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42374Y - 供外接式计算机外设设备使用的输配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供外接式计算机外设设备使用的输配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142374Y
CN201142374Y CNU2008200023164U CN200820002316U CN201142374Y CN 201142374 Y CN201142374 Y CN 201142374Y CN U2008200023164 U CNU2008200023164 U CN U2008200023164U CN 200820002316 U CN200820002316 U CN 200820002316U CN 201142374 Y CN201142374 Y CN 201142374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port
unit
signal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00231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傅士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llwether Electron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Bellwether Electron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llwether Electronic Corp filed Critical Bellwether Electronic Corp
Priority to CNU20082000231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142374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142374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142374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ble Transmission Systems, Equalization Of Radio And Reduction Of Echo (AREA)

Abstract

一种供外接式计算机外设设备使用的输配线装置,该输配线装置包含一个输线单元、一个第一接头单元,及一个第二接头单元,该输线单元包括一条讯号线,及一条电源线,该第一接头单元接置于该输线单元的一端,该第二接头单元接置于该输线单元的另一端,借由该第一接头单元与该第二接头单元是分别接置于该输线单元的两端,用以将讯号由该第一、二接头单元输送,可有效降低制造成本及提升传输的速度。

Description

供外接式计算机外设设备使用的输配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配线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供外接式计算机外设设备使用的输配线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使用随身硬盘,可透过USB、IEEE 1394等外接接口与一计算机连接,可让使用者较方便地将计算机的部分数据取出,若该随身硬盘与该计算机之间所传送的数据较庞大时,该随身硬盘的外接接口的传送速度将受到限制而造成传送时间的增加,有鉴于此,相关业者开发出传输速度较快的E-SATA接口,然而,由于USB接口仍然为一般计算机外设设备的主流,普及率较高,因此,具有E-SATA传输接口的计算机外设设备如外接式硬盘、光驱等,仍须将E-SATA传输接口转换为USB传输接口,才有办法与计算机兼容,藉此,将于下段举例说明。
参阅图1、2,为一种具有E-SATA传输接口的外接式硬盘1,以及一种用以将E-SATA传输界面转换为可供USB传输接口使用的转接接口装置2,该外接式硬盘1包含有一个可与该转接接口装置2接合的硬盘连接单元11,该硬盘连接单元11包括有一硬盘讯号端口12,及一与该硬盘讯号端口12间隔设置的硬盘输电端口13,该转接接口装置2包含有一电路板21、一可供一USB界面接头(图未示)插置的插置端22、七个电连接该电路板21的讯号端子23,及十五个电连接该电路板21的电源端子24,借由该硬盘连接单元11组装接合于该电路板21上,进而使所述讯号端子23与所述电源端子24分别电连接该硬盘讯号端口12与该硬盘输电端口13。
利用所述讯号端子23与所述电源端子24分别电连接该硬盘讯号端口12与该硬盘输电端口13,再经由该电路板21将讯号及电源转换整合,使该插置端22可供USB传输线插置并予以传输讯号。
由上述说明可知,一般外接式硬盘的转接接口装置,诚具有许多缺点,兹详细说明如下:
1.容易接触不良
该电路板21与所述讯号端子23、所述电源端子24,及插置端22皆是利用焊接的方式电连接,在制造过程中,难免会因为焊接的瑕疵而产生接触不良的风险。
2.制造成本较高
由于该转接接口装置2必须先借由刷洗成型该电路板21再逐一与该插置端22、所述讯号端子23,及所述电源端子24焊接及测试,其制作过程较复杂且所耗费的人工较多,故制造成本较高。
3.传输速度较差
虽然该插置端22为USB接口可同时传送数据与供电,但由于USB接口在传输档案时顶多只有每秒20MB,对于大容量的随身硬盘在传送较多的数据量时,其传送所需的时间较长,即该转接接口装置2传送的速度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外接式计算机外设设备使用的输配线装置,具有传输速度较快且降低制造成本的优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供外接式计算机外设设备使用的输配线装置,该外接式计算机外设设备包含有一个可与该输配线装置接合的连接单元,该连接单元包括有一个讯号端口,及一个与该讯号端口间隔设置的输电埠,该输配线装置包含一个输线单元、一个第一接头单元,及一个第二接头单元。
该输线单元包括一条用于传送讯号的讯号线,及一条用于输送电力的电源线。
该第一接头单元接置于该输线单元一端,且包括一个为E-SATA接口且电连接该输线单元的讯号线一端的第一讯号端口,及一个与该第一讯号端口间隔设置且电连接该电源线一端的第一输电埠,其中,该第一讯号端口可与该连接单元的讯号端口电连接,且该第一输电埠可与该输电埠电连接。
该第二接头单元接置于该输线单元另一端,且包括一个电连接该输线单元的讯号线另一端的第二讯号端口,及一个电连接该电源线另一端的第二输电埠。
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借由该第一接头单元与该第二接头单元是分别接置于该输线单元的两端,使该连接单元的讯号端口及该输电埠分别与该第一讯号端口及该第一输电埠电连接,再将讯号借由该第二接头单元输出,而不必再透过如一般利用电路板作USB接口的转换,可有效降低制造成本及提升传输的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立体图,说明一般外接式硬盘的式样;
图2是一立体图,说明一般外接式硬盘的转接接口装置的式样;
图3是一俯视图,说明本实用新型供计算机外设设备使用的输配线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
图4是一侧视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外接式硬盘的式样;
图5是一俯视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输配线装置的式样;
