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22960Y - Td-scdma及3g终端数字基带滤波器 - Google Patents

Td-scdma及3g终端数字基带滤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122960Y
CN201122960Y CNU2007201146078U CN200720114607U CN201122960Y CN 201122960 Y CN201122960 Y CN 201122960Y CN U2007201146078 U CNU2007201146078 U CN U2007201146078U CN 200720114607 U CN200720114607 U CN 200720114607U CN 201122960 Y CN201122960 Y CN 201122960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output
packet
bit
in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11460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晓斌
许雪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UALI COMMUNICA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UALI COMMUNICA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UALI COMMUNICA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UALI COMMUNICA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72011460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122960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122960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122960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ynchronisation In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给出一种TD-SCDMA、B3G(Beyond 3G)、4G(第四代移动通信)终端的数字基带滤波器,该数字基带滤波器的基带滤波过程采用流水线技术实现,该流水线过程可划分成输入的I/Q数据的移位寄存、输入的I/Q数据的分组选择、查表获得相应滤波器抽头系数、各阶输入的I/Q数据的加权计算、加权后I/Q数据的累加等若干处理环节。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这种数字基带滤波器给出了基带滤波的流水线处理过程各处理环节的时序同步实现方法。

Description

TD-SCDMA及3G终端数字基带滤波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TD-SCDMA、B3G(Beyond 3G)、4G(第四代移动通信)终端的数字基带滤波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数字基带滤波器技术属移动通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CDMA、WCDMA、TD-SCDMA和B3G(Beyond 3G)通信系统中,扩频调制将速率低、频谱范围窄的原始信息用速率较高的伪随机码进行扩频编码,形成具有较宽频谱的宽带信号。
如果直接采用矩形脉冲作为基带信号的传输码形,信号频谱将扩展在整个频域上,通过实际有限带宽的信道后,信号频谱被截短,在时域上,每个符号的脉冲将延伸到相邻符号的码元的时间间隔内,形成符号间的干扰(ISI),从而导致接收机在检测一个符号的码元时发生错误的概率增加。一种常用的减小串扰的方法是增加信道带宽,然而对于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频谱资源非常宝贵,都要求系统使用的带宽尽可能小,所以不可能无限制增加所占用的信道带宽。
因此,在CDMA、WCDMA、TD-SCDMA和B3G(Beyond 3G)通信系统中,不直接将经扩频的信号送至射频调制,需要采用基带滤波器实现基带波形成形滤波,来限制发射波形的频谱.并且,为了防止符号间的干扰(ISI),需采用多倍速采样,另外,为了使滤波器具有较好的特性,其阶数很高。例如,在按TIA/EIA/IS 95-A标准定义的CDMA无线通信系统中,若规定扩频码的速率为1.2288MCPS,并且采用四倍速采样,则波形成形滤波器的阶数为48。
基带波形成形滤波技术对无线通信系统有效利用频谱、消除码间干扰、提高系统性能起着重要作用。
基带波形成形滤波技术通过选择特殊的单脉冲波形作为基带信号的传输码形,可用减小ISI,同时将信号频谱限制在有限的带宽内。当信号传输码形满足奈奎斯特第一准则(抽样值无失真准则)(《数字通信(第三版))}(Digital Communications Third Edition,John G.Proakis))时,就能保证在采样点上不存在码间干扰。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最普遍采用的该类型的脉冲成形滤波器是升余弦滚降滤波器。由于数字处理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基带滤波这一过程可以在数字上实现。
至今已有很多文献提出上述数字基带滤波器的实现方法,列举其中的一些发明专利如下:
(1)《一种CDMA系统的基带发送滤波方法》,申请号“CN01132025.7”;
(2)《基带成形滤波装置及其数字实现方法》,申请号“CN 99117212.4”
(3)《码分多址扩频无线通信系统基站的基带成形滤波器》,申请号“CN 98119238.6”
(4)《一种相位可调的基带滤波优化实现方法及装置》,申请号“CN 01107665.8”
(5)《WCDMA高速高效基带滤波器装置》,申请号“CN 01136711.3”
(6)《一种数字基带滤波器》,申请号“CN 01107421.3”
(7)《采用流水线方式的基带成形滤波器的实现装置》,申请号“CN 02100426.9”
(8)《用于CDMA系统前向链路的滤波器装置及其滤波的方法》,申请号“CN03132111.9”。
在上述文献中,基带滤波器均采用高阶FIR(有限冲击)滤波器实现。在上述文献中,一般地,为降低硬件实现的复杂性,采用对滤波器抽头系数及未滤波的数据先分组,然后分时对各阶数据用相应加权系数进行加权计算再累加的方法,并且用查表的方式获得滤波器抽头系数。这样就不仅可以用较少数目的乘法器和加法器组合构成低阶(如3阶)的FIR滤波器,再进一步构成高阶的(如48阶)FIR滤波器,而且又可以降低对存储器存储空间大小的要求,这样做还可以同时降低基带滤波器的耗电性。
在上述文献中,还阐述了在基带滤波器实现过程中采用流水线技术。流水线设计的概念是把在一个时钟周期内执行的逻辑操作分成几步较小的操作,并在多个较高速的时钟内完成。采用流水线技术提高了系统的数据流量,即单位时间内所处理的数据量。其特征在于对整个滤波器的处理流程的流水线划分,将滤波器处理过程采用流水线技术划分成输入数据的移位寄存,输入数据的预处理,系数的循环移位,乘法计算(或查表处理),累加计算,后级处理几个过程,所有处理单元均使用流水线的主时钟,若某一环节处理对象是低速数据,则用低频率的信号作为时钟的使能信号。
然而,要真正实现可以商用的数字基带滤波器,必须解决基带滤波的流水线过程中各处理环节的时序同步问题,包括未滤波数据的分组、查表获得相应滤波器抽头系数、各阶数据的加权计算、加权后数据的累加等。本实用新型给出一种TD-SCDMA、B3G(Beyond 3G)、4G(第四代移动通信)终端的数字基带滤波器,该数字基带滤波器的基带滤波过程采用流水线技术实现,该流水线过程可划分成输入的I/Q数据的移位寄存、输入的I/Q数据的分组选择、查表获得相应滤波器抽头系数、各阶输入的I/Q数据的加权计算、加权后I/Q数据的累加等若干处理环节。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这种数字基带滤波器给出了基带滤波的流水线处理过程各处理环节的时序同步实现方法。
发明内容:
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实现TD-SCDMA、B3G(Beyond 3G)、4G(第四代移动通信)终端的数字基带滤波器的构成框图,该数字基带滤波器由以下功能组件构成:
(1)加权控制比特移位寄存器
“加权控制比特移位寄存器”即是图1中标注为“12-bit Shift Register”(12比特移位寄存器)的寄存器。加权控制比特移位寄存器的输入端接收来自基带滤波器外部的加权控制比特信号pcg_on和码片定时使能信号chip_en。pcg_on信号按扩展码片时钟速率发送到加权控制比特移位寄存器,每个pcg_on信号将一位加权控制比特发送到加权控制比特移位寄存器。码片定时使能信号chip_en按照扩展码片时钟速率发送到加权控制比特移位寄存器。
加权控制比特移位寄存器的输入端对外除了接收加权控制比特信号pcg_on和码片定时使能信号chip_en之外,还接收来自外部的16倍码片速率的工作时钟信号ckx16以及复位信号srst_b。
加权控制比特移位寄存器根据收到的码片定时使能信号chip_en,对内部寄存的数据比特进行移位,并接收pcg_on信号,将新接收到的pcg_on信号的加权控制比特按寄存次序寄存在其存储空间中。
加权控制比特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包含12位并行数据线,分别对应于其自身保存的12个加权控制比特,这12根并行数据线分成4组,分别与加权控制比特分组输出选择器的4个输入端相连。加权控制比特移位寄存器的12比特数据通过这12根并行数据线直接输出到加权控制比特分组输出选择器。
(2)I数据移位寄存器
“I数据移位寄存器”即是图1中标注为“12stage I Shift Register”(12阶I移位寄存器)的寄存器。I数据移位寄存器的输入端接收来自基带滤波器外部的I矢量数据信号i_data和码片定时使能信号chip_en。i_data信号按扩展码片时钟速率发送到I数据移位寄存器,每个i_data信号将一个13比特的I矢量数据发送到I数据移位寄存器。码片定时使能信号chip_en按照扩展码片时钟速率发送到I数据移位寄存器。
数据移位寄存器的输入端对外除了接收I矢量数据信号i_data和码片定时使能信号chip_en之外,还接收来自外部的16倍码片速率的工作时钟信号ckx16以及复位信号srst_b。
I数据移位寄存器根据收到的码片定时使能信号chip_en,对内部寄存的I矢量数据进行移位,并接收i_data信号,将新接收到的i_data信号的I矢量数据按接收到的I矢量数据的阶次序寄存在其存储空间中,每一阶寄存的I矢量数据包含13比特。
I数据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由4组并行的数据线构成,而其中每组又包含3排并行数据线,其中每排则包含13根并行数据线,其中每根数据线分别对应于每一阶寄存I矢量数据的每一比特位。也就是说,12阶的I数据移位寄存器中寄存的12阶I矢量数据被划分成4组输出,每组包含3个I矢量数据。I数据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的4组并行输出数据线分别与I数据分组输出选择器的4个数据输入端相连,I数据分组输出选择器的每个数据输入端包含39根并行数据线。I数据移位寄存器的每一组的3阶I矢量数据通过相应的39根并行数据线直接输出到I数据分组输出选择器。
(3)Q数据移位寄存器
“Q数据移位寄存器”即是图1中标注为“12 stage Q Shift Register”(12阶Q移位寄存器)的寄存器。Q数据移位寄存器的输入端接收来自基带滤波器外部的Q矢量数据信号q_data和码片定时使能信号chip_eh。q_data信号按扩展码片时钟速率发送到Q数据移位寄存器,每个q_data信号将一个13比特的Q矢量数据发送到Q数据移位寄存器。码片定时使能信号chip_en按照扩展码片时钟速率发送到Q数据移位寄存器。
Q数据移位寄存器的输入端对外除了接收Q矢量数据信号q_data和码片定时使能信号chip_en之外,还接收来自外部的16倍码片速率的工作时钟信号ckx16以及复位信号srst_b。
Q数据移位寄存器根据收到的码片定时使能信号chip_en,对内部寄存的Q矢量数据进行移位,并接收q_data信号,将新接收到的q_data信号的Q矢量数据按接收到的Q矢量数据的阶次序寄存在其存储空间中,每一阶寄存的Q矢量数据包含13比特。
Q数据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由4组并行的数据线构成,而其中每组又包含3排并行数据线,其中每排则包含13根并行数据线,其中每根数据线分别对应于每一阶寄存Q矢量数据的每一比特位。也就是说,12阶的Q数据移位寄存器中寄存的12阶Q矢量数据被划分成4组输出,每组包含3个Q矢量数据。Q数据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的4组并行输出数据线分别与Q数据分组输出选择器的4个数据输入端相连,Q数据分组输出选择器的每个数据输入端包含39根并行数据线。Q数据移位寄存器的每一组的3阶Q矢量数据通过相应的39根并行数据线直接输出到Q数据分组输出选择器。
(4)I数据分组输出选择器
I数据分组输出选择器有4个数据输入端和一个数据输出端,每个数据输入端包含39根并行数据线。I数据分组输出选择器的数据输入端与I数据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相连,其中每个数据输入端连接到I数据移位寄存器的一组输出,后者包含3个I矢量数据。
除了接收来自I数据移位寄存器的4组输出之外,I数据分组输出选择器的选择控制信号输入端接收来自基带滤波器外部的数据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的最低2个比特,作为选择控制信号。数据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是一个用4根并行信号线表示的4比特信号。也就是说,I数据分组输出选择器接收数据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的选择控制信号输入端包含2根并行信号线。
数据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按16倍码片时钟速率发送到I数据分组输出选择器。I数据分组输出选择器根据收到的数据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的最低2个比特,从来自I数据移位寄存器的4组输出中选择出其中的一组,输出到I数据颠倒输出选择器,I数据分组输出选择器的输出端包含39根并行数据线。
(5)Q数据分组输出选择器
Q数据分组输出选择器有4个数据输入端和一个数据输出端,每个数据输入端包含39根并行数据线。Q数据分组输出选择器的数据输入端与Q数据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相连,其中每个数据输入端连接到Q数据移位寄存器的一组输出,后者包含3个Q矢量数据。
除了接收来自Q数据移位寄存器的4组输出之外,Q数据分组输出选择器的选择控制信号输入端接收来自基带滤波器外部的数据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的最低2个比特,作为选择控制信号。数据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是一个用4根并行信号线表示的4比特信号。也就是说,Q数据分组输出选择器接收数据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的选择控制信号输入端包含2根并行信号线。
数据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按16倍码片时钟速率发送到Q数据分组输出选择器。Q数据分组输出选择器根据收到的数据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的最低2个比特,从来自Q数据移位寄存器的4组输出中选择出其中的一组,输出到Q数据颠倒输出选择器,Q数据分组输出选择器的输出端包含39根并行数据线。
