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66727Y - 自动对焦镜头机座 - Google Patents

自动对焦镜头机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166727Y
CN201166727Y CNU2008200037114U CN200820003711U CN201166727Y CN 201166727 Y CN201166727 Y CN 201166727Y CN U2008200037114 U CNU2008200037114 U CN U2008200037114U CN 200820003711 U CN200820003711 U CN 200820003711U CN 201166727 Y CN201166727 Y CN 201166727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shell fragment
camera lens
circuit board
main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00371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詹哲琦
纪中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igaopto Phot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igaopto Phot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igaopto Phot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igaopto Phot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82000371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166727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166727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166727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一种自动对焦镜头机座,包括一主电路板、一壳体、一镜头承座、一马达、一托架、一转轴、二个弹片以及一传动件,托架、转轴、弹片及传动件均为导电材料件,主电路板上设有侦测电路,壳体固定于主电路板上,镜头承座活动地安装于壳体内,马达固设于壳体内,托架固设于壳体内,转轴穿设于托架且两端分别枢设于马达以及托架,其中一弹片固定于托架上,另一弹片固设于壳体内且与托架间具有一段距离,该二弹片与侦测电路作电性连接,传动件连接于转轴且沿转轴作轴向移动,传动件抵触镜头承座的外侧,且可接触其中一该弹片而造成侦测电路的导通;由以上的设计,由于该侦测电路的导通并非由马达作为导体,固马达种类更具弹性,同样能完成自动对焦的动作。

Description

自动对焦镜头机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镜头机座,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侦测电路的自动对焦镜头机座。
背景技术
由于工商竞争已到了分秒必争的时代,而移动电话能随时随地提供便捷的通话服务,且具有携带方便、保密性高等优点,也因此成了现代人不论在工作上或是生活上所不可或缺的伙伴。各相关业者无不加快移动电话的推陈出新,以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并由各种附加功能如内建微型摄影机等功能,以增加移动电话的附加价值。
目前,现有移动电话的微型摄影机,其镜头机座大多具备有自动对焦的功能,让使用者于拍照时无须自行调整焦距,参见中国台湾专利M 284812号,为一种现有的具侦测电路的自动对焦摄影机座,其包含一安装座、一马达、一对焦装置、一主动组件、一被动组件以及一侦测电路。其中马达、对焦装置以及侦测电路设置于安装座上,主动组件为导电材料件,马达的一端枢接导电转轴,主动组件设置于导电转轴上且沿着导电转轴作轴向移动。侦测电路包含一第一导电组件以及一第二导电组件,第一导电组件接触马达的一端,当马达带动主动组件移动到一预设位置时,让主动组件接触第二导电组件,造成侦测电路的导通,此时装设于移动电话中的控制电路会将对焦装置位置定义为原点,当马达带动主动组件远离第二导电组件,此时侦测电路呈断路状态,且被动组件受到主动组件的推抵而枢转,进而带动对焦装置移动,此时控制电路可根据先前所定义的原点来计算对焦装置的位移距离。
