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83103Y - 一种新飞边形式的精密锻模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飞边形式的精密锻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183103Y
CN201183103Y CNU200820055815XU CN200820055815U CN201183103Y CN 201183103 Y CN201183103 Y CN 201183103Y CN U200820055815X U CNU200820055815X U CN U200820055815XU CN 200820055815 U CN200820055815 U CN 200820055815U CN 201183103 Y CN201183103 Y CN 201183103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ging die
die cavity
blocker
finish
for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05581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陶寿康
唐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edical Instruments (Group) Co Ltd Surgical Instruments Plant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edical Instruments (Group) Co Ltd Surgical Instruments Plan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edical Instruments (Group) Co Ltd Surgical Instruments Plant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edical Instruments (Group) Co Ltd Surgical Instruments Plant
Priority to CNU20082005581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183103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183103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183103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g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飞边形式的精密锻模,包括承击面、预锻模膛和终锻模膛,预锻模膛和终锻模膛四周均具有飞边槽,飞边槽包括桥部和仓部,桥部的宽度为1~2mm,桥部与仓部之间用10~20°斜度作为过渡,飞边槽容纳金属余料为1.25倍以上,承击面位于飞边槽四周,预锻模膛和终锻模膛相似,预锻模膛比终锻模膛深0.1~0.15mm,预锻模膛的模口角为R0.5mm,终锻模膛的模口角为R0.2~0.3mm,预锻模膛和终锻模膛均还包括指圈环,指圈环内部剖面包括第二仓部和两桥部,第二仓部为较大圆弧,较大圆弧连接两桥部,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使得其寿命明显提高,采用该精密锻模,精简了工序,提高了工效和锻件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新飞边形式的精密锻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锻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锻压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新飞边形式的精密锻模。
背景技术
手术器械锻件属扁平长轴带环枝芽类小型锻件,选用2Cr13不锈钢材料制造,经热锻、冷精压后获得产品坯件尺寸精度为
Figure Y20082005581500031
的工艺要求。
通常使用的模具结构有二种,即:四周无飞边槽(平模)和四周有飞边槽(平模)的模具结构,飞边厚度在1.2~1.8mm之间,模具用反印模或电火花制作而成。
目前国内在锻压模具使用飞边槽一般有4种类型,均属水平飞边槽,桥部41长度在8毫米以上,桥部41与仓部42都是直线状(《锻压手册》,1993年机械工业出版社,见图1)。由于桥部41长,桥部41与仓部42之间用较大斜度近乎垂直作为过渡,仓部42呈水平面,所以金属材料在镦粗时遇到阻力较大,热锻小型锻件,模具使用近2000件就会失效。如采用温锻方式失效速度可能更快。
采用上述模具进行的锻造工艺通常采用热锻和冷精压,中间存在二次中间热处理和二次冲切工序,工序复杂、生产周期长,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新飞边形式的精密锻模,该精密锻模设计巧妙、使得其寿命明显提高,采用该精密锻模,精简了工序,提高了工效和锻件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飞边形式的精密锻模具有如下构成:
一种新飞边形式的精密锻模,包括承击面,其特点是,还包括预锻模膛和终锻模膛,所述预锻模膛和所述终锻模膛四周均具有飞边槽,所述飞边槽包括桥部和仓部,所述桥部的宽度为1~2mm,所述桥部与所述仓部之间用10~20°斜度作为过渡,所述飞边槽容纳金属余料为1.25倍以上,所述承击面位于所述飞边槽四周。
较佳地,所述桥部的宽度为1.5mm,所述桥部与所述仓部之间用15°斜度作为过渡。
较佳地,所述桥部低于所述承击面0.25mm。
较佳地,所述预锻模膛和所述终锻模膛横截面面积相同,所述预锻模膛和所述终锻模膛宽度相同,所述预锻模膛比所述终锻模膛深0.1~0.15mm。
更进一步地,所述预锻模膛比所述终锻模膛深0.1mm。
较佳地,所述预锻模膛的模口角为R0.5mm,所述终锻模膛的模口角为R0.2~0.3mm。
较佳地,所述预锻模膛和所述终锻模膛对称排列。
较佳地,所述预锻模膛和所述终锻模膛均还包括指圈环,所述指圈环内部剖面包括第二仓部和两所述桥部,所述第二仓部为较大圆弧,所述较大圆弧连接两所述桥部。
