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74454Y - 电气连接座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电气连接座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174454Y
CN201174454Y CNU2008200022941U CN200820002294U CN201174454Y CN 201174454 Y CN201174454 Y CN 201174454Y CN U2008200022941 U CNU2008200022941 U CN U2008200022941U CN 200820002294 U CN200820002294 U CN 200820002294U CN 201174454 Y CN201174454 Y CN 201174454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backboard
panel
circuit boar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00229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忠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rtec Industr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Surtec Industr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rtec Industries Inc filed Critical Surtec Industries Inc
Priority to CNU20082000229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174454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174454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174454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电气连接座结构,配置在墙上的箱体中,此结构包括壳体及其内部叠置的电路板与背板,壳体与背板均采用塑料材质。壳体设置于该箱体内,该壳体具有一面板及多个自该面板延伸出的侧板,该面板上具有多个开口,该侧板抵靠于该箱体,该侧板的内侧具有多个凸肋,各凸肋的端缘具有一倾斜于该侧板的端面;电路板叠合于该面板内侧且容置于该壳体中,其一侧电性设置有多个电连接端口,该电连接端口由对应的该开口穿出该面板;背板叠合于该电路板的另一侧且容置于该壳体中,其一侧具有多个抵靠该电路板的凸块,而该背板的另一侧抵靠于该箱体,其中该背板的边缘具有多个倾斜的侧表面,该侧表面抵靠于该凸肋的该端面。该结构可强化连接座整体的结构。

