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13693Y - 用于压入电机转子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压入电机转子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113693Y
CN201113693Y CNU2007201283751U CN200720128375U CN201113693Y CN 201113693 Y CN201113693 Y CN 201113693Y CN U2007201283751 U CNU2007201283751 U CN U2007201283751U CN 200720128375 U CN200720128375 U CN 200720128375U CN 201113693 Y CN201113693 Y CN 201113693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or
thrust unit
plate
pressed
boge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12837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庞振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BYD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72012837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113693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113693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113693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用于压入电机转子的装置,其中,该用于压入电机转子的装置包括定位装置、转子承载装置(7)、第一转子推动装置(2)和第二转子推动装置(5);所述转子承载装置(7)、第一转子推动装置(2)和第二转子推动装置(5)分别安装在所述定位装置上,所述转子承载装置(7)位于所述第一转子推动装置(2)与第二转子推动装置(5)之间,所述第一转子推动装置(2)和第二转子推动装置(5)均包括转子推动件,所述定位装置上设有定位槽,所述转子承载装置(7)上设有缺孔(20)和槽(19),所述第一转子推动装置(2)的转子推动件与所述第二转子推动装置(5)的转子推动件对准。该装置可以使电机的转子和机壳正确定位、操作更方便。

Description

用于压入电机转子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电机装配过程中使用的用于压入电机转子的装置。
背景技术
电机装配过程中使用的装配工具大多由厂家自己设计。对于中小型普通电机,一般操作人员不借助工具用手直接将转子插入机壳内。大中型电机生产厂家在装配时,借助行车,如图5所示,用假轴25套住电机转子的两端,用吊绳24吊住电机转子的两端,开动行车,使滚轮22沿导轨23运行,将转子插入机壳。对于永磁电机来说,由于转子具有强磁性,转子和定子会相互吸引,使得转子不能与定子同心,偏离转子的装配方向,而转子和定子之间的间隙极小,转子稍有偏离便无法插入定子内,因此不借助工具直接手工装配很困难,而如果借助行车装配转子,则吊绳24不能使转子正确定位,导致整个装配无法完成。同时有些转子质量过大,员工很难搬动,从而操作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电机装配时转子不能正确定位、操作不方便的缺点,提供一种可以在电机装配过程中使转子正确定位、操作方便的用于压入电机转子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压入电机转子的装置包括定位装置、转子承载装置7、第一转子推动装置2和第二转子推动装置5;所述转子承载装置7、第一转子推动装置2和第二转子推动装置5分别安装在所述定位装置上,所述转子承载装置7位于所述第一转子推动装置2与第二转子推动装置5之间,所述第一转子推动装置2和第二转子推动装置5均包括转子推动件,所述定位装置上设有定位槽,所述转子承载装置7上设有缺孔20和槽19,所述第一转子推动装置2的转子推动件与所述第二转子推动装置5的转子推动件对准。
使用所述用于压入电机转子的装置将转子17插入电机机壳26中的定子内时,通常可以在所述第一转子推动装置2和第二转子推动装置5的转子推动件上分别安装第一顶尖6和第二顶尖18。将带有前端盖的电机机壳26以前端盖向下放在所述定位装置的定位槽上,所述第二顶尖18从前端盖轴孔中伸出。将转子17放入转子承载装置7的槽19内。调整所述转子承载装置7,使转子17的中心与电机机壳26中的定子的中心对准。使所述第一转子推动装置2和第二转子推动装置5相对运行,使第一顶尖6和第二顶尖18分别顶住转子轴的上下两端,此时所述第二顶尖18的锥形尖部完全顶入转子轴下端的盲孔内,而第一顶尖6的锥形尖部离转子轴上端盲孔的底部还有一定距离(如3mm)。然后关闭第一转子推动装置2,使第二转子推动装置5继续朝第一转子推动装置2运行一定距离(如3mm)后停止,使所述转子17脱离所述转子承载装置7,且第一顶尖6的锥形尖部完全顶入转子轴上端的盲孔内。然后使所述转子承载装置7离开转子17下方,为转子17压入清除障碍。