(6)加权控制比特分组输出选择器
加权控制比特分组输出选择器有4个数据输入端和一个数据输出端,每个数据输入端包含3根并行数据线。加权控制比特分组输出选择器的数据输入端与加权控制比特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相连,其中每个数据输入端连接到加权控制比特移位寄存器的一组输出,后者包含3个加权控制比特。
除了接收来自加权控制比特移位寄存器的4组输出之外,加权控制比特分组输出选择器的选择控制信号输入端接收来自基带滤波器外部的数据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的最低2个比特,作为选择控制信号。数据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是一个用4根并行信号线表示的4比特信号。也就是说,加权控制比特分组输出选择器接收数据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的选择控制信号输入端包含2根并行信号线。
数据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按16倍码片时钟速率发送到加权控制比特分组输出选择器。加权控制比特分组输出选择器根据收到的数据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的最低2个比特,从来自加权控制比特移位寄存器的4组输出中选择出其中的一组,输出到加权控制比特输出颠倒选择器,加权控制比特分组输出选择器的输出端包含3根并行数据线。
(7)存储滤波器抽头系数的可编程逻辑阵列PLA
存储滤波器抽头系数的可编程逻辑阵列PLA用于存储滤波器抽头系数。该可编程逻辑阵列PLA有1个地址输入端和一个系数输出端。地址输入端包含3根并行数据线。可编程逻辑阵列PLA的地址输入端与可编程逻辑阵列PLA地址输入选择器的输出端相连,后者包含3根并行数据线。
存储滤波器抽头系数的可编程逻辑阵列PLA除了拥有1个接收来自可编程逻辑阵列PLA地址输入选择器的地址信号的输入端之外,还拥有接收来自外部的16倍码片速率的工作时钟信号ckx16以及复位信号srst_b的输入端。
来自可编程逻辑阵列PLA地址输入选择器的地址信号按16倍码片时钟速率发送到存储滤波器抽头系数的可编程逻辑阵列PLA。存储滤波器抽头系数的可编程逻辑阵列PLA根据收到的可编程逻辑阵列PLA地址输入选择器的地址信号,从自身存储的滤波器抽头系数选择出其中合适的一组,分别输出到I数据分组高比特位乘法器、I数据分组中比特位乘法器、I数据分组低比特位乘法器、Q数据分组高比特位乘法器、Q数据分组中比特位乘法器、Q数据分组低比特位乘法器。每一组滤波器抽头系数包含3个11比特的数据,其中每一个11比特的数据分别输出其所对应的上述6个乘法器中的1个。
(8)可编程逻辑阵列PLA地址输入选择器
可编程逻辑阵列PLA地址输入选择器用于选择可编程逻辑阵列PLA地址。该可编程逻辑阵列PLA地址输入选择器有2个数据输入端和一个选择控制输入端,以及1个输出端。这2个数据输入端的每一个包含3根并行数据线,并且这2个数据输入端的输入信号相互之间是“非”的关系,即其中一个输入端的输入信号是另外一个输入端的输入信号经过“非”门后的结果。上述不包含“非”门的输入信号,是来自基带滤波器外部的数据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的最低3个比特。而该可编程逻辑阵列PLA地址输入选择器的选择控制输入端的输入信号则是来自基带滤波器外部的数据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的最高比特。
来自基带滤波器外部的数据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按16倍码片时钟速率发送到可编程逻辑阵列PLA地址输入选择器。可编程逻辑阵列PLA地址输入选择器在数据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的最高比特的控制下,从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的最低3个比特或者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的最低3个比特经过非门的结果中选择出合适的一组,输出到存储滤波器抽头系数的可编程逻辑阵列PLA,作为可编程逻辑阵列PLA的地址信号。其中每一组地址信号包含3个比特,分别用3根并行的信号线发送到存储滤波器抽头系数的可编程逻辑阵列PLA的地址输入端。
(9)I数据颠倒输出选择器
I数据颠倒输出选择器用于选择输出比特位颠倒的I数据。该I数据颠倒输出选择器有2个数据输入端和一个选择控制输入端,以及1个输出端。这2个数据输入端的每一个包含39根并行数据线,并且这2个数据输入端都与I数据分组输出选择器的输出端相连接,其中一个输入端中对应于每一个I矢量数据的13根数据线的排列顺序与I数据分组输出选择器输出的每一个I矢量数据的13根数据线的排列顺序相一致,而另外一个输入端中对应于每一个I矢量数据的13根数据线的排列顺序与I数据分组输出选择器输出的每一个I矢量数据的13根数据线的排列顺序相颠倒,即2个输入端的每一个I矢量数据的13根数据线的排列顺序正好颠倒。而该I数据颠倒输出选择器的选择控制输入端的输入信号则是来自基带滤波器外部的数据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的最高比特。
来自基带滤波器外部的数据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的最高比特按16倍码片时钟速率发送到I数据颠倒输出选择器。I数据颠倒输出选择器在数据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的最高比特的控制下,从2个数据输入端的输入数据中选择出合适的一组,按照I矢量数据的排列次序分成3排,分别并行输出到I数据分组高比特位乘法器、I数据分组中比特位乘法器、I数据分组低比特位乘法器,其中每一排输出的数据线数目是13根。
(10)Q数据颠倒输出选择器
Q数据颠倒输出选择器用于选择输出比特位颠倒的Q数据。该Q数据颠倒输出选择器有2个数据输入端和一个选择控制输入端,以及1个输出端。这2个数据输入端的每一个包含39根并行数据线,并且这2个数据输入端都与Q数据分组输出选择器的输出端相连接,其中一个输入端中对应于每一个Q矢量数据的13根数据线的排列顺序与Q数据分组输出选择器输出的每一个Q矢量数据的13根数据线的排列顺序相一致,而另外一个输入端中对应于每一个Q矢量数据的13根数据线的排列顺序与Q数据分组输出选择器输出的每一个Q矢量数据的13根数据线的排列顺序相颠倒,即2个输入端的每一个Q矢量数据的13根数据线的排列顺序正好颠倒。而该Q数据颠倒输出选择器的选择控制输入端的输入信号则是来自基带滤波器外部的数据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的最高比特。
来自基带滤波器外部的数据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的最高比特按16倍码片时钟速率发送到Q数据颠倒输出选择器。Q数据颠倒输出选择器在数据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的最高比特的控制下,从2个数据输入端的输入数据中选择出合适的一组,按照Q矢量数据的排列次序分成3排,分别并行输出到Q数据分组高比特位乘法器、Q数据分组中比特位乘法器、Q数据分组低比特位乘法器,其中每一排输出的数据线数目是13根。
(11)加权控制比特输出颠倒选择器
加权控制比特输出颠倒选择器用于选择输出比特位颠倒的加权控制比特。该加权控制比特输出颠倒选择器有2个数据输入端和一个选择控制输入端,以及1个输出端。这2个数据输入端的每一个包含3根并行数据线,并且这2个数据输入端都与加权控制比特分组输出选择器的输出端相连接,其中一个输入端中对应于每一组加权控制比特的3根数据线的排列顺序与加权控制比特分组输出选择器输出的每一组加权控制比特的3根数据线的排列顺序相一致,而另外一个输入端中对应于每一组加权控制比特的3根数据线的排列顺序与加权控制比特分组输出选择器输出的每一组加权控制比特的3根数据线的排列顺序相颠倒,即2个输入端的每一组加权控制比特的3根数据线的排列顺序正好颠倒。而该加权控制比特输出颠倒选择器的选择控制输入端的输入信号则是来自基带滤波器外部的数据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的最高比特。
来自基带滤波器外部的数据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的最高比特按16倍码片时钟速率发送到加权控制比特输出颠倒选择器。加权控制比特输出颠倒选择器在数据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的最高比特的控制下,从2个数据输入端的输入数据中选择出合适的一组,按照加权控制比特的排列次序分成3个比特,分别并行输出到I数据分组高比特加权输出与门、I数据分组中比特加权输出与门、I数据分组低比特加权输出与门、Q数据分组高比特加权输出与门、Q数据分组中比特加权输出与门、Q数据分组低比特加权输出与门。
(12)I数据分组高比特位乘法器
I数据分组高比特位乘法器用于完成对每一组3阶I数据中的最高阶I数据进行加权。该I数据分组高比特位乘法器有2个数据输入端和1个输出端。这2个数据输入端中的一个与I数据颠倒输出选择器的最高阶I矢量数据输出端相连接,包含13根并行数据线。这2个数据输入端中的另一个与可编程逻辑阵列PLA地址输入选择器的最高11比特滤波器抽头系数输出端相连接,包含11根并行数据线。I数据分组高比特位乘法器的输出端包含24根并行数据线,作为I数据分组高比特加权输出与门的输入,与后者的输入端相连接。
I数据分组高比特位乘法器除了拥有上述输入端之外,还拥有接收来自外部的16倍码片速率的工作时钟信号ckx16以及复位信号srst_b的输入端。
I数据分组高比特位乘法器以16倍码片速率完成输入的最高阶I数据与最高11比特滤波器抽头系数相乘,相乘运算的结果是24比特的并行输出,每一次运算结果通过其输出端的24根并行数据线以16倍码片速率发送到I数据分组高比特加权输出与门。
(13)I数据分组中比特位乘法器
I数据分组中比特位乘法器用于完成对每一组3阶I数据中的中间一阶I数据进行加权。该I数据分组中比特位乘法器有2个数据输入端和1个输出端。这2个数据输入端中的一个与I数据颠倒输出选择器的中阶I矢量数据输出端相连接,包含13根并行数据线。这2个数据输入端中的另一个与可编程逻辑阵列PLA地址输入选择器的中间11比特滤波器抽头系数输出端相连接,包含11根并行数据线。I数据分组中比特位乘法器的输出端包含24根并行数据线,作为I数据分组中比特加权输出与门的输入,与后者的输入端相连接。
I数据分组中比特位乘法器除了拥有上述输入端之外,还拥有接收来自外部的16倍码片速率的工作时钟信号ckx16以及复位信号srst_b的输入端。
I数据分组中比特位乘法器以16倍码片速率完成输入的中阶I数据与中间11比特滤波器抽头系数相乘,相乘运算的结果是24比特的并行输出,每一次运算结果通过其输出端的24根并行数据线以16倍码片速率发送到I数据分组中比特加权输出与门。
(14)I数据分组低比特位乘法器
I数据分组低比特位乘法器用于完成对每一组3阶I数据中的最低一阶I数据进行加权。该I数据分组低比特位乘法器有2个数据输入端和1个输出端。这2个数据输入端中的一个与I数据颠倒输出选择器的最低一阶I矢量数据输出端相连接,包含13根并行数据线。这2个数据输入端中的另一个与可编程逻辑阵列PLA地址输入选择器的最低11比特滤波器抽头系数输出端相连接,包含11根并行数据线。I数据分组低比特位乘法器的输出端包含24根并行数据线,作为I数据分组低比特加权输出与门的输入,与后者的输入端相连接。
I数据分组低比特位乘法器除了拥有上述输入端之外,还拥有接收来自外部的16倍码片速率的工作时钟信号ckx16以及复位信号srst_b的输入端。
I数据分组低比特位乘法器以16倍码片速率完成输入的最低一阶I数据与最低11比特滤波器抽头系数相乘,相乘运算的结果是24比特的并行输出,每一次运算结果通过其输出端的24根并行数据线以16倍码片速率发送到I数据分组低比特加权输出与门。
(15)Q数据分组高比特位乘法器
Q数据分组高比特位乘法器用于完成对每一组3阶Q数据中的最高阶Q数据进行加权。该Q数据分组高比特位乘法器有2个数据输入端和1个输出端。这2个数据输入端中的一个与Q数据颠倒输出选择器的最高阶Q矢量数据输出端相连接,包含13根并行数据线。这2个数据输入端中的另一个与可编程逻辑阵列PLA地址输入选择器的最高11比特滤波器抽头系数输出端相连接,包含11根并行数据线。Q数据分组高比特位乘法器的输出端包含24根并行数据线,作为Q数据分组高比特加权输出与门的输入,与后者的输入端相连接。
Q数据分组高比特位乘法器除了拥有上述输入端之外,还拥有接收来自外部的16倍码片速率的工作时钟信号ckx16以及复位信号srst_b的输入端。
Q数据分组高比特位乘法器以16倍码片速率完成输入的最高阶Q数据与最高11比特滤波器抽头系数相乘,相乘运算的结果是24比特的并行输出,每一次运算结果通过其输出端的24根并行数据线以16倍码片速率发送到Q数据分组高比特加权输出与门。
(16)Q数据分组中比特位乘法器
Q数据分组中比特位乘法器用于完成对每一组3阶Q数据中的中间一阶Q数据进行加权。该Q数据分组中比特位乘法器有2个数据输入端和1个输出端。这2个数据输入端中的一个与Q数据颠倒输出选择器的中阶Q矢量数据输出端相连接,包含13根并行数据线。这2个数据输入端中的另一个与可编程逻辑阵列PLA地址输入选择器的中间11比特滤波器抽头系数输出端相连接,包含11根并行数据线。Q数据分组中比特位乘法器的输出端包含24根并行数据线,作为Q数据分组中比特加权输出与门的输入,与后者的输入端相连接。
Q数据分组中比特位乘法器除了拥有上述输入端之外,还拥有接收来自外部的16倍码片速率的工作时钟信号ckx16以及复位信号srst_b的输入端。
Q数据分组中比特位乘法器以16倍码片速率完成输入的中阶Q数据与中间11比特滤波器抽头系数相乘,相乘运算的结果是24比特的并行输出,每一次运算结果通过其输出端的24根并行数据线以16倍码片速率发送到Q数据分组中比特加权输出与门。
(17)Q数据分组低比特位乘法器
Q数据分组低比特位乘法器用于完成对每一组3阶Q数据中的最低一阶Q数据进行加权。该Q数据分组低比特位乘法器有2个数据输入端和1个输出端。这2个数据输入端中的一个与Q数据颠倒输出选择器的最低一阶Q矢量数据输出端相连接,包含13根并行数据线。这2个数据输入端中的另一个与可编程逻辑阵列PLA地址输入选择器的最低11比特滤波器抽头系数输出端相连接,包含11根并行数据线。Q数据分组低比特位乘法器的输出端包含24根并行数据线,作为Q数据分组低比特加权输出与门的输入,与后者的输入端相连接。
Q数据分组低比特位乘法器除了拥有上述输入端之外,还拥有接收来自外部的16倍码片速率的工作时钟信号ckx16以及复位信号srst_b的输入端。
Q数据分组低比特位乘法器以16倍码片速率完成输入的最低一阶Q数据与最低11比特滤波器抽头系数相乘,相乘运算的结果是24比特的并行输出,每一次运算结果通过其输出端的24根并行数据线以16倍码片速率发送到Q数据分组低比特加权输出与门。
(18)I数据分组高比特加权输出与门
I数据分组高比特加权输出与门用于控制加权后的最高阶I数据的输出。该I数据分组高比特加权输出与门有2个数据输入端和1个输出端。这2个数据输入端中的一个与I数据分组高比特位乘法器的输出端相连接,包含24根并行数据线。这2个数据输入端中的另一个与加权控制比特输出颠倒选择器的最高输出比特输出端相连接,包含1根数据线。I数据分组高比特加权输出与门的输出端包含24根并行数据线,每一根的输出分别与I数据分组高比特位乘法器相连的24根输入数据线中的相应一根的输入一致,并作为I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的输入,与后者的输入端相连接。
I数据分组高比特加权输出与门在加权控制比特的控制下,或者以16倍码片速率将I数据分组高比特位乘法器的输出发送到I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或者不发送。
(19)I数据分组中比特加权输出与门
I数据分组中比特加权输出与门用于控制加权后的中间阶I数据的输出。该I数据分组中比特加权输出与门有2个数据输入端和1个输出端。这2个数据输入端中的一个与I数据分组中比特位乘法器的输出端相连接,包含24根并行数据线。这2个数据输入端中的另一个与加权控制比特输出颠倒选择器的中间输出比特输出端相连接,包含1根数据线。I数据分组中比特加权输出与门的输出端包含24根并行数据线,每一根的输出分别与I数据分组中比特位乘法器相连的24根输入数据线中的相应一根的输入一致,并作为I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的输入,与后者的输入端相连接。
I数据分组中比特加权输出与门在加权控制比特的控制下,或者以16倍码片速率将I数据分组中比特位乘法器的输出发送到I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或者不发送。