由于现有的自动对焦镜头机座,其马达的机壳为导电材质,马达的机壳是用以作为让侦测电路导通的导体,以完成自动对焦的动作。然而并非每一种马达的机壳均为导电材质,并非每一种马达均可作为让该侦测电路导通的导体,所以在马达的使用种类上必须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自动对焦镜头机座,其使得马达在使用的种类上更具有弹性,一样能完成自动对焦的工作。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对焦镜头机座,包括:一主电路板,该主电路板上设有侦测电路;一壳体,该壳体固定于该主电路板上;一镜头承座,该镜头承座活动地安装于该壳体内;一马达,该马达固设于该壳体内;一托架,该托架为导电材料件,该托架固设于该壳体内;一转轴,该转轴为导电材料件,该转轴穿设于该托架且两端分别枢设于该马达以及该托架;二个弹片,该二弹片为导电材料件,其中一该弹片固定于该托架上,而另一该弹片则固设于该壳体内且与该托架之间具有一段距离,该二弹片与该侦测电路作电性连接;以及一传动件,该传动件为导电材料件,该传动件连接于该转轴且沿着该转轴作轴向移动,该传动件抵触该镜头承座的外侧,且接触其中一该弹片而造成该侦测电路的导通。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当该传动件与该弹片抵触时,该托架为该二弹片之间的导体,当该二弹片电性导通时,该侦测电路亦导通,以进行自动对焦的动作,由于该侦测电路的导通并非必要由马达作为导体,所以马达在使用的种类上更具有弹性,一样能完成自动对焦的动作。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动对焦镜头机座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动对焦镜头机座的立体分解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自动对焦镜头机座的立体分解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传动件的动作状态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传动件的另一动作状态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     主电路板
11    影像感测电路
12     侦测电路
13     马达驱动电路
14     接点
2      壳体
21     上盖
211    穿孔
212    第一卡扣部
22     下盖
221    穿孔
222    第二卡扣部
223    导柱
224    弹片安装部
3      镜头承座
31     通孔
311    螺纹
32     第一突块
321    第一凸点
33     第二突块
331    第二凸点
34     容置空间
35     限位件
4      马达
41     针脚
5      接口电路板
51     接点
52     贯孔
6      托架
7      转轴
8      传动件
9      弹片
100     镜头
101     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对焦镜头机座,包括一主电路板1、一壳体2、一镜头承座3、一马达4、一接口电路板5、一托架6、一转轴7、一传动件8以及二个弹片9,该主电路板1上设有一影像感测电路11、一侦测电路12以及一马达驱动电路13。该自动对焦镜头机座可装设于电子设备中(如数字相机),该侦测电路12与电子装置内的信号源以及微控制器作电性连接(图略)。
如图1及图2所示,该壳体2包含一上盖21以及一下盖22,该上盖21以及该下盖22的顶面及底面各设有一位置相对应的穿孔211、221,将该下盖22固定于该主电路板1上,且该下盖22的穿孔221,其位置与主电路板1的影像感测电路11的位置相对应。该上盖21盖合于该下盖22,该上盖21及下盖22分别设有相互形成卡扣关系的第一卡扣部212及第二卡扣部222,该第一卡扣部212与该第二卡扣部222相互卡扣。
如图1及图2所示,该镜头承座3设有一通孔31,该通孔31的位置与该二穿孔211、221相对应,于该通孔31可安装一镜头100。该通孔31的壁面与该镜头100的周缘表面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螺纹311、101,该镜头100螺接于该通孔31中,该影像感测电路11可经由该下盖22的穿孔221与该镜头100配合,进行影像撷取的工作。
如图2及图3所示,该镜头承座3于其外侧的二个水平高度处,分别定义为第一对焦位置与第二对焦位置,于第一对焦位置凸设有一个第一突块32,于第二对焦位置凸设有二个第二突块33,该二第二突块33位于同一水平高度,该第一突块32位于该二第二突块33的上方。该第一突块32与该二第二突块33之间具有容置空间34,该第一突块32与该二第二突块33相对的一侧凸设有一第一凸点321,该二第二突块33与该第一突块32相对的一侧各凸设有一第二凸点331,该第一凸点321以及该二第二凸点331位于该容置空间34中。
如图2及图3所示,该下盖22的底面向上突伸数个导柱223,该镜头承座3的外部凸设有数个与该导柱223的位置相对应的限位件35,该些导柱223穿设于该些限位件35,该些限位件35可以限制该镜头承座3于该壳体2内,沿着该些导柱223的轴心方向作移动,而不会左右偏移。
如图2及图3所示,该马达4固设于该下盖22内部,该主电路板1以及该接口电路板5分别设有数个接点14、51,该主电路板1的接点14以焊接的方式与该接口电路板5的接点51相互作电性连接,该接口电路板5设于该下盖22的外部,该马达4的一侧设有数个针脚41,该等针脚41伸出该壳体2外且插置于该接口电路板5,该马达4由该等针脚41与该接口电路板5作电性连接,进而使得该马达4与该主电路板1的马达驱动电路13作电性连接。
如图2及图3所示,该托架6为导电材料件,其外形类似「ㄇ字形」,该托架6固设于该下盖22内且放置于该马达4顶部。该转轴7为导电材料件,该转轴7可为一金属螺杆,该转轴7穿设于该托架6且两端分别连接于该马达4的转轴以及枢设于该托架6的顶部,该马达4用以驱动该转轴7作转动。
