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76974Y - 用于借助激光束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激光加工头 - Google Patents

用于借助激光束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激光加工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76974Y
CN201076974Y CNU2006201481743U CN200620148174U CN201076974Y CN 201076974 Y CN201076974 Y CN 201076974Y CN U2006201481743 U CNU2006201481743 U CN U2006201481743U CN 200620148174 U CN200620148174 U CN 200620148174U CN 201076974 Y CN201076974 Y CN 201076974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system
focused optical
machining head
process gas
laser mach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62014817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彼得·舒伯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EZTER KG
Precitec KG
Original Assignee
PREZTER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REZTER KG filed Critical PREZTER KG
Priority to CNU20062014817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76974Y/zh
Priority to KR1020070074339A priority patent/KR20080048908A/ko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76974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76974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6/00Working by laser beam, e.g. welding, cutting or boring
    • B23K26/70Auxiliary operations or equipment
    • B23K26/702Auxiliary equip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6/00Working by laser beam, e.g. welding, cutting or boring
    • B23K26/02Positioning or observing the workpiece, e.g. with respect to the point of impact; Aligning, aiming or focusing the laser beam
    • B23K26/06Shaping the laser beam, e.g. by masks or multi-focusing
    • B23K26/064Shaping the laser beam, e.g. by masks or multi-focusing by means of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mirrors or prisms
    • B23K26/0648Shaping the laser beam, e.g. by masks or multi-focusing by means of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mirrors or prisms comprising len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6/00Working by laser beam, e.g. welding, cutting or boring
    • B23K26/14Working by laser beam, e.g. welding, cutting or boring using a fluid stream, e.g. a jet of gas,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laser beam; Nozzles therefor
    • B23K26/1462Nozzles; Features related to nozz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6/00Working by laser beam, e.g. welding, cutting or boring