Description

电气连接座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信号导线的电性连接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以连接信号导线的电气连接座结构。
背景技术
网络与电话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密不可分的工具,所以目前不管是住宅或是办公场所都会规划许多有限通讯系统,如网络或电话系统。分布在建筑物内部的通讯缆线(如网络或电话线路)会通过插座面板外露在墙壁上,而插座面板上设置有连接器。连接器的一侧电性连接于建筑物内的通讯缆线,而另一端则具有外露出插座面板的插槽。电话机、电脑、事务机等电子装置的信号导线可以插接在连接器的插槽,而利用连接器与建筑物内部的通讯缆线相连接。一般的插座面板大多是单独且分散配置在墙面上,比较符合一般家庭用户的使用需求。在一些用户数量众多的家庭或办公场所中,为了统筹管理网络或电话线路,会将网络或电话线路全部整合到一集中箱里。这类集中箱里会配置有类似前述插座面板的信号线连接座,可用来连接建筑物内的通讯缆线与电子装置的信号导线。
前述信号线连接座是由一面板与一电路板所构成,其中面板边缘固定在集中箱上,而电路板是通过螺丝直接锁固在面板的后方。电路板上具有电性连接的刺破端子座与连接器插槽,而且刺破端子座与连接器插槽都会外露出面板。刺破端子座可供建筑物内的通讯缆线装设,而连接器插槽可供电子装置的信号导线的插头插接,使电子装置可通过信号线连接座与通讯缆线完成电性连接。装设通讯缆线的过程常被业界称为打线,就是利用工具将通讯缆线加压塞入刺破端子座的刺破端子内,以切割缆线外表的塑料绝缘层,使刺破端子与缆线内的金属导线接触且同时完成固定。在打线的过程中,刺破端子台会反复受到外力的作用,这些外力会由电路板传递至面板上,再加上操作不当时工具可能直接撞击面板,使得打线过程中绝大多数的外力都是由面板所承受,而面板的结构强度与耐用性就显得特别重要。
为了强化前述面板的结构强度与耐用性,大多数信号线连接座的面板都是以金属材料所制成,使面板能够通过标准的强度测试。但是,因为金属材料的原料成本相当高,而且制作手续相当困难,例如要经过车削、打孔等金属加工手续才能得到成品,使生产制造的成本也相当昂贵。因此,金属材料所制成的面板在成本上一直无法有效降低,也直接导致信号线连接座整体的售价普遍相当昂贵。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金属制成的信号线连接座的面板具有成本过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气连接座结构,可在维持相当的可靠度下同时降低连接座的制造成本。
为达成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气连接座结构,其配置于一箱体中,此箱体就是一般固定在墙壁上的电气控制箱。此电气连接座结构包括有一壳体、一电路板及一背板,其中壳体与背板都是由塑料材料所制成。壳体设置于箱体内,而且壳体具有一面板及多个自面板延伸出的侧板。面板上具有多个开口,而侧板抵靠于箱体。侧板内侧具有多个凸肋,各凸肋的端缘具有一倾斜于侧板的端面。电路板叠合于面板内侧,并且容置于壳体中。电路板的一侧电性设置有多个电连接端口,而电连接端口由面板上对应的开口穿出该面板。背板叠合于电路板的另一侧,并且容置于该壳体中。背板的一侧具有多个抵靠电路板的凸块,而背板的另一侧抵靠于箱体。背板的边缘具有多个倾斜的侧表面,而侧表面抵靠于侧板上凸肋的端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面板、电路板及背板相互紧密抵靠住,而侧板也通过凸肋与背板的侧表面相互紧密抵靠,加上侧板与背板也紧密抵靠在箱体,使施加在面板上的外力能够分散至背板与壳体,且在凸肋的端面与背板的侧表面倾斜抵靠下能够由背板来增加受力面积并分散集中的外力,进而强化塑料材料的连接座本身的结构强度,此外,壳体与背板可由成本相对低廉的塑料材料经一次射出成型来制成,能够在保留良好可靠度下降低连接座的制造成本。
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熟悉相关技术的人员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披露的内容、权利要求书及附图,任何熟悉相关技术的人员可容易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前述的目的及优点。
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内容的说明及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以示范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且提供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更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壳体、电路板及背板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壳体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电气连接座结构组装于箱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电气连接座结构与箱体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固定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电气连接座结构与箱体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电气连接座结构与箱体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俯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电气连接座结构    10壳体
11面板               111开口
112环状肋            113缺槽
114螺孔              12侧板
121凸肋            122端面
13翼板             131穿孔
20电路板           21信号插座
22刺破端子台       221定位块
30背板             31侧表面
32凸块             33穿孔
34螺固件           50箱体
51固定孔           52信号导线
60固定组件         61套筒
611宽段孔          612窄段孔
613切槽            614扩张片
615保持肋          616外环槽
62插销             621锥部
622环状凸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现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至图5,其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气连接座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电气连接座结构100配置于一箱体50中。箱体50就是一般固定在墙壁上的电气控制箱,其底板上具有多个排列的固定孔51,而电气连接座结构100通过多个固定组件60固定在箱体50内。电气连接座结构100包括有一壳体10、一电路板20及一背板30,其中壳体10与背板30都是由塑料材料所制成。因此,壳体10与背板30都能通过一次射出成型得到想要的形态与结构,使电气连接座结构100的原料与加工成本都比金属材质低廉。