图6是一侧视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一接头单元的式样;
图7是一侧视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二接头单元的式样;
图8是一立体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复合式插座的式样;
图9是一侧视图,说明本实用新型供计算机外设设备使用的输配线装置的第二较佳实施例;
图10是一侧视图,说明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第一接头单元的式样;
图11是一部份俯视图,说明本实用新型供计算机外设设备使用的输配线装置的第三较佳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较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供计算机外设设备使用的输配线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被详细描述之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类似的组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参阅图3、4,本实用新型供计算机外设设备使用的输配线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系举外接式硬盘说明,该外接式硬盘3包含有一可与该输配线装置4接合的硬盘连接单元31,该硬盘连接单元31包括有一硬盘讯号端口311,及一与该硬盘讯号端口311间隔设置的硬盘输电端口312,其中,该硬盘输电端口312为15pin的接脚,该硬盘讯号端口311为7pin接脚的E-SATA(External Serial AdvancedTechnology Attachment)接口,一般称为外用式序列高速硬盘接口,由于该外用式序列高速硬盘接口是一种序列架构,可将许多位的数据包裹成封包透过缆线传入或传出,因此具备了传输速度快的优点。
参阅图5,该输配线装置4包含一输线单元41、一第一接头单元42,及一第二接头单元43,该输线单元4为一缆线,且包括一用于传送讯号的讯号线411,及一用于输送电力的电源线412。
参阅图5、6,该第一接头单元42接置于该输线单元41的一端,且包括一个电连接该输线单元41的讯号线411一端的第一讯号端口421、一与该第一讯号端口421间隔设置且电连接该电源线412一端的第一输电埠422,及一绝缘壳体423,其中,该第一讯号端口421同样为7pin接脚的E-SATA接口且可与如图2所示的硬盘连接单元31的硬盘讯号端口311相对应地电连接,且该第一输电埠422为15pin接脚且可与该硬盘输电端口312相对应地电连接。
参阅图5、7,该第二接头单元43接置于该输线单元41的另一端,且包括一电连接该输线单元41的讯号线411另一端的第二讯号端口431、一电连接该电源线412另一端的第二输电埠432,及一概呈中空状且绝缘的外壳433,其中,该外壳433具有一位于内周缘的第一壁面434,及一与该第一壁面434相面对的第二壁面435,该第二讯号端口431具有七个设置在该第一壁面上434的讯号端子436,第二输电埠432具有四个设置在该第二壁面435的电源端子437。
参阅图4、8,如图8所示的复合式插座6,可供一USB接口的传输线(图未示)或一E-SATA接口的传输线(图未示)选择插置并予以传送数据,该复合式插座6的构造为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所熟悉,所以不在此详加赘述,当如图4所示的外接式硬盘借由该USB接口的传输线,两端分别插置于该复合式插座6与一般转接接口装置的插置端来进行讯号传输,其传输的速度较低,另一种E-SATA接口的传输线则必需将其两端同时对接该复合式插座6与同为E-SATA接口的硬盘讯号端口311,而且再外接一电源线至该硬盘输电端口312才能进行讯号传输。
参阅图4、6、7,而本实用新型的输配线装置则有别于前述该二种接口的传输线,该第一接头单元42电连接该硬盘连接单元31而该第二接头单元43插置于如图8所示的复合式插座6,由于所述讯号端子436与所述电源端子437是设置在该外壳433的第一、二壁面434、435,所以可同时传输讯号与电源,不仅可利用E-SATA接口进行较快速的信号传输,而且不需要再额外连接电源线至该硬盘输电端口312,让使用者可较方便地使用该输配线装置来进行外接式硬盘的传输。
由上述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的输配线装置具有许多优点,兹详细说明如下:
1.避免接触不良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输配线装置是以缆线与接头相配合电连接的方式,避免如一般以电路板逐一接脚的焊接,可减少焊接瑕疵所产生接触不良的情形。
2.降低制造成本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输配线装置是利用设置在该输线单元41两端的该第一接头单元43与该第二接头单元43进行讯号与电源的传输,免除额外成型电路板及后续焊接作业的制造成本。
3.传输速度较快
借由该第一讯号端口421是E-SATA接口的设计只传送讯号,使该输配线装置4在传输档案时可达每秒40MB-70MB,对于大容量的随身硬盘在传送较多的数据量时,可缩短传送时间,即传送速度较快。
参阅图9、10,本实用新型供计算机外设设备使用的输配线装置的第二较佳实施例,大致上是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相同的地方也不再赘述。
其中不相同之处在于,该输配线装置是用于与一光驱5(CD-ROM)相组接,其中,该光驱5包含一光驱连接单元51,该光驱连接单元51包括有一光驱讯号端口511,及一与该光驱讯号端口511间隔设置的光驱输电埠512,其中,该光驱讯号端口511为7pin接脚的E-SATA接口,该光驱输电埠512为5pin接脚。
该输配线装置的第一接头单元42是用于与该光驱连接单元51相接,其中,该第一接头单元42的第一讯号端口421同样为7pin接脚的E-SATA界面,该第一输电埠422与该第一讯号端口421间隔设置,该第一讯号端口421可与该光驱讯号端口511相对应地电连接,该第一输电埠422为5pin接脚且可与该光驱输电埠512相对应地电连接。
借由该第一接头单元42的第一输电端口422设计规格的不同,使该输配线装置可连接如图1所示的外接式硬盘3或该光驱,以缩短传送的时间,加快传送的速度。
参阅图11,本实用新型供计算机外设设备使用的输配线装置的第三较佳实施例,大致上是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相同的地方也不再赘述。
其中不相同之处在于,该第二接头单元43的第二讯号端口431及该第二输电埠432可以分割为二个分别具有E-SATA接口的讯号接头及一为USB界面的电源接头。
一般计算机主机(图未示)皆设置有E-SATA接口及USB接口接口的插槽,利用该第二接头单元43分割为二个接头,该第二讯号端口431可插置电连接至该计算机主机的E-SATA接口的插槽用以传送讯号,该第二输电埠432可插置电连接至该计算机主机的USB接口的插槽,用以提供所需的电源,借此设计可较符合目前计算机主机的规格,以及提升其传送速度。
归纳上述,本实用新型供计算机外设设备使用的输配线装置,如前述第一较佳实施例所述,是利用该第一接头单元42与该第二接头单元43是分别接置于该输线单元的两端,使该硬盘连接单元31的硬盘讯号端口311及该硬盘输电端口312分别与该第一讯号端口421及该第一输电埠422电连接,再将讯号借由该第二接头单元43输出,而不必再透过如一般电路板作USB接口的转换,可有效降低制造成本及提升传输的速度,故确实能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Claims (3)