最后控制第一转子推动装置2朝第二转子推动装置5运行,同时第二转子推动装置5以稍慢于第一转子推动装置2的运行速度与所述第一转子推动装置2同方向运行,以将转子17压入电机机壳26内相应的位置。采用所述用于压入电机转子的装置来装配电机,可以克服电机转子的强磁干扰,使电机的转子和机壳正确定位。在定位转子的过程中,采用转子承载装置7托住电机转子,不再靠人工抓提,从而使操作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压入电机转子的装置的总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压入电机转子的装置的转子承载装置定位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压入电机转子的装置的转子定位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压入电机转子的装置的转子承载装置的示意图;
图5是现有技术的电机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如图1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压入电机转子的装置包括定位装置、转子承载装置7、第一转子推动装置2和第二转子推动装置5;所述转子承载装置7、第一转子推动装置2和第二转子推动装置5分别安装在所述定位装置上,所述转子承载装置7位于所述第一转子推动装置2与第二转子推动装置5之间,所述第一转子推动装置2和第二转子推动装置5均包括转子推动件,所述定位装置上设有定位槽,所述转子承载装置7上设有缺孔20和槽19,所述第一转子推动装置2的转子推动件与所述第二转子推动装置5的转子推动件对准。
使用所述用于压入电机转子的装置将转子17插入电机机壳26中的定子内时,通常可以在所述第一转子推动装置2和第二转子推动装置5的转子推动件上分别安装第一顶尖6和第二顶尖18。将带有前端盖的电机机壳26以前端盖向下放在所述定位装置的定位槽上,所述第二顶尖18从前端盖轴孔中伸出。将转子17放入转子承载装置7的槽19内。调整所述转子承载装置7,使转子17的中心与电机机壳26中的定子的中心对准。使所述第一转子推动装置2和第二转子推动装置5相对运行,使第一顶尖6和第二顶尖18分别顶住转子轴的上下两端,此时所述第二顶尖18的锥形尖部完全顶入转子轴下端的盲孔内,而第一顶尖6的锥形尖部离转子轴上端盲孔的底部还有一定距离(如3mm)。然后关闭第一转子推动装置2,使第二转子推动装置5继续朝第一转子推动装置2运行一定距离(如3mm)后停止,使所述转子17脱离所述转子承载装置7,且第一顶尖6的锥形尖部完全顶入转子轴上端的盲孔内。然后使所述转子承载装置7离开转子17下方,为转子17压入清除障碍。最后控制第一转子推动装置2朝第二转子推动装置5运行,同时第二转子推动装置5以稍慢于第一转子推动装置2的运行速度与所述第一转子推动装置2同方向运行,以将转子17压入电机机壳26内相应的位置。采用所述用于压入电机转子的装置来装配电机,可以克服电机转子的强磁干扰,使电机的转子和机壳正确定位。在定位转子的过程中,采用转子承载装置7托住电机转子,不再靠人工抓提,从而使操作更方便。
所述定位装置可以采用本领域公知的各种可以将所述第一转子推动装置2、第二转子推动装置5、转子承载装置7按要求进行定位的装置,优选情况下,如图1至4所示,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导柱1、第一板3、第二导柱4和第二板8;其中,所述第一导柱1和第二导柱4固定在所述第一板3和第二板8之间;所述第一板3和第二板8各开有一个相对准的通孔,所述第一转子推动装置2和第二转子推动装置5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板3和第二板8上,所述第一转子推动装置2和第二转子推动装置5的转子推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板3和第二板8的通孔对准;所述转子承载装置7可转动地固定在所述第一导柱1上;所述定位槽设在所述第二板8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实施方式,也可以将所述转子承载装置7可移动地固定在第一板3上。
使用所述用于压入电机转子的装置将转子17插入电机机壳26中的定子内时,将带有前端盖的电机机壳26以前端盖向下放在所述第二板8的定位槽上,所述第二顶尖18从前端盖轴孔中伸出。将转子17放入转子承载装置7的槽19内定位,转动或移动所述转子承载装置7,使所述转子承载装置7的中心与第二板8的定位槽的中心在所述第二板所在平面的同一垂线上,然后固定所述转子承载装置7。然后如上文所述将所述转子17插入电机机壳26中的定子内。
使用本领域公知的技术将所述转子承载装置7可转动地固定在所述第一导柱1上,或者可移动地固定在第一板3上,使所述转子承载装置7可在其所在平面内转动或移动,从而可以方便地将所述转子17放入转子承载装置7的槽19内。当然,也可以将所述转子承载装置7可转动地固定在所述第二导柱4上,或者可移动地固定在第二板8上,同样可以使所述转子承载装置7可在其所在平面内转动或移动。
所述转子承载装置7可以直接固定在所述第一导柱1上,优选情况下,所述用于压入电机转子的装置还包括导套13,所述导套13套在所述第一导柱1上,所述转子承载装置7固定在所述导套13上。这样可以减少所述第一导柱1因所述转子承载装置7的转动而引起的磨损,而所述导套13的更换比较容易、成本较低。
