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13897Y - 感应电机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感应电机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113897Y
CN201113897Y CNU2007200457101U CN200720045710U CN201113897Y CN 201113897 Y CN201113897 Y CN 201113897Y CN U2007200457101 U CNU2007200457101 U CN U2007200457101U CN 200720045710 U CN200720045710 U CN 200720045710U CN 201113897 Y CN201113897 Y CN 201113897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factor
motor
value
voltage
lo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04571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国辉
方怒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U20072004571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113897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113897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113897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8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for sector-wide applications
    • Y02P80/10Efficient use of energy, e.g. using compressed air or pressurized fluid as energy carrier

Landscapes

  • Control Of Ac Motor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感应电机控制装置,包括测量感应电机的工作电流和工作电压的电流互感器、加法器、用于获得实际功率因素的功率因素检测和处理部件、用于获得当前最优功率因素的功率因素预设部件、函数转换电路、乘法器、用于实现功率因素比较和电机电压控制的功率因素比较器、输出信号发生电路、驱动电路,本实用新型根据实际功率因素值与当前最优功率因素值的差值调节输出AC电压的大小,使电机始终工作于对应于当前负载和当前频率的最优功率因素值。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不能在电机负载大范围变化的情况下使电机始终工作于最优功率因素值的问题,保证感应电机以最优状态运行,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