    • B23K26/16Removal of by-products, e.g. particles or vapours produced during treatment of a workpie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aser Beam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借助激光束对工件(14)进行加工的激光加工头,其具有:激光束的光路从输入开口到输出开口所穿过的壳体(12)、设置在所述激光束的光路中的聚焦光学系统(68)和用于将过程气体导入所述聚焦光学系统(68)与所述输出开口之间的空间(82)中的过程气体供给器,所述过程气体与激光束一起通过所述输出开口排出所述空间,其中能将过程气体朝着所述聚焦光学系统(68)的辐射输出侧的面导入所述空间中。

Description

用于借助激光束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激光加工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借助激光束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激光加工头。
背景技术
已知激光加工头具有壳体和用于激光束聚焦的聚焦光学系统,聚焦光学系统设置在可侧向导入壳体的抽屉中。
聚焦光学系统具有镜头,由于激光加工头工作期间的热负载,镜头会造成激光束的焦点偏移。这例如会由于镜头表面的形变或者镜头材料的折射率的改变而引起,其中由此使镜头的焦距变小。为了防止镜头的升温而引起的焦点偏移,一般对镜头进行冷却。
因此例如已知了,借助冷却气流对镜头进行冷却,冷却气流沿着镜头保持壳体内的镜头的圆周导向。为此,壳体具有一个用于导入冷却气体的连接端以及冷却气体排出适配器(Kuehlgasauslassadapter)。
DE 29507189U1说明了一种用于借助激光束对工件进行加工的连接头。该连接头具有壳体,借助抽屉将聚焦光学系统插入壳体中,其中将在压力下的气态的冷却剂导入抽屉的辐射输入侧的区域中,通过圆周通道向环形节流阀导向该介质。在压力下的气态的介质从节流阀中排出,其中介质膨胀并且进行冷却,以便接着碰到聚焦光学系统的辐射输入侧的面。以这样的方式,通过对聚焦光学系统的辐射输入侧的面进行冷却而冷却了聚焦光学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地改进上述类型的激光加工头,使得实现对聚焦光学系统的均匀冷却。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加工头来解决。在从属权利要求中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有利的扩展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一种用于借助激光束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激光加工头,其包括用于激光束的光路从输入开口到输出开口所穿过的壳体、设置在激光束的光路中的聚焦光学系统以及用于将过程气体导入聚焦光学系统与输出开口之间的空间中的过程气体供给器,过程气体与激光束一起穿过输出开口从该空间排出,其中过程气体可朝着聚焦光学系统的辐射输出侧的面导入该空间中。
即设置了一种激光加工头,其具有壳体,壳体具有设置在其中的聚焦光学系统,通过聚焦光学系统将激光束聚焦到工件上,其中附加地通过喷嘴元件将过程气体(Prozessgas)引向工件。在此,过程气体还用于对聚焦光学系统进行冷却,其方式是在将气体从壳体导入喷嘴元件之前通过过程气体供给器将气体对准聚焦光学系统的镜头朝向工件的侧,以便接着沿着相反的方向从壳体的输出开口或者喷嘴中排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特别简单地构建的第一有利的扩展方案中,过程气体供给器具有一个围绕激光光路的光学轴线分布的环状通道,该环形通道与过程气体供给器的连接端(Prozessgaszufuehrungsanschluss)相连,并且环形通道的横截面在轴向方向上朝环形缝隙逐渐变细,环形缝隙与聚焦光学系统相对地通向聚焦光学系统与输出开口之间的空间中。
在此,当环形通道在其外圆周上通过圆柱形的贯穿通道的内壁形成边界而在环形通道内圆周上通过引入圆柱形的贯穿通道中的套管形成边界时,特别简单且合乎目的地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进行结构上的转换。在此,特别有利的是,借助通道的向内朝套管延伸的凸肩部使环形通道朝环形缝隙逐渐变细。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有利的扩展方案中,过程气体供给器具有围绕激光光路的光学轴线分布的环形通道,该环形通道与过程气体供给器的连接端相连并且环形通道与多个喷嘴形成连接,通过这些喷嘴将过程气体导入聚焦光学系统与输出开口之间的空间中。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扩展方案具有这样的优点,即通过使用喷嘴可将过程气流瞄准地对准聚焦光学系统。
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特别简单的结构上的转换,符合目的的是,将环形通道构造为圆柱形的贯穿通道的内壁中的环形槽并且在环形通道的内圆周侧上通过引入贯穿通道中的套管形成边界,套管具有多个喷嘴通道,这些喷嘴通道从套管外壁到套管内壁倾斜地朝聚焦光学系统分布并且对准聚焦光学系统,使得将过程气流引向聚焦光学系统的辐射输出侧的面。在此,特别有利的是,可非常简单地制造套管以及喷嘴通道。