定位所述转子承载装置7时,可以由工作人员手动定位,使所述转子承载装置7的中心与第二板8的定位槽的中心(即图2中15的位置)在所述第二板所在平面的同一垂线上,然后固定所述转子承载装置7。优选情况下,如图1和2所示,所述用于压入电机转子的装置还包括立柱10、螺栓11和手柄12,其中,所述立柱10固定在所述第二板8上,所述螺栓11穿过所述立柱10,所述手柄12安装在所述螺栓11上。所述螺栓11的安装高度与此时所述转子承载装置7的安装高度相同。从而,可以通过手柄12拧动螺栓11,使所述转子承载装置7接触所述螺栓11时的位置正好是所述转子承载装置7正确定位的位置,从而在多次电机装配过程中无需多次定位,方便了操作,而且可以进一步地使定位好的转子承载装置7保持位置相对稳定。
所述第二板8上设有定位槽,用于定位电机机壳26。电机机壳26通常已安装前端盖,所述定位槽可以是与所述前端盖的形状相配合的盲孔,从而使所述带前端盖的电机机壳26正确地定位在所述第二板8上。优选情况下,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板8上的定位槽内固定有定位销16。所述定位销16可以为1-3个,将所述定位销16插入所述前端盖的小孔中,这样可以使所述带前端盖的电机机壳26更稳定而准确地定位。
所述第一转子推动装置2和第二转子推动装置5可以是本领域公知的各种可以驱动的装置,例如步进电机、气缸等,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转子推动装置2和第二转子推动装置5分别为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转子推动件为气缸头。通过控制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行程来控制它们运行及运行的距离,从而驱动分别与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气缸头相连接的所述第一顶尖6和第二顶尖18移动,从而使转子17和电机机壳26正确定位,并将转子17压入电机机壳26内。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可以采用本领域公知的各种气缸,如由台湾气立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法兰式固定型气缸。
为了进一步克服转子的磁性干扰,可以将所述转子承载装置7的整体或一部分用与磁铁不吸引的材料制成。为了保证转子承载装置7不变形,有足够的强度,如图4所示,可以将所述转子承载装置7的主盘21用与磁铁不吸引的材料(如不锈钢)制成,而转子承载装置7的其他部分用强度较高的材料(如45#钢)制成,然后将该不同材料的两部分焊接在一起。
所述转子承载装置7的上设有缺孔20和槽19,所述槽19可以与所述转子17的铁芯端部相配合,以将所述转子17定位在所述转子承载装置7上,所述转子17的轴穿过所述缺孔20,该缺孔20呈一定的弧度,从而转动或移动所述转子承载装置7使其离开转子17下方时可以不受所述转子17轴的阻碍。
所述转子承载装置7可以是任何可以承载转子的装置,例如托盘状承载装置、框状承载装置等,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转子承载装置7为托盘。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压入电机转子的装置,可以使用本装置以外的第一顶尖6和第二顶尖18来压入所述转子17,本装置本身也可以配置所述第一顶尖6和第二顶尖18,优选情况下,所述用于压入电机转子的装置还包括第一顶尖6和第二顶尖18,所述第一顶尖6和第二顶尖18均为柱形,所述柱形的一端形成安装部,另一端形成锥形尖部,所述第一顶尖6和第二顶尖18分别通过所述安装部安装在所述第一转子推动装置2和第二转子推动装置5的转子推动件上。从而使用所述本装置本身的第一顶尖6和第二顶尖18来压入所述转子17。
可以使用本领域公知的各种技术将所述第一顶尖6和第二顶尖18分别通过所述安装部安装在所述第一转子推动装置2和第二转子推动装置5的转子推动件上,优选情况下,所述第一顶尖6和第二顶尖18的安装部与所述第一转子推动装置2和第二转子推动装置5的转子推动件之间通过螺纹安装。从而方便所述第一顶尖6和第二顶尖18的手动调节(下文将详细说明)。
根据上文所述调整并固定好所述转子承载装置7的位置之后,可以使第一转子推动装置2和第二转子推动装置5相对运行,直接使第一顶尖6和第二顶尖18分别顶住转子轴的上下两端,也可以先通过第一转子推动装置2和第二转子推动装置5相对运行,使所述第二顶尖18顶住转子轴的下端,使所述第一顶尖6离转子轴上端一定的距离(例如3mm),然后再手动拧动所述第一顶尖6,使所述第一顶尖6顶住转子轴的上端。优选情况下,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顶尖6的锥形尖部的外周还形成支持壁62。从而第一顶尖6和第二顶尖18分别顶住转子轴的上下两端时,所述锥形尖部顶入转子轴上端的盲孔内,所述支持壁62套在转子轴上端的外周。然后关闭第一转子推动装置2,使第二转子推动装置5向所述第一转子推动装置2运行一定距离(如3mm)后停止,使所述转子17脱离所述转子承载装置7,且第一顶尖6的锥形尖部完全顶入转子轴上端的盲孔内。在此过程中,由于转子轴部上端有所述支持壁62的支持,转子17不会沿周向移动,使转子17的上移过程更加平稳。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压入电机转子的装置,所述第一板3和第二板8可以一起叠加加工,使第一板3和第二板8上的通孔在同一位置,从而安装好的所述用于压入电机转子的装置中所述第一板3和第二板8的通孔相对准。