请参阅图1、图2及图5。壳体10先与电路板20及背板30组装,然后与电路板20及背板30一起设置于箱体50内。壳体10具有一面板11及多个自面板11延伸出的侧板12,侧板12将面板11的一侧包围出容置电路板20及背板30的开放空间。面板11上具有多个开口111,各开口111的边缘分别向壳体10内延伸出一环状肋112。一些环状肋112上具有至少一个缺槽113,本实施例中以两个缺槽113为具体实施方式,但其数量并不以附图所示为限。面板11的内侧与侧板12的连接处具有两个螺孔114,各螺孔114邻接在两个相对的侧板12的内侧。侧板12连接于面板11的四周边缘,而且两个相对的侧板12分别具有一向壳体10外延伸的翼板13。当壳体10组装于箱体50时,侧板12与翼板13抵靠于箱体50。侧板12的内侧具有多个凸肋121,各凸肋121的端缘具有一倾斜于侧板12的端面122,即凸肋121的宽面呈梯形。凸肋121由侧板12延伸至面板11的内侧,并且连接至开口111边缘上对应的环状肋112。翼板13上具有多个穿孔131,本实施例中以四个穿孔131为具体实施方式,但其数量并不以附图所示为限。
请参阅图1、图3、图4及图5。电路板20紧密地叠合于面板11的内侧,并且容置于壳体10中。电路板20面向面板11的一侧电性设置有多个电连接端口,电连接端口包含有信号插座21及刺破端子台22。壳体10的面板11上的开口111对应于各电连接端口设置,使各种电连接端口能够由面板11上对应的开口111穿出面板11,而且环状肋112的端缘也抵靠于电路板20。一部分电连接端口的边缘具有至少一个定位块221,定位块221的数量与位置对应于环状肋112上的缺槽113。当电路板20装入壳体10时,定位块221就会嵌入缺槽113,以在壳体10定位电路板20。
电路板20上具有特定的电路层,而信号插座21就是经由电路板20上的电路层与对应的刺破端子台22电性连接。信号插座21可以是网络线插座或是电话线插座,用以供具有制式插头的信号导线52插接。刺破端子台22上具有多个刺破端子,可经由打线的方式将信号导线52的末端直接压入对应的刺破端子中。因此,电气信号就能够通过电路板20在对应的信号插座21与刺破端子台22之间传输,使插接在信号插座21的导线电性连接至连接于刺破端子台22的导线。在本实施例中,电路板20上设置有两个信号插座21与三个刺破端子台22,但是两者的配置数量与位置可依实际需求调配,并不会构成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请参阅图1、图5及图6。背板30紧密地叠合于电路板20的另一侧,并且容置于壳体10中。当电气连接座结构100设置于箱体50时,背板30上背对电路板20的一侧亦紧密地抵靠于箱体50。背板30的边缘具有多个倾斜的侧表面31,而背板30面向电路板20的一侧具有多个抵靠电路板20的凸块32。凸块32的设置位置与形态以不干涉电路板20的电路区及电连接端口的焊接点为准,从而支撑住电路板20抵抗外力的作用。两个对应的侧表面31上可以设置对应螺孔114的穿孔33,而多个螺固件34分别由穿孔33穿过背板30且旋入壳体10的螺孔114,用以将背板30锁固于壳体10并压制电路板20。由此可知,电路板20的两侧分别紧密地抵靠于壳体10的面板11与背板30,而且背板30的两侧也分别紧密地抵靠电路板20与箱体50,使壳体10、电路板20、背板30及箱体50之间形成层层相叠的结构。因此,施加在壳体10上的外力就会被侧板12、电路板20及背板30分散而传递至箱体50。
当背板30装设于壳体10时,背板30的侧表面31会抵靠于侧板12上的凸肋121的端面122。此外,因为侧表面31与端面122的斜率相同且都倾斜于侧板12,所以侧板12所承受的外力会经由凸肋121与侧表面31传递至背板30上,使背板30不仅承受来自面板11压在电路板20的压力,还可以承受来自侧板12的压力,然后将这些压力都传递至箱体50,使各组件间的受力更平均。相较于一般没有将侧板12倾斜并抵靠侧板12的配置方式,本实用新型的电气连接座结构100在侧表面31与凸肋121的配置下势必具有更高的结构强度与可靠度,以解决材质由金属转换为塑料后结构强度下降的问题。
请参阅图3、图5、图7、图8及图9。固定组件60由穿孔131穿过壳体10的翼板13且插入箱体50的固定孔51,以将壳体10连同电路板20与背板30固定于箱体50内。各固定组件60包含有一套筒61及一插销62,而且固定组件60也是由塑料材料所制成。
套筒61内具有贯穿且相连接的一宽段孔611及一窄段孔612,宽段孔611的内缘具有多个保持肋615。套筒61的前端具有多个轴向的切槽613,切槽613将套筒61的前端分割为多个扩张片614。插销62的前端具有一锥部621,而插销62的中段具有一环状凸缘622。套筒61的外周上具有一外环槽616,其中套筒61穿设于翼板13的穿孔131与箱体50的固定孔51,且翼板13的穿孔131的边缘嵌入外环槽616。插销62从宽段孔611插入套筒61,其中环状凸缘622的直径稍微大于保持肋615的间距,所以当锥部621插入宽段孔611底部时,保持肋615会卡住环状凸缘622使插销62无法退出宽段孔611。当插销62向前使其锥部621嵌入窄段孔612时,扩张片614会被锥部621推挤向外变形而抵靠于箱体50的固定孔51,使宽段孔611与窄段孔612的连接处嵌入插销62的环状凸缘622与锥部621之间。因此,套筒61与插销62都无法脱离箱体50的固定孔51,而将壳体10固定在箱体50内。
请参阅图10,其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气连接座结构的第二实施例,其具体实施方式与前述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两者的差异仅在于本实施例的电连接端口包含有一个信号插座21与两个刺破端子台22,而壳体10也对应地具有不同的形态。
请参阅图11,其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气连接座结构的第三实施例,其具体实施方式与前述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两者的差异仅在于本实施例的电连接端口包含有一个信号插座21与四个刺破端子台22,而壳体10也对应地具有不同的形态。
请参阅图12,其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气连接座结构的第四实施例,其具体实施方式与前述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两者的差异仅在于本实施例的电连接端口包含有一个信号插座21与五个刺破端子台22,而壳体10也对应地具有不同的形态。
请参阅图13,其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气连接座结构的第五实施例,其具体实施方式与前述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两者的差异仅在于本实施例的电连接端口包含有六个信号插座21与三个刺破端子台22,而壳体10也对应地具有不同的形态。
请参阅图14,其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气连接座结构的第六实施例,其具体实施方式与前述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两者的差异仅在于本实施例的电连接端口包含有一个信号插座21与八个刺破端子台22,而壳体10也对应地具有不同的形态。
本实用新型中的面板、电路板及背板相互紧密抵靠住,而侧板也通过凸肋与背板的侧表面相互紧密抵靠,加上侧板与背板也紧密抵靠在箱体,使施加在面板上的外力能够分散至背板与壳体,且在凸肋的端面与背板的侧表面倾斜抵靠下能够由背板来增加受力面积并分散集中的外力,进而强化塑料材料的连接座本身的结构强度,此外,壳体与背板可由成本相对低廉的塑料材料经一次射出成型来制成,能够在保留良好可靠度下降低连接座的制造成本。