本实用新型特别适用于锻造手术器械锻件,采用本实用新型锻造手术器械锻件的工艺采用温锻工艺,坯料温度在800℃左右,预、终锻一次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具体如下:
采用以上措施后,用一付新型预、终锻模替代原来的热锻与冷精压二道工序,主要技术效果有:
1.本实用新型包括预锻模膛和终锻模膛,采用了新型飞边槽设计,用一付新型预、终锻模替代原来的热锻与冷精压二道工序,设计非常巧妙。
2.模具寿命明显提高。可以锻压锻件达到7000~8000件,比原有技术热锻模寿命提高4倍左右。
3.锻件飞边厚度减小。飞边厚度仅0.6mm左右,约为老工艺锻件的一半。飞边厚度减小有利于提高切边模寿命,同时保证锻件的一致性。
4.精简工序,提高工效。预、终锻一次成型省去了二次中间热处理和一次冲切工序,且由于800℃锻造后的锻件硬度小于100HRb,可以直接切飞边,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
5.锻件质量提高。锻件尺寸精度达到
Figure Y20082005581500041
的工艺要求,形状饱满。
附图说明
图1是4种常见飞边槽(型式1、型式2、型式3和型式4)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的飞边槽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a是图3中M-M位置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3b是图3中K-K位置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以下实施例子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2~图3b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飞边形式的精密锻模,包括承击面4、预锻模膛1和终锻模膛2,所述预锻模膛1和所述终锻模膛2四周均具有飞边槽3,所述飞边槽3包括桥部31和仓部32,所述桥部31的宽度为1~2mm,所述桥部31与所述仓部32之间用10~20°斜度作为过渡,所述飞边槽3容纳金属余料为1.25倍以上,所述承击面4位于所述飞边槽3四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桥部31的宽度为1.5mm,所述桥部31与所述仓部32之间用15°斜度作为过渡。
承击面4与模膛(也就是桥部31)之间的间隙为飞边厚度,考虑到锻击时弹性回跳0.1~0.2,所以其间隙:飞边厚度减去弹性回跳,上、下模各为其半。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14厘米止血钳弹性回跳取0.1mm,飞边厚度为0.6mm,所以所述桥部31比所述承击面低0.25mm。
较佳地,所述预锻模膛1和所述终锻模膛2横截面面积相同,所述预锻模膛1和所述终锻模膛2宽度相同,所述预锻模膛1比所述终锻模膛2深0.1~0.15mm,目的在于减少预锻坯件对终锻模膛2的磨损,以达到延长终锻模膛2使用寿命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预锻模膛1比所述终锻模膛2深0.1mm。
较佳地,所述预锻模膛1的模口角为R0.5mm,所述终锻模膛2的模口角为R0.2~0.3mm。
所述精密锻模的收缩率根据锻件的线膨胀系数和终锻温度而确定,所涉及的公式:Lt=L(1+αt),式中Lt为终锻温度时锻件尺寸(mm),L为冷态下锻件尺寸(mm),α为材料线膨胀系数(1/℃)(本案取12×10-6),t为终锻温度。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α为12×10-6(1/℃),t为800℃,所述精密锻模中进行加工的锻件的收缩率为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预锻模膛1和所述终锻模膛2对称排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预锻模膛1和所述终锻模膛2均还包括指圈环5,所述指圈环5内部剖面包括第二仓部51和两所述桥部31,所述第二仓部51为较大圆弧,所述较大圆弧连接两所述桥部31。即,指圈环5内部应用改进劈料的方法运用较大圆弧开料。
本实用新型和与本实用新型相对应的另一半锻模配合使用,两者合在一起用于锻造相关锻件,本实用新型特别适用于锻造手术器械锻件,比如14厘米止血钳,采用本实用新型进行锻造时,采用温锻工艺,原始材料采用轧制板料,坯料温度在800℃左右,预、终锻一次成型。替代原来的热锻与冷精压二道工序,省去了二次中间热处理和一次冲切工序,由于800℃锻造后的锻件硬度小于100HRb,锻件飞边厚度仅0.6~0.8mm,约为老工艺锻件的一半,可以直接切飞边,有利于提高切边模寿命,同时保证锻件的一致性,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获得的锻件尺寸精度达到
Figure Y20082005581500061
的工艺要求,形状饱满。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新飞边形式的精密锻模设计巧妙、使得其寿命明显提高,采用该精密锻模,精简了工序,提高了工效和锻件质量。
在此说明书中,本实用新型已参照其特定的实施例作了描述。但是,很显然仍可以作出各种修改和变换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Claims (8)

1.一种新飞边形式的精密锻模,包括承击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锻模膛和终锻模膛,所述预锻模膛和所述终锻模膛四周均具有飞边槽,所述飞边槽包括桥部和仓部,所述桥部的宽度为1~2mm,所述桥部与所述仓部之间用10~20°斜度作为过渡,所述飞边槽容纳金属余料为1.25倍以上,所述承击面位于所述飞边槽四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密锻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桥部的宽度为1.5mm,所述桥部与所述仓部之间用15°斜度作为过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密锻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桥部低于所述承击面0.2