烟罩32以及气流控制器2一同被安装在灶台的上方,通过风机1的排风作业,旋风管3直径较小的一端吸入气体,在油烟罩32内形成负压区域,使灶台上产生的油烟气体被吸入旋风管3内。圆锥形的旋风管3是一种变径管。该变径管可以使其直径较小的一端产生较强的负压力(即,当风机1的功率一定时,变径管两端的气流量相等,则直径较小的一端的空气压力较大),从而能够在灶台上形成较强的负压区域,该负压区域具有良好的吸入能力,可以有效地将处于汇集状态的油烟气体快速吸入,防止油烟向四处蔓延。
气流控制器2的形状可以是圆柱形的,也可以是方形的或者是任何一种具有一定空间的形状。气流控制器2实际上是在多个旋风管3的出气部位设置的一个具有缓冲,汇聚气流效果的封闭空间,可以起到合理分配来自各个旋风管3中的油烟气体,保持油烟罩32下方产生均衡的负压区域。
本实施例在安装时,将风机1设置在室外,成为室外机,而将旋风管3和气流控制器2设置在室内,通过一管道12将风机1与气流控制器2连通,这样在排油烟时,风机1所产生的工作噪音不会对室内产生影响。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也包括一用于向外排出气体的风机1,该风机1的入口11与一个长方体形状的气流控制器2的出口21连接。在气流控制器2的底板上设有三个圆形的进气孔22。每个进气孔22分别与一个圆锥形的旋风管3的直径较大端直接对应连接。
在气流控制器2的箱形体内,还设有三个用于控制油烟气体流速和流向的增流器4,每个增流器4分别与一个对应的进气孔22连通。增流器4用于导出旋风管3内的油烟气体,并且通过相应的高度设置,可以控制三个旋风管3内送出的油烟气体流量。由于本实施例的出口21位于气流控制器2的上方中部,为了均衡三个旋风管3具有等量的油烟气体排出,将两侧的两个增流器4的高度设置为高于中间增流器4的高度,这样由两侧增流器4中输出的油烟气体在到达出口21的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相对较小,从而与中间的增流器4所输出的油烟气体的流量相均衡。
在上述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增流器4内都可以设置用于控制空气流速及流向的多个同向排列的扇片或用于强制油烟气体产生旋转、加强流速的电驱动扇叶。
图3所示为一个增流器4的剖示结构,在增流器4的内侧表面上设置了多个同向排列的呈一定倾斜角度的扇片41。当油烟气体从旋风管进入增流器4时,油烟气体受到扇片41的导流作用,产生旋转,从而带动进入旋风管内的油烟气体也产生旋转,并形成螺旋状的上升运动。这一旋转的螺旋状上升如同自然界中的“龙卷风”。比重较大的油烟在旋转中向中心处聚集并相互融合,在重力的作用下从“风眼”(中心处)落下,而质量较小的油烟颗粒则会随着气体的旋转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贴在旋风管的内壁上遇冷凝结。通过这样的旋转运动,使油烟气体中包含的油烟颗粒被迅速清除,从而实现了在排出油烟气体的同时,对其进行净化处理的目的,使排到室外的油烟气体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扇片41还可以设置在一个中心柱的表面,形成风扇的扇叶状态,也同样可以起到相同的作用。
图4所示为一个增流器4,该增流器4内设有一电驱动扇叶42。开启或调整该电驱动扇叶42的工作状态(控制转速),可以加强油烟气体的流速及流量,同时还可以强制油烟气体产生旋转。在采用图3所示结构时,可以将多个安装了电驱动扇叶42的增流器4分别设置在气流控制器的进气孔上,通过装置上设置的调整开关,就可以分别对每一个电驱动扇叶42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对各个旋风管内油烟气体的旋转、流速进行控制以及对气流控制器内的气流分配进行控制。
如果在旋风管的内壁上再预先涂覆TiO2光触媒涂层,潮湿的油烟气在光触媒亲水性的作用下被分离后容易顺旋风管的内壁流下,便于收集,处理。如图5所示。图中,在旋风管3直径较小的一端套设一圆柱筒形的烟油收集盒34,该烟油收集盒34表面分布开设了多个气孔341,使周围较大范围形成较强的负压区,便于捕捉油烟气体,也为使用者清除烟油提供了方便。
烟油收集盒34的形状也可以采用球形体或立方体,还可以在多个旋风管直径较小端集成设置一个较大的烟油收集盒。
通过上述在增流器4中设置使油烟气体产生旋转的导流部件,使本实用新型具有了良好的对油烟气体进行净化处理的能力。利用这一净化功能可以有效地防止或减少排放的油烟气体的污染,从而克服了现有抽油烟机所存在的噪声以及没有环保措施的技术缺陷。