Claims (10)

1. 一种用于压入电机转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用于压入电机转子的装置包括定位装置、转子承载装置(7)、第一转子推动装置(2)和第二转子推动装置(5);所述转子承载装置(7)、第一转子推动装置(2)和第二转子推动装置(5)分别安装在所述定位装置上,所述转子承载装置(7)位于所述第一转子推动装置(2)与第二转子推动装置(5)之间,所述第一转子推动装置(2)和第二转子推动装置(5)均包括转子推动件,所述定位装置上设有定位槽,所述转子承载装置(7)上设有缺孔(20)和槽(19),所述第一转子推动装置(2)的转子推动件与所述第二转子推动装置(5)的转子推动件对准。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压入电机转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导柱(1)、第一板(3)、第二导柱(4)和第二板(8);其中,所述第一导柱(1)和第二导柱(4)固定在所述第一板(3)和第二板(8)之间;所述第一板(3)和第二板(8)各开有一个相对准的通孔,所述第一转子推动装置(2)和第二转子推动装置(5)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板(3)和第二板(8)上,所述第一转子推动装置(2)和第二转子推动装置(5)的转子推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板(3)和第二板(8)的通孔对准;所述转子承载装置(7)可转动地固定在所述第一导柱(1)上;所述定位槽设在所述第二板(8)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压入电机转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导柱(1)、第一板(3)、第二导柱(4)和第二板(8);其中,所述第一导柱(1)和第二导柱(4)固定在所述第一板(3)和第二板(8)之间;所述第一板(3)和第二板(8)各开有一个相对准的通孔,所述第一转子推动装置(2)和第二转子推动装置(5)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板(3)和第二板(8)上,所述第一转子推动装置(2)和第二转子推动装置(5)的转子推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板(3)和第二板(8)的通孔对准;所述转子承载装置(7)可移动地固定在第一板(3)上;所述定位槽设在所述第二板(8)上。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压入电机转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压入电机转子的装置还包括导套(13),所述导套(13)套在所述第一导柱(1)上,所述转子承载装置(7)固定在所述导套(13)上。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压入电机转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压入电机转子的装置还包括立柱(10)、螺栓(11)和手柄(12),其中,所述立柱(10)固定在所述第二板(8)上,所述螺栓(11)穿过所述立柱(10),所述手柄(12)安装在所述螺栓(11)上。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压入电机转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子推动装置(2)和第二转子推动装置(5)分别为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转子推动件为气缸头。
7.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压入电机转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承载装置(7)为托盘。
8.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压入电机转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压入电机转子的装置还包括第一顶尖(6)和第二顶尖(18),所述第一顶尖(6)和第二顶尖(18)均为柱形,所述柱形的一端形成安装部,另一端形成锥形尖部,所述第一顶尖(6)和第二顶尖(18)分别通过所述安装部安装在所述第一转子推动装置(2)和第二转子推动装置(5)的转子推动件上。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压入电机转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尖(6)和第二顶尖(18)的安装部与所述第一转子推动装置(2)和第二转子推动装置(5)的转子推动件之间通过螺纹安装。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压入电机转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尖(6)的锥形尖部的外周还形成支持壁(62)。
CNU2007201283751U 2007-07-31 2007-07-31 用于压入电机转子的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1113693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283751U CN201113693Y (zh) 2007-07-31 2007-07-31 用于压入电机转子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283751U CN201113693Y (zh) 2007-07-31 2007-07-31 用于压入电机转子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113693Y true CN201113693Y (zh) 2008-09-10