(20)I数据分组低比特加权输出与门
I数据分组低比特加权输出与门用于控制加权后的最低阶I数据的输出。该I数据分组低比特加权输出与门有2个数据输入端和1个输出端。这2个数据输入端中的一个与I数据分组低比特位乘法器的输出端相连接,包含24根并行数据线。这2个数据输入端中的另一个与加权控制比特输出颠倒选择器的最低输出比特输出端相连接,包含1根数据线。I数据分组低比特加权输出与门的输出端包含24根并行数据线,每一根的输出分别与I数据分组低比特位乘法器相连的24根输入数据线中的相应一根的输入一致,并作为I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的输入,与后者的输入端相连接。
I数据分组低比特加权输出与门在加权控制比特的控制下,或者以16倍码片速率将I数据分组低比特位乘法器的输出发送到I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或者不发送。
(21)Q数据分组高比特加权输出与门
Q数据分组高比特加权输出与门用于控制加权后的最高阶Q数据的输出。该Q数据分组高比特加权输出与门有2个数据输入端和1个输出端。这2个数据输入端中的一个与Q数据分组高比特位乘法器的输出端相连接,包含24根并行数据线。这2个数据输入端中的另一个与加权控制比特输出颠倒选择器的最高输出比特输出端相连接,包含1根数据线。Q数据分组高比特加权输出与门的输出端包含24根并行数据线,每一根的输出分别与Q数据分组高比特位乘法器相连的24根输入数据线中的相应一根的输入一致,并作为Q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的输入,与后者的输入端相连接。
Q数据分组高比特加权输出与门在加权控制比特的控制下,或者以16倍码片速率将Q数据分组高比特位乘法器的输出发送到Q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或者不发送。
(22)Q数据分组中比特加权输出与门
Q数据分组中比特加权输出与门用于控制加权后的中间阶Q数据的输出。该Q数据分组中比特加权输出与门有2个数据输入端和1个输出端。这2个数据输入端中的一个与Q数据分组中比特位乘法器的输出端相连接,包含24根并行数据线。这2个数据输入端中的另一个与加权控制比特输出颠倒选择器的中间输出比特输出端相连接,包含1根数据线。Q数据分组中比特加权输出与门的输出端包含24根并行数据线,每一根的输出分别与Q数据分组中比特位乘法器相连的24根输入数据线中的相应一根的输入一致,并作为Q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的输入,与后者的输入端相连接。
Q数据分组中比特加权输出与门在加权控制比特的控制下,或者以16倍码片速率将Q数据分组中比特位乘法器的输出发送到Q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或者不发送。
(23)Q数据分组低比特加权输出与门
Q数据分组低比特加权输出与门用于控制加权后的最低阶Q数据的输出。该Q数据分组低比特加权输出与门有2个数据输入端和1个输出端。这2个数据输入端中的一个与Q数据分组低比特位乘法器的输出端相连接,包含24根并行数据线。这2个数据输入端中的另一个与加权控制比特输出颠倒选择器的最低输出比特输出端相连接,包含1根数据线。Q数据分组低比特加权输出与门的输出端包含24根并行数据线,每一根的输出分别与Q数据分组低比特位乘法器相连的24根输入数据线中的相应一根的输入一致,并作为Q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的输入,与后者的输入端相连接。
Q数据分组低比特加权输出与门在加权控制比特的控制下,或者以16倍码片速率将Q数据分组低比特位乘法器的输出发送到Q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或者不发送。
(24)I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
I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用于完成对来自I数据分组高比特加权输出与门、I数据分组中比特加权输出与门、I数据分组低比特加权输出与门的加权后的I数据进行累加。该I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有4个数据输入端和1个输出端。这4个数据输入端中的3个分别与I数据分组高比特加权输出与门、I数据分组中比特加权输出与门、I数据分组低比特加权输出与门的输出端相连接,每一个输入端包括24根并行的数据线。这4个数据输入端中的另一个与I数据滤波输出前置累加输出与门的输出端相连接,包含24根并行数据线。I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的输出端包含24根并行数据线,作为I数据滤波输出前置寄存器的输入,与后者的输入端相连接。
I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除了拥有上述输入端之外,还拥有接收来自外部的16倍码片速率的工作时钟信号ckx16以及复位信号srst_b的输入端。
I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在工作时钟信号的驱动下,依次在每一个工作时钟完成对4个数据输入端中相应一个输入端的I矢量数据与I数据滤波输出前置累加输出与门输出的矢量数据的累加。累加的结果作为I数据滤波输出前置寄存器的输入,以16倍码片速率发送到后者的输入端,输出后I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的值被清零,等待下一个时钟完成对下一个数据输入端的I矢量数据与I数据滤波输出前置累加输出与门输出的矢量数据进行累加。
(25)Q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
Q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用于完成对来自Q数据分组高比特加权输出与门、Q数据分组中比特加权输出与门、Q数据分组低比特加权输出与门的加权后的Q数据进行累加。该Q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有4个数据输入端和1个输出端。这4个数据输入端中的3个分别与Q数据分组高比特加权输出与门、Q数据分组中比特加权输出与门、Q数据分组低比特加权输出与门的输出端相连接,每一个输入端包括24根并行的数据线。这4个数据输入端中的另一个与Q数据滤波输出前置累加输出与门的输出端相连接,包含24根并行数据线。Q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的输出端包含24根并行数据线,作为Q数据滤波输出前置寄存器的输入,与后者的输入端相连接。
Q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除了拥有上述输入端之外,还拥有接收来自外部的16倍码片速率的工作时钟信号ckx16以及复位信号srst_b的输入端。
Q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在工作时钟信号的驱动下,依次在每一个工作时钟完成对4个数据输入端中相应一个输入端的Q矢量数据与Q数据滤波输出前置累加输出与门输出的矢量数据的累加。累加的结果作为Q数据滤波输出前置寄存器的输入,以16倍码片速率发送到后者的输入端,输出后Q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的值被清零,等待下一个时钟完成对下一个数据输入端的Q矢量数据与Q数据滤波输出前置累加输出与门输出的矢量数据进行累加。
(26)I数据滤波输出前置寄存器
I数据滤波输出前置寄存器用于完成对来自I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的I数据的前置寄存。I数据滤波输出前置寄存器有1个数据输入端和1个输出端。该数据输入端与I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的输出端相连接,包括24根并行的数据线。I数据滤波输出前置寄存器的输出端包含24根并行数据线,一方面作为I数据滤波输出前置累加输出与门的输入,与后者的输入端相连接,另一方面,该24根并行数据线中代表最高8比特的8根数据线作为I数据滤波输出后置寄存器的输入,与后者的输入端相连接。
I数据滤波输出前置寄存器除了拥有上述输入端之外,还拥有接收来自外部的16倍码片速率的工作时钟信号ckx16以及复位信号srst_b的输入端。
I数据滤波输出前置寄存器在工作时钟信号的驱动下,首先将寄存的数据发送到I数据滤波输出前置累加输出与门和I数据滤波输出后置寄存器的输入端,然后接收来自I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的I数据,并进行前置寄存。
(27)I数据滤波输出前置累加输出与门
I数据滤波输出前置累加输出与门用于将I数据滤波输出前置寄存器寄存的I数据反馈到I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I数据滤波输出前置累加输出与门有2个输入端和1个输出端。2个输入端中的一个与I数据滤波输出前置寄存器的输出端相连接,包括24根并行的数据线。2个输入端中的另一个接收来自外部的4倍码片速率定时使能信号chipX4_en的反相信号,使得在4倍码片速率定时使能信号chipX4_en为高电平时,I数据滤波输出前置累加输出与门没有输出。I数据滤波输出前置累加输出与门包含24根并行数据线,每一根的输出分别与I数据滤波输出前置寄存器相连的24根输入数据线中的相应一根的输入一致,并作为I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的输入,与后者的输入端相连接。
(28)Q数据滤波输出前置寄存器
Q数据滤波输出前置寄存器用于完成对来自Q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的Q数据的前置寄存。Q数据滤波输出前置寄存器有1个数据输入端和1个输出端。该数据输入端与Q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的输出端相连接,包括24根并行的数据线。Q数据滤波输出前置寄存器的输出端包含24根并行数据线,一方面作为Q数据滤波输出前置累加输出与门的输入,与后者的输入端相连接,另一方面,该24根并行数据线中代表最高8比特的8根数据线作为Q数据滤波输出后置寄存器的输入,与后者的输入端相连接。
Q数据滤波输出前置寄存器除了拥有上述输入端之外,还拥有接收来自外部的16倍码片速率的工作时钟信号ckx16以及复位信号srst_b的输入端。
Q数据滤波输出前置寄存器在工作时钟信号的驱动下,首先将寄存的数据发送到Q数据滤波输出前置累加输出与门和Q数据滤波输出后置寄存器的输入端,然后接收来自Q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的Q数据,并进行前置寄存。
(29)Q数据滤波输出前置累加输出与门
Q数据滤波输出前置累加输出与门用于将Q数据滤波输出前置寄存器寄存的Q数据反馈到Q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Q数据滤波输出前置累加输出与门有2个输入端和1个输出端。2个输入端中的一个与Q数据滤波输出前置寄存器的输出端相连接,包括24根并行的数据线。2个输入端中的另一个接收来自外部的4倍码片速率定时使能信号chipX4_en的反相信号,使得在4倍码片速率定时使能信号chipX4_en为高电平时,Q数据滤波输出前置累加输出与门没有输出。Q数据滤波输出前置累加输出与门包含24根并行数据线,每一根的输出分别与Q数据滤波输出前置寄存器相连的24根输入数据线中的相应一根的输入一致,并作为Q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的输入,与后者的输入端相连接。
(30)I数据滤波输出后置寄存器
I数据滤波输出后置寄存器用于完成对来自I数据滤波输出前置寄存器的I数据的后置寄存。I数据滤波输出后置寄存器有2个输入端和1个输出端。2个输入端中的1个与I数据滤波输出前置寄存器的输出端代表最高8比特的8根数据线相连接,包含8根并行数据线。2个输入端中的另1个接收来自外部的4倍码片速率定时使能信号chipX4_en,作为I数据滤波输出后置寄存器的使能信号。I数据滤波输出后置寄存器的输出端包含8根并行数据线,作为I/Q数据滤波输出复用器的输入,与后者的输入端相连接。
I数据滤波输出后置寄存器除了拥有上述输入端之外,还拥有接收来自外部的16倍码片速率的工作时钟信号ckx16以及复位信号srst_b的输入端。
I数据滤波输出后置寄存器在工作时钟信号和4倍码片速率定时使能信号chipX4_en的驱动下,首先将寄存的数据发送到I/Q数据滤波输出复用器的输入端,然后接收来自I数据滤波输出前置寄存器的I数据,并进行后置寄存。
(31)Q数据滤波输出后置寄存器
Q数据滤波输出后置寄存器用于完成对来自Q数据滤波输出前置寄存器的Q数据的后置寄存。Q数据滤波输出后置寄存器有2个输入端和1个输出端。2个输入端中的1个与Q数据滤波输出前置寄存器的输出端代表最高8比特的8根数据线相连接,包含8根并行数据线。2个输入端中的另1个接收来自外部的4倍码片速率定时使能信号chipX4_en,作为Q数据滤波输出后置寄存器的使能信号。Q数据滤波输出后置寄存器的输出端包含8根并行数据线,作为I/Q数据滤波输出复用器的输入,与后者的输入端相连接。
Q数据滤波输出后置寄存器除了拥有上述输入端之外,还拥有接收来自外部的16倍码片速率的工作时钟信号ckx16以及复位信号srst_b的输入端。
Q数据滤波输出后置寄存器在工作时钟信号和4倍码片速率定时使能信号chipX4_en的驱动下,首先将寄存的数据发送到I/Q数据滤波输出复用器的输入端,然后接收来自Q数据滤波输出前置寄存器的Q数据,并进行后置寄存。
(32)I/Q数据滤波输出复用器
I/Q数据滤波输出复用器用于完成对来自I/Q数据滤波输出后置寄存器的I/Q数据的复用和分时切换输出。I/Q数据滤波输出复用器有3个输入端和1个输出端。3个输入端中的2个分别与I数据滤波输出后置寄存器和Q数据滤波输出后置寄存器的输出端相连接,这2个输入端的每一个包含8根并行数据线。3个输入端中的另1个是选择控制信号输入端,接收来自外部的复用器输出选择控制信号mux_select。复用器输出选择控制信号mux_select以4倍码片速率发送到I/Q数据滤波输出复用器。I/Q数据滤波输出复用器的输出端包含8根并行数据线。
I/Q数据滤波输出复用器在复用器输出选择控制信号mux_select的驱动下,对来自I/Q数据滤波输出后置寄存器的I/Q数据进行复用和分时切换输出。数字基带滤波器BBF最终输出的是按8倍扩展调制码片速率复用的8比特txiqdata[7:0]数据。
附图说明
图1是数字基带滤波器的组成框图。
表1-1是基带滤波器的输入输出信号的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实现TD-SCDMA、B3G(Beyond 3G)、4G(第四代移动通信)终端的数字基带滤波器的构成框图,该数字基带滤波器由以下功能组件构成:
(1)加权控制比特移位寄存器
“加权控制比特移位寄存器”即是图1中标注为“12-bit Shift Register”(12比特移位寄存器)的寄存器。加权控制比特移位寄存器的输入端接收来自基带滤波器外部的加权控制比特信号pcg_on和码片定时使能信号chip_en。pcg_on信号按扩展码片时钟速率发送到加权控制比特移位寄存器,每个pcg_on信号将一位加权控制比特发送到加权控制比特移位寄存器。码片定时使能信号chip_en按照扩展码片时钟速率发送到加权控制比特移位寄存器。
加权控制比特移位寄存器的输入端对外除了接收加权控制比特信号pcg_on和码片定时使能信号chip_en之外,还接收来自外部的16倍码片速率的工作时钟信号ckx16以及复位信号srst_b。
加权控制比特移位寄存器根据收到的码片定时使能信号chip_en,对内部寄存的数据比特进行移位,并接收pcg_on信号,将新接收到的pcg_on信号的加权控制比特按寄存次序寄存在其存储空间中。
加权控制比特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包含12位并行数据线,分别对应于其自身保存的12个加权控制比特,这12根并行数据线分成4组,分别与加权控制比特分组输出选择器的4个输入端相连。加权控制比特移位寄存器的12比特数据通过这12根并行数据线直接输出到加权控制比特分组输出选择器。
(2)I数据移位寄存器