为了实现从两侧(即从朝向工件的侧和从背向工件的侧)对聚焦光学系统进行均匀冷却,合乎目的的是激光加工头还装配有用于将气体导入聚焦光学系统与输入开口之间的空间中的气体供给器,其中将气体朝着聚焦光学系统的辐射输出侧的面导入该空间中。
为了将过程气体束聚焦到工件上以及为了借助通过交流电压的电容测量来调节激光加工头距工件的间距,特别有利的是可在壳体的输出开口上可拆卸地安装具有传感器电极的喷嘴电极。
如果必须用另一具有相同或者其它光学特征的聚焦光学系统来替换聚焦光学系统或者对聚焦光学系统进行清洁或者进行其它维护,则有利的是,聚焦光学系统设置在侧向于激光束的纵向方向可导入壳体中的抽屉中,以便实现简单地更换或者对聚焦光学系统进行简单存取。
为此,可将具有所希望的聚焦光学系统的新抽屉侧向地插入壳体中,或者使用老的抽屉,但在老的抽屉中插入有新的聚焦光学系统。在这两种情况下,可以相对于激光束对聚焦光学系统进行简单的调节,更准确地说,通过从外部可供使用的调节装置进行调节,只有当重新将抽屉插入壳体中时该调节装置才允许对聚焦光学系统进行调节。因此,在存在激光束的情况下对聚焦光学系统进行定位,这样使得能够进行特别精确地定位。
在此,将调节装置构造为使聚焦光学系统沿激光束的纵向方向移动,以便例如能够相对于喷嘴的顶点对聚焦光学系统的焦点位置进行定位,喷嘴与壳体的辐射输出侧的端部相连并且被激光束穿过。
但调节装置也可以构造为使聚焦光学系统垂直于激光束的纵向方向移动,以便使聚焦光学系统的中心与射束中心(Strahlzentrum)一致。
为了防止用于加工工件的过程气体在其它位置而不是从工件上方的喷嘴开口排出,并且由此为了实现从喷嘴排出的过程气体有足够高的压力,有利的是抽屉具有导向套管,在导向套管中设置有聚焦光学系统,其中在导向套管的辐射输出侧的前端设置有密封环,在导向套管的被插入的状态该密封环位于壳体底部与导向套管之间,以便这样地密封聚焦光学系统与输出开口之间的空间,使得所有被导入该空间中的过程气体通过输出开口排出。
在此,合乎目的的是,当导向套管在其辐射输出侧的前端上具有可将密封环插入其中的端面槽(Stirnnut),防止密封环与从壳体拉出的抽屉脱离。
为了在处于压力下的空间中特别良好地密封在此有利的是,密封环是C形环。
附图说明
以下参照附图将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已插入的抽屉的激光加工头的正面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激光加工头的抽屉和壳体的一部分的轴向截面;
图3示出了图2中的环形缝隙的详细视图;以及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激光加工头的抽屉和壳体的一部分的轴向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示出了如与激光加工机器或者激光加工机一起使用的激光加工头10。在此,将来自产生激光的装置(Lasererzeugungsvorrichtung)的工作激光束(Arbeitslaserstrahl)穿过激光加工头10的壳体12引向工件14,以便使用激光束对工件进行加工,即例如进行焊接作业或者切割作业。
激光加工头10的壳体12在其背离工件的或者激光输入侧的前端设置有盖16,该盖具有一用于来自产生激光的装置的激光束进入壳体12的输入开口(未示出)。在此,借助一些螺钉将盖16固定在壳体12上。壳体12在其朝向工件的侧上设置有底板18,该底板具有一激光束的光路所穿过的输出开口。在此,底板18具有圆柱形的贯穿通道,如在下面还进一步详细说明的那样,过程气体供给器被集成在该贯穿通道中。喷嘴电极20固定在底板18的朝向工件的侧上,该喷嘴电极在其顶点带有一传感器电极22,借助该传感器电极以电容的方法可对激光加工头10与待加工的工件14之间的间距进行测量。在此,穿过激光加工头10的激光束穿过喷嘴20和传感器电极22,以便碰到工件14。通过电的连接端24用同轴插头(Koaxialstecker)26所供给的传感器电位施加到传感器电极22上。在此,激光加工头10处于地电位、屏蔽电位或者直流电位之一,这可以用于识别碰撞。此外,激光加工头10还具有用于供给过程气体和切割气体的连接端并且还可以具有用于壳体12上冷却气体的连接端、盖16或者底板18。
如从图1可看到,开口28位于壳体12的前侧上,该开口构造为矩形并且在壳体12的整个高度上延伸。开口28被垫板(Adapterplatte)30密封地关闭,该垫板在其侧借助夹紧螺钉32和34紧固在壳体12上。夹紧螺钉32和34突出(durchragen)于垫板30并且旋拧进壳体12的侧壁中。
在垫板30的朝着工件的区域中有凹进部分36,穿过凹进部分配合并密封地将抽屉38导入壳体12中。该抽屉38具有面板40,该面板配合地位于凹进部分36中。在此,通过夹紧螺钉32防止抽屉38从壳体12中脱出。为了防止抽屉38插入壳体12中过深,而在面板40上设有另一些定位螺钉42和44,这些定位螺钉被旋拧进面板40中并且用其顶部倚在垫板30的前侧。
如还将说明的那样,抽屉38带有聚焦光学系统,并且在需要时可以定位在不同的高度或者壳体12内的不同的轴向位置。为此,接着必须使用另一垫板30,该垫板在所希望的轴向位置具有相应的凹进部分36。
手柄46位于抽屉38的面板40的前侧上,借助该手柄可将抽屉38从壳体12中抽出。此外,通过面板40可使用调节环48,该调节环与激光束的纵向方向共轴并且可用手沿着一个方向或者其它方向转动。为此,调节环48在其外圆周面上具有网纹。此外,将调节螺钉50和52拧入面板40中,这些调节螺钉用于水平调节由抽屉38所承载的聚焦光学系统。如还将详细说明的那样,通过转动一个或者两个调节螺钉50和52可使聚焦光学系统在垂直于激光束的纵向方向的平面中移动。面板40中的窗54用于读取聚焦光学系统的高度位置,为此聚焦光学系统可以设置有合适的标记。
