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90560Y - 回转油压缸冷却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回转油压缸冷却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90560Y
CN201090560Y CNU2007201292394U CN200720129239U CN201090560Y CN 201090560 Y CN201090560 Y CN 201090560Y CN U2007201292394 U CNU2007201292394 U CN U2007201292394U CN 200720129239 U CN200720129239 U CN 200720129239U CN 201090560 Y CN201090560 Y CN 201090560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hydraulic cylinder
revolution
heat radiator
cooling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12923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守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GJI PRECI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GJI PRECI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GJI PRECI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GJI PRECIS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72012923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90560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90560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90560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Pressure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回转油压缸冷却散热装置,包含有一油箱,其内具有一储液空间,该油箱的顶部设有一抽油泵浦,该油箱的底部侧边开设有一集油孔;一散热装置,其顶部开设有一油冷口,底部开设有一回油通道与该集油孔相接;一回转油压缸,其高度高于该散热装置,其上预定位置开设有一进油口及一出油口,该油箱的抽油泵浦以排油管道连接该回转油压缸的进油口,该出油口并接设有一出油管,较高端与该出油口相接,较低端与该散热器的油冷口相接;本实用新型以使液压油本身的重力由高至低的逐层流向散热装置后进入该油箱内,使该液压油不会回堵于该回转油压缸内,且经由该散热装置得到一良好的散热效果,而提升该液压油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回转油压缸冷却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可提高回转油压缸回油散热效果的回转油压缸冷却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所示,现有的液压回转油压缸1,其由该油箱2内的液压油由一抽油泵浦3抽取,该液压回转油压缸1由一进油管4及一排油管5分别与该抽油泵浦3及该油箱2相连接,该油箱2内的油会由该抽油泵浦3加压抽取经排油管5排至该液压回转油压缸1内,并经液压回转油压缸1作用后,液压油会成为无压力状态经由该排油管5直接流入油箱2内。
现有的液压回转油压缸1,其作用后的油因不具压力,所以会直接经该排油管5流入油箱2内,以防止该液压回转油压缸1内液压油产生回堵而造成工件及液压回转油压缸1的损坏,而液压回转油压缸1作用完的液压油是呈高温状态直接流入油箱2,使得油箱2内的液压油温度降温效果不佳,降低液压油的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液压油温度降温效果不佳,降低了液压油的工作效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回转油压缸冷却散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回转油压缸冷却散热装置,其包含有一油箱、一散热装置及一回转油压缸,该油箱内具有一储液空间可供储置液压油,该油箱的顶部设有一抽油泵浦可将储液空间内的液压油抽出至预定的排油管道内,同时,该油箱的底部侧边并开设有一集油孔,该散热装置,其顶部开设有一油冷口,底部并开设有一回油通道与该集油孔相接,该回转油压缸,其上预定位置开设有一进油口及一出油口,该油箱的抽油泵浦是将液压油经排油管道输入至该进油口并经该回转油压缸后由该出油口排出无压力的液压油,该出油口并接设有一出油管,该出油管的较高端与该出油口相接,较低端与该散热装置的油冷口相接,以使该回转油压缸作用后无压力的液压油可经由散热装置后留至油箱内。
所述的回转油压缸冷却散热装置,其中,该散热装置包含有一散热器及一风扇,该散热器的顶部开设有该油冷口,底部并开设有该回油通道,且该散热器内设有管路连接开油冷口与该回油通道,该风扇装设于该散热器的一侧。
所述的回转油压缸冷却散热装置,其中,该散热装置与该油箱相连结。
所述的回转油压缸冷却散热装置,其中,该散热装置与该油箱分离。
所述的回转油压缸冷却散热装置,其中,该散热装置外侧是设有一加压装置。
所述的回转油压缸冷却散热装置,其中,该加压装置为一泵浦所构成。
所述的回转油压缸冷却散热装置,其中,该加压装置为一泵浦及一储液筒所构成。
所述的回转油压缸冷却散热装置,其中,该加压装置设于该油冷口上。
所述的回转油压缸冷却散热装置,其中,该加压装置设于该回油通道上。