“I数据移位寄存器”即是图1中标注为“12stage I Shift Register”(12阶I移位寄存器)的寄存器。I数据移位寄存器的输入端接收来自基带滤波器外部的I矢量数据信号i_data和码片定时使能信号chip_en。i_data信号按扩展码片时钟速率发送到I数据移位寄存器,每个i_data信号将一个13比特的I矢量数据发送到I数据移位寄存器。码片定时使能信号chip_en按照扩展码片时钟速率发送到I数据移位寄存器。
I数据移位寄存器的输入端对外除了接收I矢量数据信号i_data和码片定时使能信号chip_en之外,还接收来自外部的16倍码片速率的工作时钟信号ckx16以及复位信号srst_b。
I数据移位寄存器根据收到的码片定时使能信号chip_en,对内部寄存的I矢量数据进行移位,并接收i_data信号,将新接收到的i_data信号的I矢量数据按接收到的I矢量数据的阶次序寄存在其存储空间中,每一阶寄存的I矢量数据包含13比特。
I数据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由4组并行的数据线构成,而其中每组又包含3排并行数据线,其中每排则包含13根并行数据线,其中每根数据线分别对应于每一阶寄存I矢量数据的每一比特位。也就是说,12阶的I数据移位寄存器中寄存的12阶I矢量数据被划分成4组输出,每组包含3个I矢量数据。I数据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的4组并行输出数据线分别与I数据分组输出选择器的4个数据输入端相连,I数据分组输出选择器的每个数据输入端包含39根并行数据线。I数据移位寄存器的每一组的3阶I矢量数据通过相应的39根并行数据线直接输出到I数据分组输出选择器。
(3)Q数据移位寄存器
“Q数据移位寄存器”即是图1中标注为“12stage Q Shift Register”(12阶Q移位寄存器)的寄存器。Q数据移位寄存器的输入端接收来自基带滤波器外部的Q矢量数据信号q_data和码片定时使能信号chip_en。q_data信号按扩展码片时钟速率发送到Q数据移位寄存器,每个q_data信号将一个13比特的Q矢量数据发送到Q数据移位寄存器。码片定时使能信号chip_en按照扩展码片时钟速率发送到Q数据移位寄存器。
Q数据移位寄存器的输入端对外除了接收Q矢量数据信号q_data和码片定时使能信号chip_en之外,还接收来自外部的16倍码片速率的工作时钟信号ckx16以及复位信号srst_b。
Q数据移位寄存器根据收到的码片定时使能信号chip_en,对内部寄存的Q矢量数据进行移位,并接收q_data信号,将新接收到的q_data信号的Q矢量数据按接收到的Q矢量数据的阶次序寄存在其存储空间中,每一阶寄存的Q矢量数据包含13比特。
Q数据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由4组并行的数据线构成,而其中每组又包含3排并行数据线,其中每排则包含13根并行数据线,其中每根数据线分别对应于每一阶寄存Q矢量数据的每一比特位。也就是说,12阶的Q数据移位寄存器中寄存的12阶Q矢量数据被划分成4组输出,每组包含3个Q矢量数据。Q数据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的4组并行输出数据线分别与Q数据分组输出选择器的4个数据输入端相连,Q数据分组输出选择器的每个数据输入端包含39根并行数据线。Q数据移位寄存器的每一组的3阶Q矢量数据通过相应的39根并行数据线直接输出到Q数据分组输出选择器。
(4)I数据分组输出选择器
I数据分组输出选择器有4个数据输入端和一个数据输出端,每个数据输入端包含39根并行数据线。I数据分组输出选择器的数据输入端与I数据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相连,其中每个数据输入端连接到I数据移位寄存器的一组输出,后者包含3个I矢量数据。
除了接收来自I数据移位寄存器的4组输出之外,I数据分组输出选择器的选择控制信号输入端接收来自基带滤波器外部的数据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的最低2个比特,作为选择控制信号。数据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是一个用4根并行信号线表示的4比特信号。也就是说,I数据分组输出选择器接收数据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的选择控制信号输入端包含2根并行信号线。
数据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按16倍码片时钟速率发送到I数据分组输出选择器。I数据分组输出选择器根据收到的数据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的最低2个比特,从来自I数据移位寄存器的4组输出中选择出其中的一组,输出到I数据颠倒输出选择器,I数据分组输出选择器的输出端包含39根并行数据线。
(5)Q数据分组输出选择器
Q数据分组输出选择器有4个数据输入端和一个数据输出端,每个数据输入端包含39根并行数据线。Q数据分组输出选择器的数据输入端与Q数据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相连,其中每个数据输入端连接到Q数据移位寄存器的一组输出,后者包含3个Q矢量数据。
除了接收来自Q数据移位寄存器的4组输出之外,Q数据分组输出选择器的选择控制信号输入端接收来自基带滤波器外部的数据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的最低2个比特,作为选择控制信号。数据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是一个用4根并行信号线表示的4比特信号。也就是说,Q数据分组输出选择器接收数据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的选择控制信号输入端包含2根并行信号线。
数据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按16倍码片时钟速率发送到Q数据分组输出选择器。Q数据分组输出选择器根据收到的数据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的最低2个比特,从来自Q数据移位寄存器的4组输出中选择出其中的一组,输出到Q数据颠倒输出选择器,Q数据分组输出选择器的输出端包含39根并行数据线。
(6)加权控制比特分组输出选择器
加权控制比特分组输出选择器有4个数据输入端和一个数据输出端,每个数据输入端包含3根并行数据线。加权控制比特分组输出选择器的数据输入端与加权控制比特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相连,其中每个数据输入端连接到加权控制比特移位寄存器的一组输出,后者包含3个加权控制比特。
除了接收来自加权控制比特移位寄存器的4组输出之外,加权控制比特分组输出选择器的选择控制信号输入端接收来自基带滤波器外部的数据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的最低2个比特,作为选择控制信号。数据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是一个用4根并行信号线表示的4比特信号。也就是说,加权控制比特分组输出选择器接收数据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的选择控制信号输入端包含2根并行信号线。
数据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按16倍码片时钟速率发送到加权控制比特分组输出选择器。加权控制比特分组输出选择器根据收到的数据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的最低2个比特,从来自加权控制比特移位寄存器的4组输出中选择出其中的一组,输出到加权控制比特输出颠倒选择器,加权控制比特分组输出选择器的输出端包含3根并行数据线。
(7)存储滤波器抽头系数的可编程逻辑阵列PLA
存储滤波器抽头系数的可编程逻辑阵列PLA用于存储滤波器抽头系数。该可编程逻辑阵列PLA有1个地址输入端和一个系数输出端。地址输入端包含3根并行数据线。可编程逻辑阵列PLA的地址输入端与可编程逻辑阵列PLA地址输入选择器的输出端相连,后者包含3根并行数据线。
存储滤波器抽头系数的可编程逻辑阵列PLA除了拥有1个接收来自可编程逻辑阵列PLA地址输入选择器的地址信号的输入端之外,还拥有接收来自外部的16倍码片速率的工作时钟信号ckx16以及复位信号srst_b的输入端。
来自可编程逻辑阵列PLA地址输入选择器的地址信号按16倍码片时钟速率发送到存储滤波器抽头系数的可编程逻辑阵列PLA。存储滤波器抽头系数的可编程逻辑阵列PLA根据收到的可编程逻辑阵列PLA地址输入选择器的地址信号,从自身存储的滤波器抽头系数选择出其中合适的一组,分别输出到I数据分组高比特位乘法器、I数据分组中比特位乘法器、I数据分组低比特位乘法器、Q数据分组高比特位乘法器、Q数据分组中比特位乘法器、Q数据分组低比特位乘法器。每一组滤波器抽头系数包含3个11比特的数据,其中每一个11比特的数据分别输出其所对应的上述6个乘法器中的1个。
(8)可编程逻辑阵列PLA地址输入选择器
可编程逻辑阵列PLA地址输入选择器用于选择可编程逻辑阵列PLA地址。该可编程逻辑阵列PLA地址输入选择器有2个数据输入端和一个选择控制输入端,以及1个输出端。这2个数据输入端的每一个包含3根并行数据线,并且这2个数据输入端的输入信号相互之间是“非”的关系,即其中一个输入端的输入信号是另外一个输入端的输入信号经过“非”门后的结果。上述不包含“非”门的输入信号,是来自基带滤波器外部的数据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的最低3个比特。而该可编程逻辑阵列PLA地址输入选择器的选择控制输入端的输入信号则是来自基带滤波器外部的数据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的最高比特。
来自基带滤波器外部的数据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按16倍码片时钟速率发送到可编程逻辑阵列PLA地址输入选择器。可编程逻辑阵列PLA地址输入选择器在数据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的最高比特的控制下,从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的最低3个比特或者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的最低3个比特经过非门的结果中选择出合适的一组,输出到存储滤波器抽头系数的可编程逻辑阵列PLA,作为可编程逻辑阵列PLA的地址信号。其中每一组地址信号包含3个比特,分别用3根并行的信号线发送到存储滤波器抽头系数的可编程逻辑阵列PLA的地址输入端。
(9)I数据颠倒输出选择器
I数据颠倒输出选择器用于选择输出比特位颠倒的I数据。该I数据颠倒输出选择器有2个数据输入端和一个选择控制输入端,以及1个输出端。这2个数据输入端的每一个包含39根并行数据线,并且这2个数据输入端都与I数据分组输出选择器的输出端相连接,其中一个输入端中对应于每一个I矢量数据的13根数据线的排列顺序与I数据分组输出选择器输出的每一个I矢量数据的13根数据线的排列顺序相一致,而另外一个输入端中对应于每一个I矢量数据的13根数据线的排列顺序与I数据分组输出选择器输出的每一个I矢量数据的13根数据线的排列顺序相颠倒,即2个输入端的每一个I矢量数据的13根数据线的排列顺序正好颠倒。而该I数据颠倒输出选择器的选择控制输入端的输入信号则是来自基带滤波器外部的数据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的最高比特。
来自基带滤波器外部的数据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的最高比特按16倍码片时钟速率发送到I数据颠倒输出选择器。I数据颠倒输出造反器在娄据分组造反信号phase_count[3:0]的最高比特的控制下,从2个数据输入端的输入数据中选择出合适的一组,按照I矢量数据的排列次序分成3排,分别并行输出到I数据分组高比特位乘法器、I数据分组中比特位乘法器、I数据分组低比特位乘法器,其中每一排输出的数据线数目是13根。
(10)Q数据颠倒输出选择器
Q数据颠倒输出选择器用于选择输出比特位颠倒的Q数据。该Q数据颠倒输出选择器有2个数据输入端和一个选择控制输入端,以及1个输出端。这2个数据输入端的每一个包含39根并行数据线,并且这2个数据输入端都与Q数据分组输出选择器的输出端相连接,其中一个输入端中对应于每一个Q矢量数据的13根数据线的排列顺序与Q数据分组输出选择器输出的每一个Q矢量数据的13根数据线的排列顺序相一致,而另外一个输入端中对应于每一个Q矢量数据的13根数据线的排列顺序与Q数据分组输出选择器输出的每一个Q矢量数据的13根数据线的排列顺序相颠倒,即2个输入端的每一个Q矢量数据的13根数据线的排列顺序正好颠倒。而该Q数据颠倒输出选择器的选择控制输入端的输入信号则是来自基带滤波器外部的数据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的最高比特。
来自基带滤波器外部的数据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的最高比特按16倍码片时钟速率发送到Q数据颠倒输出选择器。Q数据颠倒输出选择器在数据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的最高比特的控制下,从2个数据输入端的输入数据中选择出合适的一组,按照Q矢量数据的排列次序分成3排,分别并行输出到Q数据分组高比特位乘法器、Q数据分组中比特位乘法器、Q数据分组低比特位乘法器,其中每一排输出的数据线数目是13根。
(11)加权控制比特输出颠倒选择器
加权控制比特输出颠倒选择器用于选择输出比特位颠倒的加权控制比特。该加权控制比特输出颠倒选择器有2个数据输入端和一个选择控制输入端,以及1个输出端。这2个数据输入端的每一个包含3根并行数据线,并且这2个数据输入端都与加权控制比特分组输出选择器的输出端相连接,其中一个输入端中对应于每一组加权控制比特的3根数据线的排列顺序与加权控制比特分组输出选择器输出的每一组加权控制比特的3根数据线的排列顺序相一致,而另外一个输入端中对应于每一组加权控制比特的3根数据线的排列顺序与加权控制比特分组输出选择器输出的每一组加权控制比特的3根数据线的排列顺序相颠倒,即2个输入端的每一组加权控制比特的3根数据线的排列顺序正好颠倒。而该加权控制比特输出颠倒选择器的选择控制输入端的输入信号则是来自基带滤波器外部的数据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的最高比特。
来自基带滤波器外部的数据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的最高比特按16倍码片时钟速率发送到加权控制比特输出颠倒选择器。加权控制比特输出颠倒选择器在数据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的最高比特的控制下,从2个数据输入端的输入数据中选择出合适的一组,按照加权控制比特的排列次序分成3个比特,分别并行输出到I数据分组高比特加权输出与门、I数据分组中比特加权输出与门、I数据分组低比特加权输出与门、Q数据分组高比特加权输出与门、Q数据分组中比特加权输出与门、Q数据分组低比特加权输出与门。
(12)I数据分组高比特位乘法器
I数据分组高比特位乘法器用于完成对每一组3阶I数据中的最高阶I数据进行加权。该I数据分组高比特位乘法器有2个数据输入端和1个输出端。这2个数据输入端中的一个与I数据颠倒输出选择器的最高阶I矢量数据输出端相连接,包含13根并行数据线。这2个数据输入端中的另一个与可编程逻辑阵列PLA地址输入选择器的最高11比特滤波器抽头系数输出端相连接,包含11根并行数据线。I数据分组高比特位乘法器的输出端包含24根并行数据线,作为I数据分组高比特加权输出与门的输入,与后者的输入端相连接。
I数据分组高比特位乘法器除了拥有上述输入端之外,还拥有接收来自外部的16倍码片速率的工作时钟信号ckx16以及复位信号srst_b的输入端。
I数据分组高比特位乘法器以16倍码片速率完成输入的最高阶I数据与最高11比特滤波器抽头系数相乘,相乘运算的结果是24比特的并行输出,每一次运算结果通过其输出端的24根并行数据线以16倍码片速率发送到I数据分组高比特加权输出与门。
(13)I数据分组中比特位乘法器
I数据分组中比特位乘法器用于完成对每一组3阶I数据中的中间一阶I数据进行加权。该I数据分组中比特位乘法器有2个数据输入端和1个输出端。这2个数据输入端中的一个与I数据颠倒输出选择器的中阶I矢量数据输出端相连接,包含13根并行数据线。这2个数据输入端中的另一个与可编程逻辑阵列PLA地址输入选择器的中间11比特滤波器抽头系数输出端相连接,包含11根并行数据线。I数据分组中比特位乘法器的输出端包含24根并行数据线,作为I数据分组中比特加权输出与门的输入,与后者的输入端相连接。