图2以轴向截面示出了抽屉38以及壳体12的一部分和底板18。在此,与图1中相同的元件设有相同的参考标记。
如从图2中可看到,抽屉38具有导向套管56,该套管可绕平行于光学轴线L的轴线转动地支承在面板40上。为此,面板40在其后侧具有一个或者多个沿轴向方向相互间隔的突出部,其中在此仅示出了在导向套管56的朝向工件的前端附近的突出部58。该突出部58基本上构造为U形并且具有两个相互平行分布的腿部,该腿部的开口背离面板40。销60被导向在突出部58的两个腿部之间。在此,突出部58的两个相互平行分布的腿部的间距与被导向的销60的直径相应。由此,销60可以在两个腿部之间移动,但也可以绕着其纵向轴线转动。为了导向套管56与面板40可转动地连接在一起,一个或者多个突出部、优选两个(为此仅示出突出部58)分别配合在水平槽中,该水平槽位于导向套管56的圆周壁的一部分中。在此又仅仅示出水平槽62。销60垂直穿过这些水平槽62,以便将导向套管56固定在面板上并且用作转动轴线。在此,有意义的是,将突出部中心地设置在面板40的后侧上,使得在抽屉38的正视图中,导向套管56的转动轴线在壳体12中基本上与激光束的光学轴线L重合。
借助弹簧64将导向套管56拉向面板40的后壁。在此,弹簧64围绕导向套管56并且用其端部固定在面板40上。借助已提及的调节螺钉50和52逆着弹簧64的力可使导向套管56在垂直于激光束的光学轴线L的平面中移动。为此,调节螺钉52和54倾斜地突出于面板40并且这样地对齐,使得这些调节螺钉相互小于45°地分布并且基本上对准导向套管56的中心。它们用它们的前定位面倚着导向套管56的圆周壁(未示出),以便因此相应地对齐导向套管56。
导向套管56构造成内圆柱形并且配合地容纳圆柱形的镜头保持器66。在此,镜头保持器66可与导向套管56固定地相连或者可在光学轴线L的纵向方向上沿着导向套管56移动。对于镜头保持器66可沿光学轴线L调节的情况,镜头保持器可设置有内螺纹,又与调节圆柱体的外螺纹形成配合,调节圆柱体由抗扭转地与调节环48相连,以便通过转动调节环48引起镜头保持器66在导向套管56内上升和下降。
镜头保持器66本身同样实施为空心圆柱体并且在其朝着工件的部分容纳聚焦光学系统68。该聚焦光学系统68可以由一个或者多个镜头组成,但是优选具有仅仅一个镜头69,并且从朝着工件的侧插入镜头保持器66的相应增大过的开口中。圆周侧上,聚焦光学系统68被支持在镜头保持器68的相应凸肩70上。为了保护镜头保持器66中的聚焦光学系统68,在镜头保持器中可以拧入保护环72,该保护环与光学轴线共轴并且通过保护环的前侧面将聚焦光学系统压向凸肩70。为此,环形弹簧73直接位于保护环72之上,只有当未供给过程气体时(如以下还将详细说明的那样),该环形弹簧才将一个力朝凸肩70施加到镜头69上。由此,保证了镜头69与被调节的过程气体压力独立地保持在所限定的位置上并且因此由于热的影响会伸展,因为环形弹簧73是软性零件。此外为了定位镜头69,聚焦光学系统68还具有额外的定距环74。
此外,密封环76还可设置在镜头保持器66的朝着工件的前侧上,该密封环平放在镜头保持器66的凸肩部78上并且紧靠导向套管56的内壁和紧靠镜头保持器66的从凸肩部78沿着工件方向延伸的部分的圆周壁。在此,特别优选的是,选择C形环作为密封环76,C形环在压力下相应地紧贴镜头保持器66和导向套管56的壁,并由此特别良好地对存在于导向套管56与镜头保持器66之间的间隔进行密封。
此外,可在导向套管56的辐射输出侧或者朝向工件的侧上设置有另一密封环80,在导向套管56的被插入的状态中该密封环位于壳体12中的底板18的背离工件的表面与导向套管56朝向工件的端面之间,以便与密封环76一起对位于壳体12的底板18与聚焦光学系统68之间的空间82进行密封。如图2中所示,密封环80容纳在导向套管56的端面槽84中。此外,密封环80也是C形环,该C形环在压力作用下伸展并且因此引起对空间82特别良好的密封。
在底板18中设置有贯穿通道86,通过该贯穿通道将激光束沿光学轴线L从壳体12朝工件14导向。在此,过程气流与激光束一起从壳体12经过喷嘴电极20和传感器电极22(图1)排出并且碰到工件14,以便例如在切割过程中去除被熔化的工件部分。
根据本实用新型,在此首先将所供给的过程气体朝着聚焦光学系统68导入聚焦光学系统68与底板18之间的空间68中,其中被导入的过程气体(通过图2中的箭头表示)首先碰到聚焦光学系统68朝着工件的侧,接着掉头以便接着在相反的方向上离开通道86朝着工件排出壳体12(通过图2中的箭头表示)。
以下,首先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过程气体供给器的第一实施例进行说明。
如图2中所示,围绕激光光路的光学轴线L分布的环形过程气体分配器通道88通向同样围绕光学轴线L分布的环形通道90,过程气体分配器通道与过程气体供给器的连接端(未示出)相连,所述环形通道轴向上从底板18的中间部分出来朝着抽屉38延伸。环形通道90朝着环形缝隙92逐渐变细,该环形缝隙通向聚焦光学系统68与底板18的朝着工件的表面之间的空间82。在此,可这样地构造环形缝隙92,使得将进入空间82中的过程气体引向聚焦光学系统68的镜头。此外,环形缝隙92还作为用于在压力下导入环形通道90的过程气体的节流阀,其中在气体进入空间82时过程气体的膨胀导致气体的额外的冷却,由此还可对聚焦光学系统68进行有效冷却。
通过引入圆柱形的贯穿通道86中的套管94来构造环形通道90,其中环形通道90在其外圆周通过圆柱形的通道贯穿86的内壁形成边界而在环形通道的内圆周通过套管94的外圆周形成边界。如在对图3中的截面放大过的视图中可看到,环形通道90朝着环形缝隙92的逐渐变细是通过一从贯穿通道86的内圆周壁向底板18中的向内延伸的凸肩部96来实现。