如图2及图3所示,该传动件8为导电材料件,该传动件8具有一螺孔(图未示),该传动件8螺接于该转轴7,且沿着该转轴7作轴向移动,该传动件8的一端伸入该第一突块32与第二突块33之间的容置空间34中,且可与第一凸点321以及第二凸点331抵触。
如图2及图3所示,该二弹片9为导电材料件,其中一该弹片9与该托架6共同锁固于该下盖22内部。该下盖22内部凹设有一弹片安装部224,而另一该弹片9则插置固定于该弹片安装部224内,且与该托架6之间具有一段距离。该接口电路板5设有二个贯孔52,该二弹片9的一端分别伸出该二贯孔52,且该二弹片9与该接口电路板5作电性连接,进而使得该二弹片9与该主电路板1的侦测电路12作电性连接。
如图4所示,当马达4驱动该传动件8沿着该转轴7向下移动,使得该传动件8的底面抵触该二第二凸点331以及弹片安装部224内的弹片9,此时该二弹片9彼此导通,进而使得该侦测电路12呈导通状态,此时装设于电子装置中的微控制器可以接收信号源发出的信号而将镜头承座3的所在位置归零并定义为原点,以完成自动对焦的动作。
如图5所示,当马达4带动传动件8沿着该转轴7往上移动,使得该传动件8的顶面抵触该第一凸点321,进而带动该镜头承座3往远离下盖22的方向移动。由于该传动件8的底面与弹片安装部224内的弹片9没有接触,此时该二弹片9没有导通,进而使得该侦测电路12呈断路状态,此时装设于电子装置中的微控制器可根据先前所定义的原点来计算镜头承座3的位移的距离,以完成自动对焦的动作。
本实用新型自动对焦镜头机座,其具有下列的优点:
1、当传动件8与弹片安装部224内的弹片9抵触时,该托架6作为该二弹片9的导体,使得该二弹片9作电性导通,进而使得侦测电路12得以导通,以完成自动对焦的动作。由于该侦测电路12的导通并非由马达4作为导体,所以马达4在使用的种类上更具有弹性,一样能完成自动对焦的动作。
2、一般结合马达4、传动件8以及镜头承座3的状况去带动镜头100作自动对焦动作,其结构要求的组合精度非常严格。若三项精度不良,间隙太大会造成马达4的失步,而容易造成镜头100的误动作,间接造成影像判断的错误,若配合太紧,组装精度又会太差。而本实用新型的传动件8与第一凸点321以及第二凸点331作抵触,传动件8利用如此的点接触方式去推动镜头承座3,造成传动件8、马达4以及镜头承座3之间的组合精度可放宽,且又可达到准确推动镜头100去完成自动对焦的动作。
3、由于传动件8除了作为推动镜头承座3的界面,亦为让侦测电路12导通的导体,具有双重功效。为此使得自动对焦镜头机座的内部组件变得较为简单,组装变得较为容易。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自动对焦镜头机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主电路板,该主电路板上设有侦测电路;
一壳体,该壳体固定于该主电路板上;
一镜头承座,该镜头承座活动地安装于该壳体内;
一马达,该马达固设于该壳体内;
一托架,该托架为导电材料件,该托架固设于该壳体内;
一转轴,该转轴为导电材料件,该转轴穿设于该托架且两端分别连接于该马达以及枢设于该托架;
二个弹片,该二弹片为导电材料件,其中一该弹片固定于该托架上,而另一该弹片则固设于该壳体内且与该托架之间具有一段距离,该二弹片与该侦测电路作电性连接;以及
一传动件,该传动件为导电材料件,该传动件连接于该转轴且沿着该转轴作轴向移动,该传动件抵触该镜头承座的外侧,且接触其中一该弹片而造成该侦测电路的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对焦镜头机座,其特征在于,该镜头承座的外侧凸设有数个突块,该镜头承座于其外侧的二个水平高度处,分别定义为第一对焦位置与第二对焦位置,该些突块分别设于该第一对焦位置以及该第二对焦位置,位于不同对焦位置的该些突块之间具有容置空间,位于不同对焦位置的该些突块,其相对的一侧各设有一凸点,该些凸点位于该容置空间中,该传动件的一端伸入该容置空间中且与该些凸点作抵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对焦镜头机座,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内部凹设有一弹片安装部,其中一该弹片插置固定于该弹片安装部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对焦镜头机座,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包含一上盖以及一下盖,该上盖盖合于该下盖,该上盖及下盖分别设有第一卡扣部及第二卡扣部,该第一卡扣部与该第二卡扣部相互卡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对焦镜头机座,其特征在于,该下盖的底部向上突伸数个导柱,该镜头承座的外部凸设有数个与该导柱相对应的限位件,该些导柱穿设于该些限位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对焦镜头机座,其特征在于,该上盖的顶面以及该下盖的底面各设有一穿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对焦镜头机座,其特征在于,该镜头承座设有一通孔,于该通孔安装一镜头,该通孔的壁面与该镜头的周缘表面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螺纹,该镜头螺接于该通孔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对焦镜头机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接口电路板,该主电路板以及该接口电路板分别设有数个接点,该主电路板的接点以焊接的方式与该接口电路板的接点相互作电性连接,该接口电路板设于该壳体的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对焦镜头机座,其特征在于,该主电路板上设有马达驱动电路,该马达的一侧设有数个针脚,该等针脚伸出该壳体外且插置于该接口电路板,该马达由该等针脚与该接口电路板作电性连接,进而让该马达与该主电路板的马达驱动电路作电性连接,该接口电路板设有二个贯孔,该二弹片的一端分别伸出该二贯孔且与该接口电路板作电性连接,进而让该二弹片与该主电路板的侦测电路作电性连接。