所述的回转油压缸冷却散热装置,其中,该抽油泵浦上设有一辅助油管,该辅助油管与该油冷口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所提供的回转油压缸冷却散热装置,其回转油压缸内作用完成的液压油为无压力流出,以使液压油本身的重力由高至低的逐层流向散热装置后进入该油箱内,使该液压油不会回堵于该回转油压缸内,且可经由该散热装置得到一良好的散热效果,而可提升该液压油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前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回转油压缸冷却散热装置的较佳实施例,其主要包含有;
一油箱10,其内具有一储液空间11可供储置液压油,该油箱10的顶部设有一抽油泵浦12可将储液空间11内的液压油抽出至排油管道13内,同时,该油箱的底部侧边并开设有一集油孔14;
一散热装置20连结设置于该油箱10的一侧,该散热装置20由一散热器21及一风扇22所组成,该散热器21的顶部开设有一油冷口211,且底部开设有一回油通道212与该集油孔14相接,同时,该散热器21内设有流道213使该油冷口211与回油通道212相连,该风扇22装设于该散热器21的一侧,该风扇22作动时会带动空气流经该流道213的周围,使该流道213内的液压油温度可以下降;
一回转油压缸30,其高度高于该散热装置20的顶端,其上开设有一进油口31及一出油口32,该油箱10的抽油泵浦12将液压油加压后经排油管道13输入至该进油口31并流经该回转油压缸30作用后形成高温无压力的液压油由该出油口32排出,该出油口32位置高于该油冷口211,该出油口32与该油冷口211接设有一出油管33,使该出油管33的较高端与该出油口32相接,较低端与该散热器21的油冷口211相接。
为供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构造特征、运用技术手段及所预期达成的功效,兹将本实用新型使用方式加以叙述,相信可由此而对本实用新型有更深入且具体的了解,如下所述:
请参阅2至4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回转油压缸30其作用完成的液压油会形成无压力且高温的状态,经由该出油口32因自重而向下流入该出油管33,并经油冷口211进入散热器20的通道213内,流入该通道213的液压油可经由外部的风扇22产生一散热的效果,以降低液压油温度,接着该液压油会经由该散热器21底部的回油通道212流至集油孔14进入油箱10,使该回转油压缸30内的液压油可受其自重而逐层流至散热装置20经散热后回到油箱10内。
请参阅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回转油压缸冷却散热装置的另一实施例,其主要结构与前一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其中,该散热装置20与该油箱10分离设置,该散热装置20与该油箱10间并间隔有一预定距离,使该散热装置20周边的环境较空旷,空气流通散热的效果更提升,该散热装置20外侧并组接有一加压装置40,该加压装置40包含有一泵浦41及一储液筒42,该加压装置40组设于该出油管33与该油冷口211之间,该储液筒42内可预先储置液压油,待内部的液压油储置预定时间或预定量后,可由该泵浦41进行一加压排出至该散热器21内,以确保该回转油压缸30的畅通及该散热装置20的效率,另外,该抽油泵浦12上并外接有一辅助油管121,该辅助油管121是供抽油泵浦12内的润滑作用后的高温油,该辅助油管121并与该油冷口211相连,使该辅助油管121流出的高温油亦可经由该散热装置20产生一散热的效用,同时,该加压装置40亦可设置于该散热器21底部的回油通道212,亦可具有同样的效果,且该加压装置40亦可仅设至有一泵浦41或其它类似的加压设备以产生压力。
兹,再将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其可达成的预期功效陈述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回转油压缸冷却散热装置,该回转油压缸作用后的高温无压力液压油,经由自重而逐层流经该散热装置后进入油箱内,其可产生一散热的效果而可降低液压油进入油箱的温度,而可提升该液压油的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同类产品中实有其极佳的进步实用性,同时遍查国内外关于此类结构的技术资料,文献中亦未发现有相同的构造存在在先,所以,本实用新型实已具备新型专利条件,依法提出申请。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故凡是应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权利要求范围所为的等效结构变化,理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回转油压缸冷却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有:
一油箱,其内具有一储液空间,该油箱的顶部设有一抽油泵浦,该油箱的底部侧边开设有一集油孔;
一散热装置,其顶部开设有一油冷口,底部开设有一回油通道与该集油孔相接;
一回转油压缸,其高度高于该散热装置,其上预定位置开设有一进油口及一出油口,该油箱的抽油泵浦以排油管道连接该回转油压缸的进油口,该出油口并接设有一出油管,较高端与该出油口相接,较低端与该散热器的油冷口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油压缸冷却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散热装置包含有一散热器及一风扇,该散热器的顶部开设有该油冷口,底部并开设有该回油通道,且该散热器内设有管路连接开油冷口与该回油通道,该风扇装设于该散热器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油压缸冷却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散热装置与该油箱相连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油压缸冷却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散热装置与该油箱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油压缸冷却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散热装置外侧设有一加压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回转油压缸冷却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加压装置为一泵浦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回转油压缸冷却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加压装置为一泵浦及一储液筒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回转油压缸冷却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加压装置设于该油冷口上。