在图3中的放大示意图中,凸肩部96构造为矩形的边,然而凸肩部96也可以是倾斜的,以便将过程气体更好地引向聚焦光学系统68,如在图3中的套管94背离工件的情况。
以下将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过程气体供给器的第二实施例进行说明。
在图4中所示的过程气体供给器的第二实施例中,将围绕光学轴线L分布的环形通道98设置在壳体的底板18中,该环形通道与过程气体供给器的连接端(未示出)相连。该环形通道98与多个喷嘴100形成连接,这些喷嘴将进入的过程气体朝着聚焦光学系统68导入聚焦光学系统68与通道86之间的空间82中。
在此,通过在圆柱形的贯穿通道86的内壁内部环绕光学轴线L的环形槽102来构造环形通道98,其中环形通道98在其内侧通过套管104来形成边界,该套管具有多个喷嘴100。为了在套管104与环形槽102之间产生密封接触以构成环形通道98,在环形通道98背离工件的侧上,底板18的向内延伸的凸肩部106构造在圆柱形的贯穿通道86的内圆周壁上,在被插入的状态中套管104背离工件的前端碰到该凸肩部。
为了对朝着工件的侧上的环形通道98进行额外的密封,在套管104的外圆周壁中,在外圆周壁朝向工件的区域中可设置有环形槽108,密封环110放入环形槽中,密封环110这样地设置在贯穿通道86的内壁与套管104的外壁之间,使得密封环对环形通道98进行密封。此外,可将外螺纹112设置在套管104的外壁上,该外螺纹与通道86的内壁中的内螺纹114形成配合,以便将套管104拧入贯穿通道86中,直到该套管用其背离工件的前端碰到凸肩部106。
一些喷嘴100构造为通过套管104的圆周壁的通道或者孔,其中这些通道或者孔从套管104的外壁到套管104的内壁倾斜地通向聚焦光学系统68,以便将过程气流引向镜头69。在此,可在套管104的圆周上均匀分布地设置这些喷嘴100。
适配器件(Adapterstueck)116又被插入套管104中,该适配器件将过程气流导向工件14。在此,密封环120紧靠地位于适配器件116的凸肩部118,该密封环对套管104与适配器肩116之间的空隙进行密封。该密封环120又优选为C形环。
如本实用新型的两个实施例中所说明的那样,通过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将用于激光加工过程的过程气体也用于对聚焦光学系统68的向工件的侧进行冷却。此外,通过对准聚焦光学系统68的镜头69的气流也可去除粘附在镜头69的表面上的颗粒等,由此避免了由于粘附的颗粒的光吸收而使镜头69的额外的发热。
此外,还可设置一种附加的用于将气体供给聚焦光学系统68与壳体12的输入开口之间的空间中的气体供给器,其中将冷却气体朝着聚焦光学系统68的辐射输入侧或者背离工件的面导入该空间中,以便在聚焦光学系统68背离工件的侧对聚焦光学系统进行冷却或者去除粉尘颗粒等。例如在DE 29507189U1中详细地说明了这样的附加气体供给器的一种可能的实施形式。
结合过程气体供给器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也可通过两个不同的气体系统或者独立地对聚焦光学系统68的两侧进行冷却,但也可能的是同样使用过程气体对聚焦光学系统68朝着工件的侧进行冷却。因此,减少了气体连接段和气体系统的数量,因为至少在对聚焦光学系统68朝着工件的侧进行冷却时过程气体不仅用于工件14的加工而且还用于对聚焦光学系统68进行冷却。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这样的优点,即聚焦光学系统68的镜头两侧通过对流来冷却。通过对聚焦光学系统68进行均匀冷却例如可使由于与激光束的焦点移动相关的温度梯度而导致的镜头表面的扩张或者形变最小。

Claims (14)

1.一种激光加工头,其借助激光束对工件(14)进行加工,所述激光加工头具有:
壳体(12),激光束的光路从输入开口到输出开口穿过所述壳体,
设置在所述激光束的光路中的聚焦光学系统(68),以及
过程气体供给器,其用于将过程气体导入所述聚焦光学系统(68)与所述输出开口之间的空间(82)中,所述过程气体与激光束一起通过所述输出开口排出所述空间,
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程气体供给器将过程气体朝着所述聚焦光学系统(68)的辐射输出侧的面导入所述空间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加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程气体供给器具有围绕激光光路的光学轴线(L)分布的环形通道(90),所述环形通道与过程气体供给器的连接端相连,并且所述环形通道的横截面沿着轴向方向朝着环形缝隙(92)逐渐变细,所述环形缝隙与所述聚焦光学系统(68)相对地通向所述聚焦光学系统(68)与所述输出开口之间的空间(8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加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通道(90)在其外圆周通过圆柱形的贯穿通道(86)的内壁形成边界而在所述环形通道的内圆周通过引入所述圆柱形贯穿通道(86)中的套管(94)的外圆周壁形成边界,并且借助所述贯穿通道(86)的向内朝着所述套管(94)延伸的凸肩部(96)使所述环形通道(90)朝着所述环形缝隙(92)逐渐变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加