I数据分组中比特位乘法器除了拥有上述输入端之外,还拥有接收来自外部的16倍码片速率的工作时钟信号ckx16以及复位信号srst_b的输入端。
I数据分组中比特位乘法器以16倍码片速率完成输入的中阶I数据与中间11比特滤波器抽头系数相乘,相乘运算的结果是24比特的并行输出,每一次运算结果通过其输出端的24根并行数据线以16倍码片速率发送到I数据分组中比特加权输出与门。
(14)I数据分组低比特位乘法器
I数据分组低比特位乘法器用于完成对每一组3阶I数据中的最低一阶I数据进行加权。该I数据分组低比特位乘法器有2个数据输入端和1个输出端。这2个数据输入端中的一个与I数据颠倒输出选择器的最低一阶I矢量数据输出端相连接,包含13根并行数据线。这2个数据输入端中的另一个与可编程逻辑阵列PLA地址输入选择器的最低11比特滤波器抽头系数输出端相连接,包含11根并行数据线。I数据分组低比特位乘法器的输出端包含24根并行数据线,作为I数据分组低比特加权输出与门的输入,与后者的输入端相连接。
I数据分组低比特位乘法器除了拥有上述输入端之外,还拥有接收来自外部的16倍码片速率的工作时钟信号ckx16以及复位信号srst_b的输入端。
I数据分组低比特位乘法器以16倍码片速率完成输入的最低一阶I数据与最低11比特滤波器抽头系数相乘,相乘运算的结果是24比特的并行输出,每一次运算结果通过其输出端的24根并行数据线以16倍码片速率发送到I数据分组低比特加权输出与门。
(15)Q数据分组高比特位乘法器
Q数据分组高比特位乘法器用于完成对每一组3阶Q数据中的最高阶Q数据进行加权。该Q数据分组高比特位乘法器有2个数据输入端和1个输出端。这2个数据输入端中的一个与Q数据颠倒输出选择器的最高阶Q矢量数据输出端相连接,包含13根并行数据线。这2个数据输入端中的另一个与可编程逻辑阵列PLA地址输入选择器的最高11比特滤波器抽头系数输出端相连接,包含11根并行数据线。Q数据分组高比特位乘法器的输出端包含24根并行数据线,作为Q数据分组高比特加权输出与门的输入,与后者的输入端相连接。
Q数据分组高比特位乘法器除了拥有上述输入端之外,还拥有接收来自外部的16倍码片速率的工作时钟信号ckx16以及复位信号srst_b的输入端。
Q数据分组高比特位乘法器以16倍码片速率完成输入的最高阶Q数据与最高11比特滤波器抽头系数相乘,相乘运算的结果是24比特的并行输出,每一次运算结果通过其输出端的24根并行数据线以16倍码片速率发送到Q数据分组高比特加权输出与门。
(16)Q数据分组中比特位乘法器
Q数据分组中比特位乘法器用于完成对每一组3阶Q数据中的中间一阶Q数据进行加权。该Q数据分组中比特位乘法器有2个数据输入端和1个输出端。这2个数据输入端中的一个与Q数据颠倒输出选择器的中阶Q矢量数据输出端相连接,包含13根并行数据线。这2个数据输入端中的另一个与可编程逻辑阵列PLA地址输入选择器的中间11比特滤波器抽头系数输出端相连接,包含11根并行数据线。Q数据分组中比特位乘法器的输出端包含24根并行数据线,作为Q数据分组中比特加权输出与门的输入,与后者的输入端相连接。
Q数据分组中比特位乘法器除了拥有上述输入端之外,还拥有接收来自外部的16倍码片速率的工作时钟信号ckx16以及复位信号srst_b的输入端。
Q数据分组中比特位乘法器以16倍码片速率完成输入的中阶Q数据与中间11比特滤波器抽头系数相乘,相乘运算的结果是24比特的并行输出,每一次运算结果通过其输出端的24根并行数据线以16倍码片速率发送到Q数据分组中比特加权输出与门。
(17)Q数据分组低比特位乘法器
Q数据分组低比特位乘法器用于完成对每一组3阶Q数据中的最低一阶Q数据进行加权。该Q数据分组低比特位乘法器有2个数据输入端和1个输出端。这2个数据输入端中的一个与Q数据颠倒输出选择器的最低一阶Q矢量数据输出端相连接,包含13根并行数据线。这2个数据输入端中的另一个与可编程逻辑阵列PLA地址输入选择器的最低11比特滤波器抽头系数输出端相连接,包含11根并行数据线。Q数据分组低比特位乘法器的输出端包含24根并行数据线,作为Q数据分组低比特加权输出与门的输入,与后者的输入端相连接。
Q数据分组低比特位乘法器除了拥有上述输入端之外,还拥有接收来自外部的16倍码片速率的工作时钟信号ckx16以及复位信号srst_b的输入端。
Q数据分组低比特位乘法器以16倍码片速率完成输入的最低一阶Q数据与最低11比特滤波器抽头系数相乘,相乘运算的结果是24比特的并行输出,每一次运算结果通过其输出端的24根并行数据线以16倍码片速率发送到Q数据分组低比特加权输出与门。
(18)I数据分组高比特加权输出与门
I数据分组高比特加权输出与门用于控制加权后的最高阶I数据的输出。该I数据分组高比特加权输出与门有2个数据输入端和1个输出端。这2个数据输入端中的一个与I数据分组高比特位乘法器的输出端相连接,包含24根并行数据线。这2个数据输入端中的另一个与加权控制比特输出颠倒选择器的最高输出比特输出端相连接,包含1根数据线。I数据分组高比特加权输出与门的输出端包含24根并行数据线,每一根的输出分别与I数据分组高比特位乘法器相连的24根输入数据线中的相应一根的输入一致,并作为I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的输入,与后者的输入端相连接。
I数据分组高比特加权输出与门在加权控制比特的控制下,或者以16倍码片速率将I数据分组高比特位乘法器的输出发送到I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或者不发送。
(19)I数据分组中比特加权输出与门
I数据分组中比特加权输出与门用于控制加权后的中间阶I数据的输出。该I数据分组中比特加权输出与门有2个数据输入端和1个输出端。这2个数据输入端中的一个与I数据分组中比特位乘法器的输出端相连接,包含24根并行数据线。这2个数据输入端中的另一个与加权控制比特输出颠倒选择器的中间输出比特输出端相连接,包含1根数据线。I数据分组中比特加权输出与门的输出端包含24根并行数据线,每一根的输出分别与I数据分组中比特位乘法器相连的24根输入数据线中的相应一根的输入一致,并作为I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的输入,与后者的输入端相连接。
I数据分组中比特加权输出与门在加权控制比特的控制下,或者以16倍码片速率将I数据分组中比特位乘法器的输出发送到I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或者不发送。
(20)I数据分组低比特加权输出与门
I数据分组低比特加权输出与门用于控制加权后的最低阶I数据的输出。该I数据分组低比特加权输出与门有2个数据输入端和1个输出端。这2个数据输入端中的一个与I数据分组低比特位乘法器的输出端相连接,包含24根并行数据线。这2个数据输入端中的另一个与加权控制比特输出颠倒选择器的最低输出比特输出端相连接,包含1根数据线。I数据分组低比特加权输出与门的输出端包含24根并行数据线,每一根的输出分别与I数据分组低比特位乘法器相连的24根输入数据线中的相应一根的输入一致,并作为I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的输入,与后者的输入端相连接。
I数据分组低比特加权输出与门在加权控制比特的控制下,或者以16倍码片速率将I数据分组低比特位乘法器的输出发送到I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或者不发送。
(21)Q数据分组高比特加权输出与门
Q数据分组高比特加权输出与门用于控制加权后的最高阶Q数据的输出。该Q数据分组高比特加权输出与门有2个数据输入端和1个输出端。这2个数据输入端中的一个与Q数据分组高比特位乘法器的输出端相连接,包含24根并行数据线。这2个数据输入端中的另一个与加权控制比特输出颠倒选择器的最高输出比特输出端相连接,包含1根数据线。Q数据分组高比特加权输出与门的输出端包含24根并行数据线,每一根的输出分别与Q数据分组高比特位乘法器相连的24根输入数据线中的相应一根的输入一致,并作为Q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的输入,与后者的输入端相连接。
Q数据分组高比特加权输出与门在加权控制比特的控制下,或者以16倍码片速率将Q数据分组高比特位乘法器的输出发送到Q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或者不发送。
(22)Q数据分组中比特加权输出与门
Q数据分组中比特加权输出与门用于控制加权后的中间阶Q数据的输出。该Q数据分组中比特加权输出与门有2个数据输入端和1个输出端。这2个数据输入端中的一个与Q数据分组中比特位乘法器的输出端相连接,包含24根并行数据线。这2个数据输入端中的另一个与加权控制比特输出颠倒选择器的中间输出比特输出端相连接,包含1根数据线。Q数据分组中比特加权输出与门的输出端包含24根并行数据线,每一根的输出分别与Q数据分组中比特位乘法器相连的24根输入数据线中的相应一根的输入一致,并作为Q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的输入,与后者的输入端相连接。
Q数据分组中比特加权输出与门在加权控制比特的控制下,或者以16倍码片速率将Q数据分组中比特位乘法器的输出发送到Q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或者不发送。
(23)Q数据分组低比特加权输出与门
Q数据分组低比特加权输出与门用于控制加权后的最低阶Q数据的输出。该Q数据分组低比特加权输出与门有2个数据输入端和1个输出端。这2个数据输入端中的一个与Q数据分组低比特位乘法器的输出端相连接,包含24根并行数据线。这2个数据输入端中的另一个与加权控制比特输出颠倒选择器的最低输出比特输出端相连接,包含1根数据线。Q数据分组低比特加权输出与门的输出端包含24根并行数据线,每一根的输出分别与Q数据分组低比特位乘法器相连的24根输入数据线中的相应一根的输入一致,并作为Q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的输入,与后者的输入端相连接。
Q数据分组低比特加权输出与门在加权控制比特的控制下,或者以16倍码片速率将Q数据分组低比特位乘法器的输出发送到Q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或者不发送。
(24)I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
I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用于完成对来自I数据分组高比特加权输出与门、I数据分组中比特加权输出与门、I数据分组低比特加权输出与门的加权后的I数据进行累加。该I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有4个数据输入端和1个输出端。这4个数据输入端中的3个分别与I数据分组高比特加权输出与门、I数据分组中比特加权输出与门、I数据分组低比特加权输出与门的输出端相连接,每一个输入端包括24根并行的数据线。这4个数据输入端中的另一个与I数据滤波输出前置累加输出与门的输出端相连接,包含24根并行数据线。I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的输出端包含24根并行数据线,作为I数据滤波输出前置寄存器的输入,与后者的输入端相连接。
I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除了拥有上述输入端之外,还拥有接收来自外部的16倍码片速率的工作时钟信号ckx16以及复位信号srst_b的输入端。
I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在工作时钟信号的驱动下,依次在每一个工作时钟完成对4个数据输入端中相应一个输入端的I矢量数据与I数据滤波输出前置累加输出与门输出的矢量数据的累加。累加的结果作为I数据滤波输出前置寄存器的输入,以16倍码片速率发送到后者的输入端,输出后I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的值被清零,等待下一个时钟完成对下一个数据输入端的I矢量数据与I数据滤波输出前置累加输出与门输出的矢量数据进行累加。
(25)Q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
Q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用于完成对来自Q数据分组高比特加权输出与门、Q数据分组中比特加权输出与门、Q数据分组低比特加权输出与门的加权后的Q数据进行累加。该Q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有4个数据输入端和1个输出端。这4个数据输入端中的3个分别与Q数据分组高比特加权输出与门、Q数据分组中比特加权输出与门、Q数据分组低比特加权输出与门的输出端相连接,每一个输入端包括24根并行的数据线。这4个数据输入端中的另一个与Q数据滤波输出前置累加输出与门的输出端相连接,包含24根并行数据线。Q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的输出端包含24根并行数据线,作为Q数据滤波输出前置寄存器的输入,与后者的输入端相连接。
Q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除了拥有上述输入端之外,还拥有接收来自外部的16倍码片速率的工作时钟信号ckx16以及复位信号srst_b的输入端。
Q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在工作时钟信号的驱动下,依次在每一个工作时钟完成对4个数据输入端中相应一个输入端的Q矢量数据与Q数据滤波输出前置累加输出与门输出的矢量数据的累加。累加的结果作为Q数据滤波输出前置寄存器的输入,以16倍码片速率发送到后者的输入端,输出后Q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的值被清零,等待下一个时钟完成对下一个数据输入端的Q矢量数据与Q数据滤波输出前置累加输出与门输出的矢量数据进行累加。
(26)I数据滤波输出前置寄存器
I数据滤波输出前置寄存器用于完成对来自I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的I数据的前置寄存。I数据滤波输出前置寄存器有1个数据输入端和1个输出端。该数据输入端与I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的输出端相连接,包括24根并行的数据线。I数据滤波输出前置寄存器的输出端包含24根并行数据线,一方面作为I数据滤波输出前置累加输出与门的输入,与后者的输入端相连接,另一方面,该24根并行数据线中代表最高8比特的8根数据线作为I数据滤波输出后置寄存器的输入,与后者的输入端相连接。
I数据滤波输出前置寄存器除了拥有上述输入端之外,还拥有接收来自外部的16倍码片速率的工作时钟信号ckx16以及复位信号srst_b的输入端。
I数据滤波输出前置寄存器在工作时钟信号的驱动下,首先将寄存的数据发送到I数据滤波输出前置累加输出与门和I数据滤波输出后置寄存器的输入端,然后接收来自I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的I数据,并进行前置寄存。
(27)I数据滤波输出前置累加输出与门
I数据滤波输出前置累加输出与门用于将I数据滤波输出前置寄存器寄存的I数据反馈到I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I数据滤波输出前置累加输出与门有2个输入端和1个输出端。2个输入端中的一个与I数据滤波输出前置寄存器的输出端相连接,包括24根并行的数据线。2个输入端中的另一个接收来自外部的4倍码片速率定时使能信号chipX4_en的反相信号,使得在4倍码片速率定时使能信号chipX4_en为高电平时,I数据滤波输出前置累加输出与门没有输出。I数据滤波输出前置累加输出与门包含24根并行数据线,每一根的输出分别与I数据滤波输出前置寄存器相连的24根输入数据线中的相应一根的输入一致,并作为I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的输入,与后者的输入端相连接。
(28)Q数据滤波输出前置寄存器
Q数据滤波输出前置寄存器用于完成对来自Q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的Q数据的前置寄存。Q数据滤波输出前置寄存器有1个数据输入端和1个输出端。该数据输入端与Q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的输出端相连接,包括24根并行的数据线。Q数据滤波输出前置寄存器的输出端包含24根并行数据线,一方面作为Q数据滤波输出前置累加输出与门的输入,与后者的输入端相连接,另一方面,该24根并行数据线中代表最高8比特的8根数据线作为Q数据滤波输出后置寄存器的输入,与后者的输入端相连接。