在上述实施例二中,气流控制器内的增流器的数量可以不等于进气孔的数量,即不等于旋风管的数量,具体的设置方式可以根据设计要求以及控制器的出口位置相适应。图6所示为另一种增流器的设置结构,为清楚起见,图中省略了风机和机柜箱体、油烟罩。在这个结构中,气流控制器2的出口21设在侧面。为使三个旋风管3送出的油烟气体流量均衡,该气流控制器2中使用了两个增流器4,分别安装两个远处的旋风管3所对应连接的进气孔上,而靠近出口21处的进气孔上不安装增流器,并且使距离出口21最远处的增流器4的高度较高,从而使三个进入气流控制器2的油烟气体的输入口形成阶梯状,这样可以大大减小远处油烟气体流向出口21时的阻力,使三个旋风管3具有相互均衡的油烟气体输送流量。
除去采用图6所示增流器的高度设置方式以外,还可以在气流控制器内开设不同直径的圆孔,且对应设置直径不同的旋风管。例如,当气流控制器的出口设置在图3所示的中部时,可以使两侧的进气孔直径适当大于中间的进气孔直径,且位于两侧的旋风管的直径也适当大于中间的旋风管的直径,使综合的油烟气体流量得以平衡。
实施例三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气流控制器2的箱体内还设置了两个倾斜的隔板23,该隔板23将气流控制器2内的空间分割为上下两层。隔板23上开设有孔231,用于与增流器4接通。
本实施例中,共有四个增流器4,而旋风管3为五个。中间的旋风管没有连接增流器,其余的四个旋风管3各自对称连接一个增流器4。处于同一侧的增流器4的高度不同,且其顶部与隔板23的表面平齐。
对于气流控制器2上的出口21设置在上方中部的方案来说,本实施例具有良好的油烟气流分配控制功能,使来自任何一个旋风管3的油烟气流的流量达到均衡。
本实施例的增流器4内部也可以采用图4所示结构,安装电驱动扇叶。
对于图6所示结构形式来说,在气流控制器内设置倾斜的隔板方式还可以如图8所示。图8中,气流控制器2的出口21设置在侧面。在气流控制器2内,通过设置一块倾斜的隔板23将气流控制器2的内部空间分割为倾斜的两个部分。在隔板23上也同样开设了多个孔,这些孔分别通过高度不等的增流器4与旋风管3连通。在多个旋风管3中,位于出口21旁边的旋风管上不设增流器4,其余三个增流器4沿着隔板23的斜面依次设置,达到更好的油烟气流分配控制效果。
实施例四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特点在于:在气流控制器2的箱体内,与底板平行设置了一个隔板23。底板上开设有三个进气孔,其中位于中间的进气孔直径较大,对应设置的旋风管3也是中间的直径较大。在气流控制器2的下层,设置了一个增流器4,该增流器4将隔板23中间的圆孔与直径较大的旋风管3连通。本实施例中,中间的旋风管3由于直径较大,所以具有较大的油烟吸入能力,因此,作为主要排烟净化部件,其具有更高的排烟效率和净化效率。
为此,在增流器4的顶部安装了一个气流罩5,该气流罩5上开设有多个同向排列的导流气口51。这些同向排列的导流气口51能够强制使输出的油烟气体产生旋转,从而带动或加强了位于中间的旋风管3内油烟气体的旋转,便于增强净化的效果。
另外,本实施例中,隔板23采用过滤材料制成。从两侧设置的旋风管3中进入气流控制器2底层的油烟气体经过隔板23的过滤处理后,成为符合排放要求的气体,与出自中间气流罩5的气体一同由气流控制器2的出口21排出。实验中所使用的过滤材料是活性炭加工品,可以有效消除油烟净化后的异味。
实施例五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四的不同点在于:旋风管3包括位于中间的一个大直径旋风管和环绕在其周围的多个小直径旋风管。大直径旋风管3具有流量大、吸力强的特点,因此做为主要的吸入油烟气体的部件,承担着将灶台上产生的大部分油烟气体吸入、净化处理的任务,而环绕在其周围的直径较小的旋风管3则起到捕捉向周围蔓延、逃逸的,烟油含量较低的油烟气体。
在气流控制器2的箱体内,一个水平隔板23将箱体的空间分割为上下两层。隔板23中部开设有一个孔。直径较小的旋风管3与底板上直径较小的圆孔22连通,而一个直径较大的增流器4连接中间直径较大的旋风管3,且穿过隔板23上的孔,将控制器2的上部空间与中间的旋风管3连通。增流器4的顶部安装有图9所示的气流罩5。
气流控制器2除在顶部中间对应气流罩5的位置开设出口21外,还在位于下层的侧面开设了另一出口24。出口21和出口24分别通过管道12和管道13与室外的风机连接。
本实施例在使用中,将油烟气体进行了分类吸入。烟油含量较低的外层油烟气体被直径较小的旋风管3吸入后,经过普通强度的旋转净化处理,就可以达到排放的要求,可以通过管道13输送到风机,而烟油含量较高的中间油烟气体则被直径较大的旋风管3吸入,经过强力的旋转净化处理后,才能够达到排放的要求,通过管道12输送到风机。
实施例六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图1所示实施例的结构上进行的一个改进,具体为在气流控制器2的箱体内扣设了一个拱形气罩9,该拱形气罩9顶部为油烟气体的出口91。