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程气体供给器具有围绕激光光路的光学轴线(L)分布的环形通道(98),所述环形通道与过程气体供给器的连接端相连并且所述环形通道与多个喷嘴(100)形成连接,通过这些喷嘴将过程气体导入所述聚焦光学系统(68)与所述输出开口之间的空间(82)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激光加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通道(98)构造为在圆柱形的贯穿通道(86)的内壁中的环形槽(102),并且在所述环形通道的内圆周侧上通过引入所述贯穿通道(86)的套管(104)形成边界,所述套管具有多个喷嘴通道(100),这些喷嘴通道(100)圆周地分布并且指向所述聚焦光学系统(68),使得将所述过程气流导向所述聚焦光学系统(68)的辐射输出侧的面。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激光加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加工头还具有用于将气体导入所述聚焦光学系统(68)与所述输入开口之间的空间中的气体供给器,其中所述气体供给器将所述气体朝所述聚焦光学系统(68)的辐射输入侧的面导入所述空间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加工头,其特征在于,具有传感器电极(22)的喷嘴电极(22)能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壳体(12)的输出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加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焦光学系统(68)设置在侧向于激光束的纵向可导入所述壳体(12)中的抽屉(38)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激光加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屉(38)具有用于使所述聚焦光学系统(68)相对于所述抽屉(38)移动的调节装置(50,52,48),可从外面使用这些调节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激光加工头,其特征在于,构造有用于使所述聚焦光学系统(68)在激光束的光学轴线(L)的方向上移动的调节装置(48)。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者10所述的激光加工头,其特征在于,构造有用于使所述聚焦光学系统(68)垂直于激光束的光学轴线(L)移动的调节装置(50,52)。
12.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激光加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屉(38)具有导向套管(56),在所述导向套管中设置有所述聚焦光学系统(68),其中在所述导向套管(56)的辐射输出侧的前端设置有密封环(80),在所述导向套管(38)的被插好的状态,所述密封环位于壳体底板(18)与所述导向导管(58)之间,以便这样地密封聚焦光学系统(68)与输出开口之间的空间(82),使得所有被导入所述空间(82)中的过程气体通过输出开口排出。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激光加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套管(56)在其辐射输出侧的前端具有端面槽(84),所述密封环(80)能插入所述端面槽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激光加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80)是C形环。
CNU2006201481743U 2006-11-29 2006-11-29 用于借助激光束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激光加工头 Expired - Lifetime CN201076974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6201481743U CN201076974Y (zh) 2006-11-29 2006-11-29 用于借助激光束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激光加工头
KR1020070074339A KR20080048908A (ko) 2006-11-29 2007-07-25 레이저 빔을 이용하여 공작물을 가공하기 위한 레이저 가공헤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6201481743U CN201076974Y (zh) 2006-11-29 2006-11-29 用于借助激光束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激光加工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76974Y true CN201076974Y (zh) 2008-06-25