Description

感应电机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调控技术,具体为一种感应电机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技术条件下,控制感应电机在负载大范围变化的情况下运转以提高运行效率的基本方法是针对电机的实时负载施加相应适当的驱动电压。如果电机轻负载时对应过高的电压值(相对所需的电机扭矩而言),则电机工作电流过大,工作效率降低。但是如果在这样的状况下电压过低,则突然增加的电机负载可能导致停机或其他不稳定的工作状况。现有技术中已经提出多种方案用来控制感应电机的功率供应,以便最大化工作效率。然而,通常这些方案要么很难在感应电机低负载时防止停机或其他不稳定状况,要么在中低负载条件下过度消耗功率。
当前技术已经提供了一个感应电机控制方法,该方法基于检测电机运转时的功率因素,以此控制电机的电源电压,将功率因素保持在预设值。如果电机是在高负载条件下工作,电压适当,则相应功率因素也是适当的。如果增加负载,则电机电流和电压之间的滞后量将增加,因此,功率因素将减小。相反,电机负载的减小将导致功率因素的增加。因此,电机负载的改变可通过功率因素的改变进行检测,进而根据检测负载的改变控制电源电压,以便将功率因素保持在预设值。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对于这样的方法,如果选择满负载电机运转的功率因素为预设最佳值,则电机轻负载运转时施加的电压对于该负载值来说不是最佳的。同样,当电机工作于中等水平负载时,对于该负载值电压不是适当的。
当前感应电机控制的另一个方法是变频驱动。对于任一特定驱动频率,其控制原理与以上描述相同。区别在于根据不同驱动频率需要选择功率因素的不同预设值。但是,在任一特定驱动频率下,依然存在上述问题,即仅仅当施加特定负载(称为“标准负载”)时,电机将以最优功率因素运转。不可能在大范围的电机可变负载上确保操作的高效和稳定性。
上述论述将参考图1说明,其中曲线B表示从无负载到满负载(100%)的感应电机的功率因素的最优值。假定满负载操作的最优功率因素为80%。对于上述现有技术的感应电机控制系统,功率因子被控制保持在80%的值(即,虚线部分A)。然而,当以满负载50%的负载操作,最优功率因子实际上是64%,且在无负载条件下,系统仍将功率因子保持在80%。可见,现有技术中的最优功率因素预设值只是特定频率标准负载下的最优值,而不是任何当前频率和当前负载下的最优值,这种控制方法不能在大范围变化的电机负载上提供最优操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感应电机控制装置,保证电机工作在不同频率,工作负载大范围变化时,电机的实际功率因素始终为当前频率和当前负载的最优功率因素,从而使得电机能够连续地在大范围内变化的负载上工作于最优功率因素值,确保在大范围变化的负载状况下都以最大工作效率运转。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感应电机控制装置包括电流互感器CT1,CT2、加法器、功率因素检测和处理部件、功率因素预设部件、函数转换电路、乘法器、功率因素比较器、输出信号发生电路、驱动电路。
电流互感器CT1,CT2和加法器分别与感应电机的三相供电线路连接,电流互感器和加法器的输出信号输入功率因素检测和处理部件,功率因素预设部件产生的功率因素预设值输出与函数转换电路产生的功率因素补偿值输出一起输入乘法器,乘法器输出的最优功率因素值和功率因素检测和处理部件输出的实际功率因素值一起输入功率因素比较器,功率因素比较器输出的送到输出信号发生电路,输出信号发生电路的输出送驱动电路并控制感应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检测感应电机的实际功率因素并与当前工作频率当前工作负载下的最优功率因素比较,根据比较结果来控制感应电机的电压水平,从而按照电机负载的变化改变供应电压水平。使功率因素按照电机负载的变化连续调整,电机的工作状况一直保持在当前负载下的最优功率因素。从而使得电机能够连续地在大范围内变化的负载上工作于最优功率因素值,确保在大范围变化的负载状况下都以最大工作效率运转,节能电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最优功率因素和电机负载之间关系曲线图,
图2是不同频率下功率因素补偿值和电机电压关系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先简述一下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感应电机系统中,通过DC-AC反相器将DC电压转换为AC电压并提供给电机,AC电压的电平可变,且可以选择多个适合的频率。
实时检测感应电机在当前工作频率和当前工作负载下的实际功率因素。
将检测到的实际功率因素与该当前工作频率和当前工作负载条件下的最优功率因素比较。
根据比较结果实时调整感应电机的工作电压,使实际功率因素与最优功率因素相等。
具体实施时,可通过实时检测感应电机的工作电流和工作电压获得电机当前工作频率和当前工作负载下的实际功率因素。
根据不同的工作负载和工作频率确定不同的功率因素预设值和功率因素补偿值,将当前工作频率和当前工作负载下的功率因素预设值和功率因素补偿值的乘积作为最优功率因素值。
根据比较实际功率因素值和最优功率因素值所得差值调节输出AC电压的振幅,使实际功率因素值与当前最优功率因素值趋于相等。
具体地说,在一个特定驱动频率下,
连续检测电机工作的功率因素被并与预设的功率因素比较,该预设的功率因素是在特定驱动频率和特定电机负载值的最优功率因素。前述预设的功率因素通过乘以一定的补偿值而调整,该补偿值在0到1的范围内,并且是根据此时电机电压的水平确定的。例如,当电机驱动频率为50Hz时,功率因素补偿值和电机电压之间的关系如图2中的曲线C1所示。如图所示,功率因素补偿值按照电机电压的减小而减小,即按照电机负载水平的减小而减小。通过这样的方法,就可以按照如图1所示的曲线,随着电机负载改变,确定在当前负载下的最优功率因素。
变频状况下最优功率因素相对于电机电源电压的变化特征是根据驱动频率改变的。因此,需要使用图2表示功率因素补偿值和电机电源电压之间关系曲线,其中C2和C3是驱动频率分别为25Hz和12Hz的变化曲线,其他频率类似。电机电源电压值的变化范围根据驱动频率而改变。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如下,感应电机控制装置包括电流互感器CT1,CT2、加法器、功率因素检测和处理部件、功率因素预设部件、函数转换电路、乘法器、功率因素比较器、输出信号发生电路、驱动电路。
如图3所示,电流互感器CT1,CT2和加法器分别与感应电机的三相供电线路连接,电流互感器和加法器的输出信号输入功率因素检测和处理部件,功率因素预设部件产生的功率因素预设值输出与函数转换电路产生的功率因素补偿值输出一起输入乘法器,乘法器输出的最优功率因素值和功率因素检测和处理部件输出的实际功率因素值一起输入功率因素比较器,功率因素比较器输出的送到输出信号发生电路,输出信号发生电路的输出送至驱动电路并控制感应电机。
在图3中,从电流互感器CT1,CT2接收电机电流值Iu,Iw和Iv。加法器用于获取电压值Vuv,Vwv。这些电压值是与电流值Iu,Iw,和Iv一起提供给功率因素检测和处理部件的,该部件通过检测电流和电压值从而获取电机的实时功率因素。预设功率因素值作为输入由功率因素预设部件产生,并可做调整以便建立所需的预设功率因素值。预设功率因素值被输入到乘法器,然后乘以从函数转换电路产生的补偿值。函数转换电路实际由多套存储器和在存储器中的数值表组成,且每个表相应于特定的电机驱动频率值。因此各转换函数是为不同的驱动频率值建立的。转换获取功率因素补偿值是通过按照Vuv(RMS)的值从一个表中读出补偿值而执行的。为了易于理解,所示的Vuv(RMS)是通过有效值转换电路(其作用是对输入电压进行“平方→取平均值→开平方”运算)获取的,实际上需要在获取测量的功率因素值的过程中获得Vuv(RMS)。测量的功率因素和最优功率因素值之间的差是通过功率因素比较器获得的,该差作为比较值被提供给输出信号发生电路。输出信号发生电路响应产生输出信号以控制驱动电路。驱动电路发生一组3相开关控制信号。这些驱动信号被提供给DC-AC反相器的三个开关元件,从而将AC-DC转换器产生的DC电压转换为一组3相电压,该电压将提供给感应电机。
在该实施例中,电机驱动频率由频率指示部件(为了描述简单,该部件从附图中略去)决定,该频率指示部件还确定(按照规定的驱动频率)被选择供函数转换电路使用的函数,从而通过选择前述多个补偿值表中的一个将Vuv转换为相应的功率因素补偿值。
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通过测量电机功率因素和最优功率因素之间比较,控制电机电源电压,使得感应电机工作点的功率因素按照电机的负载连续保持在最优值,在电机操作于低负载条件下时可实现稳定的操作和最小功率消耗。
特定频率下,满负荷电机的供应电压能够提供足够的扭矩,平衡负载,同时轻负载时不会提供过高的电压(过度功率消耗),同时在该轻负载条件下的低电压不会导致电机操作停机或不稳定。在感应电机的变频驱动应用场合,任何电机负载值相应的电压将按照驱动频率改变。
在施加到感应电机的负载高度变化时,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非常显著的节能。