Q数据滤波输出前置寄存器除了拥有上述输入端之外,还拥有接收来自外部的16倍码片速率的工作时钟信号ckx16以及复位信号srst_b的输入端。
Q数据滤波输出前置寄存器在工作时钟信号的驱动下,首先将寄存的数据发送到Q数据滤波输出前置累加输出与门和Q数据滤波输出后置寄存器的输入端,然后接收来自Q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的Q数据,并进行前置寄存。
(29)Q数据滤波输出前置累加输出与门
Q数据滤波输出前置累加输出与门用于将Q数据滤波输出前置寄存器寄存的Q数据反馈到Q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Q数据滤波输出前置累加输出与门有2个输入端和1个输出端。2个输入端中的一个与Q数据滤波输出前置寄存器的输出端相连接,包括24根并行的数据线。2个输入端中的另一个接收来自外部的4倍码片速率定时使能信号chipX4_en的反相信号,使得在4倍码片速率定时使能信号chipX4_en为高电平时,Q数据滤波输出前置累加输出与门没有输出。Q数据滤波输出前置累加输出与门包含24根并行数据线,每一根的输出分别与Q数据滤波输出前置寄存器相连的24根输入数据线中的相应一根的输入一致,并作为Q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的输入,与后者的输入端相连接。
(30)I数据滤波输出后置寄存器
I数据滤波输出后置寄存器用于完成对来自I数据滤波输出前置寄存器的I数据的后置寄存。I数据滤波输出后置寄存器有2个输入端和1个输出端。2个输入端中的1个与I数据滤波输出前置寄存器的输出端代表最高8比特的8根数据线相连接,包含8根并行数据线。2个输入端中的另1个接收来自外部的4倍码片速率定时使能信号chipX4_en,作为I数据滤波输出后置寄存器的使能信号。I数据滤波输出后置寄存器的输出端包含8根并行数据线,作为I/Q数据滤波输出复用器的输入,与后者的输入端相连接。
I数据滤波输出后置寄存器除了拥有上述输入端之外,还拥有接收来自外部的16倍码片速率的工作时钟信号ckx16以及复位信号srst_b的输入端。
I数据滤波输出后置寄存器在工作时钟信号和4倍码片速率定时使能信号chipX4_en的驱动下,首先将寄存的数据发送到I/Q数据滤波输出复用器的输入端,然后接收来自I数据滤波输出前置寄存器的I数据,并进行后置寄存。
(31)Q数据滤波输出后置寄存器
Q数据滤波输出后置寄存器用于完成对来自Q数据滤波输出前置寄存器的Q数据的后置寄存。Q数据滤波输出后置寄存器有2个输入端和1个输出端。2个输入端中的1个与Q数据滤波输出前置寄存器的输出端代表最高8比特的8根数据线相连接,包含8根并行数据线。2个输入端中的另1个接收来自外部的4倍码片速率定时使能信号chipX4_en,作为Q数据滤波输出后置寄存器的使能信号。Q数据滤波输出后置寄存器的输出端包含8根并行数据线,作为I/Q数据滤波输出复用器的输入,与后者的输入端相连接。
Q数据滤波输出后置寄存器除了拥有上述输入端之外,还拥有接收来自外部的16倍码片速率的工作时钟信号ckx16以及复位信号srst_b的输入端。
Q数据滤波输出后置寄存器在工作时钟信号和4倍码片速率定时使能信号chipX4_en的驱动下,首先将寄存的数据发送到I/Q数据滤波输出复用器的输入端,然后接收来自Q数据滤波输出前置寄存器的Q数据,并进行后置寄存。
(32)I/Q数据滤波输出复用器
I/Q数据滤波输出复用器用于完成对来自I/Q数据滤波输出后置寄存器的I/Q数据的复用和分时切换输出I/Q数据滤波输出复用器有3个输入端和1个输出端。3个输入端中的2个分别与I数据滤波输出后置寄存器和Q数据滤波输出后置寄存器的输出端相连接,这2个输入端的每一个包含8根并行数据线.3个输入端中的另1个是选择控制信号输入端,接收来自外部的复用器输出选择控制信号mux_select。复用器输出选择控制信号mux_select以4倍码片速率发送到I/Q数据滤波输出复用器。I/Q数据滤波输出复用器的输出端包含8根并行数据线。
I/Q数据滤波输出复用器在复用器输出选择控制信号mux_select的驱动下,对来自I/Q数据滤波输出后置寄存器的I/Q数据进行复用和分时切换输出。数字基带滤波器BBF最终输出的是按8倍扩展调制码片速率复用的8比特txiqdata[7:0]数据。
表1-1基带滤波器的输入输出信号的描述
  输入输出信号名称   输入/输出(I/O)   功能定义
  chip_en   I   码片定时使能信号。在上行时隙每一个码片开始前的1/16码片时为高电平。高电平脉冲宽度为1/16码片。
  pcg_on   I   加权控制比特信号。其为高时,当前码片将进行传输,因此进行基带滤波。由基带滤波器外部发送给基带滤波器。
  i_data   I   来自基带滤波器外部的I矢量数据信号。每一个I矢量数据包含13个比特。
  q_data   I   来自基带滤波器外部的Q矢量数据信号.每一个Q矢量数据包含13个比特。
  ckx16   I   来自外部的16倍码片速率的工作时钟信号。
  srst_b   I   来自外部的复位信号。
  phase_count[3:0]   I   数据分组选择信号。该信号每递增1所需时间等于1/16码片。在上行时隙每一个码片开始的1/16码片处,该信号的值等于0。由基带滤波器的外部发送给基带滤波器。
  chipx4_en   I   4倍码片速率定时使能信号.在上行时隙每一个码片开始(chip_en为高电平)后的N/16(N=1,5,9,13)码片处为高电平.高电平脉冲宽度为1/16码片.
  mux_select   I   复用选择信号,用于复用I/Q信道数据,创建串行输出。由基带滤波器的外部发送给基带滤波器。高电平脉冲宽度为1/8码片。其脉冲上升沿和下降沿分别用于I滤波矢量数据和Q滤波矢量数据的输出复用。
  I_data[7:0]   I数据滤波输出后置寄存器输出的滤波后I矢量数据,以4倍码片速率发送到I/Q数据滤波输出复用器。I数据滤波输出后置寄存器在chipx4_en为高电平时,将寄存的I矢量数据发送到I/Q数据滤波输出复用器。
  Q_data[7:0]   Q数据滤波输出后置寄存器输出的滤波后Q矢量数据,以4倍码片速率发送到I/Q数据滤波输出复用器。Q数据滤波输出后置寄存器在chipx4_en为高电平时,将寄存的Q矢量数据发送到I/Q数据滤波输出复用器。
  txiqdata[7:0]   O   数字基带滤波器BBF最终输出的按8倍扩展调制码片速率复用的8比特I/Q数据。
需要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虽然对本实用新型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但是这些说明,只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简单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内的发明创造,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

1.一种TD-SCDMA、Beyond 3G、第四代移动通信终端的数字基带滤波器,其特征是,该数字基带滤波器由以下功能组件构成:
(1)加权控制比特移位寄存器
加权控制比特移位寄存器的输入端接收来自基带滤波器外部的加权控制比特信号pcg_on和码片定时使能信号chip_en,pcg_on信号按扩展码片时钟速率发送到加权控制比特移位寄存器,每个pcg_on信号将一位加权控制比特发送到加权控制比特移位寄存器,码片定时使能信号chip_en按照扩展码片时钟速率发送到加权控制比特移位寄存器;
加权控制比特移位寄存器的输入端对外除了接收加权控制比特信号pcg_on和码片定时使能信号chip_en之外,还接收来自外部的16倍码片速率的工作时钟信号ckx16以及复位信号srst_b;
加权控制比特移位寄存器根据收到的码片定时使能信号chip_en,对内部寄存的数据比特进行移位,并接收pcg_on信号,将新接收到的pcg_on信号的加权控制比特按寄存次序寄存在其存储空间中;
加权控制比特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包含12位并行数据线,分别对应于其自身保存的12个加权控制比特,这12根并行数据线分成4组,分别与加权控制比特分组输出选择器的4个输入端相连,加权控制比特移位寄存器的12比特数据通过这12根并行数据线直接输出到加权控制比特分组输出选择器;
(2)I数据移位寄存器
I数据移位寄存器的输入端接收来自基带滤波器外部的I矢量数据信号i_data和码片定时使能信号chip_en,i_data信号按扩展码片时钟速率发送到I数据移位寄存器,每个i_data信号将一个13比特的I矢量数据发送到I数据移位寄存器。码片定时使能信号chip_eh按照扩展码片时钟速率发送到I数据移位寄存器;
I数据移位寄存器的输入端对外除了接收I矢量数据信号i_data和码片定时使能信号chip_en之外,还接收来自外部的16倍码片速率的工作时钟信号ckx16以及复位信号srst_b;I数据移位寄存器根据收到的码片定时使能信号chip_en,对内部寄存的I矢量数据进行移位,并接收i_data信号,将新接收到的i_data信号的I矢量数据按接收到的I矢量数据的阶次序寄存在其存储空间中,每一阶寄存的I矢量数据包含13比特;
I数据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由4组并行的数据线构成,而其中每组又包含3排并行数据线,其中每排则包含13根并行数据线,其中每根数据线分别对应于每一阶寄存I矢量数据的每一比特位,也就是说,12阶的I数据移位寄存器中寄存的12阶I矢量数据被划分成4组输出,每组包含3个I矢量数据,I数据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的4组并行输出数据线分别与I数据分组输出选择器的4个数据输入端相连,I数据分组输出选择器的每个数据输入端包含39根并行数据线,I数据移位寄存器的每一组的3阶I矢量数据通过相应的39根并行数据线直接输出到I数据分组输出选择器;
(3)Q数据移位寄存器
Q数据移位寄存器的输入端接收来自基带滤波器外部的Q矢量数据信号q_data和码片定时使能信号chip_en,q_data信号按扩展码片时钟速率发送到Q数据移位寄存器,每个q_data信号将一个13比特的Q矢量数据发送到Q数据移位寄存器,码片定时使能信号chip_en按照扩展码片时钟速率发送到Q数据移位寄存器;
Q数据移位寄存器的输入端对外除了接收Q矢量数据信号q_data和码片定时使能信号chip_en之外,还接收来自外部的16倍码片速率的工作时钟信号ckx16以及复位信号srst_b;
Q数据移位寄存器根据收到的码片定时使能信号chip_en,对内部寄存的Q矢量数据进行移位,并接收q_data信号,将新接收到的q_data信号的Q矢量数据按接收到的Q矢量数据的阶次序寄存在其存储空间中,每一阶寄存的Q矢量数据包含13比特;
Q数据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由4组并行的数据线构成,而其中每组又包含3排并行数据线,其中每排则包含13根并行数据线,其中每根数据线分别对应于每一阶寄存Q矢量数据的每一比特位,也就是说,12阶的Q数据移位寄存器中寄存的12阶Q矢量数据被划分成4组输出,每组包含3个Q矢量数据,Q数据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的4组并行输出数据线分别与Q数据分组输出选择器的4个数据输入端相连,Q数据分组输出选择器的每个数据输入端包含39根并行数据线,Q数据移位寄存器的每一组的3阶Q矢量数据通过相应的39根并行数据线直接输出到Q数据分组输出选择器;
(4)I数据分组输出选择器
I数据分组输出选择器有4个数据输入端和一个数据输出端,每个数据输入端包含39根并行数据线,I数据分组输出选择器的数据输入端与I数据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相连,其中每个数据输入端连接到I数据移位寄存器的一组输出,后者包含3个I矢量数据;
除了接收来自I数据移位寄存器的4组输出之外,I数据分组输出选择器的选择控制信号输入端接收来自基带滤波器外部的数据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的最低2个比特,作为选择控制信号,数据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是一个用4根并行信号线表示的4比特信号,也就是说,I数据分组输出选择器接收数据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的选择控制信号输入端包含2根并行信号线;
数据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按16倍码片时钟速率发送到I数据分组输出选择器,I数据分组输出选择器根据收到的数据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的最低2个比特,从来自I数据移位寄存器的4组输出中选择出其中的一组,输出到I数据颠倒输出选择器,I数据分组输出选择器的输出端包含39根并行数据线;
(5)Q数据分组输出选择器
Q数据分组输出选择器有4个数据输入端和一个数据输出端,每个数据输入端包含39根并行数据线,Q数据分组输出选择器的数据输入端与Q数据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相连,其中每个数据输入端连接到Q数据移位寄存器的一组输出,后者包含3个Q矢量数据;
除了接收来自Q数据移位寄存器的4组输出之外,Q数据分组输出选择器的选择控制信号输入端接收来自基带滤波器外部的数据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的最低2个比特,作为选择控制信号,数据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是一个用4根并行信号线表示的4比特信号,也就是说,Q数据分组输出选择器接收数据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的选择控制信号输入端包含2根并行信号线;
数据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按16倍码片时钟速率发送到Q数据分组输出选择器,Q数据分组输出选择器根据收到的数据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的最低2个比特,从来自Q数据移位寄存器的4组输出中选择出其中的一组,输出到Q数据颠倒输出选择器,Q数据分组输出选择器的输出端包含39根并行数据线;
(6)加权控制比特分组输出选择器
加权控制比特分组输出选择器有4个数据输入端和一个数据输出端,每个数据输入端包含3根并行数据线,加权控制比特分组输出选择器的数据输入端与加权控制比特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相连,其中每个数据输入端连接到加权控制比特移位寄存器的一组输出,后者包含3个加权控制比特;
除了接收来自加权控制比特移位寄存器的4组输出之外,加权控制比特分组输出选择器的选择控制信号输入端接收来自基带滤波器外部的数据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的最低2个比特,作为选择控制信号,数据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是一个用4根并行信号线表示的4比特信号,也就是说,加权控制比特分组输出选择器接收数据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的选择控制信号输入端包含2根并行信号线;
数据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按16倍码片时钟速率发送到加权控制比特分组输出选择器,加权控制比特分组输出选择器根据收到的数据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的最低2个比特,从来自加权控制比特移位寄存器的4组输出中选择出其中的一组,输出到加权控制比特输出颠倒选择器,加权控制比特分组输出选择器的输出端包含3根并行数据线;
(7)存储滤波器抽头系数的可编程逻辑阵列PLA
存储滤波器抽头系数的可编程逻辑阵列PLA用于存储滤波器抽头系数,该可编程逻辑阵列PLA有1个地址输入端和一个系数输出端,地址输入端包含3根并行数据线,可编程逻辑阵列PLA的地址输入端与可编程逻辑阵列PLA地址输入选择器的输出端相连,后者包含3根并行数据线;
存储滤波器抽头系数的可编程逻辑阵列PLA除了拥有1个接收来自可编程逻辑阵列PLA地址输入选择器的地址信号的输入端之外,还拥有接收来自外部的16倍码片速率的工作时钟信号ckx16以及复位信号srst_b的输入端;