1.一种供外接式计算机外设设备使用的输配线装置,该外接式计算机外设设备包含有一个可与该输配线装置接合的连接单元,该连接单元包括有一个讯号端口,及一个与该讯号端口间隔设置的输电埠,该输配线装置包含一个输线单元、一个接置于该输线单元一端的第一接头单元,及一个接置于该输线单元另一端的第二接头单元,该输线单元包括一条用于传送讯号的讯号线,及一条用于输送电力的电源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接头单元包括一个电连接该输线单元的讯号线一端且为E-SATA接口的第一讯号端口,及一个与该第一讯号端口间隔设置且电连接该电源线一端的第一输电埠,其中,该第一讯号端口可与该连接单元的讯号端口电连接,且该第一输电埠可与该输电埠电连接,该第二接头单元包括一电连接该输线单元的讯号线另一端的第二讯号端口,及一电连接该电源线另一端的第二输电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供计算机外设设备使用的输配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接头单元更包括一个概呈中空状且绝缘的外壳,其中,该外壳具有一个位于内周缘的第一壁面,及一个与该第一壁面相面对的第二壁面,该第二讯号端口具有七个设置在该第一壁面上的讯号端子,该第二输电埠具有四个设置在该第二壁面的电源端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计算机外设设备使用的输配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接头单元的第二讯号端口及该第二输电埠可以分割为二个分别具有一为E-SATA接口的讯号接头及一为USB界面的电源接头。
CNU2008200023164U 2008-01-08 2008-01-08 供外接式计算机外设设备使用的输配线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42374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023164U CN201142374Y (zh) 2008-01-08 2008-01-08 供外接式计算机外设设备使用的输配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023164U CN201142374Y (zh) 2008-01-08 2008-01-08 供外接式计算机外设设备使用的输配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142374Y true CN201142374Y (zh) 2008-10-29