Family

ID=399654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128375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113693Y (zh) 2007-07-31 2007-07-31 用于压入电机转子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113693Y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24809A (zh) * 2011-09-13 2012-01-18 深圳市双环全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定子和转子装配的设备
CN102522857A (zh) * 2011-11-30 2012-06-27 太仓东元微电机有限公司 电机定子与转子组立机
CN103001400A (zh) * 2011-09-13 2013-03-27 上海南洋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盘式永磁电机拆装工具和电机端盖的安装方法
CN105790513A (zh) * 2016-03-03 2016-07-20 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云度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永磁电机装配辅助装置及装配方法
CN106505810A (zh) * 2016-12-12 2017-03-15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永磁电机装配装置
CN107147251A (zh) * 2016-03-01 2017-09-08 上海研铭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新能源汽车电机合拢专机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24809A (zh) * 2011-09-13 2012-01-18 深圳市双环全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定子和转子装配的设备
CN103001400A (zh) * 2011-09-13 2013-03-27 上海南洋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盘式永磁电机拆装工具和电机端盖的安装方法
CN102324809B (zh) * 2011-09-13 2013-11-13 深圳市双环全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定子和转子装配的设备
CN103001400B (zh) * 2011-09-13 2014-12-10 上海南洋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盘式永磁电机拆装工具和电机端盖的安装方法
CN102522857A (zh) * 2011-11-30 2012-06-27 太仓东元微电机有限公司 电机定子与转子组立机
CN107147251A (zh) * 2016-03-01 2017-09-08 上海研铭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新能源汽车电机合拢专机
CN105790513A (zh) * 2016-03-03 2016-07-20 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云度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永磁电机装配辅助装置及装配方法
CN105790513B (zh) * 2016-03-03 2018-03-20 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云度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永磁电机装配辅助装置及装配方法
CN106505810A (zh) * 2016-12-12 2017-03-15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永磁电机装配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13693Y (zh) 用于压入电机转子的装置
CN204794602U (zh) 永磁电机装配定位工装
CN1327237C (zh) 磁电机转子充磁、检测装置
CN106505810B (zh) 永磁电机装配装置
CN102306978A (zh) 一种拆装电机部件的装置
CN202949331U (zh) 一种电机转子磁钢装配的工装
CN107457560B (zh) 一种导管座圈压装机
CN204382065U (zh) 一种卧立两用主轴抱夹
CN114649912B (zh) 混动变速器电机转子用拆装设备
CN202616944U (zh) 电机定转子自动理片机
CN210137270U (zh) 一种非传动端单轴承永磁牵引电机定、转子合装装置
CN110138151B (zh) 一种电机定子整形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10693719U (zh) 永磁电机的内置式永磁体装配装置
CN109741935B (zh) 一种电感线圈绕线设备
CN212334224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线圈卷绕结构
CN201656704U (zh) 用于永磁电机盘形转子装配的冲压夹具
CN220064742U (zh) 一种带有防护结构的数据存储装置
CN219204315U (zh) 一种直驱数控转台转子定子快速组装及拆卸装置
CN219636622U (zh) 一种提高效率的自动绕线装置
CN215378708U (zh) 电机起动机用换向器装配设备
CN209488408U (zh) 一种新型电机定子压入压头
CN213531524U (zh) 异形箱盖与轴承压装装置
CN219527414U (zh) 一种便于更换的交通工程导向牌
CN110918749A (zh) 一种高压套管法兰旋压装置及旋压方法
CN2842857Y (zh) 伺服电机定子绕线专用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907

Address after: 310000, -1, sailing Road, Renhe street, Yuhang District, Zhejiang, Hangzhou, 99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Byd Automobile Company Limited

Address before: Kwai Chung town Yanan Road, BYD Industrial Park in Longgang District of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119

Patentee before: Biyadi Co., 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