来自可编程逻辑阵列PLA地址输入选择器的地址信号按16倍码片时钟速率发送到存储滤波器抽头系数的可编程逻辑阵列PLA,存储滤波器抽头系数的可编程逻辑阵列PLA根据收到的可编程逻辑阵列PLA地址输入选择器的地址信号,从自身存储的滤波器抽头系数选择出其中合适的一组,分别输出到I数据分组高比特位乘法器、I数据分组中比特位乘法器、I数据分组低比特位乘法器、Q数据分组高比特位乘法器、Q数据分组中比特位乘法器、Q数据分组低比特位乘法器,每一组滤波器抽头系数包含3个11比特的数据,其中每一个11比特的数据分别输出其所对应的上述6个乘法器中的1个;
(8)可编程逻辑阵列PLA地址输入选择器
可编程逻辑阵列PLA地址输入选择器用于选择可编程逻辑阵列PLA地址,该可编程逻辑阵列PLA地址输入选择器有2个数据输入端和一个选择控制输入端,以及1个输出端,这2个数据输入端的每一个包含3根并行数据线,并且这2个数据输入端的输入信号相互之间是“非”的关系,即其中一个输入端的输入信号是另外一个输入端的输入信号经过“非”门后的结果,上述不包含“非”门的输入信号,是来自基带滤波器外部的数据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的最低3个比特,而该可编程逻辑阵列PLA地址输入选择器的选择控制输入端的输入信号则是来自基带滤波器外部的数据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的最高比特;
来自基带滤波器外部的数据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按16倍码片时钟速率发送到可编程逻辑阵列PLA地址输入选择器,可编程逻辑阵列PLA地址输入选择器在数据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的最高比特的控制下,从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的最低3个比特或者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的最低3个比特经过非门的结果中选择出合适的一组,输出到存储滤波器抽头系数的可编程逻辑阵列PLA,作为可编程逻辑阵列PLA的地址信号,其中每一组地址信号包含3个比特,分别用3根并行的信号线发送到存储滤波器抽头系数的可编程逻辑阵列PLA的地址输入端;
(9)I数据颠倒输出选择器
I数据颠倒输出选择器用于选择输出比特位颠倒的I数据,该I数据颠倒输出选择器有2个数据输入端和一个选择控制输入端,以及1个输出端,这2个数据输入端的每一个包含39根并行数据线,并且这2个数据输入端都与I数据分组输出选择器的输出端相连接,其中一个输入端中对应于每一个I矢量数据的13根数据线的排列顺序与I数据分组输出选择器输出的每一个I矢量数据的13根数据线的排列顺序相一致,而另外一个输入端中对应于每一个I矢量数据的13根数据线的排列顺序与I数据分组输出选择器输出的每一个I矢量数据的13根数据线的排列顺序相颠倒,即2个输入端的每一个I矢量数据的13根数据线的排列顺序正好颠倒,而该I数据颠倒输出选择器的选择控制输入端的输入信号则是来自基带滤波器外部的数据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的最高比特;
来自基带滤波器外部的数据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的最高比特按16倍码片时钟速率发送到I数据颠倒输出选择器,I数据颠倒输出选择器在数据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的最高比特的控制下,从2个数据输入端的输入数据中选择出合适的一组,按照I矢量数据的排列次序分成3排,分别并行输出到I数据分组高比特位乘法器、I数据分组中比特位乘法器、I数据分组低比特位乘法器,其中每一排输出的数据线数目是13根;
(10)Q数据颠倒输出选择器
Q数据颠倒输出选择器用于选择输出比特位颠倒的Q数据,该Q数据颠倒输出选择器有2个数据输入端和一个选择控制输入端,以及1个输出端,这2个数据输入端的每一个包含39根并行数据线,并且这2个数据输入端都与Q数据分组输出选择器的输出端相连接,其中一个输入端中对应于每一个Q矢量数据的13根数据线的排列顺序与Q数据分组输出选择器输出的每一个Q矢量数据的13根数据线的排列顺序相一致,而另外一个输入端中对应于每一个Q矢量数据的13根数据线的排列顺序与Q数据分组输出选择器输出的每一个Q矢量数据的13根数据线的排列顺序相颠倒,即2个输入端的每一个Q矢量数据的13根数据线的排列顺序正好颠倒,而该Q数据颠倒输出选择器的选择控制输入端的输入信号则是来自基带滤波器外部的数据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的最高比特;
来自基带滤波器外部的数据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的最高比特按16倍码片时钟速率发送到Q数据颠倒输出选择器,Q数据颠倒输出选择器在数据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的最高比特的控制下,从2个数据输入端的输入数据中选择出合适的一组,按照Q矢量数据的排列次序分成3排,分别并行输出到Q数据分组高比特位乘法器、Q数据分组中比特位乘法器、Q数据分组低比特位乘法器,其中每一排输出的数据线数目是13根;
(11)加权控制比特输出颠倒选择器
加权控制比特输出颠倒选择器用于选择输出比特位颠倒的加权控制比特,该加权控制比特输出颠倒选择器有2个数据输入端和一个选择控制输入端,以及1个输出端,这2个数据输入端的每一个包含3根并行数据线,并且这2个数据输入端都与加权控制比特分组输出选择器的输出端相连接,其中一个输入端中对应于每一组加权控制比特的3根数据线的排列顺序与加权控制比特分组输出选择器输出的每一组加权控制比特的3根数据线的排列顺序相一致,而另外一个输入端中对应于每一组加权控制比特的3根数据线的排列顺序与加权控制比特分组输出选择器输出的每一组加权控制比特的3根数据线的排列顺序相颠倒,即2个输入端的每一组加权控制比特的3根数据线的排列顺序正好颠倒,而该加权控制比特输出颠倒选择器的选择控制输入端的输入信号则是来自基带滤波器外部的数据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的最高比特;
来自基带滤波器外部的数据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的最高比特按16倍码片时钟速率发送到加权控制比特输出颠倒选择器,加权控制比特输出颠倒选择器在数据分组选择信号phase_count[3:0]的最高比特的控制下,从2个数据输入端的输入数据中选择出合适的一组,按照加权控制比特的排列次序分成3个比特,分别并行输出到I数据分组高比特加权输出与门、I数据分组中比特加权输出与门、I数据分组低比特加权输出与门、Q数据分组高比特加权输出与门、Q数据分组中比特加权输出与门、Q数据分组低比特加权输出与门;
(12)I数据分组高比特位乘法器
I数据分组高比特位乘法器用于完成对每一组3阶I数据中的最高阶I数据进行加权,该I数据分组高比特位乘法器有2个数据输入端和1个输出端,这2个数据输入端中的一个与I数据颠倒输出选择器的最高阶I矢量数据输出端相连接,包含13根并行数据线,这2个数据输入端中的另一个与可编程逻辑阵列PLA地址输入选择器的最高11比特滤波器抽头系数输出端相连接,包含11根并行数据线,I数据分组高比特位乘法器的输出端包含24根并行数据线,作为I数据分组高比特加权输出与门的输入,与后者的输入端相连接;
I数据分组高比特位乘法器除了拥有上述输入端之外,还拥有接收来自外部的16倍码片速率的工作时钟信号ckx16以及复位信号srst_b的输入端;
I数据分组高比特位乘法器以16倍码片速率完成输入的最高阶I数据与最高11比特滤波器抽头系数相乘,相乘运算的结果是24比特的并行输出,每一次运算结果通过其输出端的24根并行数据线以16倍码片速率发送到I数据分组高比特加权输出与门;
(13)I数据分组中比特位乘法器
I数据分组中比特位乘法器用于完成对每一组3阶I数据中的中间一阶I数据进行加权,该I数据分组中比特位乘法器有2个数据输入端和1个输出端,这2个数据输入端中的一个与I数据颠倒输出选择器的中阶I矢量数据输出端相连接,包含13根并行数据线,这2个数据输入端中的另一个与可编程逻辑阵列PLA地址输入选择器的中间11比特滤波器抽头系数输出端相连接,包含11根并行数据线。I数据分组中比特位乘法器的输出端包含24根并行数据线,作为I数据分组中比特加权输出与门的输入,与后者的输入端相连接;
I数据分组中比特位乘法器除了拥有上述输入端之外,还拥有接收来自外部的16倍码片速率的工作时钟信号ckx16以及复位信号srst_b的输入端;
I数据分组中比特位乘法器以16倍码片速率完成输入的中阶I数据与中间11比特滤波器抽头系数相乘,相乘运算的结果是24比特的并行输出,每一次运算结果通过其输出端的24根并行数据线以16倍码片速率发送到I数据分组中比特加权输出与门;
(14)I数据分组低比特位乘法器
I数据分组低比特位乘法器用于完成对每一组3阶I数据中的最低一阶I数据进行加权,该I数据分组低比特位乘法器有2个数据输入端和1个输出端,这2个数据输入端中的一个与I数据颠倒输出选择器的最低一阶I矢量数据输出端相连接,包含13根并行数据线,这2个数据输入端中的另一个与可编程逻辑阵列PLA地址输入选择器的最低11比特滤波器抽头系数输出端相连接,包含11根并行数据线,I数据分组低比特位乘法器的输出端包含24根并行数据线,作为I数据分组低比特加权输出与门的输入,与后者的输入端相连接;
I数据分组低比特位乘法器除了拥有上述输入端之外,还拥有接收来自外部的16倍码片速率的工作时钟信号ckx16以及复位信号srst_b的输入端;
I数据分组低比特位乘法器以16倍码片速率完成输入的最低一阶I数据与最低11比特滤波器抽头系数相乘,相乘运算的结果是24比特的并行输出,每一次运算结果通过其输出端的24根并行数据线以16倍码片速率发送到I数据分组低比特加权输出与门;
(15)Q数据分组高比特位乘法器
Q数据分组高比特位乘法器用于完成对每一组3阶Q数据中的最高阶Q数据进行加权,该Q数据分组高比特位乘法器有2个数据输入端和1个输出端,这2个数据输入端中的一个与Q数据颠倒输出选择器的最高阶Q矢量数据输出端相连接,包含13根并行数据线,这2个数据输入端中的另一个与可编程逻辑阵列PLA地址输入选择器的最高11比特滤波器抽头系数输出端相连接,包含11根并行数据线,Q数据分组高比特位乘法器的输出端包含24根并行数据线,作为Q数据分组高比特加权输出与门的输入,与后者的输入端相连接;
Q数据分组高比特位乘法器除了拥有上述输入端之外,还拥有接收来自外部的16倍码片速率的工作时钟信号ckx16以及复位信号srst_b的输入端;
Q数据分组高比特位乘法器以16倍码片速率完成输入的最高阶Q数据与最高11比特滤波器抽头系数相乘,相乘运算的结果是24比特的并行输出,每一次运算结果通过其输出端的24根并行数据线以16倍码片速率发送到Q数据分组高比特加权输出与门;
(16)Q数据分组中比特位乘法器
Q数据分组中比特位乘法器用于完成对每一组3阶Q数据中的中间一阶Q数据进行加权,该Q数据分组中比特位乘法器有2个数据输入端和1个输出端,这2个数据输入端中的一个与Q数据颠倒输出选择器的中阶Q矢量数据输出端相连接,包含13根并行数据线,这2个数据输入端中的另一个与可编程逻辑阵列PLA地址输入选择器的中间11比特滤波器抽头系数输出端相连接,包含11根并行数据线,Q数据分组中比特位乘法器的输出端包含24根并行数据线,作为Q数据分组中比特加权输出与门的输入,与后者的输入端相连接;
Q数据分组中比特位乘法器除了拥有上述输入端之外,还拥有接收来自外部的16倍码片速率的工作时钟信号ckx16以及复位信号srst_b的输入端;
Q数据分组中比特位乘法器以16倍码片速率完成输入的中阶Q数据与中间11比特滤波器抽头系数相乘,相乘运算的结果是24比特的并行输出,每一次运算结果通过其输出端的24根并行数据线以16倍码片速率发送到Q数据分组中比特加权输出与门;
(17)Q数据分组低比特位乘法器
Q数据分组低比特位乘法器用于完成对每一组3阶Q数据中的最低一阶Q数据进行加权,该Q数据分组低比特位乘法器有2个数据输入端和1个输出端,这2个数据输入端中的一个与Q数据颠倒输出选择器的最低一阶Q矢量数据输出端相连接,包含13根并行数据线,这2个数据输入端中的另一个与可编程逻辑阵列PLA地址输入选择器的最低11比特滤波器抽头系数输出端相连接,包含11根并行数据线,Q数据分组低比特位乘法器的输出端包含24根并行数据线,作为Q数据分组低比特加权输出与门的输入,与后者的输入端相连接;
Q数据分组低比特位乘法器除了拥有上述输入端之外,还拥有接收来自外部的16倍码片速率的工作时钟信号ckx16以及复位信号srst_b的输入端;
Q数据分组低比特位乘法器以16倍码片速率完成输入的最低一阶Q数据与最低11比特滤波器抽头系数相乘,相乘运算的结果是24比特的并行输出,每一次运算结果通过其输出端的24根并行数据线以16倍码片速率发送到Q数据分组低比特加权输出与门;
(18)I数据分组高比特加权输出与门
I数据分组高比特加权输出与门用于控制加权后的最高阶I数据的输出,该I数据分组高比特加权输出与门有2个数据输入端和1个输出端,这2个数据输入端中的一个与I数据分组高比特位乘法器的输出端相连接,包含24根并行数据线,这2个数据输入端中的另一个与加权控制比特输出颠倒选择器的最高输出比特输出端相连接,包含1根数据线,I数据分组高比特加权输出与门的输出端包含24根并行数据线,每一根的输出分别与I数据分组高比特位乘法器相连的24根输入数据线中的相应一根的输入一致,并作为I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的输入,与后者的输入端相连接;
I数据分组高比特加权输出与门在加权控制比特的控制下,或者以16倍码片速率将I数据分组高比特位乘法器的输出发送到I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或者不发送;
(19)I数据分组中比特加权输出与门
I数据分组中比特加权输出与门用于控制加权后的中间阶I数据的输出,该I数据分组中比特加权输出与门有2个数据输入端和1个输出端,这2个数据输入端中的一个与I数据分组中比特位乘法器的输出端相连接,包含24根并行数据线,这2个数据输入端中的另一个与加权控制比特输出颠倒选择器的中间输出比特输出端相连接,包含1根数据线,I数据分组中比特加权输出与门的输出端包含24根并行数据线,每一根的输出分别与I数据分组中比特位乘法器相连的24根输入数据线中的相应一根的输入一致,并作为I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的输入,与后者的输入端相连接;
I数据分组中比特加权输出与门在加权控制比特的控制下,或者以16倍码片速率将I数据分组中比特位乘法器的输出发送到I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或者不发送;
(20)I数据分组低比特加权输出与门
I数据分组低比特加权输出与门用于控制加权后的最低阶I数据的输出,该I数据分组低比特加权输出与门有2个数据输入端和1个输出端,这2个数据输入端中的一个与I数据分组低比特位乘法器的输出端相连接,包含24根并行数据线,这2个数据输入端中的另一个与加权控制比特输出颠倒选择器的最低输出比特输出端相连接,包含1根数据线,I数据分组低比特加权输出与门的输出端包含24根并行数据线,每一根的输出分别与I数据分组低比特位乘法器相连的24根输入数据线中的相应一根的输入一致,并作为I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的输入,与后者的输入端相连接;
I数据分组低比特加权输出与门在加权控制比特的控制下,或者以16倍码片速率将I数据分组低比特位乘法器的输出发送到I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或者不发送;
(21)Q数据分组高比特加权输出与门
Q数据分组高比特加权输出与门用于控制加权后的最高阶Q数据的输出,该Q数据分组高比特加权输出与门有2个数据输入端和1个输出端,这2个数据输入端中的一个与Q数据分组高比特位乘法器的输出端相连接,包含24根并行数据线,这2个数据输入端中的另一个与加权控制比特输出颠倒选择器的最高输出比特输出端相连接,包含1根数据线,Q数据分组高比特加权输出与门的输出端包含24根并行数据线,每一根的输出分别与Q数据分组高比特位乘法器相连的24根输入数据线中的相应一根的输入一致,并作为Q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的输入,与后者的输入端相连接;
Q数据分组高比特加权输出与门在加权控制比特的控制下,或者以16倍码片速率将Q数据分组高比特位乘法器的输出发送到Q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或者不发送;
(22)Q数据分组中比特加权输出与门