Family

ID=395690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620148174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076974Y (zh) 2006-11-29 2006-11-29 用于借助激光束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激光加工头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20080048908A (zh)
CN (1) CN201076974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71433A (zh) * 2011-11-21 2012-03-14 苏州吉矽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切割头喷嘴装置
CN106181080A (zh) * 2015-05-13 2016-12-07 普雷茨特两合公司 用于将光学元件保持在激光加工设备中的盒式模块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66754A (zh) * 2020-03-27 2020-06-12 岗春激光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用于激光器连接的接头及激光加工设备
CN113649718A (zh) * 2021-08-30 2021-11-16 深圳市百柔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出射头保护镜筒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71433A (zh) * 2011-11-21 2012-03-14 苏州吉矽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切割头喷嘴装置
CN106181080A (zh) * 2015-05-13 2016-12-07 普雷茨特两合公司 用于将光学元件保持在激光加工设备中的盒式模块
CN106181080B (zh) * 2015-05-13 2018-01-02 普雷茨特两合公司 用于将光学元件保持在激光加工设备中的盒式模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80048908A (ko) 2008-06-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76974Y (zh) 用于借助激光束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激光加工头
EP3105003B1 (en) Add-on module for a liquid jet guided laser system
CN100496181C (zh) 用于对齐等离子体电弧切割器的诸零件的方法和设备
US6320156B1 (en) Plasma processing device, plasma torch and method for replacing components of same
CN100436031C (zh) 激光精密熔覆光粉同轴装置
US20050263509A1 (en) Nozzle presetter for laser machining tool of laser beam machine
US8461475B2 (en) System for the thermal processing of workpieces by a plasma jet or a laser beam
CN101925433B (zh) 气体喷嘴固定系统
CN208408924U (zh) 一种激光切割头
CN105290399A (zh) 送粉机构
CN110253140B (zh) 一种激光加工头及激光加工设备
US5702622A (en) Terminal head for processing a workpiece by means of a laser beam
KR20090053449A (ko) 스폿 용접용 용접 전극 공급장치
CN112719591A (zh) 激光加丝焊接器
CN105750707B (zh) 一种机器人钨极气体保护焊系统
CN103084713B (zh) 一种外置光谱检测装置的一体化焊枪
US20090236318A1 (en) Wire Electric Discharge Machining Apparatus
CN210334790U (zh) 一种切管机专用的光纤激光切割头及传感器组件
CN108176927A (zh) 激光切割头
KR20070058748A (ko) 레이저 용접 및 절단용 헤드 조립체
CN207873419U (zh) 激光切割头
US9895762B2 (en) Wire feeder connection
CN210878123U (zh) 激光切割头及激光加工设备
CN202763296U (zh) 透镜双重防护光纤激光切割头
KR102038636B1 (ko) 레이저 가공용 노즐유닛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625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