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回转油压缸冷却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加压装置设于该回油通道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油压缸冷却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抽油泵浦上设有一辅助油管,该辅助油管与该油冷口相连。
CNU2007201292394U 2007-08-21 2007-08-21 回转油压缸冷却散热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90560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292394U CN201090560Y (zh) 2007-08-21 2007-08-21 回转油压缸冷却散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292394U CN201090560Y (zh) 2007-08-21 2007-08-21 回转油压缸冷却散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90560Y true CN201090560Y (zh) 2008-07-23

Family

ID=398623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129239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90560Y (zh) 2007-08-21 2007-08-21 回转油压缸冷却散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90560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94130A (zh) * 2014-06-05 2014-08-20 爱克奇换热技术(太仓)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工作回路中使用的冷却设备
CN104832502A (zh) * 2015-05-29 2015-08-12 鲁开明 一种双油缸液压油循环冷却装置
CN105114402A (zh) * 2015-09-17 2015-12-02 广州市骏合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智能低温液压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94130A (zh) * 2014-06-05 2014-08-20 爱克奇换热技术(太仓)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工作回路中使用的冷却设备
CN104832502A (zh) * 2015-05-29 2015-08-12 鲁开明 一种双油缸液压油循环冷却装置
CN105114402A (zh) * 2015-09-17 2015-12-02 广州市骏合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智能低温液压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557691U (zh) 一种一体化泵站出水管水锤自动抑制器
CN201090560Y (zh) 回转油压缸冷却散热装置
CN208606067U (zh) 一种集雨式led水冷散热路灯
CN102312881B (zh) 一种闭式液压系统冲洗回路
CN208294722U (zh) 一种水冷电机水泵系统
CN101749861B (zh) 一种废水热能回收的热泵热水器
CN202629038U (zh) 旋挖钻机动力头冷却系统
CN205156674U (zh) 封闭式冷却塔防冻系统
CN201436519U (zh) 蒸发器冷凝器两用立式罐式换热器
CN204419343U (zh) 一种多单元组合式散热器
CN208470636U (zh) 一种用于植物油厂的混合油暂存罐
CN202730832U (zh) 挖掘装载机液压系统的双冷却装置
CN106907372B (zh) 一种移动液压动力站
CN207554466U (zh) 液压机的液压油冷却装置
CN201673771U (zh) 独立油箱单组冲洗片式散热器、冷却器内腔装置
CN201916595U (zh) 管道自动排气阀
CN207278316U (zh) 一种新型高效水冷式机油冷却器
CN201203225Y (zh) 利用地下冷气、冷水空调装置
CN201137786Y (zh) 一种密闭管路用注液器
CN207315786U (zh) 一种移动液压动力站
CN204694112U (zh) 一种涡流增压能量转换器
CN201050675Y (zh) 圆锥破碎机润滑油冷却装置
CN213331368U (zh) 一种汽车减压阀预热的斜置发动机管路布置结构
CN212615598U (zh) 一种减低水泵系统运行时出口管路阻力的配件
CN202914445U (zh) 用于不锈钢管生产线液压站的降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723

Termination date: 2009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