拱形气罩9的形状如同天穹式的屋顶,如图12、13所示。拱形气罩9的内壁上设有多条自下而上,形成螺旋状的凸起92。进入拱形气罩9内并经过出口91流出的气体在受到该凸起92的导流影响后,将在拱形气罩9内被强制形成如前所述的旋转,并形成类似“龙卷风”的螺旋上升。
另外,在拱形气罩9的出口91边缘设有多个使流过的气体产生旋转的倾斜的导流起伏条93,该导流起伏条93的排列方向与凸起92的螺旋方向相同。导流起伏条93同样可以使通过出口91的气体产生旋转,从而导致位于拱形气罩9内的流动气体产生旋转。
在本实施例的使用中,将拱形气罩9扣设在几个与旋风管3对接的进气孔22上,在同方向的凸起92和导流起伏条93的共同作用下,来自旋风管3内并流经拱形气罩9的油烟气体将在拱形气罩9内产生强烈的旋转,从而使其中携带的烟油被清除,使排到室外的油烟气体不会污染自然环境。
对于图9和图10所示结构来说,也可以采用扣设拱形气罩的结构方式,如图14所示。图14是在图9所示的气流控制器2内的上层,在具有过滤功能的隔板23上扣设了一个拱形气罩9,该拱形气罩9将整个隔板23全部覆盖,使得无论来自气流罩5的油烟气体还是通过隔板23过滤后进入的油烟气体都产生旋转,并得到再次的净化处理,然后排到室外。
在图10所示结构内设置拱形气罩的方案与图14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七
本实施例的结构特点在于:多个旋风管共用同一个增流器,如图15、16所示。图中,多个旋风管3环形组合排列,在其上方设置一大直径的圆锥形的增流器4,该增流器4直径较小的一端分别与每个旋风管3直径较大的一端部分连通。旋风管3上没有被涵盖在增流器4之内的部分36则采取封闭状态,而增流器4直径较小的底端没有与旋风管3连通的部分也进行封闭(如图18所示底部中间“十字”形区域45),此时,气流控制器的结构可以类似图3所示,箱体内不设隔板,直接将增流器4设置气流控制器内,并且在增流器4的顶部安装图9所示的气流罩,也可以在增流器4的顶部直接扣设图12所示的拱形气罩。
本实施例在使用中,多个旋风管3的内壁上也可以凸设螺旋状的导流部件,使进入的油烟气体产生旋转,进行第一次净化处理,然后被全部送入增流器4中,在气流罩或拱形气罩的作用下产生旋转,进行第二次净化处理,然后通过控制器上的出口送到室外的风机而后排放。经过如此两级的净化处理,排出的油烟气体具有更高的清洁度。
本实施例还可以采用图10所示的结构,即:在气流控制器的箱体内水平设置一开设有大孔的隔板,同时,不封闭旋风管3的顶面,使几个旋风管3直接连通在气流控制器底板的进气孔上,然后利用增流器4,覆盖旋风管3顶面的一部分。增流器4直径较大的一端与隔板上的孔连通。按照这样的结构,旋风管3所吸入的油烟气体经过旋转净化后,一部分被增流器4吸入,在气流罩或拱形气罩的作用下进行二次净化处理,然后通过气流控制器上层的管道送到室外的风机,而另一部分则进入气流控制器的底层空间,通过图10所示的管道排到风机。
实施例八
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的气流控制器2箱体内用两块水平设置的隔板23分割为三层。多个旋风管3中包括一个直径较大的旋风管。一个大直径的增流器4穿过两层隔板23,将直径较大的旋风管与控制器2的上层连通。直径较大的旋风管的顶部位于上层内安装有气流罩5,其余直径较小的旋风管则经由小直径的增流器4与气流控制器2的中间层连通。另外,在气流控制器2的底板上还开设有多个辅助入口25。每个辅助入口25连接一个辅助增流器6,该辅助增流器6与开设在机柜箱体31表面上的吸入口311或开设在油烟罩32表面上的吸入口321连接。
本实施例在使用中,大量的油烟气体通过多个旋风管3的吸入和净化处理后,分别被输送到控制器2的上层和中层。少量逃逸在油烟罩32外部的含有少量烟油颗粒的油烟气体则被吸入口311和吸入口321吸入,并通过辅助增流器6送到气流控制器2的底层。由于这部分油烟气体中烟油含量较低,因此,可以不经过净化处理,而直接向室外排放。
气流控制器2上的每一层都设置有与风机连通的管道,即:管道12、13和管道14,这些管道分别将每个空间层内的符合排放标准的油烟气体通过风机排出。
在本实施例中,如果需要对来自辅助增流器6的油烟气体做简单的净化处理,则可以采取图9所示的结构,将下层的隔板制成过滤隔板,并且取消管道14,则底层内的油烟气体将经过过滤后,由管道13排出。
本实施例具有良好的吸入油烟气体的能力,而且能够捕捉逃逸的油烟,使厨房的排油烟效果更好。
实施例九