Q数据分组中比特加权输出与门用于控制加权后的中间阶Q数据的输出,该Q数据分组中比特加权输出与门有2个数据输入端和1个输出端,这2个数据输入端中的一个与Q数据分组中比特位乘法器的输出端相连接,包含24根并行数据线,这2个数据输入端中的另一个与加权控制比特输出颠倒选择器的中间输出比特输出端相连接,包含1根数据线,Q数据分组中比特加权输出与门的输出端包含24根并行数据线,每一根的输出分别与Q数据分组中比特位乘法器相连的24根输入数据线中的相应一根的输入一致,并作为Q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的输入,与后者的输入端相连接;
Q数据分组中比特加权输出与门在加权控制比特的控制下,或者以16倍码片速率将Q数据分组中比特位乘法器的输出发送到Q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或者不发送;
(23)Q数据分组低比特加权输出与门
Q数据分组低比特加权输出与门用于控制加权后的最低阶Q数据的输出,该Q数据分组低比特加权输出与门有2个数据输入端和1个输出端,这2个数据输入端中的一个与Q数据分组低比特位乘法器的输出端相连接,包含24根并行数据线,这2个数据输入端中的另一个与加权控制比特输出颠倒选择器的最低输出比特输出端相连接,包含1根数据线,Q数据分组低比特加权输出与门的输出端包含24根并行数据线,每一根的输出分别与Q数据分组低比特位乘法器相连的24根输入数据线中的相应一根的输入一致,并作为Q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的输入,与后者的输入端相连接;
Q数据分组低比特加权输出与门在加权控制比特的控制下,或者以16倍码片速率将Q数据分组低比特位乘法器的输出发送到Q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或者不发送;
(24)I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
I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用于完成对来自I数据分组高比特加权输出与门、I数据分组中比特加权输出与门、I数据分组低比特加权输出与门的加权后的I数据进行累加,该I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有4个数据输入端和1个输出端,这4个数据输入端中的3个分别与I数据分组高比特加权输出与门、I数据分组中比特加权输出与门、I数据分组低比特加权输出与门的输出端相连接,每一个输入端包括24根并行的数据线,这4个数据输入端中的另一个与I数据滤波输出前置累加输出与门的输出端相连接,包含24根并行数据线,I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的输出端包含24根并行数据线,作为I数据滤波输出前置寄存器的输入,与后者的输入端相连接;
I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除了拥有上述输入端之外,还拥有接收来自外部的16倍码片速率的工作时钟信号ckx16以及复位信号srst_b的输入端;
I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在工作时钟信号的驱动下,依次在每一个工作时钟完成对4个数据输入端中相应一个输入端的I矢量数据与I数据滤波输出前置累加输出与门输出的矢量数据的累加,累加的结果作为I数据滤波输出前置寄存器的输入,以16倍码片速率发送到后者的输入端,输出后I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的值被清零,等待下一个时钟完成对下一个数据输入端的I矢量数据与I数据滤波输出前置累加输出与门输出的矢量数据进行累加;
(25)Q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
Q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用于完成对来自Q数据分组高比特加权输出与门、Q数据分组中比特加权输出与门、Q数据分组低比特加权输出与门的加权后的Q数据进行累加,该Q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有4个数据输入端和1个输出端,这4个数据输入端中的3个分别与Q数据分组高比特加权输出与门、Q数据分组中比特加权输出与门、Q数据分组低比特加权输出与门的输出端相连接,每一个输入端包括24根并行的数据线,这4个数据输入端中的另一个与Q数据滤波输出前置累加输出与门的输出端相连接,包含24根并行数据线,Q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的输出端包含24根并行数据线,作为Q数据滤波输出前置寄存器的输入,与后者的输入端相连接;
Q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除了拥有上述输入端之外,还拥有接收来自外部的16倍码片速率的工作时钟信号ckx16以及复位信号srst_b的输入端;
Q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在工作时钟信号的驱动下,依次在每一个工作时钟完成对4个数据输入端中相应一个输入端的Q矢量数据与Q数据滤波输出前置累加输出与门输出的矢量数据的累加,累加的结果作为Q数据滤波输出前置寄存器的输入,以16倍码片速率发送到后者的输入端,输出后Q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的值被清零,等待下一个时钟完成对下一个数据输入端的Q矢量数据与Q数据滤波输出前置累加输出与门输出的矢量数据进行累加;
(26)I数据滤波输出前置寄存器
I数据滤波输出前置寄存器用于完成对来自I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的I数据的前置寄存,I数据滤波输出前置寄存器有1个数据输入端和1个输出端,该数据输入端与I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的输出端相连接,包括24根并行的数据线,I数据滤波输出前置寄存器的输出端包含24根并行数据线,一方面作为I数据滤波输出前置累加输出与门的输入,与后者的输入端相连接,另一方面,该24根并行数据线中代表最高8比特的8根数据线作为I数据滤波输出后置寄存器的输入,与后者的输入端相连接;
I数据滤波输出前置寄存器除了拥有上述输入端之外,还拥有接收来自外部的16倍码片速率的工作时钟信号ckx16以及复位信号srst_b的输入端;
I数据滤波输出前置寄存器在工作时钟信号的驱动下,首先将寄存的数据发送到I数据滤波输出前置累加输出与门和I数据滤波输出后置寄存器的输入端,然后接收来自I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的I数据,并进行前置寄存;
(27)I数据滤波输出前置累加输出与门
I数据滤波输出前置累加输出与门用于将I数据滤波输出前置寄存器寄存的I数据反馈到I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I数据滤波输出前置累加输出与门有2个输入端和1个输出端,2个输入端中的一个与I数据滤波输出前置寄存器的输出端相连接,包括24根并行的数据线。2个输入端中的另一个接收来自外部的4倍码片速率定时使能信号chipX4_en的反相信号,使得在4倍码片速率定时使能信号chipX4_en为高电平时,I数据滤波输出前置累加输出与门没有输出,I数据滤波输出前置累加输出与门包含24根并行数据线,每一根的输出分别与I数据滤波输出前置寄存器相连的24根输入数据线中的相应一根的输入一致,并作为I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的输入,与后者的输入端相连接;
(28)Q数据滤波输出前置寄存器
Q数据滤波输出前置寄存器用于完成对来自Q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的Q数据的前置寄存,Q数据滤波输出前置寄存器有1个数据输入端和1个输出端,该数据输入端与Q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的输出端相连接,包括24根并行的数据线,Q数据滤波输出前置寄存器的输出端包含24根并行数据线,一方面作为Q数据滤波输出前置累加输出与门的输入,与后者的输入端相连接,另一方面,该24根并行数据线中代表最高8比特的8根数据线作为Q数据滤波输出后置寄存器的输入,与后者的输入端相连接;
Q数据滤波输出前置寄存器除了拥有上述输入端之外,还拥有接收来自外部的16倍码片速率的工作时钟信号ckx16以及复位信号srst_b的输入端;
Q数据滤波输出前置寄存器在工作时钟信号的驱动下,首先将寄存的数据发送到Q数据滤波输出前置累加输出与门和Q数据滤波输出后置寄存器的输入端,然后接收来自Q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的Q数据,并进行前置寄存;
(29)Q数据滤波输出前置累加输出与门
Q数据滤波输出前置累加输出与门用于将Q数据滤波输出前置寄存器寄存的Q数据反馈到Q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Q数据滤波输出前置累加输出与门有2个输入端和1个输出端,2个输入端中的一个与Q数据滤波输出前置寄存器的输出端相连接,包括24根并行的数据线,2个输入端中的另一个接收来自外部的4倍码片速率定时使能信号chipX4_en的反相信号,使得在4倍码片速率定时使能信号chipX4_en为高电平时,Q数据滤波输出前置累加输出与门没有输出,Q数据滤波输出前置累加输出与门包含24根并行数据线,每一根的输出分别与Q数据滤波输出前置寄存器相连的24根输入数据线中的相应一根的输入一致,并作为Q数据加权输出累加器的输入,与后者的输入端相连接;
(30)I数据滤波输出后置寄存器
I数据滤波输出后置寄存器用于完成对来自I数据滤波输出前置寄存器的I数据的后置寄存,I数据滤波输出后置寄存器有2个输入端和1个输出端。2个输入端中的1个与I数据滤波输出前置寄存器的输出端代表最高8比特的8根数据线相连接,包含8根并行数据线,2个输入端中的另1个接收来自外部的4倍码片速率定时使能信号chipX4_en,作为I数据滤波输出后置寄存器的使能信号,I数据滤波输出后置寄存器的输出端包含8根并行数据线,作为I/Q数据滤波输出复用器的输入,与后者的输入端相连接;
I数据滤波输出后置寄存器除了拥有上述输入端之外,还拥有接收来自外部的16倍码片速率的工作时钟信号ckx16以及复位信号srst_b的输入端;
I数据滤波输出后置寄存器在工作时钟信号和4倍码片速率定时使能信号chipX4_en的驱动下,首先将寄存的数据发送到I/Q数据滤波输出复用器的输入端,然后接收来自I数据滤波输出前置寄存器的I数据,并进行后置寄存;
(31)Q数据滤波输出后置寄存器
Q数据滤波输出后置寄存器用于完成对来自Q数据滤波输出前置寄存器的Q数据的后置寄存,Q数据滤波输出后置寄存器有2个输入端和1个输出端,2个输入端中的1个与Q数据滤波输出前置寄存器的输出端代表最高8比特的8根数据线相连接,包含8根并行数据线,2个输入端中的另1个接收来自外部的4倍码片速率定时使能信号chipX4_en,作为Q数据滤波输出后置寄存器的使能信号,Q数据滤波输出后置寄存器的输出端包含8根并行数据线,作为I/Q数据滤波输出复用器的输入,与后者的输入端相连接;
Q数据滤波输出后置寄存器除了拥有上述输入端之外,还拥有接收来自外部的16倍码片速率的工作时钟信号ckx16以及复位信号srst_b的输入端;
Q数据滤波输出后置寄存器在工作时钟信号和4倍码片速率定时使能信号chipX4_en的驱动下,首先将寄存的数据发送到I/Q数据滤波输出复用器的输入端,然后接收来自Q数据滤波输出前置寄存器的Q数据,并进行后置寄存;
(32)I/Q数据滤波输出复用器
I/Q数据滤波输出复用器用于完成对来自I/Q数据滤波输出后置寄存器的I/Q数据的复用和分时切换输出,I/Q数据滤波输出复用器有3个输入端和1个输出端,3个输入端中的2个分别与I数据滤波输出后置寄存器和Q数据滤波输出后置寄存器的输出端相连接,这2个输入端的每一个包含8根并行数据线,3个输入端中的另1个是选择控制信号输入端,接收来自外部的复用器输出选择控制信号mux_select,复用器输出选择控制信号mux_select以4倍码片速率发送到I/Q数据滤波输出复用器,I/Q数据滤波输出复用器的输出端包含8根并行数据线;
I/Q数据滤波输出复用器在复用器输出选择控制信号mux_select的驱动下,对来自I/Q数据滤波输出后置寄存器的I/Q数据进行复用和分时切换输出,数字基带滤波器BBF最终输出的是按8倍扩展调制码片速率复用的8比特txiqdata[7:0]数据。
CNU2007201146078U 2007-09-14 2007-09-14 Td-scdma及3g终端数字基带滤波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1122960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146078U CN201122960Y (zh) 2007-09-14 2007-09-14 Td-scdma及3g终端数字基带滤波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146078U CN201122960Y (zh) 2007-09-14 2007-09-14 Td-scdma及3g终端数字基带滤波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122960Y true CN201122960Y (zh) 2008-09-24

Family

ID=400102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1146078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122960Y (zh) 2007-09-14 2007-09-14 Td-scdma及3g终端数字基带滤波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122960Y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76008B (zh) 信号的削波处理方法和设备
CA2820436C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cross-correlation with application to channel estimation and detection
CN108347278B (zh) 适应可变速率的高速带宽调制方法及系统
US10911095B2 (en) Fallthrough correlation techniques for arbitrary-phase spread spectrum waveforms
CN109861939B (zh) 一种oqpsk频域均衡无线数据传输方法
CN101325575B (zh) 一种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帧同步的实现方法
CN103888147A (zh) 一种串行转并行转换电路和转换器以及转换系统
CN105553890B (zh) 一种mf-tdma非均匀多载波的整体解调方法
CN100592724C (zh) Td-scdma及3g终端数字基带滤波器
CN101599930B (zh) 高速并行均衡器及均衡方法
CN101360087B (zh) 基带成形srrc数字滤波器的低复杂度实现装置及方法
CN100518043C (zh) 一种频域滤波器及实现频域滤波的方法
CN201122960Y (zh) Td-scdma及3g终端数字基带滤波器
CN101420405B (zh) 抗多径符号定时同步装置
CN1114287C (zh) 用预定的滤波器系数的数字滤波器和方法
CN102801663B (zh) 一种用于深空探测器的多档码速率估计方法
CN203166913U (zh) 一种电力线载波发射机数字前端
CN102255831B (zh) 一种低代价的gsm/edge同步解旋方法和装置
CN100392992C (zh) 接收装置
CN102685055A (zh) 一种多数据流插值与抽取复用装置及方法
CN102684740B (zh) 高速低复杂度rake接收机及其实现方法
CN102026397B (zh) 一种物理随机接入信道上的数据解调方法及设备
CN102281224B (zh) Ofdm接收机及其实现方法
CN101136652B (zh) 一种wcdma码片级处理装置
CN112953872B (zh) 一种基于广义分层格雷匹配滤波器的fqpsk调制帧同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70914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