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73360Y - 双向逆止式快速接头的改进结构 - Google Patents

双向逆止式快速接头的改进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173360Y
CN201173360Y CNU2008200041088U CN200820004108U CN201173360Y CN 201173360 Y CN201173360 Y CN 201173360Y CN U2008200041088 U CNU2008200041088 U CN U2008200041088U CN 200820004108 U CN200820004108 U CN 200820004108U CN 201173360 Y CN201173360 Y CN 201173360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joint
tubular workpieces
pulling
cylinder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00410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建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U20082000410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173360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173360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173360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双向逆止式快速接头的改进结构,包括一公接头以及一母接头;所述的公接头内设有一第一阀门件以及一端外部设有一可转动的弹性扣接件;而公接头内也设有一第二阀门件以及相对公接头的弹性扣接件设有多数个扣接槽孔;公接头以及母接头分别供流质管连结,仅须公接头的弹性扣接件扣合在母接头的扣接槽孔上,即能使公接头与母接头完成对接结合,并由第一阀门件与第二阀门件相互顶掣的动作打开阀门互通;利用弹性扣接件的允许转动作用,可防止管线绞绕;且当解开弹性扣接件在扣接槽孔上扣接时,所述的公接头与母接头的相互轴向分离动作,则能由第一阀门件与第二阀门件各自被弹簧顶推的回复动作关闭阀门达成双向止逆,可提升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双向逆止式快速接头的改进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防止管线绞绕的快速接头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快速接头,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382429号“快速接头结构改良”新型专利案、公告第568224号“快速接头的阻漏结构”新型专利案、证书号数第M282084号“快速接头的结构改良(二)”新型专利案以及证书号数第M298678号“快速接头”新型专利案,其大部份是采单向逆止式设计,此对需要频繁调换流质管线,又不希望任一端管线内流质流失的接管工程而言,这种单向逆止的快速接头就不适用,应是使用双向逆止快速接头作为管线的快速换接;然而,现有双向逆止式快速接头,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379795号“自动脱离双向逆止阀万向快速接头”新型专利案以及公告第465698“双向自动逆止的快速接头结构”新型专利案,则是考虑公接头与母接头间扣接后允许相互转动的因素,乃运用了相当复杂的构造设计,制作成本较高,且锁杆摆动偏心凸轮卡入凹形锁槽内的扣接结构,在单边只能依赖单手操作接头的条件限制下(一手握着公接头,一手握着母接头),不利手指反推(拉环外拉)锁杆的解扣动作,明显的影响了公接头与母接头分离操作的简便性,确有必要在构造以及操作方便性上再作改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双向逆止式快速接头的改进结构,解决公接头与母接头分离操作繁琐困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向逆止式快速接头的改进结构,包括一公接头以及一母接头;
所述的公接头,是在一空心的第一接管件一端形成有一第一接管部,并由所述的第一接管件另一端内部固设有一第一筒座;所述的第一筒座身部设有一限定部将一弹性扣接件组设在第一接管件端面可左右转动,且使部份筒身延伸出第一接管件端面;所述的弹性扣接件,则沿着第一筒座所延伸的筒身外侧,设有数个富弹性的扣钩部;而所述的第一筒座一端固设在第一接管件内,乃具有一间隔部将空间间隔形成一与一接管部相通的第一阀门室以及一导接室,再由间隔部上设一通孔使第一阀门室与导接室可以互通;且所述的第一阀门室内设有一第一弹簧顶掣一第一阀门件;所述的第一阀门件一端被第一弹簧顶掣,其身部设有一常态将通孔封闭的第一止逆部,且另一端具有一穿过通孔进入导接室的第一推掣部,所述的第一推掣部与通孔间并具有可供流质流通的空隙;