CNU2008200037114U 2008-02-14 2008-02-14 自动对焦镜头机座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66727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037114U CN201166727Y (zh) 2008-02-14 2008-02-14 自动对焦镜头机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037114U CN201166727Y (zh) 2008-02-14 2008-02-14 自动对焦镜头机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166727Y true CN201166727Y (zh) 2008-12-17

Family

ID=401921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003711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66727Y (zh) 2008-02-14 2008-02-14 自动对焦镜头机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166727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84899A (zh) * 2016-09-30 2018-04-06 扬明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光路调整机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84899A (zh) * 2016-09-30 2018-04-06 扬明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光路调整机构
CN107884899B (zh) * 2016-09-30 2021-04-27 扬明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光路调整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46426B2 (en) Electronic equipment
CN101995629B (zh) 滤光片切换结构
US9264593B2 (en) Image-pickup apparatus
US20160241748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04618542A (zh) 手机
CN103748492A (zh) 透镜镜筒
CN109302555B (zh) 摄像头组件及终端设备
US8131147B2 (en) Movement mechanism of mover and imaging device
US8167508B2 (en) Light amount adjusting device and image capture apparatus
CN102830584B (zh) 显示屏幕和终端设备
CN103716425A (zh) 附加式组件及智能手机装置
CN111427419B (zh) 翻转功能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1576700A (zh) 摄像设备
CN201166727Y (zh) 自动对焦镜头机座
US8208062B2 (en) Camera module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same
US7734163B2 (en) Sensor mounting structure and image capture apparatus
JP6159565B2 (ja) バックフォーカス調整機構
CN215376332U (zh) 一种自清洁的人脸识别装置
KR20100003515A (ko) 모바일 기기용 카메라모듈
JP6364527B1 (ja) 電子機器
JP2006086048A (ja) 電子機器
JP4862672B2 (ja) エレクトリック・ビュー・ファインダー装置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JP6399876B2 (ja) 操作機構および電子機器
CN201133957Y (zh) 镜头组保护结构
US11733590B1 (en) Image capturing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217

Termination date: 2010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