Claims (1)

1、感应电机控制装置,包括电流互感器CT1,CT2、加法器、功率因素检测和处理部件、功率因素预设部件、函数转换电路、乘法器、功率因素比较器、输出信号发生电路、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电流互感器CT1,CT2和加法器分别与感应电机的三相供电线路连接,电流互感器和加法器的输出信号输入功率因素检测和处理部件,功率因素预设部件产生的功率因素预设值输出与函数转换电路产生的功率因素补偿值输出一起输入乘法器,乘法器输出的最优功率因素值和功率因素检测和处理部件输出的实际功率因素值一起输入功率因素比较器,功率因素比较器输出的送到输出信号发生电路,输出信号发生电路的输出送驱动电路并控制感应电机。
CNU2007200457101U 2007-08-28 2007-08-28 感应电机控制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13897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457101U CN201113897Y (zh) 2007-08-28 2007-08-28 感应电机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457101U CN201113897Y (zh) 2007-08-28 2007-08-28 感应电机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113897Y true CN201113897Y (zh) 2008-09-10

Family

ID=39965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045710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13897Y (zh) 2007-08-28 2007-08-28 感应电机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113897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29849A (zh) * 2012-04-28 2012-08-08 湖南固迅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在线式适配电机自动运行最佳效率的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29849A (zh) * 2012-04-28 2012-08-08 湖南固迅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在线式适配电机自动运行最佳效率的装置
CN102629849B (zh) * 2012-04-28 2015-10-21 湖南固迅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在线式适配电机自动运行最佳效率的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249112U (zh) 新型低压配电降压节能装置
CN103098362B (zh) 电力变换装置、电动机驱动设备、制冷空调设备
CN201346500Y (zh) 卧螺离心机共直流母线交流变频调速系统
CN102006010A (zh) 大功率矿井提升机变频驱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333292A (zh) 一种负载跟踪型节电装置
CN1979185A (zh) 一种新型高压变频器低能耗负载试验方法
CN109600065A (zh) 一种三电平变流器不连续脉宽调制方法
CN102769389B (zh) 基于寄生升压电路的无变压器串联电压质量调节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2217194B (zh) 一种基于干扰观测器前馈电流控制的直流电压偏差抑制方法
CN103004075B (zh) 整流电路装置
CN203057040U (zh) 一种无速度传感器的离散变频软起动装置
CN201118513Y (zh) 三相感应电动机效率优化控制系统
CN101860316B (zh) 自适应负载随动控制技术系统
CN201113897Y (zh) 感应电机控制装置
CN205961007U (zh) 自适应负载跟踪随动输出节能装置
CN101247073B (zh) 适用于多组整流装置的能量回馈及谐波无功补偿系统
CN101378245A (zh) 感应电机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CN201317642Y (zh) 变频式电动葫芦
CN204168198U (zh) 负载跟踪型节电装置
US20070024224A1 (en) kW-based torque control for AC motors
CN201893559U (zh) 快速无级分相补偿的无功补偿装置
CN203352177U (zh) 游梁式抽油机动态跟踪功率因数调压节电装置
CN203166769U (zh) 一种具有转速跟踪起动的高压变频器
CN203313115U (zh) 大功率矢量逆变控制装置
CN2432720Y (zh) 带有智能控制设备的抽油机专用高启动转矩节能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910

Termination date: 2011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