所述的母接头,是在一空心的第二接管件一端形成有一第二接管部,并由所述的第二接管件另一端内部固设一第二筒座,以及在其外部相对公接头弹性扣接件的扣钩部,设有对应数目的扣接槽孔;且所述的第二筒座一端固设在第二接管件内,其另一端乃形成为可嵌入公接头第一筒座导接室内的大小形体,与第二接管件端部内缘间形成有接筒空间,并使小部份筒身延伸出第二接管件端面设有一止漏环,而筒体内部,则设为阶级孔形状具有一与第二接管部相通的第二阀门室,以及具有一与所述的第二阀门室相通较小孔径的阀门活动室;所述的第二阀门室内设有一第二弹簧顶掣一第二阀门件;所述的第二阀门件一端被第二弹簧顶掣,其身部设有一常态将阀门活动室通口封闭的第二止逆部,且另一端具有一穿入阀门活动室内的第二推掣部,所述的第二推掣部与阀门活动室间并具有可供流质流通之间隙;
公接头第一接管件的第一接管部以及母接头第二接管件的第二接管部分别供流质管连结,则母接头的第二筒座嵌入公接头第一筒座的导接室内的轴向推进动作,即能在止漏环防止流质渗漏的型态下,由公接头第一筒座前端嵌入母接头接筒空间内,使弹性扣接件的扣钩部扣合在扣接槽孔上构成公接头与母接头的对接结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此时,由于第一阀门件的第一推掣部与第二阀门件的第二顶掣部会在阀门活动室内相互抵推,如此,可由第一止逆部离开通孔以及第二止逆部打开阀门活动室通口的动作,使双端流质开始互通,完成接管工作,并利用弹性扣接件在公接头上的允许转动作用,防止流质管线绞绕;且在单手抓握母接头的情形下,仅须手指下压解除弹性扣件的拘钩部对扣接槽孔的扣合,即能公接头与母接头相互轴向分离动件完成时,凭借第一阀门件被第一弹簧反推,以及第二阀门件被第二弹簧反推,各自回复使第一止逆部封闭通孔以及第二止逆部封闭阀门活动室的通口,达成公接头与母接头均不释出流质的双向止逆作用;就需频繁调换流质管线的接管工程而言,除简易的低成本构造更符合经济效益外,操作的更加方便性与容易性,可据以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公、母接头分离时的外观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公、母接头分离时的结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公、母接头供流质管连结扣接前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公、母接头对接的起始状态示意图;
图7是图6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公、母接头完成对接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9是图8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公接头1;第一接管件10;第一接管部11;第一筒座12;限定部120;间隔部121;第一阀门室122;导接室123;通孔124;弹性扣接件13;扣钩部130;反扣钩131;第一弹簧14;第一阀门件15;第一止逆部150;环形凹槽150A;O形胶环150B;第一推掣部151;板片151A;空隙152;母接头2;第二接管件20;接筒空间200;第二接管部21;第二筒座22;止漏环220;第二阀门室221;阀门活动室222;扣接槽孔23;斜口面230;第二弹簧24;第二阀门件25;第二止逆部250;U形槽250A;O形胶环250B;第二推掣部251;叶片251A;间隙252;弹性软胶环26;流质管3。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双向逆止式快速接头的改进结构,如图1、图2,包括一公接头1以及一母接头2;
所述的公接头1,如图2、图3、图4,是在一空心的第一接管件10一端形成有一第一接管部11,并由所述的第一接管件10另一端内部固设有一第一筒座12;所述的第一筒座12身部设有一限定部120将一弹性扣接件13组设在第一接管件10端面可左右转动,且使部份筒身延伸出第一接管件10端面;所述的弹性扣接件13,则沿着第一筒座12所延伸的筒身外侧,设有数个富弹性的扣钩部130;而所述的第一筒座12一端固设在第一接管件10内,乃具有一间隔部121将空间间隔形成一与一接管部11相通的第一阀门室122以及一导接室123,再由间隔部121上设一通孔124使第一阀门室122与导接室123可以互通;且所述的第一阀门室122内设有一第一弹簧14顶掣一第一阀门件15;所述的第一阀门件15一端被第一弹簧14顶掣,其身部设有一常态将通孔124封闭的第一止逆部150,且另一端具有一穿过通孔124进入导接室123的第一推掣部151,所述的第一推掣部151与通孔124间并具有可供流质流通的空隙152;
所述的母接头2,如图2、图3、图4,是在一空心的第二接管件20一端形成有一第二接管部21,并由所述的第二接管件20另一端内部固设一第二筒座22,以及在其外部相对公接头1弹性扣接件13的扣钩部130,设有对应数目的扣接槽孔23;且所述的第二筒座22一端固设在第二接管件20内,其另一端乃形成为可嵌入公接头1第一筒座12导接室123内的大小形体,与第二接管件20端部内缘间形成有接筒空间200,并使小部份筒身延伸出第二接管件20端面设有一止漏环220,而筒体内部,则设为阶级孔形状具有一与第二接管部21相通的第二阀门室221,以及具有一与所述的第二阀门室221相通较小孔径的阀门活动室222;所述的第二阀门室221内设有一第二弹簧24顶掣一第二阀门件25;所述的第二阀门件25一端被第二弹簧24顶掣,其身部设有一常态将阀门活动室222通口封闭的第二止逆部250,且另一端具有一穿入阀门活动室222内的第二推掣部251,所述的第二推掣部251与阀门活动室222间并具有可供流质流通之间隙252;