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各个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多个旋风管3直径较小的一端均开设在一个集气筒7的侧壁上,该集气筒7顶部为封闭,底部为开口。每一个旋风管3直径较大的一端通过连接的增流器4与气流控制器2内连通。当风机工作时,通过管道12向室外排气,此时,多个旋风管3将集气筒7内空气抽出,使其内部形成较强的负压。该集气筒7则通过底部的开口将上升的油烟气体吸入。集气筒7可以制成圆锥形,并且在其内侧表面上可以设置用于是气体产生旋转运动的导流部件,使进入的油烟气体产生旋转,进行第一次净化处理,然后,进入各个旋风管3内继续旋转,进行第二次净化处理,从而达到良好的油烟气体净化效果。
本实施例还可以改制为图19所示结构。图19中,多个旋风管3直径较小的一端全部开设在集气筒7的顶部,也可以达到本实施例对油烟气体进行二次净处理的目的。同样,还可以如图20所示,在每一个旋风管3直径较小的一端都设置一个直径较小的集气筒7,并在集气筒7的底端设置烟油收集盒34,然后将多个这种由集气筒7和旋风管3通过上下二层组合所形成油烟气体吸入部件并列整合构成又一种结构的二次净化处理排油烟装置。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制成图21所示结构,在图21中,气流控制器2、机柜箱体31和油烟罩32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外部主体。风机1则被安装在气流控制器2顶部开设的出口处。风机1的排风口通过连接的排风管道15向室外排放油烟气体。这一结构不同于上述各个实施例的不同点是风机与主体整合在一起,构成了类似现有抽油烟机的模式,而与现有抽油烟机不同的是:风机1没有设置在主体内,因此,在工作时不会发生箱体内的空腔振动,因而产生的噪音大大减小,同样能够克服现有抽油烟机所存在的高噪声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抽油烟机相比较具有更高的实用性能,具有无噪音或低噪声、高效率的油烟净化处理能力。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油烟净化排出装置,包括一用于向外排出气体的风机,其特征在于:该风机的入口与一箱形的气流控制器的出口连接;所述气流控制器上开设有多个进气孔,该多个进气孔分别与多个圆锥形的旋风管的直径较大端对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油烟净化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控制器内设有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油烟气体流速和流向的增流器,该增流器的底端与所述进气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油烟净化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流器内设有用于控制空气流速及流向的多个同向排列的扇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油烟净化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控制器内设有用于强制油烟气体产生旋转、加强流速的电驱动扇叶。
5.根据权利要求2、3或4所述油烟净化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流器的顶端部增设有气流罩,该气流罩上开设有多个同向排列的,用于强制油烟气体产生旋转的导流气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油烟净化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控制器内还设有对该气流控制器内的空间进行分割的隔板,该隔板采取水平或倾斜方式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油烟净化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为用于对油烟气体进行分离净化的过滤板。
8.根据权利要求1、2、3、4、6或7所述油烟净化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控制器内还扣设有拱形气罩,该拱形气罩顶部为油烟气体的出口,该出口边缘设有多个使流过的气体产生旋转的倾斜的导流起伏条;所述拱形气罩的内壁上具有多个用于强制气体产生旋转的非闭合螺旋起伏状的凸条;所述导流起伏条的排列方向与所述凸起的螺旋方向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油烟净化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控制器的出口为多个,且所述气流控制器上还开设有多个辅助入口,该辅助入口连接有用于吸入油烟气体的辅助吸气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油烟净化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旋风管的直径较小的一端开设在用于汇集吸入油烟气体的集气筒的侧壁上。