Claims (10)

1.一种电气连接座结构,配置于一箱体中,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壳体,设置于该箱体内,该壳体具有一面板及多个自该面板延伸出的侧板,该面板上具有多个开口,该侧板抵靠于该箱体,该侧板的内侧具有多个凸肋,各凸肋的端缘具有一倾斜于该侧板的端面;
一电路板,叠合于该面板内侧且容置于该壳体中,该电路板的一侧电性设置有多个电连接端口,该电连接端口由对应的开口穿出该面板;及
一背板,叠合于该电路板的另一侧且容置于该壳体中,该背板的一侧具有多个抵靠该电路板的凸块,而该背板的另一侧抵靠于该箱体,其中该背板的边缘具有多个倾斜的侧表面,该侧表面抵靠于该凸肋的该端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连接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各开口的边缘分别向该壳体内延伸出一环状肋,该环状肋的端缘抵靠于该电路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气连接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电连接端口的边缘具有至少一个定位块,而该环状肋上具有至少一个缺槽,该定位块嵌入该缺槽。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气连接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凸肋由该侧板延伸至该面板,并且连接至对应的环状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连接座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相对的所述侧板分别具有一向该壳体外延伸的翼板,该翼板上具有多个穿孔,多个固定组件分别由各穿孔穿过该翼板且插入该箱体,可将该壳体连同该电路板与该背板固定于该箱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气连接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各固定组件包含有:
一套筒,穿设于该穿孔与该箱体,该套筒内具有贯穿的一宽段孔及一窄段孔,且该套筒的前端具有多个轴向的切槽,该切槽将该套筒的前端分割为多个扩张片;及
一插销,由该宽段孔插入该套筒,该插销的前端具有一锥部,该锥部嵌入该窄段孔,使该扩张片向外变形而抵靠于该箱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气连接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宽段孔的内缘具有至少一个保持肋,而该插销的中段具有一环状凸缘,该环状凸缘的直径大于所述保持肋的间距。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气连接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套筒的外周上具有一外环槽,该翼板的该穿孔的边缘嵌入该外环槽。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连接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壳体与该背板为塑料材料的壳体与背板。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连接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电气连接座结构还包含有多个螺固件,各螺固件穿过该背板且旋入该壳体,而将该背板锁固于该壳体。
CNU2008200022941U 2008-02-20 2008-02-20 电气连接座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74454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022941U CN201174454Y (zh) 2008-02-20 2008-02-20 电气连接座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022941U CN201174454Y (zh) 2008-02-20 2008-02-20 电气连接座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174454Y true CN201174454Y (zh) 2008-12-31

Family

ID=402015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002294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74454Y (zh) 2008-02-20 2008-02-20 电气连接座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174454Y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13815B1 (en) Multimedia electric adapter
US8100701B2 (en) Adapter and plug-in connection system
US7651353B2 (en) Modular wall panel electrical assembly
US6777611B2 (en) Switch/power drop unit for modular wiring system
US20160172808A1 (en) Combined audio/video and alternating current (ac) power module
US7288007B2 (en) Type of improved connecting socket
CN103986014A (zh) Usb插座
CA2411117A1 (en) A modular jack with magnetic components
US6220872B1 (en) Modular power supply
US20210036473A1 (en) Electrical receptacle
US7484970B1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socket structure
CN201174454Y (zh) 电气连接座结构
US20030036313A1 (en) Plug connector with adapter
EP4002060A1 (en) Single-board computer cartridge
KR200485071Y1 (ko) 조립식 멀티 콘센트 박스
US20020151212A1 (en) Cord-reel assembly partially mounted within a wall
GB2325353A (en) Adaptor socket-outlet
US5865652A (en) Keyed interconnection for distinguishing input connections and output connections
CN214754580U (zh) 一种通用模块化多插口充电插座
CN210379666U (zh) 连接器插座及控制器
CN213636381U (zh) 网络连接装置及网络连接器
CN211208789U (zh) 一种智能爬架用插头、插座和插头插座总成
JP3134677U (ja) 埋め込み型hub内蔵ローゼット
CN208723178U (zh) 具有pcb板的连接器
KR200170107Y1 (ko) 단위 세대 내 4핀 전화선과 8핀 데이터 통신선 겸용 분배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231

Termination date: 2012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