如图5,公接头1第一接管件10的第一接管部11以及母接头2第二接管件20的第二接管部21分别供流质管3连结,如图6、图7、图8、图9,则母接头2的第二筒座22嵌入公接头1第一筒座12的导接室123内的轴向推进动作,即能在止漏环220防止流质渗漏的型态下,由公接头1第一筒座12前端嵌入母接头2接筒空间200内,使弹性扣接件13的扣钩部130扣合在扣接槽孔23上构成公接头1与母接头2的对接结合;此时,由于第一阀门件15的第一推掣部151与第二阀门件25的第二顶掣部251会在阀门活动室222内相互抵推,如此,可由第一止逆部150离开通孔124以及第二止逆部200打开阀门活动室222通口的动作,使双端流质开始互通,完成接管工作,并利用弹性扣接件13在公接头1上的允许转动作用,防止流质管3线绞绕;且在单手抓握母接头2的情形下,仅须手指下压解除弹性扣件13的拘钩部130对扣接槽孔23的扣合,即能公接头1与母接头2相互轴向分离动件完成时,如图4形态,凭借第一阀门件15被第一弹簧14反推,以及第二阀门件25被第二弹簧24反推,各自回复使第一止逆部150封闭通孔124以及第二止逆部250封闭阀门活动室222的通口,达成公接头1与母接头2均不释出流质的双向止逆作用;就需频繁调换流质管线的接管工程而言,除简易的低成本构造更符合经济效益外,操作的更加方便性与容易性,可据以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根据上述实施例,其中,如图2、图3、图4,所述的公接头1弹性扣接件13设有富弹性的扣钩部130,所述的扣钩部130可以为板片形体,前端形成有一具单边斜面的反扣钩131;所述的母接头2的第二接管20上设有扣接槽孔23,所述的扣接槽孔23的入端槽孔壁形成有较大入口的斜口面230;如图6、7,俾弹性扣接件13的扣钩部130插入扣接槽孔23时,能由扣接槽孔23入口斜口面230压掣扣钩部130前端反扣钩131的引导作用,据以勿需下压扣钩部130变形,如图8、9,可直接使反扣钩131穿过扣接槽孔23后弹开扣合,具公接头1与母接头2对接结合操作的快速便利性。
根据上述实施例,其中,如图3、图4,所述的第一阀门件15身部设有一常态将通孔124封闭的第一止逆部150,所述的第一止逆部150是由第一阀门件15身部形成一环形凹槽150A,并在所述的环形凹槽150A上设一O形胶环150B所构成;据以由O形胶环150B挡止通孔124的流质通过,达成紧密止逆。
根据上述实施例,其中,如图3、图4、图9,所述的第一阀门件15具有一穿过通孔140进入导接室123的第一推掣部151,所述的第一推掣部151是由多数板片151A交互构成;据以第一推掣部151的多数板片151A间大空隙152,能在第一止逆部150离开通孔124时,确保流质沿着第一推掣部151在通孔124处顺畅流通。
根据上述实施例,其中,如图3、图4,所述的第二阀门件25身部设有一常态将阀门活动室222通口封闭的第二止逆部250,所述的第二止逆部250是由第二阀门件25身部形成一U形槽250A,并在所述的U形槽250A上设一O形胶环250B所构成;据以由O形胶环250B挡止阀门活动室222通口的流质通过,达成紧密止逆。
根据上述实施例,其中,如图3、图4、图9,所述的第二阀门件25具有一穿入阀门活动室222内的第二推掣部251,所述的第二推掣部251是由多数叶片251A交互形成;据以第二推掣部251的多数叶片251A间所存在的大间隙252,能在第二止逆部250打开阀门活动室222通口时,确保流质可以沿着第二推掣部251在阀门活动室222内流通。
根据上述实施例,如图6、图7、图8、图9,其中,所述的公接头1第一筒座12前端嵌入母接头2接筒空间200内,使弹性扣接件13的扣钩部130扣合在扣接槽孔23上构成公接头1与母接头2的对接结合,如图1、图2、图3、图9,所述的母接头2身部相对所述的弹性扣接件13的扣钩部130设有一弹性软胶环26,据以由所述的弹性软胶环26限制所述的弹性扣接件13的扣钩部130任意下压动作,俾避免误触弹性扣接件13的扣钩部130,可预防公接头1与母接头2造成分离的误动作。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举凡就公母接头间扣接构造的相互调换,或接管部造型的改变,或作出其它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双向逆止式快速接头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公接头以及一母接头;
所述的公接头,是在一空心的第一接管件一端形成有一第一接管部,并由所述的第一接管件另一端内部固设有一第一筒座;所述的第一筒座身部设有一限定部将一弹性扣接件组设在第一接管件端面可左右转动,且使部份筒身延伸出第一接管件端面;所述的弹性扣接件,则沿着第一筒座所延伸的筒身外侧,设有数个富弹性的扣钩部;而所述的第一筒座一端固设在第一接管件内,乃具有一间隔部将空间间隔形成一与一接管部相通的第一阀门室以及一导接室,再由间隔部上设一通孔使第一阀门室与导接室可以互通;且所述的第一阀门室内设有一第一弹簧顶掣一第一阀门件;所述的第一阀门件一端被第一弹簧顶掣,其身部设有一常态将通孔封闭的第一止逆部,且另一端具有一穿过通孔进入导接室的第一推掣部,所述的第一推掣部与通孔间并具有可供流质流通的空隙;
所述的母接头,是在一空心的第二接管件一端形成有一第二接管部,并由所述的第二接管件另一端内部固设一第二筒座,以及在其外部相对公接头弹性扣接件的扣钩部,设有对应数目的扣接槽孔;且所述的第二筒座一端固设在第二接管件内,其另一端形成为可嵌入公接头第一筒座导接室内的大小形体,与第二接管件端部内缘间形成有接筒空间,并使小部份筒身延伸出第二接管件端面设有一止漏环,而筒体内部,则设为阶级孔形状具有一与第二接管部相通的第二阀门室,以及具有一与所述的第二阀门室相通较小孔径的阀门活动室;所述的第二阀门室内设有一第二弹簧顶掣一第二阀门件;所述的第二阀门件一端被第二弹簧顶掣,其身部设有一常态将阀门活动室通口封闭的第二止逆部,且另一端具有一穿入阀门活动室内的第二推掣部,所述的第二推掣部与阀门活动室间并具有可供流质流通之间隙;