Family

ID=400700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002316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42374Y (zh) 2008-01-08 2008-01-08 供外接式计算机外设设备使用的输配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142374Y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96218B2 (en) Optoelectronic signal conversion module
TWI398053B (zh) 纜線組與電子裝置
WO2017041678A1 (zh) 路由器
CN107579402A (zh) 一种vr/ar连接线缆
CN201075536Y (zh) 一种信号分线器用信号连接件
EP2615550B1 (en) Mobile terminal
CN204577758U (zh) USB Type-C连接器模块
CN201142374Y (zh) 供外接式计算机外设设备使用的输配线装置
CN202103290U (zh) Usb连接线、连接端子及接头
TWI458204B (zh) 電連接器
CN207303601U (zh) 一种vr/ar连接线缆
CN205486071U (zh) 一种手持设备
CN205319383U (zh) 改进式连接器
JP3162616U (ja) 複合コネクタプラグ
CN204720696U (zh) 可分离式的插座电连接器系统
CN203968281U (zh) 单插通电联网式电视机及电视机组网架构
CN107370000A (zh) 具有双舌板的复合式连接器
CN202127115U (zh) 复合式通用序列总线连接器
CN201167377Y (zh) Dvi数字视音频信号传输装置
CN105337066A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2177731U (zh) 通用型模块化连接器
CN103474851A (zh) 信号转接线
CN202651409U (zh) 插座连接器
CN104752857B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101989704A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029

Termination date: 20150108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