CNU2008201075768U 2008-04-02 2008-04-02 油烟净化排出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1196449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075768U CN201196449Y (zh) 2008-04-02 2008-04-02 油烟净化排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075768U CN201196449Y (zh) 2008-04-02 2008-04-02 油烟净化排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196449Y true CN201196449Y (zh) 2009-02-18

Family

ID=404160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1075768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196449Y (zh) 2008-04-02 2008-04-02 油烟净化排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196449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54382B (zh) * 2008-04-02 2011-01-19 王君 油烟净化排出装置
CN109028185A (zh) * 2017-06-12 2018-12-18 艾欧史密斯(中国)热水器有限公司 油烟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54382B (zh) * 2008-04-02 2011-01-19 王君 油烟净化排出装置
CN109028185A (zh) * 2017-06-12 2018-12-18 艾欧史密斯(中国)热水器有限公司 油烟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54382B (zh) 油烟净化排出装置
CN201049353Y (zh) 焊接烟尘通风净化装置
CN201221802Y (zh) 油烟净化装置
CN214182230U (zh) 一种矿热炉烟尘处理反吹吸风内滤大布袋负压除尘系统
CN210645487U (zh) 烟尘除尘室
CN101249353A (zh) 油烟净化装置
CN201196449Y (zh) 油烟净化排出装置
CN201101928Y (zh) 焊烟净化装置
CN206997309U (zh) 一种防酸雾、防腐降噪型通风柜
CN106225035B (zh) 一种油烟过滤器及其过滤方法
CN116272221A (zh) 一种基于分级处理技术的工业烟尘处理装置
CN107166467A (zh) 一种居家使用的高效油烟机
CN101264403B (zh) 油烟净化装置
CN108187420B (zh) 工业粉尘循环过滤系统
CN212039566U (zh) 一种新型高效自动化除尘装置
CN206008307U (zh) 一种大风量移动式焊烟净化器
CN212491999U (zh) 一种大风量微尘捕集分离器
CN213507047U (zh) 一种转炉除尘装置
CN108469051A (zh) 一种油烟处理装置
CN212548711U (zh) 一种大风量微尘捕集分离净化系统
CN211585818U (zh) 用于实验室的高效废气处理装置
CN208145647U (zh) 干性粉尘过滤式通风单元
CN212758006U (zh) 真空感应熔炼炉废气排放装置
CN114452764A (zh) 一种工业废气处理装置
CN209295227U (zh) 楼宇厨房油烟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21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8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