公接头第一接管件的第一接管部以及母接头第二接管件的第二接管部分别供流质管连结,母接头的第二筒座嵌入公接头第一筒座的导接室内轴向推进动作,公接头第一筒座前端嵌入母接头接筒空间内,弹性扣接件的扣钩部扣合在扣接槽孔上构成公接头与母接头的对接结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逆止式快速接头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公接头弹性扣接件设有富弹性的扣钩部,所述的扣钩部可以为板片形体,前端形成有一具单边斜面的反扣钩;所述的母接头的第二接管件上设有扣接槽孔,所述的扣接槽孔的入端槽孔壁形成有较大入口的斜口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逆止式快速接头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阀门件身部设有一常态将通孔封闭的第一止逆部,所述的第一止逆部是由第一阀门件身部形成一环形凹槽,并在所述的环形凹槽上设一O形胶环所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逆止式快速接头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阀门件具有一穿过通孔进入导接室的第一推掣部,所述的第一推掣部是由多数板片交互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逆止式快速接头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阀门件身部设有一常态将阀门活动室通口封闭的第二止逆部,所述的第二止逆部是由第二阀门件身部形成一U形槽,并在所述的U形槽上设一O形胶环所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逆止式快速接头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阀门件具有一穿入阀门活动室内的第二推掣部,所述的第二推掣部是由多数叶片交互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逆止式快速接头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公接头第一筒座前端嵌入母接头接筒空间内,使弹性扣接件的扣钩部扣合在扣接槽孔上构成公接头与母接头的对接结合,所述的母接头身部相对所述的弹性扣接件的扣钩部设有一弹性软胶环。
CNU2008200041088U 2008-01-31 2008-01-31 双向逆止式快速接头的改进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73360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041088U CN201173360Y (zh) 2008-01-31 2008-01-31 双向逆止式快速接头的改进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041088U CN201173360Y (zh) 2008-01-31 2008-01-31 双向逆止式快速接头的改进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173360Y true CN201173360Y (zh) 2008-12-31

Family

ID=402004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004108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73360Y (zh) 2008-01-31 2008-01-31 双向逆止式快速接头的改进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173360Y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45084A (zh) * 2013-03-18 2013-06-12 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 紧急拉脱装置
CN103807543A (zh) * 2012-11-12 2014-05-21 沁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路的活动连接装置
CN104455862A (zh) * 2014-11-28 2015-03-25 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 用于流体管路的定力解脱装置
CN105508676A (zh) * 2016-01-07 2016-04-20 中山市雅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流量控制阀
CN107575679A (zh) * 2017-09-05 2018-01-12 无锡厚发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软管的快速接头
CN108916504A (zh) * 2018-08-24 2018-11-30 开平市金铭卫浴有限公司 一种抽拉龙头快速接头和快接抽拉龙头结构
CN109200501A (zh) * 2018-11-20 2019-01-15 陕西金昊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消防吊桶注水系统
CN113137510A (zh) * 2020-01-20 2021-07-20 诠伟五金股份有限公司 控水阀的阀壳外扣式组合结构
CN113137512A (zh) * 2020-01-20 2021-07-20 诠伟五金股份有限公司 控水阀的阀壳内嵌扣式组合结构