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密锻模,其特征在于,所述预锻模膛和所述终锻模膛横截面面积相同,所述预锻模膛和所述终锻模膛宽度相同,所述预锻模膛比所述终锻模膛深0.1~0.1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密锻模,其特征在于,所述预锻模膛比所述终锻模膛深0.1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密锻模,其特征在于,所述预锻模膛的模口角为R0.5mm,所述终锻模膛的模口角为R0.2~0.3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密锻模,其特征在于,所述预锻模膛和所述终锻模膛对称排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密锻模,其特征在于,所述预锻模膛和所述终锻模膛均还包括指圈环,所述指圈环内部剖面包括第二仓部和两所述桥部,所述第二仓部为较大圆弧,所述较大圆弧连接两所述桥部。
CNU200820055815XU 2008-02-29 2008-02-29 一种新飞边形式的精密锻模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83103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55815XU CN201183103Y (zh) 2008-02-29 2008-02-29 一种新飞边形式的精密锻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55815XU CN201183103Y (zh) 2008-02-29 2008-02-29 一种新飞边形式的精密锻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183103Y true CN201183103Y (zh) 2009-01-21

Family

ID=402708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055815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83103Y (zh) 2008-02-29 2008-02-29 一种新飞边形式的精密锻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183103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75986A (zh) * 2020-08-31 2021-01-29 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 钛合金偏心变截面叶片的锻模工装及锻造方法
CN113634701A (zh) * 2021-08-19 2021-11-12 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无上顶出电动螺旋压机锻造脱模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75986A (zh) * 2020-08-31 2021-01-29 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 钛合金偏心变截面叶片的锻模工装及锻造方法
CN112275986B (zh) * 2020-08-31 2022-06-07 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 钛合金偏心变截面叶片的锻模工装及锻造方法
CN113634701A (zh) * 2021-08-19 2021-11-12 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无上顶出电动螺旋压机锻造脱模方法
CN113634701B (zh) * 2021-08-19 2023-08-15 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无上顶出电动螺旋压机锻造脱模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91671B (zh) 一种钛合金叶片精密成形锻造方法
CN108746374A (zh) 一种带随形冷却水道的热冲压成形模具镶块的制备方法
CN201889385U (zh) 一种不锈钢类模锻件的终锻模模具结构
CN201183103Y (zh) 一种新飞边形式的精密锻模
CN103691813A (zh) 一种特殊r型板材专用折弯机模具及其部件的加工方法
CN108405647A (zh) 一种圆形棒材挤扭成形模具及其挤扭方法
CN103624164A (zh) 一种特殊z型工件的折弯机专用模具及其上模具的加工方法
CN103230955A (zh) 一种轻合金喇叭形管件热挤压成形模具
CN105344901A (zh) 直径大于或等于1800mm的高温合金盘形锻件的制造方法
CN201231299Y (zh) 冷镦滚子冲压模具
CN103008526B (zh) 一种短档距双安装板整流叶片顶锻成型工艺
CN102463316B (zh) 一种不锈钢类模锻件的终锻模模具结构
CN208787206U (zh) 一种台阶轴无料头连续轧制模具
CN103230951A (zh) 一种轻合金喇叭形管件热挤压成形方法
CN102744319A (zh) 一种冷冲压辅具及其冲压工艺
CN102781620A (zh) 冲压工具
CN202192134U (zh) 组合式折弯刀
CN204604995U (zh) 一种金刚石串珠的石墨模具
CN100566881C (zh) 一种蜗杆轴毛坯的板式楔横轧成形模具及其方法
CN100467929C (zh) 一种等强度柔性管接头卡箍及其制造方法
CN208357624U (zh) 耐用型汽车结构件冲压模具
CN102091924B (zh) 一种厨房用勺、铲的生产工艺
CN203679136U (zh) 一种大直径转鼓体胎模具
CN1721099A (zh) 封闭式热冲压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CN205167534U (zh) 一种方管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121

Termination date: 2014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