CN115234660A (zh) * 2022-09-23 2022-10-25 山西天和盛环境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水质在线监测设备的密封管件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07543B (zh) * 2012-11-12 2015-12-02 沁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路的活动连接装置
CN103807543A (zh) * 2012-11-12 2014-05-21 沁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路的活动连接装置
CN103145084A (zh) * 2013-03-18 2013-06-12 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 紧急拉脱装置
CN103145084B (zh) * 2013-03-18 2015-05-20 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 紧急拉脱装置
CN104455862B (zh) * 2014-11-28 2016-06-01 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 用于流体管路的定力解脱装置
CN104455862A (zh) * 2014-11-28 2015-03-25 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 用于流体管路的定力解脱装置
CN105508676A (zh) * 2016-01-07 2016-04-20 中山市雅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流量控制阀
CN107575679A (zh) * 2017-09-05 2018-01-12 无锡厚发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软管的快速接头
CN108916504A (zh) * 2018-08-24 2018-11-30 开平市金铭卫浴有限公司 一种抽拉龙头快速接头和快接抽拉龙头结构
CN109200501A (zh) * 2018-11-20 2019-01-15 陕西金昊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消防吊桶注水系统
CN113137510A (zh) * 2020-01-20 2021-07-20 诠伟五金股份有限公司 控水阀的阀壳外扣式组合结构
CN113137512A (zh) * 2020-01-20 2021-07-20 诠伟五金股份有限公司 控水阀的阀壳内嵌扣式组合结构
CN115234660A (zh) * 2022-09-23 2022-10-25 山西天和盛环境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水质在线监测设备的密封管件
CN115234660B (zh) * 2022-09-23 2022-12-02 山西天和盛环境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水质在线监测设备的密封管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73360Y (zh) 双向逆止式快速接头的改进结构
WO2008157788A3 (en) Safety luer connection
WO2006135666A3 (en) Female connector for releasable coupling with a male connector defining a fluid conduit
CN102599819B (zh) 一种咖啡机用泄压回流阀
MX2009007513A (es) Ensamble de acoplamiento con valvulas.
GB2528013A (en) Twist-to-connect dry break coupling
CN107061896B (zh) 一种连接方便的接头
CN201982726U (zh) 自封堵式多气源减压阀
CA2379222A1 (en) Universal safety coupler
CN201433950Y (zh) 用于管路连接且同样具有保压作用的双向液压锁
CN103767547A (zh) 一种用于饮料机的供水装置
CN105065408B (zh) 一种锁定装置及锁定连接装置
CN203545422U (zh) 快速连接扣
CN205131181U (zh) 一种四点式安全带总成
CN201293170Y (zh) 连接器
ATE414236T1 (de) Mehrfachkupplung für medienleitungen
CN208651920U (zh) 快速接头
CN204459568U (zh) 一种流体用快速接头
CN103682895A (zh) 兼容网口和电话接口的接口连接器
CN215862235U (zh) 一种快速连接器
CN104633345B (zh) 气动连接装置
CN205159644U (zh) 连接器的结构
CN203215065U (zh) 一种气动快速接头
CN204636203U (zh) 用于玻璃擦的胶条夹装装置
CN213492412U (zh) 一种净水机滤芯更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231

Termination date: 2010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